正文 第三十二章 各得所愿
回去时,静国公府的二奶奶亲自把大奶奶一行人送至垂花门口,走到杜熙月面前,话似乎有些多。
“你今儿这身模样回去,不会挨说吧?”二奶奶脸上一副关切的神情。
杜熙月淡淡一笑,垂下眸子,遮住眼中的神情,回道:“谢谢简二奶奶的关心,熙月回去换身衣服就是,不碍事。”
“那就好。”二奶奶笑着点头,转头又向大奶奶说,“你倒是有福气的人,得这样两个小姑子。一个清秀,一个实在。你可不知,今天熙姑娘这番作为连严家四公子都赞不绝口。”
话是好话,可杜熙月听着有些别扭。
大奶奶朝杜熙月瞥了一眼,眼底闪过一丝冷笑,岔开话题:“她们都是小孩子能懂什么?倒是你,得了空到我那去吃茶,老太太可是一直念着你呢!”
“你回去就跟你家老祖宗说,我一定会去看她老人家。”二奶奶说着,又和各位一一话别。
当杜熙月一坐上轿子时,心里那口气就松了下来。
她算天算地,唯独没把简二奶奶算进去。杜熙月心里奇怪,怎么前世她们话别时,简二奶奶就没说这些关于严辅莅的话呢?
她百思不得其解,又觉得严辅莅不像那种会八卦的人。
左思右想了一会,忽然想到,她回到碧纱阁时,大奶奶和大姑娘正坐着吃茶,唯独没见简二奶奶和柏翠。当时她没在意,现在细想,应该是打听自己行踪去了…
可简二奶奶怎么对自己如此上心?
杜熙月觉得蹊跷。
…
没过一盏茶的功夫,一行人被送到西角门外,杜熙月下轿时,宁坤府的马车已经在一旁候着了。
周福荃见到杜熙月,微微有些诧异,眼光不由落到带着泥渍的裙摆上。
上车时,周福荃扶着杜熙月,小声问道:“二姑娘今儿是摔着了?”
杜熙月只笑不语。
周福荃问得当然是客套话,看含巧也知道,哪会那么巧,要摔,主仆二人一起摔了?
想瞒二太太是瞒不过的,与其给别人添油加醋,倒不如自己跟二太太说清事实。
周福荃跟在二太太身边这么多年,自然也是个伶俐人,见杜熙月没说话,也就识趣的没再追问下去。他在外放下车帘,喊了一声:“奶奶、姑娘们坐稳了!”就“啪”得甩响了马鞭,朝宁坤府驶去。
马车走得不快,但路上有些颠簸,大奶奶扶着窗框坐在那里闭目眼神。
大姑娘显得有些兴奋,一边抓着窗框,一边对大奶奶说:“还得多谢大嫂今日带我出来。”
大奶奶面无表情的“嗯”了一声,良久,才说了一句:“你今日要谢谢二姑娘才是,若不是她费力给你找什么珠镯,你以为简二奶奶那么好骗?”
这话说得大姑娘脸上青一阵红一阵,她低声道:“我看大嫂和简二奶奶单独过去了,心里着急,才想出这么个办法。”
“这是什么馊办法?”大奶奶睁开眼,皱着眉道,“出门前我就跟你说过,一切都听我的,你为何擅做主张?”
顿了顿,大奶奶又转向秋棠训道:“你也是!大姑娘糊涂,你也跟着糊涂?人家翠柏见找不到你们两个,又急急忙忙跑去找简二奶奶,幸好我在,给你们圆场。不然传出去,只会让别人笑话大姑娘没有教养不懂礼数。”
秋棠低着头,没敢吭声。
杜熙月见大奶奶脸气得通红,忙在中间做和事佬,道:“大表姐莫气了。我想大姑娘也不知事有突变,不然也不会出此下策。”
“就是就是。”大姑娘见有人帮她说话,急着辩解道,“大嫂,今儿这事我做得不好,不过我和秋棠也没白忙活一场,还见到了…”
话音未落,大奶奶使了眼色大姑娘,示意她住嘴。
大姑娘愣了一下,把余下的话咽了下去。
杜熙月这才注意到,大姑娘的发髻上多了朵鹅黄色的宫花,大朵下面缀了几柳小花,显得明丽又可爱。
在一旁的含巧眼尖,也看见了,指着那花,说道:“大姑娘头上戴的花真好看。”
大姑娘一怔,把髻上的宫花取下来,又偷瞄了眼大奶奶,尴尬地笑道:“捡着来玩的东西,你若喜欢,我送给你。”
秋棠把头瞥向一旁,装作没看见。
含巧忙摆了摆手:“这是大姑娘的东西,我可不敢要。”
“这花簪子配姐姐好看,若给这小丫头倒是糟蹋了。”杜熙月斜了含巧一眼,解围道。
“是嫌我的东西不好吧。”大姑娘撇撇嘴,把花丢到秋棠身上,“当时我说不要不要,你非要我拿着,说什么是别人的心意。现在好,被人笑话了。你高兴了?”
