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菲一头雾水,“什么提议?”
崔景钰耐着性子道:“报仇。”
丹菲扯了扯唇角,“怎么不想报仇?我做梦都想亲手砍了突厥可汗的脑袋,拿来祭典我耶娘。”
“你知道我说的不是这个。”崔景钰走近,声音低了下去,带着沙哑,充满了蛊惑。
丹菲抬头望着他,“你想用我的报仇之心,让我为你做什么?”
崔景钰紧抿着唇,片刻后,勾起一抹兴味的浅笑,“你很聪明。”
“换你经历过家破人亡,你也不会太笨。”丹菲冷冷道。
崔景钰语塞片刻,道:“我知道你不信任我。不过有另外一个人想见你。你同他谈过,再做决定不迟。”
门外一阵说笑声,裴娘子和张娘子结伴走了进来。
崔景钰退了一步,拉开了距离。
裴张两个女孩刻意打扮过,见到崔景钰,都娇羞地朝他行礼问好。崔景钰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声,告辞而去。
次日一早,丹菲和刘玉锦拜别了段夫人,登上了牛车,前往国家。崔景钰利落地翻身上马,跟在车边,一道出了崔府。
郭府位于城东南,离曲江池边不远。
这一带景色颇好,随处可见精美楼阁,酒家亦是宾客满座,十分热闹。街头街尾,随处可见耍百戏的人,更有无数摊贩叫卖着南北货。百姓们三两结伴,游走其间。
丹菲和刘玉锦到底是年轻女孩,最初还装着端庄的样子,忍不了多久,便掀起帘子打量外面的风景。
刘玉锦也就罢了,她素来活泼好动。丹菲比她稳重,蒙难以来心情压抑,愈发沉默阴郁。可是此刻她也和刘玉锦一起凑在窗户边,意兴盎然地观赏着街景,嘴角带着轻松怡然的笑意。
春日午后的阳光照在她白净温润的脸上,精致的凤目大而明亮,直鼻红唇,散发着一股蓬勃英气的俊美。
外面传来小贩地阵阵吆喝声,两个女孩听得心痒痒。
牛车忽然放缓了速度,车帘忽然被掀开。崔景钰挂着浅笑的面孔出现。他骑在马上,弯腰俯身,将两串冰糖葫芦递了进来。
“我妹子每次出来玩,都要我给她卖一串糖葫芦,我猜你们或许也喜欢。”
刘玉锦发出欢乐的呼声,接了过来,塞了一串给丹菲。
“多谢。”丹菲闻着冰糖葫芦散发出来的甜香,朝崔景钰点了点头。
崔景钰温和一笑,放下车帘。
丹菲顿时更困惑了。
她认识崔景钰还是有些日子了,第一次发现他的脸竟然也能作出这么不讨厌的表情。
“钰郎是在讨好你呢。”刘玉锦津津有味地啃着糖葫芦,“吵也吵过了,我们寄人篱下,你也别老给人家脸色看。”
“无故献殷勤,非奸即盗。”丹菲不以为然。
长安地价如金,郭家这样的普通士绅人家,门庭并不大,倒是修葺得十分整洁。
崔景钰报了自己姓名,门房奴仆又惊又敬,忙不迭将人请了进去。
刘玉锦和丹菲在正堂坐定,就听一阵急促脚步声,一个瘦高个子男子大步奔来。他不过三十出头,白面无须,斯文儒雅,一股书生气。
丹菲看此人眉眼同过世的郭夫人有五分相似,便知道他们找对人了。。
或是血亲之间有感应,郭郎同崔景钰见礼后,第一眼就朝刘玉锦望了过来。刘玉锦心情激荡,摇摇晃晃地站起来,还未说话,就已经先哇地哭了起来。
“舅父……你可是我舅父?我是阿锦呀!”
郭郎如遭雷轰,颤声道:“阿锦?你是阿锦?你还活着?你耶耶娘呢?”
“耶耶娘都不在了!”刘玉锦大哭起来,“都被突厥人杀了。我义妹救了我逃出来,就是来长安找您的!”
刘玉锦掏出了郭夫人随身的玉佩。郭郎接过玉佩一看,顿时红了眼,“是你娘的陪嫁!我同她的生母唯一的遗物呀。阿锦,我的儿哟!”
舅甥两人抱头痛哭起来。
崔景钰的目光移向丹菲,微微一滞。
少女脸上带着恬淡的笑意,眼里却又水光闪动,又羡慕,又落寞。
她父母双亡,亲人不能相认,在这世上,几乎是孑然一身。还有什么比看着别人亲人团聚而更能觉得孤单和感伤呢?
