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昨晚的事,杜熙月感觉四姑娘的对她的态度虽无多大变化,比起昔日敌意明显减了不少。
两人一同进了西院,二太太正躺在贵妃榻上由周福荃家的在一旁伺候着捶腿。
杜熙月看着闭目养神的二太太,不知为何,感觉二太太的神色有几分疲惫。
“母亲好。”四姑娘抢先屈膝福礼道,语气比平时多了几分乖巧。杜熙月笑了笑,也跟着请安。
二太太没抬眼看她们,只是摆了摆手,示意她们坐下来。
两人应了一声,四姑娘虚坐在绣墩上。杜熙月把带来的蓝锦布包裹放到八仙桌上,又退了回去。
周福荃家的又唤了个未剃头的小丫头接着帮二太太捶腿,自己去收了包裹,毫不避讳地问道:“昨日刘秉孝家的看见这个了?”
杜熙月微微颔首:“是,刘妈妈看到了。”
“她说了什么没?”二太太表情淡淡地问了一句。
杜熙月应道:“刘妈妈说要先秉了大太太,再看怎么处置。”
二太太听着,冷冷看了眼四姑娘。
四姑娘先是一愣,惶恐地低下头去。
周福荃家的扶起二太太,又递了杯新茶过来,开解道:“二太太,这事也不能怪四姑娘,只能说刘秉孝家的那狗奴记性不好。上次,我带她去看被打的两个守门丫鬟,她当时就吓个半死,生怕有血溅到她衣服上,还没问两句就出来了。”
“那是给的教训不够。”二太太把茶杯重重放到榻旁的梅花式雕漆几上,杯盖磕得“呯啷”一响。
正文 第二十章 人选(上)
屋里顿时静了下来,周福荃家的收了笑容,遣了捶腿的小丫头,叫人把雕漆几上的茶具收拾了,又坐下来给二太太剥了个橘子。
二太太叉了一瓣橘子,刚放到嘴里,目光就落在四姑娘身上,蹙了蹙眉:“丢脸的货…”
四姑娘紧抿着嘴,把头压得更低了。
二太太看着心烦,翻了个身,朝杜熙月和四姑娘摆了摆手:“我乏了,周妈妈你送姑娘们出去把。”
周福荃家的见二太太脸色不好,给杜熙月使了个眼色,示意快走。
杜熙月心领神会瞅了二太太一眼,又拉了拉四姑娘的袖子,站起身来福礼:“母亲好生休息,熙月告退。”
四姑娘赶紧跟着福礼告退。
周福荃家的把两位姑娘送到西院门口什么也没说就折了回去。四姑娘还是不愿意和杜熙月走在一起,出了院门,两人就分道扬镳。
杜熙月一个人走在路上忽然想笑,刚才二太太那番脾气、话语和前世完全一致,她似乎更庆幸自己真的躲过社火一劫,那种内心的雀跃使她几乎忍不住要笑出声来。
只是同样的事到了四姑娘头上,为何结果大不相同?
若不是自己插手,四姑娘昨晚就被绑走了…
杜熙月冷静下来后,不由满心疑问。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人各天命,命数不同”吧…想到这,杜熙月微怔,原来从不信命的她何时也开始变得这般无奈起来。
回到榆萌苑,为她开门的是含巧。
杜熙月趁着含巧给她倒茶,环顾了一下耳房,确定瑞香不在,便一声不吭地坐到炕塌上休息。
含巧端茶出来,放好茶,又伺候二姑娘更衣。
杜熙月一面换上月白的亵衣,一面问道:“瑞香呢?”
“还没回呢。”含巧带着极为不满的语气回道,顿了顿又说,“八成昨日喝得不省人事,这会还睡着呢。待会我就去西筒楼把瑞香姐带回来。”
“算了,由她去。”杜熙月淡淡地说道,她不想再看一次茵兰因含巧挨打而慌忙火急跑到自己这来求救。那样揪心的事,一次也就够了。
可含巧不明就理,收拾好外穿的衣物,不悦道:“就是因为姑娘惯着,瑞香姐才敢这般不守规矩。”
杜熙月看着含巧一脸正经的模样,不禁笑起来,打趣道:“瞧那小脸鼓得,我们含巧越来越有管事的模样了。”
“哎呀,二姑娘就知道取笑我。”含巧急得跺脚,坐到一旁不说话了。
杜熙月掩面而笑,可笑容还没达到眼底,目光就黯淡下来。
这才是个开始…她望着窗外飞过几只鸽子,想起静国公府,想起徐家二老来…
…
将近午时,杜熙月见没什么事,便打发含巧去提食盒。
大约不到一盏茶的时间,杜熙月听见院内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出门一看,含巧满头大汗神情慌张朝房门口跑来。
“出了什么事,看你急成这样?”
