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心里一喜,嘿嘿,好,他可省事了。
“主编先生,募捐这事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麻烦,我刚才就是随便说说,您可要考虑清楚啊。”
“不用担心,我知道怎么做,身为国内主要报纸之一的主编,类似的事以前也做过。”
“那…那就看您的了,我会仔细留意这几天的报纸的。”武松立刻借坡下驴。
“哈哈,好,明天或者后天的早报上你就会看到的,我先告辞了。”
“我送您出去。”
武松笑眯眯的把卡伯里主编送出茶馆,一边与客人们打着招呼一边回到他的工作岗位,霍冬用眼神询问谈话结果,武松回他一个一切搞定的笑容。
下午的营业与往常一样,鼻烟壶依然静静的伫立在书柜里,没有一个被送出去,客人们虽不再围观,但书柜附近的那几张桌子依然最抢手,有的客人一坐就是一下午,看鼻烟壶的眼神就像在看最爱的情人。
临近打烊时间,客人们都走光了,收拾好店堂和后厨后糕点师和服务生他们也都走了,武松一边慢悠悠的算账一边等着艾默,霍冬也在整理厨房用品,原料这些东西随时用完随时要补充,所以每天都要记录一次原料使用情况。
艾默稍晚一点才来店里,看他步履匆匆的样子,似是从别的地方赶来,进门的时候还带着点气喘,霍冬赶紧给他倒了一杯清水,他仰头就喝个精光,一抹嘴才从包里拿出带来的资料。
武松粗略的翻了翻后就又允诺出去一顿饭,艾默大方的收下,两人又聊了些闲话艾默就走了,然后武松和霍冬也关店回家。
第二天的早报上果然登出了他们的招聘广告,特别的醒目,占了广告版整整半版,当中还特别提到对简历的要求,顺便教应聘者怎么写一份合格的简历,而第五名的名字也第一次通过报纸正式的完整出现在读者的眼前,霍冬这些人看到报纸时想的却是他们那两张纸的内容印出来会有这么多吗?
而更醒目的还是一篇时政评论,内容正是昨天武松与卡伯里主编所讲的东西,主笔是个陌生的名字,写得那叫一个煽情,把罗尼河和那条即将开工的道路比作两条互为依存的生命线,极尽可能的列举一串本国人民每日所需的生活用品当中有哪些是从水路运上来的,以此来衬托出这条道路的重要性。
接下来就用拉清单的方式讲这个工程怎么怎么耗资巨大,还把国库允诺拨付的金额数拿来作对比,轻易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国家拨款不足以支付全部的工程款。
于是重头戏就来了,为了弥补奖金缺口,国道沿线的地方官肯定要为筹集资金出份力,可是地方财政也紧张,当年的预算早在年初就做好了,没有多余的资金来支付工程款,眼看这条路开工在即却很可能因为资金不足而面临停工,而且这条路又事关国家生存安全,因此为了能让工程早日开工,报纸号召所有的商人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毕竟这条路一旦修成,最先得益的就是商人,他们的货物流通会更加的方便快捷。
“这主笔是谁啊,厉害啊,真真假假的事往上一堆,挺能吓唬人的,不过煽动性很好。”第五名看得直乐。
“那不正好?我们要的不就是这种效果?老板,现在该你出马了,写封信吧?就说我们响应报纸号召,愿意捐出半年营业额表示心意。”唐僧一目十行看完报导,将报纸传给旁边的人。
“冬瓜,拟个声明。”第五名顺手就把这事给扔霍冬身上去了,“上午就要交,争取下午交给那位艾默记者登在明天的早报上。”
“上午?老板你太看得起我了。”只要是文书,都是看似好写又不好写的东西,尤其是霍冬还没有成为一个合格的文书机器,冷不丁的要她四个小时之内交出一份声明,想想就觉得有难度。
