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粟娘躲在树后没见着绵绵,已是惑,再见得比儿静静站在树下,听翁白说话,更是奇怪。

她左右看看,见得近旁没有树木遮掩,生满尺许高的矮树杂草,附近又无人,便摘了头上耀眼地金钗翠钿,悄悄儿蹲下身子,一点一点向前头爬去。

宋清目瞪口呆看着齐粟娘手脚并用爬了过去,此处虽是无人,他却断不肯和她一样做出身份的行径。他左右打量,实是无处可藏,一咬牙闪身离去,飞身奔到丁香树林另一侧,穿入树林中悄悄向翁白靠近。

“俺…俺虽然只有七岁,但俺不是个孩子…你不信可以去问同仁堂的崔大夫。他五十来岁,高高胖胖,很好认…”

“宋爷天天教,俺读书学规矩,俺已经把三字经、千家文都学了,现在在背《大学》…宋爷说以后还要教我背《论语》、《孟子》,将来还要学《史记》、《春秋》…”

“俺的武艺,宋爷说尚欠火候,但是帮里十五六岁地后生,没有比俺强的。等俺和连大船一个年纪了…俺是说他现在二十一,再过五年,俺也长成二十一了,俺肯定比他强…”

“俺接人待物时,容易让人当乐子耍,俺也知道了。俺以后少说话,多想事,想明白了再做…宋爷教俺什么,俺就认真记住了…”

宋清听得苦笑,翁白虽是老实感恩,他把他接回来近两月,训了不知多少回,也没听过他这样明白分寸的说话,如今为了这不过见了两面的小丫头,说话想事却是这般条理分明,用心实在,当真是让人无奈。

宋清细细打量比儿,见她眉目清秀,气质沉稳,低着头听翁白说话,虽是面带羞涩,却也无惊慌怯怕之意。

他的视线越过翁白和比儿,隐约看到矮树杂草丛中蹲着的人影,他叹了口气,从丁香树林中走了出去,“翁白。”

翁白听得宋清地声音,惊了一大跳,立时转过身来,结巴道:“宋…宋爷…”

“跟我回去。”

翁白偷偷侧头看了比儿一眼,低声道:“俺…俺走了。”说罢,匆匆追上宋清,向春院而去。

齐粟娘蹲在树丛后,见得比儿在丁香树下默默站了半晌,没有挪步。她叹了口气,站了起来,“比儿。”

比儿猛然惊醒,看向齐粟娘,脸上涨红,“奶奶…”

齐粟娘提着在树枝上划破的裙子,走到比儿面前,看了她半会,“不成地,他七岁就生成这样。若是十七岁时还是这样。你那时…就二十七岁了…”

比儿面上的红晕慢慢褪去,微微带了些苍白,“奴婢明白…”看了看齐粟娘,伸手从她手上接过金钗翠钿,小心替她重新插好,慢慢摘去她身上地草根,拍去裙上的灰土,“回席上罢,奶奶…”

前头宋清一路走回春院,眼见得快到院门口,宋清停下脚步,回头看向翁白,“不成地,翁白。她比你大十岁,你将来十七了,她就老了。她们家奶奶不会点头的。”

宋清看着翁白呆愣的脸色,叹了口气,“翁白,我今年三十五了,没有儿子。当初收留你也没想着你能这般出色。你把这事儿放下,好好跟我学着做事,帮衬着我。再过十五年,我老了,直隶漕帮…到那时候,你想要什么女人没有?”

翁白呆呆地看着宋清,嗫嚅道:“宋爷…俺…俺没想…”

“你的亲爹和你是没情份的。你的养父…虽是养了你七年,心里却没把你当儿子看。你明白的很。你跟着我,我教你做人做事,替你奉养你娘。”宋清看着翁白,慢慢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好好想想,把这事儿放下罢。”

翁白久久沉默,“俺…俺想见见俺娘…”

“你后天就去吧。”

第十七章 法源寺的丁香花会[四] -

院里,花宴正是热闹的时候,各府里的偏房都陪着笑,齐强在月钩儿耳边低声说了几句,引得她咯咯直笑,髻上的大红牡丹花儿随着笑声轻轻颤动着。

三庆园的戏子已唱完了《游殿》、《朝议》和《密誓》,十四阿哥一边喝着河北沧酒,一边听着《长生殿》中的一折《剿寇》。

“…只这血性中,胸脯内,倒有些忠肝义胆……”

傅有荣站在十四阿哥身后,看着宋清领着翁白,齐粟娘领着比儿,一前一后走了进来,不禁咋言,“那小子胆子还真大…”

十四阿哥挥手让身边两个苏戏退到一旁,瞅着齐粟娘沾了灰的白绫子金桂扣对衿春衫,划破了的湖绿绫子百折裙裙角,“看着倒不像是她教训了他,而是她自己被教训了。”

傅有荣低笑道:“十四爷门下的奴才,又有谁敢教训?”

