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当然,我的办法一定有效,而且很短时间内就可以获得很大的利益,而且你们也用不着出什么钱,再说我现在还不到法定年龄,且合同必须是我爸爸跟你们签。你们总不可能连我们要干什么就跟我爸签合同,所以我们刚才说的只能算是个君子协定,甚至等那么知道了我的计划以后想甩开我也是不可控制的事情,所以这个事情咱们只能先说。不过有一点请你们相信,如果你们答应了下来又返回,有一天我起来了,那么你们就一定是我第一个打击的对象,我不会对背信弃义的人手软的。”黄杰很清楚,大家谈判还是丑话说在前面,否则等大家翻了脸就没有意思了。
“我还真没看出来,你的谈判技巧挺高。”王楠感叹着:“行,我答应了,只要我认为你的计划有效,你放心,我一定不会食言,到时候公司的百分之五十一给你!”王楠看出黄杰很有信心的样子。联系到他这么大的年纪就能说出这样的话,王楠还真不敢小看他。
黄杰看了一下王琪,王琪点了点头没说话,意思是同意了。
“我的计划很简单,利用你们家里的关系,咱们搞一个广告公司,免费给全国所有的旅客列车提供座套靠巾和卧铺的床单枕套什么的,你们觉得这么样?”黄杰说出了他的计划。
“我的天!你的心也太大了,你知道全国有多少个铁路局?再说了,这么多靠巾、床单和枕套得多少钱?就算把我们给卖了也拿不出来呀!”听了黄杰的话,王楠的第一个感觉就是这孩子疯了,这简直绝对是一个疯狂的举动,要真是这么干,多少钱都不够。
黄杰也明白,对于这个时候的人来说,广告公司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谁能想到未来的广告市场会是多么庞大的市场?
“这个问题你们不用担心,其实要是分开来想你们就明白了。如果凭你们家的关系,找到铁道部的领导,告诉他们说你们愿意免费提供全国所有旅客列车的靠巾、床单和枕套,你说他们会同意么?”黄杰一步一步的跟他们分析。
“废话,白给的谁不要?”王琪接上了一句。
“那么我们在这些靠巾、床单和枕套上印点广告他们能接受么?”黄杰问道。
“这应该没有问题,毕竟是免费的,有了付出得点回报也是应该的。”王楠好像听明白了。
“那么我们找到厂家,告诉他们我们有这么多的广告受众,让他们提供这些印了他们广告的靠巾、床单和枕套什么的,另外再给我们一笔钱,你说他们会不会同意?”黄杰笑了。
“哦,怪不得你敢说这样的大话,这还真是个好办法。”王楠倒吸了一口冷气,如果说按照黄杰的想法,没准还真的能成。
“不过这么大量的广告投入,全国恐怕也没有几个公司能拿得出来,这事恐怕不好办。”王楠他们毕竟没有接触过广告业,具体该这么操作还是拿不准。
“其实这个简单,我们可以先找几家大的烟酒企业,他们是最有钱的,也舍得在广告上花钱,只要你们能给他们提供这样的载体,你还怕他们拿不出钱来?我敢肯定,到时候他们得抢破了头!再说了,就算一家公司吃不下,我们还可以按铁路局进行分段,到时候肯定能行!”黄杰很有信心,当年几家酒厂为了争央视的标王,别说几千万了,就是几个亿、几十个亿也有人敢出,这还没算上烟厂。这会还没有禁止香烟的广告,要真正算起来,烟厂才是最有钱的。
“黄杰,你没想到你年纪不大,本事还不小。我看这是能行。要不这样,我们两今天就回北京,你和你爸也跟我们一起过去,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把这个事情谈成,到时候就省得天天跟车皮打交道了。”王楠听出了这里面的商机,要是这事真的能成了,发财的日子就来了。
两个小时以后,迷迷糊糊的黄宝顺跟着黄杰和他的两个新朋友踏上了前往北京的路途。
王琪和王楠其实在回到招待所的时候商量过,是不是真的要按照黄杰说的,把广告公司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给了黄杰,不过两人也就是一说。他们都很坚定的相信,未来的黄杰绝对会是一只商场巨鳄,对于这样的人,除非两个人不干这个事,就当今天大家什么都没谈,否则一旦不守信用,难说将来黄杰会干出什么来。
….
