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中意这台机器吗?”黄泉充满自信地问道,一脸怎么可能有人会不中意的神情。
“挺不赖的。”门马说,“但光是概要不够,刚才听你说他还能写感想和书评是吗?”
“没错,我示范给你看吧。”
“快弄给我瞧瞧。”
黄泉说完,动作利落地按下操作按钮。机器再度发出“嗡”的马达声。
这次马上就跑出来一张纸,纸上印着如下的文字。
三年前以《哄堂大笑的一群猪》跻身文坛的牛饲源八,其新书《人手收藏家》是一部犹胜前作的杰出心理悬疑小说。变态犯罪专家岩槻追缉接连砍断尸体手腕留在下一名被害者身边的怪异杀人魔,留下的手腕上写着“Lesson 1 This is a pen.”这种四十多岁读者应该都不陌生的讯息。
这是一部令读者无暇喘息的精彩小说。除了岩槻之外还有视尸体为办案资料的鉴识专家、沉着冷静的心理搜查官,他们无不使出浑身解数,预测下一起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而洒下天罗地网。警方看似疏而不漏的布局却被犯人巧妙地找出漏洞,再度杀害下一名被害者。紧接着,故事与岩槻的女儿过去遇害的命案错综复杂地揉和在一起,故事内容从某个时间点起便戏剧化地全盘改变,作者的设计令人拍案叫绝。
门马咂舌。这完全不像是机器写出来的文章。
“姑且汇整成一张四百字稿纸的份量。”黄泉洋洋得意地挺起胸膛。“您觉得如何?”
“还可以啦。不过它写了不少溢美之词,我听说这本《人手收藏家》的风评并不太好。”
“噢,这个啊,因为我将评价模式设成了‘阿谀奉承’模式。”
“阿谀奉承?”
“请您看这里。”黄泉指着操作面板。
门马仔细一看,面板上有一块“评价模式”,并排着五个按钮,由上而下依序是“阿谀奉承”、“花言巧语”、“诚朴笃实”、“犀利毒舌”、“尖酸刻薄”。
“它能像这样切换五个不同等级的书评语气。若觉得写出来的书评有点言过于实,改成‘花言巧语’或‘诚朴笃实’就行了。在‘诚朴笃实’模式下,主要是不痛不痒地介绍基本剧情。”
门马心想,那就和我平常在做的工作一样。
“那,你让它用‘尖酸刻薄’模式写写看《人手收藏家》的书评。”
“好的。”
黄泉按下“尖酸刻薄”的按钮,让它开始撰写书评。
过没多久完成的书评如下。
三年前以《哄堂大笑的一群猪》跻身文坛的牛饲源八,其新书《人手收藏家》是一部里着心理悬疑小说外衣的烂小说。出现一堆尸体是这种小说的常规,我们姑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砍断手腕,留在下一名被害者身边的手法却了无新意,手腕上留着“Lesson 1 This is a pen.”这种讯息,应该会惹得四十多岁读者放声大笑吧。
明明是接连发生的连续命案,但包括主角变态犯罪专家岩槻、配角鉴识课人员及犯罪心理搜查官都只是绣花枕头三脚猫,他们的动作总是慢犯人一步,实在令读者捏一把冷汗。故事后盘突然出现岩槻的女儿过去遇害的命案与本案之间的关连,显得既突兀又牵强。最后的解谜也是千篇一律,这是一本让人想叫出版社退钱的大烂书。
门马看了一惊。这又是天差地远的另一种评法,他自己怎样也无法写得这么毒辣。
“这种书评不怕得罪人吗。”
“嗯,实际上除了极少数的例子,我想是不会用到‘尖酸刻薄’模式。”
门马心想,那大概是打算反向操作,借着尖刻的评论将书籍炒作为热门话题的时候吧。
“呃,这样您觉得如何?”黄泉又开始搓揉双手。“我想经过以上的介绍,您应该大致理解自动书评撰写机的性能了。”
“是啊。”门马双臂环胸。
其实他心里早就决定要买这台机器了,不过还不知道价钱多少,要是对方狮子大开口,他可吃不消。
黄泉盯着他的脸直瞧。
“我先前说过,这次上门来是想请老师试用并提出参考意见,所以您完全不用付钱。”
“咦,这样啊?免费的意思吗?”
“是的。”黄泉低头行礼。“您意下如何?愿意试用看看吗?”
