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响亮。
俊介站起来,继续摇着头。走到门口时他回头说:“我再说一次,我不能理解。实在没
办法配合。很遗憾,不能满足各位的期待。”
“怎么会这样?”关谷说时站了起来,但是藤间抓住了他的手。
“现在再怎么强迫并木先生也是毫无意义的。不是钢铁般的团结意识,是没办法穿越这
次的事件,不是一开始就说过了吗?”
“可是……”关谷说到这里低下了头。
“请吧,并木先生。”藤间伸出手,“你可以按照你的判断行事。我们该说的都说了,
接下来就交给你决定。”
“我打算去报警。”
于是藤间抬起了下巴,然后点头说:“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告辞了。”俊介走出客厅。
5
回到分配给他们的房间后,俊介并没有立刻行动,而是坐在床上,动也不动地好一会儿
。房门无声地开了。美菜子进来后,反手关上房门。俊介看了妻子一眼,不说一句话地起身
整理行李。
“你……你很轻视我们吗?”妻子呻吟般地询问。
丈夫没有停止手的动作,摇头说:“不知道,对我而言。”
“也……也许吧。”
“为什么没有坚定的信念呢?不肯相信自己的孩子吗?难道认为章大会做那种事吗?不
过只是为了考试,会去杀人吗?这种事不用想也知道。”说到这里他无力地挥挥手,“可是
再多说什么也没有用了。即使所有的父母都相信自己的小孩,但其中还是有人会遭到父母的
背叛呀。”
“因为大家都有内疚。”
“内疚?什么意思?”
美菜子坐在床上,按摩着自己的肩膀。
“刚刚藤间先生他们说的话,有一些谎言存在。”
“哪一个部分?”
“关于泄漏试题的报酬……”
“报酬?你是说钱吗?”
“除了钱以外的……报酬。”
“除了钱以外还有别的吗?”说完俊介回过头睁大了眼睛。
美菜子一直盯着地板看。
“不会吧……”他语尾模糊了。
“是的,没错。”美菜子低着头继续说,“泄题的学校职员并非只有一个人,包含负责
人一共三名。一名女性和两名男性。当然握有实权的人是男性们。”
“对那些男性吗?”
“是的。”美菜子点头说,“考生的母亲们会提供自己的身体。就是所谓的签约金。”
“津久见居中斡旋这种事吗?”
“他没有强制,而是暗示。他威胁说,如果没有签约的话,说不定到时候会产生变化。

“那家伙!”
“津久见老师也是听从对方的指示,又不是他高兴这么做的。”
“你也……”俊介咽下口水说,“签约了吗?”
美菜子慢慢地摇头说:“我还没有。”
“还没有?”
“我下不了决心。老实说我很想得到考试题目,就算是付钱我也愿意。不过你不必误会
,和你结婚之前我有一些存款,我不希望造成你金钱方面的困扰。可是一旦被要求出卖身体
时,我便跨不出去了。”
“我想这很正常。那么你算是保留现况啰?”
她点头:“可是已经到了该回复的时候了。”
俊介张开嘴,重重吸了一口气。
“所以那个保险套就是为了这事吗?你决定提供自己的身体了吗?”
“不是决定了,我还在犹豫。应该说曾经很犹豫。我想拖到最后再做决定。带着保险套
的话,万一发生那种事也不必担心会怀孕。但尽管如此我还是因为犹豫而决定放弃。”
“这是怎么回事?”俊介将手放在额头上,“只能说你们疯了。”
“没错,我们的确是疯了。不过是入学考试,花大钱也就算了,居然还要提供妻子的身
体!”美菜子的声音里带着些微的嘲讽的意味,而且是颤抖的。
“慢点,那么下面那些人的太太们……”
“我没有详细问过,本人也没有提起。我想大概已经签过约了,至少一枝和靖子是。”
俊介发出呻吟:“不只是本人,真不知道他们的先生有没有神经呀!”
“他们原则上……”美菜子微微地侧着头说,“应该不知道有这种事吧?”
“怎么说?”
“关于私下取得试题的作业,通常会被叫去的是考生母亲。在津久见老师的安排下,母
亲们跟修文馆中学的职员见面。交易的内容当场谈,包含刚刚说的那种契约也会有所暗示。
这时对方会很亲切地建议,最好不要让先生知道。”
“所以说先生们并不知道啰?”
“原则上吧。”美菜子皮笑肉不笑地说,“但其实是知道的,这种事根本藏不住。夫妻
之间是不会谈的,而是保持沉默的理解。”
“是这样子吗?”
“刚刚不是说到英里子拿出来的照片有金钱授受的画面吗?我想其实不是。实际上是签
约时的证据照片吧?”