秋棠脸色发窘,嘴角翕翕,眼睛里一下噙出泪花,想说什么也没说出来。
“你也不要怪秋棠。既然是别人送的,你收下就是。”大奶奶怕大姑娘吵闹起来,叹了口气道。
大姑娘见大奶奶发了话,才消停下来,又白了眼杜熙月,嘴里嘟哝几句,可谁也没听清楚说了什么。
回到宁坤府时,已是酉时初。
杜熙月一下车就见冬梅正迎到大奶奶身边,嘘寒问暖。大奶奶也未多话,只说了句“我乏了”便打发一行人,自个带和冬梅先回东院了。
周福荃叫了小厮一起,把马车赶到马棚里。
剩下只有杜熙月和大姑娘一行人朝榆萌苑走去。
一路上都相安无事,临到榆萌苑门口,大姑娘忽然过来使劲推了杜熙月一下,要不是含巧在一旁扶着,杜熙月肯定一个后仰,摔得不轻。
秋棠赶紧上前拉住大姑娘,往回拽。
“放开我,放开我!”大姑娘边使劲掐着秋棠的手,边叫嚷着,“杜熙月!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早就知道我撒了谎,然后弄成这副德行到大奶奶那告我的状!你吃亏吗?!最后还不是认识个什么严四公子,你有什么脸说我不是!”
见大姑娘要又要冲过来,含巧忙挡在杜熙月面前,急着道:“大姑娘,别打了!你误会我家姑娘了。”
“就是,大姑娘,让人看见传了出去,大太太、二太太定不会轻饶了你们。”秋棠任凭大姑娘把自己的手掐出血印,也死死地拽着大姑娘不松手,又对含巧说道,“还不赶紧带你家姑娘回去!”
杜熙月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含巧拉了回去。
一进屋,含巧来不及点灯,就把门给关严实,还在里面落了门阀。
“二姑娘,刚才吓死我了!”含巧靠在门上,抚着胸口喘气道,“这大姑娘怎么这样,路上还好好的。”
若不是杜熙月两世为人,思想又超出同龄姑娘,怕是早就跟大姑娘厮打起来了。现在的她,只是深深叹了口气,心想:徐家二老到底看上大姑娘哪一点?若大姑娘真想嫁进徐家,自己为何不随了她的愿?
能做妻,谁又愿意去做妾呢?
杜熙月心里苦笑,就见含巧把桌上的油灯点亮,一声不吭地把灯拿进耳房。
倒是个懂事的丫头。这是她很喜欢含巧的地方,小丫头总是在自己心烦的时候一声不响地把事情搭理好,也不来向自己邀功。
正想着,突然听见含巧“啊”的一声惊叫。
杜熙月一惊,冲进房内一瞧,发现含巧已经坐在地上,哆哆嗦嗦指着炕塌——上面坐着个披头散发的丫头。
“是谁!”杜熙月大喝一声。
那人慢慢抬起头来,眼睛已哭得肿成了桃子,撇着嘴还在无声地抽咽着。
杜熙月借着光,才看清原来是瑞香。不等她开口问,瑞香用哭哑地嗓子说道:“二姑娘,你可算回来了…”
正文 第三十三章 心烦意乱
“瑞香姐姐,你坐在这里好歹出个声呀!”含巧见是瑞香,缓过劲来,起身拍了拍灰,不满地嘟囔道,“刚才怪吓人…”
杜熙月瞥了一眼,把含巧支了出去:“你去打盆温水来给瑞香洗把脸。”
含巧以为二姑娘要给瑞香说些安慰话,又碍于自己在场不方便,便福了福就退出去了。
杜熙月在瑞香身边坐了下来,轻拍了下她的手,发现瑞香的手冰冷,膝盖处的裙子磨破了,鞋也掉了一只,光着的那只脚丫不知道踩了哪里,黑乎乎的,大脚趾上还有斑斑血迹。
她又把瑞香头发往后抚了抚,垂着眸子问道:“你这是怎么了?弄得这般狼狈?”
