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慕嫣然眼露诧异,贺启暄摇了摇嘴唇有些问难的说道:“到底从哪儿说起好呢?哎,这细细理起来,还真是一团乱麻。”

也不催他,慕嫣然静静的候着,旋即,像是想到什么似的,慕嫣然径直坐起身子说道:“午膳还没用呢吧?我让紫云她们把炕桌端过来,你一边吃一边说,想到哪儿就说哪儿,可好?”

点头应着,贺启暄松开了箍着她腰身的手。

简单的四菜一汤,配上大碗盛好的白米饭,只看了一眼,贺启暄便自嘲的笑道:“打起来就不管不顾了,这会儿才觉得真是饿了,也不知道那会儿哪里来的那么大的力气…”

见慕嫣然没好气的白了自己一眼,贺启暄傻呵呵的笑着,接过她递过来的筷箸,大口大口的吃起了饭。

直到半碗吃完,贺启暄的动作才慢了起来,喝了口汤,缓声说道:“军营里有个副将,姓肖名景山,虽只是个小小的副将,可要说起他来,营里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肖景山,是个孤儿,据他自己说,自记事起就跟在一个老叫花子身边,自己也算是个小乞丐。那老叫花子将他养到十岁便去世了,肖景山便跟着征兵的人一起,当了军营里的一名火头军,后来一步步的当了副将,这其中的辛苦,自不消说。”

见贺启暄说起了一个并无干系的人,慕嫣然反问道:“你的伤,就是和他切磋时伤的?”

点了点头,贺启暄又扒了几口饭继续说道:“军营里的人,都叫他拼命一郎,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每逢打仗,他必定是冲在最前面的。闲暇我们聊起天,他总是说,他是孤孤单单的一个人,便是死了,也没什么,来去无牵无挂,其他人不一样,家中都有父母妻小,而且,他说他死了就一个人,可他砍死的敌人,却不止一个,怎么算也是他占了便宜。”

说起这番话,贺启暄的眼中,尽是赞赏和钦佩。

一旁,慕嫣然接过话说道:“这人,到真不失为一位真正的英雄,是个好汉子呢。”

点头应和着,贺启暄放下筷箸擦了把嘴说道:“我去了边关,后来也是和他最好,所以那时私下里将士们都管我叫‘拼命二郎’,呵呵…”

傻笑着,贺启暄像是又想起了那时的情形:“所以,我俩在军营里,就像亲兄弟一般要好,便是上了战场,他也总是护着我,说我若是出了意外,母妃定会伤心的无以复加。”

战场上浴血奋战结下的兄弟情,是旁人无法体会的,慕嫣然静静的听着,心中,却愈发不解了:“那你们这么好,今儿到底是为了什么啊,怎么打成了这样?”

唇边浮起了一抹好笑,贺启暄看着慕嫣然低声说道:“为了宋晓。”

卷一 帝都浮尘 第三百一十五章 归宿

第三百一十五章 归宿

“为了宋晓?”

面上现出一丝惊诧,慕嫣然心里也不禁好奇的猜测着,宋晓在这其中,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慕嫣然不出声,贺启暄便又拿起筷箸,惬意的吃起了饭,只用了没几口,耳边,传来了慕嫣然惊讶的声音:“难不成,那肖景山,对宋晓有情?”

话音落毕,慕嫣然抬手覆住了自己的嘴巴,一边,还偷眼去看四周,见内殿并无旁人,慕嫣然才惊吓过度的拍着自己的胸口,一边,满脸问询的看向贺启暄。

展颜笑着,贺启暄拍马的赞道:“要不怎么说是我媳妇儿呢,果真聪慧过人…”

话语中的意思,竟是认可了慕嫣然的猜测。

眼中的兴趣愈发浓厚,慕嫣然狐疑的来回打量着贺启暄,有些吃味的问道:“肖景山对宋晓有情,那也是他俩的事,你跟着搀和个什么劲儿啊?”

抿嘴偷笑,贺启暄却不急着解释,反而拿起汤匙又盛了一碗汤,咕咚咕咚的喝了起来,从汤碗上斜眼去看,慕嫣然又嘟着嘴一脸不情愿的模样了。

“好了好了,你想知道什么我都告诉你,你别气了,小心孩子生出来一脸的皱纹,跟小猴子似的。”

开着玩笑,贺启暄放下了手里的汤碗,一边,扬声唤了紫云几人进来,抬了炕桌出去。

招了招手,示意慕嫣然坐到自己身边来,贺启暄搂着她继续方才的话题:“肖景山在军营里时,便发现了宋晓是女儿身,不过那时候,宋晓化名肖宋,平时又从来不提及家人,所以,肖景山以为宋晓也是个身世凄凉的可怜人,心里,便存了一份怜惜之心。”

“那宋晓对你的心思,肖景山就没看出来?”