“这个嘛,既然你都这么说了,我也不好意思拒绝。那,我就试用看看吧。”
“那真是太好了。非常感谢您。”
说完之后,黄泉拿出几份契约书请门马签名。门马仔细阅读契约书内容,看来不是诈骗。
“那么下个月我在等们询问您的宝贵意见。”说完,黄泉就回去了。
门马靠近机器,抚摸它的表面。
得到个方便的东西!
绝处逢生就是这么回事,这下就能解决截稿期近在眼前的工作了。
他拿起猿田小文吾的《青足河童》,打开机器的门,将书放进去后关上门,目光移向操作面板。
他将评价模式设定成“阿谀奉承”,按下按钮。机器马上开始叭啦叭啦地翻页。
十分钟左右后,完成了以下的书评。
前年以《赤颜鬼》荣获日本惊悚小说大奖的猿田小文吾,是文坛公认的重量级明日之星。特别是他在民俗学方面的造诣之深,不禁令人赞叹这居然是新人写出的作品。虽然故事剧情简单,但或许就是这样才能衬托彰显出主题。部分人士指出书中对于人性刻画不够深入,但为了准确地描写命案,并将这个涵义深远的主题传达给读者,或许作者刻意模糊角色才是正确的做法。
《青足河童》(金潮社出版)是这名重量级新人的最新作品,我满心期待地捧书而读,内容不仅没有辜负我的期望,更带给我远胜期望的感动。
这次的故事背景在一个流传河童传说的小山村,传说的内容是污染河津川的人会被河童杀害。
有一天,村里望族恩田家的长男回到村子。他在二十五年前离开村落,现在成了一名青年实业家。他的目标是开发该地区,打造一座大型游乐园。为了对抗环保团体,他一一地收买了村里的重要人士。
读到这里,我就确信这是一部杰作。前作是赤鬼传说,本作则是河童传说,我对这位作者肚里深厚的墨水功力简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而且故事乍看之下是个古朴传统的世界,作者却添加了青年实业家的野心这个极具现代感的设定,让人不得不承认作者的描写重点拿捏得恰到好处。
光是以上说的都分就足以构成一本小说,但本作的惊人之处还不止于此。之后村人竟然发现了青年实业家溺死的尸体,不可思议的是他的双腿被涂成了蓝色,从这里开始与河童传说扯上了关系。
下一个被害者是一名叫江尻祐子的女医生,她也是河童传说的牺牲者。然而她却是站在反对开发村子的立场。错综复杂的谜团、步步进逼的恐惧感,就在村里人人自危时,一名男子来到了村中,他是医学博士田之仓伸介,也是祐子的情人。
读到这里,说不定有读者会发现剧情和前作《赤颜鬼》类似。《青足河童》中确实沿用了许多前作的长处,然而,那可说是因为作者对这种创作风格具有强烈的自信。如果是缺乏天分的作者,一定会受限于旧框架,但猿田却不是如此,这仅是他出道以来的第二部作品,他就确立了自己的创作风格。
这次的小说主题依旧是自然与科学并存,这是多么深奥、多么宏大的主题啊!有些作者之所以每部作品都换一个主题,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没有自信。猿田是属于那种勇往直前,走在自己相信的道路上的作者类型。
此外,更令人佩服的事写入不明传染病这个段落的创意。作者加入这一点使得作品的深度大增,乍看之下是个与内容毫无关系的篇章,到了故事尾声却具有重大意义,我只能对作者的高超技巧脱帽致敬。
作者对其擅长领域民俗学相关的描述依旧精辟入理,只要读完这本书,读者肯定能够学到相当多的民俗学知识。
而作者可以模糊角色的手法在本作中也见成效,拜作者的体贴之赐,读者不用耗费精神在与推理剧情无关的角色身上,至少这是体恤读者的结果。书中有许多独特的措词,这也可说是作者的个人风格吧。
小说最后揭露了谁都意想不到的犯人,我确信没有读者看了这本书不会感到惊艳。
猿田小文吾出道没多久,就已站在推理小说界的金字塔顶端。
3
当门马在沙发上睡午觉时,电话铃声响起。他慢吞吞地起身,打着哈欠接起电话。“您好,我是门马。”
“啊,门马先生吗?我是《小说金潮》的江本。”
“哎呀,你好。我刚才把原稿用电子邮件寄出去了,你已经读过了吗?”