“我知道,我知道我不该去三爷那…”瑞香说这话时,眼泪又涌了出来。
“你在三爷那碰到了什么?”
瑞香只知道呜呜咽咽地哭,嘴里重复着:我知道,我不该去三爷那…”
杜熙月叹了口气,直觉她们走后,瑞香除了去三爷那似乎还有别的事情发生。
她望着瑞香苍白的面孔,嘴角微翕,原本想说的体己话始终没有说出口…被自己信任的人谋害,那种痛苦与不甘,狠伤一次,心也就彻底死了,何况瑞香还亲手结束了她的生命…
想到这,杜熙月的心又渐渐冷下来。
“二姑娘,你看把面盆放哪里合适?”含巧打了水进来,见房内安静异常,小心地问了一句。
“你把面盆放到偏厅去,然后带瑞香过去,让她早点歇息吧。”杜熙月看着窗外,淡淡地道。
含巧微怔,应了一声,就出去了。
“二姑娘,我知道今儿我不该去三爷那。”也不知道瑞香脑子里在想什么,她哭红的眼睛盯着地面,翻来覆去地就这么句话。
没过一会,含巧过来回话:“二姑娘,瑞香姐的铺垫我准备好了。”
杜熙月见瑞香半晌也说不出个什么名堂,又被大姑娘刚才那么一闹,搅得心烦,便打发了含巧扶瑞香下去。
含巧看瑞香哭个不停,又安慰了一番:“瑞香姐姐今晚好生休息,有什么事自有二姑娘替我们做主。”
杜熙月看着瑞香的背影长叹口气,摇了摇头,只能等瑞香明日好一些再问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正思际,含巧走了进来:“二姑娘,瑞香姐已经躺下了,可说什么也不愿意洗脸。”
这话把杜熙月的思绪拉了回来,她蹙了蹙眉,只点了下头,什么也没说。
“我去给姑娘泡杯新茶。”含巧见她脸色不好,乖巧地出去了。
杜熙月心里有种说不出的烦躁,她推开窗户,夜晚的春风带着一丝丝凉意拂过她的面容。她想到白天简二奶奶临别时的那席话,想到大奶奶眼里的冷意,想到大姑娘突如其来的爆发,想到明天还要见二太太,还要绞尽脑汁地编瞎话…心里就有种压抑地喘不过气的感觉。
东厢房传来砸东西和大姑娘的尖叫声…南厢房的窗户被推开个小缝,不消说,一定是缨歌又在那幸灾乐祸…
杜熙月忽然觉得心里一阵恶心,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当初老太太给这个院子起名字时,就是取了“育萌”二字的谐音,所以叫“榆萌苑”,是希望姑娘们在出嫁之前都能在这里好好成长。现在看来,这个名字倒有了不少讽刺的味道。
“姑娘,夜里凉,还是把窗户关上吧。”含巧轻手轻脚地把茶端进来,眼里透着满满地担忧。
杜熙月回过神,笑了笑,点点头。被人真心关怀总是会让内心温暖…
“含巧,你这么小就不在爹娘身边,他们能放心吗?”杜熙月对眼前这个比自己还小一岁的丫头产生一种怜悯之情。
“姑娘,我家不过是小户人家,孩子多,爹娘自然不会对每个孩子都上心。再说女孩迟早要嫁人的,用我爹爹的话,待在家里也是浪费家里几年的粮食而已,还不如早早定亲或是去大户人家自立谋生去,倒还能补贴点家用。”含巧说这话时,语气带着一种感伤和超出同龄的成熟。
“你也是个命苦的…”杜熙月想起瑞香以前也跟她说过自己的家境。
瑞香进府那年,正是旱灾刚过,很多家里吃不饱,就把孩子给卖了,换点生计钱。当初瑞香进府时已经到了记事的年纪,她排行老三,上面两个姐姐出嫁得早,一直是她负责照顾弟弟妹妹的生活,按瑞香说的,原本家里没打算卖她,可是人牙子嫌下面的娃子太小,看她能干又长得体面,觉得最合适不过,最后好说歹说答应多给一两银子,她父母才勉强答应。
当时,瑞香也是和含巧说了同样的话:若能出去,倒还能补贴点家用。然后两人哭成一团…
“真是物是人非…”杜熙月喃喃低语,端起茶杯放到嘴边才发现杯子里的茶只剩半热。
她抬头看了看含巧,不知何时那丫头帮她已打理好床铺,又跪在地上铺好自己的。
“刚才你还在这边听我说话,怎么这会跑那去了?”杜熙月笑着问道。
含巧一边忙着手里的事,一边回道:“我看刚才姑娘说了话就有些愣神,想姑娘定有烦心事,含巧不能替姑娘分忧,只能安静地待在一旁,帮姑娘把起居打理好。”说完,“呵呵”笑起来,样子看起来憨娇得可爱。
“二姑娘,你说瑞香姐今天这是怎么了?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含巧躺在地铺上,忍不住问出心中的疑问。
杜熙月叹口气,将身子侧过来,道:“看她这样子,不知道明天能不能好起来。若不好,你就在屋里照顾她,明儿一早我还要给二太太定省去,回来再问吧。”
含巧应了声,点点头,又像想起什么,问道:“明天二姑娘一个人去可以吗?”