含巧来不及答话,放下食盒,一口气喝了一大杯水平下气来,把在路上碰到的事情一五一十说了一遍:“我离厨房院门还有几步路,就见周妈妈带着一个丫鬟从里面走出来,我当时吓了一跳,还想今日怎么周妈妈也来厨房,也没看清后面的人跟着是谁,就站到一旁躲起来。”
“你又不是耗子,她又不是猫,你见她躲什么?”杜熙月听着笑起来。
含巧干笑两声:“二姑娘可别这么说,我可怕周妈妈了。”
“那后来呢?”杜熙月像是听出兴趣,接着问道。
“后来我才发现跟在后面的丫鬟是小红。可二姑娘,这不奇怪,奇怪的是周妈妈对她的态度和往常不一样。”含巧一脸狐疑,又像想起什么,接着说,“我听到周妈妈要褒赏小红,小红说‘不过是雕虫小技,解决燃眉之急而已。二太太始终要出面的’。”
周妈妈要褒赏小红…解决燃眉之急…二太太始终要出面的…
这是什么意思?杜熙月把话在心里反复了一遍,难不成昨晚是小红给周福荃家的出的主意?
若真如此,小红还真是个有心计的人。
杜熙月想起前世周福荃家的失宠后,二太太到哪里都带着她,心里暗暗对小红有了防备。
“以后和小红别走得太近。”她又嘱咐含巧一句。
含巧愣了一下,忽然想明白似的,点了下头。
…
西院那边,周福荃家正在伺候二太太用膳,把昨晚的事交代了一遍。
“小红倒是个精明丫头。”周福荃家的最后说道。
“你若觉得好,放在身边再看看。”二太太说着,冷下脸来,“平日跟着你的那些丫头们怕是懒散惯了,主子的事也不往心里去了。连外人送的东西都不知道打开看看,问问来历再收下。好在只是一盘烂樱桃,要是涂了毒药的,哪还有我和你能坐在这里说话的份。”
周福荃家的听着这话,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一个劲地赔小心:“是二太太说得这个理。这院子里的丫头都是待了两、三年的,里外也算是老人了,行事都大意了些。我一个人分身乏术,总归是有遗漏之处,是该找个机灵的管着点了。”
二太太也没反驳,只是淡淡道:“你看着人选就是,别给我弄得鸡飞狗跳就行。”
周福荃家的听出二太太觉得小红太嫩还不太适合的意思,忙陪笑道:“到时就是有人选也得过二太太的眼才行。”见二太太没吭声,又岔开话题道:“老太太方才打发人来问,去静国公府的事定下没?”
“上午给老太太请安时没听她老人家提起这件事,怎么这会又想起来了?”二太太狐疑地看了周福荃家的一眼,搁下手中的筷子。
“怕是上了年纪,记性不好。”周福荃家的拿了杯茶盅,给二太太漱了漱口,笑道。
二太太吐了嘴里的茶水,用帕子轻拭了下嘴角,正色道:“老太太精着呢。”
是怕自己把大太太压得太厉害,出来护短吧…二太太心里暗暗冷笑,嘴里吩咐道:“你下午把大奶奶请过来商量商量再定。”
“这事您定就行了,还找大奶奶来干什么?”周福荃家的不解,一脸疑惑地问道。
“我又不去静国公府,让办事的人回老太太去。”
周福荃家的心领神会地笑起来,连连点头,道:“待会我就去拿了门牌,找大奶奶过来。”
二太太思量了一会,又补了一句:“你顺便把二姑娘也叫上,给大奶奶看看。”
周福荃家的原本还想问个“为什么”,见二太太没再理会她,就悻悻应了声退了出去。
-------------------------------------------------------
正文 第二十一章 人选(下)
未时刚过,杜熙月跟着周福荃家的到了大奶奶住的小院。
一进院门,就见冬梅正拿个火盆在院子里烧什么东西,里面只留下一小堆烧完灰炭粉末,已看不出原物。
杜熙月轻咳了一声,冬梅才抬起头来,忙熄了火,屈膝福礼:“二姑娘、周妈妈怎么这会得空过来?”