正文 第二十二章 银铁广告公司
更新时间:2009-12-29 1:11:38 本章字数:4134
黄宝顺是这几个人中最搞不清楚状况的,尽管他已经是内定的大老板了。黄宝顺只知道,自己的宝贝儿子早上出去转了一圈,回来就说要跟人合伙办一个什么广告公司,一分钱不用拿,只要他到时候签名确认一下拥有的股份,甚至连管理都用不着他费工夫。
黄宝顺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自己的儿子黄杰是在跟他开玩笑,天上哪有掉馅饼的,要么就是有什么名堂,反正打死他都不相信有这么便宜的事。黄杰没有办法,只能把事情的原委跟黄宝顺叙述了一遍,当时震得黄宝顺话都说不出来了。
自己的孩子自己清楚,黄杰一贯就聪明,而且很有头脑,时不时有点小聪明的情况黄宝顺是早就领教了的,没想到这回他竟然一家伙搞出了这么大的动静,且不说这个事情能不能成,单说这个行动的覆盖规模就不得了,一旦要真是搞起来了,随便挣一点可就不是十万二十万的事,谁也说不准会闹出多大的动静来。
“黄杰,你说的这事靠谱么?”黄宝顺还是有点信不过,其实到了这个时候他不是信不过自己的儿子,而是不相信会有这么大好事。
“有什么不靠谱的?注册一家公司又花不了几个钱,他们那边关系是现成的,对大家都有好处的事,我觉得没理由办不成,再说了,就算成不了,怎么也不会赔钱。我已经跟他们说好了,等广告公司办起来,我们只算投资方,参与分红,至于管理和法人都由他们出面,只有涉及重大决策的时候我们这边才出头,您就放心吧。”黄杰必须说服黄宝顺,否则这事还真成不了。
“你说得也有道理,不过我可先说好了,这事不管成不成,咱们家可不往里头丢钱。别看现在路通公司挣了点钱,可是你黄建华叔叔和吴梦琳安逸都说了,得趁这个机会加大投资,让路通公司形成规模,所以家里没有钱给你搞其他的事。”黄宝顺说得可是实在话,路通公司这段时间的业务量蒸蒸日上,已经在仪阳市短途运输上占据了优势,连原来市里面的几个运输队都赶不上,现在正是扩张的时期,不往路通公司填钱就不错了,要想从里面拿出钱来是不用想的。
黄杰当然知道这个情况,路通公司毕竟是专门搞物流的,为了这个,黄建华已经在杨平县搞了一个有一定规模的物流中心,另外正逐步把范围向外扩张,仪阳市的物流中心已经准备签约了,接下来就是省城。仪阳市是有几个运输队,但是那都是各单位为了本单位需要搞的,即便是也对外接业务,可是手续繁多不说,关键是态度不好,一个个都是天老大他老二的样子,根本没有办法跟路通公司形成竞争模式,如果路通公司不趁这个机会占领市场那就太笨了。
黄杰当然知道通不了多久中央就会下发关于禁止机关干部经商办企业的有关文件,但是这对于黄杰来说问题不大,了不起让妈妈辞职顶下来黄宝顺的位置,再说黄宝顺家里参与的这些经营和活动都跟他的本职工作没有什么关系,就算有心找麻烦也找不到什么太大的把柄。
迷迷糊糊的,黄宝顺父子两上了王琪和王楠两兄妹的车直奔北京,路上,王琪和王楠交代了自己家里的一些关系。原来王琪和王楠家里的人基本上都在铁道部相关职权部门,而且位置都挺高,属于有权有势那一类的,不但在铁道部说得上话,下面的铁路局更是方便,要不然王琪和王楠还真不敢吃下这一块。
…
毕竟手里有关系,王琪和王楠的广告公司注册事宜办理得很顺利,不过几天时间,手续就批下来了。这要是换了一个人,光办这些手续一个月都不一定办得下来。为了这个,王楠甚至还贴上了几个车皮,反正车皮不是她的,不过是帮人家一点忙的事。总之这些事情彼此心照不宣,大家互利互惠罢了。
黄宝顺和黄杰这两天在北京没有什么事,就算有事也插不上手,索性到处溜达,就等着营业执照办的时候签字确认一下股权的问题。这天晚上,黄宝顺和黄杰刚回到铁路宾馆,刚准备洗一下出去吃东西,房间的门被敲响了。
黄杰打开门一看,来的是王琪、王楠和一个不认识的年轻人。
“黄杰,营业执照已经办好了,不过有些事情我们需要再商量一下。”王楠开门见山的说。
“进来说吧,我爸爸也在。”黄杰一听王楠的口气,知道事情有了变化了。
几个人进来以后,黄宝顺也从卫生间了里洗好了脸出来。王琪是当哥哥的,这个时候自然负责介绍跟他们来的年轻人。