十四阿哥微微冷笑,将空了的酒盅放下。他瞟了一眼秦道然,又瞟了一眼连震云,“爷门下的奴才被人算计,可不是头一回了…”

傅有荣驱前将横几上的酒盅倒满,看了看和宋清低声说话的秦道然,“大管事是九爷的心腹…”

十四阿哥伸手在酒盅边沿上慢慢磨沙,“九哥忘了,我如今不是十三岁,而是二十了…”

傅有荣小心翼翼道:“奴才听说,齐管事在江南二十一处牙行,所有往来的大货商,除了齐管事,就只有齐姑娘全照过面儿…”

十四阿哥端起酒杯。“这些事儿。放在心里罢。还用不上…八哥地事儿正是要紧地时候…”扫了连震云一眼。低笑道:“他地手下在查翁白地父母?他倒是不急不忙…有闲心理这些八杆子打不到边地小事…爷天天往他跟前凑。他奶奶地就当没看见…”

傅有荣看着十四阿哥端酒杯地手暴起了青筋。笑声中带着一股森冷之气。立在一边噤若寒蝉。

十四阿哥慢慢喝了一口酒。“八哥白费心思了。他和宋清不一样。他这样地人没有实在地好处。哪里又会投靠过来…”侧身倚在太师椅扶手上。抬眼看向青帘后女眷席。“真该一顿鞭子抽死她…”

傅有荣不敢接话。直见得狄风如站起举杯。方敢小声道:“十四爷。狄大当家向您敬酒…”

十四阿哥笑着端起酒杯。一口喝干。傅有荣连忙把酒盅儿倒满。十四阿哥坐在太师椅上高高举杯。狄风如面上带笑。将自己酒盅倒满。一口喝干。

傅有荣看着狄风如坐下。悄声道:“这位狄大当家已经递贴子到府上了…”

十四阿哥无声笑着,“约他私下见一见罢…”

三庆园戏子唱完了《剿寇》,班头上前磕头谢赏。待得角儿们退下,班头陪笑道:“各位爷,齐奶奶点的这出《浣纱》折子戏,是昆曲折子戏里地祖宗,自打前朝的梁伯龙梁祖师写了这出戏,昆曲水磨腔儿才起来。按规矩,小的们唱地时候要格外用心准备些,免不了要耽误些功夫,先告个罪。”

狄风如笑着道:“只管准备去,唱好才是要紧。”帘内的齐粟娘愕然失笑,“我不过是随意点的,哪里知道还有这些讲究?”

沈月枝笑了出来,“姑奶奶这话儿,和十四爷开先说得一模一样。

李氏掩嘴笑道:“齐妹妹忒谦了,方才我和沈妹妹联诗,要叫齐奶奶一起来,居然人影儿都没了。这回《浣纱记》讲的是吴越春秋里范a和西施的故事,里头的典故诗词可多,最后《泛湖》这一折戏将才子佳人双双归隐园田写得极好。齐奶奶既是点了,定然是烂熟于胸,我和沈妹妹就专等着齐奶奶说戏了。”

齐粟娘一头冷汗,方要回头寻比儿,比儿已是附耳道:“奶奶,这出戏里的诗词奴婢也不知道…”说罢,立起身子笑道:“奶奶方才在丁香树干上沾了些灰,奴婢看着还是换一身儿的好。”

齐粟娘低头看了看白对衿春衫,向李氏笑道:“一时疏忽,失礼了,姐姐别见怪。”一面与李氏客气,一面站起身来,向起立间而去。

齐粟娘揭帘而出,进了专给她备着起立换衣地屋子,跟从的媳妇见得比儿眼色,连忙跟了进来。

齐粟娘看着专管叠衣服的媳妇从小皮提箱里取出一身衣裙,放在炕桌上退了出去。她叹了口气,对正在关门的比儿道:“换衣裳能拖多久?一个折子戏怕要唱上小半个时辰,如今还在准备…”

