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私认为,在此境况下,开口表达的意义应当在于,哪怕被误解,但只要说出来,对对错错,是是非非,有碰撞也好,有争论也罢,却总是能引人思考的。”衡玉认真道:“有思考方能有进步,方能集思广益,而后修正改进,对吧?”
萧牧点头,并不掩饰自己眼中的赞成甚至是受教之色:“甚为在理。”
片刻后,他道:“我还有一件事亦十分好奇。”
“只管说来。”衡玉微抬眉看着他,像是做好了要与他好好切磋探讨学术与人生哲理的准备。
“你与马尚书家的郎君关系颇近?”
衡玉有些猝不及防——怎突然问起这个来?
“是有此事。”她回过神答道:“我们常一起蹴鞠,也算是在蹴鞠场上不打不相识了。”
“此人的蹴鞠踢得很好吗?”萧牧不咸不淡地问。
“数年前他牵头组了十来位官家子弟,搭了个班子,算是近两年京中郎君里最出色的蹴鞠队了。”衡玉道:“去年一整年十余场蹴鞠赛都无败绩,每场比赛都打得十分精彩。”
萧牧“哦”了一声。
衡玉忽然想起什么似的看向他:“侯爷少时也爱蹴鞠吧?”
她幼时虽未见过他,但他的名号是听过许多次的——时家小将军年少意气风发的事迹,也略有些印象。
“随便踢一踢罢了。”萧牧负手道。
衡玉“嘁”了一声,这臭屁的神态可不像是“随便踢一踢”啊。
“那待日后有机会,我私下约了马文哲出来,咱们切磋切磋如何?”她故作挑衅地道。
萧牧:“本侯可不欺负小孩子,踢哭了回去寻家中大人告状倒也麻烦。”
“不知哭得是谁呢,侯爷是怕输了,战无不胜的英名就此毁于一旦吧?”
“你想得委实多了些,蹴鞠能赢本侯的人恐怕还未出生。”
“……”
二人你一句我一句,走进了书房里。
蓝青一路听着,只觉自家郎君多少有些幼稚了。
但这份幼稚里,却似有几分年少时的痕迹。
“你要同我说何事?”萧牧进了书房中坐下,便问衡玉。
衡玉隔着小几与他对坐:“我的事不着急,侯爷先说吧。”
萧牧便也不耽搁:“昨晚严明与白神医外出闲逛之际,发觉有人在城中暗中重金寻医。”
至于为何“暗中”寻医,仍能被严明二人发觉,自然是医者自有医者的门路,既是寻医,自是要在医者之间将消息传开。
“暗中?”衡玉看着萧牧,压低声音问:“宫里的人?”
他既特意提起,自不会是闲事。
萧牧点头:“需寻医相治之症,同长公主殿下此前密信中所提及的圣人所患病症,十分吻合。”
衡玉思忖着道:“已在民间寻医了,那看来必是宫中的医官们束手无策了……”
说着,便问:“白爷爷可说了有无相治之法?”
治不治先不说,得先问能不能治。


第162章 他并不诚实
“神医亦不敢保证一定能救,圣人之病由来已久,身子根基多半已经衰败,总要见了人才好下定论。”萧牧道:“但神医昨晚所言,显是无意冒险趟此浑水。”
如今吃喝有着落了,来日摔盆送终的徒弟也有了,比起进宫冒险医治皇帝,白神医只想选择安稳养老。
衡玉思索着点头。
“你如何想?”萧牧问她。
神医之意是神医之意,但若她另有想法,或可另行商议。
如何想?
要不要试着替圣人医治吗?
片刻后,衡玉道:“旧时真相如何,你我虽仍持疑,但无可否认的是,圣人至少是默许的,真论起对错,他绝非无辜——只是你此番入京局势难测,且咱们如今既疑心幕后另有黑手在,一切皆是未知,倒不如先不变应万变,具体如何做,再依之后情势施为。”
总而言之,当下不着急盲目做决定。
萧牧点头:“我也是这般想的。”
二人就此事又细谈了一盏茶的工夫。
“该说你的事了。”萧牧放下茶盏之际说道。
“我们打算午后动身,特来向侯爷说一声儿。”
“你们?”萧牧看向她。
“是,我和韶言先行一步。”衡玉也搁下茶盏。
萧牧面上看似无变化,下意识便问:“为何要同我——同我们分开走?”
衡玉反倒奇怪地看向他:“韶言没来且罢了,我身为女子独行不便,‘顺道’跟着侯爷一同入京无可厚非。可韶言既带人来接我了,我们若还同侯爷形影不离,怕是要惹得京中之人疑心关系过密了。”
虽说是结了盟,但总不宜大张旗鼓宣扬出去的。
敌人尚在暗处,理应要处处谨慎。
分头行事,也更方便掩人耳目。
这浅显的道理摆在眼前……他竟还要问“为何”?
