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明珠猛的就顿悟了!
她被这小子耍了!
陈颐青哪里是来找她回家提亲的!用膝盖想也该知道,这小子就是拿她当个跳板的,他做儿子的不好跟他娘直说他要娶个平民丫头,就让自己这个和那个平民丫头沾亲带故的嫂子知道,她既知道了,自然没有瞒着婆婆和丈夫的礼,是以,陈颐青不用张口,就能把事儿说出来了。
果然就算是纨绔,在这种家庭长大的哪有省油的灯。
亏他先还又是威胁又是赔笑的做作一番,让她真信了!
想到陈颐青露出来的那一点诧异的表情,必是诧异这个嫂嫂怎么这么笨,还真信了,还好意提醒她要去回娘亲。
这混账小子!
郑明珠抑郁了,这地方真难混啊,满地都是陷阱,略踩一脚就要被人笑话,如今陈颐青这小子心中还不知道怎么笑她呢。
郑明珠恼怒的瞪他一眼,转身又去了荣安堂。
41打听底细
陈夫人和陈颐安还在说话,见郑明珠又转身回来,自是诧异,不过两人都是城府深的代表,并没有露出什么诧异表情来,倒是似乎她来的意料之中一般,神色极为淡定。
郑明珠在心中有些坏心的想,等我说出来了,看你们到底变不变色。
陈颐安招呼她:“忘了什么事吗?”
郑明珠露出一点为难的神色,轻轻的说:“是有一点事,却不是忘了。”
说着,看了看荣安堂站着的丫头婆子。
陈夫人会意,使个眼色给洪妈妈,洪妈妈便忙招呼着丫头们出去了。
郑明珠这才款款说道:“我原是准备回我自己的院子,路上却碰到了二叔。”
陈夫人见她这样慎重的遣退了丫鬟来说这件事,提到陈颐青,她已经不由自主的露出头疼的表情来,可饶是这样,听到郑明珠把事情说出来,还是忍不住怒气,一拍桌子:“这个混账!”
郑明珠退到一边,不予置评。
陈颐安也郁闷:“二弟怎么这样没规矩,闺阁女儿也是他能打听的?太不懂事了。”
他和陈夫人对望一眼,都知道此事不好。
郑明珠不是很清楚,或许陈颐安也不是很清楚,但陈夫人却很明白,此事可大可小,真要一个处置不好,后果难以预计。
帝都并非没有过这样的事情发生,陈夫人记得两件,因为这两件事是几乎差不多时间发生的,而结果迥异,且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先帝朝淮扬总督的幼子,自幼娇宠,不知天高地厚,某日在一次宴饮上与一位姑娘走了个对脸,便念念不忘,打听到了那姑娘是勤谨伯府的庶女,勤谨伯因在先帝夺嫡之争中站错了队伍,先帝登基后自是失了圣宠,因着小事由公府降为伯府,在帝都早已边缘化了,而淮扬总督却是先帝重臣,简在帝心,家中又本已经替他暗中相好了一位小姐,乃是侯府嫡女,并非勤谨伯这样失宠伯府的庶女可比,自是不会答应替他求娶这位姑娘。
可是这位公子一心念着这位小姐,某日竟只身登门求娶,闹的满城风雨,整个帝都都八卦了起来,事已至此,淮扬总督的夫人已经认命,准备娶了这个儿媳妇,没想到,勤谨伯府的那位嫡母,和这位小姐的姨娘仇怨极深,此时竟说这小姐与外男私相授受,与名节上有亏,竟要把她送入家庙。
小姐不堪受辱,自尽以示清白。
勤谨伯府告了御状,先帝就算再是看重淮扬总督也无法完全回护,只得将他调职,那位公子流放西北三年。
这是一桩。
还有一桩却没有这样热闹,内容是差不多,只是那位小姐并非正经小姐,父亲获罪,虽未罪及妻女,却是家道中落,与母亲兄弟回到帝都,依附外家。
公侯之子有意,对这位小姐来说实在是极大的喜事,虽说公子家中父母不肯,可这位小姐极有本事,抓住每一次机会在外造势,公子又肯配合,终于顺利嫁入侯府,做了正房奶奶。
只是这位奶奶家无恒产,或许是吃多了苦头,眼皮子便浅,只有进的,没有出的,又不懂规矩,性子蛮横泼辣,心狠手辣,真真是个搅家精。
也不知因着她起了多少风波。
这两件事的当事主母陈夫人都是认得的,当年还当着笑话儿看,如今事情照样儿落到她的头上,她才知道不好。
瞧这样的下场,两样她都不愿意重蹈覆辙啊。
陈颐青可是她的亲儿子,侯府的嫡次子,配公主也是配得上的。
前车之鉴如此,陈夫人知道不可掉以轻心。
陈夫人想了想,问郑明珠:“这位表小姐是什么府里来的?”