丹菲轻轻叹息。无意抬眼,就见崔景钰默然地望着自己。那种被洞察了内心的感觉就像被针刺了一下,丹菲很不喜欢。她咬着唇,把眼泪憋了回去
郭舅父和刘玉锦哭够了,坐下来开始细说这些年的事。
原来郭夫人和郭舅父姐弟俩都是庶出,嫡母张氏只生了四个女儿,所以对唯一的儿子还不错,却素来不喜欢郭夫人。郭家虽是官家,可女儿太多,未免出不起嫁妆。所以后来刘家求亲,张氏索取了巨额彩礼后,就将郭夫人远嫁了。
郭夫人也因彩礼的事,在婆家受不了少挖苦讥讽,心中有怨,又兼两地相隔得远,便极少和娘家有来往。
如今郭公和张氏都已过世,郭家已是郭舅父做主。他一直牵挂同胞阿姊,知道沙鸣沦陷后,也是心急如焚。无奈妻子病逝,孩子年幼,也无法前去寻亲。
郭舅父道:“阿锦,你娘当年住的闺房还一直留着。明日就搬回来住吧。这位曹娘子是阿锦的结义姊妹,又于她有救命之恩,若不嫌弃,也请同阿锦一起留下。”
丹菲从容地欠身行礼,“小女多谢郭公盛情酷看待。只是我们受崔家照顾多日,总得先回去给夫人磕头谢了恩再告辞。”
“是当如此。”郭舅父连连点头,“我也当亲自登门道谢才是。”
崔景钰又道:“我看刘娘子同您还有许多话要说。不如我夕食过后再过来接她回去?”
丹菲和崔景钰交换了一个眼神,亦道:“我也不打搅你们,且先出门转转。”
两人出了郭府,侍卫牵来两匹马。红菱亲昵地蹭了蹭丹菲。
丹菲摸着红菱的鬃毛,不吭声。
崔景钰将一顶白纱帷帽丢过去,道:“去过曲江池吗?”
丹菲道:“小时候游过一次,已记不清了。”
“那就去走走吧。”崔景钰道,“你也难得回来。日头还早,也不急。”
丹菲戴上了帷帽。白纱垂下,四周景色变得朦胧。
“来。”崔景钰低沉的声音响起。
丹菲看着他伸出来的手掌。崔景钰的手同他的精致白皙的容貌略有不同,干净而宽厚,手指修长匀称,常执弓刀掌中带着薄茧子。
丹菲缓缓将手放入他的掌中,随即被紧握住。
崔景钰轻轻使劲,丹菲借着他的力量,跳上了马背,侧骑在马鞍上。
“走吧。”崔景钰上马。
丹菲驱马跟了上去,心跳渐渐轻快起来,突然有了一种说不出来的期盼。
局中有局
阳春三月,草木抽青,百花初绽。曲江池碧波粼粼,倒影着蓝天白云,绿树华楼。精美的画舫轻轻自湖面划过,带起一串浅而长的波纹,丝竹之声混合着欢声笑语飘到岸上。
岸边游人如织,商贩云集,卖着各色小吃和百货。街边种着的李树枝头开满了粉白的花,春风一吹,花瓣纷纷扬扬,犹如碎雪,落在小娘子们的发鬓上。
年轻女孩们身穿着色泽娇艳的衫裙,三两结伴,带着几名婢女管事,一路玩赏而来。
丹菲看到那么多同龄女孩,也逐渐放松,大大方方地行走在人群之中。她兴致勃勃地东张西望,对什么都有兴趣。每每看到新奇的东西,总要驻足看上片刻。
崔景钰漫不经心地跟在她身后,不动声色地用身子将她和行人隔开。他一身华服,英俊轩昂,如临风玉树。大唐女子又奔放大胆,见了美貌郎君,主动示意搭讪者大有人在。
崔景钰面无表情地自顾走路,对那些媚眼视若无睹。
当丹菲第三次发现前面有小娘子不慎掉了帕子时,终于瞧出端倪来。
“不打算捡来还给人家么?”
崔景钰启唇,漠然地吐了两个字:“无聊。”
说话间,又有一个少妇有意掉了一个香包。崔景钰视若无睹,一脚迈过。那少妇脸色一变。
丹菲忍不住噗哧笑,得了那少妇一个白眼。
旁边有一处杂货摊子,丹菲兴致勃勃地摆弄起了几个九连环。
崔景钰讥道:“沙鸣没有九连环卖?”