“签约?噢……”俊介连摇了两、三次头,“应该是太太们被修文馆中学的职员带进宾
馆时被拍到了。原来如此,我懂了。毕竟金钱授受的画面哪有那么容易被拍到呢?”
“知道有那种照片,藤间先生和关谷先生也慌了。”
“那是当然的吧。我已经说过很多次了;谁会做出奉献自己妻子的举动呢,他们怎么可
能平心静气,不动声色呢?”
“是你的话会怎样?”美菜子问,“如果我做了那种事,你不会平心静气吗?”
“这……”说到一半,俊介瞪着自己的妻子说,“你是什么意思?”
“我想我做什么事情你都不会在意吧。因为……”她抬起眼睛看着丈夫说,“你不是希
望我有外遇吗?这样你就能正式提出离婚了。”
俊介没有答话,而是叹了一口气坐在旁边的椅子上。
“每个家庭都一样。孩子到了六年级的时候,夫妻之间的爱意早就荡然无存了。可是藤
间先生或关谷先生他们并没有想过要离婚,如果太太做那种事他们心里还是会抗拒的。不可
能平心静气的。我想就算都结束了,心中还是会留下芥蒂。所以他们为了逃避这种痛苦,便
找到了一条逃脱的路。你想会是什么?”
俊介摇摇头。
“自由恋爱。”她说,“维持着夫妻的关系,彼此接受对方重新以男人女人的身分生活
。哼,这种说法听起来很好听,其实就是一不做二不休,互相容忍对方的外遇呀。”
“所以关谷才会跟一枝在庭院里打得火热?难怪明明看见这情形的藤间和靖子却一句话
也不说。说不定他们自己也搞在一起了。”
“藤间先生……”美菜子恢复严肃的神情,“他说有管道可以拿到合法的药物。因此他
们两对夫妻经常用药物举办聚会。”
“聚会?”俊介拍着大腿说,“这么说来,坂崎倒是提起过。结果藤间还蒙混说是卡拉
OK聚会。”
“坂崎先生是最近才加入的。他好像以为这次旅行可能有机会办嗑药聚会。”
俊介站起来,一边摇头一边走动。
“太不寻常了。在孩子们看不到的地方,父母沉溺于药物之中。这么说起来坂崎太太曾
经说过:他们都不正常。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呀。”
“君子很瞧不起大家。只是因为自己的儿子拓也成绩最差,她很烦恼不知道该怎么办。
她知道坂崎先生到处拈花惹草,所以觉得没有必要帮他顾全什么。只是因为自己的身体不好
,还没有做出决定。自从动手术之后,他们之间就没有夫妻生活了。”
俊介举手做出投降的姿势,然后重新面对旅行包开始整理行李。
“老公……”
“我总算搞懂了。我也说过好几次,你们都疯了。”
俊介拉上旅行包的拉炼,戴上了手表。
“没错。”美菜子平静地说,“我们是疯了,但不是没有自觉。只不过在考试结束之前
无计可施,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然而结果竟是自己用手勒住了自己的脖子。”
俊介看着妻子的脸,她的双眼流下了泪水。
“我们不知道谁是凶手。可是想到自己做的事,也不敢认为对孩子们没有造成不好的影
响。英里子发现了我们的秘密,连证据都掌握在手,这对我们是致命的一击。如果在她被杀
之前,让我知道这个事实,我想我也会希望让她消失在这个人世间吧。所以我不敢说章太没
有同样的想法。我们相信孩子,但对自己却没有那样的自信呀。”
俊介摇摇头,拿起了旅行包:“随你们高兴吧,我是不奉陪的。”
他穿过房间,抓住了门把,然而在转动前又回过头来。
美菜子手上拿着剪刀站在那里,刀刀尖端锐利,闪着银光。
俊介做出防备:“你想用剪刀杀我吗?”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可是让你走了,会造成大家的不幸。”
“现在不就很不幸了吗?”
