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氏搂着逢谦回道:“春丫头忘了,这是你四姐夫。”
逢春得了准信,对逢珍老公韩越行礼道:“四姐夫,方才失礼了。”
韩越看着正妻庶妹,温声道:“五妹忘了以前的事,不识得我也正常,何言失礼?”顿了一顿,韩越又道,“你姐姐身子不好,不能亲自回来,特叫我替她过来,你姐姐一直惦记你,若是得空,不妨来看看她。”
韩越说的平静淡泊,其实心里微有遗憾,逢珍的身子一日日不中用,早在去年时,就曾试过他的话,若是她死了,叫她五妹妹来照顾他照顾逸儿,问他可愿意,他对逢春是有印象的,虽然她少言寡语不爱说笑,但容貌极为出色,陶家又重女儿教养,虽然她出身差些,但韩越心里是愿意的,他会愿意,不止是因逢春的容色,更因她是嫡子的姨母,比起其它继母来,他更放心儿子交给逢春照顾,可惜,她被嘉宁长公主府聘走了,逢珍自然也不再提及此事。
听了韩越的话,逢春简单应道:“大嫂近来常回娘家,下回我与她结个伴。”
韩越微愣,随后又笑:“我差点忘了,家中大堂姐现与五妹妹是妯娌,如此又多了一层亲戚关系。”
逢春不再多言,对姜筠道:“二爷,四姐身体不适,没有过来,这是我四姐夫。”

逢春19
亲侄子变连襟,也是有意思,更何况,他这辈子的媳妇,还是侄子上辈子的继室,逢春与韩越毫无私情,关于这一点,他能看的出来,她介绍几位姐夫时的语气,完全一模一样,都是一种初次见面时的疏淡有礼,但面对熟人韩越时,姜筠心底还是忍不住泛起古怪之意,努力克制住,姜筠对韩越拱手道:“四姐夫。”
韩越神色如常,拱手回礼:“五妹夫。”
一个不熟悉的姐夫,逢春认为姜筠也和他没什么话可说,故两人见罢礼之后,继续跳过韩越,逢春指着陶逢环,对姜筠道:“这是我六堂妹。”姜筠语气温和道,“六堂妹好。”陶逢环低着头回道,“五姐夫好。”据逢春目测,这个姑娘指定连姜筠的下巴都没瞧见。
接下来是陶逢瑶,逢春的态度既不近亲也不疏远,只语速和缓道,“二爷,这是我七妹妹。”姜筠只唤了一句‘七妹妹好’,再无别的话,逢瑶比逢环大胆多了,瞄了姜筠好几眼,逢春转视姜筠,见他笑意十分冷淡,已几乎消失不见。
最后,轮到逢兰,姜筠态度和气道,“我听你姐姐提过你,说你教了她好多东西,她很感激你。”
逢兰微垂着眼帘,举止落落大方:“五姐夫好,五姐姐的各种学识手艺都在,只是一时忘记了,我稍稍起了个头,剩下的,五姐姐自己就熟练地做出来了,我可不敢居功。”
认完陶氏亲戚,再过一遍两位姑姑家的表亲,也基本到了开午宴的时候,姜筠被拉去外头吃酒前,逢春悄声提醒:“大酒伤身,不许多喝。”想了一想,更低声道,“若是不好推辞,你装醉会吧。”她可不想带个醉鬼回去。
若不是在外头,姜筠还挺想捏一下逢春的鼻子,将手指痒痒的右手负到后背,姜筠朝逢春眨眼,表示‘已收到’,姜筠虽是新姑爷,但所有人都灌他,也很不现实,所以,在除了必要的敬酒之外,四位陶家成年儿郎组成小队,和五位姑爷一拼高下,氛围也算活跃热络。