“这位是王铁生,他对我们这个项目很感兴趣,希望投点资,加入进来。”王琪先是介绍着年轻人,接着王楠负责给年轻人介绍黄宝顺和黄杰。趁着这个空挡,王琪咬着黄杰的耳朵,跟黄杰介绍了王铁生的身份。原来王铁生的爸爸是铁道部的一位领导,正好负责旅客列车和车上装备的问题,也就是说,只要他爸爸点了头,广告公司的东西就能上车了。
“小王,来来来,里面坐。”黄宝顺知道王琪他们是来商量事的,不过他根本搞不清楚这些事需要怎么整,反正来的都是客,招呼好就是了。
黄杰原本就预料到了这个情况,这么大的事情,要是不找到相关的人,就算你的东西再好,想上火车是根本不可能的。说句不好听的,就算王琪、王楠家里的关系是铁道部长,这么大的动静也不可能单独吞下去。
王铁生显然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情是黄杰的主意,而且王琪和王楠也已经给他说了具体情况,所以对王琪跟黄杰介绍这件的事情并不在意,除了进门的时候感到有些诧异以外,接下来都显得很平淡。对于黄宝顺客气的招呼,他连忙答应着。
“想来老黄和黄杰还没有吃饭吧?刚才上来的时候我们已经跟楼下的餐厅说了,要不我们下去边吃边谈?今天为了跑这个营业执照,到现在我连中午饭都还没有吃呢。”王楠招呼着。
“行,反正我们父子俩也还没吃,咱们边吃边谈。”黄宝顺挺痛快的。毕竟在基层的时间长了,黄宝顺已经习惯了在酒桌上谈事情。
下楼梯的时候,王楠特意走在了后面,黄杰当然知道她是有话要跟自己说,也留在了后面。黄杰心里清楚,这件事情本就是这个王铁生看到了好处硬要插上一杠子,现在的情况很明显,要是不让他进来,这事的阻力肯定很大,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让他进来的好处更多,本来就是双赢的事情,现在就要看他想要多少了。
“王铁生的爸爸正好分管这一块,要是他硬顶着不放我们的广告上车,这件事情我们很难办得成。别看我们两家关系不错,但是没理由别人白帮你办事情。王铁生现在正在上大学,我们看来与其老是求道他爸爸那里,不如直接把他们家也拉进来,这样到时候我们也可以省下一笔公关费用。这两天回来以后我就跟我哥哥商量了一下,干脆我们都让一点出来,让王家拿点钱,算上他们一股,股份就放在王铁军的名下,到时候办起事情来方便,不知道你同不同意?”王楠小声的跟黄杰商量着。说是小声,其实她的音量正好能让前面的王铁军和黄宝顺他们听得清清楚楚的,无形中卖了一个人情。
“这个情况我早就想到了,当初之所以我要占到公司的百分之五十一,为的就是到时候好从我这里拿出一部分股份来。虽然这个事情是我的主意,但是我很清楚,不管是我还是我爸爸,我们一没有时间管理公司,再说我们在田林部门也没有什么关系,要想搞成这件事情,关键的还是得靠你们。我也清楚,毕竟铁路系统那么大,光是你们两个想办成这件事情虽说不是不行,但是时间一长肯定会有人眼红,我们得防患于未然。再说了,将来我们这个公司肯定不止搞广告这么一个业务,更多挣钱的事还在后面,所以不是我们的眼光当然要放到长远,为将来考虑。这次的事情我看这样,我们每家拿出百分之十来,至于该让王铁军家投多少钱那么看着办,到时候都当我们的业务费用好了。你看这么办行么?”黄杰很注意观察王铁军,他发现自己在和王楠说这件事情的时候王铁军非常留意,黄杰知道,王铁军肯定已经听清楚了自己的话了。
果然,吃饭的时候不但王铁军,就算王琪和王楠都没有再提股份的事情,大家都吃得挺开心,显然,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应经让王铁军感到满意了。
股权的确认是第二天进行的,王铁军真金白银的拿出了二十万块钱,算是正式投资入股“银铁广告公司”。铁路方面正式下了一个文件,同意正式使用“银铁广告公司”无偿提供的椅靠、床单和枕套等用品替换车上现在使用的东西。相应的,“银铁广告公司”必须保证这些用品的清洁卫生,每一趟次都必须进行更换。当然了,“银铁广告公司”不可能一次性全面在各路局建设新的清洗缝补部门,铁路部门将有偿代“银铁广告公司”清洗这些东西,算是对铁路部门的补偿。
这样的合同如果放到十几年以后,任何一个单位都不可能签下来,摆明是吃了大亏的。但是放在这会,铁路部门甚至觉得自己是赚了便宜了。“银铁广告公司”不但要为铁路部门提供新的清洁的用具,还为清洗部门提供清洗费用,无形中铁路部门就节省不少费用,一年下来怎么说也得上百万,这样的好事那里找?
