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文库小说上一章:重活
  • 免费文库小说下一章:凤凰瑕
仪阳市农业局的事影响很大,各级领导都非常关注,打击面也很广。仪阳市农业局从上到下几乎只要有牵扯的人几乎都受到了不同的处理,不过就与黄宝顺无关了,因为年假刚过,黄宝顺就接到通知到仪阳市党校学习,等得他的将是新的开始。

 

 

正文 第二十四章 党校朋友
更新时间:2010-1-2 1:33:50 本章字数:4622

“…”两个小时的时间就要过去了,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凌凯文终于喘了口气,喝了口水以后,凌凯文接着发挥他的演说技巧。
“同志们,你们都是我们党基层工作的一线人员,这次学习主要是让大家更系统的掌握基层工作的性质,更系统的领会和理解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系统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本质。大家要知道,组织上把大家组织起来,让暂时你们放下手上的工作进行脱产学习,目的为的就是给大家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能认真细致的进行学习。大家在党校学习期间表现和成绩学校将给予考评并进入你们的档案,因此我希望大家重视起来,千万不要有轻视、马虎的思想。最后,我代表市委、市政府预祝大家学习愉快,身体健康!”在一片掌声中,凌凯文副部长结束了他的讲话。
接下来上场的是是为党校校长马明华,他不但是仪阳市党校校长,同时也是仪阳市政策研究办公室的主任和市委宣传部的副部长,别看这些位置仿佛都不怎么起眼,但是对于市委、市政府一级的领导干部来说,那可是非常关键的。很多相关政策的出台和制定都离不开马明华。
马明华的讲话的时间不长,主要是宣读一下党校学员在校期间的纪律和相关规定,另外就是介绍一下相关的负责人,当然了,马校长演讲的时间并不长,他知道凌部长没有耐心听他的讲话,再说他也得给整一帮来党校学习的科级干部一点时间,好让大家相互熟悉和了解。

