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之前民妇丈夫曾说过,怕人在自己考卷上动手脚,于是在下场之后誊抄了几分他写的文章,分别寄给了礼部尚书彭大人,和都察院一位姓赵和一位姓何的御史。大人将这三位大人请来,便能佐证民妇所言是否为真,是时还望大人尽心帮民妇寻找丈夫。”
得!
这连怎么查案都教上了。
可如此一来,越发佐证了确实存在舞弊现象,不然人家为何能拉出几个高官作为证人?
而此时,随着消息的扩散,越来越的士子聚集到了大理寺门前。
显然如今的局面,已经不是鲁成方能做主的了,他匆匆步入大理寺,打算从大理寺后门进宫面圣。
坤元宫
黎皇后正在侍弄一盆牡丹花。
三月已是百花绽放的时节,但绝不是牡丹花开的时候,显然这盆牡丹是专门培育而出的。
诸如这样的牡丹,坤元宫还有十几盆,都是正武帝新命人送来的,知晓皇后喜欢牡丹。
花娇,人更娇。
可惜美人眉间不见欢愉之色,总笼罩着几分愁思。
一阵阵通报声,宣告着帝王的到来。
皇后却没有站起来,依旧拿着花剪剪着花。
“今日阳光甚好,我带你出宫去转转?”
皇后看看他与自己亲昵的距离,再看看手中花剪,总是忍不住会想,他就不怕?不怕自己一剪刀捅向他?
可事实证明,他从来不怕的。
“不想去?我说傅儿来京城了,你也不想去看看?”
皇后手中的花剪蓦地掉落。
正武帝眼明手快地接了过来,同时他的衣袖也被人抓了住。
“傅儿入京了?”
“不光他入京了,还有你儿媳和孙儿。”
“你又想做什么?”
皇后收回手,同时目露警惕之色。
正武帝微微一叹:“为何你总觉得我对你做什么,就是有所图?”
难道不是?
可这话被皇后含在了嗓子眼里。
“你就说你想不想去看看?”
皇后咬了咬下唇,半晌才道:“想。”


第82章
此时礼部中,也听到了鼓声。
大理寺的鸣冤鼓,响得少,不代表没有响过。
正巧前面卫傅刚说完‘我娶了天下最胆大妄为的女子’,后脚这鼓声就响起了,哪怕老辣如顾硕,都忍不住一激灵。
激灵完,他又想哪有这么巧,不禁有些急促道:“厚德你又何必敷衍你外祖,你就算不顾念你外祖,难道还不顾念皇后娘娘?”
这可真是恶人跑来杀人,没杀成被人抓了,说我来杀人是为了你好,你不该报官抓我。
卫傅不想再跟顾硕有任何言语的交谈,没有说话。
这时,一个吏役匆匆跑了进来。
由于顾硕一直就站着门处,自然看见了,忙打开门走出去。
“大人,不好了。”
“什么事如此慌张?”顾硕斥道。
“大理寺门前有一群举子聚集,上告建京举子卫傅丢在我们礼部中,同时还上告礼部官员于新科会试中行舞弊之事。”
顾硕没撑住,腿一软。
皇宫里,正武帝见皇后说要去,很是喜悦。
正让人备车,打算更衣出宫,却有太监来禀大理寺卿鲁成方求见。
“他来是为何事?”
太监曹仁微微抬头看了皇后一眼,又低头道:“是因为建京有个叫……叫……”
“叫什么?”
“有个叫卫傅的举子在礼部失踪了,他的妻子跑到大理寺击鼓鸣冤,因此还牵扯出一桩疑似新科会试舞弊之事,现如今大理寺门前聚集了很多士子,鲁大人说他实在担待不了此事,特来求见陛下。”
曹仁一口气儿把话说完。
说完,没忍住抹了抹汗。
黎皇后直接站了起来。
正武帝看了她一眼,又对曹仁道:“既然跟新科会试有关,朕去见见他。”
“我也去!”黎皇后仓促道。
正武帝也没说什么,帝后二人一同移驾紫宸殿。
不过在鲁成方进来时,平时正武帝处理政务的龙案一侧却加了一架屏风,屏风下露出一角女子裙摆,只见那裙摆上繁复的花纹,就不难猜出对方身份。
鲁成方心绪如何复杂且不说,他平白直诉地将事情大概说了一遍,包括状告者的每一句话。
他以为正武帝定会龙颜大怒,谁知他听完却是笑了一声。
“人家都给你指了方向,你就按着查便是,来找朕做甚?”
