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的水被搅得越浑浊,就越显出平西王下辖的水清。
天下有志之士都看出朝廷不值得效力,众多人才就会主动投入平西王麾下,周围那些个小王小将也会自发地朝西南聚拢。
至于平西王歌功颂德的折子,恐怕只有当今陛下会傻乎乎地当真,有心澄清世道的人只会把它当做讨伐昏君的檄文!
当今陛下若是当真下了道大赦天下的旨意,很快会有数不清的人才投奔西南了!
其他人听了此言,也察觉献瑞之举的深意,当即有人捋起袖子开口:“大王英明!下官来替大王起草奏疏!”
平西王见众幕僚就着姜若皎的主意分析了一通,不由分说地摩拳擦掌筹备起来,不禁有些发愣。
那女孩儿不过十六岁,随意地拿出这么一个主意居然这么了不得吗?
看他这些幕僚的反应,这个主意不仅代价小、胜算高,后续影响还很大,她到底有没有想得这么深远?
平西王的这些思量,姜若皎自然是不知晓的。
她本来只准备守着食肆平平静静地过日子,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照顾好妹妹,结果短短数月一切都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她与妹妹的婚事都被推往她不曾预料过的方向。
对于这接连不断的意外,姜若皎最初也曾愤懑、彷徨、担忧不安。
如今一切木已成舟,姜若皎思来想去还是不打算任人宰割。
她会尽力去学好所有有机会用上的东西、尽力参与所有有机会参与的事,争取在平西王府当一个能说得上话的人,而非只能把命运交托给别人、只有依附于别人才能活下去的菟丝花。
她不希望等厄运降临之日,自己只能彷徨无助地向人求救。
平西王府那边的回信送过来时,姜若皎和寇世子都已经收到书院的考核结果。
姜若皎才思出众,不管是六艺还是策论都表现上佳,不必从最基础的东西学起,所以直接被安排去了柳春生他们所在的经义斋上舍。
寇世子因为书画表现突出,竟也去了治事斋中舍,顺利与好几个新认识的朋友会合。
两人对这样的分斋结果都非常满意,凑一起做了顿丰盛的午饭庆贺这桩大喜事。
平西王府那边的回信就是这时候送过来的,两人大快朵颐之后才拆信看了起来。
寇世子自然是被他娘好一顿嘘寒问暖,又随信附送了两张价值五百两的银票,生怕他钱不够花。
寇世子觉得他娘还把他当小孩子看,不过没谁会嫌弃钱多。
他把银票分了姜若皎一张,喜滋滋地说道:“平日里老要买东买西的,零零碎碎算下来也得花不少钱,这银票你拿着,钱不够使了就去钱庄兑钱。”
姜若皎没和寇世子客气,把寇世子分来的银票收好。
寇世子又去拆别的信。
姜若皎也打开平西王太妃的回信看了起来。
上头除去长辈给晚辈的关心和嘱咐之外,还隐晦地提到她的主意已经转达给平西王,府中已经在着手准备,让她安心在书院读书,不要担心外面的事。
姜若皎把信合拢。
寇世子却在旁边愤愤地骂了起来:“你看看他,写信都要骂我!我不就说他这平西王当得窝囊,难道我说错了吗?堂堂平西王,竟还听不得实话!”
姜若皎:“…………”
怪不得前天她说要帮他把把关,他藏着捂着说什么都不给她看,敢情是偷偷在信里和平西王呛声!


第39章
姜若皎两人拿到分斋结果, 当天下午就去不同的讲堂报到。
姜若皎与柳春生他们交好,一进门就被他们邀过去坐下,融入起来倒是很快。
他们的第一节 课就是传说中的岑夫子来讲课, 姜若皎多瞧了两眼,总觉得这位岑夫子有点眼熟,很像那天那个怂恿寇世子去参加书画大比的家伙。
姜若皎琢磨了一下两人的年龄,不免在心中猜测起他们的身份来:莫非他俩是父子?