衡玉打量着面前之人:“侯爷该不是昨夜苦学技艺,疲乏之下,以致脑中混沌了?”
萧牧倒也平静:“只是想听听你的想法罢了。”
衡玉:“我还能有什么旁的想法?”
萧牧移开视线看向半支开的窗外,似有所指地道:“我一贯猜你不透,又焉知有无。”
衡玉扬起眉梢,未接这话:“不能闲聊了,我须得回去准备了。”
萧牧的视线立即看回她——这就走了?
衡玉已起身来,笑道:“侯爷,咱们京师见了。”
“你……”萧牧迟疑了一瞬,到底只道:“你路上当心,我让蓝青暗中跟着保护你。”
“蓝青熟悉京师内外,应有更大用场,跟着我岂不大材小用。”衡玉婉拒了:“左右只三日路程了,韶言带着的人手便足够了。”
“你不想蓝青跟着,那便换别人。”萧牧不再给她开口拒绝的机会:“如此我才好安心——此番入京的计划中,最紧要的一条便是你决不可出任何差池。”
“我这么重要啊……”衡玉眨了下眼睛。
萧牧伸手去摸茶盏,正色道:“盟友缺一不可,你我谁都不能出事。”
衡玉看一眼那已经空掉的茶盏,赞成地点头:“是这么个道理……那我就不客气了?”
“同我有甚好客气的。”萧牧将茶盏凑到唇边,垂眸见其内空空,顿了顿,轻咳一声道:“稍后……我会让王敬勇安排此事。”
“多谢侯爷,如此我便先回去了。”衡玉抬手一礼,忍着笑转身走出书房。
见她推开门,即将要跨出门槛,萧牧适才将那只空盏放下。
然而却见衡玉又将要踏出门槛的脚收了回来,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似得,回头看向他。
正襟危坐的萧牧尽量平静如常地问:“怎么了?”
“也没怎么……”衡玉看向他书案的方向,认真关切道:“就是觉着侯爷公务已然如此繁劳,练琴之事便不宜太过劳心,还应量力而行才是。”
萧牧听得眼皮一跳,看向书案上摆着的那张琴——下人怎么没给他收起来?
萧侯立时正襟危坐:“本也没打算碰,是母亲非要让人送来罢了。”
浑然一副“本侯何来这么多闲心”的模样。
衡玉便会意点头,转回头跨过门槛之际,越想越觉好笑,没能忍住发出一声轻笑。
听得这声笑,萧牧微一皱眉——笑什么?
他有心想要追问,然而那道身影已经脚步轻快地离去了。
衡玉带着翠槐踏过桃花盛绽的羊肠小径,穿过发了刺嫩新叶的幽静竹林,伴着清风原路返回。
“阿衡——”
温润的少年声音传来,衡玉抬头看去,有几分意外:“韶言?你怎还在这里?”
“左右无事,便在这儿等着你。”少年眉间笑意与春日清风同样宜人,纵是等了许久,也未见一丝不耐或急色。
“我方才只当你回去了,不知你还等在此处——”衡玉略有些歉然地笑了笑:“叫你久等了。”
“你我之间哪里用得着说这些。”韶言笑问道:“现下可得闲去看话本?”
衡玉笑着点头:“走吧。”
“阿衡,昨日都未来得及问你一句,这段时日在北地如何,可还开心吗?”路上,韶言笑着问起。
“一切都好。”衡玉认真答:“且颇有收获。”
她说起在北地的一些见闻,及一些经历之后的感悟。
随后韶言问起吉吉,她便也细细地将蒙家之事说给了他听,包括当初吉吉巧合下当街救下佳鸢娘子的经过。
“当真不虚此行。”韶言眉眼舒展开,语气里有一丝钦佩与不易察觉的向往:“我们阿衡果然了不起,无论走到哪里总能助人。”
“那倒谈不上,顺手随心罢了。”衡玉看向他:“你呢?这半年多来在京师可好?”
“一切如常。去岁冬日大雪,封了几坛酒,取梅花枝头新雪制了寒梅香。”韶言道:“待此番回了京,正好都拿给你。”
“韶言——”衡玉脚下慢了些,转头看向他。
少年眸光清澈含笑,等着她往下说。
“你已替我做了许多了,当真不必再事事以我为先。”衡玉神态认真地道。
韶言笑意微滞,眼神闪躲了一瞬,才勉强笑着道:“可我们不是家人吗,阿衡……家人之间,又为何要说这些?”