比儿关好门,笑道:“换了衣裳,还可以更衣,更完衣还可

,透完气还可以兴之所致游连忘返,奶奶这会儿实了?开先奴婢不在的时候,奶奶可是南北院子都逛遍了。”

齐粟娘嘻嘻笑着,“躲了头一回,再躲第二回便有些面皮薄。罢了,横竖下回不来了。这一惊一乍的,李奶奶肚子里有才学,要她不说也难。”

比儿取了绿褶纱琵琵襟长衫儿和白杭缎绿海棠绣边裙子,看了看齐粟娘的头,“方才插来插去的,奶奶这髻已是有些散了,奴婢重新给奶奶梳一个,再剪一枝绿牡丹插上。”

齐粟娘顿时笑了出来,“你可别,你看宋大当家瞅着月姨奶奶头上红牡丹地心疼样儿,生似是他家养的。这种异本花卉,我也不敢插头上,怕折福。咱们翻翻妆盒,金花翠钿不是挺多么?”

比儿摇了摇头,“这身衣裙素雅,配那些金的珠的不是味儿,碧玉簪子又不够富丽,还是鲜花儿最配。奶奶放心,奴婢在花房里看见绿牡丹切花了,一两银子一朵,记狄大当家帐上。”

齐粟娘忍不住掩嘴直笑,“我真真没看出来,比儿,你竟是比我还会过日子。”一屁股在妆台前坐下,打开红木镶银透雕折叠镜台,“行,既然是狄大当家付帐,我多插两支也不心疼。”

比儿咯咯笑着,“奶奶,先把衣裙换了再梳头,仔细换衣时弄乱了头。不着急,那绿牡丹切花摆了五朵,奴婢走的时候,还没有一朵被挑走。倒是那红牡丹切花,绵绵替月姨奶奶抢到了最后一朵,赶着送回来了。这绿色儿虽是淡雅,却比红色儿更挑剔人呢。”

齐粟娘站起身来,将绿褶纱<<襟长衫儿和白杭缎绿海棠绣边裙子穿上。

比儿给她披了围肩,卸了钗钿,散下长,重新梳了一个扬州时兴地蝴蝶髻,只在内绾了一支如意金钗,外绾了两支苿莉颤钗,一片乌油油的鬓只等着绿牡丹来上色。

比儿给齐粟娘打理完毕,还未解去围肩,绵绵便推门进来,笑着施礼道:“姑奶奶,折子戏开场了,李奶奶和我们奶奶请姑奶奶去说戏呢。”

齐粟娘心虚不敢说话,比儿笑道:“绵绵,你回去和奶奶们说,我们奶奶正换衣梳妆呢,待会更了衣便来。”又笑道:“我方才还忘了问你,月姨奶奶可喜欢那红花儿?”

绵绵吐舌笑道:“喜欢得不得了,我为着怕人先挑去,偷偷包在手帕里给了她,她一看立时推着大爷叫赏我,大爷随手甩了两粒瓜子金。我回来给大奶奶一说,大奶奶也赏了我,夸我会办差。”

齐粟娘听得绵绵这般说,心中暗暗叹了口气,又放了些心,沈月枝终归是知晓这后宅里地手腕儿。

绵绵眼睛在齐粟娘身上溜溜儿转了一圈,笑嘻嘻道:“姑奶奶这身儿打扮,也只有那几朵绿牡丹才配得上。比儿姐姐开先在花房里盯了半会,走到半道了,又说要回去给姑奶奶拿一朵。奴婢赶着回来,只好先走了,方才没见着比儿姐姐拿来,奴婢还正奇怪呢。”

齐粟娘看了比儿一眼,见着她送了绵绵出门,不禁叹了口气,“比儿…”

比儿转过身来,微微笑道:“奶奶放心,奴婢明白的…”

院子里,湖边渔夫退下后,生角范蠡上前唱道:“…功成不受上将军。一艇归来笠泽云…国安民乐,平生志愿,于此毕矣。正当见机祸福之先,脱履尘埃之外…”

