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文库小说上一章:重活
  • 免费文库小说下一章:凤凰瑕
.

 

 

正文 第二十六章 市场预测
更新时间:2010-1-4 2:17:18 本章字数:3989

仪阳市商业局的局长王解放马上就要离休了,老头毕竟是老革命,虽说没有什么文化,连名字都是到部队以后才改的,但是扛过枪、打过仗,别看现在只不过是一个商业局党委书记兼局长,但是市里面领导没有谁敢不尊敬他的。他们这一代人就是这样,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谁也不敢否认他们对革命做出的贡献。别看他们职位不搞,但是背后的背景都很深。别看他们平时不争什么,但是要是他们想争起来,别说是平级的或是低几个级别的,就算级别比他们高几级的,也不一定是他们的对手。从部队出来的人就是这样,什么患难之交也比不上一个战壕里结下的生死交情。
马解放是知道自己的短处,当初从部队转业下来的时候,部队领导就专门跟他们这些部队的老同志谈过,让大家在地方工作的时候要多学习,扬长避短,发扬我军的优良传统,坚守好每一块阵地。马解放自问下到地方几年来,从局长兼党委副书记到党委书记兼局长,那么多的机会,自己从来没有往口袋里多装公家的一分钱。没有文化、看不懂文件不要紧,他把文件带后回家让老婆孩子读给他听,涉密文件不能带回家,就让局里符合密级的下属读给他听,是在不行的,他就给上级打电话问。业务上不熟悉也没有关系,几个副局长一整合,全都交给老战友的儿子副局长张旭东负责,能处理的让张旭东处理,不能处理的让张旭东报到他这里由他处理,几年下来,马解放在商业局算是如鱼得水,混得有声有色的。
马解放不傻,他很清楚,只要管好了钱口袋,商业局就算成不了大气候,但是也不至于出问题。自打他当上商业局的局长以后,马解放就玩了一个花样。凡是他经手签字批的提领款单都交给财务科长处理,如果他签名的单子上马字下面是四点,二话不说,该给该提的就给办。要是下面是一横,财务科就得想办法先推了,等他跟局里面的几个副局长商量过后再电话通知。就凭着这个小花样,马解放愣是玩得滴水不漏,这么多年,愣是没有出过什么问题。
毕竟有老爷子那一层关系,张旭东是马解放在商业局里最信得过的人,商业局的工作基本上都是张旭东在负责,这天一大早,张旭东拿着写好的材料进了马解放的办公室。马局长正在看画报,张旭东知道,这老爷子不识字,基本上就是看个画片,不过这说明他心情不错。
“马局长,昨天晚上我整理了一个材料,给您说一说?”张旭东试探着问。
“得了、得了,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干不了几天了,该怎么着你们几个副局长商量着办,老来麻烦我干什么?我听说政治部已经找你谈话了吧?要是觉得不踏实,等过几天你当上了局长再处理。”马解放一边看着画报,一边回应着张旭东。他心里清楚,按照自己放给张旭东的权利,要是不是什么比较重要的事,张旭东也不会找上门来,早就跟几个副局长商量着处理了。问题是现在自己马上就要离休了,实在不想在整个关键的时候出什么问题。
“马伯伯,这事挺大的,再说真等我上台了就不赶趟了。最重要的是这件事情只是我个人的预测,要是搞好了,我们商业局就算翻身了,要是搞不好,虽然影响不是很大,但是会造成我们系统下半年资金流动的问题,而且这个事情还得保密,所以我想请您给拿个主意,看看能不能干。”张旭东套上了近乎,他知道这一招对老头子有效。
“连伯伯都叫上了?”马解放放下了手中的画报,盯着张旭东仔细看了看:“昨晚上没睡好吧?看样子这东西是你通宵赶出来的?当真那么重要?”张旭东满眼血丝,一看就是熬了一个通宵的。
“这是我对未来几个月经济情况的分析,虽然有点冒险,但是要是搞出了效果,将来我上来以后说话就能硬起来了,到时候上级领导肯定得表扬您这个伯乐,再说政策是您定的,到时候谁还敢说你没水平?”这话也就张旭东敢说,他早就摸准了老爷子的脉,知道老爷子喜欢实实在在的。
“你说得轻巧!什么伯乐水平的,说到底是让我老头子给你背黑锅。当初我就不该把你要到商业局来,临了,好处给你了,黑锅我背着。”马解放一边嘟嘟囔囔的说着,一边摸出了一支烟来,张旭东连忙给点上。
张旭东这会心里乐凯了,别看马局长嘴上这么说,但是没有发脾气的样子,看来这个事情有门了。
“行了,谁让我现在还是局长呢,你就给我说一说把。”吞云吐雾间,马解放知会了张旭东一声。
张旭东一听这话,连忙走到马局长边上,打开材料,选择重要的地方解释起来。
这是马解放的习惯之一,别看他不认识字,但是给他解释文件或材料的时候你得一行一行指点着告诉他这是什么意思。老头记性好是出了名的,关键的地方他能记得住,万一你要是敷衍他,他还真能拿着文件跟你对质,到时候就说不上是谁吃亏了。
张旭东的这番解释挺费劲,还得对一些经济名词和术语进行一些简单的描述,总之这份材料讲下来,一个上午的时间都快过去了。
“旭东,这事你有把握么?要是按你说的,咱们让下面大量调集商品囤积,万一没有出现密集消费的情况,下面单位的资金周转可就要出问题了。”马解放算是明白张旭东为什么这么神神秘秘的非要让他听这个汇报了,要真是出现了像张旭东报告上预测的情况,商业局绝对会翻身,可是如果这个情况不出现,那可就把下面商业部门给搞苦了。
“昨天晚上我想了一夜,觉得这个现象很可能会在今年上半年开始出现,不过说句老实话,我心里也有点打鼓。不过好在现在正赶上您马上就要离休,所以我觉得,咱们可以试一下,看看到底怎么样,要是真的的话,不管是您还是我还是咱们商业局都要好处,要是我的想法错了…。”张旭东的话没有说完,他知道马解放知道他的意思。
其实对于这个事情,张旭东心里真的没有什么底。理论上,黄杰说的是可能出现的,但是到现在,连中央都没有说什么,自己一个地级市的商业局副局长要是冒冒失失的给中央写上这么一份即没有根据,也没有苗头的市场预测报告,别人还不得说自己是想当官想疯了?说句不好听的,就算是真的发生了,上级领导也会觉得自己多事,给他们找了麻烦,没有人会因为这个报告觉得他好的。与其这样,还不如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干出点成绩来,到时候再有这个报告垫底,别人就不会说什么了。
“行了,你马伯伯就给你当一回挡箭牌!等组织上一跟我谈话,我就发通知到下面去,到时候有什么事我给你顶着,出了问题推到我身上就是。反正我一分钱都不贪,最多是个领导责任问题,他们总不能把我一个离休的老头子再给撤了职。”马解放知道张旭东的意思,说起来这件事情对自己的影响不大,要是成了,也算是帮了张旭东一把,干就干一回。