丹菲放下九连环,又去看一旁的团扇。
“今年京中时兴折扇,别还当自己在沙鸣那偏僻地方。”
“你烦不烦?”丹菲怒,“又不要你掏钱买,在一旁唧唧歪歪个没完做甚?”
一旁的小贩看得乐不可支,缝插针做生意:“我这里有一对鸳鸯银丝香囊,郎君买来和小娘子一人一个,成双成对。”
丹菲嗤笑,“让他买来送未婚妻才是。”
崔景钰又沉相爱脸。小贩吐舌,也不敢再招呼。
丹菲左右张望,“有些饿了,这里可有什么吃的?”
崔景钰摘下钱袋递给她,“想吃什么,自己去买。”
丹菲不接,抱手冷笑,“你这态度,还想哄我为你卖命?”
片刻后,崔景钰从胡人的摊子里买了两串刚烤好的羊肉串,不耐烦地塞在丹菲手里。
“膻味比北方的羊淡了不少,肉也要嫩些。”丹菲带着帷帽吃羊肉串,吃得碍手碍脚的。崔景钰忍不住,伸手扣住她的肩膀。
“别动。”
丹菲老实站住,感觉到自己的肩膀贴着男子坚实的胸膛,体温透过单薄的春衫传递而来。
下一刻,帽子被解开,眼前一亮,一股清凉的空气扑面而来。
“好了。”崔景钰淡然道,“近些年来,京城里风气开化,女子出门也少有戴帷帽的了。你骑马要防风沙,如今步行倒无所谓了。可舒服了些?”
“哦?哦。”丹菲点了点头,心跳如鼓。
“你把油蹭脸上了。”
“什么?”丹菲抬起袖子就要去擦。
“等等!”崔景钰眼疾手快地扣住她的手,咬牙道,“我说,你好歹是个女子,大街上拿袖子擦嘴巴像什么样?”
说着,从怀里抽出一条帕子,一手抬起丹菲的下巴。
丹菲如中了定身咒一般僵住,眼睁睁看着男子的面孔靠近,更靠近。两张面孔凑得极近,几乎能数清睫毛。
丹菲缓缓地眨了眨眼,在崔景钰墨玉般的双眼里,看到自己呆滞的模样。
人潮忽然涌动起来。
崔景钰敏捷地朝身后扫了一眼,一把搂住丹菲的腰,旋身将她护在怀中。
丹菲的瞳孔骤然一缩,脑中嗡地一声响。
下一刻,几个华服男子纵马从长街上奔过。人群一阵涌动,纷纷抱怨。
崔景钰的胳膊沉稳有力里搂着丹菲的肩膀,将她牢牢护在胸口。男人身上散发出一股非常好闻的竹叶混合着青草的清香,那是年轻男子清新健康的气息。
待到人群过去,崔景钰松开了她。
丹菲红着脸,后退了一步。
“这里太乱,我们去桥那边。”崔景钰自然而然地握住丹菲的手。
他的掌心如预料中一般宽厚,薄茧微微粗糙,掌心温暖而干燥。丹菲呆呆地,任由着他牵着手,跟着他走。
俊美的青年拉着清秀少女的手,在人群中穿梭。
浓妆高髻的娘子、胡服跨刀的男子、头发花白的老者,和扎着小辫的孩童,皆从他们身边擦肩而过。黑发黑眼的汉人、红发碧眼的胡人,一张张陌生的面孔,有人好奇地望来,有人漠然走过。
似乎走了很长一段路,又似乎只是短短一段距离。他们穿过喧闹的人群,走过了拱桥,走入杨柳青青的对岸。
带着露水的杨柳枝拂过丹菲的脸颊,冰凉触感让她清醒过来。她下意识挣脱了崔景钰的手。
崔景钰回头看她,丹菲别过脸。男子目光温柔如水,不禁让人产生一种错觉,觉得自己是被他深深恋慕着的。
几个孩子举着风车欢笑着从两人身边奔过。
丹菲目送孩子们远去,转头看向崔景钰时,眼中迷蒙之色已消退,恢复了往日清醒的神态。
“你说过有人想见我。”
崔景钰笑容敛去,“是。你也认识他的。”
丹菲心中已经有了数,“好。劳烦带路。”
***
三月天,孩儿脸。上个时辰还阳光明媚,一阵风后,天空中就飘起了牛毛细雨。
崔景钰撑着一把油纸伞,带着丹菲穿过那些奔走躲雨的行人,走到一处屋宇精美华贵的酒楼前。
一个年轻白面的宦官带着两名小厮迎了出来。
“有劳高总管亲自相迎。”崔景钰对那宦官十分客气。
高力士笑着回礼,打量了丹菲一眼。他目光和气,并没带着蔑视之意,丹菲亦从容地看了看他。
“大王和郡王在里面喝酒赏画,请郎君和娘子进去说话。”
一行人从一条花团锦簇的小道走到后院。院中有侍卫戒备,见他们来了,对厢房里人通报道:“崔郎到。”
“快请进来。”屋中有男子朗声到。
丹菲拂去袖子上的雨水,走进了屋内。她姿态如行云流水,端的优雅流畅。被雨水打湿的裙摆在木地板上轻轻一摆,犹如金鱼甩尾,带着女子特有的柔韧风情,却又不张扬。低垂的脸上,长眉凤目,肌肤若雪,眸如寒星,秀丽之中带着一股别有风韵的坚毅英姿。
坐在上首的长者露出赞赏的目光。
“奴拜见相王。大王万福!”丹菲伏地行礼,面色冷淡,却不失礼数。
作为民女,她初次见王公,举止从容不迫,不见半点怯色。在座的除了相王,还有李隆基,,见了丹菲气韵不凡,都不禁露出赞色。
相王点头,和蔼笑道:“你举止颇有令尊之风!”