门马捡起一本掉在脚边的书。那是女作家猫塚志乃写的恐怖小说《浪子之夜》,江本请门马替这本书写书评。其实门马原本打算这次自己看书写书评,但光看了几页楔子就令他昏昏欲睡,结果又将工作交给了自动书评撰写机。
拜这项新武器所赐,门马的书评产量大幅提升。就算他自己没有读书也能知道故事概要,连书评都能替他写好,书评产量大增也是理所当然的事。他特别常用“阿谀奉承”模式,因为看在各种交情上,再无聊的书也得大肆赞扬。
只要交给自动书评撰写机,“脱离现实的诡计”也会变成“充满幻想的手法”,而“不会刻画人性”也能变成“巧妙地隐藏角色本性”。像这一类的换句好话说,人总会因为不好意思而写不出来,但机器到底是机器,轻易就能写出天花乱坠的溢美之词。
门马发现自己已经不能没有它了。
“我拜读过了。不过,这稿子有点问题……”江本的话说得吞吞吐吐。
“有什么问题?”
“嗯,呃,门马先生看过本周的《文福周刊》了吗?”
“《文福周刊》?不,我还没看。怎么了吗?”
“您知道那本杂志里有一个推理小说书评专栏吧?”
“嗯,友引传介在写的那个吧。”
友引是一名年轻的推理小说评论家,门马和他也算有往来,交情倒不算特别亲密,但在宴会上遇见了总会打声招呼。
“事情是这样的,友引先生在本周的专栏里写了《浪子之夜》的书评。”
“噢,这样啊。”
猫塚志乃的前一本书大卖,是时下备受瞩目的作家。她一出新书,各家杂志想要刊登书评是理所当然的事。这种情况下对月刊很不利,无论再怎么赶,距离下次出刊都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所以经常会在这段时间内被周刊杂志抢先一步。
“那也是没办法的事。热门作品总是会被许多杂志报导,我不认为这有什么问题啊。”门马不以为意地说。
“不,嗯,友引先生写《浪子之夜》的书评这件事本身的确是无所谓,问题是它的内容。呃……,我想这可能是个误会,友引先生写的书评和门马先生刚才寄来的原稿内容完全一模一样。”
“咦?”门马的声音岔了气。“一模一样……,是指写的内容一样吗?而不是类似?”
“是一模一样。一字一句,连句点、逗点的位置都一样,我实在想不出来这情况是怎么一回事。”
门马无言以对,他想到的可能性只有一个。
“总之我先把友引先生的书评传真过去吧。”
“嗯,好啊。你传过来。”
门马挂上电话,他的腋下直冒汗。
几分钟后书评传真过来了。门马看了那篇书评,发出低吟。确实和他刚才寄给《小说金潮》的分毫不差。
友引这个混蛋。
友引传介肯定也有自动书评撰写机。
他一定也大量使用那台机器来工作。这么说来,门马想起友引最近的书评产量好像的确增加了。门马重重踢了沙发一脚,真是不知廉耻的家伙,年纪轻轻就会投机取巧。
不久,电话再度响起。是江本打来的。
“我知道原因了,是我的疏失。”门马开朗地说,“最近我连别人写的书评也会保存下来做资料。仔细想了一下,我也已经将友引这篇书评存档了,看来是我误将这篇书评当作自己的原稿寄过去给你了。不好意思,造成你的困扰。”
“什么啊,原来是这么回事。那,的确有另外一篇门马先生写的原稿啰?”
“当然有啊。我等一下马上给你。”
“听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我就在想一定是你寄错了。”
“对了,那我顺便跟你确认一下,《浪子之夜》的书评我可以随性写吧?不用一定要赞美吧?”
“那倒是无妨。门马先生大概不太看好这本书,不过友引先生可是赞不绝口。”
那是因为友引将自动书评撰写机的评价模式设成了“阿谀奉承”。
然而门马却不能使用相同的模式。
“虽然对猫塚小姐不好意思,但是我会写得辛辣一点,没关系吧?”
“好的,您决定怎么写都行。”
挂上电话后,门马立即将《浪子之夜》放进自动书评撰写机,把评价模式设定成“犀利毒舌”。这份工作几分钟后就完成了,门马立刻将它传真到《小说金潮》编辑部。
“原稿已经收到了。”江本收到传真后,以轻松的口吻打电话来。“哎呀,我觉得真是有趣。相同的一本书,由不同的人来读竟然会差这么多。友引先生评为精妙绝伦的段落,却被门马先生视为太过老套;而友引先生觉得内容紧凑的特点,在门马先生的笔下却成了啰嗦冗长。真是让我长了许多知识。”
门马真想说我又何尝不是,但他忍了下来。
4
门马开始使用自动书评撰写机一个月后,黄泉满脸笑容地现身。
“使用起来感觉如何呢?”