周福荃家的装着不在意的样子笑道:“二太太想请大奶奶过去一趟,商量些事情。”
冬梅用脚把火盆子往旁边挪了挪,挡住周福荃家的视线,面有难色地道:“大奶奶今儿不舒服,已经在屋里躺了一天了。中午饭也没吃,正睡着呢。”
正说着,大奶奶的声音在屋里响起:“冬梅,是不是二姑娘和周妈妈来了?快请她们进来。”
杜熙月微怔,听声音大奶奶似乎很没精神,不过不是身体上不适倒像是受了什么打击似的。她特地走慢两步,想向冬梅侧面打听一下出了什么事,还未开口就听见大奶奶在屋里极委屈地哭腔:“周妈妈,您得要二太太替我做主呀!”
冬梅一愣,轻拉了一下杜熙月的袖子,示意她止步。
“二姑娘,您先到偏厅等等。”冬梅尴尬地笑道。
杜熙月点了点头,朝耳房偷瞄了眼,隔着幔纱看见大奶奶躺在床上抽泣,前日那些神气全都不见了。
想来,大奶奶是有些话要跟周福荃家的说,又不愿意让自己知道。杜熙月自嘲地笑笑,跟着冬梅去了偏厅。
“大奶奶这是怎么了?”杜熙月忍不住问了一句。
“还不是为了宸爷…”冬梅叹了口气道,“二姑娘,你先坐,我叫人给你上茶。”说着,又急匆匆出去了。
杜熙月一个人百无聊赖地坐在偏厅,听着断断续续传来的哭声,想起前世宸爷的所作所为,心里大概明白个七八分。
过了好一会,冬梅才进来,对着二姑娘一阵长叹短嘘后,半晌冒出一个句话:“二姑娘,你以后若要嫁人,千万要瞪大眼睛挑个好夫婿。”
这话真不像一向谨言的冬梅会说出来的。杜熙月留了个心眼,压低声音道:“大奶奶正心烦着呢,别说这些没边没谱的话,让她听见惹她伤心。”
“什么没边没谱。”冬梅神情黯淡下来,微叹口气,道“二姑娘,你是主子,站在上面是不会明白我们这些下人们的苦。”
主子又如何?自己在这府里不一样得看二太太的脸色度日。杜熙月心里苦笑,面上莞尔,道:“太太有太太们的苦处,姑娘有姑娘们的苦处,只是在明在暗外人不知罢了。”
这话像是说给冬梅听又像是说给自己听的。
冬梅发现杜熙月不像大姑娘那样难相处,心里多了几分轻松,道:“二姑娘,我听说…”
正说着,杜熙月看见一个小丫头端着茶盘进来,给冬梅使了个眼色。
冬梅就此打住。
杜熙月接过茶盅,细细地喝了一口,见送茶的小丫头走了,问:“你听说什么?”
冬梅接着说:“我听说二姑娘你下月要回王府看夫人?”
因为王姨娘最恨府里的人称自己“姨娘”,自从和二太太大吵过之后,下人们对她的胆量敬佩有加,又得知王姨娘的娘家背景,私下都改口称王姨娘为“夫人”。现在当着杜熙月的面,更加小心称呼,就怕王姨娘哪日又回来了。
只是这称呼在杜熙月听来有些异样,她“嗯”的敷衍一声,没接下话。
“那姑娘可帮我带点东西到王府?”冬梅用不确定的语气问道。
带东西?杜熙月心里暗暗疑惑,虽然冬梅是大奶奶从娘家带来的陪嫁,但她想不起这丫鬟在王府还有什么沾亲带故的人。
“只要不是马车放不下的东西,倒没什么不可以。”杜熙月思忖着答道。
冬梅立即换了个明快的笑容:“二姑娘你放心,就一瓶豆豉酱而已保不会碍您什么事。”
“豆豉酱?给谁呢?”
冬梅不好意思地笑道:“前些时大奶奶尝过我年前腌的豆豉酱,说味道不错,又提起王夫人也爱吃这个。我就想借着姑娘过去,给王夫人也带些去。”
要求倒是简单,听着也是些家常话,只是这礼情送得让人觉得有些突兀…无缘无故怎么突然想起给王姨娘送东西呢?