黄宝顺这之前已经知道,别看这一批学院只有30多人,但是基本上都是各乡镇的副乡长、副镇长、要么就是什么县局的副局长之类的,这些人经过这次党校学习以后,基本上都是要提一级使用的,换句话说,他的这些同学中的大部分将来都会独当一面,成为基层领导干部。这个时候,正是为将来打算、搞好关系的时候。
在这些人当中,很多原来都算是一方霸主,或者是在院单位说一不二的人,但是到了党校以后,个个都小心翼翼的,几乎每一个人都抱着跟黄宝顺差不多的态度小心的利用一切机会跟同学们交流着。谁也不知道自己的这些同学出去以后会有什么样的成就,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多一个朋友肯定比多一个敌人要好得多,谁也说不上将来谁会求道谁。
“呦,小黄怎么也在学校里住?干嘛不回家呀?”黄宝顺整在整理着他的床位,边上铺位的开口了。这位是西张县大河乡的副乡长,叫刘宇。
“嗨,谁都知道他们农业局的那点事,这会回去,指不定有什么麻烦,还不如跟我们同甘共苦的好,宝顺你说是不是?”陈启明是东平县许术乡的副乡长,对这个事情的原委还是比较清楚的,一边搭着话。
“谁说不是呢?风口浪尖的,回去了别人还不说我显摆?这不是没事找麻烦么?”黄宝顺这会算是见识到了厉害了,仪阳市农业局到这个时候只剩下了一个副局长和两个处长,其实的都跟纪委的人“谈判”去了。
“要不怎么说自作孽不可活呢,要说起来小黄算是亏了,要不是到党校学习,这会怎么着也得进一步了。”说话的是仪阳市商业局的莫永军,他也是主任科员。
“要我说小黄还是别会农业局的好,我估计着,这次党校毕业了,小黄大概就概到乡里面当乡长了。”刘宇分析着。
黄宝顺写的两篇文章在西北省还是小有名气的,谁都清楚,这两篇文章一出,如果仪阳市农业局没有事还好说,可是现在这个样子,黄宝顺再会农业局是很不方便的了,最起码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局里面的一帮人。
“刘乡长说得是,到了这一步,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再会农业局了,说真的,我还真比知道该怎么跟别人解释,其实这两篇东西是我的儿子折腾的,我也就是修改了一下而已,现在只能看毕业的时候组织上怎么安排了。”黄宝顺是真的不知道怎么面对农业局的一帮干部职工。毕竟一家伙局了抓了那么多的人,紧接着自己的文章就发表了,难免有人说怪话。
“别叫什么刘乡长了,再说我只是副的。咱们怎么说都得在一起呆几个月,我看大家就叫我老刘吧。”刘宇年纪最大,这么叫法也没什么错。
“小黄,你年纪不大,看不出来你孩子还有这个本事?孩子多大年纪了?”莫永军或许是这些人了最小的,但是毕竟在商业局呆惯了,说话有点大大咧咧的,不过心眼还行。
“嗨,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黄宝顺一下走了嘴,但是要是硬要转回来,别人该说你虚伪了,这可是大忌,一旦给人留下了这个印象,关系就没法处理了。
“有什么说什么不就是了。难道还怕我们笑你?”这话也就莫永军问得出,其他两个人这会只是听着,根本就不说话。
“我儿子今年十岁,还上小学,不过成绩一直都很好,平时写点东西什么的还行。我也不知道他想什么,反正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我算不管了。”提起儿子,黄宝顺很是有吹牛的资本,说真的,他还没见过那个孩子比自己儿子优秀的。
“我的天!神童啊!那两篇东西真是他写的?”莫永军大惊小怪的说到。
刘宇和陈启明用有点怪怪的眼神看了黄宝顺一眼,两人说也没说话,显然他们并不相信黄宝顺的话,不过既然黄宝顺这么说,他们谁都不好说什么。
黄宝顺看来一下大家的眼神,知道没有人相信,只能解释道:“要说起来那么可能还真不信,不过我的儿子还真有两下子,我看他这两年一直都在看高中的课本,英语水平也不错,用他的说法,上大学算不了什么,我看还真有可能。要不这么着,反正今天也没什么事了,咱们干脆出去吃饭,顺便叫上我家里的几个人,大家也认识一下,将来碰上了也好打个招呼。”黄宝顺知道这是最好结局目前窘境的办法,谁让自己多嘴的。
如果黄宝顺不是这么说,一屋子的人肯定认为黄宝顺说这话的水分太大,但是既然他敢这样说了,大家诧异之余,难免有了见一下黄宝顺神童儿子的想法。
莫永军看了一下大家的表情,知道大家都有意思了,于是大包大揽了起来:“行!我来定地方,就在我们商业局招待所,小黄回家去接上你爱人和孩子,咱们也见识一下神童是什么样的。”
谁都知道商业局有钱,对莫永军的这个建议倒也不觉得意外,于是刘宇和陈启明都答应着,让黄宝顺赶快回家接老婆和孩子。