真要是父子的话,那么那位师兄竟去了治事斋, 可真是一点都不给亲爹面子。
姜若皎在心里犯了下嘀咕, 倒也没在这事儿上琢磨太久,专心致意地听起岑夫子讲学来。
比起姜若皎以前接触过的老师, 这位岑夫子讲起课来确实别具一格。
他的讲学内容里没有半点枯燥乏味的陈腔滥调,反而结合眼下的各种消息给学生们剖析当前形势, 让学生们知道自己学到的东西具体可以用在哪些方面。
一节课听下来,姜若皎也知道其他人为什么说岑夫子讲学与众不同了——
很多事目前都还没有定论, 一般人是不敢像岑夫子这样搬到课堂上来讲的, 偏岑夫子一派轻松从容, 压根不怕有人出去编排他妄议时政。
姜若皎不知道陈夫子是怎么讲课的,不过她很喜欢听岑夫子的课, 岑夫子讲的内容正是她目前最需要的。
经义典籍固然要学,可现在已经没有那么多时间供她们沉吟故纸堆了!
外头的撞铃一响, 岑夫子毫不留恋地把书一收,也不管讲到哪里,麻利地准备走人。
姜若皎跟了上去,先和岑夫子自我介绍了一番, 才和岑夫子问出疑惑了一整堂课的问题:她要是想和岑夫子一样多了解一下时势, 可以从什么地方去了解?
岑夫子看了姜若皎一眼, 觉得她很面生。听她说自己是新来的,岑夫子才慢悠悠地答道:“你有兴趣的话,可以校勘馆看看有没有适合的职位,要是你做得来的话就可以每天看到各地送来的最新消息了。”
鹤庆书院很注重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像柳春生这样作为职事生员参加书院日常管理工作的学生不在少数。
姜若皎知晓鹤庆书院有校勘馆,只要负责院内书籍的审核校勘,却不知道校勘馆还负责采集各方消息。她谢过岑夫子,表示自己会去试试看。
岑夫子扬长而去。
有人探出头来对姜若皎道:“师弟你可真是了不起,居然能拦下岑夫子。”
姜若皎奇道:“不能问夫子问题吗?”
那人介绍道:“别的夫子都可以,问到天黑都行,唯独岑夫子不一样,他一下学就立刻走人,从不拖延片刻。有人想问他问题,他会说‘你上课时做什么去了’,说话时脚步都不带停的!总之,谁都不能耽搁岑夫子下学回家。”
据传老生们都把岑夫子称为“绝不会为任何人停留的男人”。
姜若皎:“……………”
想不到岑夫子竟还有这样的传说。
姜若皎回到座位上收拾好东西,和柳春生询问起校勘馆的位置。得知姜若皎要去校勘馆看看,柳春生说道:“正好我也要去那边取本新书,我和你一起过去吧。”
姜若皎没拒绝,与柳春生一起往校勘馆那边走去。
不想两人才刚走出经义斋,就迎面碰上与朋友一起往外走的寇世子。两边打了个照面,寇世子看了眼和姜若皎并肩走在一起的柳春生,很不高兴地抿了抿唇,又看向微微愣住的姜若皎。
人这么多,寇世子倒也没不由分说地发难,只拦下姜若皎开口问:“去哪呢你们?”
姜若皎解释道:“我想去校勘馆那边看看,柳师兄正好也要过去,就顺便给我带个路。”
寇世子听后收回拦着姜若皎的手,说道:“我们要去打驴鞠,一会不用找我吃饭。”
姜若皎点点头。
驴鞠和马球差不多,只不过用的不是马而是驴,大伙骑着驴在球场上逐球奔跑,倒也别有一番趣味。
以前寇世子交的都是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酒肉朋友,哪曾和这么多精神勃发的同龄人一起玩过,看着样样都觉得新鲜得很,别人一说有什么新玩法他都乐滋滋地跟去玩了。
两边分别之后,柳春生忍不住感慨道:“你们表兄弟俩感情真不错,寇师弟很关心你。”
姜若皎想起寇世子那狗脾气,心道这可不是什么关心。
只能庆幸寇世子交到了新朋友,一心想和新朋友玩儿,要不然指不定要当场发飙。
那天寇世子不让她给柳春生送吃的就有这个苗头。