鲁成方冷汗直流。
如此大的事,牵扯上六部之首礼部,又牵扯新科会试,他一个小小的大理寺卿能做主么?
其实他还真能查,只是事情牵扯之多,牵扯之广,让他颇感到棘手,才会入宫面圣。
“既然你大理寺一方不敢查,那就三法司一起查,拉上刑部和都察院,该怎么查就怎么查,朕也想知道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
鲁成方领命下去了。
等鲁成方走后,皇后当即从屏风后走出来。
“你为何不让他先去找傅儿?”
正武帝挑了挑眉。
“你觉得在这京城里,谁敢害他性命?那不是不把你这个皇后放在眼里。”
皇后本是情绪激动,没想到他会突然来这么一句。
被噎得也不知是该惭愧,还是该羞窘,更不知该说什么。
“我要出宫一趟!”
正武帝见她只说话,也不愿看自己,道:“朕陪你一同。”
上了车后,皇后没忍住问道:“你是不是早就知道此事?”
不然为何说要带她出宫?
“你是说傅儿考科举一事?朕确实早就知道,朕也没想到他竟会跑去考科举,他既然想试试,那就试试也无妨。”
他明知道她问的不是这个。
可皇后也清楚,有些事他若不想跟她说,是不会跟她说的。
两人坐了辆普通马车,随行侍卫也都换了装,没从大燕门而出,而是走了侧面的东安门,又绕到了棋盘大街。
等二人到时,棋盘大街上已经涌满了人,大多都是穿着举人服的士子,还有些闻讯而来看热闹的百姓。
侍卫连连让人避让,才让车驶了进去。
诸如这种看不出来历的马车还有好几辆,稍微心思灵活点的都知道这应该是哪个权贵人家出来探看情况。
走到里面后,反而宽敞了不少,没那么拥挤了。
毕竟各府部衙署都在附近,涌满了人影响其他衙署办公,所以从大理寺出来了些差役维持现场秩序。
皇后隔着车窗,离得老远,就看到了福儿。
她的怀里抱着一个婴孩,婴孩的月份应该不小了,小身子很灵活,胆子似乎也很大,小脑袋一会儿转向东,一会儿转向西,看人群里的人。
黎皇后顿时崩溃了,扑上去捶打正武帝。
“都怨你,都怨你,若不是你,他们何必受这种委屈和苦处!”
正武帝一手环着她腰,任她在怀里扑腾。
“若是没有我,你儿子现在已经被废了,被废的太子生不如死,即使没被废,你让他迎娶谢家的女儿进门,指不定这孩子不一定能生下来。”
皇后一愣,又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又觉得他强词夺理。
“即使没有你,我儿也不会被废,我早就送他归了西,我儿顺理成章登上皇位。”
“代价就是赔上你自己?”
“我愿意赔上我自己,与你无关!”
之前无论皇后怎么扑打自己,正武帝都没有生气,偏偏这句话触怒了他。他紧着后槽牙,冷笑道:“你现在是朕的皇后,你说与朕有关没关?”
“我没有想做你的皇后,是你逼我的……”
前半句说得斩钉绝铁,后半句在看到正武帝脸色后,皇后却迟疑了,同时脸色一变,忙躲了开。
“这是在宫外!我要去看我孙儿!”
说着她便下了车,本来正武帝可以拽住她的,不知为何,没有伸手。
侍卫们一看皇后娘娘下了车,当即大惊。
“娘娘!”
