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一针见血:“所以是有的。”
胤祚哼了一声,不理这个心眼比蜂窝煤还多的臭男人,哒哒哒跑去牵太子的手。
“太子哥哥,我们想想奶茶店怎么开吧。”
太子求之不得:“好。”
他本是觉得香皂和奶茶铺子的事已经和汗阿玛商量完了,没有别的再能说的,只想着岔开话题,别揪着功劳不放。
没想到和胤祚商量起来,还真的在短短一个时辰内商量好了京城和周围的奶茶店要怎么开。
连有些内宅夫人和小姐可能不愿出门,让奶茶店开通外送服务都想到了,当然,胤祚更乐意称之为:外卖。
一般的饮食行业是不支持外送的,主要是外送需要额外的人手,近一点还好说,要送的地方远一点,来回四趟就占用一个人。
只有一些大酒楼或者达官显贵家,才愿意花钱让人送。
当外送的起点从几十两银子变成了两杯奶茶的价钱,怕是有很多人冲着这个服务来买奶茶。
别说太子,康熙都对奶茶店的前景好奇起来,很想立马开起来,再出宫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景象。
然而胤祚并不着急,还在那巴拉巴拉。
“奶茶可以外送,一个是扩大销售量,增加利润,另一个是减少客人在店内的逗留,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给买蛋糕的客人。”
康熙和太子已经不是第一次听说蛋糕了。
最初是胤祚想让太子和胤禔合作,被太子一口回绝后就变成了太子一个人的生意。
康熙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说了这么久,奶茶和布丁都做了,蛋糕你倒是拿个成品出来啊。”
光听胤祚在那喊什么奶茶和蛋糕是绝配,就没见到一点蛋糕的影子,谁知道好不好吃?
虽说目前为止胤祚拿出来的东西就很少有不好吃的,但没准蛋糕就翻车了呢?
“我已经在做准备了。”胤祚道,“奶盖上的奶油就是奶油蛋糕的一部分,但是想要把奶油打出制作奶油蛋糕需要的量,需要很多鸡蛋和人手,这几天内务府在做我要的东西。”
他这么一说,康熙和太子都有点好奇。
主要是好奇以胤祚的魔鬼画技,还没让太子帮忙画画,内务府怎么能够明白胤祚要的是什么东西?
太子下意识问:“六弟,你给内务府画图了?”
刹那间,胤祚看向太子的眼神中充满了控诉:你居然嫌弃我的画!还是不是最好的兄弟了?!
太子别开视线,心虚地不敢和弟弟对视:“……当孤没说。”
胤祚满意了,转头一看,康熙正巧在喊:“梁九功,传海拉逊。”
胤祚:!!!
“我没有画图!我是用说和比划的!”
那一瞬间,康熙和太子都有点失望,魔鬼画技是有点辣眼睛,但也是他们的开心源泉呀。
胤祚气得扭头就走,这个家不能呆了!
康熙怕逗哭儿子,反应极快地临时改口:“朕只是想让海拉逊把那些东西拿来看看,没有要看你的图。”
这话里的“此地无银三百两”要素过高,胤祚能信就怪了,背对着康熙翻了个白眼,差点让面对着他的太子喷笑出声。
胤祚眼珠一转,破罐子破摔:“行啦,你想看就看,反正也看不出什么东西来。”
他虽然有些时候会胡叭叭,大体上还是靠谱的,他敢说看不出什么东西来,康熙就歇了这个心思。
结果胤祚吃完晚膳一走,康熙又想看了。
内务府离乾清宫远了些,就算找腿脚最好的太监跑上一趟,内务府那边收拾好东西过来,来回也得小半个时辰。
康熙和太子默默期待了小半个时辰,期间干活都更有劲了,然而派出去的太监回来禀报:“回皇上,内务府那边说六阿哥提前把东西拿走了,就剩几个还没做完的。”
康熙:“……”
太子:“……”
父子俩对视一眼:胤祚这是防着我们呢!
而此时的胤祚把内务府做好的东西全部藏到了屋里,哼,还敢嫌弃我的画,就不给你们看!