天气转暖后没有几天,仪阳市委组织部的人开始找马解放谈话了。老爷子很痛快,基本上没提什么要求,笑呵呵的拿回了表格,安排人帮他填写。张旭东一直惦记的事情也有了着落。马局长一个通知,商业局下属各商业经营网点抽调储备金大批量购进各种商品,加大库存,准备应对即将来到的夏季购物高峰。
虽然已经讲了几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是根深蒂固的,人们还是习惯按照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去运作。马解放签发的这个仪阳市商业局的通知虽然有些突兀,但是下面的执行力度还是很高的。只是几天的功夫,供应商们就感觉到仪阳市各商业流通部门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了采购量。各种商品陆陆续续的尽量仪阳市各商业网点的库房,负责商品保管的管理员开始抱怨他们的工作量大了起来。
张旭东接班上位的事情非常顺利,仪阳市组织部门在传达了关于马解放离休和退出领导干部岗位文件的同时,宣布了张旭东担任仪阳市商业局党委书记和局长的任命。
张旭东高兴开心的同时,心里也担心着,他很清楚马老爷子的通知几乎掏空了下属各单位的储备金,如果市场没有像他预测的情况发展,那么仪阳市商业部门今年下半年的日子就很难过了,搞不好连发工资都发不上。
果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仪阳市各商业部门开始陷入了困境,大量囤积的商品挤占了几乎所有的流动资金,职工们要吃饭、要养家糊口,可是储备金都变成了商品,商业局也变不出钱来。一时间,成天有人到商业局找张旭东的麻烦,搞得张旭东连办公室都不愿意呆。
天气渐渐的热了起来,似乎是热得还不够,随着价格闯关的口号,1988年5月,国家放开肉、菜、蛋、糖价格,少部分商业网点尝到了价格的甜头,但是这并不是最猛烈的。紧接着,1988年7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物价上涨幅度为19.3%,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纪录。这一下,全国热闹了起来,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发生了挤兑现象,人们恨不得一天花光所有钱似的,连棺材本都给提了出来,见什么买什么。水壶,先买十个,儿子用不完孙子用。电冰箱、电视机,一个孩子买一个,等他们结婚的时候好摆在家里。火柴更是天天都要用到的,怎么都得存上一些,省得涨价,按一个月一家人用一包(十盒)计算,一年就是十二包,先存上个三年的再说!
仪阳市商业局下属商业网点获得了全面丰收,大量囤积的商品几乎一夜之间销售殆尽,资金回笼销售利润空前绝后。手里有了钱,张旭东这下可神气了起来,简直可以用好评如潮来形容。一时间,各种荣誉纷至沓来,市委市政府明的不好说,但是大会小会上不断的表扬仪阳市商业局具备眼光的前瞻性,搞活了渠道的一盘棋。
谁也想不到,张旭东在看到国家物价局关于物价涨幅通知的当天,差一点没当时就跑到黄宝顺的家里把黄杰给揪出来。他想问一问黄杰,以后的经济发展回事怎么样一个趋势?