这根本不是喜欢不喜欢关心不关心的问题,而是会不会让他面上无光的问题。
姜若皎随着柳春生去了趟校勘馆,询问校勘馆有没有空缺职位,得到的答案却是否定的。
柳春生在旁宽慰道:“你就是不在这边帮忙做事,平时也可以过来查阅邸报。”
邸报上一般抄录着各方传递到京城的消息,朝廷汇总后会把邸报贴在宫门口供人抄阅,不少商人嗅见其中商机,每日都会定时去抄录一份卖给有需要的人。
鹤庆书院虽不在京城,却也定时从商贾手里购入近期的邸报以便了解各地的情况。
以前女子学堂却是没有邸报这东西,姜若皎听柳春生这么一讲就放下心来。
岑夫子应当是赶着归家懒得和她细说,果真不愧是“绝不会为任何人停留的男人”。
姜若皎在柳春生的指引下找到收藏邸报的地方,拿起近期的邸报飞快地读了起来。
等柳春生去取了书回来,就发现姜若皎已经把新送来的邸报看了大半。他颇为佩服姜若皎一目十行的本领,见天色不早了,开口邀请道:“食堂快关门了,要不先去吃个饭,有什么想看的明儿再过来看。”
姜若皎从善如流地搁下手里的邸报,与柳春生一起去食堂赶了个饭点的尾巴。
饭后姜若皎回了青云舍,听到寇世子在井边那边哗啦哗啦地洗澡。
青云舍是个单独的院子,不仅有小厨房,澡房也是齐备的,只不过现在正值炎夏,寇世子懒得用热水洗澡,所以直接打了井水就往身上冲。
姜若皎带上院门,本想绕过庭院回房去,寇世子就眼尖地瞧见了她。
寇世子把木桶搁下,赤着上身堵住姜若皎的去路,身上、发上都还湿漉漉地淌着水。
姜若皎上回也见过寇世子赤膊躺床上的模样,不过那会儿他蔫耷耷地躺着不说,身上还全是伤,瞧着没什么冲击性。
眼下寇世子把自己整个人弄得湿淋淋,浑身上下还带着刚从鞠球场上下来的阳光味道,倒是让姜若皎觉出些男女之间的不同来。
“虽然天气热,可世子还是早些洗完穿上衣服为好,要不然入夜后天气凉了,乍冷乍热的容易生病。”姜若皎强作镇定地退了一步,仰头劝诫逼近到自己跟前来的寇世子。
寇世子见她悄悄往后退,觉得很有趣,兴致盎然地一直逼着她退到柱子前,伸出手把她困在自己与柱子之间,居高临下地打量着她不施脂粉的脸庞。她的肤色不是雪那样的白,却一点都不粗糙,越是凑近看越觉细腻好看。
哪怕现在她是男孩儿打扮,这么凑近仔细瞧依然处处是破绽。
寇世子想到那日在梦中他将姜若皎堵在巷子里,似乎也是这个角度,也是这样半明半暗的余晖。他用目光描画着姜若皎的眉眼、鼻梁,最后流连在她的唇上。
她的唇乍一看偏薄,细看却觉唇珠饱满,唇色也好看得很,叫寇世子很想亲亲看,瞧瞧是不是和梦里一样软乎好亲。
寇世子不是会委屈自己的人,既然都堵到人了,他自然就毫不客气地欺了上去。
他没与人亲过嘴,碰到姜若皎柔软的唇后却没来由地觉得光是亲到一起还不够,忍不住像小狗一样往里舔了舔。
姜若皎浑身僵住。
寇世子好奇地舔了几下,发现姜若皎明显不适应这样的亲近,才伸手钳住她的腰说道:“我们都定亲了,亲一下又没什么大不了。”见姜若皎连腰背都绷紧了,寇世子只觉终于抓住了她的弱点,牢牢地将她抵在柱子上,“我知道你这么聪明,肯定不会做出让王府蒙羞的事,可看到你与别人走得太近我还是不高兴。下次你再让我不高兴,我还得再亲你!”
姜若皎想推开寇世子,却发现寇世子挨得太近,两个人仿佛连呼吸都交缠在一起。她闭起眼说道:“柳师兄只是给我带个路。”
寇世子意外发现她的睫毛长长的,忍不住凑过去亲了亲那颤动着的眼睫。
姜若皎睁眼看他。
寇世子道:“可我就是不高兴。你想想看,自从到书院来,每天我都能在你身边看到他!要不这样好了,以后看到一次,我就亲你一次。”他觉得这个约定很不错,又凑近啵地亲了下姜若皎的唇角,自顾自地给姜若皎算起账来,“你现在至少欠了四五次了,用不了多久你就会负债累累!”