翌日,康熙精神饱满地上朝,等其他事情商定得差不多了,“传傅为格。”
在大清,三品以上的在京官员需上早朝,傅为格的品级不够,只能由皇上召见。
一听傅为格的名字,不少朝上的官员猜到了什么,按捺住兴奋之情。
等候传召许久的傅为格匆匆而来,行了个大礼:“微臣幸蒙天恩,不负圣望,第一批种上牛痘的人都没有感染天花,可见皇上说的‘牛痘可防治天花’是正确的。”
满朝哗然。
先前“牛痘能治天花”还只是人云亦云的传言,既然在朝堂上正儿八经地提起来,那就是真的了。
满朝文武山呼万岁,歌功颂德,把牛痘的功劳牢牢定死在康熙身上,真诚提议尽快展开种痘工程。
康熙拿着本该属于儿子的功劳,丝毫不虚,将一项项的措施安排下去。
首先就是把京城的传言变成官方认定的事实,让牛痘能治天花的消息深入人心,为日后在全国范围内普及牛痘打下基础。
而后就是分批次选人种牛痘,加大实验力度,扩大基数,减少将来大范围普及牛痘时可能出现的意外,此事需要太医院全力跟进。
最后就是满朝文武跟着一起商量全国范围内的牛痘普及要怎么做。
光他们知道并且认定牛痘的好是不够的,民间的反清复明势力众多,不会眼看着清朝廷将这样的好事传播开去收拢民心,还可能在种牛痘的过程中捣乱,污蔑朝廷,阻碍种痘。
今日的早朝开了许久,所有大臣都很积极,牛痘之事关乎后代,他们或许不在乎普通百姓如何,但很关心自己与子孙后代。
太皇太后是后宫第一个得到消息的人。
听到康熙把牛痘的功劳揽在自己身上,在原地呆坐许久,念了好几声阿弥陀佛,提起许久的心总算是放下了。
如此一来,她暂且就不需要担心胤祚的功绩会影响储君的地位。
只是那孩子自己说出来的牛痘,最后被康熙端走功劳,期间一个字都没提到他,也不知道会不会感到委屈。
太皇太后转佛珠的动作快了不少,“苏茉儿,皇上还没选好给六阿哥的奴才吗?”
苏茉儿摇头:“昨日还遣人问过,没有呢。”
这都多久了,选几个奴才而已,玄烨做事什么时候这么慢了?
太皇太后略为不满,“让皇上有空过来一趟。”
康熙因着牛痘之事心情好,收到太皇太后派人传去的话就立马过去了,“孙儿给玛嬷请安,玛嬷找孙儿何事啊?”
太皇太后挥退旁人,直接问了:“牛痘的事,胤祚同意了?”
康熙点头:“他说牛痘已经和孙儿做了交易,换不欺负太子,那牛痘就是孙儿的了。”
太皇太后差点翻白眼,宫里谁人不知康熙对太子多好?还欺负太子?也就是骗骗胤祚这样年幼无知的小阿哥。
“说好要给他的奴才呢?”
不管是牛痘之事的补偿,还是堂堂阿哥身边没有一个得用的奴才,这事都得尽快办。
康熙犹疑,“孙儿定了几个人选,还请玛嬷拿个主意。”
他念了几个人名,最后一个是:“魏珠,是梁九功的徒弟。”
太皇太后记得魏珠,上次跟梁九功过来送芋圆,“就他吧,让梁九功多提点提点。”
于是,永和宫侧殿的胤祚睡完回笼觉,双眼还迷蒙着就见到了魏珠,当即吓出双下巴。
他都老实好一段时间了,没有作妖啊!
总不可能他刚刚有了点小动作,康熙就知道他要做什么了吧?
心虚、害怕、想跑呜。
魏珠笑着打了个千:“奴才魏珠,从今天开始就是六阿哥身边的奴才了。”
胤祚:???
睡懵的脑子可算想起不久前康熙和太子说过要给他换伺候人的事,主要也是这事耽搁久了,突然换了人,没反应过来。
“怎么把你给送过来了?”
一般来说,在乾清宫伺候的人就只听命于康熙,不会随随便便给别人。
魏珠:“皇上夸奴才机灵,给六阿哥正好。”
机灵?胤祚怀疑康熙在内涵他,还有证据。
怎么办?要不晚点再作妖?