“爸,你这不是给我找麻烦么?我看那,您这个样子最好到人大什么地方去,否则早晚吃亏。”黄杰本来是不愿意出席这样场合的,可是黄宝顺已经把事情都说出去了,自己要是再不出面给老爸长一下脸,未免说不过去,于是只能答应下来。
“你当我想当官呀?现在想一想,当初还不如留在造纸厂呢,这地方上的事也太乱了,谁知道那一下不小心就得罪了人。不过话说回来,要是能到人大什么还真是好地方,什么事都不用想,反正咱们家现在也不缺钱。”黄宝顺听了黄杰的话眼前一亮,农业局看来是不能呆了,要是能到哪个县人大什么的地方呆着,到还真是一个好办法。
“这个事到时候再说吧。”黄杰也懒得想那么多,转身指挥着黄亚玲:“赶快去把书包收拾好,爸爸带我们吃饭去喽。”
放寒假以后,黄杰整天除了安排自己的学习,更多的时候还是帮妹妹辅导功课,可以说黄亚玲根本就是黄杰在管着。一听说要出去吃饭,黄亚玲早就眼巴巴的望着黄杰,生怕不让她去似的,一听黄杰开口说话了,高兴得欢呼一声,跳起来就跑进了房间,翻箱倒柜的找漂亮衣服。这样难怪,女孩子都是爱美的,什么时候都想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这顿饭,刘宇、陈启明和莫永军算是见识了黄杰的本事,别看年级小,但是时事政治说得头头是道,时不时的还有一点很前卫的话,尽管在这个时候听起来显得有点不合时宜,但是想一想还真是有道理。
收获最大的应该是莫永军,不知道怎么说的就谈到了张旭东身上,毕竟黄宝顺和张旭东都是从南湾镇出来的,虽说一个是副镇长,一个是造纸厂的技术员,但是莫永军还是随口问了一句,问黄宝顺认不认识张旭东。
李冬梅迷迷糊糊的,毕竟她再就不记得第一次卖菜的事了,不过黄宝顺和黄杰可是记得很清楚。黄杰可是知道张旭东后来可是当上了仪阳市委副书记的人。当初黄宝顺能调出造纸厂全拜张旭东帮忙的缘故,尽管张旭东是为了自己的前途,但是怎么说大家还是有交情的。
“张伯伯当然认识,我爸爸当初能调出造纸厂可全都是亏了张伯伯帮忙呢。”黄杰提了一个头,接下来就该黄宝顺说了。
“张局长原来我们南湾镇的副镇长,我能调出造纸厂全亏了他帮忙,一直想请他吃个饭,不过又觉得挺冒昧的,一直就不好说这个事,要不永军帮着联系一下?看看什么时候合适,我好上张局长家坐一下?”黄宝顺怎么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再说了,张旭东当初还真是帮了大忙。
“这事简单,你们等一下,我这就给张局长打个电话。”莫永军在局里也算中层干部,跟张旭东的关系还可以,一听着话,凳子一推就往外面走,招待所里有电话,他这是去打电话的。
“永军、永军!”黄宝顺叫了两声没能叫住莫永军,也只好作罢。毕竟现在大家正在吃饭,这个时候去打点话总是不好。
“小黄,你就让他去吧,莫永军这人你还看不出来?根本就是个急性子,再说这事对他也有好处,不就是一个电话么,谁知道张局长有没有空?”刘宇已经听出来了,黄宝顺跟张旭东也只是泛泛之交,属于见了面能说上两句话的人,既然莫永军想打这个电话到不妨让他打,反正影响不大。
张旭东这会刚回到家,屁股还没有坐热,莫永军的电话就打了进来。
“农业局的黄宝顺一家人?还有他儿子也在,这样吧,你们在什么地方,我去一下。”张旭东其实一直都挺关心黄宝顺一家的,其实严格说来,他是很关心黄杰。自从南湾镇见了一面以后,他就一直觉得黄杰不简单,毕竟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说出那一番话的。再说农业局和黄宝顺写的两篇文章的事在仪阳市大小机关传得沸沸扬扬的,张旭东当然很希望能见一下黄宝顺。
“就在咱们局招待所,我们等着您。”莫永军挺高兴的,虽说现在他进了党校学习,难说出来以后会给安排到什么地方,但是跟局长搞好关系总是没有坏处的。

“妹妹,咱们等一下再吃好不好?还有一个伯伯没有来,我们要等他一下。”知道张旭东要来以后,莫永军招呼厨房,先不要上菜,免得冷了,桌上摆着几盘已经上了的菜,黄亚玲正盯着大盘鸡里给她预留的鸡腿流口水,不过黄杰还是觉得应该有点礼貌,于是劝妹妹等一下。
“哎,我们大人先聊一会天,黄杰带着妹妹赶快吃一点东西,别把你妹妹给饿着了。”莫永军一边说一边把鸡腿夹到黄亚玲的碗:“给,赶快吃吧!”
“这怎么好?还是等张局长来了再一起吃吧。”黄宝顺连忙拦着。
“宝顺,干嘛等我?一会饿着了孩子!”张旭东人还在门外,声音就传了进来。
。。。。。。

 

 