连大船从院门外匆匆而入,在连大河耳边说了几句。连大河微一沉吟,上前在连震云耳边低声道:“大当家,翁白地爹娘住在西直门外的寺庙里,现下小地们还在查到底是哪一处。

连震云微微抬眼,盯着悄悄揭帘而出的齐粟娘,自酌了一杯酒,“这两日就查出来,早点把这事儿办妥,这回,就绝了后患。”

“…为邦家轻别离,为邦家轻别离,为国主撇夫妻…”齐粟娘走到侧门边,听着扮西施的旦角暗沉哀婉的嗓音,不禁扶门微驻,侧耳倾听,“早离了尘凡浊世。空回骇弩危机。伴浮鸥溪头沙嘴。学冥鸿寻双逐对。”

齐粟娘走出了春院,尤听得身后旦角儿唱道:“我呵,从今后车儿马儿,好一回辞伊谢伊。呀!趁风帆海天无际…”

连震云看着齐粟娘身影远去,慢慢喝了三杯酒,与身边的狄风如说了两句闲话,夹了一枚青果放在嘴里,嚼吃下咽后,站起向更衣之处而去。

第十七章 法源寺的丁香花会[五]

粟娘与比儿说说笑笑,沿着丁香树下的花径向北院时近晌午,花径上的人比开先少了许多。『..』知客僧们散到了积香厨,盯着厨僧为大施主们准备素席。

齐粟娘嗅得满寺的花香中,渐渐夹杂了素饭素菜的香味,不由笑道:“比儿,今日狄大当家也开素席?不说别人,我哥哥和十四爷定然是吃不惯的。”

比儿笑道:“奶奶不知,法源寺的素席在京城里大大有名,只比隆福寺差一线。大爷吃过隆福寺的素席后赞不绝口,隔得一月两月便要叫一桌送到府里吃呢。”

齐粟娘愕然笑道:“竟是这样?隆福寺的素席这般好?我听爷说起,那处的庙会也是极热闹的,你可去耍玩过?”

“隆福寺在西直门外,最是热闹。那处专以庙会、素席、海棠花出名,平民百姓们逛庙会,王公贵宦冲着素席和海棠花。西直门外的寺庙不少,唯有隆福寺的庙会每月里时日最长,最热闹,吃食、杂货、古玩、书籍、杂耍要什么有什么。当初九爷和福晋去隆福寺进香,大爷带着奴婢去了,奴婢买了一副缅甸翠玉镯子,大爷明知道是假的,却不和奴婢说。白叫奴婢花了二十两银子。”

齐粟娘咯咯直笑,摇着手中的白纱团扇儿,笑道:“若是这样说,我倒真要去看看才行。我在北京城也住过两年,竟是全然没有出来耍过,要不就呆在宫里,要不就是呆在九爷府的小院子里。哥哥那时节方进九爷府,脚跟还没有站稳,下头的人也没使上手,日日里从早忙到晚,哪里像现在这样。”说罢,又叹了口气,“如今子虽是赚得多了,空闲儿也有了,却全投在吃酒耍女人身上…”

比儿劝道:“奶奶别想多了。

大户人家都是这样。像爷和奶奶这般拿着自家的银子去填皇上的窟窿,世上又有几个?奴婢送银票去给连府里大管事时,他虽是没说话,也是满脸的不以为然呢。也亏得连大当家记得奶奶当初的帮衬。”

齐粟娘慢慢点头,“当初也就是为了填窟窿,日日想法子。好不容易寻了连大当家这样,能和内宅妇人说生意的漕上大豪,费尽心力制了图样,叫他欠我一份重重地人情。没想到过了快十年,总算是用上了,好在他还记得…”

比儿笑叹道:“奶奶这事儿办得极险,当初若是把图样给爷,让爷去和连大当家商量这事…”

齐粟娘摇了摇头。“我当初和他方成婚不久。性情儿也不是深知。画图样地事不敢叫爷知道”

比儿看了齐粟娘一眼。“奶奶说地是。奶奶虽说是向老太太学了这些。但外头地事儿。爷多半是不会让奶奶管地。”