第31章
胤祚就是担心这回要做的事在康熙眼里不太正经,这才安生了许多天,好让亲爹的内心有个缓冲期。
他也趁着这段时间做出不少漂亮精致的手工雕刻蜡烛,香薰的成分没有加进去,等下次再搞。
主要是御花园里的兰花已经被他薅秃了,没办法提炼精油之类的东西加进去,别的花……康熙不喜欢啊。
看看满面笑容似乎并不觉得到他这里来是降职的魏珠,胤祚的良心有点痛。
如果在乾清宫任职,又有师父梁九功的提拔,兴许没多久就能混到康熙身边,现如今到了他这个注定日后要当纨绔的阿哥身边来,以后就没啥前程了,他能给的只有钱。
“来都来了,我也不会亏待你,但是有一件事我要提前告诉你。”
见六阿哥绷着脸,语气如此认真,魏珠以为是非常严肃重要的事情,认真地点了点头:“主子请吩咐。”
胤祚明示加暗示:“这一任皇帝是我亲爹,下一任皇帝是我亲哥,我未来就是个仗着皇帝关系横着走的大纨绔,除了吃喝玩乐,日子过得舒服一点,没什么前程给你,懂吗?”
魏珠没想到来新主子这儿的第一天,就触摸到了这份职业的极限,着实楞了一下,这才道:
“主子,魏珠年幼时家里遭灾,和家人走散,眼看着就要活不下去了,卖了自己进宫来求一条活路,最想要的就是安稳的生活,能跟着主子,那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魏珠跪趴在地上,给胤祚砰砰砰地磕了几个响头,“从此,魏珠生是六阿哥的人,死是六阿哥的鬼,绝对不会背叛您!”
“快起来。”胤祚恢复了前世的记忆,在那样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下,没办法毫无心理阻碍地接受旁人的下跪与磕头。
等魏珠爬了起来,胤祚问:“找不到家人了吗?”
魏珠摇头。
“那你就安心在我这待着,只要你不背叛我,真心待我,等我日后出宫建府,就把你一起带走,到时候跟着我吃香喝辣,在整个北京城横着走啊。”胤祚描绘着自己都心动到差点流口水的美好蓝图。
魏珠眼里泛泪,“是!”
宫女满了二十五岁能够出宫嫁人,太监却是要在宫里干大半辈子的,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忙忙碌碌一辈子,死了让私底下偷摸认下的干儿子替自己送终。
可是自己竟然能得到六阿哥的承诺,将来跟着他一起出宫建府,过安稳的纨绔生活。
能被指到六阿哥身边伺候,可真是他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胤祚不明白为什么康熙说要拨两个奴才过来,结果只来了一个,也不敢多问,反正够用就行。
“行了,开始干活吧。”
一听要干活,魏珠撸撸袖子,干劲特足,就想让新主子知道他不是个好吃懒做的,会卖死力气,值得主子的信任。
然后,胤祚带着他走了大门,指着偏殿角落的几筐黄黏土,“来吧,和我一起和泥巴。”
魏珠:???
胤祚发现他没跟上来,扭头招招手,“快过来,这个很难的。”
魏珠积攒的满腔热血,像一个充满气的气球,噗的一下就爆开了。
他生是六阿哥的人,死是六阿哥的鬼,不就是一大把年纪了还要玩泥巴吗?他可以的呜呜!
现代用的都是微波炉、烤箱和空气炸锅,胤祚只在小视频上大致看过这种土法面包窑,根本没亲手做过,只能一次又一次地摸索和尝试。
一筐筐的泥巴运进永和宫,再一筐筐地运出去,就连同处一宫的德妃都不知道儿子到底在那做什么。
她倒是想问问,却担心等自己真的过去了,儿子来一句“额娘一起来玩泥巴啊”,那她是玩还是不玩呢?