“如果你要报警的话……”美菜子边哭边说,“就说是我杀死了英里子,不要说出真相
。”
俊介叹了口气。
“那是不可能的。只要警方开始调查,你们就没办法说谎的。说了也是会被拆穿的。”
“我想救章太啊。”
“又不确定他就是凶手,不是四分之一的机率吗?不管怎么说。”俊介打开房门,一边
盯着妻子手上的剪刀一边来到走廊,“我只能说真话,也只会说真话。”
关上房门,走下楼梯。门口没有任何人,在他穿鞋的时候也没有看见任何人的身影。只
听见美菜子的哭声从楼上传下来。
外面一片黑暗。俊介钻进了车里,感觉座位的触感跟平常不太一样,但他不以为意地发
车而去。
离开别墅区走了一段路后,他将车子停在路肩。打开车里的灯,让开身体检查座位的靠
背。
上面挂着削过的木头串成的东西。他再一次靠在上面,木头的部分正好抵住了两边肩膀
和腰部,而且在旁边位置上还放着一个类似不求人的道具:一边的前端套着圆形木头,另一
边则缠着球拍的胶带。俊介拿起来端详了一下,试着靠在肩膀上。圆形木头正好抵在他平常
觉得酸疼的部位。
俊介凝视着这两个奇妙的道具好一会儿,然后关上车里的灯光,继续开车。找到一个空
地掉头回转。
再次回到别墅区时,他直接经过藤间的别墅,将车停在租来的别墅旁边,拿着那两个道
具下车。别墅二楼的灯光亮着,他按了门口的电铃。
不久有人开门。在链条的另一边露出了坂崎拓也的脸:“啊!是章太的爸爸呀……”
“晚安。”俊介笑着问,“可以帮我叫章太吗?”
“好。”说完拓也将脸缩了回去。
不久后门又再度开了。这次没有拉上链条,章太就站在门口。
“什么事?”章太一脸困惑的样子。
“这是章太帮我做的吗?”
看到这两件劳作,少年微笑了:“怎么样?”
“很好用。”俊介也笑了,“正好抵到背和腰的穴位,一边开车也可以一边按摩了。”
“因为爸爸老是喊说背和腰会疼嘛。”章太有些难为情地低着头。
“谢谢,不过你还真清楚我的尺寸。”
“那是白天量的。”
“白天?”说完后俊介用力点头说,“就是你说我背上有虫的时候吗?”
“嗯。”章太回答。
“是吗,我完全没注意到。谢谢,我会用的。”
“就为了说这些,专程来这里吗?”
“是呀,就只是这样。晚安。”
他正要离开别墅时,“爸爸!”章太叫住了他。
“什么事?”
“嗯……回去的时候,你会跟我和妈妈一起吧?不会是各走各的吧?”
俊介凝视着这个不是他亲生子的脸。少年的脸上没有笑容,只露出询问的眼神。
“嗯。”俊介抬起下巴说,“我是这么打算呀。”
“太好了。”少年的脸上恢复了笑容。
走出别墅坐进车子之后,俊介并没有马上发动引擎。而是盯着黑暗直看。经过了十分钟
以上,他才发动了引擎。但这一次他没有经过藤间的别墅而不入。他将车子停在停车场,走
下阶梯。这时发现大门站着一个人,是美菜子。
“你在干什么?”她的胸口上下起伏得很厉害。
“刚刚那孩子打电话来说爸爸来看他了。”
“然后呢?”
“我想你也许......会回来吧......”
“是吗。 ”俊介将旅行包放在脚边,将头发向后拨, “也许杀死英里子的人是章太吧

美菜子吃惊地抬头看着他,眼睛睁得大大的: “为什么?”
“我居然忘了,不是你们那些复杂的动机,而是忘记了章太也有更单纯的动
机。 ”俊介看着妻子的眼睛说, “想要将父亲从情妇手中抢回来的动机。”
美菜子“啊”地发出一声哭声。
“我也同样有罪。”俊介说,“如果真的是章太做的,也等于是我让他犯罪的。
所以我一定要预防那些可能伤害他今后人生的情形发生。”
“老公......”