 

 

正文 第二十七章 一摊鸡屎的故事
更新时间:2010-1-5 2:53:58 本章字数:4262

抢购风暴在仪阳市持续了一个多月,渐渐的平息了下来。仪阳市商业部门在仪阳市商业局的领导准备充分,货源充足,而且在最短时间内采取了措施,相对而言,市场一直比较稳定,作为仪阳市商业局的一把手,张旭东在大会小会上没少受领导表扬,俨然成了一个政治新星。
黄宝顺因为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比较强,党校毕业以后,被调入仪阳市委政策研究办公室担任副主任一职,算是提了一级。这也是仪阳市委领导全面考虑的结果。对于这个结果,黄宝顺一家都非常满意。本来黄宝顺这人就不是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有时候脑袋热起来了,根本就不顾忌后果,就像许术乡出的事情,本来是很容易解决的,可是黄宝顺一冲动,把事情搞的复杂了许多。像他这样的人,领导上也不放心把他放到第一线上担任领导职务,到政策研究办公室正好是个最合适的选择。
别看刘世豪没落个什么好下场,但是对于农业局的干部职工来说,他还算是干了一件好事的,最起码盖了几栋新楼。虽说黄宝顺已经调出了仪阳市农业局,但是分配名单是早就决定了的,再说他现在进了市委,谁也不愿意得罪他。于是,农业局交房的时候谁都没有说什么,当初定下的那套房子的钥匙交给了李冬梅,一番装修改装以后,黄杰又有了自己独立的房间,用不着跟妹妹黄亚玲挤一间房了。

黄杰一个说是这些人当中“级别”进步最快的人。按理来说他今年应该上小学四年级的,但是寒假时经历的一些事让他有点按捺不住了。反正自己的表现爸爸和妈妈已经能够接受了,与其这样,何必按部就班的一级一级往上升?每年少年班都招收那么多学生,自己已经变现出了那么多不俗的成绩,有何必委屈自己,继续在小学里浪费那么多时间?
新学年开学前,黄杰找了一个黄宝顺比较高兴的日子,跟黄宝顺谈判了。
“爸,您也知道,小学的这些东西我早就会了,何必浪费时间?我想你能不能跟市一中商量一下,让我到一中上学得了,我想复习两年,到时候看一看能不能上少年科技大学。”黄杰挺有信心的。
黄宝顺想了好半天,犹犹豫豫的说:“去找一下一中的关系不是不行,不过就算过两年能推荐你去考少年班,而且你也考得上,但是你年纪还那么小,自己一个人能行么?”黄宝顺似乎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的儿子是不是能考上少年班的问题,他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儿子能不能适应大学生的生活,这么点大的孩子,自己一个人到那么远的地方上大学能行么?
“这么多年了,您什么时候发现我不能照顾自己的?平时你们忙起来的时候,还不是我管家?您就放心吧!”黄杰是在是不愿意再在小学里混日子了。
“那好吧!这事我去负责联系,市委副秘书长的爱人就是仪阳市一中的校长,明天我跟他说一下,看看能不能把你安排到市一中去,估计问题不大。”
父子两接着商量了一下细节。
两天以后。黄宝顺带着黄杰来到市委副秘书长家里。算是进行一下考核吧。结果就是一中地于校长看了黄杰地考核成绩以后如获至宝。喜欢得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当年宁铂是十三岁上大学被全国广泛宣传。要是黄杰也能上少年班。仪阳市一中能出一个十一二岁地大学生。仪阳市一中地大门还不得给挤垮了?
毕竟是当校长地。看问题就是远。黄杰进一中是没有问题地。但是只能进高一。学校还得利用黄杰多作点文章。没有两三年地时间是不能成气候地。当然了。学校对黄杰自然是非常照顾。甚至希望黄杰住校。由学校专门派老师负责黄杰地学习和生活。
一听这个说法。黄杰和黄宝顺都不干了。自己地家就在仪阳市。凭什么非得住校?再说这么多年。黄杰一直都是自己学习。也没见过他要靠谁辅导地。
新学年开始了。仪阳日报上刊登了一个花边新闻。仪阳市一中破格招收了一名十岁地高中生就读。学校如何如何关心该同学地学业之类地。
这一则新闻一刊登出来。黄宝顺算是再仪阳市委出了名了。几乎没有谁不知道他们家有一个神童。不少市委机关里说得上话地家长都喜欢把孩子往黄宝顺家送。很有点孟母三迁地味道。不过黄杰可不愿意了。这么多孩子。他看见了头就大。