见胤祚和魏珠凑到一块玩得还挺开心的,德妃转身回了屋,左手点心,右手奶茶,满意地喟叹一声:哎,随他去吧。
就胤祚那差点要了他小命的名字,和他那能把祸闯到天上去的性子,想安安稳稳活着都挺难的,别的她真的不敢妄想。
鉴于此,她没特意封宫里人的嘴,动静那么大,她也封不住啊。
等这边的消息传到不知情的康熙和后宫众人的耳朵里,就成了六阿哥天天在宫里玩泥巴。
康熙:“……”
一开始康熙是不相信的,毕竟上一次胤祚玩泥巴就是准备尝试香皂的清洗效果,这一次或许也是事出有因?
一般人家的三岁孩子可能确实喜欢玩泥巴,他爱新觉罗家的阿哥,要什么样的玩具没有,非得去玩泥巴?
更何况,胤祚那贪吃的性子,泥巴不能吃,玩个屁啊?!
怀着这样的想法,康熙带着太子亲自去了一趟永和宫,而后亲眼看到胤祚在那团泥巴。
康熙:“……”你还真玩泥巴!
“爱新觉罗·胤祚,你就不能消停点?!”
那怒吼声震得隔壁承乾宫养胎中的皇贵妃都听见了,连忙派沛儿出去看看怎么回事。
她的孕吐反应过于强烈,经常吃了吐,吐了吃,日常靠永和宫送来的布丁双皮奶等甜食续命,实在无法坐视不理。
胤祚:???
“我哪不消停了?不就是建个面包窑吗?”他用脏兮兮的小手指着一旁正用小火烧着的面包窑,满脸无辜,又带着些许控诉地道,“是你自己说的要吃蛋糕。”
康熙的怒气倏的一下就不见了。
他见过大型的瓷窑和砖窑,结合胤祚所说,大约能够明白这个所谓的面包窑是用来烧蛋糕的东西,但是让他看着自己的亲儿子蹲在那里玩泥巴……画面实在过于刺激。
“你就不能动动嘴,让别人去做吗?”
胤祚默默看向康熙的身后,康熙扭头一瞧,刚从乾清宫分过来的小太监魏珠拎着一桶沙子过来,脸上和太监服上沾了不少黄黏土。
……所以他是给儿子找了个玩伴吗?
一想到那还是他和太皇太后一起决定的人选,康熙就心口痛。
太子倒是不怎么介意弟弟玩泥巴,只要弟弟高兴,他还能给弟弟递泥巴呢,没人多嘴就行。
“六弟,累了吧?快歇歇。”太子摸出自己的手帕,打算帮弟弟擦擦手。
“不用啦,我手脏。”胤祚熟练地把脏手放到水桶里搓揉几下,捞出来再擦,“太子哥哥今天怎么有空过来?”
太子瞥了一眼康熙,意思很明显:汗阿玛让过来的。
“这两天你没去乾清宫,只让翠微过去送下午茶,哥哥有点担心你。”
至于胤祚每天在御书房让太子启蒙的事,因着待遇过于特殊,说出去容易招惹嫉妒,乾清宫和永和宫这边都是闭嘴不提的。
这一次康熙和太子过来,也是想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好东西,能让胤祚不去看他那么喜欢的太子哥哥。
结果,所谓的面包窑就是一个不规则的半圆形,上面还有两个半圆的耳朵,看着像是熊,偏偏顶上还搞了根长烟囱,忒丑了。
康熙看一眼就不想再看第二眼:“可以用了?”
胤祚只给了他一个“呵”,满脸的“你不分青红皂白地吼我,别想我给你解释一个字!”,看得康熙手痒,很想对着他的小屁股来几下,让他知道知道亲爹的无情铁掌是什么滋味。
太子:“……”又来了,又来了!
太子安安稳稳的生活没过几天,又进入到弟弟气人汗阿玛想打人的圈子里,他这个当哥哥又当儿子的,必须从中周旋。
“六弟,能告诉哥哥吗?”
胤祚毫不犹豫地点头,还用眼角去瞟康熙,仿佛在说:我就是这么双标,你能拿我怎么办?!
康熙还真不能拿他怎么样,谁让儿子是因为他想吃蛋糕才开始和泥巴做起面包窑的?真要论起来,还是他这个汗阿玛的错。
只是当着奴才的面被儿子这么顶撞,他面子下不来,脸色有些发黑,但也克制着脾气没有冲儿子发,否则这小子又要不理他。
也不知道他怎么就生了个这么胆大包天的儿子,生来就是和他对着干的!哼!