杜熙月轻摇下头,道:“没事,你好好待在屋里,哪里也不要去就行了。”顿了顿,她又说道:“你好久没见到茵兰了吧。有空你也去看看她,你们也算是缘分。”
含巧“嗯”了一声,心领神会地道:“姑娘放心,我定会问问她,大奶奶跟太太、老太太怎么回禀的。”
杜熙月也没了打趣的心思,翻了个身,说了句“快睡吧”,就觉得眼皮渐渐沉了下来…
正文 第三十四章 瞒
隔天一早,杜熙月前脚出门,含巧刚把门关上,南厢房的窗户就打开了。
“四姑娘。”缨歌的语气显得兴奋,“二姑娘一个人出门了。”
“她出门,你高兴个什么劲?”四姑娘一边由茜雪伺候着换衣服,一边冷冷地看了她一眼问道。
缨歌下意识摸了摸上次被打淤青的地方,没敢接话。
不过方才的话倒提醒了四姑娘:“就她一人?瑞香没跟着出来?”
“没。”听到四姑娘重拾话题,缨歌兴致又提了起来。
“果然…”四姑娘欲言又止。
缨歌连忙关了窗户,一脸谄笑地走到四姑娘身边,低声道:“四姑娘,我昨日说得准没错。您真是没看见瑞香回来那落魄样。保谁看了,都会觉得她出了什么事…”
“你就从来不跟姑娘说点好的。”茜雪没等四姑娘开口,正色道,“你有心思琢磨别人,不如多放些心思在姑娘身上。整天说些有的没的,那些长长短短与你何干?何况瑞香还有二姑娘管着。你要真没事就在家好好模仿姑娘的字,替她把明天的《女诫》抄了。”
缨歌撇撇嘴,没再说话。
自从上次“偷窃”一事过后,加之又被四姑娘狠打一顿,缨歌倒也乖巧起来,即使偶尔被茜雪训斥两句,也绝不敢像从前那样当着四姑娘的面顶撞茜雪。
另一方面,四姑娘对她和茜雪的态度也明显差别开来,缨歌对四姑娘的心思向来敏感,她知道若不尽快弥补好在四姑娘心里印象。别说以后跟着四姑娘成为新姑爷的姨娘,就连陪嫁有没有她的份都是个问题…既然如此,忍一时又算得了什么?
四姑娘心里明白茜雪也是一心一意为她好,就没再与缨歌就刚才的话题继续下去。她对着镜子左右照了照,觉得打扮妥当了,准备出门。
“你一个人在屋子里也注意下这院子里的动静。”四姑娘临走时,又对跟在身后的缨歌叮嘱了一句,“另外…”
缨歌不等四姑娘话说完,就屈膝福礼道:“四姑娘,您放心,我会留意二姑娘那边的。”
四姑娘背对着她“嗯”了一声,就和茜雪出门了。
茜雪跟在四姑娘身后,轻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宁坤府的西院远不如东院布置的那般精致,灰瓦白墙内只有星点绿荫偶为点缀。放眼望去,与普通人家的宅院并无区别。大太太一直拿这事作为笑柄,耻笑商贾出生的二太太没点贵气和品味。
不过今早西院的气氛有些异常,不知是谁在院子里放了两株开得正艳的姚黄,引得来往的丫头们一阵侧目。杜熙月进屋时,正听见屋内传来二太太爽朗的笑声。
“你有这份心就够了,一早还搬盆这么名贵的花来。我这可没有人懂怎么养这些较贵种儿!”二太太指着屋外笑道。
大奶奶一边接过冬梅递过来的茶盅一边满面笑容地回道:“婶婶别说这些见外话,那花是我从娘家带过来的,原先没嫁过来,我就喜欢养这些花儿呀草什么的。嫁过来后,我怕娘家人不会照顾,索性就把几株平日里花心思的跟着嫁妆一并都搬了过来。”
“这样啊…”二太太听罢,饶有兴趣地朝屋外看了一眼。
“母亲早,大嫂早。”杜熙月见两人正说话在兴头上,趁二太太说话空挡之余,福礼道。
二太太收回目光,满脸笑意地看了杜熙月一眼:“昨日在静国公府如何?”
