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子正在PK中,跪求粉红票,虫子掉出前十了,请让虫子重新爬回去吧~~~~~
第一卷 出发,奔向新世界 第23章 艾默记者是好孩子
霍冬没有数过她那个瓶子里装了多少粒小红果子,但本着节约的精神,能一次性带过来的东西何必要分成两批、三批呢,因此之前各人整理的私人物品清单此时此刻又被加上了更多的内容。
没人愿意再多考虑几天,就连昨天才来的唐僧他们五人都拿出来一份清单,都是刚才的会开的,勾起了他们的馋瘾,飞船上只能保障日常生活所需的物品,说老实话,他们也很久没有尝到太阳系的新鲜玩意儿了,既然逮到了机会,当然不能放过喽。
霍冬只在第一次喂过富贵球,理论上知道召唤方式,就是从来没有正式使用过,还得武松他们教她。
先把大家交上来的清单用一个信封装好封好口,写上身在地球的收件人的地址和姓名,点上一枝蜡烛,拿一粒花粉放在烛火上烧。
蛋白质燃烧的味道其实不好闻,可是就在花粉刚冒烟的时候,霍冬的面前豁然出现三只白色的富贵球,完全的凭空出现,没有一点先兆,真的就是一眨眼,这三个小东西就在眼面前了。
富贵球还是跟霍冬头一回见到它们时一个样,和乒乓球相当的身体,圆滚滚毛茸茸,像绳子一样的细长尾巴,只能看到粉嫩的小爪子,却看不到眼睛鼻子嘴,一律隐藏在长长的毛发之下。
到这一步霍冬就完全不知道该怎么进行下去了,武松过来拿了三粒花粉摊在手心上伸到浮在空中的三个白色小东西面前,它们一起扑上来把花粉瓜分光,再又一字排开,武松这时才又拿起那个信封伸到三个到小家伙面前,用汉语命令:“送去地球,给一号,回来领赏。”
三个小东西齐齐做了个前滚翻的动作,武松手上的信瞬间消失,接着它们又做了第二个前滚翻,然后它们就消失了。
“哪去了?”霍冬感觉自己好像就是看了一场奇幻的魔术表演,出现得突然,消失的也突然。
“回地球了。”
“它们能听懂语言?”
“老板训练得好。”
“那个一号是谁?”
“地球地总负责人。以后回地球会有机会见到地。”
“老板在各个星球都有一个总负责人?”
“太阳系是这样。外面地不是。要看情况安排人员。等我们在这里发展到一定规模。你就会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还不知道我看不看得到呢。”霍冬想起自己现在只是实习生地身份。又不是正式员工。
“哎呀,干嘛突然消沉,老板都把富贵球介绍给你了,就表示他是接受你的,除非你不想做了,否则等你实习一结束就可以转正式员工,老板才不会经常换手下呢,他天天嫌人手不够。可是我话说在前头,要是你考不到初级执照,你可别在人前说我是你师傅啊,我丢不起这脸。”唐僧笑眯眯的上前揽着霍冬的肩膀安慰。
霍冬眉毛一挑,一股豪气涌上心头,“不是为了拿执照,我还不读这专业呢,别的大学随便哪个专业不比这个轻松?”
“就是这样说啊,辛苦五年读下来,学费又贵,最后关头功亏一篑多可惜,世界大着呢,跟着师傅好好学,将来的好处一点也不会比你那些进入顶尖公司的同学少。”
霍冬笑眯了眼,用力点头,“好。”
搞定了自己的福利,众人散去各做各的事,午饭后,霍冬和武松去开店,遥控板驾驶着马车带着第五名在城里转圈考察工厂选址,唐僧他们暂时不能出门,只能窝在屋里玩电脑,顺便整理一下各自未来的工作计划,再剩下的人午睡的午睡,玩的玩,上街的上街。
客人们的表现与往常没有两样,喝茶聊天休息的同时不忘去摆放鼻烟壶的书柜那边望上几眼,心里盘算着还得消费多少钱才能换到一张折扣卡,有折扣卡的顾客更是盘算什么时候才能升级到会员卡。
傍晚时分,店里只有两桌客人,眼看一天的营业又将结束,霍冬揉揉有点僵硬的肩膀,拿了两个杯子给自己和武松各倒一杯水休息一下,轻松等待下班时间。
“嘿,好久不见。”弗迪克•艾默胳臂底下夹着一个黑色的公文包推门进来,对武松挥手打招呼。
“嘿,好久不见,看你样子最近过得不错?”武松也挥手回礼,才几天不见而已,对方身上的衣物质地却明显提高了一个档次。
“怎么样?还不错吧,特意去做的。”摸摸身上的新衣服,很得意的笑着。
“看着挺不错,高升当然要穿新衣服,来,喝杯茶。”武松把霍冬递来的茶推到艾默面前。
“耶,你也知道了?”