姜若皎就没见过寇世子这种自说自话的人。她说道:“我和柳师兄同在上舍,怎么可能不见面?”
寇世子理所当然地道:“这多简单,你每天让我亲一下不就好了。”他觉得世上再没有自己这么聪明的人了,假以时日姜若皎这母老虎一定会对他服服帖帖!他美滋滋地道,“来,你要是主动亲我一下,就算你抵两次的债。”
姜若皎抬起脚狠狠踩了他脚背一下。
寇世子猝不及防被踩了个正着,哪还顾得上堵姜若皎,一屁股坐地上边捂着自己被踩痛的脚边瞪姜若皎怒道:“你都要嫁我了,怎么还是这么凶?!”
姜若皎也来气了,回瞪着他骂道:“书院是读书的地方,哪有你这么乱来的?”
寇世子知晓女孩子脸皮薄,母老虎再凶也是个女孩儿,自己都亲到人了,得让着她点。他自认为很讲道理地说道:“那好,我先记着,等休沐后我再找你讨。你别想赖账,我记性好得很!”
姜若皎一听就知道和这家伙根本说不通,索性不理他了,绕过他回自己房间去。
寇世子没去追,他澡才洗到一半呢,想到自己刚才借题发挥尝到了梦里的滋味,心里美得不行,又回到井边哗啦哗啦地冲完上半身,才提了桶水去澡房里头一鼓作气地把澡洗完。
另一边的姜若皎关上房门,心气还有些不顺。
她虽没好好了解过男女之事,却也知道成亲以后夫妻之间肯定要做些亲密的事。
可这不是还没有成亲吗?
被寇世子胡搅蛮缠、没脸没皮地定下这么个“约定”,她倒是挺希望寇世子别忘记自己撂下的狠话,一辈子都别和她同房了!
要不下次她给他提个醒?


第40章
接下来一段时间, 姜若皎每天边上课边了解外面的情况,恨不得把一天掰成两天用。
寇世子倒像是真把她的话听进去了,没再试图堵着她讨亲亲, 只是每次路上撞见后他总要看两眼她身边的同窗,接着意味深长地朝她挤眉弄眼一番。
姜若皎只恨自己能看懂他那怪模怪样的表情是什么意思。
好在除去寇世子不时添点乱外,还是有不少好消息的,比如他们第二次结伴去看陈夫子时陈夫子精神好多了,也表露了要回书院讲学的想法。
据说主要原因是岑夫子这位“绝不会为任何人停留的男人”难得地绕路去看了次陈夫子。
也不知他到底给陈夫子讲了什么, 反正气得陈夫子垂死病中惊坐起, 每顿多吃了半碗饭,身体竟是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了。
陈夫子不是那种没病装病的人, 眼看自己身体有所好转,哪还躺得下去, 拿出书连看好几天,就准备回书院开讲。
听了陈夫子返校的打算, 柳春生他们自然都欢欣鼓舞, 又在陈夫子处蹭了顿姜若皎做的饭。
不过这次大家没再忧心忡忡地围着陈夫子, 不少人自发地给姜若皎打下手,姜若皎张罗起来轻松得很, 没一会就摆满了一桌子色香味俱全的饭菜。
陈夫子此前没教过姜若皎,见姜若皎随柳春生他们来看自己两次了, 吃过饭后便让姜若皎回头拿几篇文章给他瞧瞧,等他返校上课时也好把握她的学业情况。
对于这位颇受柳春生他们爱戴的夫子,姜若皎心中自然也敬重得很,一口答应下来, 回去后就着手挑选自己觉得写得还行的文章, 准备誊抄一份送去给陈夫子看看。
寇世子从外头回来, 看到的就是姜若皎在那勤勤恳恳誊抄文章的模样儿。他溜溜达达地跑过去,一屁股坐到姜若皎桌案上,先把拎回来的吃食往旁边一放,而后饶有兴致地俯身亲了亲她的唇。
自打上回亲着了人,寇世子有事没事就喜欢逮着姜若皎亲上一口,还总是冷不丁地亲上去,说什么碰一下不算讨债,只算是收些利钱。他到书院别的没学到,乱七八糟的东西到了解了不少,这几天还弄了个算盘噼里啪啦地学人算账。
这不,都懂得放债要收利钱了!