“机器是不错,但却发生了令我很头痛的事情。”
“哈哈,这话怎么说?”
“我问你,你也给了其他评论家这台机器吧?像是友引传介大安良吉。”
“啊,您真清楚。”黄泉搔着头傻笑。
“这并不好笑。拜你所赐,当我们刚好写到同一本的书评时,其中一方便不得不改变模式,所以我们必须经常确认彼此的书评,麻烦得要命!”
不用说,友引和大安他们应该也知道门马使用了自动书评撰写机,辛苦的程度大概和他不相上下。
“关于这一点,其他人也有相同的意见。”
“其他人?难道不止友引和大安?”
“呃,除了评论家之外,我还请了几名作家试用。”
“作家为什么会需要这种机器?”
“同样的机器,使用方式也是因人而异。那些被委托写文库本解说或是新人作家的作品推荐文却没空读书的作家都用得很高兴。”
原来如此,门马明白了。能被委托解说和推荐文的作家通常以具备相当的名气,相对地,作家自己的工作应该也很忙。
“还有,这件事我不能大声张扬……”黄泉用手掌捂住嘴角,哧哧地笑着说,“这台机器也深受担任文学奖评审的人士的好评,特别是那些身兼五、六种奖项的评审,要读完所有作品真的很辛苦。”
“那些人太过分了吧。”门马摇了摇头,无视自己做的事根本就是大同小异。“所以他们只是让自动书评撰写机写概要,看完概要就出席评审会议。得奖者也就罢了,因为这样而被淘汰的入围者情何以堪。”
“除此之外,这台机器对于要参加作家对谈,却连对方的一篇作品都没看过的作家好像也很有用。”
“哎呀呀。那,出版界里已经有不少人用过这台机器了嘛,大家大概也知道我在用了吧。等等!这么说来,出版社导入自动书评撰写机也是迟早的事了吧?”
“文福出版社和淡淡社已经向我们下订单了。”黄泉高兴地说。
“你怎么可以那么做!要是出版社开始使用这种机器,我就没工作上门了。你这是严重妨碍我的生意!”门马大声嚷道。
“好啦好啦、好啦好啦好啦好啦……”黄泉向前伸出双手,拼命低头赔罪。
“请您别激动,听我说完。如果使用自动书评撰写机,出版社确实也能做出之前那样的书评。可是门马老师也知道吧,原本的自动书评撰写机欠缺独创性,如果让它读相同的书、选择相同的模式,它就只能输出相同的文章。”
“所以我说假如出版社导入相同的机器的话……”
“也就是说……”黄泉稍稍提高音量。“原本的机种会有那种缺点,所以今天我带来了值得您一听的消息。”
“值得一听?什么意思?”
黄泉从手中的公事包里拿出一个灰色的箱子,大小比录影带更小一点。
“这是进化器。装在您的自动书评撰写机上使用的话,自动书评撰写机就会变成这世上独一无二、只属于门马老师的了。”
“嗯?这话什么意思?”
“装上这台进化器,让自动书评撰写机阅读老师之前写的书评,电脑就会记忆老师的习性和喜好、价值观。让它读得越多,精确度就越高,总有一天会具有可称之为老师的分身的头脑。在那种状态下让自动书评撰写机读书、写书评,写出来的稿子都会充满老师您的风格。”
“那样的事办得到吗?”门马惊讶地盯着黄泉怀里的箱子。
“如果你说的是真的,这的确会变成世上独一无二的机器。”
“您觉得如何?要不要帮您装上这台进化器?”黄泉的语气略带怂恿之意试探着门马。
“这个嘛……”门马心中跃跃欲试。
黄泉仿佛看穿了他的心声而说道:“不过……”
“这台进化器必须请您用买的。毕竟这是一台能做出老师您的独创性的机器,除了老师您之外,对任何人都没用。”
黄泉言之成理,门马怯生生地询问价钱。
“如果您能理解这项性能的重要性与开发困难度,我想价钱绝对公道。”黄泉先做了开场白,然后说出价钱。门马听了那个数字霎时感到头晕,那金额足以买一台进口轿车了。
“能不能再便宜一点?”