“有压力才有动力,我相信你的,一封声明而已,很容易的,对吧。”
老板都下令了,霍冬能说什么呢,只能匆匆结束早饭,用生平最快的速度处理完内务后,就抓着纸笔去找唐僧讨教写声明的诀窍。
唐僧不愧是称职的师傅,教导得很仔细,仔细到基本上这个声明就是他口述霍冬笔录的结果,而代价就是霍冬听了他连续两个钟头的文书写作课,所讲内容仅是商务文书中最常见的那几种格式。
将写好的声明拿去给大家看,大家看过都说好,于是这稿子就这么通过了,霍冬重新拿了张纸认真的誊写一遍,用信封装好塞进不离身的腰包里。
下午开店前的准备工作,霍冬把窗台上的六盆花整理了一下,换上两盆不一样的摆在约定的位置。
因为报纸的缘故,现在全城的人都知道了这间茶馆真正的老板的名字,也知道这位先生要招工的事,虽然报纸上已经讲明下周才开始收简历,可是今天下午却已经有不少人前来咨询招聘的事。
到了下午三点半左右,正是店里生意最忙的时候,不光要招待客人,还要招待来咨询的人群,这时候糕点师又从后厨出来跟武松说后门有人找。
两人一听就知道是艾默来了,霍冬赶紧把手上的活做完就匆匆去了后门,片刻后面带笑容的回来,拍拍腰包,示意信封已经转交。
武松勾起嘴角,明天的早报有内容看了。
虫子在PK,求粉红票,虫子可怜啊,分数太低,让虫子平安的挂在前十吧,赏虫子几张票吧~~~~
第一卷 出发,奔向新世界 第25章 招聘开始了
晚上打烊回家,武松照例报告当天营业情况,只是这次唐僧不在,只有第五名一人听他的报告,霍冬则在餐厅边吃晚饭边听可乐他们跟她说八卦。
第五名下午回来的时候说是已经照艾默记者给的名单分别约了几个工厂主喝茶,而唐僧也收拾行李搬去外面旅馆住了,说是演戏要演全套,以外地人来此地找工作的理由去旅馆住上几天,多在人前露露脸,让他的来路显得更正常一点。
让唐僧去住旅馆的安排其实很合理,可是霍冬一想到唐僧那张让大家唯恐躲之不及的嘴,她就不禁为他入住的那间旅馆里的所有人抱以万分同情。
翌日周一,早报上登载出第五名指示唐僧口述霍冬代笔的那份声明,先不管反响如何,那个时间霍冬和武松已经吃完早饭匆忙赶往茶馆的路上,因为今天是收简历的第一天,他们必须在八点前赶到店里。
八点不到,门外排起两个队伍,一个长一个短,长队里面的人服装各异,可以明确的看出他们的社会阶层,这一队是来应聘的。短队的那个,服装大同小异,身上的背包款式都差不多,手上更是不约而同的拿着纸和笔——都是一群记者。
那篇声明加招聘引起的社会效应,引来了各个报社的关注。
武松和霍冬当作没看见门口的记者,自顾自的做好准备就打开了大门开始工作。
应聘中高层管理职位的人还能交上一份像样的简历,那些应聘工人的人却大部分只会写自己的名字,识字的少之又少,因此霍冬就得为他们一个个的做好记录。
上午收简历,下午开店,早上八点到店里一直到晚上八点才能走人,整个白天根本没有时间休息,吃个午饭都像打仗一样,结束了上午的工作还要紧接着准备下午的工作,同时还要应付各报社的记者见缝插针般的采访。
也许是不愿意让《希林恩浦早报》再抢独家新闻,其他几家大型报社都派出了得力记者,好在这些记者们都由武松对付,霍冬得以抽空喝个水上个厕所。
那篇响应号召的声明引起了意料之中的反响,社会各界都在讨论这件事,本来那篇文章就写得很煽情,这篇声明比文章还要煽情,一下就调动起了各阶层人士的广泛讨论,就连不识字的底层平民都会在闲暇的时候偶尔说上两句自己的看法。
为这条即将开工地国道募捐。解决地方财政资金不足地难题地号召。让百姓们兴奋又困惑。不是说国家拨款。又哪来地资金不足?