正文 第二十五章 语惊四座
更新时间:2010-1-3 2:01:56 本章字数:3710

“张局长来了!”莫永军一直就在门边守着,一听声音就知道是张旭东来了。
满屋子的人都站了起来,毕竟张旭东级别最高,眼看着再提一级就是副厅的人了,当然要尊敬一些。
“大家都别站着,我可是来看老朋友的,别搞得像检阅似的。”张旭东一进门就笑着跟大家打着招呼:“黄宝顺同志,我知道今天你们是一家四口齐上阵,所以我也为我方阵地加强了一名队员,省得你以多欺少。”说着话,扭头对着身后们边说:“萍萍,还不进来,看看爸爸带你来见谁了?”
门口边钻出了一个小脑袋,黄杰一看,嗨,原来是在南湾镇造纸厂子弟小学一直想当班长的张萍萍。
想来张萍萍并不愿意跟爸爸接触工作关系上的人,这次还不知道张旭东是怎么说服她来的,不过小丫头探头一看,屋里黄杰也在,顿时来了兴趣,一下子钻了进来。不管有人没人,直接站到了黄杰的边上。
“黄杰,你怎么到仪阳市来了?现在还当班长么?”张萍萍对黄杰“抢”了她班长位置的是一直耿耿于怀,这可是她最关心的事了。
“当然了!我哥哥最厉害了,班上没有谁的学习成绩有我哥好的,他不当班长谁当班长?”黄亚玲根本搞不清楚状况,不过对张萍萍的态度还是清楚,于是抢着说。
“妹妹!”黄杰尴尬的拉了妹妹一把,挠了挠头解释着:“我现在已经转到仪阳市一小了,转来以后就没有当班长了。”
其实不是黄杰当不上,不过刚转来的时候谁都不熟悉,老师自然不会安排他当班长的,再往后是他说什么都不当。一个班几十个学生,老师总有点关系户,既然黄杰不想当班长,正好照顾关系,于是来仪阳市以后黄杰就再也没当过班干部。
“哼,我就知道!当初要不是因为你是造纸厂的孩子,老师早就让我当班长了!”张萍萍小鼻子一翘,得意的说。
几个孩子的对话顿时逗得一屋子的人哈哈大笑,谁也没有想到,黄杰和张旭东的女儿还有这样的斗争经历。谈笑之余,莫永军对黄宝顺算是非常感激,都是在机关单位上班的,谁都知道,张旭东肯在接到自己电话以后带着女儿来吃饭,表明这是一种朋友间接触的家宴,一方面是给自己面子,说明没有把自己当外人,另一个说明他跟黄宝顺的关系不一般。
莫永军知道,别看是简单的吃个饭,但是只要把握好机会,自己跟张局长的关系就跟平时普通的上下级关系不一样了。当然了,前提条件是自己得紧跟长局长的脚步。
这顿饭大家吃得都很开心,谁也没有谈工作上的事,倒是张萍萍不断的挑衅黄杰,说明都要拿出来比一下。不能不说,张萍萍其实成绩还是非常好的,几门功课门门一百分,从这一点上来说,跟黄杰不相上下,黄杰本就不愿意拿这些东西跟张萍萍比,但是黄亚玲可不愿意了。既然这样比不出什么来,黄亚玲一着急,直接撂出来一个大家都非常吃惊的消息。
“你跟我哥哥考得一样有什么用?我哥哥现在都自学完了高中的课本了,你行么?”黄亚玲像一只好斗的小公鸡似的,伸着脖子像张萍萍示威着。
“你撒谎!”张萍萍不干了,扭头拉着张旭东的衣服:“爸,黄杰的妹妹说他已经自学了高中的东西了,你给他出几道题考一考他!”
张旭东本就觉得黄杰不简单,听到这里还真的吃惊不小,他没有搭理张萍萍,扭头问黄宝顺:“宝顺,看来你儿子不简单呐,竟然自学到高中的东西了,是不是打算让他考少年班啊?”
黄宝顺倒是不吝在别人面前显示一下儿子的水平,毕竟他脸上也光彩,不过说起来的时候还是非常谦虚的:“那里那里,黄杰没事了倒是喜欢乱看一点书,我这都丢了十几年了,想帮也帮不上,谁知道他学到上面地方了?”
“张局长,你就听小黄谦虚吧,前一段时间他不是在西北日报和西北党务上不是发表了两篇文章么?你猜怎么着?全是他儿子帮他写的!这可是小黄亲口说的。”刘宇在一边接上了话题。
“那是,看来黄宝顺写毕业论文是不用愁了,怎么可说好了,最多我们几个轮流请你吃饭,但是我们的毕业论文就全都交给你儿子了,谁让他能干来着。”陈启明在一边帮着腔。其实说心里话,大家都以为黄宝顺是开玩笑,不过在这个时候,说说孩子是最容易让大家显得亲近的。
“哎,你们别说,我还真领教过黄杰的水平,当初要不是黄杰提醒我,搞不好我现在还在南湾当镇长呢。”张旭东显然是有点相信黄杰的水平的,但是这个时候不好说,有时候是是而非的东西才让人摸不明白。