“可是这需要决心。”他将手放在妻子的肩膀上,“需要相当大的决心。尸体要
在湖底消失需要好几年,不,大概要花几十年吧。这中间我们肯定都会提心吊胆的。
就算尸体不见了,我们的灵魂也无法离开这湖畔吧。”
“我知道。”
妻子低声回答后,将手搭在丈夫的背上。
解说:湖面之上——东野圭吾的小说艺术
陈国伟(游唱) \ 文
对于日本推理小说作家而言,新本格浪潮兴起之后的创作环境,无宁是再幸福也不过的
。以往独尊本格或社会派的现象,在九零年代以后的日本,似有融合及共荣共存的现象,开
始出现愈来愈多的作家,同时尝试本格或社会不同主轴的推理形式,也出现了像京极夏彦这
般不易归类的作家。
然而这正是文学自我生产的法则,愈来愈多的文评家认为,文学就如同生命一般,具有
自我演化的机制,当它发展到一个瓶颈时,自然会寻找转化的新路径。正如同生物的本能一
般,单一物种繁衍最后的结果,必然是灭亡与绝迹。唯有不同物种之间的融合,才能突破外
在环境的障碍,以及内在发展的局限。而这也是后现代氛围之下,文学跨界的自然发展。欧
美会从古典推理到冷硬派,日本从本格推理到社会派,都是顺应此一机制而生。每找到一种
出路,文类就找到新的可能,也就多一份生机。然而除此之外,我认为这跟作者不同的创作
意图,有着很大的关系。
面对推理小说,我们无法不注视作者的“意图”,因为不同的意图,会造成小说叙述主
轴的偏移。本格推理重在诡计与谜团的安排与破解,作者正是布置一场热闹的斗智嘉年华。
冷硬派要作家给犯罪一个理由,哪一个地方能比社会拥有更多的人心纠葛呢?叙述性诡计的
精华就在于运用语言的暧昧性,以及叙述结构上的盲点及死角,来让读者“误读”或在关键
处键入“习惯认定”,以制造出人意表的结果。“意图”不同,所形成的小说叙述风格,当
然也就各有千秋。
关于这点,我们在东野圭吾身上可以看到最好的证明。一般多将东野归类在写实本格,
然而我认为他其实拥有更大的野心,他总是尝试采取更新颖的叙事观点,给予读者新的刺激
及观看方式。在《恶意》中,他利用手记的暧昧性及盲点,形成挖掘真相的对话关系;《十
字屋敷的小丑》尝试从物的眼光出发,以木偶的角度絮语着事件一切;在《绑架游戏》中,
他挑战了以筹划绑架犯罪的角度,去观看整个案件发展的过程,更呼应了日本推理小说中新
的动机模式:只是一场游戏。《秘密》则是挑战悬疑小说的可能,在妻子灵魂附身与女儿的
扮演,真实的边缘上推敲着。《名侦探的守则》中,他解构了推理小说的主要元素,自己化
身侦探破案般,将密室杀人、暴风雨山庄、死前留言等一一颠覆,当魔术师将自己的底线都
揭露后,他势必要创造出更新更多的把戏,这就是后来我们看到的东野圭吾。
所以如果你问我东野圭吾到底是怎样的作家?对我面言,他是一个试图在最重视公式的
类型文学中,不断尝试在公式底线跳跃出不同舞步的推理小说家。
在东野圭吾的小说中,你可以看到他不断寻找新的说故事方式,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
纯粹的解谜不是他唯一关心的重点:这具尸体是怎么被制造出来的(这个人被怎样的手法杀
害、弃尸)?凶手如何隐藏自己?戏剧性的侦探与凶手对决场面,这些都不是东野圭吾最精
彩之处。在推理小说中,属于东野圭吾独特的光芒,应该是在于“是什么原因让这个死亡(
事件)发生?”、“遭遇这个死亡(事件)的人,该如何面对它?”这两个概念,在《湖边
凶杀案》中,这两个概念更是贯串了整部作品。
东野圭吾从来都不满足于,只是经营一个漂亮但再也单薄不过的动机,在他的文字世界
里,动机只是杀人的一个触媒。他真正要经营的是,作出“痛下杀手”这个动作,凶手背后
整个的个人历史背景、环境因素,还有包括这些因素加乘之后,所形成更复杂的心理层面。
他将这些部分紧紧串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庞大的内容,最后用一个意外性来作为结束。但其
实这些意外其实一点都不意外,因为在他前面交代的庞大背景中,你可以一一把它们召唤出
来,产生更浓郁的余味。而这,正是东野圭吾的魅力所在。
湖面之下:隐藏的意图
《湖边凶杀案》基本上是一部讨论家庭的小说,当然在其中东野圭吾批判力道之深,前
所少见。在表面平静的四个小家庭间,由于孩子都要考私立初中而一起补习,所以聚居在一
起,然而表面上的和底下却暗潮汹涌,而为了孩子,他们也一再牺牲自己,甚至逾越道德的
底线。
这是日本社会的一个扭曲景象,在高中入学比例超过九成的日本,家长为了让孩子将来