自从党校开学时跟黄宝顺一家吃过那顿饭以后,刘宇、陈启明、莫永军他们几个的关系就突飞猛进。就算不考虑黄宝顺对政策的把握程度,就凭黄宝顺跟张旭东的关系,几个人也不会那么简单的放过跟黄宝顺搞好关系的机会。毕竟是乡镇一级的领导干部,他们可不像黄宝顺,想要用点钱还得从自己的口袋里往外掏,谁都清楚,他们毕业以后肯定是要提拔使用的。正常情况下,平时开销一点招待费什么的,只要有发票,基本上都能报销。
说起来有点意思,刘宇从党校毕业以后被调到杨平县南湾镇当镇长,陈启明去的是西张县大河乡当乡长,莫永军也下了基层,去的正是刘宇的根据地,东平县许术乡,不过他的起点高一些,直接当上了党委书记。
毕竟有张旭东这一层关系,再说莫永军的家还在仪阳市,所以他往黄宝顺家里跑得是最勤快的,隔三差五的就来一趟,而且从来都不空手。黄杰和黄宝顺都知道,这肯定跟张旭东有关系。
国家“价格闯关”的政策出台以后,几个知道底细的人都震惊了,谁也没有想到,黄杰在饭桌上的一席话真的应验了。莫永军因为商业局里的关系很清楚,张旭东局长这一次可算是扬眉吐气,且不说商业局得了多少好处,单说在政治上,有了这一次,张旭东在商业局就呆不久了。
莫永军心知肚明,自己本来就没有什么本事,平时机关呆习惯了,现在到下面乡镇,总是有点什么不自在的地方,毕竟基层工作和机关工作不一样,机关工作求稳,只要不出问题,无非是慢慢熬资历的事,但是在基层工作竞争就激烈得多,要是不干出点成绩来,领导上也许今天明天还记得你,但是时间一长,谁还知道你是干什么的?
莫永军不是没有野心的人,他也希望能动一下,但是像他止痒的,如果一直呆在机关,就算平平稳稳的,但是要想傲到有出头之日那天,还不知道要熬多少年。下到基层过度一点时间,不但档案里可以加上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字样,,但凡搞出一点成绩,上面的领导也容易看到,到时候要想帮着说句话也容易。
谁都知道,东平县许术乡是仪阳市最偏僻,经济基础最差的乡镇,当初上级领导希望从这一届党校学员中透露出想要安排一个人去担任许术乡党委书记的时候,根本没有谁愿意去。虽说过去了是当一把手,但是许术乡的条件太差,去那里跟发配没有什么区别,结果人人躲着。莫永军也是好不容易鼓起了勇气,再加上张旭东承诺在关键的时候会帮上他一把,于是这才“鼓起鼠胆”,主动要求到许术乡任职。
当然了,莫永军十分清楚,光凭张旭东的支持是不够的,自己也需要努力,要是搞不出成绩来,说什么都白搭。怎么说莫永军内后还是有些能量的,否则他这个年纪也很难到这个级别。下到许术乡以后,这家伙大刀阔斧的正对队伍建设,为了调整好班子,他还真敢跟县委书记顶牛。东平县委书记当然知道莫永军多少有些来头,也不愿意跟他把关系搞僵了,再说许术乡实在是有点积重难返的味道,要是在不下点很力气,恐怕县里面也受不了。这个时候莫永军肯跳出来,虽说级别低是低了点,但是既然他想搞事,自然得承担后果,于是县里面索性如了他的意,对许术乡的班子进行了一番调整,大家都等着看莫永军能搞出什么名堂来。