内阁大臣和地方官们却深深觉得这事简直就是瞌睡送来了枕头。财政大臣当然希望国库少拨一点是一点。地方官们则更加想着上头地拨款能多一点是一点。两方利益都要平衡。
都说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地一个新闻。在不同地人看来就有不同地意味。普通百姓更多是看热闹。官员们则看到了一条敛财地道。而有心结识大人物却没有门路地商人们也看到了其中地机会。于是周二以后。各大报纸上就多了不少署名地声明。愿意响应报纸号召。为这条生命线地国道贡献自己地一份力量。
唐僧直到礼拜四才重新露面。脱下了他招牌性地黑色西装。换了一身有点旧但还算干净整洁地格子衣服。严肃地面容。热切地眼神。新剪地短发一丝不苟地梳在脑后。看上去就是一个一时落魄却不服输想要东山再起地有志男人地形象。
唐僧出面在排队地人群当中时。看到他穿地那身衣服。霍冬本来想忍笑地可最后还是没忍住。当唐僧来到她地面前递上简历。霍冬笑地比对其他应聘者都要灿烂些。
唐僧放下简历后没有立刻转身离开。絮絮叨叨地又讲了一些话。尽一切可能推销自己。完全就像一个已经走投无路迫切需要一份新工作养活自己地应聘者。
唐僧充分入戏,丝毫不顾身后排成长龙的队伍,霸着霍冬的桌子就讲个没完,充分发挥他喜欢唠叨的风格,从他十岁第一次开始为家里赚钱讲起,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反正霍冬是听傻了眼,武松几次想打断他这冗长的个人成长史都被无视,最后还是后面的人龙实在等得烦了提起抗议,他才意犹未尽的结束他的演讲,一步三回头的走出了茶馆大门。
不知道是不是唐僧的行为给了后面的人启发,应聘高管职位的应聘者都学起唐僧来,交上简历后还不忘来上一段个人成长史,虽然无形中会延长时间,可是却多少展示出了他们的个人水平,不管怎么说,不论是个怎样的生产力的年代,对管理层人员的素质要求永远没有上限,越高越好,何况他们的自我介绍有利于第一轮筛选。
整整一周的上午半天都用来收集简历,七天下来收集到了一大沓,凑热闹的各报社记者们也收集到了相当多的素材,这一礼拜各大报纸都刊登了自己的记者们所写的文章,无形中给第五名这群人做了连续七天的免费广告,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成了百姓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这段时间里,第五名也没歇着,他自己看定了几个厂子,又与艾默记者提供的名单上那些工厂主一对一的喝茶聊天看场地,最终从中挑定了三家做最后评估,按照这个进度,等第二轮的面试开始之后,工厂说不定就可以定下来了。
武松和霍冬每天晚上下班带回去的简历都由其他人审阅,他们俩不管这个,也实在是没有精力,收店回来连晚饭都是随便对付两口就赶紧洗澡睡觉,累昏掉了。
好在这时候他们的福利如期回来,多少安慰了一下他们疲惫的心。
周日的下午,三个白色富贵球突然凭空出现在大宅的客厅中间,让众人兴奋得尖叫,可是霍冬不在,第五名又拒绝代霍冬支付报酬,他们只能看着白色绒球们干瞪眼。
好不容易等到霍冬晚上回来,众人饿虎扑食般把霍冬压到沙发上坐下,虎视眈眈的看着她从腰包里拿出那一瓶红果子,看在绒球们跑了大老远的路又等了一下午的份上,霍冬很大方的给了绒球每只两粒果子,要不然依第五名的建议,每只绒球给一粒果子就够了。
得到超额的报酬,绒球们很开心的在空中直翻跟头,它们每翻一个跟头,地上就多一个纸箱子,它们的跟头翻得人眼花缭乱,地上的箱子也越堆越多,大家也叫得更加兴奋。
绒球们拿出所有的箱子后就自动自发的挂到第五名的身上休息去了,其他人根据箱子上写下的名字,把箱子或搬或抬的送到各人的房间里,就连现在暂时不在的唐僧的箱子也都送到他的房间放好,等他回来由他自己拆。
这一晚,众人忙着拆箱整理物品,个个都忙到半夜才睡,好在周一早上不要再起大早去店里,霍冬也难得的睡了个懒觉。
下午两张写有面试者名单的大字报就贴在了两扇窗户上,张榜公示三天,唐僧理所当然的进入了面试轮。
周四开始到周日,首先进行高级管理干部的面试和复试,挑选出厂长、副厂长、厂长秘书、生产主管、会计和出纳这些职位的人选,除了厂长是笃定由唐僧出任以及武松出任总会计师之外,其他的职务都要这些应聘者当中挑选。
武松是注册会计师,他卸了店长的职位后就要去工厂,这么重要的职位第五名是不会让外人来接手的,因此总会计师这个职位不在招聘广告上根本没什么好奇怪的,在外界看来,身为大老板的第五名虽然不直接管理工厂,但不安插自己的亲信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武松的新职务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顺理成章的。
趁着三天的空隙,第五名抓紧评估三家候选工厂,厂子都在城郊,有足够大的原料仓库,也有足够多的车间厂房,而且重要的是三家给出的租赁价格也都相差不大,这几位工厂主也都很希望能与这位神秘的大商人保持一种良好的关系,说不定日后自己还能从中得到更好的利益。
第五名对租金的多少不太看重,他更关心性价比,而最重要的除了厂房自身的硬件,还有周边配套厂的情况,当然道路状况也在他考虑的范围内,好的路况也能为这家工厂加分不少,毕竟生产出来的商品是要运进城里摆在商店的货架上的,要是道路不好,影响了运货,那不就是直接影响销售?
