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就算是康熙早就知道了这些干股的存在 ——他一个当皇上的,要是弄不清儿子们背地里有多少灰色收入,就等着哪天儿子们招兵买马将他赶下台吧,这会儿被胤禛亲口说出来,他心里还是有些高兴的。
瞧瞧,总算是有个儿子什么都不隐瞒他这个当 爹的了。
40、十三离京
“前些日子,十三行的钱德武掌柜送来一封信,给儿臣说了一件事情。”胤禛并不知道康熙心里这会儿的那点儿子自我安慰的心思,只低着头说话。
“福寿膏这种东西,很是容易让人上瘾,上瘾之后,会让人体虚无力…”胤禛仔仔细细的将瘾君子的症状说了一遍:“儿臣举得,将福寿膏送到大清的洋人,不安好心,汗阿玛想想,现在不过是广东那边的人多吸食福寿膏,若是有朝一日,全大清的人都吸食福寿膏呢?”
“而且,这福寿膏若是真像洋人说的那么好,增福增寿,那么,洋人自己怎么不用,还特意送到大清来?咱们大清若是有什么好东西,难道会迫不及待的送到洋人那里吗?将心比心,这事情,洋人必定是打着什么坏主意,儿臣就想着,亲自到广东去看看,顺便调查一下这个事情。”
说完,胤禛起身行了个礼。康熙微微皱眉:“这个症状,你已经确定了?”
“是,那掌柜怎么也不敢骗儿臣,据他说,广东那边,已经有不少人吸食这个福寿膏,导致家破人亡了,这种事情,一查就能查出来,也没人有那个胆子敢在这种事情上作假。”
胤禛皱眉说道:“汗阿玛,此事宜早不宜晚,还请汗阿玛允儿臣走一趟。”
康熙有些不太愿意,这个时候,太子被废,胤褆恨不得取而代之,老三这段时间也不闲着,老五和老七是没那个心思,但这两个也不属于能干的。老八玲珑八面,连贤王的名头都传出来了,老九不消停,老十跟着跑,得用的儿子多了,提防的地方也多了。
老四这会儿,是他最信任的儿子,若是这会儿连老四都不在他身边,他能用的人就没有了。
“必得你自己去吗?”康熙想了一会儿问道,胤禛笑着应道:“只是儿臣在那边有些股份,在十三行也能说凑个份子,所以才要儿臣过去。”
“你不要去了,让十三去。”康熙瞬间就想到十三了,刚才老四可是说了,这股份还是因为十三他才得了两成的。
“这段时间,朕还有别的事情吩咐你去做,就让十三去吧,反正他在京城也是闲着的。”康熙立即拍板:“两个月的时间够不够?”
“汗阿玛,儿臣想将广东那边的福寿膏都收缴了的。”胤禛顿了顿说道,心里估算了一下,现在大哥是已经得了汗阿玛的厌弃了,但是三哥还没暴露出来,八弟也还稳当着,短期之内,还不能让十三回来掺和,要是和上辈子一样,那他还不如不重生了。
“梁九功,让人宣了十三阿哥过来。”康熙手指在矮几上敲了敲,侧头吩咐梁九功,又转头对胤禛说道:“这段时间,朕的身子有些不好,你留下来陪朕处置一些政务。”
胤禛有些焦急的抬头看康熙:“汗阿玛可曾宣了御医?御医有没有说是什么问题?”