稳定了后方以后,莫永军就开始筹划着怎么搞出点名堂来,连着找了张旭东几次,无非是要点钱要点东西而已,可是商业局那个时候正是紧张的时候,就算有心帮莫永军,可是也得要有钱。张旭东思前想后,结果就给莫永军支了一个招,让他没事就缠着黄宝顺一家,早晚能想出一点好东西来。
于是,黄宝顺家莫永军来得更勤快了,黄宝顺和黄杰也给他出了不少主意,话说回来,黄杰也不是很清楚农村发展到底该干些什么,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临开学前,莫永军又来了,这次他听说黄杰直接上了高中,心里也挺高兴的,结果带来了两只鸡和一条鱼,说是要给黄杰庆祝一下。
不知道是没有绑好还是怎么的,两只鸡刚放下来就满屋子乱飞、还到处拉屎,搞得莫永军很不好意思。黄宝顺一家到没有什么的,三下五除二,两只鸡就进了汤锅,等黄杰出去买了酒回来,鸡都快炖熟了。
“黄杰,赶快把桌子摆一下,准备吃饭了”李冬梅在厨房里招呼着黄杰,
“明白!”黄杰把两瓶酒往茶几上一放,转身打算帮着去摆饭桌。
“来来来,我帮你一起搞!”莫永军来的多了,到也不那么客气,平时能帮得上的总会伸手帮一下。
“永军,你就坐着吧,有黄杰和他妈,用不着你动手。”黄宝顺坐在沙发上没动,招呼着莫永军道。
“行,很快!”莫永军嘴里答应着,人却跟着黄杰往边上走,干点活又累不着,自己经常来黄宝顺家,这也是应该的。
“谢谢莫叔叔!”黄杰边往餐厅走边说。
“你小子别跟我客气,赶快帮莫叔叔想点什么办法,要不我都愁死了!”莫永军平时和黄宝顺说话也不背着黄杰,黄杰当然知道是什么意思。
“莫叔叔,您这不是难为我么?哪有那么好的办法?要是实在不行,那天我还是帮你写点东西好了。”黄杰也为莫永军着急,他知道莫永军现在是最想出成绩的时间。毕竟常来常往惯了,黄杰当然也是希望莫永军好的。
“这也行!到时候莫叔叔要写东西就找你!”莫永军一边说一边想搬桌子,哪知道一摊鸡屎赫然在桌子上摆着,别提多恶心了。
“他妈的,这两个死鸡,临死了还不老实!”莫永军嘴里骂着,一边往卫生间走,想要拿点纸把鸡屎给擦掉。
“哎!我想到了一个新招了!”黄杰盯着桌上的鸡屎,大声叫了起来。

正文 第二十八章 沼气利用
更新时间:2010-1-5 15:26:28 本章字数:3712

莫永军正为自己应该怎么样尽快整出点政绩来犯愁,黄杰盯着饭桌上的鸡屎说有主意了,顿时,莫永军来了精神。
“说说看,有什么好主意?!”莫永军心里那个激动啊,年初党校开学的时候黄杰不过三言两语,张旭东受益匪浅,仪阳市商业局没少受市委市政府领导表扬,省厅领导多次大会小会上要求全省商业系统学习仪阳市商业局,摸准市场脉搏,动脑筋想办法,脚踏实地走出国营商业系统的困境,群策群力搞活商品流通。
莫永军本来就是从商业局出去的人,对仪阳市商业局的动静是再清楚不过的了。张旭东按照黄杰的思路提前让下属各商业网点准备了大量商品,结果国家“价格闯关”的政策一下来,仪阳市商业系统各个肥得流油,关键对仪阳市的稳定起了关键的作用。连带着莫永军去商业局化缘的时候都能要到“白面馍馍”。经验放在这里,要不莫永军也不会有事没事就老往黄宝顺家里跑,为的就是让黄家父子帮他想一个摺能尽快提升他的政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