郑明珠老实的说:“媳妇也是昨日第一次见,听嫂嫂说,连她也不清楚是哪一房的亲戚。”
这种婉转话,修炼到陈夫人这个级别自然是听得懂的,心中就是一跳,看来这位表小姐和案例二差不多,也是打算依靠着亲戚找出路的,既然这样,先看好陈颐青是要紧的。
陈夫人就对陈颐安说:“我看青哥儿最近是有些不像话了,这几日安哥儿你上点心,把他给我看好了,别叫他出去乱跑。”
陈颐安明白了,起身笑道:“二弟这样大了,也该拘着学学规矩了,依着我,不如把他送去锦山别院,清清静静的住一阵子才好。”
锦山在帝都西郊,除了有帝王避暑行宫,也把行宫之下的各处好地方赏给公主、亲王、勋贵等,武安侯也在其列。
应该说,锦山别院是帝都一个身份的象征,也是进入了帝都顶级贵族圈的标志之一,若是在锦山有别院,再低调的人家也会被人另眼相看,若是在锦山没有别院,便是帝王再宠爱,也不过称一声新贵罢了。
就如同如今的贵妃娘娘的家族。
只是新贵!
陈夫人就说:“去锦山也好,只是你哪里得空。”
陈颐安笑道:“何必要我亲自去呢,派些人去就是了,母亲只管放心就是。”
陈夫人想了想,便答应了,不在帝都总是好一些,只是又嘱咐:“你得派了老成谨慎的,必要好生看着才是。”
陈颐安应了是,便出去安排,郑明珠也想跟着走,陈夫人却说:“安哥儿媳妇再站一站,我问你几句话儿。”
郑明珠只得留下,陈夫人说:“那位表小姐的事儿,你再跟我说一说。”
郑明珠为难的很,她昨日又没有关心那位不知道哪里来的表妹,别说她的事儿,连她姓甚名谁都不知道,只记得是个极貌美的小姑娘。
她想了半天,才说:“媳妇也不甚清楚,若是母亲想知道,不如明日媳妇回家一趟,找我嫂嫂悄悄问一问罢。”
陈夫人也为难,可是事关她宠爱的幼子,此时也顾不得脸面了,点头道:“也好。”
又想一想:“大张旗鼓的回去只怕不妥,能不能劳舅奶奶过府一叙?到底说话方便些。”
郑明珠想也是,又问:“也好,那母亲要见见我嫂嫂吗?”
陈夫人当然不肯为这件事见林氏,身份不同,对这件事的影响就不同,陈夫人亲自打听,那就有点官方味道了,除非求娶,必然是不方便打听的。
郑明珠就不同,到底是娘家表妹,关心一下也是正理。
她就是问这个,陈夫人自然会意,笑道:“可是不巧了,明日黄夫人请春宴,我与她交情不同,是必要去的,只怕见不到舅奶奶。”
郑明珠明白了,笑道:“既如此,我这就命丫头去请我嫂子去。”
林氏不仅自己来了,还带了只萌团子,琪哥儿。
琪哥儿这会儿大约是刚吃饱了,精神不错,黑亮的圆眼睛滴溜溜的看着这不熟悉的地方,胖鼓鼓的小脸白嫩可口,引得郑明珠戳了又戳。
他胖乎乎的小手挥舞了几下,抓住郑明珠的手指,看了看,就往嘴里塞。刚冒头的几颗糯米牙磨的她的手指痒痒的。
郑明珠忙笑道:“哎哟,不干净呢。”
抽出手指,去拿了个小金龙儿逗他玩。
林氏笑着说:“琪哥儿难得出门,今儿带他来认认姑母的门,也好亲近。”
郑明珠笑道:“巧得很,前儿我给琪哥儿打了十二对小金龙儿,正好嫂子今儿带回去。”
琪哥儿是属龙的。
林氏笑:“妹妹别太宠他了,不年不节的,怎么想起给他打这个。”
郑明珠拿着金龙,逗着琪哥儿来抓,一边对林氏笑道:“前日大爷不知什么奏对得了皇上欢心,皇上赏了他一盘金子,我想着,这体面不常有的,倒是个好事,便讨了些来融了给琪哥儿打玩意儿。”
其实是郑明珠深觉对不住林氏,想要讨好讨好。此刻见琪哥儿胖手去抓那亮闪闪的小金龙儿,笑的咯咯的,胖乎乎的脸上笑出窝窝来。
真是十分活泼的小家伙!