“便是如今。我也不敢叫他知道。贩运私货、私盐都是犯律地事。方才有这样地大利。爷若是自己去办。免不了叫人抓着把柄。你想想。后来连大当家成了太子爷地门下。若是爷有这样地把柄在他手里。还能不投到太子爷门下去么?我到底只是个内宅妇人。便算是十四爷地门下。也不容易参合到这些事里头去。他们也不会把我放在眼里。都盯着爷呢。”

奶奶点了点头。“奶奶说得是。话说回来。中间虽是隔了快六七年。奴婢平日里看连大当家也不是那样专诚报恩地人。但若论奶奶为连大当家出地力。连大当家这样回报奶奶也不算什么。”

比儿慢慢道:“奴婢在京城里听大爷说过。当初连大当家虽是江苏帮主地亲信。但到底年岁不大。辈份不高。资历威信都及不上和江苏帮主一辈地二帮主。但自此得了皇上青眼、又将五副简图献出。漕河上下帮众都得了好处。声名从此大振。彻底压住了江苏二帮主。奶奶想想。这些怕是拿着上百万地金子都没处买地。至于上回迎驾地事儿竟都不算什么了。何况现下也不是叫连大当家白给银子给奶奶。奶奶二十一处牙行里收地货、京城牙行里出地货是大爷寻来地赚钱路子。连大当家便是想寻也寻不着。若不是奶奶不敢多运私盐。单论二万两地本钱。连大当家自己地收益怕是都及不上奶奶地。”

齐粟娘叹了口气。“总是承了他地情。我上回去开口时原还想着会不会加些条件。费些口舌。没料到竟是一口应了。”想了想。“银子也该送来了。另外。这几日若是连大河来寻你说消息”齐粟娘方要开口说说那白老五地事儿。突地想起方才比儿与翁白地情形。话到嘴边又缩了回去。“罢了”

比儿迷惑道:“奶奶,连大管事有什么消息”

“这几日事情一件接一件,我心烦意乱,也没心思和你细说。”齐粟娘看着比儿,,“以后再告诉你。”

两人一路说着,走到了北院花房,花房里空无一人,摆满了盆花,高几上摆放着水盆,桌上一列列漆盘专放新剪下来的切花,现下大半俱是空了。

齐粟娘一眼看到大方案中间一盘五朵绿牡丹

朵碗口大的,三朵杯口大地,俱是娇艳欲滴。齐粟>带露珠的大绿花儿,正要说话,却听得比儿微了一声,“奶奶,是连大管事。”

齐粟娘转头看去,果然见得连大河站在院门口向比儿招手,比儿轻声道:“奴婢去看看。”

齐粟娘见得连大河带着比儿转到院外丁香树林里去说话,只得在花房里等待。她见得手中花儿娇嫩可爱,不禁走到高几水盆边,借水簪花。只是那水中微带花泥,不甚分明,齐粟娘插得有些手酸,

连震云悄悄走入花房,站在齐粟娘身后。他忍着去接她手中地花儿,为她簪花的念头,一直等到她将绿牡丹花在髻上插好,在水中看了又看,满意笑了出来,方唤道:“夫人。”

齐粟娘惊了一大跳,猛然转过身来,险些撞翻了高几水盆。连震云眼急手快,一把扶住了水盆,看着齐粟娘歉然道:“震云冒失,让夫人受惊了。”

齐粟娘见得是连震云,惊魂稍定,想着方才地傻样被人看见,红着脸走开几步,施礼道:“大当家。”

连震云盯着这妇人粉面上泛起的淡淡红晕,慢慢走近,依旧站在她身前三步处,回礼道:“夫人。”

齐粟娘醒过神来,疑惑道:“大当家,方才大河来寻比儿…”

“大河寻比儿说私货银子事儿。十七万两银子也要点点数。”连震云微微一笑,“如今漕上得利不及当初,没有十倍之利,只能赚个七八倍了。”

齐粟娘听得有十七万银子,已是欢喜不已,深深一福,笑谢道:“妾身谢过大当家相助,七八倍之利已是极好,妾身实在是感激不尽。”

连震云伸手将她扶起,薄薄地绿绉纱春衫儿下肌肤已是微感丰润,绿牡丹花味混着春衫上熏染的残荷暗香直向他鼻子里钻,“夫人客气,震云早应回报一二。”看着齐粟娘笑盈盈的脸庞,慢慢松开手,“银子地事,大河会和比儿说的。震云来寻夫人,为的是白老五那桩事儿。”

齐粟娘面色一沉,笑容顿时敛住,咬唇儿道:“他住在哪里?大当家已是查到了?”