想跪下也想阻拦,无奈四周太多的人,他们也不敢做得太过明显。
皇后也不理他们,直奔大理寺门前而去。
围堵在大理寺门前的人们,见一华衫美妇人行事匆匆想往前面去,下意识都避了开。
福儿察觉到身后动静,下意识转头,谁知却看到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娘……”
后面那个‘娘’字,被她强行咽了进去。
“您怎么来了?”福儿低声道。
皇后也知人多眼杂,不是说话的时候,用同样细小的声音道:“事情已经上达圣听,以…他的性格,此事定能查个水落石出。你别害怕,傅儿不会有事了。”
福儿想说话,不知为何眼泪已快脱出眼眶。
没人知道她表面似乎很有主张,其实心里很害怕,她害怕有人丧心病狂,害怕有人狗急跳墙害了卫傅,也害怕自己来不及救出他。
可现在皇后来了,她莫名的恐惧一下子就消失了。
她嗓子哽咽,说不出话,只能点头嗯了一声。
“这里这么多人,风也大,你把孩子给我,你在这等着,此事定会给你们个交代。”
福儿下意识迟疑,可看到皇后看着大郎的激动神色,还是把孩子递了过去。
“我先把孩子抱走,等事罢再把他送回来。这事一时半会结束不了,别连累孩子吃苦。”
皇后这话也算是解释了。
“娘,孩子还在吃奶……”
说到这里,福儿这才意识到,宫里什么没有,别说人奶,各种奶可以变着花样给你弄来。
“别担心。”
福儿看着皇后小心翼翼把大郎抱走了,走到一半,一个身穿便服的高大男人迎了上来,递给了皇后一件披风。
皇后犹豫了下,接了过来,用披风把大郎裹了住。
那个男人是——宣王?
不,是正武帝!
开始大郎让人抱着还挺好的。
可能没看到娘,也可能没闻到熟悉的味道,就哭了起来。
皇后已经多年没哄过孩子了,一时不免有些手忙脚乱,忙从耳朵上把南珠的耳坠取了下来,塞进大郎手中。
大郎看着手里的珠子,亮亮的,白白的,十分好看,当即不哭了,可看了两下,又觉得不好玩,扔到了一旁,撇着嘴又想哭。
皇后大急,这时一旁递来了个彩色的拨浪鼓。
大郎一把夺了过去,拿在手里晃了晃,又摇了摇,拨浪鼓咚咚作响,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他很喜欢这个东西。
摇一摇,咚咚。
再摇一摇,咚咚。
他对皇后露出一个大大的无齿笑容,皇后当即心都化开了。
“这东西你从哪儿来的?”
话出口,皇后才意识到不该问他这个问题。
“你下车后,朕让人去大街上买的。”
为何买?
知道她用得上。
面对这样的正武帝,皇后有时觉得很无力。
她应该怨恨他的,她也确实怨恨着他,可有时这种怨恨似乎又没有那么坚决。
他总是能恰如其分的想自己所想,似乎自己的一切想法都瞒不过他。他对自己也还不错,除了夺了位,废了他儿子,强迫自己做了他的皇后,似乎也没做过其他害她的事。
可恰恰他做的这些,搅乱了她的一切,又让她忍不住怨他恨他。
“这事你打算怎么办?”
皇后偏开脸,假装去整理大郎身上的披风。
“朕不是说了,该怎么查就怎么查,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
皇后不禁附和道:“竟有人敢在新科会试行舞弊之事,还与礼部的官员勾结害人,这种人抓到就该狠狠处置!”
“皇后所言甚是有理!”