林氏说:“其实今日你不使人请我,我也要来的。”
“怎么说?”郑明珠把小金龙塞给琪哥儿,嘱咐奶娘好生看着他玩,不要吞嘴里了,坐正过来问她。
“有件事世子爷叫我告诉姑奶奶。那日世子爷听到了帝都一些传言,说的是姑奶奶的嫁妆如今在国公府里头…”
林氏便把那一日国公爷回府发了脾气,又被哄回来的事儿说了,这事儿当时虽是屏退了丫头,国公爷发怒的时候声音却很高,加上郑明玉对父亲的了解,单从前后音量对比上就知道大概是怎么回事了。
知道这次爹爹又信了朱氏,郑明玉只得吩咐妻子来告诉妹妹一声,让她好早作打算。
郑明珠听这和自己猜的差不多,倒也不以为意,只没想到当日顾妈妈那蠢货的话已经传的满帝都都知道了,这传播的速度,透着几分有人推波助澜的味道,郑明珠倒是没想到是自己的婆婆在后面轻轻推了一把,只想着果然不需自己动手,朱氏自然会出手帮她把顾妈妈给换了。
顾妈妈和吴建荣不同,留着也无益,便随朱氏收拾便罢了。
又笑道:“前日爹爹已经给大爷说了,都是奴才们不晓事,疏忽怠慢,他老人家自会再给我挑个好的使。”
那就自然又是朱氏挑了,那又是些什么花样,林氏也是很清楚的,便说:“或许可以回了世子爷,再给爹爹说一说罢?世子爷总担心姑奶奶受了委屈。”
这就是前院后宅的区别了,郑明玉再好,也无法周全护住内院的妹妹,郑明珠笑道:“我知道哥哥嫂子对我好,以前是我不懂事,辜负了哥哥嫂嫂的心,如今我已经都明白了,这件事我已经有了章程了,请哥哥不用担心,若是我委屈了,横竖会回来寻嫂嫂说的。”
真是对着谁都得承认一番错误,补救一下以前的烂摊子。
说起来,以前的郑明珠虽说不晓事,得罪的人还不少。
林氏见她这样说,也不再劝,虽说她也觉得还是朱氏来挑人,多半不妥,可是现在人还没挑了送来,八字还没有一撇呢,也没什么好说的,便笑道:“妹妹快别这么说,嫡亲的兄妹,做什么这样客气,只要妹妹好了,我和你哥哥也就放心了。”
看起来是接受了善意。
42表小姐的底细
说完了这件事,又说了几句话,郑明珠才开始打听那貌美的小表妹的事儿,林氏奇道:“妹妹怎么想起打听她了?她是太太娘家的亲戚,我自是不敢招惹的。”
唔,这话说的…有点婆媳不和的感觉。
虽然陈颐安嘱咐过,不过,郑明珠想了想,林氏是聪明人,应该不会为了八卦无端把这件事说出去,而若是让事情发展到比较不妙的程度,国公府里有个知情人,倒还方便些。
除了林氏,也没有更好的人选了。
郑明珠便说:“这话也只敢说给嫂嫂知道,昨儿二叔来求我,要问问那一位表妹的事儿,倒把我吓了一跳,后来婆婆知道了,也是一通发怒,如今已经把二叔给看起来了,只婆婆托了我,要我悄悄儿的问问情形,我便只好来问嫂嫂。”
林氏这才明白:“怪道昨儿妹妹特意打发丫头来请我,我还打量什么事,你哥哥听到了,又担心你在这里受了委屈,连连的叫我来,竟是为了这个,倒也是,为了这个,在这边说话方便些。”
“正是嫂嫂说的这个理。”郑明珠说:“我其实已经回了婆婆,这表妹家境差些,怕配不上二叔,只是婆婆要问清楚,少不得来托嫂嫂。”
林氏恰到好处的露出一个诧异的表情来,表示自己对这件事的惊讶,然后又说了一句:“这倒也是不好说的。”
真是体贴周到。
而且林氏果然不负郑明珠所望,简直没有她不知道的事儿,郑明珠本来想着,看林氏与朱氏并不亲热,林氏似乎不大敷衍朱氏的样子,没想到,她对朱氏这远房的侄女儿照样知道的清清楚楚。
真是眼观四面耳听八方的人物啊。
林氏笑道:“其实这哪里是个什么表妹,不过是太太那边的人,本来不好称呼,府里看在太太脸面上,混叫个表小姐罢了。”
咦,很有点文章呀,郑明珠听到这样含混的说法,登时精神一振!