“银铁广告公司”的几个股东也高兴坏了,这边批件刚拿到手,那边上海卷烟厂、五粮液酒厂等几家烟酒企业就已经明确了希望做铁路广告的意向,正打算派人来北京谈判。
不过黄宝顺和黄杰是赶不上这一次的谈判了,其实就算赶得上他们也不会出面,毕竟已经说好了的,黄家不介入经营,只管分成。
这天半夜,黄宝顺和黄杰被酒店里的电话铃吵醒了,是仪阳市农业局打来了。由于连降大雪,仪阳市范围不少搞反季节蔬菜种植的种植户家中,温室大棚因为预制件断裂造成了垮塌,垮塌大棚内的反季节蔬菜全部冻死,种植户损失严重,仪阳市政府已经派出了调查组调查这件事情,仪阳市农业局要求黄宝顺马上结束疗养返回仪阳,参加由仪阳市市委、市政府和仪阳市农业局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调查大棚垮塌问题。
黄宝顺接到电话急急忙忙的带着黄杰离开了北京,乘飞机返回了西北省。虽说事情还不是很明了,但是有一件事可以肯定,造成了这么大的损失,刘世豪和他的儿子刘卫国这次是完了。
正文 第二十三章 自作孽不可活
更新时间:2010-1-1 1:05:22 本章字数:2490
刘世豪这次算是倒霉了,在出事的前几天,农业局发年终奖,这次的年终奖跟往年几十一百的意思意思可不一样,少的有五六百,局长处长什么的就更多,而且刘世豪想了一个好办法,全局上下人手一个红包,谁也不许相互打听,红包了装多装少都由刘世豪说了算。
刘世豪早就已经想好了,趁着去年局里挣了点钱,而且今年的经费也下来了,赶在年前把这些钱全都花出去。反正今年就是要退下去的人了,看上头的意思,估计是会用自己推荐的彭华生,刘世豪甚至觉得没有跟彭华生商量的必要,直接安排局里的财务造名单发钱。
刘世豪考虑得很简单,年年都是农业局的人看着别的单位发钱,光是羡慕眼红的份,局里面发的那点钱连别人的零头都赶不上。刘世豪也想临走了留下个名声,最起码等他退下去的时候局里的人能念他一点好。虽然这样发年终奖是挤占了农业局的经费,但是只要下一任局长能扛下来,再过一年就好了。再说了,刘世豪觉得自己已经给仪阳市农业局打下了一个好底子,接任的局长难过不了多久。
一连几天,刘世豪坐在办公室里的时候就为那天全局大会上发奖金的时候干部职工的热情所感动,尽管他们中最多的不过也只是两千块钱,但是那个热情可是自打刘世豪到农业局以来最热烈的一次。连着好几天,局里每一个见到刘世豪的人没有不非常热情的跟他打招呼的,从他们的脸上,刘世豪真正感觉出他们的问候都是真诚的。
可惜,刘世豪的好运气随着天气的骤变一下也降到了冰点。刚开始听到下面农户说有大棚被大雪压垮的时候,刘世豪还指示刘卫国通知下面的人帮着更换一下被大雪压垮的预制件。他是知道刘卫国搞的那些名堂的,但是刘世豪也知道,时至今日,只能期盼着能度过这个冬天,等农户们再用上大棚的时候,自己也早就退休了,那个时候,问题也就不大了。谁知道这个冬天最大的一场雪彻底压垮了刘世豪。
其实年前下的这场雪也不是很大,甚至比往年下大雪的时候还小一些,但就是这样一场雪却使得仪阳市下属各县一千多个大棚发生了垮塌事件,顿时,仪阳市农业局成了风头浪尖上所有人都关注的对象。刘世豪当然知道这件事情大大的不妙,而且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不但指导着农户除雪除霜,还承诺免费修复垮塌的大棚,可是这一切都晚了。