内厅里,逢春坐在老夫人身边,按规矩,分别向在座的长辈敬酒,众女眷也都很给面子,全部痛痛快快地饮下,傻子夫婿变成了正常老公,逢春也没骄傲显摆的意思,依旧进退得体,不骄不躁,老夫人看得暗暗放心,她本想着过会儿提醒逢春,夫婿如今不傻了,她在婆家更得小心行事,不可脑热昏头,现在看来,这孩子明白着呢。
外头的男席还在觥筹交错时,女席这边已先散了,既而开起了茶话会,茶话会是公开场合,老夫人有私房话问逢春,某些话题,未婚少女不宜听,遂和曹氏、施氏、高氏到了安静的隔间,作为被审问的对象,逢春打起精神应对。
“春丫头,在姜府,一切都还好吧。”五人坐定之后,老夫人望着容色娇艳的逢春,对每个外嫁的孙女,都开始例行问话。
逢春轻轻点头,温声回应:“还好。”实则,好什么好,要是姜筠的壳子里没换人,或者他直接一命呜呼了,她现在还不知是个什么待遇呢。
老夫人轻轻叹气,目光中微带责备:“你这孩子,连祖母也要瞒着么。”
逢春心头微动,随即有些恍悟,晴雪是从老夫人这出去的丫鬟,今日随她一块回来,老夫人想知道她在姜府的情形,向她询问自然再适合不过,逢春微垂臻首,静静回道:“已经都过去了。”若在座的人真心疼她,她大概会忍不住倾诉那段日子的委屈、难熬、彷徨、折磨,可惜,这里没有对她全心全意的人,相较其它人而言,老夫人待她是好,但那些好,都在逼着她向现实认命,而不是救她脱离苦海。
高氏作为嫡母,也不能太过漠不关心,况且,姜筠现在不傻了,逢春这条路子更得维护好,遂开口关怀道:“春丫头,你在姜府那边,府里的丫鬟婆子,可有哪个怠慢你?月例吃穿住用,可都还周到?”
逢春依旧回答:“多谢母亲关心,都很好。”这一点,逢春倒没答假话。
曹氏似看出逢春不想多言姜府之事,便道:“五姑爷如今好了,倒不能再像之前那般荒废日子了,接下来也该进学读书了罢。”
逢春看向曹氏,轻微颔首:“嗯,公爹已给二爷请好了先生,后天就来府里给二爷单独授课。”
“你婆婆出身书香世家,满门簪缨,对自个儿子要求也严,你婆家兄长的功名,就是苦读自考出来的。”曹氏笑容温和,侃侃而谈,“像咱们这样的人家,虽说捐个官不是什么难事,但到底不如自考出来的荣耀门楣,也给父母增光添彩,春丫头,你以后可该督促姑爷上进读书,若是姑爷有幸博个功名,你婆婆自然高兴。”
逢春稍一沉吟,便道:“大伯母的话,我记下了。”
老夫人接过话茬,给曹氏的话点赞:“你大伯母说的对,你既将姑爷照顾的妥帖,又能敦促他勤奋上进,哪个做婆婆的会不欢喜?”在这一点上,老夫人其实对小媳妇高氏很不满。
待婆婆说完,曹氏再道:“话又说回来,读书挣前程到底是男人的事,你最多从旁鼓励劝诫,再多的事,还是要靠他自己,我们女人最重要的事,还是要早些生儿育女,既能在长辈跟前承欢膝下,逗老人们开开心,你日后也多些依仗不是。”依曹氏的意思,哪怕姜筠读书不成,单凭他的显赫家世,以后恩封个官职,还是没问题的,所以,逢春的重要加首要任务,依旧是早点生个儿子,才能稳固好自己的正妻地位。
老夫人听得连连点头:“正是这个理,我瞧姑爷现在待你挺好,趁这蜜里调油的好时候,早些生个孩子。”
曹氏笑着打趣:“最好三年抱俩,五年抱仨,咱们就等轮着番的喝满月酒、百天酒、周岁酒了。”
老夫人愈发喜笑颜开,连声道:“说的好,说的好,你大伯母这张嘴,一向能讨到好口彩,春丫头,你可要努力些,早点给我们好消息。”