杜熙月看着冬梅满怀期望的眼神,忽然想起前世东院传出冬梅投井自尽的消息,背脊骨感到一阵发凉。当时大太太封锁了消息,大家只知道冬梅死了,可什么原因一概不知。二太太对此毫无兴趣,二房这边自然就更没有人会去打听。
没想到今世,自己本不想知道的事却不请自来,似乎命运之门再次向她打开。
…
冬梅见杜熙月半晌不说话,怕她反悔,一脸落寞地道:“二姑娘,你别觉得冬梅势力,冬梅也是迫不得已。”
迫不得已?这个迫不得已真妙啊…明明是利用我,还说得这般可怜、无奈。
杜熙月在心里冷笑起来,面上却一团和气说道:“这倒也没什么,只是你得给我一个理由,好让我给东西时也好有个交代。”
冬梅微怔,她没想到二姑娘这么爽快的就答应了。
“就说是大奶奶送的,只是二姑娘记得顺带把我也说进去就行了。”冬梅眯着眼笑道。
杜熙月点了点头,又听见大奶奶和周福荃家的在堂屋讲着客套话,便起身告辞。
冬梅见杜熙月要走,机警地朝厅门看了一眼,凑到她耳边小声说:“二姑娘,告诉你件事。今日大奶奶哭成这样倒不是因为宸爷在外面喝花酒,而是宸爷和周大管家的相好钱二嫂子勾搭上了,大奶奶的脸面过不去,估计周妈妈这会心情也好不到哪去,等会你出门要小心些。”
“哦…知道了。”杜熙月装作恍然大悟地点点头,心里揣测着身为大奶奶心腹的冬梅跟她说这番话的用意…
“二姑娘,我们先回了。”周福荃家的在堂屋喊了一声。
杜熙月跟着冬梅鱼贯着出来,她见大奶奶情绪好了很多,屈膝福礼:“大表姐莫再伤心,熙月跟周妈妈先走了。”
“嗯。你们先去,我要冬梅给我梳洗一下再过去见二太太。”大奶奶憔悴的面容露出淡淡笑容。
“你别多想,我和二太太在西院等着你过去。”周福荃家的安慰道。
“还是周妈妈好。”大奶奶说着,眼里泛出泪光,又吩咐冬梅送客。
一出院门,果然如冬梅所说,周福荃家的脸上就没了笑容。杜熙月偷瞥了一眼,一声不吭地放慢速度跟在后面亦步亦趋地走着。
“方才二姑娘和冬梅在偏厅都说了什么?”周福荃家的冷不防冒出一句。
“也没什么,冬梅说她腌了一些豆豉酱,大奶奶觉得好吃,还问您和二太太喜不喜欢吃?”杜熙月笑着答道,身上却惊出冷汗。她脑子转得飞快,甚至怀疑周福荃家的是不是听到冬梅跟自己说的话…
“今儿大奶奶的事,就算过了,除了二太太问,谁都不要说,知道了吗?”周福荃家的沉着脸说道。
杜熙月用力地点了点头,原来周福荃家的是来套话的,她心里暗暗松了口气。
“另外,你好好准备一下,过两日大奶奶会带你去趟静国公府。”周福荃家的终于明白了二太太要她带二姑娘来的原因。
“是。”杜熙月在后面毕恭毕敬地答道,却发现周福荃家的正看着大奶奶住的小院,眼里闪过一抹不快。
自家的男人被别的女人带了绿帽子,到底最后谁玩了谁?想必周福荃家的心里也不见得比大奶奶好受多少吧…
杜熙月想起前世钱二嫂子那些勾搭人的手段,心里一阵寒颤。
----------------------------------------------------------------
今天小区外的变压器烧了,于是我就在停电和来电中度过了一个白天--|||||而且我的台灯也烧了…最让我无语的时,中间还丢了2次稿。我发誓过完年一定要买个本本…(俺现在缺钱,买不了,将就着台式机用着,只要不黑屏,我还是很爱它的)。最后的口号一下,求票~求收藏~(卖萌装之我恨停电)
正文 第二十二章 不消停
刚进西院,杜熙月就见几个小丫头正在院落里打扫,其中一个拿了盆水在冲洗青石地砖。
“这是干什么?”周福荃家的站在院门边,朗声问道。
小丫头们唯唯诺诺相互看了一眼,没人敢答话。有个机灵一点的放下手中的活,跑到周福荃家身边耳语了几句。
杜熙月站在一旁,没听清小丫头说了什么,只见周福荃家的脸色变得极为难看。