“你不用着急,朕心里有数。”康熙摆摆手,指了指桌子上的一摞奏折:“你等会儿看看那些折子,重要的给朕留着,不太重要的,你直接批了就行。”
胤禛立马有些慌了:“汗阿玛,儿臣,儿臣以前并没有…”胤禛是批过折子的,不是上辈子,而是这辈子,有时候康熙南巡了,或者巡塞外了,他留在京城,那也是天天看折子的,但是,像是今天这样,被康熙留在御书房,和康熙一起批折子,那才是前所未有的。
“难不成还等朕邀请你?”康熙难得的开了个玩笑,瞧着这个儿子,他才能暂时忘记了自己其他的儿子,都为了他屁~股下面的那一把椅子争的忘记了人伦,恨不得他这个当老子的早日归西。
现如今,也就胤禛能让他放下心防了。
“是,汗阿玛,那儿臣就逾矩了。”胤禛赶忙再次行礼,康熙 额角:“你先去看着吧。”
等十三过来的事情,瞧见的就是康熙和胤禛各自占据了一张桌子,都低着头看奏折的情景,心里微微一动,十三偷偷的瞧了一眼胤禛,然后才过去给康熙行礼。
“汗阿玛,您这会儿叫儿臣过来,可是有什么事情?”笑嘻嘻的凑到康熙跟前,十三抬手给康熙揉了揉肩膀,康熙靠在椅子上,手指在右肩点了点:“没事儿就不能叫你过来了?”
“那肯定不是啊,只是汗阿玛一向比较忙,儿臣这不是担心打扰了汗阿玛吗?”十三赶忙在右边加点儿力气,康熙微微哼了一声才说道:“刚才你四哥过来说了一件儿事情,是关于福寿膏的。”
“哦,我也知道,之前那个掌柜也给我写信了。”胤祥点点头说道:“四哥也和我说过这个东西很是不好,打算自己去一趟广东呢,汗阿玛是允了四哥吗?”
“没有。”康熙闭着眼睛说道,胤祥立马就着急了:“汗阿玛,那东西真不是好东西,危害特别大的,要是不早点儿弄清楚,怕是整个大清都会遭殃的,您可不能不当回事儿。”
“朕没答应让你四哥过去,是因为朕有更好的人选。”康熙似笑非笑的斜睨了一眼绕到自己跟前的胤祥,胤祥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脑门,赶紧又过去给康熙捏肩膀:“谁会比四哥更好啊?”
“朕让你去,你去不去?”康熙拖了一会儿,硬是逗的胤祥都有点儿着急了,问了第二次,这才开口:“让你替你四哥去。”
“真的?”胤祥瞪大眼睛,一脸惊喜:“汗阿玛真的让我去?”
“自然是真的,朕一言九鼎,岂会骗你这个毛头小子?”康熙在他胳膊上敲了两下:“怎么,一听说能出京,就高兴的忘形了?”
“不是,我就是想着,能为汗阿玛做些事情,心里高兴。”胤祥赶忙说道,康熙骂了一句臭小子,就不搭理他了,自顾自的批折子。于是,胤祥就那么站着,给康熙捏了半天的肩膀。
第二天一大早,胤祥就带着收拾好的包裹往城门口去,胤禛比他去的更早:“你到了广东,只要专心办这件事情就行了,京城的事情,你不要担心。”
胤祥笑眯眯的点头:“我听四哥的,原本我是打算给太子添点儿堵的,但是没大哥动作快,现在大哥被关在府里了,我就是想做什么,也暂时不敢做了。”
他现在算是知道之前自家四哥那些话是什么意思了,他不用掺和,就有人会率先跳出来当那一杆枪的。
“你知道就好。”胤禛瞥他一眼,递给他一个盒子:“这些拿着防身,万一有用银子的地方,别省着。”
胤祥好奇的打开看了看,顿时瞪大了眼睛:“四哥你这么大方啊,喂,这些是哪儿来的?你该不会是做了什么让汗阿玛不能知道的事情吧?”