连震云柔声道:“夫人不用烦恼,我已经查到宋清将白老五和那丫头藏在西直门外的寺庙里。西直门外的寺庙不过四五处。翁白他总要去看爹娘,便是守株待兔,这两日也必有消息。”

齐粟娘听得翁白之名,顿时叹了口气,慢慢转动着手中地扇子,犹豫道:“大当家,依你之见,若是抓到了白老五和那丫头,要怎么办才好…”

连震云与齐粟娘相识七八年,但凡有事都是她早拿好了主意,尚是头一回听她这般商量的口气,心中欢喜,“夫人想是心又软了,只是这些事若是不能根除后患,不但是夫人与我,怕是府台大人也要受累…”

齐粟娘一惊,银牙微咬,点头道:“大当家说得是。当初原已是放过他们一马。如今又把这事儿翻过来说,实在是让人恼恨。”将手中的白纱团扇子翻了又翻,看向连震云,“若是…若是大当家方便,抓到白老五的时候,可否知唤妾身,让妾身也去看看…”

连震云笑道:“我来寻夫人,正是为了和夫人商量此事,我这边一有消息,便来接夫人同去。到时候让大河去寻比儿”

齐粟娘立时截断,“不能让比儿知道”看向微微而笑的连震云,“大当家,别让比儿知道,她肯定不忍心…”

连震云点头笑道:“若是这样,一旦有消息,我就派人以枝影的名字到江浙会馆递贴子,订下时辰地点。”

齐粟娘奇怪道:“法儿倒是好,枝影却是谁?”

连震云咳了咳,“是八爷送给孟九爷地扬马,孟九爷又转送给了我。”看了看她的脸色,“因着是皇阿哥送出来的人,不敢怠慢,所以才…如今抬了偏房…”

齐粟娘隐约也听闻此事,慢慢点了点头,“原来是连大当家的新姨奶奶…”突又想起,“翁白的亲爹在高邮?白老五是他地养父?”

连震云连忙道:“说起来,翁白的亲爹离你们家倒近,是高邮州翁家庄翁大官人。”

齐粟娘立时想了起来,惊异道:“翁家庄就在齐村东头,离得不上二十里地。翁白怎的没跟着他亲爹,倒在外头流”脑中突地一闪,双目大睁,怔怔看着连震云。

连震云见她面色白,走上两步,柔声安慰道:“这可不是我们的错,白老五但凡是个汉子,宁可死了,也不会靠卖自己的老婆过日子。

漕上讨饭吃哪一日没有兄弟缺胳膊断腿,卖老婆的又有几个?亏得那丫头当初还死心踏地跟着他。”慢慢道:“这回,把白老五和那丫头都处置了,绝了后患,夫人便再不需为此事担忧了…”

第十七章 法源寺的丁香花会[六]

十四阿哥坐在太师椅上,看着小厮、丫头们开了法源过来的抬盒,在高脚横几上一一摆放四盘四碗二果二点的素席。

“这法源寺的素席里,香梵饺可是个不能不吃的菜。糯米粽心和花椒盐包上黄豆皮,竟能做出这个味儿,亏这些和尚想得出。”齐强走进春院,快手快脚净了手,笑着抰起一只蛋状黄饺,就着绍兴烧酒吃了下去,连连点头。

法源寺知客僧陪笑道:“贫僧原就听说齐大爷常吃隆福寺的素席,今日的席面叫积香厨越用了心。这做素菜,要紧就是好酱油、多菜油,鲜汁煮透,最后起热供趁热吃。论到做菜手艺,小寺不比隆福寺差,但隆福寺占了地利,酱油、鲜汁都是用西直门外玉泉山的水制的,没得说,是佛祖慈悲。”

狄风如笑了起来,命人赏了知客僧。知客僧笑谢道:“南院放生池已是清了场,爷们和奶奶们用完素席,就可去了。贫僧在外头侍候着。”说话间便退了出去,正遇上步入院门的连震云。

“连大当家误了入席,罚酒一杯。”

十四阿哥看着狄风如上前给连震云倒酒,眼角瞟过从侧门而入的齐粟娘,夹了一筷煨三笋吃下,慢慢喝了杯中的河北沧酒,看向秦道然,笑着道:“秦大管事给爷说说,这素笋是怎么做出来的?吃着全不是一个笋味了?”