宋晓在军营里是军医,免不了就要和贺启暄常打照面,以宋晓对贺启暄的用情,怕是再细微,也有人会注意到吧?想到此,慕嫣然挑眉问道。

知道她又吃醋了,贺启暄抬手拧了她的脸蛋一把,才轻声说道:“肖景山许是注意到了,不过他压根没放在心上。他觉得,我是大梁的皇子,等到回了都城,以身上的军功,必定也是个大将军,匹配我的女儿家,怎么也要是慕宰相这样的名门贵府家的嫡出女儿,所以,肖宋这样身世孤零又没有依仗的女子,是绝无可能与我有一丝瓜葛的。所以,肖景山对宋晓的心思,便搁在了心里,只等着自己立了功,去求娶她。”

“却不料,宋晓却是户部尚书家的嫡女,就身份而言,却也匹配得上尊贵的宣王殿下,鼎鼎有名的龙虎大将军了,对吗?”

猜测的说着,慕嫣然撇了撇嘴角。

好笑的摇着头,贺启暄一脸无辜的叹道:“旁人怎么想,岂是我能够左右的?我可是全心全意的只惦记着你一人的…”

这样的话,贺启暄平日里也没少说,可这会儿听起来,慕嫣然竟觉得无比的顺耳,一时间,唇边的微笑,便怎么也抑制不住的流露出来。

有些自得,慕嫣然转过头嗔怨的斜了贺启暄一眼。可在贺启暄眼里,这却是个欣喜的媚眼。

心内得意,贺启暄懒洋洋的躺倒靠在软枕上,又将慕嫣然拉过来俯在自己怀里,“肖景山知晓了宋晓的真实身份,一时间觉得,自己怕是入不了宋大人夫妇俩的眼了,何必去自取其辱呢?所以,肖景山便搁了心思,便有了后来宋晓找你所说的那些无聊话语。”

仿佛觉得自己这样说宋晓也不太尊重,贺启暄讪讪的住了口,停顿了片刻继续说道:“后来,肖景山听说了都城里一些关于宋晓的传言,知道如今无人敢上宋府提亲,肖景山一时间又动起了心思,觉得自己好歹也是名副将了,日后自有好前途,定能让宋晓过上好日子,所以,他托了营里的一位老将军,去宋府提亲。其实说是提亲,倒不如说是探个口风,毕竟,肖景山家中并无长辈,以他的条件去宋府提亲,传出来,怕是对宋晓有弊无利。”

这肖景山,倒真是个心思细腻的人。

如是想着,慕嫣然对这肖景山,又多了几分好感。

像是在听故事一般,慕嫣然渐渐的来了兴趣。

“宋大人并未立刻回绝,只说要考虑考虑,想来,对肖景山的底细并不清楚,打算自己打听打听的。可即便是这样,肖景山都乐了好些日子,当天那位老将军带了话给他,他就请了我们去喝了一顿酒,不过只是说高兴,没说缘由罢了。”

脸上有些眉飞色舞的高兴,贺启暄咧开嘴乐着,不过只持续了一瞬,嘴角便耷拉了下来:“后来,宋晓知道了此事,私下里找了肖景山,说她不会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哪怕孤老终生。”

“不识好歹。”

低声斥着,慕嫣然暗自嘟囔道:“那年,她逃婚离家出走,有了这样的过往,哪有好人家愿意娶她?当时是因为潘家的那位少爷名声不好,好,我可以理解。那如今呢?肖景山这样的大好男儿,即便孤苦一人,可有军功在身,军营里的将军若是愿意保媒,什么样的好女孩儿娶不来,非要巴着她一人?哼…”

有些气急,慕嫣然瞪了贺启暄一眼继续说道:“再说了,女儿家的亲事,自古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想嫁个自己喜欢的?哼,真是没有分寸,我要是宋大人,非被她活活气死。”

见慕嫣然气的大口大口的喘气,贺启暄好笑的替她抚着后背顺着气,一边应和的说道:“可不是嘛。”

心中气恼,慕嫣然却仍旧不忘追问下文。

“那肖景山也是个直肠子,被宋晓拒绝,就直接问宋晓:‘你喜欢的,是宣王吧?可他如今已有宣王妃相伴左右,怎么,你想给他做妾啊?’”