“二姑娘,你先回去吧。”周福荃家的吩咐一句。
“是,周妈妈。”杜熙月应了一声,福礼告退。抬头时,见周福荃家的铁青着脸朝二太太屋里走去。
院里的小丫头们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声,打扫完毕后,赶紧退了下去。院子中央只剩几块湿淋淋,洗得干净的深青色的石砖,看不出任何端倪。
这是怎么了?杜熙月心里疑惑起来。
方才和周福荃家的出去还好好的,怎么去了趟东院,回来气氛就变了呢?杜熙月想到那几个小丫头的脸色,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意味…
“二姑娘,您还是先回去的好…”刚才给周福荃家回话的那个小丫头见杜熙月半天没走,又跑过来小声提醒一句。
“这是…”杜熙月目光又转向院子那几块湿石砖。
小丫头赶紧摆手,神情紧张压低声音说:“二姑娘别问了。二太太方才在屋里大发雷霆,不知哪个倒霉的撞上了被…”
拉出来打了?杜熙月似乎明白过来,她抬眼看了看二太太耳房关着的窗户,没听完小丫头的话,一声不吭地离开了西院。
回到榆萌苑,含巧见她脸色不好,也没敢多问。
杜熙月吩咐含巧泡杯新茶来,又听屋里静得很,猜瑞香八成还没回来,她也懒得再管,少个人倒也清静。
含巧端了茶进来,见杜熙月正目不转睛盯着手中的书看,也没有多扰,把茶盅放在小几上就退了下去,走了两步又转过身来,忍不住担心地问了一句:“二姑娘,听说二太太下午在西院发脾气,您没事吧。”
消息倒传得挺快,竟然连含巧都知道了…杜熙月眼里闪过一丝疑虑,垂着眸子说道:“没事。”
“那就好…”含巧说着,语气像松了口气似的,正准备退下。
“你怎么知道西院的事?”杜熙月觉得连榆萌苑这么偏僻的地方都能知道事情,绝不是只打个小丫头这么简单的事。
“我听秋棠姐姐说的。”含巧朝屋门口瞟了一眼,回道。
“秋棠?她不是大姑娘身边的丫鬟吗?”杜熙月的疑问脱口而出。
含巧也不解道:“我也是觉得奇怪,秋棠姐姐平时都待在大姑娘身边的,不知今儿怎么帮大奶奶跑腿传话了。”
杜熙月想起前世冬梅死后有人替了她的位置,但那个丫头是谁,她一直想不起来,现在看来估计是秋棠…只是没想到,秋棠这么早就在大奶奶身边走动了…杜熙月感觉到世态炎凉。
可转念一想,秋棠跟着大姑娘又有什么出路呢?
当初老太太可怜大姑娘身世是庶出里最惨的,所以拨了身边一个伶俐又能干的丫头照顾她,可大姑娘总把秋棠当作老太太的眼线处处提防。本来在大姑娘身边和老太太身边的待遇就千差万别,若再不受主子待见,心思自然渐渐就不愿花在自己主子身上了。
何况,大姑娘在大房还受排挤…这让秋棠又怎么想?以她的能力跟着将来可能成为掌家的大奶奶是完全没问题的…
杜熙月原本只是希望自己小心翼翼渡过此生劫难,却不料跟自己无关的烦心事变着花样的接踵而来,就如同织绣上的针法,多绣一针少绣一针,就可能改变花案的原样。
含巧见杜熙月皱着眉头,也没了说下去的欲望,正打算告退。
杜熙月回过神来:“秋棠还和你说了什么?”
含巧笑道:“她后来嘱咐我,这两天放机灵点,别惹到二太太,到时牵连到二姑娘。”
“秋棠是从二太太那回来的?”杜熙月问道。
含巧点点头,道:“是呀,不然我怎么奇怪秋棠姐帮大奶奶跑腿的事呢?”
“大奶奶叫她去干嘛?”
“我也问了,秋棠姐没细说,她只说大奶奶病了,冬梅抽不开身,所以叫她给二太太传个话。”
杜熙月“哦”了一声,没再说话。她想起临走时,冬梅跟自己说得那番话,心里不由起疑,难道她就不怕自己转身告诉周福荃家的或二太太去?
到底是什么值得冬梅冒着得罪周福荃家的和大奶奶的风险来告诉自己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