“几位叔叔伯伯,你们就别拿我开心了。到时候大家党校一毕业,往上动一动,怎么着也是一方的土皇帝,再说张伯伯到商业局的时间也不短了,我估计很快就会调整一下,到时候那么几个跟着张伯伯的步子一起往前走,搞不好都能成封疆大吏。那个时候,小侄上各位家里拜年的时候,记得红包给打大一点就行了。”黄杰实在是给张萍萍和黄亚玲吵得受不了了,干脆跳出来,加入大人们的谈话中。
“哎呀?看不出来小黄杰还真有点本事。既然你能帮你爸爸写出那样的文章,伯伯也考一考你,你说说看,我们国家这几年的经济政策会有什么变化?”张旭东心中别提有多震惊了。的确,仪阳市现任商业局长马上就要退下来了,市委组织部门已经找他谈了话,准备当老局长退下来以后让他顶上去。现在听黄杰这么一说,顿时重视起来,出个题考一下黄杰也就是正常的了。
黄杰没想到张旭东还真的出了题,本来不打算说什么的,但是转念一想,自己的老爸这才党校学习正是一个好机会,张旭东是早晚要上去的人,跟他把关系搞好了,怎么着他也得拉黄宝顺一把,这样的事情何乐不为?于是上下嘴皮一碰,随口侃了起来。
“随着农村政策的出台,我国经济连续几年高速增长,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工业水平的制约,我国一直处于卖方市场阶段,随着各种票据逐步退出市场,人们一时还难以适应,我想短时间内就可能会出现一次比较紧张的供需矛盾,很可能会出现抢购风潮。在市场需求的刺激下,各生产单位短时间内就能积蓄大量的资金对企业进行二次投入,拼命扩大产能,这样就会导致市场迅速疲软,市场情况发生转移,国有流通企业因为机制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很快会陷入扯皮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为了避免经济危机的出现,扩大内需、增加出口就成了必然。相应的,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手段就会出台,而且会对国有流通企业的管理进行干预,之必将导致体制上的改革。所以张伯伯可得小心,这个时期,那么商业主管单位正处在风口浪尖上,一个不小心,随时都有可能出问题。”黄杰不敢说得太详细,其实他也懂得不多,不过他的记忆中,这一年的确出现了抢购现象,大家恨不得都不把钱当钱似的,见什么买什么,有的人家连酱油都囤积了一大堆。这种现象几乎持续了长达半年,连当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都有这么一个小品。
黄杰的话再一次震动了张旭东,虽然他不是很相信黄杰说的事情会发生,但是逻辑上是没有问题的,要真是这样,自己这个未来的商业局长可真就任重道远了。
“说得好,说的好!来,伯伯给你夹个鸡腿吃!宝顺,有空了带黄杰到家里坐一坐,怎么说都是老朋友了,还非得我给你发请帖你才来?”张旭东不是不想跟黄杰接着谈下去,但是现在不是时候,再说自己还得好好考虑考虑,别什么都放到眼前,于是岔开了话题,招呼着一帮人吃喝起来。
边上听着的几个人也都惊呆了,谁也想不到黄杰这么大点的孩子能说出这样的道理来,且不说他说得对不对,就凭这些专用术语,要是说没看过一点经济方面的书籍肯定是说不上来的,真可以说得上是语惊四座,莫永军他们几个这会有点相信黄杰真是已经自学了高中的功课了。
当然了,大家不是没听出张旭东有意岔开了话题,意思很明显,他是不想再说这个事了,于是一帮人推杯换盏的吃喝起来。
黄宝顺和李冬梅平时在家里没少听黄杰这么有模有样的说些时事政治什么,久而久之就已经习惯了,仿佛天经地义似的,倒也不觉得有什么。张萍萍听了黄杰的这番话可是惊呆了,虽然她听不懂,但是她明白,黄杰还真是在跟爸爸谈工作上的事。在小孩子看来,能跟大人谈工作的都是大人,没见过自己的同学也能跟大人谈这个的,习惯使然,她也闭上嘴巴,不再跟黄亚玲争什么了。

这天晚上,张旭东躺在床上想了很久,越想越觉得黄杰说得有道理。虽然他现在还不是局长,但是组织部已经谈了话,不过就是一两个月的事,如果真出现黄杰预测的抢购情况,自己提前动手,到时候就是大功一件。再说了,张旭东觉得多囤积一点商品对自己也是有好处的。
想到这里,张旭东再也睡不着了,他一咕噜爬起来,根本不理会老婆的抱怨,摊开信笺,开始起草给仪阳市委市政府的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