饶是逢春自觉脸皮够厚,也被这婆媳俩说的面红耳赤,基本插不上话的高氏,表情有些难看,施氏是庶出二房的媳妇,因她规矩守礼,不生是非,所以,老夫人凡事也不落下她,给足了她太太的体面,这样的小场合里,她只略插几句嘴,不冷场就好,不会因讨不到老夫人的欢喜,而心里吃味。
“家里人都和你说什么了?”回去的马车上,姜筠神色清明地问逢春。
逢春拎起紫砂茶壶,倒出两杯温温的茶水,递给姜筠一杯,自己留了一杯,眼角弯弯道:“说二爷要进学读书了,让我好生督促你上进,早点抱个状元的牌匾回家。”
姜筠轻轻莞尔:“好,回头我给你找把戒尺,我若读书偷懒了,你就打我手板。”其实,姜筠并不喜欢读书考试,他曾经的梦想,是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然后走遍千山万水,饱览世间风光,可他既接了姜筠的身份,就要承担他该有的责任,他会好好读书,给父母增光,等尽完应负的责任,他再追逐自己曾经的梦想。
打姜筠手板?逢春举着茶杯直发愣,她没听错吧她。
见逢春一脸呆相,姜筠也起了顽心,搁下手里的茶杯,伸手搂住逢春的腰,在她耳边轻轻笑语:“发什么呆呢?”
逢春表情艰难地看他:“二爷,你刚刚说什么?”她还是再确认一下吧。
姜筠轻轻抚揉逢春的腰肢,眼眸含笑:“你刚刚不是说要督促我读书么,听说不好好念书,是要挨手板子的,我若偷懒,你可以打我手板。”
逢春忙摇头:“那是教书先生的职责,我可不敢,要是母亲知道了,我…”她还混不混啊。
姜筠一脸你放心的大方表情:“我让你在床帐里偷偷打,谁都不会知道。”
逢春半晌无言,只觉姜筠真是个神奇的妙人,主动提出让老婆打自己手板,已然够新鲜了,这人竟还能想到,偷偷在床帐里执行,这算是另类的夫妻情趣么,正自无语之时,姜筠已又在她耳边低语问道:“你祖母她们还和你说什么了?”
带着酒味的热气拂在耳际,蔓上脸颊,逢春结结巴巴道:“还有…让我努力些…争取三年抱俩…五年抱仨,她们要轮着番的来喝喜酒。”
姜筠轻轻‘唔’了一声,见逢春双颊泛红,低低笑道:“这事儿好像要比考状元容易些。”
作者有话要说:我最近挺勤快吧,没收藏的小伙伴们动动大拇指吧O(∩_∩)O谢谢
逢春20
软软柔柔的情话在耳边说着,清冽醇香的酒气在脸颊扑着,腰间还有一双手揉面似的搓捏着,逢春努力板起正经脸:“二爷,还在外头呢,你别闹,再闹我就…”
“你就怎样?”看逢春端着红扑扑的小脸,姜筠顽心更盛,饶有兴致的问道。
逢春扭过脸去,手里绞着帕子:“…我就不理你了。”
姜筠前世也是名门子弟,并非孟浪轻薄之人,他会这般逗弄逢春,一是初尝男女之事,难免食髓知味,二也是他心里喜欢满意逢春,才不自觉地想亲近她,若是在家中房里,再闹闹也无妨,现在出门在外,姜筠心中自有分寸:“好,我们回家再闹。”
虽让她好好坐着了,却又在前头刨了个坑,逢春气也不是,怒也不是,最后只能薄嗔姜筠几眼,再慢条斯理地去整微皱的衣裳,姜筠则端起刚才放下的紫砂小茶杯,轻轻地喝着温茶,离到姜府的路程还远,两人不可能一路无言,暧昧的氛围消散之后,逢春问姜筠今日的出行感想:“二爷,你觉着我娘家人怎么样?”