可能因为正武帝接得太快,皇后不禁脸窘得一红,似乎他就是故意等着自己这句话。
“不是我说得有理,而是理应如此。”她板着脸道。
可是很快皇后就知道什么叫做世事两难全,因为就在他们回宫后的不久,大理寺卿、刑部侍郎、及都察院左都御史便联袂进了宫。
她这才知道,镇国公府竟然卷了进去,她的儿子出事,竟和黎家有关。


第83章
坤元宫
偌大的凤床上,正爬着一个奶娃子。
奶娃子穿着碎花布的小夹衣和裤裆小夹裤,在床上左爬爬右爬爬,床的四周围了一圈宫女太监,生怕他摔了下来。
“小公子千万别过来,小心摔了。”
宫女太监们的大惊小怪,逗得大郎嘎嘎直笑,他爬得越是起劲儿,还知道爬一爬便换个方向,吓得宫女太监忙过来堵他。
其中有个小太监丑态频出,夸张至极,时而一个跪滑,时而一个侧扑。
可把大郎给逗的,也不爬了,一屁股坐在床上,手里捧着拨浪鼓,嘎嘎直笑。
与这边欢乐的气氛不符,隔壁宫室里的气氛却并不愉悦,甚至有些凝滞。
“爹,你为何要这么做?!”
偌大的宫室中,只有皇后和镇国公两人。
迎春守在门外,焦虑地时而看看外面,时而看看里面。
在经过最初的慌乱,直至礼部尚书彭越及大理寺刑部都察院的人找过来,镇国公已然颜面尽失。
此时的他,颇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意味。
“我也是为了你好!”
“你是为了我好?爹,你去对付傅儿,是为了我好?你为了我什么好?”皇后又是震惊,又是伤心,又是不敢置信。
“你已经嫁给陛下做皇后了,就不该去想以前的人和事。陛下已经放过傅儿,只是将他流放,既未圈禁他,也未害他性命,这是最好的结果,他就不该仗着新帝对他的容忍,进京来破坏你现在的生活。”
“他破坏我什么了?爹,你是不是觉得我现在当这个皇后很好?”
“难道你现在不好?你除了换了个丈夫,儿子不在身边,你有什么不好?你现在还是皇后,还住在宫里过着养尊处优的日子,受天下人奉养,你去看看贵妃德妃淑妃及他们的儿子是什么下场?!”
镇国公看向女儿,正色道:“爹知道爹接下来说的话,你可能会恨爹,但你既然问了,爹就实话实说了。”
“宣王夺位,我们阻止不了,当时那种情形,你能保住自己,保住傅儿,是因为宣王看中了你,若不是因为这些,你身为皇后,傅儿身为太子,在新帝手里时活不下去的,既然事情已成了既定事实,为何不认清现实?”
“那这也不是爹你去害傅儿的理由!”
皇后伤心道:“他好不容易考进京城,你是他外祖,你为了不让他来找我,就故意害他?这是你当外祖的能做的事?”
镇国公冷硬着脸:“这确实不是我这个外祖应该做的事,但我是为了保护我的女儿,保护黎家。”
“他如此任性妄为,做事不考虑后果,就算不考虑黎家的处境,难道不想想你?”
镇国公越说越生气。
“你就不怕陛下知道后,迁怒于你?到时你该如何自处,黎家该如何自处?而且我也没想怎么害他,就是打落他的考卷,让他赶紧离开京城,我和你大哥都亲自上门劝过他,他执意不听,难道还能怪我?”
镇国公至今没认为自己有错。
皇后也承认他爹有些话说得没错,但人的感情是有倾向性的,镇国公觉得他没错,皇后也觉得自己的儿子没错,那到底是谁错了呢?
“爹,你说为了我好都是假话,你不过是为了黎家。”皇后突然苍凉地笑了声,道。
镇国公的脸抽搐了下。
半晌才道:“你这么说也没错,你我皆是黎家人,享受了黎家带来的尊荣与体面,有时就是需要一些牺牲。”
“所以你当年把为了黎家,你把我嫁给卫奕,现在为了黎家,你又要来牺牲傅儿?”
“是!”