能顺利进入更好的高中、大学,从小安排孩子接受精英般的培育,努力考进私立初中。为此
,母亲们献出自己的身体,以换取校方人员泄题的机会,丈夫们却毫不在乎,其间的荒谬与
冷漠,令读者瞠目结舌。
这样的夫妻关系,似乎是日本社会的普遍问题,在野泽尚的推理日剧《东京夜未眠》,
及另一出台湾也播过的《情生情尽》(又译:为爱而活),剧中的妻子都意识到,当她们的
身份转变成“母亲”之后,她们与丈夫之间的联系已经不是爱情,而是孩子了。家庭的组成
维系在“父亲—孩子”、“母亲—孩子”的单向关系上,而非三人网络。难怪《东京夜未眠
》里,数个家庭远离东京,希望在新社区建立理想的家园,实则也是因为想要重建逐渐破败
的家庭关系。
东野圭吾犀利地点出,就算彼此冷漠以待的夫妻,一旦遇到孩子遭逢危险,也能携手合
作。正因为那是至亲之情,是人类世界中最具垄断性的情感。虽然人可以在不同的对象身上
找到爱情、友情,但亲情,它的对象却是限定的,唯独只能在那独一无二的对象身上。这观
念只隐藏在我们内心,所以我们很快地可以接受,美菜子终究会为了孩子跨越那道德的底线
,奉献自己,而俊介不是亲生父亲,所以他不会为章太牺牲。
在感性上或许我们可以同情、可以理解,然而在社会道德的层面,这还是触动了那不能
始终存在着的底线。或许为了增加批判的力度,东野圭吾安排了这些父母举行嗑药派对,搞
婚外情,甚至藤间和关谷两人的妻子,相互在对方丈夫身上寻找感情的慰藉与支持。这些挑
战人伦道德底线的安排,一方面呈现了日本现在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也凸显了他们在父母
的身份之外,保有自我欲望与面对压力的方式。
小说的最后,他们又恢复了父母的身份,俊介开始他真正的父亲人生。东野圭吾没有给
我们一个确定的答案,到底是谁发动了这次的杀人,但因为亲情的垄断性,所以我们可以隐
约体会到,东野圭吾意在言外的暗示,引导我们去发现章太犯罪的可能动机,那纯洁的原因
,因为他要夺回唯一个父亲,唯一对象的爱。
不论是守护父母之爱的单纯原因,还是在升学主义的压力下,孩子恶意的反扑,然而换
来的代价是,父母亲必须为孩子背上一辈子的罪。但换个角度来想,不顾孩子的想法,以为
是为他们好,独断地为了孩子出卖肉体、金钱,逾越道德的底线去交换光明的前途,不也是
让孩子无形中背负了他们所不知情的原罪吗?而这是隐藏在表面动机之下,值得我们一再去
追问的问题。
(本文作者为新生代新锐小说家)
推理小说浅谈
赖振南 \ 文
推理小说是日本大众文学的两大显学之一,也可说是大众文学极致发展最具代表性的类
型。今天我们已对“推理小说”一词耳熟能详,但此一文类在欧美的发展仅有约一六零年的
历史,在日本则仅约一百年的耕耘,然而其成长却是枝叶繁茂、百花齐放。
推理小说在日本为何造成这般风光盛况,历久不衰?
在日本,推理小说归类在“Mystery”的类别,而广义的“Mystery”,则包含了推理小
说、悬疑小说、冷酷派侦探(Hard-boiled)小说、SF(科幻小说)、恐怖(Horror)小说和
奇幻(Fantasy)小说等。不可讳言的,日本推理小说受到欧美推理小说精神的喂养和形式的
影响。日本推理的发展,最早是从黑岩泪香(Kuroiwa Ruikou,1862-1920)于明治时代(1
867-1912)后期改写欧美短篇推理小说的翻案侦探小说开始,开启了日本推理小说的先河,
这时距离欧美推理小说的滥觞,亦即一八四一年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创
作《莫格街凶杀案》(The Murders of the Rue Morgue)已经约有半世纪之久了。
而这段期间,英国的柯南道尔(Arthur Conan Doyle ,1859-1930)于一八八七年以《
血字的研究》(A Study in Scarlet)让福尔摩斯登场,带动了一波短篇推理小说创作的风潮,并让世人对有奇妙案件及潇洒名探所谓推理小说的新文类为之疯狂。大约同时,英国文坛大佬G.K.却斯特顿(Chesterton,1874-1936)也以“布朗神父”系列在福尔摩斯独尊物证据的风潮之外,开创了心理证据小说的流派,短篇推理小说的创作至此发展成熟,接下来就是迎接将爱伦坡的创作精神发挥到极致的“古典黄金时期”到来。在这段期间出场的都是
身为推理小说读者就算未曾读过作品,也必定听过响当当名字的大师,如有谋杀天后之称的
英国的阿嘉莎·克莉丝蒂(Agatha Christie,1989-1976)、桃乐西·赛儿斯(Dorothy L.