“瞎想什么呢。”胤禛在他脑门上敲了一下:“不过是新近捣鼓了一个玻璃厂,给你留了两成的干股,这是头一次分红,你也不用不好意思了,行了,时候不早了,赶紧的走吧,路上可要小心。”
胤祥连连点头,伸手向远处的侍卫招了招,一群人翻身上马,胤祥又冲胤禛示意了一下,这才驱马离开。
胤禛在原地站了一会儿,转身进宫。有侍卫正在向康熙禀报事情,胤禛在外面站了一会儿,等那侍卫离开了,他才进去。
“老四,你可曾听过一个叫做张明德的?”康熙一手拿了一本折子,一边漫不经心的问道,胤禛愣了愣才点头:“回汗阿玛的话,儿臣听过,大约是半年前,那张明德往儿臣府上送了名帖,说是他比较擅长看相,愿为儿臣一看,汗阿玛您也知道,儿臣并不是很相信这个,也就没有见那张明德。只是后来,听说那张明德被人引荐给大哥了,儿臣还劝了大哥一次,只是大哥执意要将张明德邀进府内,儿臣也没办法,只好当不知道这事情。”
康熙皱着眉点了点头,胤禛也没多问,只和昨天一样,继续坐在桌前,将桌子上的折子分成几部分,重要的折子一般上都会夹着一个条子,上面写着简要,胤禛打眼一瞧,就能看出那折子重不重要。
忙到了中午,胤禛向康熙告辞,到永和宫去请安。
德妃正忙着做小衣服,听宫女通报,赶紧将那小衣服给塞到炕桌下面的抽屉里,然后摆正了坐姿,笑盈盈的示意胤禛在自己身边坐下:“今儿怎么有空?你汗阿玛那里不忙了?”
“嗯,今儿的折子比较少。额娘这几日过的可好?有没有什么需要的东西?”胤禛笑着问道,德妃摇摇头:“我的月例够用呢,倒是你…”
顿了顿,压低声音:“这段时间,还是没什么起色?有没有看中的姑娘?”
胤禛有些无奈,放下茶杯喊了一声:“额娘,这种事情,御医不也说了吗?不是看中什么姑娘的事情,您也别操心了,等哪天儿子自己有心情了,指不定就行了。”
原先德妃说起这个话题,他还要做出一些不好意思,尴尬,郁闷之类的表情来,但是德妃提的次数多了,他连装样子都省了:“额娘,这件事情先不要提了,十四最近在忙什么?我已经有很长时间没见他了。”
德妃脸上微微有些尴尬:“我也有段时间没见他了,怕是又在外面疯跑呢吧。”
胤禛心知肚明,怕是十四又去找了八阿哥他们,只是也不拆穿,能和德妃的关系缓和,就已经是个惊喜了,至于十四,慢慢来,都是男人,他对十四的野心,也算是了解。
“额娘,若是您见了十四,告诉他一声,这两天,八弟那里比较忙,让他暂且不要去打扰八弟。”胤禛笑着说了一句,给十四说,十四必定是以为他是在挑拨。给德妃说,那就是他孝敬额娘,友爱兄弟了。
德妃果然有些慌张,身子往前倾了倾,那着急的样子,都快跌下软榻了:“可是出了什么事情?还是皇上那里…”
“额娘别慌,这会儿还没出什么事情,但是保不准就是这两天了。”胤禛赶紧扶了德妃的胳膊:“额娘也别多问,这两天只我在汗阿玛身边,若是传了消息,怕是汗阿玛会生气。”
德妃赶紧点头:“好,额娘不问,等会儿你十四弟过来,我就和他说,只是,八阿哥那里,会不会连累到你十四弟?”
“额娘放心,不会的,只要十四弟别傻乎乎的出头就行了。”胤禛含糊的说了一句,瞧了瞧窗边放着的西洋钟,起身笑道:“时候不早了,额娘我就先回去了,下午不进宫了,今儿天气有些冷,额娘可要多多注意身体。”
41、兄弟之间
因为上辈子的事情都已经是隔了三百年了,所以胤禛也只记得个大概,具体的时间就不是太清楚了。再说,这辈子的事情,和上辈子,早已经出现了不同,他也不可能将每一件事都对上准确的时期。
他知道八弟胤禩蹦跶的太欢,会被老爷子教训,也估摸着会是这两天的事情了。但是他没想到,老爷子竟然会这么雷厉风行。
昨天他刚去永和宫给德妃卖个好,顺便挽救一下自己的亲弟弟,今儿的早朝,老爷子就将胤禩给骂了个狗血淋头。
瞧瞧跪在那儿直哆嗦的胤禩,胤禛心里还真是有些怜悯,老爷子那张嘴可真是…
散了早朝,胤禛走刚出大殿,就听后面传来十四的喊声:“四哥。”
胤禛回头,就见十四急匆匆的赶过来了:“四哥,你要去给额娘请安吗?正好我也要去,咱们一起吧?”