姜若皎看着自己被寇世子跑过来搅黄掉的文稿,无奈地搁下笔把他推开,说道:“世子这是又到外面去玩儿了?”
“才不是去玩儿,我是去与人谈生意去了。”寇世子提起这个来就很有劲头,兴致勃勃地与姜若皎说道,“我与那岑宣说好合作,我给他们家画图样,他们买好了分我钱,回头我就给大伙加餐去!”
请大伙吃肉的事他都在姜若皎面前放出话去了,自然得说到做到,于是岑宣一提合作他就动了心。
寇世子手头虽有卢氏塞的钱,可俗话都说救急不救穷,断没有掏家里钱长期补贴外人的道理,自己赚的就不一样了,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用不着考虑太多。
姜若皎现在也摸清了岑宣与岑夫子的关系,他们不是父子,只是叔侄。
岑宣家中是经商的,没打算考科举,来鹤庆书院只是想学点有用的东西。他也才十来岁,手头却已经掌握了不少家中的生意,是个实打实的少年富翁。
说起岑夫子,那也是令人叹惋的痴情人。
他妻子生孩子时出了意外,孩子没保住,自己腿脚也出了问题,走不得路了。岑家要岑夫子休妻再娶,岑夫子不乐意,带着妻子出来投奔他老师鹤庆先生,从此便留在书院当个教书先生。
哪怕请了个能干的仆妇在家中照看妻子,岑夫子还是每日一下学就急匆匆赶回家中去陪伴妻子,推着她出去看看夕阳看看花,与她一起讨论天下大势。
于爱妻这一点上,岑夫子与陈夫子两人还真有点相似,很难想象两人同在上舍授课居然时常针锋相对。
岑宣年纪轻轻就崭露头角,想来不是什么单纯人,姜若皎怀疑他怕是知道寇世子的身份,所以才有意引寇世子上钩。
不过有汪鸿才他们在前做比较,岑宣瞧着也算年少有为了,寇世子与他交个朋友也算不得什么坏事。
姜若皎道:“世子心里有数就好,可别回去就挨王爷打。”
寇世子撇撇嘴,对姜若皎的乌鸦嘴很是不满,嘀咕道:“我又没干什么坏事,他凭什么打我?”他把从外头带回来的糕点推到姜若皎面前,“今天这顿饭觉得最好吃的就是它了,特地捎了份回来给你尝尝看,还热乎着呢!”
姜若皎顿住。
寇世子喜滋滋道:“不用太感动,你要是实在觉得我对你太好你无以为报,就亲我一口好了。”寇世子凑到姜若皎近前,嗅到她衣上熏着的淡淡玉兰香,觉得心头也香气氤氲,不等姜若皎反应又往她唇上啄吻了一下。他得逞后心里更美了,得了便宜还卖乖地补充道,“知道你肯定不好意思,还是我自己来亲吧。”
姜若皎没喜欢过什么人,更没有闲暇想这些事。
她有时候不太明白寇世子莫名其妙的欢喜,一如她不太明白他突如其来的怒火。
大抵是他做事从不需要考虑什么后果,最坏也就是被亲爹打一顿,所以他想对谁好时便全无戒备,高兴了不高兴了都会直接说出口,想要什么时毫无顾忌直接要,不想要时谁的面子都不必给。
而且在这种事上,男子总是比女子占便宜,他们可以放纵肆意、游戏花丛,旁人听了也只会觉得他风流多情,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应当。
比如寇世子这种出身好、模样俊朗、出手还大方的公子哥儿,即便他自己没那种心思,怕也会有不少人上赶着要与他欢好。
要是他的妻子不识好歹,还跟这些女子拈酸吃醋,就会落了个善妒的恶名;倘若还敢学男子出去风流快活,那是要治个通奸罪名坐牢去的。
姜若皎生性好强,如今被寇世子步步紧逼,时不时凑上来亲一亲抱一抱,好似抓住了她的弱处似的,心里倒生出些不平来。
难道男女之事上,她就只能被他牵着鼻子走吗?