Sayers,1893-1957),美国的艾勒里·昆恩(Ellery Queen,1929-)、范·达因(S.S Va
n Dine,1888-1939)、狄克森·卡(John Dickson Carr,1906-1977)等人。
而日本方面在经过泪香及其他后人的努力之后,江户川乱步于一九二三年在《新青年》
发表《二分铜币》,并发表通俗推理的创作,日本推理小说自此开始了稳健的发展,而乱步
也被尊为“日本推理小说之父”。除乱步之外,这段时期活跃的作家尚有甲贺三郎、大阪圭
吉、横沟正史、木木高太郎、梦野久作等人,都为战前的日本推理小说文坛留下丰富的作品

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推理小说因为源自欧美,遭到日本政府以敌人的文化
之名加以打压、禁止,日本推理小说的发展则进入了一段黑暗时期。
战争结束后,日本推理小说开始复兴,战后最重要的推理小说杂志《宝石》也在一九四六年创刊,为作家提供了一显身手的园地。在战后的第一个十年除了备受期待的“战后五人男”(高木彬光、岛田一男、山田风太郎、香山滋、大坪砂男)之外,最重要的本格推理小说支撑者,便是以名侦探金田一耕助为主角创作一系列作品的横沟正史,他在一九四六年发表了金田一耕助首次登场之作《本阵杀人事件》后,引领一时风潮。从这个时期起,开启了日本本格三大家(横沟正史、鲇川哲也、高木彬光)的辉煌年代,一直到他们去世为止。
此外,以乱步的名义所设立的“江户川乱步奖”也在第三届(一九五七年)转型为新人奖,当年得奖作品是仁木悦子的《黑猫知情》,她在获奖后创作不,有“日本的克莉丝蒂”的美称。透过乱步奖,跃登推理龙门的新秀极多,这也成为后来日本推理文坛发掘新秀的重要手法。活跃于现今日本推理文坛的作家,有许多人都是透过各式各样的新人奖登场的。
在本格派作品发展到极致的同时,开始有人对于这类的纸上智力游戏感到倦乏。而在仁木悦子获奖出道的同年,松本清张也以《点与线》一作登场,放弃名侦探、奇怪的事件,着重人心内面的描写以及犯罪事件与社会的关系,为推理坛带来了全新的风潮,称之为“社会派”。清张获得了绝大的欢迎,压抑了当时已经显出疲态的本格派的发展,自此社会派推理小说作家以清张为首,森村诚一、夏树静子等人牢牢地占据了日本推理文坛长达数十年。于是当时的本格派作家有人封笔,如横沟正史;有人披上社会派的外衣,继续创作本格推理,如创作千草泰辅检察官系列的土屋隆夫,以及改写律师百谷泉一郎系列的高木彬光。
而在一九七零、八零年代最受到日本一般读者欢迎的推理作家,则是台湾读者也非常熟
悉的幽默推理代表人物赤川次郎,以及旅情推理之王西村京太郎。比起上述的作家,两人的
作品都能让未曾接触推理小说的读者更容易阅读,因此即使是现在的日本,还是有非常多不
熟悉推理小说的人一提到推理小说,会直觉联想到两人。
正如“盛极必衰”这句话的道理,社会派发展到后来也逐渐混杂入风化、官能、暴力的
元素,出现了衰败的迹象。就像是对社会派的反动一般,对于老一辈的本格推理作家,如小
栗虫太郎、梦野久作的作品也兴起一股再评价的风潮,而在七零年代因为市川昆导演的一系
列金田一耕助的电影大大卖座,也掀起了一股热烈的横沟风潮。此外由台籍评论家傅博以研
究战前作品为主的杂志《幻影城》在一九七四年创刊,这对本格派复兴也做出了相当大的贡
献。出身自这本杂志的作家有栗本熏、连城三纪彦、田中芳树等,至今都非常活跃。虽然这
时候日本推理文坛的台面上仍旧是社会派为尊的状态,但是本格派终究还是累积了相当的力
量,准备反扑。
曾经宣言一生都要献给本格推理小说的岛田庄司,在一九八三年以《占星术杀人魔法》
一书 登上推理文坛。此书描写名侦探御手洗洁如何解决一桩横跨四十年的悬案,为纯粹的
解谜游戏,虽然受到当时的社会派风潮嗤之以鼻,却在日本大学推理社团间大受欢迎。在他
的赏识之下,一九八七年当时仍为学生的绫辻行人推出了《夺命十角馆》一作,此作开宗明
义宣示了纯粹斗智的推理作品才是读者想要的,开启了日本推理文坛第三波本格推理高峰,
一九八七年便被视为新本格元年,并在二零零二年热热闹闹地庆祝诞生十五周年。新本格的
作家除绫辻之外,尚有第一期的有栖川有栖、我孙子武丸、法月纶太郎、歌野晶午等人,并