镇国公刚硬道。
可就在下一刻,他向来强硬的脸上,露出疲累之色。
“我至今没觉得自己做错了,只是这次一时不慎,落了人的陷阱。值此一遭,黎家必然会遭受处置,以后黎家也护不了你了,你身为皇后,处在众矢之的的位置,自己保重。”
镇国公背过身,朝门外走去。
在背过身的那一刻,他向来挺直的腰,已经垮了。
看到这一幕,皇后捂着嘴哭了起来。
快走到门前时,镇国公突然停住脚步。
“你尽快生个孩子吧。不管是为了你自己,还是为了傅儿。”
“生孩子?”皇后喃喃。
突然她脑中灵光一闪,追问道:“娘给我送的避子药,你是不是让她给换了?”
“是。”
“那我让家里打听傅儿的消息,你们说打听不到,其实是故意没去打听,是不是?”
“是。”
这连着两个‘是’,让皇后再也承受不住了。
她弯下腰,笑了起来。
笑几声,又哭几声,笑着哭着笑着哭着,最后成了嚎啕大哭。
皇后不知道自己哭了多久,也不知自己在哭什么。
恍惚间,听到一个脚步声。
抬眼,就看到熟悉的明黄色。
她心中积压了多时的忿怨,终于找到了宣泄口。
“都是因为你,都是因为你!若不是因为你,这一切根本不会发生……”
她一边哭,一边扑上去捶打着。
什么皇后的形象,自己的体面,全然抛之脑后。
她觉得自己像个疯子,她也清楚自己现在就是个疯子,她放任自己发疯,反正已经这样了。
直到她终于精疲力尽。
“不闹了?”
皇后的眼睛已经哭得红肿不堪,恍惚间看见他发冠被自己扯歪了,脸上也多了两道血口子。
正武帝脸上看不出怒火,但他声音紧绷。
“闹完了就去解决你黎家弄出来的烂摊子!”
什么烂摊子?
皇后这会儿脑子里一片浆糊,根本反应不过来。恍惚间,人已经被抱了起来,抱入了寝宫,放在了凤床前。
殿里的宫女太监,一看陛下和娘娘来了,都吓得赶紧退了出去。
皇后跌坐在凤床前的地上,突然听到一声‘咦’。
是婴孩的声音。
她抬眼就看到大郎正趴在那儿,睁着大眼睛好奇地看着自己,似乎在想这个人怎么这么奇怪。
皇后忙想堆起一个笑,可太艰难了。
她脸上全是眼泪,她忙擦了擦,露出一个笑容,想叫孩子的名儿,却又不知该叫什么。
将孩子抱进怀里,皇后又一时觉得悲从中来,忍不住又想哭。
正武帝皱眉站在一旁。
“闹完了就去解决你黎家弄出来的烂摊子,这事若是解决不好,黎家恐怕就是全家流放的结果。”
“什么意思?”
“你说什么意思?”
皇后一个激灵,顿时清醒了。
礼部
顾硕和镇国公被带走后,卫傅一直还处在那间堂室中。
此时,一个面生的太监正弯着腰低声和他说着什么。
“……大概就是如此了,卫公子您看如何?”
“这是母……皇后娘娘的意思?还是皇叔的意思?”卫傅反问。
太监尴尬地笑了笑。
“两者意思都有吧,您的事娘娘已经知道了,黎家到底是您外祖家。再来,此事现在闹成这样,新科会试非同儿戏,一个不好的会造成社稷动荡,致使朝廷失信于天下士子……但陛下说了,如何抉择看您的了。”
也就是说,如果他选择咬着不放,黎家下场必定不好?
虽然黎家还是会被处置,但事情公开处置,跟私下里处置,完全是两码事。公开处置,黎家最低也是个抄家流放的下场。私下处置,黎家可能被削爵,但最起码还能保持最后的一点体面。
那么该如何抉择还用想吗?