是他又没能掌握好分寸,让她有压力了吗?
“是,你和殿下皆是我的家人,一直都会是。”衡玉边缓步走着,边说道:“可外人不这样认为,那些传言你定也是清楚的,你而今正是议亲的年纪,若再这般耽搁下去,迟迟不能从流言中脱身的话,于你而言实在太不公平。”
“可我……”韶言话到嘴边又顿了回去,片刻,才道:“那些流言扰人,我知道。若说不公平,你身为女子,被此等流言缠身才是大忌……此事的确是我顾虑不周了。”
“我不在意外人如何看,是因我一直都清楚自己想要的什么。”衡玉声音温缓,目光有力:“可我怕你尚不清楚,稀里糊涂之下,便被这流言困住了。”
少年颀长单薄的身形微微一僵:“阿衡,我……”
他想说,他不糊涂,他也很清楚……
可迎着少女的目光,他再次退缩了。
他怕他一旦说了,便连借着家人的名义待她好的资格都没有了。
“阿衡,我暂时无意议亲,此一点我很清楚。”他最终只笑了笑,道:“殿下也无催促之意,婚娶之事,讲求水到渠成,是以你亦不必为我忧心。”
少年目光澄澈带笑:“况且,阿衡你不是一直也未曾谈婚论嫁吗?你应当也知晓此种心境,非是被流言所困,而是心中自在,随心罢了。”
衡玉便问:“若我随心之下,日后有了谈婚论嫁之意呢?”
“那我……”韶言望着她,温声道:“那我这个做兄长的,自是会替你开心,亲自送你出嫁。”
衡玉笑了笑。
“可你我到底还是不同的。”她边走边说道:“你这些年来甚少与外人接触,试都不试,怎知一定无意呢?正如天下之大,山水美景,不亲眼去看一看,便做不到真正敞开心扉接纳感受。”
韶言听得极认真,思索了好一会儿,才道:“阿衡,你说得对,你我是不同的。正因不同,或看待事物之想法也不相同,你喜好山水,眼界开阔,见识与胸襟皆是世间少见。”
“但你可知,这世间对有些人而言,或许不需要去见山高入云,江海湍流,他们只需守着一方小院,一卷心经,一壶清茶,三两株花草,便可心有所依过此一生。”
“当初,是你和殿下将我带回了长公主府,在那之前,我颠沛流离多时,故而尤为珍视安稳二字。”话至此处,少年有些惭愧地道:“以往我从未与你细说过这些,或许你要笑话我鼠目寸光,固步自封,无大志向了……”
衡玉一直认真听着,此时缓缓摇头:“不会,人各有志,无分高低,自悦自足尤为难得。万物各有习性,正如阳光甚好,包容滋养天地,但却不适宜小小苔藓生长,阴凉避光之处才是它的归属。”
“所以,你当真不必替我担心。”少年的声音很轻,却很笃定:“我所做一切,或在他人看来与寻常男子格格不入了些,但皆发自本心,乐在其中,十分自在,从来都不是为外物所困——我不是三岁幼童了,我很清楚。”
衡玉了然。
他不认为自己选择的一切,是为外物所勉强而来。
而她若再多说,反倒像是在执意“勉强”他,插手他的生活,逼迫他做出他不认同的转变了。
这其中并非只有小小少年情愫,更是他的生活与志向。
她知道,他必然听懂她的意思了。
表达者一贯只需表达清楚,而倾听者如何选择,从来都是前者可以勉强左右的。
若表达者抱着必须让倾听者依言转变的想法,那便太过自以为是,也太过不尊重对方了。
衡玉在思索。
韶言亦是。
“韶言。”衡玉最后看向身侧少年,眼底有诚挚笑意:“那便愿你可以一直如自己所言,自悦自在。”
韶言点头,含笑道:“阿衡也是。”
他非是如何纯善之人,他亦有自己的小小算计。
譬如这些年来,他有许多次都巧妙地避开了阿衡的明示与暗示——是的,很多时候,他并不诚实。
可这一次,他说着说着,自己话中几分真,几分假,便是自己也有些不甚分得清了。
二人走着,很快换了新的话题。
从长公主养着的猫儿,又谈回北地的民俗。
“对了阿衡,我见你与萧夫人似乎十分亲近……”韶言好奇问:“可是因脾性相投之故?”