且不断地增加中,在现在的日本推理文坛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
除了新本格之外,推理小说注入了更多的元素,诞生了许多难以被归类的作家,东野圭吾、宫部美幸、京极夏彦、桐野夏生等人非常地活跃。其中宫部更是被视为新一代的国民作
家备受期待。从以大众文学为对象所颁发的直木奖在一九六二年颁奖给木木高太郎之后,推
理小说作家获得此奖的人数持续增加,足以证明日本推理小说已经取得相当高的地位。
最后,为了让读者对推理小说有更清晰的视界、了解上述的演进,将推理小说大致加以
分类,并揭示其代表作家,以供参考:
A、本格派:阿嘉莎·克莉丝蒂《东方快车谋杀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艾勒里·昆恩《X的悲剧》(The Tragedy of X)、横沟正史《本阵杀人事件》、岛田庄司
《占星术杀人魔法》。
B、冷硬派:达许·汉密特(Dashiell Hammett,1894-1961)《马尔他之鹰》(TheMal
tese Falcon)、雷蒙·钱德勒(Raymond Chandler,1888-1957)《大眠》(The big slee
p)、劳伦斯·卜洛克(Lawrence Block,1938-)《八百万种死法》(Eight Million Ways
to Die)、生岛治郎《追凶》。
C、社会派:松本清张《砂之器》、森村诚一《人性的证明》。
D、倒叙类:从犯人的视角描写,在故事发展过程逐步揭露犯人为何会失败的原因:奥斯
汀·佛里曼(R. Austin Freeman,1862-1943)在一九二一年发表的《歌唱的白骨》(TheS
inging Bone)为创始作品。美国影集《神采可伦坡系列》(Columbo)、三谷幸喜《古畑任
三郎系列》。
E、法庭小说:以法庭内两边攻防为主的类型。史坦利·贾德纳(Erle Stanley Gardne
r,1889-1970)《梅森探案》(Perry Mason)系列、和久峻三《假面法庭》。
F、警察小说:以警察办案过程或警方内部人事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作品:麦可班恩(EdM
cBain,1926)《第八十七分局系列》(The 87th precinct)、横山秀夫《半告白》。
G、悬疑小说:让读者对于故事发展充满好奇,并且结局有相当高的意外性:康乃尔·伍
立奇(Cornell Woolrich,1903-1968)《黑衣新娘》(The Bride Wore Black)、马格丽特
·米勒(Margaret Millar,1915-1994)《眼中的猎物》(Beast in View)。
H、间谍小说:约翰·勒卡雷(John Le Carre,1931-)《从寒冷中来的间谍》(The S
py Who Came In From The Cold)、葛兰姆·格林(Graham Greene,1904-1991)《哈瓦那
特派员》(Our Man in Havana)。
I、惊悚小说:比起悬疑小说更不注重解谜和推理要素,主要是要让读者感到坐立难安。
史丹利·艾林(Stanley Ellin,1916-1986)《本店招牌菜》(The Specialty of the Hou
se)、艾拉·雷文(Ira Levin,1929-)《从巴西来的少年》(The Boys from Brazil)。
(本文作者为辅大日文系系主任)
日本推理小说迷眼中的日本推理小说
稻叶吹雪 \ 文
先从第一次看推理小说开始讲起。
用我一向贫瘠的记忆力回想的结果,应该是在小学四年级左右看的谋杀天后克莉丝蒂的
《东方快车谋杀案》,而且也不是三毛主编的版本,是附上了一九七四年电影剧照的版本。
据说这个版本,连阅读推理小说数十年的推理迷都不知道。如果有同好知道的话还请告知。
不过当时我并没有特别意识到这是推理小说。毕竟我是个在阅读本书之前只看伟人传记、历
史故事跟儿童冒险故事的小孩,对于故事中出现死人的作品,还会感到害怕——纵使克莉丝
蒂的作品其实是被认为是推理童话。(那到底是何时开始变成了坚持推理小说不死人不行,
对于花了七、八百页的巨大篇幅,居然只死一个人感到不满的推理小说阅读者呢?)