“昨天你们主编亲自来了,我还能不知道吗?恭喜你。”
“谢谢,希望主编的突然行为没有吓到你们。”
“能得到主编的赏识也是我们的荣幸,我回去跟老板说了,他觉得挺好,就是不知道报导一写,大家会怎么看我们,你也知道,我们毕竟是外地来的,太引人注目的话,那个…”武松面露难色,欲言又止。
“没事,放心好了,我们主编早就考虑到了你们会有这个顾虑,我们不会让你们难做也不会让世人说闲话的,相信我们。”
“好吧,有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我们只是生意人,赚钱是我们的唯一目的,但是有机会的话,我们也一定会给这个国家尽一番心力,除此之外,我们不希望有任何麻烦找上我们。”
“明白明白,我们保证,不会有那样的事情发生的。”艾默就差赌咒发誓了。
“那就好,你也知道我们要开工厂了,事情太多太忙,老板天天发愁上哪找合适的工厂,还要发愁员工的工资给多少才合适,偏偏这些事我们又没法为老板分忧,唉,每天他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能休息。”武松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似是真的心疼自己老板工作辛苦。
“是啊,想要找个满意的工厂不好找,但是工人工资的话我还是有办法弄到一些参考资料的。”
“哦?你有办法?”
“记者的好处就是知道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东西,为了写报导我也会收集一些资料,现在的工人工资的水平我也知道一些,你想要知道哪种工人的工资?你也知道的,不同的工人工资不一样。”
“都要,从厂长到下面的杂工,只要是一个工厂该有的人员的工资我都要。”
“行,我知道了,我回去整理一下,下次给你送来。”
“谢谢谢谢,你可帮我们大忙了。”
“小事一件,不客气不客气,以后再有这种事直接找我就行,还省得你们不知道从哪着手,问也问不到人。”
“就是啊,我们对这里人生地不熟,想要打听都不知道怎么打听,还怕别人故意欺负。”
“都这样,专门欺负外地人,要是看你有钱,还欺负得更厉害一些,而你们现在有名也只有名在上流社会,中下层的还没几人知道你们,你们要是什么都不打听清楚就去和他们谈生意,他们还不知道怎么算计你们呢。”
“说的是啊,所以你说我们烦不烦。”
“这样吧,我回去再找一些工厂主的资料,合不合适不好说,但起码都是和报社有过生意来往的正经生意人,和他们谈谈,或许会有一些意外收获,不然你们这样乱找也不是办法。”
“艾默,我替我老板衷心谢谢你。”武松一脸感激的拉着艾默的右手使劲的晃了三下。
“哎,我们都是朋友了,给朋友帮忙是应该的,好了好了,再说谢谢我翻脸了。”
“兄弟,今天有你这么帮忙,以后有什么好处哥哥我都不会忘记你,等哥哥腾出时间来一定要请你好好吃一顿饭。”武松抓着艾默的手一通哥哥弟弟的,脸上又是感激又是感动,在旁边偷瞄的霍冬觉得武松不去做影帝真是浪费人才。
“吃饭的话你请定了,你来这么久还没好好逛过这个城市吧,等你有时间,我带你好好逛逛,认识些人,以后你就不用像现在这样头疼了。”
“兄弟原来认识很多人?”