她仰头看向得意洋洋的寇世子,忽地伸手环住寇世子的脖子,亲上寇世子还没离远的唇。
寇世子整个人都僵住了,只觉脑袋有些懵,心跳也一下子快到没边,砰砰砰地像是要从胸腔里跃出来。
他亲姜若皎时只觉得好玩,可这会儿姜若皎主动环上来亲他,他却感觉整个人都要热化了,恨不能抱住姜若皎狠狠亲回去。
姜若皎也觉得两人挨得太近,耳根有些燥热,只不过她都迈出这么一步了,哪里愿意露怯,愣是紧搂着寇世子没放开,反倒是唇齿轻启,与寇世子笨拙的舌勾缠在一起。
寇世子便是在梦里也不曾尝过这样的滋味,又正是年少气盛的时候,哪里禁得住这样的刺激,顿时觉得五脏六腑都有把火在烧。
寇世子慌忙把姜若皎推开,赤红着脸说道:“你,你怎么懂这个?”他越想越觉得不对,当即也顾不得逃跑了,一脸凶狠地攥住姜若皎的手逼问道,“你上哪学的?!”
她一个女孩儿,怎么可能懂得比他多?
他都不知道该是这样亲的,姜若皎怎么会知道?
一想到姜若皎可能跟别人做过这样的事,寇世子就要气疯了。
姜若皎也是头一回做这种事,心跳同样有些紊乱。她骤然对上寇世子凭空多了几分凶意的眼睛,一时间还有点反应不过来,恼怒地说道:“你倒说说,我能上哪学?”
寇世子很想给姜若皎列个名单好好说道说道,可见姜若皎当真恼了,他顿时就没声了。他哼哼两声,警告道:“你以后不许和别人这样,要是让我知道谁敢亲你,我就打断他的腿再把他扔去挖煤!”
姜若皎气乐了,也横着他说道:“好,你以后要是亲别人,我打断你的腿再把你扔去挖煤。”
寇世子忍不住和姜若皎较起真来:“你个母老虎!我打的可是奸夫,你做什么打我?”
姜若皎道:“因为‘夫为寄豭,杀之无罪’。”
寇世子没听懂,杀之无罪他知道,前面那句他就不明白了。他不懂就问:“‘夫为寄豭’是什么意思?”
姜若皎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豭是指公猪,寄豭指的是跑去别人家配种的公猪。意思就是自家丈夫要是跑去别人家胡来,杀了他是没罪的,只管动手!”
寇世子涨红了脸,怒道:“你居然说我是公猪!还说什么配种,你简直不要脸!”
他连别人的手都没碰过,哪里就成什么寄豭了,他就没见过姜若皎这样的女孩儿,她一点都不知道害臊的吗?
姜若皎见寇世子直接炸了毛,顿觉掰回一城,唇角不自觉地扬起。她坦坦荡荡地说道:“我听夫子讲学时学到的,哪里就不要脸了?”
寇世子才不信:“夫子讲学哪会讲这种玩意。”
姜若皎道:“你自己去读读《史记》,这是《史记》里讲的。”
寇世子还真不信邪,跑去找了本厚厚的《史记》,坐到姜若皎不远处看了起来,暗暗发誓要是没找着这句话一定要让姜若皎好看!
姜若皎被寇世子这么一闹腾,也没什么心情誊写文章了。
她打开寇世子带回来的点心,发现确实还热乎着。
想到寇世子这么挑嘴的人都说好吃,姜若皎拿起来尝了一块,在心里琢磨起里头用了什么材料、具体是怎么做成的。
寇世子看了几行《史记》,余光扫见姜若皎在吃他捎回来的吃食,还吃得那么认真,尾巴顿时又翘了起来。
她还敢说不喜欢他,她要是不喜欢他,怎么会主动亲他!
作者有话说:
今天是得意洋洋的世子.jpg
*
注:
夫为寄豭,杀之无罪: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会稽刻石的内容:饰省宣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佚,男女絜诚。夫为寄豭,杀之无罪,男秉义程。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


第41章
书院的日子过得飞快, 转眼到了休沐日,虽只有短短两天,姜若皎还是打算回食肆那边看看。
她休沐日前一天早早睡下, 第二天天还没亮就喊上寇世子一起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