再来的发展就记得很清楚了,第一本让我觉得这样的故事真有趣的作品,是在一年后看
到了东方出版社出版的亚森罗苹系列的《恶魔诅咒的红圈》。老实说故事内容不是很记得了
,但是在阅读过程中那种兴奋、期待的感觉却还记忆深刻。不过,我并没有因此对欧美推理
小说情有独钟,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欧美推理小说并不多,再者最重要的原因是在国中时看
了克莉丝蒂玛波小姐系列的《复仇女神》一作被狠狠地闷到了。年轻的我便任性地以为欧美
推理小说都是这副德性,丝毫提不起兴致。即使到现在看欧美推理小说还是得精挑细选,实
在是因为当年的经验令我余悸犹存。再者因为受限于语言能力,我对欧美推理小说的了解,
一向都只能靠国内出版社主事者的自身喜好所出版的作品。单从这些作品,我势必无法全盘
地了解欧美推理小说的现况,甚至有偏颇的想法,也就不足为奇了。
那么再来就说说为什么会被日本推理小说制约吧,这样内容也才符合标题,编辑也才不
会认为我有灌水的嫌疑。
我的国中时期刚好也是赤川次郎在台湾书市最风光的时候,在同学的推荐之下开始看起
了赤川的作品,虽不至于惊为天人。但是,对于国中生而言,这样的作品足以构成某种文化
冲击。其中的轻快、俏皮,以及虽非惊天动地却还是让我惊讶不已的诡计,就是要比把我闷
到不行的《复仇女神》来得有趣太多。而这时候我也从推理杂志中找到了比赤川次郎更精彩
的作品——横沟正史的金田一耕助系列,其中的耽美、灰暗跟阴湿的气氛让我爱不释手。我
一定是从这系列的作品开始变成推理小说不死人是不行的基本教义派。
再来,就谈谈让我真正觉得这一生非日本推理小说不看的决定性作品,就是在高二那年
寒假,和《夺命十角馆》的相遇。纵使是现在,我仍旧能清晰地忆起当初那个结局带给我的
莫大冲击与感动。后来会有非推理迷问我,到底日本推理小说有什么好,值得这样着迷的?
我一定会告诉对方,因为《夺命十角馆》的阅读经验太迷人,让人无法忘怀。不过很多时还
是会换来对方的一脸狐疑。
而日本的推理小说到底有哪里好呢?
首先,就阅读赤川次郎的经验来说,故事节奏快速、场景推移迅速是大部分日本推理小
说的特色之一。能够很快地进入状况,对于我这种极容易不耐烦的读者而言是一件相当令人
感激的事情。尤其是这种节奏快速、不拖泥带水的作品,对于初入门的读者而言是相当亲切
的,想当年我就是因为《复仇女神》的节奏不够快,才会心灵大受伤害。
节奏快并不代表故事本身就没有深度,但在案件开始之前先让主角演上几十页的内心戏
,也不一定保证有深度。例如日本直木奖作家原尞的《被我杀害的少女》,故事一开场,主
角私家侦探泽崎便立刻面对犯罪事件。作者利用剧情的快速发展来带出主角如何不屈服于帮
派份子的暴力,以及警方的压力的硬汉性格,同时也深刻地描写泽崎的内心世界。比起我必
须花上相当长的时间,甚至一辈子也看不完的某些名作,这部只花了我不到三小时的作品,
却是足以代表日本八零年代正统冷硬派小说的伟大作品。
此外,日本的推理小说中很多都具有丰富的情报功能,情报系作品是日本推理小说的大
宗,从中能够获得相当多其实也不知道何时才能派上用场的知识。像在未识日文之前,我曾
经大量阅读了夏树静子的作品,她的创作绝大多数都属于情报系小说。例如《旅人的迷路》
就让人联想到现今也很热门的刑事鉴定,或是阅读检察官霞夕子系列也是对日本检察官制度
有所了解的好方法。再来还有近年来崛起的横山秀夫,他的作品也可以让人对日本警察制度
有相当程度的了解。
最后我想谈谈自己之所以最喜欢日本推理小说的原因——就是日本推理作品的多元化。
任何读者想要看的类型,几乎都有作家可以写出来,甚至能够教育读者推理小说是可以这样
写、这样读的。例如京极夏彦因为自身对妖怪的爱好,让他在推理小说这种讲求绝对理性的
类型中,放入和理性精神相违背的妖怪故事,却还是能言之成理,实在令人回味无穷。
亦或是在山口雅也的《生尸之死》中,故事的背景设定是在一个人死会复活的世界,那
么谋杀在这个世界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完全颠覆读者常识的作品,作者却仍旧能讲出一个令
读者心悦诚服的故事,怎能不令人心向往之呢?
最后就是对于创作形式的包容性。在日本推理小说界中,形式的开创一直都是作家们努
力的方向。就像是多年前带给我巨大冲击的《夺命十角馆》,破坏读者和作者之间默契的创
作方式,使得叙述性诡计成为重要的创作形式之一。亦或是野泽尚的江户川乱步奖得奖之作
《虚线的恶意》,到最后还是没有揭露犯人的真实身分。虽然在审查过程中造成了很大的争
议,却还是得到了推理小说界新人奖的最高荣誉,足见日本推理小说界对于形式开创的赞同
与鼓励。
日本推理小说对我而言,不光只是一种类型文学、看完即丢的消耗品。它影响我在求学
路上的选择,也让我感动,获得往前进的力量。有人认为推理小说应该扮演的角色是引领读
者走向美好的纯文学殿堂,不过我执着地认为在这方园地中,繁花似锦,人生之乐尽在其中
,别无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