“嘿,记者嘛,什么人都见过,以前还是小记者的时候,没少从那些人那里挖些名流的花边新闻去投稿赚钱,次数一多大家也就熟了,城里有些什么事都瞒不了他们,再说了,认识了你们,人家也不吃亏。”
“说的对,看什么时候有机会,请他们也一起吃顿饭。”
“行,你要有时间了,就跟我说,我来安排。”
“还找你呢,你给了个地址却又没时间在家,想找你根本不知道上哪找,哎,我说,现在找你好找了吧?”
艾默苦笑一下,“一样不好找,说是说我是你们的专职记者,给我的稿费也高了,可是还得为生计奔波啊,你们也不是天天都有新闻可写,每周一次的专栏也得继续维持着,为了找新闻还是得天天在外面跑。”
“是啊,你难得露面,我们有消息也不知道该怎么给你,按理来说,作为专职记者,应该与我们保持密切联系才是,看来我们得想个办法才行。”
“嗯?有什么好办法?”
“让我想想。”武松张望着客人稀少的店堂,目光转来转去,最后定位在了大门两侧的窗户上。
“哎,有了。”
“想到什么了?说来听听。”
“呐,看到没,大门两旁的窗台上各有三盆花。”
“嗯,看到了。”
“这样,如果我们有消息给你的话,就把每个窗台上中间那盆花换个品种,不与其他四盆花一样,你只要看到这六盆花里有两盆不一样的,就表示我们有消息给你,你就去后门找我们,我们把消息写成纸条给你,你知道,有时候我们前面不方便招待你。”
“知道了,就这么说定了,那我先回去了,明天你们打烊的时候我再来给你们送材料。”
“好的,明天等你。”
“好,再见。”
窗外看不到艾默的身影了,一直在吧台另一边充当隐形人的霍冬向武松比了一个大拇指。
厉害,这才谈了几分钟啊,就把需求信息给放了出去,而且明天就能得到答复,这谈话技巧,她还有得学啊。
武松冲霍冬一扬头,很大方的接受了她的赞美。
两个服务生一前一后拿来两张账单,仅剩的两桌客人都结账了,而现在离打烊时间还早,累了一下午的服务生们也终于可以回后面去休息一下,外面只剩了一位服务生站在门口充当迎宾。
反正现在也没客人来了,闲着也是闲着,霍冬凑到武松跟前跟他轻声聊天。
“这些杂事好处理,可是给内阁大臣们施加压力的事你打算什么时候说?”
“明天说,明天主编还要来呢,艾默知道是他知道,我们还有细节没有和主编谈,他明天就算从艾默那里知道我们同意了,他还得再来一趟。”
“又要晚一天呐,总觉得不太安心。”
“嫩了吧,就他们那办事效率,晚一天他们就能把工程的所有准备工作都做完了?不说别的,光是钱,都到位了?这个议案在上下议院谈了这么久才通过,剁了我的脑袋我都不相信他们能在几天时间里工人、材料和钱全部到位。”
“说的也是,希望是我多心。”
“本来就是多心,而且我还怀疑你的国际政治学是怎么考试过关的,精髓你根本就没有学到位,分析能力这么差劲。”
“喂喂喂,我不就是实践课目差了一点。”
“你的表现何止是差了一点,现在唐僧在这里,以后跟在他身边要好好学。”
“知道了。”霍冬老实点头。
一个半小时后当天的营业时间到,做完每日应做的收店功课,打烊关门回家。
霍冬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先去饭厅吃迟到的晚餐,报告当日工作情况的人永远都是武松。
武松在书房向第五名和唐僧报告了今天的营业情况,又将艾默的事也说了一下,现在就等明天主编上门跟他谈正事了。
“看样子艾默是真心想通过我们更上一层楼,也好,那就把他纳进我们的外围好了,他既然喜欢和你接近,那么剩下的就交给你了。”唐僧代替沉默的第五名直接对武松下达指令,至于第五名当然是退居二线做太上皇啦。
“好的,我已经答应他请他吃饭,等我们找了新店长,我就能腾出更多时间和他好好联络感情,他还答应带我去认识一些他的朋友。”
“那太好了,这些人当中,有合适的也一起培养一下,我们在后面也会全力支持。”
“我正有此意。我先去休息了,你也早点休息吧,晚安。”
“晚安。”
虫子正在PK,跪求粉红票,要是今天的章节看得还满意的话,请赏虫子两张票吧,虫子可怜啊,都被挤出前十了。
第一卷 出发,奔向新世界 第24章 募捐吧
翌日周六,当天的早报按时送到,翻翻时政版,没有什么太值得关注的消息,倒是在一个角落发现了关于那条国道的简短报导,说是已经进入筹备阶段,钱、工人和材料都在紧张的准备当中,但是具体的开工时间却没有说明。
“怎么样,我说没事吧,就他们那个办事效率,嘁。”第五名把看完的报纸扔到一边,用湿毛巾擦擦手,开始慢吞吞的吃起早餐。
“交通大臣还没有给我们确切信息,难道真的是公务繁忙?”打死霍冬她都觉得不可能,又不是要那位大人亲自处理人力物力财力的各种事宜,至于弄得回封信的时间都没有吗?