原来那个美貌的表小姐是朱氏的亲娘,也就是襄阳候府的高姨娘娘家的亲戚。
这位高姨娘来历也算传奇,原本是帝都红绫儿胡同远近闻名的豆腐西施,生的一身雪雪白的肌肤,眉目间颇见秀媚,又言语泼辣,举动大胆,当年那年少风流的襄阳候,还不是世子,只是襄阳候府的二公子,一次无意中碰到了这位豆腐西施,生在高宅深院的少年哪里见过这样充满了勃勃生气的女子,和他见惯的温柔婉约的娇弱贵女简直不在一个世界。
那一种与众不同就叫二公子迷上了,非要娶回家去,他虽是嫡子,却非嫡长,家中还有个能干的哥哥,既然不能承爵,家中长辈对他就不免放纵一点,如今见他闹着要娶妾室,而这位高姨娘非奴婢之身,家中开着个豆腐坊,虽是低贱些,却也是个平民,也算是个良妾,到底知根知底,觉着倒比买个妾室好些,也就同意了。
至于高家,那更是觉得从天上落下来个金元宝,砸的一家人欢喜无限。
高姨娘进门后,自然就是锦衣玉食,家中豆腐坊也不开了,只因襄阳候府嫌扎眼,又生性谨慎,怕他们仗着襄阳候的名声在外惹是生非,便让他们到天津盘了个干果铺子和一个米行经营,又置了几十亩良田,一家人登时就以襄阳候的亲戚自居起来。
而过了几年,二公子的哥哥急病去世,二公子成为嫡长,世子位就落到了他的头上,那位高姨娘也已生下了一子一女,宠冠后宅,便是当时的世子夫人,如今的襄阳候夫人,也要让她几分。
到如今,高姨娘的长女又是国公府掌事的正房太太,那高家更是出入国公府,如同正经亲戚一般了。
当然,林氏是不肯承认的。
高姨娘只有一位嫡亲的哥哥,这位表小姐就是她哥哥的孙女儿,她出生的时候,二公子早已承爵襄阳候,高家越发风光了起来,她从小儿也是呼奴唤婢,金尊玉贵的养大的,如今还送到帝都,住进了国公府,成了表小姐。
当然,林氏完全不会称呼她表妹就是了。
至于其他人,她管不着。
怪不得林氏这样一个八面玲珑的人会和自己婆婆搞的这么不愉快,郑明珠深刻理解了,叫一个宰相的嫡长孙女,公府世子夫人,与妾室认亲戚,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再玲珑也不可能。
实在丢不起这个人。
也怪不得那天在公主府,林氏是那样的口气,郑明珠明白了。
郑明珠笑道:“原来是这样,那前日太太把她带了去公主府,竟就不怕人问起来?”
带去做什么郑明珠倒是猜得到。
林氏轻轻笑道:“问起来自然就答是娘家侄女,谁还问她哪个娘不成?”