一个大棚的造价几乎是一个农户辛辛苦苦几十年的积蓄,本来还指望这大棚能挣点钱的,可是一场大雪下来,大棚垮了,大棚里已经成熟或马上就要成熟的反季节蔬菜全都冻成了冰棍,整个冬天的投入全都化成了泡影。农民不是不讲理的,但凡有一点办法,他们也不会跟政府机关过不去。可是刘世豪怎么知道,因为大棚垮塌的事,好几个农户因为被别人追债追得没拌饭,连家都不敢回。
恰逢年关,稳定什么都重要,仪阳市委市政府面对下面各县的紧急报告,顿时也坐不住了。农户们也不傻,他们很快就已经查出大棚的垮塌根本就是因为从仪阳市农业局购买的大棚框架质量有关系,于是直接将情况反应到了各级政府,更有甚者直接将这件事情捅到了中央信访办。
仪阳市委市政府不会傻到非得中央出面才来解决这个问题,毕竟这件事情的影响很坏,想盖是盖不住的了,那么只有争取主动,首先表示出自己的态度来。
根本不用费什么力气,刘世豪利用职权滥发奖金和包庇儿子办构件厂,压迫各下属单位通过农业局三产办购买大棚框架的事一下就给抖了出来。控制住了刘世豪父子及农业局相关领导以后,仪阳市纪委、仪阳市审计局迅速进驻了仪阳市农业局,就农业局发生的一系列问题展开了调查。黄宝顺是反季节蔬菜种植技术的专家,而且农业局发奖金的时候他不在仪阳市,于是,黄宝顺顺理成章的成了调查组的成员之一,一个电话,远在几千公里之外的黄宝顺被调回了仪阳市,协助调查组调查农业局的情况。
…
调查组的调查并不是很顺利,并不是每一个情况都能的到核实,不过西北日报和西北党务上的两篇文章迅速的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几乎同时,西北日报上刊登出了黄宝顺的名为《警惕假冒伪劣农产品坑农》的文章,西北党务也登出了黄宝顺的《警惕59岁现象》一文。
如果说西北日报主导的是新闻和舆论,西北党务则更令西北省各级领导的关注,毕竟这是一份内部刊物,但是它绝对是一个政策的风向标,是一些党务、政策研究人员深入研究和领会上级思想、精神、供西北省各级领导干部参考的指导性文件。别看西北党务上登出来的文章领导干部不一定会看,但是下面办公室的人员是一定要注意的,类似黄宝顺这样理论性很强的文章当然会第一时间送到领导的手上。
西北日报编辑部一部的黄东明是一个很敏感的人,搞新闻那么多年了,他当然知道新闻的价值和利害关系。自从听说了仪阳市反季节蔬菜大棚垮塌的事以后,他在最短的时间内翻出了黄宝顺那篇《警惕假冒伪劣农产品坑农》的文章报到了总编那里。黄东明当然知道刘世豪上次为什么给他钱,不过相比刘世豪来说,黄东明更清楚自己手里笔杆子的分量,在不影响自己前途的情况下,多一点受益当然是好的,但是出了这么大的事,纸是包不住火了,反正刘世豪没有证据,自己只要一口咬定没有收他的钱,刘世豪是一点办法都没有。至于稿件为什么没有及时发,这个问题根本不需要解释。
…
黄宝顺带着黄杰赶会仪阳市的时候,审计局、纪委的人员已经进驻农业局了。黄宝顺需要做的就是协助调查有多少农户属于受害者。其实这个事情不一定费要黄宝顺来办,但是黄宝顺的两篇文章让仪阳市领导发现仪阳市农业局居然有这样一个头脑清醒的人,再加上黄宝顺已经定了是马上要进党校学习的,让他出面不过是给出一个专家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