眯着眼睛看了十四两眼,胤禛又转头看了看大殿,随手拍了拍袖子,这才点头:“正好,那咱们过去吧,昨儿我见额娘脸色有些不好,让人送了些补血补气的药材,也不知道送到额娘宫里了没有。”
“送到了,昨儿我来给额娘请安,额娘可是夸了四哥你老半天呢。”十四笑着说道,急走了两步,和胤禛并排着:“四哥,八哥这事情…”
“不该你过问的,就不要过问,现在汗阿玛正在气头上,你要小心些。”压低声音说了两句,胤禛顿了顿:“出头的橼子先烂,你只好好呆着就行了。”
十四有些不满:“四哥说的什么话!八哥往日里待我不错,现如今他落了难,我不说为八哥求情,反而去疏远他,这不是让人寒心吗?就是我真上了折子给八哥求情,汗阿玛心里也定然不会怨怪我的!”
一个有情有义的儿子,和一个铁石心肠的儿子,康熙会欣赏哪一个,他还会不清楚吗?四哥这人肯定是不想让他得了汗阿玛的喜欢,特意来拖他后腿的!
十四年纪还不大,这会儿脸上的神色就有些太过于明显了,胤禛微微挑了一下眉,也并未多说什么,反而是岔开了话题:“我前几日听说弘明染了风寒?这几日可好了些?”
“多谢四哥挂心,已经好多了,小孩子家家的,正逢天气转凉,身子就有些受不住。”十四脸上带了些忧心:“弘明身子弱,这一病就病了小半个月,可将我愁坏了。”
“弘明年纪还小,你得多注意些,弘昀这段时间也是将我愁坏了,他那身子时好时坏的,这个季节,最是让人担忧了,真是养儿方知父母恩,现下我可算是理解汗阿玛和额娘的一番苦心了。”胤禛摇了摇头,看了一眼十四:“你不愿我多管你的事情,我也就不多说了,只是,我只交代你一句,做事情之前,先想想额娘的慈母之心,可别让她为你担惊受怕。”
十四皱了皱眉,没明着答应,也没明着表示不屑。
兄弟两个不再多话,到了永和宫,自是谁也不会去提之前路上的一番话。德妃难得见两个儿子聚在一处,喜的拉着这个问问,拉着那个问问,又要留兄弟两个用午膳。
只是,胤禛还要去帮着康熙看折子,十四还要出宫去找九阿哥十阿哥商量事情,两个人一致辞,倒是让德妃略有些失望。不过,儿子有正经事儿做,她也不强留。
送了兄弟两个出去,才倚在软榻上叹口气,姜嬷嬷给她端来了红枣茶,笑着劝道:“主子怎么叹气呢?两位爷都长大了,又都很受皇上看重,主子现在的日子,可算是拌上了蜜糖,别人可是羡慕都羡慕不来呢。”
德妃将茶杯捂在手心里,又叹了一口气:“他们受皇上看重,我自是高兴的,只是,到底是当年…他们兄弟两个,却不是很亲近,老四那孩子,虽说这两年,对我也敞开了心,只是,和十四之间的心结,却是有些解不开了,放着自己的亲兄弟不去亲近,反而和十三好的要穿一条裤子。”
姜嬷嬷在脚踏上坐了,一边给德妃捶腿,一边笑着说道:“可见主子是关心则乱了,四爷若是不关心十四爷,昨儿怎么会亲自过来交代一番?奴婢刚刚可是得知了消息,那位,今儿早朝上可是被皇上大大的训斥了一番呢。”
虽说女子不得干政,但德妃怎么会半点儿消息来源都没有?就算是打探不出朝堂上的事情,也至少得知道皇上今儿心情如何,是谁遭殃了什么的。
无关紧要的,总是能探听一两分的。
听了姜嬷嬷的话,德妃脸色也缓和了些,只是到底还是有些忧心:“十四那孩子,都是我当年疏于管教了,现如今倒是纵的他这样无法无天,老四怎么说也是他亲哥哥,还能害了他不成?放着亲哥哥不去亲近,去巴结着老八那个笑面虎,着实有些不像话。”
姜嬷嬷对这番话可没敢接下去,虽说德妃是和四爷解开了心结,但生下来就被养在佟佳皇后身边,后来佟佳皇后去世,又被皇上带在身边两年,一直到四爷大婚,都不曾在永和宫住过十天半个月的,怎么能和从小就被德妃养在身边的十四阿哥相比?