“回母亲的话,一切按母亲叮嘱的去做,没有什么不妥。”杜熙月垂着眸子说道,考虑要不要把见到严辅莅的事情也顺带告诉二太太。
“是吗?”二太太蹙了蹙眉,又看了大奶奶一眼,略有所指地道:“可我怎么听说你昨天回来时衣裙弄脏了?”
“婶婶这就有所不知了。”大奶奶接了二太太的话,又走到杜熙月身边笑道,“熙妹妹要是没这几点泥渍,说不准还见不到严家四公子了呢!”
“还有这事?”二太太挑了挑眉,把杜熙月上下打量了一遍,最后把目光定在她脸上,道“方才你怎么没提起?”
“回母亲的话…”
没等杜熙月把话说完,大奶奶又抢着说道:“婶婶,你要她一个姑娘家怎么好意思开口?”
杜熙月在一旁陪笑,又睃了眼二太太,见她眼里闪过一丝疑虑。
原本二太太的意思是要大奶奶带着自己在静国公府的达官贵人圈里露个脸,无非是告诉这些贵人们,宁坤府孙辈里虽无嫡女,可就是府中的庶女也是生得落落大方,论家境、论外貌、论品性绝不输那些二流、三流门户家的小姐。
当然这不过是二太太一厢情愿的想法,杜熙月想起之后二太太得知大姑娘在静国公府做的那件事而大发雷霆的样子,就暗叹了口气。
大奶奶也太小瞧二太太了,就几个泥点子还想蒙混过关…杜熙月在心里冷笑。
二太太吃了口果盘里的点心,慢嚼细咽了会,徐徐开口道:“不管家里家外,处处要讲规矩才好。”
这话并没特指谁,可听得人却是各自心里有鬼。
杜熙月偷瞄了眼大奶奶,就见她脸上一怔,立即又转了个明快笑容,道:“婶婶教育的是,昨儿简二奶奶还夸我家姑娘来着,说老太太有福气,膝下有长得这般标致的孙女。”
大奶奶见二太太不说话,又岔开话题笑道:“婶婶,这次熙妹妹去了趟静国公府是给您长了脸的。不然我还敢一早过来到您这里陪您说话?”
“你倒是会贫嘴。”二太太笑了起来。
一屋子人应景的笑。
大奶奶看二太太今儿心情还不错,又撇了眼院子里的另一株姚黄问道:“婶婶,不知是谁也和我有同样的爱好,把这花养得这样的好,您有空得介绍我认识认识。”
杜熙月这才发现,院子里的两株姚黄长得高矮不一,似乎左边一株比右边一株长得更繁盛些,花也开得更大些。
“真是漂亮…”杜熙月低声细语,却被大奶奶听得清清楚楚。
“婶婶,你有这样朋友,也不早介绍我认识。我若知道有人送这么漂亮的姚黄给您,说什么我也不敢拿我那株花出来献丑。”大奶奶娇嗔道。
“我可不懂什么花啊草的,我见好看就都摆放在院子里了。”二太太眼底露出笑意,又转向身边的周福荃低声问道:“怎么还不见四姑娘来,昨儿你们没告诉她吗?”
大奶奶见二太太并不愿意引荐那个送花的人,识趣地没问下去,只是闷闷地喝了口茶。
周福荃家的垂了手,站在二太太身边低语道:“四姑娘一早就来了,一直在外面候着。她见您和大奶奶正说话高兴,不敢进来打扰,怕扫了您的兴。”
“这丫头倒是变得乖巧了。周妈妈,你要她进来吧。”二太太说着,又拿了块点心放到嘴里,慢慢地咀嚼。
正文 第三十五章 推诿
二太太有这样的习惯,但凡脑子里在想事的时候,手头上的事就会做得比平时慢。但持续的时间特别短,有时是吃上一口糕点,有时是抿一口茶,有时是插上一片水果,细细地端详一眼,总之都是给人不经意之举。
周福荃家的伺候在二太太多年,对于二太太这些习惯自然了如指掌。她恭恭敬敬地应了一声,出去把四姑娘带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