太子:“……”这个时候就别挑衅了,六弟。
他真怕自己哪一天不在,六弟会被气到失去理智的汗阿玛打得屁股开花。
“老爷爷用的不是这种,我只能根据见到过的模样,做个差不多的出来。”胤祚介绍道,“到时候只要把做好的蛋糕胚放进去,烤上一段时间,再拿出来就能吃了。”
听起来还挺简单的,但是看胤祚忙得这几天都没空去御书房,最难的应该就是制作面包窑的过程了。
太子:“打算什么时候做蛋糕?”
胤祚:“之前做的面包窑失败了,只能敲掉重来,这个用小火烧着的还行,我就吸取失败经验再做一个。”
宫里上上下下那么多人都得送,就一个面包窑,还做得不是很大,得排队做到什么时候去啊?
落在人群后方的德妃,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面色淡然。
倒也不是习惯了康熙发火,只是连康熙最爱的兰花被儿子薅秃都没受到什么惩罚,不过是玩玩泥巴而已,能怎么样呢?
左右儿子和太子的关系都好到能在一张床上睡觉,真要发生点什么,太子也会求情。
隔壁承乾宫的皇贵妃抱着肚子翘首以盼,她现在没什么事做,每天最期待的事就是两件:等孩子长大,等隔壁送吃的。
前者还要等上八九个月,实在过于漫长,后者要简单许多,每天都有,还都是不同的新奇玩意儿,大大缓解养胎生活的无趣。
沛儿打听消息完回来,愤愤地说:“是六阿哥在和泥巴做面包窑,听说是要烤什么皇上爱吃的蛋糕。六阿哥为了给皇上惊喜,没有事先说明,落在有心人的眼里,就成了六阿哥年幼不懂事只知道玩泥巴。”
沛儿是家生子,从皇贵妃还在家里时就陪在身边了,说是主仆,实则姐妹。眼看胤祚做的吃食能让皇贵妃的孕吐反应不那么严重,不要太感谢胤祚。
因着这份感谢,沛儿话里话外都是对那些多嘴之人的厌恶。
当然,皇贵妃也是。
她自小就是被宠着长大的,入宫多年没有孩子是她过去最难的事,怀孕之后,最难的事就是养胎。
胤祚帮她解决了养胎过程中最大的三个问题:孕吐、进食、无趣。
要不是碍于和德妃之间的矛盾,康熙先前的叮嘱摆在那,她早派人叫胤祚来承乾宫玩了。
宫里夭折的孩子多,皇贵妃不管这一胎是男是女,只要能像六阿哥那样活泼机灵健康就好。
“沛儿,让人去提醒提醒德妃,宫里都传成什么样了,她这个当额娘的也不做些什么。”
说这话的时候,皇贵妃心中不太满意。
胤祚要是她的儿子,那肯定是如珠如宝地疼着,谁敢在外面说些乱七八糟的,必定被她压着打板子,更严重的丢去慎刑司脱一层皮。
“是!”沛儿欢喜地走了。
德妃听到皇贵妃派沛儿来传的话,沉默两秒,让翠碧把人送了回去。
等翠碧回来后,德妃禁不住发出灵魂质问:“胤祚是我儿子吧?”
翠碧:“……是的,主子。”
德妃气得手抖,又醋又委屈:“那怎么太子护着护着护回了毓庆宫,皇贵妃都要插手护着了?她是不是想把我这个儿子也给抢回承乾宫才算数?!”
翠碧急了,“主子您轻声点,万一让六阿哥听到就不好了。”
躲在门口的胤祚:“……”晚了,我已经听到了。
所以,这是可以开始接触四哥的节奏吗?
奶团子的眼睛biu一下亮了。


第32章
德妃不会傻到在三岁的儿子面前说出“皇贵妃的儿子是你同父同母的亲哥哥”的话,宫女太监担心惹事不敢多嘴,胤祚不敢表现出对此知情的样子。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这是他靠本事偷听来的!
同父异母的太子哥哥对他这么好,同父同母的四哥肯定对他更好啊!