听听德妃说起两个儿子时候的口吻,听着都是教训的话,说起四爷的时候,就带了几分不愿深说的小心,说起十四爷的时候,却是随意随心。
“算了,孩子们都长大了,我也是白白操心。”德妃也没要求姜嬷嬷必须回答,发了一会儿呆,随手将茶杯放在一边,又从抽屉里面拽出昨天做的小衣服,扎了两针,又叹气:“老四怎么就那么命苦呢?之前弘昀又生病了,李氏就是个不省心的,放着两个儿子不去照顾,非得闹些幺蛾子,这下好了,连累我的孙子都病了。”
“四福晋太宽和了些,不过,这也是四爷的福气,总比三阿哥家的好些,听说,上个月,三阿哥的一个格格,小产了。”姜嬷嬷低声说道,德妃点了点头:“老四家的是个不错的,只可惜了…”
姜嬷嬷有些犹豫,德妃一边做针线,一边瞧了她一眼:“有什么话,你只管说。”
“主子,按说,四爷的事情,老奴是没资格开口的。”姜嬷嬷有些犹豫的说道,德妃笑了一下:“你跟着我多少年了,还有什么不能开口的?只管说吧。”
“四爷这事情,之前御医也只说,是四爷心里不想,老奴想着,您是不是给四爷挑个好的?指不定,就能让四爷来了兴致,然后这病可不就好了?”
姜嬷嬷小心翼翼的说道,德妃皱了皱眉:“之前我和皇上不都这么想的吗?只是,老四那孩子是个倔脾气,说不想就不想,不光是我,就是皇上当时说给他几个宫女,他都不愿意要。”
“主子,这可都有两年了,四爷的府上连一个人都没有添,这事情,就是咱们瞒着,但若是三五年,四爷府上也不添人,那咱们可就瞒不下去了。”
姜嬷嬷略有些着急的说道,德妃愣了愣,面色也跟着变了变,两三年倒是没什么,顶多了就是人家说四阿哥是个不好女色的。可若是五六年…那可就糟糕了,不是要传出四贝勒不举,就是要传出四阿哥惧内,就跟那个八阿哥一样。
可是,谁都知道,四福晋是个贤良淑惠的,皇上和她这些年也没申斥过四福晋,后面这个简直是不可能的,那传言就肯定是要认准前面那个了…
“可是,你也知道,老四那脾气…”德妃有些犹豫,姜嬷嬷不轻不重的给德妃捶腿:“要不然,赏给四福晋一个宫女?”
想了想,德妃也没决定下来,她太了解老四的脾气了,那简直就是倔到骨子里去了,说不要什么,那是绝对不要的,连他汗阿玛那里都能顶撞,更不要说她了。
再说,她和老四的关系也就这两年才缓和下来,要是因为一个宫女让老四闹了脾气,那就太划不来了。还是再等等吧,过个一两年,若真是有什么流言,皇上是肯定要比她先着急的。
放下一番心思,德妃继续做自己的针线活儿。姜嬷嬷见德妃没应,抽空捏了捏自己的袖子,过了一会儿,找了端茶的借口出门,看了一眼站在门边的润心,几不可见的摇了摇头。
“四爷,云南那边来信了。”在宫里忙活了半天的胤禛,刚回府就见张起麟急匆匆的迎了过来。胤禛眼神一亮,急走了几步,张起麟赶紧跟上,到了书房,就递上那封信。
一目十行看了一遍,又仔仔细细的看了一边,胤禛脸上露出个笑容:“不错,我果然没有看错他,他也没让我失望,磨墨,我要写一封回信。”
同一时间,年府,年遐龄也收到了年羹尧的来信。
“格格,二爷的信到了。”锦葵笑嘻嘻的掀开门帘进来,对正看账本的年秀月说道,年秀月脸上也露出惊喜:“真的?二哥这信,拖的时间可真久,距离上次都有三个月了。”
“奴婢刚瞧见陈嬷嬷拿着信去找太太了呢。”放下手里的食盒,锦葵将里面的点心端出来:“格格要不要去看看?”