“我们是小本生意就请您别杀价了,其他人也是以这个价格跟我们订契约的。”
“其他人是指……”
“友引先生和大安先生。”黄泉咧嘴一笑。
可恶,竟然抓住我的弱点。门马心里虽然那么想,但还是问道:“可以贷款吗?”
5
“我认为《白死一场》的作者并不像刻画真实人性,只是不断地以暴力场景刺激读者的感官罢了。故事中之所以出现一堆心理异常的人也是如此,因为这样作者才能乱写一通不是吗?”
“我倒是觉得那样没什么不好,那也是一种娱乐的表现。若以为了剧情而任意扭曲人性这一点而言,我觉得《人面疮痂》更过分。作者将这本书中的女主角的个性设定得非常温柔,却让他膝盖上的疮痂看起来像张人脸,所以无法下手剥掉,这又怎么说?”
“我有同感。疮痂本来就会让人想剥掉,像我,经常一结痂就去剥它,所以伤口很不容易好。哈哈哈。哎呀,抱歉,我岔题了。总之就像我之前说的,我想推荐《杀人欲杀杀人时》,女作家能够如此深入地描写冷酷的心理,真是太棒了。呃,这位作者是家庭主妇吧?本书出自一名家庭主妇之笔,这不是很值得赞扬吗。”
“不,我还是难以割舍《人面疮痂》。”
“我喜欢《白死一场》。”
当三人的意见完全分歧时,讨论便停止了。
门马和友引、大安在东京都内某家饭店的房间内进行金潮推理大奖新人奖预选会,三人对于选出其中三部作品进入入围名单的意见一致,但是要再选出一部作品时却完全对立,各自支持不同的作品。主办单位金潮社认为入围名单只有三部太少,但是六部又嫌多。
门马将目光落在手边的文件,上头列出了这六部作品名称。
《敬远的仔》——A
《硬额头》——A
《脚底的黑暗》——A
《人面疮痂》——B
《白死一场》——C
《杀人欲杀杀人时》——C
这是由自动书评撰写机预测,假如门马实际阅读作品之后会下何种评价。最近他在黄泉的推荐下买了具备评审机能的机器。
门马看到友引和大安手里也拿着相同的文件,最近大家都不再隐瞒自己使用自动书评撰写机的事实,至今的讨论与其说是各自述说自己的想法,不如说是在朗读自动书评撰写机输出的答案。毕竟在座三人之中谁都没有真正读过参赛作品。
“各位没办法再让步了吗?”司仪询问三人,他是《小说金潮》的总编辑。
“我不愿意退让。”门马第一个说。
“我也不会妥协。”
“我也是。”
司仪闻言点点头。
“好。那讨论就到这里结束,就以对战模式下结论如何?”
“没办法了吧。”
“是啊。”
“只好那么办了。”
司仪确定三人同意之后,对坐在身旁的操作人员使了个眼色。女性操作员收到指示,开始操作面前的电脑。
从那台电脑延伸出三条电话线,分别与门马他们三人家里的自动书评撰写机连线。在这次会议前三人已谈妥,当三人讨论不出结果时,便由机器比赛决定。
电脑荧幕上出现狸猫、猫熊和无尾熊,开始两两队战一较高下。狸猫代表门马的自动书评撰写机。
“上啊!那里,把它扔出去!”
“咬它!啊,注意后面!”
“尾巴,瞄准它的尾巴!对,很好!干掉它!”
三人对着荧幕呐喊加油。
6
作家虎山道雪盯着文书处理机荧幕沉吟。他正在修饰刚写完的小说,但没有自信。他不安地想,这样写真的有趣吗?他至今出了几本书,遗憾的是,他的书并不畅销,几乎没有被书评家称赞过,也从来没挤进年底发表的推理小说前十名排行榜。
当他想再从头看一次时,玄关的门铃响起。
前来拜访的是一名自称黄泉咏泰的推销员。虎山听到他在卖自动书评撰写机,便摇了摇头。
“你到我家来是走错门了。我既不是文学奖的评审员,也不曾为杂志写书评,作家对谈之类的工作更不会找上我。总而言之,我没有非读其他作家的书不可的理由。”
黄泉笑眯眯地边听边点头。
“是,这我非常清楚。恕我失礼,不过虎山先生您尚未受到大多数读者接受,或者该说是认同……”
“因为我的书乏人问津。”虎山露骨地发出不悦的声音打断对方。
但是黄泉毫不畏缩,脸上依旧堆着笑容,挺身向前继续说道。
“敝公司有一件非常适合虎山先生的商品……”
他话还没说完,大门就打开了。两名身穿工作服的男子将一台像影印机的机器搬了进来。
“等一下!你们突然将这种东西搬进来会造成我的困扰。”
“别这么说嘛,总之请先听我说明。嗯,我想跟虎山先生借一下你写的原稿,稿纸或磁片都可以。”
“你想做什么?”