为了能更好的评估工厂,第五名出动了他现在能出动的所有手下一起实地考察,一群人在盛夏的季节里用三天时间跑完了这三个厂,厂房的每一个房间到院子的边边角角没有一处落下,同时还做笔记,把招待他们参观的工厂管理员给紧张得浑身是汗。
转眼到周四,招聘的前期工作第五名可以躲开,可是面试就非他亲自出马不可,无奈前面辛苦了这么多天,也累得够呛,眼看现在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实在不愿离开凉快的大屋跑到外面去忍受酷暑,于是又把面试计划给小改了一下,他只面试厂长和副厂长,剩下的面试工作,由新任厂长和副厂长代劳。
好吧,他是老板,他说了算。
面试地点仍然选在茶馆,而且仍旧只拿半天时间出来,就因为第五名任性的改了面试计划,因此原本写好的面试大字报就不能用了,可是再重新制订一份又不行,第五名明显是不想让茶馆再充当面试厅的作用,而且半天的面试时间的确非常紧张,因此只得将面试计划临时修改成本周四和周五是厂长的面试日,至于其他职位的面试时间另行通知。
茶馆二楼的老板办公室,第五名一人坐在里面,外面厅堂坐着十位进入面试关的应聘者,别人都是面上平静心底紧张,唐僧是面上紧张心底平静。他只能在脸上做做样子,不让这些有一定人生阅历和经验的竞争对手们发现任何一点端倪。
霍冬作为秘书在办公室和厅堂之间进进出出,要给这些应聘者提供清水解渴,还要安排面试顺序。
一个上午的时间要面试十个来应聘厂长和副厂长的,每个人都在里面和第五名谈了半个钟头,除了唐僧是在办公室里翘脚喝茶与第五名聊闲话之外,其他人都是假装镇定的进去再满头大汗的出来,第五名说最后的复试名单下午就会贴出来。
必须要说第五名的工作效率是很高的,而且他的确是个经验丰富的高级商人,一个人有没有能力胜任这个职位,他只需从对方的接人待物气质谈吐上就可以下结论。
下午的复试名单贴了出来,五个人进入最后一轮,再淘汰两个,剩下的三人分别担任一个厂长两个副厂长的职位。
唐僧的职位是确定的,现在要敲定的就是两个副厂长的人选,唐僧以应聘者的身份和其他人时不时的聊会儿天,将他们私下的表现一一记在心里,等轮到他面试时他就进去告诉给第五名,第五名再结合他们面试时的表现打一个综合分,来最终决定哪两个人能做他的副厂长。
各大报社一直在跟这场招聘,从早到晚茶馆门口都聚满了记者,他们对程序如此复杂的招聘很感兴趣,同时也准备了一堆的问题打算采访第五名。
可是第五名根本不给他们机会,他每次都是后门来后门走,武松以打扰到茶馆正常工作为理由不允许记者们在后门停留,不是没有记者跟在马车后面想知道他们确切的住址,却总是被遥控板轻易甩掉,这才免了大家日后被记者堵门的可能。
采访不到第五名,他们就采访这些面试者,把他们的心理感受仔细的记录下来再原样登载在报纸上,同时也有很多人好奇工厂还没谈妥,他们现在招好的人要怎么安置?