似乎是想象到了那个场景,贺启暄“扑哧”一声笑出了口,然后接着说道:“结果,宋晓恼羞成怒,甩了肖景山一鞭子,跑了。”

说罢,贺启暄停住了口,内殿里,久无声响。

过了好一会儿,慕嫣然才转过头不解的问道:“说重点,扯出这么多乱七八糟的干什么?你这伤,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无奈的叹了口气,贺启暄一脸哀怨的表情诉着苦道:“肖景山从宋晓那儿受了挫折,就从兄弟跟前找不平了啊。他说,想不明白我到底哪儿招惹了宋晓,我都成亲了,还让宋晓念念不忘的,所以,我们便动起了手。”

平日里贺启暄心情不好的时候,也要去院子里练会儿拳,发泄一下,肖景山这样的举动,却也实属正常。

“那也不用下狠手吧?把你打成这样?”

心疼的看着贺启暄用纱布包裹的如同木头桩子一般的左臂,慕嫣然不满的埋怨道。

“谁让我运气不好呢…”

懒洋洋的叹着,贺启暄吐了口气说道:“恰好今儿宋晓去军营里看她师傅,从别人处听说了我俩在校场切磋武艺,也不知晓她哪根筋不对了,就跑去看了,那会儿刚好肖景山占上风,那宋晓许是怕我落败面子上不好看,便激了肖景山几句,我都听出来宋晓话里的意思了,那傻小子愣是没听出来,挥着一把大刀就朝我砍,我一个没防住,呶,血淋淋的教训啊…”

没好气的斜了贺启暄一眼,慕嫣然厉声说道:“该,谁让你惹出这些桃花债呢,早晚有这么一日,早些让你尝到了,也好。”

“啧啧啧,果然是最毒妇人心啊…”

摇头晃脑的叹着,贺启暄的眼中,尽是笑意。

“可恶的肖景山,可别让我遇见他,否则我一定饶不了他。”

恶狠狠的说着,慕嫣然的眼中满是薄怒寒烟。

“好了好了,我受了伤那会儿,他脸都白了,当即就抬手冲自己挥刀了,要不是我拦着,就他那股劲儿,能把整条膀子都砍下来…要不古人怎么都说红颜祸水呢,都是你们女人惹的祸,我好好的一个肖大哥,如今因为一个宋晓,都快成痴情大哥了。”

玩笑的哄着慕嫣然,见她不那么生气了,贺启暄软语叮嘱道:“回头母妃面前,我就说是跟人切磋武艺,被人误伤了,你可千万给我兜着点,可别说漏嘴了,知道了吗?”

白了贺启暄一眼,慕嫣然低声嘟囔道:“好像只有你是孝顺的儿子,我就是那任性不讲理的媳妇一般。”

“哎呀呀,你是那最温柔善良贤惠乖巧的好媳妇儿,行了吧?”

慕嫣然自怀了孕,越发比以前爱使小性子,贺启暄却也乐此不疲,每每都会软语哄劝,直到她开心为止,是故这么久了,两人还没闹过别扭,每每想起来,贺启暄都止不住的得意。

“那,依着你的意思,宋晓和肖景山,还有后缘?”

听着方才贺启暄的话里,似乎有这么个意思,慕嫣然转过头看着他问道。

点了点头,贺启暄挑眉笑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晓对肖景山,怕是已经有了情意,只不过她自己不自知而已,不过我相信,这事,八成是跑不了了。”

感慨的叹了一口气,慕嫣然轻声说道:“若是从前,我定然会说,他二人能结成姻缘,是肖景山的福气,可如今,我却觉得,这实实在在是宋晓的福气。”

“那是,别的我不敢说,肖景山,却着实是个汉子,跟着他,日后自是享福的命,这宋晓,运气还真不是一点点的好。”

提起肖景山,贺启暄的眼中,又迸发出了方才刚提起他时的那种赞赏。

卷一 帝都浮尘 第三百一十六章 新春

第三百一十六章 新春

初冬第一场大雪降临的时候,已是腊月十二了。

贺启暄有伤在身,一连半月都未去军营里,宫里又没有惹人厌的太后在,两个人每日里不是游园赏花,就是躲在瑞安宫里品尝任嬷嬷和徐嬷嬷钻研出来的新菜式,日子过的那叫一个惬意。

慕府那边捎了口信给慕嫣然,慕依然和齐言清,腊月二十就能回到都城了,到时候,也算是一家团聚了。

看到一家团聚的时候,慕嫣然不由的又起了心思,抬眼望去,贺启暄却像是猜到了似的一口回绝道:“不行,如今你肚子都这么大了,进出宫一趟要一个时辰,这眼看着就要大雪不断了,到时候天黑路滑,马车又颠簸,若是有个万一,我可去哪里寻那后悔药吃?再说了,即便我同意,母妃同意,你觉得,岳父岳母和老太太,会同意吗?”