“这个嘛,你看了就知道。”黄泉脸上浮现一抹别具深意的笑容。
虎山将他撵出去,但是终究败给了好奇心,从桌上拿了磁片给他。
“这是还没公开的原稿。”
“好的。”
黄泉将磁片插入机器,经过一番操作之后,没多久就输出一张纸,上头不知写了些什么。
黄泉说:“请过目。”
虎山看了那张纸,“啊”一声叫了出来。
·主角的出场早了两页。
·三十二页的格斗场景描写增加五行。
·删除四十五页那段政坛说明。
·五十八页,毒岛一雄这个角色要描写得更恐怖。
·六十三页,增加一名神秘的中国人。
“这是什么?作品指导机吗?”
虎山一问,黄泉“啧啧”地咂嘴。
“这不是那么简单的东西。这是用来反制目前充斥市面的自动书评撰写机的机器,名叫自动书评撰写机杀手。”
“自动书评撰写机杀手?”
“也就是说,自动书评撰写机并不完美,开发那件商品的我们知道该怎么写小说才能够获得自动书评撰写机的高度评价,这台自动书评撰写机杀手就是提供建议的机器。”
“那太棒了。”虎山侧着头。“可是现在的自动书评撰写机都增加了个人风格进化器,怎么能知道作品会被评价成怎样呢?”
“当然,有些作品的评价会因评论评论家而异。但是看了每年年底发表的推理小说前十名排行榜就知道,被选为第一、二名的作品不管哪位评论家都会给予A的评价。自动书评撰写机杀手就是以那种水准的作品为目标。”
“我懂你说的意思了,但是这样真的写得出有趣的小说吗?”
听到虎山的疑问,黄泉蹙眉摇了摇头。
“请你别误会,自动书评撰写机杀手并不是一台用来写有趣小说的机器,它只能帮助你写出令自动书评撰写机给予高度评价的小说。我实际读过照这样写出来的小说,老实说并不有趣。”
“那样不行啊。”
听见虎山这么说,黄泉一脸诧异地问道:“为什么呢?”
“为什么……”
“你听好了,虎山先生。现在几乎所有的评论家都用自动书评撰写机工作,他们自己并不读书,换句话说,目前公开发表的书评可说全是自动书评撰写机写的。而读者看那些书书评买书,因此作家该在意的是自动书评撰写机。此外,文学奖的评审也多半是以自动书评撰写机的评价为基准唷。现在已经不能再以人为对象写小说了,请你改变想法,用自动书评撰写机杀手帮助你,成为一名畅销作家吧!”
虎山震慑于黄泉的气势,点了点头。
7
哎呀呀,又卖出一台啦……
走出虎山家,黄泉在嘴里自言自语。
继自动书评撰写机之后,自动书评撰写机杀手的销路也很好,滞销作家和立志成为作家的人都心甘情愿的购买。
公司正在筹备下一样新产品,叫做自动心得撰写机。那是以一般读者为对象所开发的产品,只要将它的构造想成自动书评撰写机的机能简化版就行了。将书放进那台机器后,机器就会输出概要、内容如何有趣、如何无聊等等。
公司认为现在几乎没有真正喜欢读书的人了。当今世上根本没有人有闲工夫好整以暇地看书,会到书店的只有那些不读书便觉得有罪恶感的人、受到过去爱读书的习惯束缚的人,与想让自己看起来有点文学气质的人。他们要的只是读了多少书的业绩罢了。
黄泉觉得这真是一个奇怪的时代。不太看书却想成为作家的人增加了、卖得不怎么样的书却挤进票选排行榜前十名,还有一般读者不知道的文学奖也增加不少,诸如此类的怪现象充斥,书这种实体逐渐消失,唯有书周遭的幻影残像扰惑人心。
黄泉心想,读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