姜筠靠在软枕之上,嘴里啃着一枚新鲜果子,闻言回道:“你娘家人太多了,你想问谁?”
逢春摇团扇的动作微顿,道:“是噢,要不是今日回门,我也不知道,我竟有这么多亲戚,好多都是头一回见呢,说起来,我最熟的人要属八妹妹了,我出门子前,她和我一道住了好些天,给我说了不少以前的事,要不然,我的以前可真是一片空白了。”
姜筠若有所思道:“她和阿箬一般年纪,瞧着举止大方,气派不错,你大伯母挺疼她的吧。”按理说,逢春与逢瑶同为三房之女,陶老夫人却指派逢兰陪着逢春,可见,逢春与逢瑶的关系并不和睦,念及逢瑶瞧自己的目光,以及看逢春时的眼神,姜筠心中顿生不喜。
逢春垂着眼帘,轻轻道:“大伯母没有女儿,自是疼的。”
姜筠静了一静,忽从果盘里捏起一枚鲜果,径直塞到逢春嘴里:“不要羡慕她,以后有我疼你。”
逢春抬起眼睛,直直看着一脸温柔的姜筠,姜筠朝逢春微微一笑:“我生病时,你那么细心的照顾我,如今我好了,自然轮到我好好疼你。”
“那怎么会一样啊。”逢春慢吞吞地嚼着果子,父母子女情建立在血缘的基础上,很少会有完全撕破脸的隔夜仇,可夫妻爱算什么,好的时候如胶似漆,坏的时候劳燕分飞。
姜筠戳戳逢春鼓动的脸颊,缓缓道:“确实不太一样,你大伯母能疼她到出嫁前,而我却可以疼你到老,你以前羡慕她,她以后说不准会羡慕你。”
逢春柔柔地偎进姜筠怀里,低声道:“从没谁像二爷一样,对我这么好过。”成为陶逢春的五个月里,姜筠确算是对她最好的人了,罢了,反正也回不到以前了,就这么凑活过吧,他现在对她好,她就享受,他日后若冷她,她自暖就是了。
姜筠搂着逢春浅浅微笑:以前,他们都是可怜人,如今,他重获新生,她脱离苦海,以后,他们要做最幸福的人,她予他最无微不至的照料,他便予她最大限度的疼爱。
离家近一天,两人回到姜府后,头一件事便去明萱堂拜见姜夫人,姜夫人惊讶:“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姜筠回道:“老夫人说路远,叫我们早些回,免得赶了天黑。”
姜夫人见儿子神色清明,笑问:“今儿没人灌你酒?”
姜筠展眉:“怎么会?逢春家有四位成年兄长呢,幸好我这边也有四位连襟,替我挡了不少,要不然,我只怕只能醉着回来了。”
姜夫人慈爱的笑笑:“你们也累了一天,回去歇着吧,晚上不必过来请安了,明天娘带你们回你外祖家。”
姜筠自然称是,离去前,姜筠又道:“娘,你这儿有没有戒尺,给我一把呗。”
姜夫人不解:“你要戒尺做什么?”
姜筠答疑道:“我不日就要读书了,想搁一把戒尺在桌案,我懈怠偷懒的时候,就自己打自己一下。”
姜夫人一脸欢喜道:“我儿果然是长大了,古有头悬梁锥刺股,筠儿还未正式进学,就知道自我鞭策刻苦勤奋了,甚好。”
姜筠摸摸鼻子,心头略虚道:“逢春先前给我念书时,有提过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那俩法子,我尝试不来,光想一想,我头皮和大腿都疼,所以…”
姜夫人莞尔道:“就算你想,娘还不舍得呢,你那一片头发还没长好,悬什么梁,一口饭可吃不成胖子,你读书的事不急,慢慢学就是。”姜夫人未说完的话是,哪怕你学不好也没关系,只要你平平安安就好。
从明萱堂出来时,姜筠手里握了一条打磨光滑的竹尺,他照着空气虚抽几下,只听一阵嗖嗖的呼呼声,逢春从没挨过手板板,见到戒尺也是新鲜:“二爷,用这尺子打手心,真的会很疼么?”