当下这情形,对他来说,已经是最好的情形了。
他得到了公正,也得知了母后的状况。
就是他这个皇叔的意思,他有些没弄懂……
卫傅看着眼前的太监,曹仁也看着他。
“罢了,就如此吧。”
卫傅站了起来。
大理寺外,随着时间的过去,看热闹的人群来了又走,走了又来。
除了福儿和建京那些举子们,以及那些听闻消息赶来的士子们,还在坚持着。
人群里,突然起了一股骚动。
几个官员拥簇一个青年匆匆赶至,大理寺卿鲁成方也在其列。
“误会误会,都是一场误会。”
鲁成方站定后,对着福儿,同时也是对着众人道:“方才本官和诸位大人去查过了,这才知道原来是一场误会。这位卫举人前去礼部具呈上告,礼部的官员觉得事关重大,便带着他进宫面圣,怕走漏了风声,便没给他人知晓。礼部其他官员并不知此事,才会闹出人丢了的事。”
“真是如此?”有人质疑道,“那篡改考卷又是如何说?”
“对啊,篡改考卷怎么说?”
“人找回来了,那篡改考卷怎么说?”
人群里,一众士子纷纷道。
又有人问卫傅,是不是真进宫面圣了?
早就有人和卫傅对好的口风,卫傅自然说是。
而这边,福儿也顾不得看见卫傅的喜悦,用眼神询问他怎么回事,因为这大理寺卿的话锋,蒙蒙别人还行,蒙她可蒙不过。
卫傅丢给她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
“篡改考卷之事,经查证属实,陛下已下命彻查,朝廷对科场舞弊之事绝不姑息!”
人群里,鲁成方一脸正色道:“为了以示公正,朝廷将作废这次会试成绩,择日重考,具体时日见各处布告。”
真是几家欢喜几家忧。
重考这事,对于落第的人来说,自然喜不自胜,相当于多了一次机会,不用再等三年后。
可对考上的人来说,无疑是增添了变数。
可朝廷已是如此决定,自然不是些普通士子能改变的,说到底士子们对朝廷而言,还是处于弱势。
得知这次为了救自己,建京一众举子出了不少力,卫傅很是感谢不已,又说晚上他请众人喝酒。
对于众人中唯一考中的郑宏志,他颇为歉意。
因为若不是他的事,郑宏志已经板上钉钉的一个进士到手了,再不济也是个同进士。
之前还对卫傅越过自己得了解元的郑宏志,此时倒显出辽边一带的人特有的敞亮。
“你的考卷被故意打落,本就不公。我一直想跟你再较量一次,之前我中你落,未免遗憾,如今重考,倒给我了一次机会。”
卫傅不禁拍了拍他的肩膀,对此人的人品颇为感叹。
真正的强者,从不惧于重来一次,郑宏志有这个心气儿,即使重考,也必然会中。
之前老爷子一直在人群里陪着福儿,倒是卫琦,可是整整忙了大半日。
这大半日里,他游走于各处士子居多的酒楼茶楼,帮忙扩散消息,可把他累得不轻。
本来之前一直垮着脸,此时见卫傅回来了,他也松了口气。
“回来了就好,不然我把你弄丢了,守财奴肯定会要了我的命!”
卫傅笑了笑,这时才发现没看到儿子。
“大郎呢?”
“娘抱走了。”
因为旁边还有其他人,福儿没好直,只这么含糊地说了一句。


第84章
卫傅要请建京一众举子吃酒,福儿没跟去,跟老爷子一起回去了,让卫琦随他去了。
由于都累了一天,一众举子们也没怎么缠酒,傍晚时卫傅回来了,还给福儿和老爷子从酒楼带了两个菜。
吃饭时,就说起到底怎么回事。
别说福儿,连老爷子和卫琦都憋了一肚子疑问。
卫傅就把大致情形说了一下,省略了顾硕和他背后这些人,为何要设局坑黎家,只推说双方因朝堂争斗。
听完后,卫琦感叹道:“文官都爱耍心眼,这次要不是守财奴够机灵,恐怕就被他们做成了,如此一来,倒成了狗咬狗一嘴毛。”
老爷子未发表任何意见,他自然不如卫琦这么单纯,听出其中还有隐情,只是这隐情显然不是给他们知道的。
等卫傅和福儿回房后,他才把隐下的缘由说出。
“照这么说来,娘娘在宫里过得还算不错,不然这些人何必拐着弯对付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