丹菲神色平静道:“大王过奖了。家父乃是英勇武将,一身凛然正气,刚毅不凡。小女不及他万分之一。”
相王叹道:“你父亲确实是英雄人物。他蒙受不白之冤,落得家破人亡。上天有好生之德,还留下了你这一脉骨血。”
丹菲却并没有被这一番话感动,依旧镇定地坐着。
李隆基玩味地笑了起来,“曹娘子教我们好找。当初父亲就不肯相信你们一家葬身火海,却寻不到你们的踪影。这些年,父亲时常念叨着曹将军了。”
相王摇头,“却是没想到,你父亲终究还是过世了。”
丹菲喉咙哽咽了一下,低声道:“家父抗击突厥而死,保护了百姓。他像个战士一般,死得其所,心中并无遗憾。”
相王看着她,满脸哀伤,道:“你们可是很怨我当年没有挺身相护?”
“怨不怨,家父没有说过。”丹菲漠然道,“小女却是对此事十分不满,心生了怨怼。家父却是在临终前要我多多体谅,不可再记恨大王。”
她如此直白,反倒令相王和李隆基有些意外。
“好!”相王却是爽朗道,“若有怨怼误解,不说出来,又如何解得开?我也同你实说,我并非不想保下你父亲,却是有心无力。当时情况远比现在更复杂。则天皇后虽病卧在床,可龙威依旧,今上已被立为太子,已是明正言顺。别说我从无那个心思,便是有,我也是不想再去坐那个位子了。那位子不过看着风光,坐上去却是无限寂寞。一不小心,自己跌倒就罢了,还要拖累了儿孙亲随。”
丹菲安静的听着,倒没露出什么奚落或者忿忿之色。她这从容识大体的态度,更让李隆基看她顺眼了几分。
“家父他……其实也常后悔。”丹菲道,“他酒后会同我说起此事,以此教育我谨言慎行。他说就因为自己一时冲动,才惹来这场大祸。太子择立关系国之根本,是天大的事,不是他这等小武将应当掺和的。”
李隆基道:“那你现在可还怨?”
丹菲目光清澄地望着他,道:“本来很远,见了大王一面,突然就不怨了。若要说,大概就是觉得无奈吧。大王并没有错。”
相王只是无能罢了。
同时,选择拥立这个无能之辈的父亲,也是自己判断失策。
相王叹道:“你父亲乃是一员难得的将才呀!他走后,海寇重新来犯,这两年在泉州一代兴风作浪,闹得百姓怨声载道。”
丹菲眼角发红,低声道:“家父临终,亦惦记着沿海战事。”
众人静默片刻,李隆基道:“曹娘子今后有何打算?”
丹菲挑眉,浅浅一笑,“我以为郡王见我,就是想说服我为您效劳呢。”
李隆基被她一语点破心事,不由得讪笑,心里酸麻,竟然觉得有些爽快。
“来吧。”李隆基笑盈盈地朝她伸出手,“廊下海棠花开得正好,陪我去看看。”
丹菲跟在李隆基身后,出了屋。
蒙蒙细雨仿佛一张透明的轻纱,风还带着寒意,可院角廊下,确实有一株西府海棠正悄悄绽放,粉红的花朵沾着晶莹雨水,显得分外娇媚。
“曹娘子将来有什么打算?”李隆基问。
丹菲有些迷茫,,“高堂在天有灵,定是希望我就此依附着郭家,安安生生过日子。世人总觉得,女子嘛,何须成就什么功业?相夫教子,操持家务就好。”
“你不甘心过这样的日子?”