姜筠挑眉而笑:“要不你试试?”
试试就试试!逢春豁得伸出一只洁白手掌,举到姜筠眼皮子底下,姜筠先是一愣,随即轻骂:“傻丫头。”嘴里刚骂完,却见逢春眼色俏皮,嘴角溢笑,当下便知道小丫头是故意的,他回来的路上,才说过会好生疼她,怎么可能舍得打她。
入了夜,姜筠伸手卸下床帐,转视床里散着长发的逢春:“时辰不早了,歇了吧。”往里侧挪了挪,将正坐着的逢春拉进怀内,幽香沁鼻,姜筠低下头,自额头起,一路触摸往下,衣裳被解开,有潮热绽放在身上,逢春只搂着姜筠的肩背,其余的尽由他操控,反正这种事,一回生,两回熟,三回以后基本驾轻就熟,她也渐能品出点其中滋味了。
架子床咯吱咯吱地响着,逢春知道外头都是耳朵,忍不住挠姜筠提醒道:“你轻点,外头有人…”古代的富贵人家,丫鬟也分白夜班,值夜之时,主子渴了得倒水,腿困了得按摩,主子们过夜生活时,在耳朵享受福利时,还得操心着备热水、换被褥。
“你我不努力些,怎么三年抱俩?”见逢春羞态不减,姜筠咬着她的耳朵低笑。
逢春默了一默,不好明着告诉姜筠,你今天就是再努力,她也揣不上娃啊,你过几天再努劲,她大概比较容易中奖,但中了奖之后呢?给他安排个小老婆?
曹氏和陶廉已算比较恩爱和睦的夫妻了,却还是给陶廉安排了通房,陶廉也未推辞不收,其中,一个因生了逢蓉成了赵姨娘,一个因生了逢兰成了王姨娘,还有姜筠的父母,逢春觉着姜大老爷也很尊重爱护姜夫人,可他也有几个别的女人,虽然没有生儿育女,还有,姜策、姜二老爷全都不例外,他们会敬重妻子,但也不会委屈自己,姜筠…大概也会如此吧。
似乎察觉到了逢春的心不在焉,姜筠继续咬逢春的耳朵:“想什么呢?”
逢春只道:“没想什么。”她若是把姜筠当成床友,大概就不会觉着那么恶心了。
闹完晚上的夜生活,甚为爱洁的姜筠,拎着不想动弹的逢春去沐浴,回来后,逢春困的想睡,姜筠却仍精神,搂着逢春问话:“你方才到底走什么神呢?”作为一个活了多年的病秧子,姜筠其实对别人的情绪很敏感,谁在同情他,谁在可怜他,他都辨的出来,逢春在行夫妻事时跑神,姜筠焉能察觉不出来。
逢春闭着眼睛,不想睁开:“真没什么,二爷,快睡吧。”
姜筠轻轻蹙起眉头,半晌,再开口:“你又憋着事不说…人前笑,人后哭,你不难受么。”逢春患失眠症的那些日子,每天都陪着他说笑聊天,若不是他突然起意,他根本不知道她晚上捂着嘴偷哭,“你的心事若连我都不能说,你还能和谁说?”逢春是个没有过去的人,身边的丫鬟不熟稔,陶氏亲戚也不亲近,这阖府的人都姓姜,他披着姜筠的皮,都要谨言慎行,更何况她一个初入姜府的女儿家,她在姜家能依靠的人只有他,他若不关心她,这傻丫头还不知得怎么自己受罪。
也罢,说就说,逢春斟酌着小声说道:“也不知怎的,就是突然想到,我以后总有不便的时候,好像该给二爷安排两个通房丫头备着…”正常的富贵公子,在没有正式娶妻前,其实大多都有通房丫头,姜筠之前是个呆傻,这才有所例外罢了,要不然,这个如意苑里的厢房,应该不会空着。
姜筠却听得无语极了:“你和我好的时候,居然在想这种事?”