秦道然不动声色,站起恭敬道:“回十四爷的话,方才那知客僧说得极是,这素菜要做好,不单是手艺,还要好酱、鲜汁、多油、趁热,大伙儿一处使力才行。偏偏这煨三笋无酱、无油、也不需趁热,唯独缺不了蘑菇汁。”说话间,走到十四阿哥席前,接过傅有荣手中的酒壶,为他将酒盅儿倒满,低声道:“这时节金贵,自是舍不得用,但笋片、笋丝、笋尖却非得要用蘑菇汁泡足,泡软,泡好了,把这笋味泡成了蘑菇味,送到爷的嘴里,这席面才能全了,事儿也就成了。

十四阿哥看着横几上满满的酒盅,微微笑着,“果然是翰林院出身,江南大才子,说的话儿这般有讲究。只是这席面上不止煨三笋一盘儿菜。既是要大伙儿一块儿使力,该招呼的记得要招呼,该报一声地记得要报一声,否则不单笋子泡不成,这席面也全不了了。”摆了摆手,“你回座上去罢。”

女眷席内的嘻笑声透过湘帘传了出来,连震云眼睛瞟着退回席上的秦道然,耳朵听着帘内隐约笑语,“一两银子一朵半点不费,这样的异种牡丹大绿花儿,便是有钱买得,也未见得有人能戴。齐奶奶这样还是素淡了些,依我看,就该把剩下地四朵一块儿拿了,髻上再别两朵,<襟腰上别一朵,团扇儿柄坠上一朵,其余半点钗环不用。看不把这法源寺各家的女眷都比下去。”

“李姐姐说得极是。姑奶奶。呆会我们去放生池放生。正要四处走走。先把这花儿取了…”

连震云微微一笑。抬手将连大河召了过来。低声道:“去把花房里地花…”连大河心领神会。“小地明白。”

知客僧领着三个小和尚。将花房里新剪地切花都捧了出来。“奶奶们。入了午。花儿去水不鲜亮。还请换花。”帘内帘外地女眷们俱是欢笑。纷纷摘去旧花。重挑鲜花。宋清看了看回到连震云身边地连大河。一面笑着喝酒。一面和秦道然闲谈。突地看见送入帘内花盘里摆着四朵绿牡丹切花。顿时眼角一抽。

傅有荣拿着小碟。给十四阿哥夹了三筷素燕窝。小心翼翼放在他面前。偷眼看了看他地脸色。背上衣裳慢慢被冷汗湿透。十四阿哥满脸笑意。“去。小傅子。爷也换一朵花。”知客僧连忙将一盘鲜花送上。傅有荣不敢耽搁时间。咬牙取了一朵绿月季。走了回来。陪笑道:“十四爷。奴才给您换上?”十四阿哥笑着点了点头。一边看着傅有荣替他摘下紫丁香。一边道:“趁着这一回。都换了。”秦道然等人听得此。也各自取花。换下衣襟上地旧花。

李氏挑到了一朵粉海棠。极是欢喜。也不用素菜了。领着媳妇丫头去了起立间换衣配花儿。沈月枝拉着齐粟娘。“姑奶奶来。我替你簪花。”女眷们地供起立换衣地三间屋子挤得满满当当。只有月钩儿安安稳稳坐在齐强身边。头上地红牡丹切花儿尤是水嫩。直让宋清觉得刺目。

比儿站在门边。用针串着银线。将小朵绿牡丹串在了白纱团扇柄上。抬头看向院内。“奶奶们。爷们都起身去了。”

李氏坐在妆台前,看着丫头重新梳头,不急不忙道:“爷们坐久了,自然要慢慢散一散,不着急,咱们打理好了再出门。”

齐粟娘看着绵绵将大朵绿牡丹替她缝在了腰襟上,不禁道:“方才,我看见宋大当家眼睛都快瞪出来了…”

沈月枝卟哧一声笑了出来,替齐粟娘取下苿莉颤钗,将两朵小绿花儿簪上,“既是如此,你就越要到他面前去走上两回,好让他眼睛瞪足了,才能缩回去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