胤祚兴奋地搓了搓手,招呼魏珠一起悄无声息地溜回自己的屋。
屋里的德妃被那么多人要抢她儿子的事气到了,根本没发现门外悄悄来了只小猫咪,偷听完又悄悄跑了。
胤祚的芯子是个成年男人,很多事不会叫和德妃同一年纪的翠微去做,自从魏珠来到他身边,就像多了个一起搞事的小伙伴,他说什么魏珠都会无条件听从,那感觉可太棒了。
主仆俩匆匆回到侧殿,让翠微在外守门,悄声说着话。
胤祚:“魏珠,你知道四哥在哪里吗?”
魏珠想了想:“四阿哥提前去了上书房,住在乾清宫西面的乾西五所。”
胤祚为自己的非酋运气感到震惊,“我去过乾清宫那么多次,怎么就没在路上遇到过一次呢?”
他难道是什么非洲人转世吗?
魏珠:“阿哥们寅时去上书房,师傅从卯时开始授课,授课结束吃早膳,继续学习到未时,用过晚膳再上骑射课。一天下来有两次休息时间,每次不超过一刻钟,其他时间都不准离开上书房的。”
这么一通说下来,胤祚都听得惊呆了,而后才听魏珠总结道:“阿哥们去了上书房就很忙,每天早出晚归,主子遇不上四阿哥是很正常的。”
谁让胤祚早睡早起,和四阿哥的作息时间完全不一样呢?
这要是还能碰上,肯定是四阿哥逃学了。
胤祚听到的这个版本比当初康熙告诉他的还要可怕,他根本不敢想象自己六岁以后每天凌晨三点起来读书,一整天都在学校上课,一天下来只有半个小时休息时间的黑暗未来。
兄弟们都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都不团结一下反抗康熙,太听话太孝顺了一点吧?!
“魏珠,你怎么知道得那么清楚?”胤祚觉得自己可能获得了一个有包打听能力的小伙伴。
魏珠笑道:“奴才担心您什么时候惹怒皇上,被皇上提前丢去上书房读书,特意打听来的。”
胤祚:“……”那倒不至于。
康熙再怎么丧心病狂,也不会让还没启蒙的三岁儿子跑去读书。
这么繁重辛苦的课业,没个好身体根本撑不下来,他要是去了,没几天就得翘辫子,没准骑射课程就是为此开办的。
但他抵触去上书房也是真的——卷不动啊!
同时也很不理解康熙。
你既然都已经定下太子,从小就把太子往卷王中的卷王方向培养,那为什么要把剩下那么多的儿子也逼成卷王呢?
要是其他阿哥都跟他一样,是只懂得赚钱和享受人生的纨绔,总想着抱兄弟和皇帝的大腿在京城横行,肯定拼了老命保护未来的衣食父母,打死也不可能九龙夺嫡。
额,如果真是这样,或许没有竞争者的太子会失去努力前进的动力?
要是这么想,那其他的阿哥就是康熙给太子准备的磨刀石?
嘶——不行,不能再胡思乱想了。
胤祚握拳,既然他来了,就一定不能让兄弟们内斗。
世界地图那么大,为什么要局限在一个小小的大清?去外面看看不好吗?格局打开一点,打穿地球啊兄弟们!
这一刻,所有正在读书的兄弟们,包括年幼无知懵懵懂懂的五阿哥和七阿哥,都觉得背后一凉,像是有谁在算计他们。
胤祚靠奶茶认识太子,靠布丁认识太皇太后,正好现在在做面包窑,他就想靠面包去认识四哥。
面包窑的温度不如烤箱稳定,在他想到更好的办法之前,做蛋糕都很容易失败,保险起见,可以先做面包试试。
心里惦记着勾搭四哥,胤祚过一段时间就去看看面包窑好了没。
直到感觉差不多,连忙带着小厨房的嬷嬷开始做面包。
面包和很多中式点心的做法差不多,都是用小麦粉加鸡蛋加酵母揉成团,等发酵之后再做,不过前者用烘焙,后者用蒸。
小厨房的嬷嬷们做惯了点心,胤祚简单吩咐两句,她们就能做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