“是也不全是。”衡玉笑道:“于北地时,萧伯母待我照料颇多,且伯母尤为钟爱阿翁画作。”
“原来如此。”韶言还欲再问一句“萧侯”,但到底还是未能出口。
他有个贪心的想法。
能这样同阿衡走在一起的日子,他想还能再久一些。
不该问的,他便不问。
他一贯很擅长掌握分寸。
少年慢慢走着,垂眸看着二人在日光下的影子,每一步都走得十分珍视。
“我听说你们今日就要走了?”
裴无双寻到衡玉时,翠槐和程平正在收拾箱笼。
这些皆是衡玉单独带着的东西,有些同大队伍、或是与萧夫人的混在了一处的行李,此时已由王敬勇和顾听南一同去挑取了。
“是啊,想家了,想快些回去。”衡玉方才也跟着收拾了一阵,此时坐着歇息,顺手替裴无双倒了盏茶,“你们呢?明日动身吗?”
“我本还想和你们一起的……”裴无双叹了口气:“这下你离了队,我便也没借口跟着了。”
坐下后接下衡玉的茶,又很快释然:“罢了,左右也就剩下几日路程了,反正之后到了京师还有机会呢。”
说着,手肘压在小几上,朝衡玉的方向倾身过去,压低声音问:“你这次回京后,是不是要请我喝喜酒了啊?”
衡玉看她一眼:“同谁的喜酒?”
“你这话说得……”裴无双“啧”了一声:“当然是韶言郎君呀。”
衡玉有些想叹气。
这厮当真是她的好友吗?
路怎走得这样偏?


第163章 阿衡,你疯了?!
“无双,你莫要跟着外面那些人胡说,平白坏他人名声。”衡玉声音虽轻,却认真地道。
“怎会是胡说呢?”裴无双奇异地看着她:“阿衡,你该不会放着这么好的一个童养婿不要吧?”
衡玉看向她,神情难得如此一丝不苟:“韶言就是韶言,非是拿来供人挑挑拣拣的什么童养婿。”
她如此神态,叫裴无双微微一愣:“他果真不是么?”
“从来都不是。”衡玉道:“所谓童养婿,起初不过是一些纨绔子弟暗中拿来打趣韶言的说辞而已,只是后来以讹传讹,才传得愈发离谱了。”
裴无双微叹气:“你如此认真地解释……看来是当真对他没有丝毫想法了?”
“我一直将他看作家人。”衡玉道:“且自古以来,童养媳既为糟粕,童养婿亦是,此等不公之事,无关男女,从来都不是可以拿来随口打趣之事。”
“阿衡,你说得这些我倒也听懂了……”裴无双想了想,道:“可我见韶言郎君对此似乎并不忌讳……你待他如家人,可他待你却未必如此吧?你若单因不想坐实这童养夫的流言,便先入为主,从而不考虑家人之外的其他可能,待他是否也有些不公呢?”
“让他一生都成为别人的附属品,方是最大的不公。”衡玉垂眸吃了口温茶,才接着道:“感情之事吧,它本就玄之又玄,根本没有道理可讲,如若勉强为之,于我于他才更是不公。”
见她一丝犹豫摇摆都无,显然是从未动过其他心思,裴无双只觉心中那极为登对的一对璧人,此时被正主从中生生劈开了,叫她扑了个空,遂只能哀叹道:“韶言郎君这样好,样貌性情,都实为世间少见,你怎偏就不喜欢呢?”
“正因他好,所以才值得同样全心全意待他之人与之相配啊。若就这么砸在我这不知领情之人手中,岂不暴殄天物?”衡玉笑问道:“你家中也曾试过要给你议亲吧,你连了解对方都不愿了解,难道是因他们不够好吗?”
“自然不是。”裴无双捧着茶盏道:“不过那是因我心有所属,咱们岂能一样?”