说的也是,这浑水摸鱼用的倒是好,又有朱氏的两个亲生女儿为她掩饰,想必问题不大。
看来,这位比当年的高姨娘更美貌的表小姐,是要复制当初高姨娘的成功之路了。
而朱氏为了高家,倒也算是尽心尽力了,竟冒险把她带到了这种场合。
那一日到公主府的,除了各府贵公子,还有各位王爷公侯,若是能进王府,今后生下儿子,就有可能抬侧妃呢。
那才真是金凤凰呢。
可如今看上她的却是自己的小叔子…
郑明珠深觉自己运气不好,叹了口气。
林氏笑道:“别人家也罢了,独你们家不宜娶她,妹妹可要早做打算。”
这是真心为她打算的话,郑明珠点头称是,她也不是蠢货,自然知道,若是小叔子真娶她做妾,自己今后可是不知道有多麻烦。
就算自己不承认是娘家表妹也没用。
朱氏那本事…郑明珠心想:我又没疯了,惹这麻烦。
郑明珠要留林氏吃了晚饭再走,林氏再三不肯,笑道:“你哥哥中午就打发人进来说要回来吃晚饭的,我还是回去吧,咱们住的近,平日里往来尽容易的。”
郑明珠见留不住,只得送她出门,刚走到门口,跟着林氏出门的一个妈妈正从外头进院子里来,见了林氏忙回道:“大奶奶,咱们的马车轮子轴滑了,刚使人修去了。”
林氏面色一凝:“怎么回事?”
那妈妈道:“奴婢也不知道,外头的小幺儿报的。”
郑明珠见林氏面色开始发红,抿着嘴不再说话,便知道这不是一个平常的巧合,看来林氏和朱氏之间已经不是暗潮汹涌,而是表面化了。
郑明珠一时不好问,忙笑道:“既如此,便叫他们修罢,嫂嫂只管宽坐,索性用了饭再回去。”
林氏摇头:“烦妹妹派个车吧。”
郑明珠不好多说,只得答应,请林氏先进去坐了,吩咐玲珑去二门上叫一辆车送林氏。
玲珑出去了片刻就进来回道:“奴婢刚使人去说了,二门上管着马车轿子的王大富家的说,夫人出门了,带了车出去,剩的车偏拔了缝了,还没来得及收拾。”
意思是无车可用。
玲珑说完,抬头看了看郑明珠的脸色,只见她脸色如常,还转头对林氏笑道:“嫂嫂看看,我也是差不多的。”
这话说的十分有意思,既是看出了林氏的处境,又是免了林氏的尴尬,林氏登时觉得这个小姑子贴心了许多,也伶俐了许多。
林氏便说:“那么还是叫他们回去叫一辆车过来罢了。”
郑明珠笑道:“嫂嫂在我这里,还要回去叫车,这打的岂止是侯府的脸,不过是不懂事的下人,待我安排就是。”
两家都是贵胄高门,两人又都是各府里的嫡长媳,连车都叫不动,传了出去,实在丢人,郑明珠便对玲珑道:“那么你去叫王大富家的进来院子里头说话。”
玲珑应了,又说:“这王大富家的是洪妈妈的表姐。”
郑明珠点头,玲珑这才出去。
林氏笑道:“这丫头倒是伶俐。”
“几个丫头都是好的。”郑明珠说:“伶俐有伶俐的好处,不伶俐也有不伶俐的好处,这样倒是正好。”
林氏会意的笑一笑。
不过片刻,玲珑引着一个穿天青色绣梅花褙子的妇人走进来,郑明珠看了一眼,见她梳着一个圆髻,插着赤金簪子,个子高瘦,看起来倒是精明干练,进来便福身行礼:“奴婢给少夫人请安,给舅奶奶请安。”
郑明珠并不急着说话,只是喝着茶,只听到茶碗盖碰撞的清脆声音,那妇人垂手站着,看起来倒是规矩。
郑明珠放下茶碗,问:“你是管出门马车轿子的?”
“回少夫人话,奴婢是王大富家的,领了管出门马车和府里轿子的差使。”那妇人恭敬的答。
郑明珠说:“你的差使当的好啊,我要送舅奶奶回府,竟就没个可用的车。”
王大富家的回道:“奴婢该死,请少夫人明鉴,因这是临时吩咐的,奴婢并不知道,早上便把那拔了缝的车拿出去修了,夫人出门又带了车出去,一时间竟就没个可用的了。”
言下之意,你这是临时安排的,怪不得我。
郑明珠并不生气,微微一笑说:“夫人出门,带了几个车?”
“回少夫人,夫人一辆车,身边服侍的姐姐们一个车,妈妈们一个车。”
“嗯,三个,那同时有几个车拔了缝拿出去修了?”