逢春抿了抿嘴,故意道:“我也是为你着想嘛,嬷嬷也是这样教的,先前一直在照顾二爷养伤,我就给忘了,今儿突然想了起来…”光线朦胧的帐子之中,姜筠没有吭声,逢春趁机问道,“二爷,咱们院里的这些丫鬟,你有喜欢的么?”
逢春说完,就静静等着姜筠的回答,谁知,姜筠忽然一个翻身,又沉沉地压在身上,噙着她的嘴唇重重的亲,亲的她脑袋直接缺氧,晕头转向之时,耳边恍惚响起一道咬牙切齿的声音:“你个笨丫头,她们教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啊!哪有你这么傻的女人,把自个男人往外让,你…以后全听我的!”
逢春21
逢春还是头一回见姜筠发火,但好像并不是在针对她骂,倒有那么点家长训小孩时恨铁不成钢的意思,结合着姜筠低吼她的话,逢春忍着脑袋缺氧的晕眩,更为小声的说道:“二爷,是嬷嬷们教的不对么,她们教我要全心照顾二爷,细心孝敬婆婆,还要贤惠端庄,能容下人…”顿了一顿,逢春再闷着声音道,“我母亲今儿也说,二爷连个通房都没有,传出去会让人笑话,笑话陶家的姑娘善妒,不能容人,我…”欲言又止的停住了。
黑暗之中,姜筠嘴角轻扯出一抹讽意,可他似乎记得,高氏的大女儿也没怎么能容人。
身下的女孩儿一团娇弱的柔软,她没了过去,所以又变成一张白纸,那些教引嬷嬷教她什么,她就照做什么,姜筠生死不明时,她就一直傻乎乎地守着他,直到‘他’醒来,‘他’醒来之后,她还是傻乎乎地守着他,撵都撵不走,悉心照顾他的程度,堪称全心全意,掏心掏肺。
老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他自幼病魔缠身,起初那些年,父亲母亲也很疼他,可后来呢,再多的疼爱怜惜,也在漫长的时光里,渐渐的磨淡了,磨没了…
正是逢春无微不至的关怀,才勾起他心底陌生的悸动之意。
“别听她们的。”姜筠认真给逢春矫正被灌输的不良思想,“咱们俩的屋里事,轮不到她们置喙,什么通房什么丫头的话,以后别再提了。”身边即世界,每逢家里的男人们纳小,不论是他娘亲、还是嫂嫂们,都会闹上几天别扭,或者给新人下马威,会闹别扭会折腾新人,皆是因为心里不痛快,久而久之,他渐渐琢磨出味来,女人们的‘贤惠’都是口是心非。
他不想让逢春不痛快。
从逢春身上翻下去,姜筠搂着她再道:“以后有什么心里话,不要自己憋着,你可以告诉我。”不论是他,还是她,都在努力融入姜府的生活氛围,想了一想,姜筠又解释道,“我今儿不是说过么,会很疼很疼你,你可以把我想象成哥哥,有什么委屈、高兴事、或者心里话,都可以和我说。”
好半晌,逢春声如蚊呐道:“…我嘴好疼。”
姜筠轻轻失笑,凑近她的脸:“那我给你吹吹…以后别再说傻话了,再说傻话,我还像刚才一样罚你。”会毫无芥蒂的把男人让出去,除非是女人对男人毫不在意,姜筠给逢春呼了几下嘴,突问,“我对你这么好,你还要把我推给通房丫头,你心里就不别扭?”他现在对她满心喜欢,陡闻这小丫头傻乎乎地要给他张罗通房,心头才不由一阵火大,哪个女人会把自己男人让出去,要么是傻子,要么是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