“谁知道呢,他们不动就我们动呗。”第五名一指武松,“等下午主编来了,跟他商量一下,玩笔杆子的最知道怎么挑动读者情绪。”
“要做得这么明显?”
“但我们也没有理由一直被动等待,不是吗?”
“OK。”
“遥控板,我们上午去城郊看看,城里的厂房又小又贵,一点都划不来。”
“今天晚上艾默说要拿一些工厂主的资料过来,或许可以明天再找他们谈谈,多个信息多条路。”
“有钱在早报上打广告的工厂主,说不定他们其中就有什么人与什么人有来往联系呢,这也是说不到的,就是我们无法插手进去,现在一切都还太早了。”第五名从糖罐里舀了一勺糖加到自己的牛奶中慢慢的搅拌着。
“我们发展得快一些就有资格与他们喝茶聊天了。”唐僧看霍冬拿不到黄油碟,顺手推到她面前。
“嗯。要合理地快速发展。现在地头等大事就是把工厂开起来。土地什么地都是第二步地事。看到合适地再下手。现在着急也没用。”
“对了。招聘广告写好了没?反正下午主编要过来。直接给他让他登出来。”
“广告早就写好了。就差招聘地点和时间。老板。你说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这还用问我?地点就在茶馆呗。门口贴大字报。今天招聘什么职位明天招聘什么职位都写清楚。”
“不做生意了?”
“谁说地?上午招聘。下午照常营业。”
“啊?那招聘不是会拖很长时间?”
“当然啦,要是我的工厂还没定下来,工人就先招好了,怎么安置他们?拖着,慢慢来。”
“那这样好了,下礼拜一开始招聘,先用一星期的时间收简历,然后从高级干部开始面试,最后是低级工人。”
“就这样安排,唐僧给自己编个完美的简历。”
“早编好了,就等招聘呢。”唐僧喝牛奶的姿势就像在喝一杯上等咖啡。
第五名哈哈一笑,“高分子,你们再忍耐一下,等工厂搞定了,就轮你们出场。”
高分子无所谓的摆摆手,“你们慢慢来,我们休假还没休够呢。”
早饭后,众人各做各的事,霍冬整理完自己的内务,就被唐僧给拉到花园喝茶赏花聊天去了,东拉西扯的没几个正经话题,根本就是海阔天空的侃大山,既然不是那种会让人发疯的唐僧式碎碎念,霍冬也放松心情,津津有味的听唐僧讲他以前的故事,从中了解一些她在学校学不到的边缘知识。
下午照常开店,那位早报的卡伯里主编竟然早早的就等在店门口,他们一开门做生意,他就进来,直奔吧台。
武松知道这里不是谈话的好地点,礼貌的请主编到二楼谈话,让霍冬暂时接手收银台,另外再叫了一位服务生接替霍冬的工作。
两人坐定,寒暄了一会儿,等到服务生给他俩送来茶点之后才进入正题。
武松先是把招聘广告的单子给了主编,谈了一下有关招聘的事,主编惊讶于厂长这么一个最重要的职位居然要从外面招人而不是自己管理。
武松用第五名不擅长管理为理由轻描淡写的解释了招厂长的原因,主编也没有再多问,答应明天就把广告登出去。
两人又聊了一些关于专题报告的细节,话题渐渐的开放出去,见时机差不多了,武松趁机向主编打听议院和内阁的事,谈兴正浓的主编也乐意分享一些未公开的内部消息,武松听在耳里记在心里,并且慢慢的将话题引向那条刚刚获得批准即将开工建设的国道。
“听说那条路快开工了,可是这几天我听店里客人们的讨论,好像钱的筹集上出了点问题。”武松装作无意的样子扔出一条假消息。