“不甘心。”丹菲直言不讳,“我是跟着家父在军营里长大了,自幼行船纵马,见过天高海阔。我知道我自己是没法被关在狭**仄的宅院里,了却一生的。”
“我也觉得你的眼界气度,别的女子无法相比。”李隆基由衷夸奖道。
丹菲不禁莞尔,“郡王这就太过奖了。我不过胆大又好强,若论起学识修养,却是远不如京中贵女。不过我想郡王您今日见我,也不是为了夸奖我的吧?郡王您有何事需要我?”
李隆基讪笑了一下,注视着丹菲双眼,道:“我们需要将一个人安插到韦皇后身边,为我们传递消息。”
丹菲目不转睛地望着他,片刻后道:“这不仅仅是为了刺探消息。郡王你的野心极大呢。”
李隆基不禁大笑,“我喜欢和聪明人说话。”
丹菲垂头看着手掌的纹路,过了半晌,才道:“为什么会选中我?”
“景钰选中的你。”李隆基道。
崔景钰走了过来,“我选中的你。从沙鸣逃离一路,你的表现正是我想要的。冷静、坚定、杀伐果断,却又坚持原则。你是最适合的人选。”
丹菲轻哼了一下,“我以为你对我印象极坏,觉得我简直是天下最泼悍的妇人。”
“我也没夸你贤惠温柔。”崔景钰干巴巴道。
李隆基急忙咳了咳,怕两人又吵起来。
丹菲望着落雨的庭院,半晌道:“你们不会这么容易就得到我的忠心。我本可以平安过日子,没必要给你们卖命。”
“那为了令尊呢?”崔景钰道。
“你什么意思?”丹菲蹙眉看他。
崔景钰冷声道:“令尊的罪名是武皇后亲定的,是意图谋害太子,进而扶持他人。虽然罪状上没有写明,可众人都知道,他是想扶持相王的。你或许不知道,这样的罪名,今上不可能为其平反,将来即位的君王,也不会无缘无故为他平反。”
平反这两个字,就像一颗火星落到枯草堆里,霎时点燃了丹菲的心火!
“对,就是平反!”崔景钰敏锐地看到她双目亮了起来,加重了语气。
丹菲迅速找出了重点,道:“可若相王即位,更不可能为家父平反。不然,便是承认了他当年试图谋取太子之位。”
“可若是说令尊不是意图谋害太子,而是想诛杀韦后呢?”李隆基道。
丹菲猛地转头看他,“你是说……”
“韦皇后骄奢毒辣,干涉朝政,**后宫,众人有目共睹。外戚韦氏一族势力张狂,违法乱纪,鱼肉百姓!”李隆基向她迈了一步,“诛韦乃是众望所归。届时,令尊便成了受人敬爱尊崇的忠勇义士。非但可以得到平反,还可加官进爵,立祠受香火供奉!”
丹菲的脸色因为心底的兴奋而微微泛起红晕来。她后退了一步,深吸了几口气,控制着激烈的心跳。
“郡王对此事有几分把握?”
“如今只有三分。”
丹菲扬眉笑了,“我本以为你会夸口一番。”
“你是聪明人,糊弄你没有意思。”李隆基淡淡道。
丹菲靠着柱子站着,脸颊发丝沾着雨丝,像是被撒了霜糖一般。
意味深长的沉默中,她开口:“郡王一诺千金,将来相王得登大宝,不论那时候我是否还在认识,你都要兑现!”
李隆基慎重点头,“我若违背诺言,便遭烈火焚身、万蚁噬骨之罚。”
“好!”丹菲轻喝,朝他跪下,“我也以父母在天之灵发誓,效忠郡王。若有违背誓言,父母便会下无间地狱,不得安宁!”
李隆基兴奋得满脸红光,急忙弯腰将她扶了起来,“你放心,我们在宫中本就安插有人,会同你相互照应,亦会尽力保护你。”
崔景钰沉默良久,也开口道:“若是不幸被抓到,我们也不会让你吃苦。”
“你是说会给我准备自尽的毒药吧?”丹菲白了他一眼,“你也放心,我不会那么容易就被淘汰出局。我赌了命,不仅仅要为家父平反,还为了让自己将来能光明正大、锦绣荣华地过日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