“就算我心无所属,却也一直都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衡玉放下茶盏,随手拿起一颗桂圆捏碎了剥着,边道:“缘分是说不清的,有些人你第一次瞧见时,便注定了会成为好友,乃至成为家人,唯独做不成挽手白头之人。”
“这话我倒赞成……想我头一回见着他时,虽然此前不知心仪他人是何感觉,但那一瞬间便也清楚了。”
裴无双说着,也搁下茶盏,托腮叹息。
她头一回这么看好的一对儿,本以为可以捡现成儿的糖,没成想全是碎瓷渣。
她有心想叹一句“可怜的韶言郎君”,然而转念一想好友方才的话——这世上童养媳才是多数,那些才是真正的可怜人。
而如韶言郎君这般甘愿付出了真心的,若说他可怜,反倒是看轻了他的心意。
因为她清楚给出真心是怎样的一种心情——相较于许多人浑浑噩噩懵懵懂懂便谈婚论嫁,连喜欢是什么滋味都不曾试过,能早早遇到那样一个值得喜欢的人,是欢喜的,也是幸运的。
她不会后悔,当然也并不可怜。
“去年离开京师之前,我便在想着,可有什么法子可以消除这些传言。”衡玉思索着道:“待此次回京后,我会去同长公主殿下说明此事,看看能否商议出个可行的法子来——”
这些年来她虽是不在意这些传言,却也并非是任由它们肆虐的,只是众口难堵,的确没有什么好办法。
人总是对脱离常态的新鲜事物有着格外强烈的兴趣,一旦听着了,不管真假,都喜欢先传上一传。
“这还不简单?”裴无双道:“男婚女嫁,各走一边,这谣言自然也就不攻自破了嘛。”
“这主意自然都想得到。”衡玉道:“然而八字都没一撇,如何婚,嫁予谁呢?总不能单为了破除谣言,便盲目嫁娶吧,如此岂不是反失了轻重先后么。”
裴无双思忖着,点了点头:“倒也是这么个道理……”
然而不知想到了什么,她眼神忽然一变,盯着衡玉问:“不对,你方才说什么?”
衡玉看向她:“什么?”
“上一句,不对……上上上一句!”裴无双突然收起了托腮的手,如同发现了惊天秘密一般:“你方才说……就算你心无所属!什么叫做‘就算’?!”
衡玉眼神复杂地看着好友。
说她迟钝吧,她倒也觉出不对来了。
可若说她敏锐吧,这都绕了八百圈儿了……此种感觉就好似是,三皇五帝已归尘土,诸子百家鼎沸之声已消匿于历史长河里,秦皇手中利剑已然荡平天下,她才晓得突然掩口惊呼一声——什么,盘古开天地了?!
“你默认了!”裴无双指着衡玉,瞪大眼睛道:“你……你有心上人了!”
相比她的激动,衡玉将桂圆肉送入口中,很是坦然地道:“心上人这种东西,有或没有都很平常,哪里值得你这般大惊小怪。”
“你快说是谁!”裴无双一把抓住衡玉还要剥桂圆的手,眼神热切地道:“等等,先让我猜一猜,看我猜得准是不准……你给些提示,且说我认得不认得?”
衡玉如实点头:“认得。”
裴无双顿时更激动了:“那……在不在此次要赴京的众人当中?”
衡玉将甜丝丝的桂圆肉咽下,再次点头:“在。”
“等等……”裴无双忽然脸色一正,肃然道:“先说好,该不会是印海吧?”
衡玉笑微微地看着她,关切询问道:“你脑子没事吧?”
“没事没事,我好得很。”裴无双“嘿”地笑了一声,很快又恢复了兴奋之色,情绪切换迅速而流畅:“那让我好好想想……嗯……”
她一只手指快速地点着下颌,像是在脑海中过滤着人选,而后眼睛一亮:“严军医对不对?上次我见你二人单独说话来着!”
衡玉:“……你是真没人可猜了是吗?”
她不记得自己何时与严明单独说话被这厮瞧见了,但她每每与严军医私下相谈,不是在说萧牧的恢复状况,便是入京后的事了。
“不是啊?那……”裴无双凝神皱眉片刻,眼神忽然一变:“那是……王副将?!”
衡玉默默望向房顶。
是她也藏得太深吗?
还是说,怪萧景时站得不够高,不能叫人一眼便瞧见?
“当真是王副将?”裴无双的兴奋俨然已成了担忧:“便是连顾姐姐都说了,那就块铁疙瘩!且是个脑子里只装着建功立业的铁疙瘩!阿衡,你听我说,这件事……”
衡玉连忙抬手示意她停下:“你但凡往个稍微正常点的方向猜一猜呢?”
且她这哪里是猜,根本是在挨个儿试吧?
“也不对?”裴无双半是松口气,半是疑惑:“那还能是谁?总不能是那些小兵或老男人吧……可那些人我也不算认得啊。”
见她仿佛已猜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衡玉已然有些开始怀疑人生:“有没有可能,你还漏掉了一个?”
“谁啊?”裴无双皱了下眉,与衡玉对视片刻后,忽然瞪大了眼睛,受惊般“噌”地一下站起了身来。
“你……你别说是……是萧侯吧?!”裴无双磕磕绊绊地问,一瞬不瞬地盯着衡玉。
衡玉眨了下眼睛:“为何不能是他?”
裴无双呼吸一窒,眼珠子瞪得险些快要掉出来:“阿衡,你疯了?!”
她抬起手胡乱比划起来,逐渐语无伦次:“这就是你所说的‘稍微正常点的方向’?这究竟哪里正常了!这方向都……都往九重天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