“是吗?没听说啊。”报纸人对任何信息都有一种职业病性质的敏感,主编更不例外,一下就被这假消息给勾住了,使劲回忆这几天有没有手下记者跟他讲过类似的事。
“哦?那这消息应该还只在内部流传,毕竟店里的那些客人也不是平民百姓,从他们嘴里说出来的话还是有一点可信度的。”这后半段话虽然是实情,可是和前面的假消息一联系上,这话里的味道就完全两样了。
主编立马上当,开始认真琢磨回头要怎么安排自己手下的记者去打探消息。
“这条路真的很重要,我们国家只占了罗尼河的中上游,没有出海口,是完全的内陆国家,大海是什么样子到现在都没几人知道,但是所有的货物运输全靠这条河流又不太安全,这条国道对我们非常重要,要是钱真的筹集不齐就不好办了。”
“是啊,陆路难走,现在南部上来的货物都是船运上来,尤其是北部大陆过来的货物,从海上绕一个大圈进入罗尼河运进国内,万一发生战争,罗尼河下游沿岸的国家封锁河道,水路中断,这个国家就危险了。”
“不是说国库会拨款吗?”
“什么时候说了国库会全额拨款?主编先生,您难道也没有注意到这里面些许的差别吗?”
卡伯里主编沉默不语,仔细回想他们报社所发布的那篇报导中的点滴字句。真的没有提到“全额”这个词吗?
“好了,我的主编先生,不要再纠缠这些细节了,您还不知道吗?国家全额拨款又怎样,给再多的钱下面的地方官们都会说钱不够,还不如国家只出一部分,叫下面自筹一部分,这样他们还会老实一点。”武松这样说,就将前面他放出的假消息彻底的圆上了,就算卡伯里主编怀疑消息的正确性也找不到破绽。
“哦,那么说客人们讨论的就是这部分钱的事了?”主编先生的思维还没转过来,有点晕乎。
“应该就是吧,这个工程耗资巨大,让国家全额拨款的难度也不小呢。”
“是啊,我想的就是这个,虽然凭借河流的便利,沿河的几个城市经济都还不错,但就算国库拿一半,剩下的一半由这几个城市平分,也是一个不小的压力,而且当中还牵涉到利益分配的问题。”
“这条国际河流可以算作是我们国家对外的一条生命线,多少人仰赖这条河生存,等到道路一修通,相信经济会更加繁荣。”
“说的是,我们北面有大山,挡住了南北大陆的货物交换,外面的货物要进来走水运一路上来最为便捷。可是水运风险又大,不光是海上的风暴,从罗尼河顺流向下直到出海,沿途就要经过六个国家,现在我们国家强盛,周围的小国只能选择与我们保持友好关系。但国际政治说变就变,今天是朋友,明天就可以翻脸不认人,交通发展了,才能促进经济繁荣,也有利于军事方面,怎么看都是好事。”
“呵呵,说到底,为了赚更多的钱,现在就得舍得投钱。”
“说得没错,就是不知道要怎么筹钱。”主编先生完全相信了武松放出来的假消息。
“募捐喽。”武松低头喝茶,似是随口又似不经意的扔出早已准备好的答案。总算把话题引过来了,累死他了,说得口都干了。
“募捐?全国人民出钱?”主编先生瞪圆了眼睛,这是什么主意?
“啊?哈哈,我随口说的,不要介意不要介意。”
“不,等等,募捐,这或许是个可行的办法。”
“啊?”这回轮到武松小吃一惊,这个主编脑筋转得蛮快的嘛。
“嗯,仔细想想募捐是个可行的办法,既然是重要的生命线,修好之后全国人民都要受益,那么让大家都为这条路出把力也没有关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