第五名结束当天的面试回家休息,下午与大宅的手下一起讨论工厂的事情,轮值门房的芥末拿着一封信进来,信封上印着是专利局专用的公文信封,赶紧拆信一看,果然是通知他们专利申请通过的事,让他们在信上注明的日子里去专利局领取相关的专利文件。
“三个礼拜,真让艾默记者说到了,果真是三个礼拜通过申请,日子掐得刚刚好。”第五名把信装回信封里扔在客厅茶几上。
“艾默之前还提醒我们要小心有人暗地里干预,现在也看不出迹象。”遥控板拿了一罐冰啤酒给第五名,上周日白色富贵球带来的各人福利里,除了私人生活用品,剩下的就都是吃的,占了最大比例,够他们改善好一阵子的伙食。
“我们初来乍到,他们要做什么手脚我们现在哪里看得出来,随他们去,以后总有他们回头求我们的时候。”
第五名根本不在乎这种小事,这么美好的夏日午后,应该是喝着冰啤吃着烤卤享受悠闲时光,而不是用来考虑这些时机还没成熟的事情。
不过,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再更热闹一些。
第五名把啤酒抵在嘴边,眼里闪烁着算计的光芒,一副老谋深算的模样,显然是又想到了什么自觉有意思的主意。
虫子正在PK,急求粉红票,求大家发发善心,让虫子安全的挂在前十名吧,顺祝各位周末愉快。
第一卷 出发,奔向新世界 第26章 厂长招聘顺利结束
晚上武松和霍冬回来,第五名先告诉他专利通过的事,另外轻描淡写的交待武松明天有机会去与艾默记者好好聊聊天,既然现在社会上已经有不少商人响应号召愿意捐款,不如把这事闹得更大一点,也算是给报社增加点知名度。
武松觉得以《希林恩浦早报》的官方背景来说根本不需要再增加什么所谓的知名度,可他以他跟在第五名身边好几年的经验来看,他前面说的都是玩笑话,猜他下面要说的才是重点,于是耐心的静听下文。
“官方想要钱,民间愿意捐款,不是不信任政府的公信力,可是呢,人都是贪心的,私下塞的钱谁知道会进到哪个口袋,不如搞个公开捐款,并且要在公开的场合在舆论的监督下进行,怎么样,好提议吧?”第五名笑得好像在邀功一般。
“好提议,但最好永远别让人知道这主意是我们出的。”
“所以才要找枪手啊,那位热血的艾默记者一定很愿意为我们代笔,以后有机会再付他润笔费啦,这都是小意思。”
“哼哼,老板,你不是没看到茶馆外面天天蹲守的记者群,那么多人,我单独找艾默聊天?眼睛没瞎的都能看出来有鬼。”
“哦,那你随机应变喽,总之目的就是把这信息放出去,至于由哪个记者来写文章不管,谁写都一样。”
“知道了,明天我会找机会放出讯息的,我先去吃饭了。”
“新店长什么时候面试?”
“后天开始。”
“嗯,这段时间你和冬瓜都辛苦了,会多加奖金给你们的。”
“我能用奖金换假期么?”
“想得美。你再辛苦也比不上冬瓜。等新请地店长能独立工作了。你不就等于是放假了?一个小工厂地总会计师能有多少工作量?冬瓜忙完了店里地事就要跟在唐僧身边。她将来地工作只会多不会少。她都没叫苦你叫唤什么。吃你地晚饭去。”第五名扳起一张晚娘脸。武松嘻嘻哈哈地闪人。
隔日上午是厂长职位地最后一轮面试。第五名让进入这最后一轮地五位面试者做笔试题。让他们对即将开工地钢笔厂写一份发展概略。看看他们地真才实料。考试时间。三个小时。
霍冬把面试者带到楼下。一人一张桌子。桌上放着稿纸和一支灌好墨水地竹钢笔。
五人坐定。霍冬看着吧台边地座钟。八点半开始计时。
写得最快地是唐僧。计时开始后。他只略微思考了一下就动起了笔。笔下不断。似乎就是眨眨眼地时间一张稿纸就将近写满。而其他面试者有地还在打腹稿写大纲。有地还在努力适应这种新式钢笔。
店堂里静悄悄的,只有沙沙的书写声,门窗紧锁,外面仍有记者围观,里面的考生奋笔疾书,外面的记者也在便笺本上记录下里面的一点一滴。
身为太阳系首屈一指的金牌经理人,这种考题对唐僧来说小菜一碟,他不但表情轻松,连姿势也很放松,翘着二郎腿,左手撑着下巴,稿纸斜斜的摆着,右手执笔飞快的在纸上划拉,旁人看着只会觉得这人实力不一般,可是在霍冬和武松眼里,唐僧就像是一边梦游一边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