“自然是要的。”年秀月合上账本,也不换衣服,就直接领着锦葵出门了。这已经是年羹尧呆在云南的第三个年头了,若是不出意外,明年三月,他就会进京述职了。
年希尧则是连任了,所以,还得有一年才能回来。
42、二嫂过世
年秀月高高兴兴的到正堂,结果进了房间才发现,爹娘脸上的神情都不怎么好,她也连忙收敛了脸上的情绪,蹑手蹑脚的走过去:“爹,娘,不是说二哥来信了吗?”
年遐龄看她一眼,将信递给她:“你二嫂,一个月前,过世了。”
年秀月瞬间就懵了,看了看年遐龄,又看了看眼圈微微有些红的年夫人,慌慌张张的低头拆开信就开始看了起来,年羹尧在信上详详细细的写了年二嫂过世的事情。
去年纳兰明珠被罢政,年二嫂就有些神思不属,时常身子有些不适。今年六月份的时候,明珠过世,年二嫂一病不起。云南那种地方,虽然还算是比较适合养病,但是架不住年二嫂心思太过于细腻,整日里垂泪哀叹,就是神医也就不得。
拖了两个多月,硬是没留住。
年羹尧最后在信上写到,要让年熙扶棺回京,估摸着时间,应该是十月初就能到的。
“爹,娘,熙儿这会儿也不知道是到了哪儿了,咱们是不是得先派人去接他?”年秀月伤心了一会儿,抹了一把眼泪问道,虽然她和年二嫂的关系不如和年大嫂那么要好,但年二嫂对她也算是关照有加,相处几年,感情也还是不错的。
年夫人点了点头:“我已经让行儿和和儿去接了,你吩咐下去,让人将府里的摆设什么的,都换掉,还要挂上白布,布置灵堂,另外,派人到纳兰家通知一声。”
年秀月连连点头,顿了顿又问道:“可要柔雅来帮忙?”
“不用了,她这两天因为章佳家的事情,心里也不自在,又有了身子,还是小心些比较好。”年夫人摇摇头说道,之前的事情,果然是被年遐龄猜中了,章佳家确实是被牵连到这次废太子的风波中了,只是幸好章佳家并不是哪一派的,现如今章佳柔雅的爹,也不过是暂时被罢官而已,等这段时间过了,也不是没有起复的可能的。
只是,章佳柔雅到底是新媳妇,一边忧心娘家的事情,一边又担心夫家可能会起了避嫌的心思,这两天就有些小心过头了。
“嗯,那娘留她在身边多说说话,别让她想太多了,要不然对身子不好。”年秀月点了点头,起身行了个礼:“爹,娘,那我先下去安排了。”
“去吧,你二嫂为人一向和善,又一直孝敬老人关爱幼子,我们势必得让她走的安心些才好。”年夫人拿帕子揉了揉眼角,她这辈子,最得意的就是生了两儿一女,最舒心的就是为两个儿子分别娶了端庄贤淑的媳妇。
大儿媳为人宽和,八面玲珑,年家上上下下就没有不喜欢她的,肚子又争气,一连生了三个嫡子。夫妻和美,恩爱无忧。
二儿媳虽然心思太过于细腻,但不骄不躁,出身高门却不任性刁蛮,与人为善,不是太爱说话,却也是上敬公婆,下怜小姑,只可惜,就是有些命薄。
眼瞅着就该和大儿媳一样,要喝媳妇茶了,却还是自己将自己给想死了。
年夫人心里也有些不好受,等年秀月出去了,才转头对年遐龄说道:“ 家的这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