“一…一个,不,两个。”
“五个,我知道了,你下去吧,玲珑,你使个小子去外头问问韩七,咱们府里共有多少出门的车,叫韩七把登记簿子拿了来。”
“是。”
王大富家的顿时就傻了眼,她是万万没想到少夫人会突然发威
43不好惹的少夫人
在这府里,少夫人年轻不懂事,性子懦弱好糊弄是谁都知道的,今日夫人不在家,她便和几个媳妇子在二门旁的小角房里打叶子牌,手气正顺,见少夫人临时要用车,自是懒得去安排,随口便说没车了,自是思量着少夫人听了回话只得罢了。
且也不是第一次了。
偏偏没想到,今天少夫人这样强硬,她回了话,还要叫她当面回话,她自是不敢说实话,只得继续糊弄,指望着少夫人不懂,不过是为了在亲戚跟前挣个脸面,便做的格外恭敬,可是此时一听要去叫二门上的大管事韩七爷,且问登记簿子,显是通晓管事门道的,立时便知道兜不住了,一张脸涨的通红,汗出如浆,‘噗通’一声跪下,强笑道:“少夫人,这些许小事不用惊动韩七爷,问奴婢就行了。”
说着就磕头。
郑明珠给玲珑使了个眼色,玲珑便站着不动了,郑明珠才说:“那你说吧,如今府里大小车辆共有多少,平日里常出门的有多少车。”
王大富家的却只是磕头,不敢说话。
玲珑声音清脆的说:“少夫人问你话呢。”
王大富家的一径磕头:“少夫人,是奴婢猪油蒙了心脂迷了窍,做出这样混事来,求少夫人饶了奴婢吧。”
见她终于不敢再辩解,郑明珠才说:“我虽不当家,但家里人口总是知道的,若有什么大小事,府里从夫人起,到各位小姐,等闲出去一二十辆车也是有的,如今你不过是个二等奴才,仗着夫人不在府里,便敢驳我的回,给你体面当面回话还敢糊弄我,真打量我好性儿?还是仗着有人撑腰,我便动不得你?”
王大富家的不敢回话,只得磕头:“是奴婢不晓事,求少夫人开恩。”
郑明珠轻轻一笑,回头对林氏说:“让嫂嫂笑话了。”
王大富家的急急的磕头:“少夫人开恩,奴婢这就去给舅奶奶备车。”
郑明珠这才颔首,玲珑便说:“还不快去。”
王大富家的急急的出去了,不过片刻,就有四个婆子抬了小轿子来门口,抬到门口角门子换马车,郑明珠陪林氏到了垂花门,才送林氏上了轿。
那王大富家的不敢上前,只远远的跟着,也不敢进甘兰院的院子,又不甘心就走,只在门口等着。
郑明珠并不想跟她多计较,如今当家的是自己婆婆,婆婆没回来,她就罚了人,怕婆婆脸上不好看,再说这也是洪妈妈的亲戚,她便想给她个脸面,等婆婆自己处理便是。
她今日发作只是窝囊日子过够了,总得让下面的奴才们知道,她到底是主子,且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主子。
雷霆手段虽快,却难免伤筋动骨,闹的府里不安宁,还不如润物细无声,不动声色慢慢挽回形象,原本的郑明珠积弱已久,乍然动作,反倒引人猜测。
郑明珠便叫丫头出去打发了王大富家的,那妇人一脸沮丧,惴惴不安的走了,回去便忙着叫人递信儿给自己的表妹,求她给自己转圜。
晚上陈夫人回府,早有人悄悄的回了少夫人这事,洪妈妈在一边听着,脸色通红,心中百般后悔没早一步告诫亲戚们少夫人和以往不一样了。
洪妈妈在陈夫人身边服侍了多年,大小事经历了许多,若不是个聪明伶俐的早不是今天这样的体面了,她心中其实也是知道的,看少夫人干脆利落的处理了顾妈妈和管铺子大管事的事,就该知道少夫人再不会如以往哪样随人拿捏了,只没想到这第一回就是自家亲戚撞了上去,实在是没脸。
陈夫人听了,倒是笑起来,就看了洪妈妈一眼,洪妈妈红了脸:“奴婢实没想到那王大富家的这样胆大,夫人正应按例罚她,不然便是奴婢在少夫人跟前也是没脸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