一席话,堵得慕嫣然说不出一个字来。

懊恼的低垂着头,慕嫣然小小声的嘟囔道:“自嫁了人,这还是我头一次不在家里过年,不习惯嘛…”

心中有些不忍,再想想,慕府一大家子人一起过年,定然是极热闹的场面,贺启暄也不禁有些心动,话语中,却仍旧坚硬的拒绝道:“总之就是不行,没的商量。”

知晓自己不能任性,慕嫣然也没再强辩,点了点头应下了,一边却打着商量道:“那明年,我们一定要回府里去过年哦,带着孩子一起,到时候,你可不能用孩子还小这样的理由再来回绝我。”

慕嫣然这样眼巴巴的祈求的模样,愈发坚定了贺启暄原本的想法,点了点头,他软语应道:“好。”

既然不能回去,索性也不想那么多了,慕嫣然走进内殿,归置着收拾起了东西,准备了些小物件,打算到时候送给慕府众人,其中,自然也包括了每年初一要给慕容瑾换上的平安扣如意络子。

而贺启暄,便走到案桌后坐下,看起了书。

拿起绣筐里未完成的一个小肚兜绣着,慕嫣然的眼光中,满是柔和,一边却和紫云闲聊着:“四小姐有身孕了呢,到时候带着四姑爷回府,秦姨娘定然高兴的什么似的。”

“四小姐也是个有福的,还有秦姨娘。”

抿嘴笑着,紫云转过头看着慕嫣然问道:“小姐,白薇的妹子腊月里要出嫁,白薇想告几日假,您看可以吗?”

点了点头,慕嫣然轻声应了,一边柔声说道:“我有身孕,过年时即便来人,也不需怎么应酬,今年估计是难得的清静呢。你们几个商量好,只要轮的开,每人都休息几日吧,回去看看自己的父母,陪着家人一起过几日年,总也是好的。”

“奴婢和紫月哪儿都不去,等明年小姐生了小主子,奴婢们再跟着小姐回去。”

执拗的说着,紫云径自绣起了手里的活,一边,慕嫣然想到身边唯有紫云和紫月最是得力,便再未多言。

再到漪兰宫,宛贵妃正看着内务府呈上来的年节期间后/宫设宴的单子,间或,还转过脸用帕子捂着嘴低咳一阵。

微蹙了下眉头,贺启暄将慕嫣然扶到暖炕边坐下,走到宛贵妃身后替她抚着背说道:“母妃,您这身子都还没好利索,怎么又为这些烦心事儿操劳啊?”

摆了摆手,宛贵妃接过丹青递过来的温茶抿了一口,才转过头看着贺启暄道:“你以为协理六宫是个虚活儿吗?不过,好在每年也就年节前才忙些罢了,再说那些琐碎的事自有内务府的奴才们准备,母妃只要盯好大面儿上的这些,保证当日不出差错就是了。”

见贺启暄和慕嫣然一脸的心疼,宛贵妃浅笑着说道:“没事儿的,我这也是老病根了,将养些日子也就好了。”

宛贵妃要核对的那些,贺启暄和慕嫣然都爱莫能助,也只能一遍一遍的叮嘱她多顾惜着些自己个儿的身子,旁的,却是什么都帮不上。

太后去行宫将养,定于腊月二十五回宫,内务府已经遵照皇后的意思,打点去接太后回来了。

直到天色都暗了,才在宫门口看见太后一行远远驶来的车驾,慕嫣然摸着已不怎么热的手炉,不禁暗想:太后是不是故意晚了大半个时辰才进城,存心让大家在这里受冻的?

太子要监国,太子妃有一双儿女要照料,庐王和焕王夫妇都就藩了,如今打头的,却是贺启暄和慕嫣然。

原本,贺启暄说自己来接就行,让慕嫣然在宫里歇着,可想到太后临走前自己也送了,如今回来了却不去接驾,都已经临近年跟前了,若是因此再让太后心里不舒坦,搅得大家都跟着不痛快,也不划算。是故,慕嫣然多穿了一件厚袄,又披上了新做的狐皮厚裘,跟着贺启暄来侯在了西华门外。

掀开车帘,受了贺启暄和慕嫣然的礼,太后点了点头说道:“辛苦你们了,这就回去吧。”

心内大安,慕嫣然满目欣喜的恭送着太后的车驾驶进宫门,由贺启暄和紫云扶着,钻进了马车。

腊月二十六开始,永成帝封印了,百官也再不用上朝了,一瞬间,内宫里,安静了下来。

看着挂在瑞安宫里的喜气洋洋的大红灯笼,慕嫣然却觉得一点过年的感觉都没有,再看向贺启暄,他也正百无聊赖的翻看着山水闲人最新刻印出来的那一册山水闲谈。

“你说,要不要从宫外找个大夫进宫来给母妃瞧瞧啊?这几年在宫里,我瞧着母妃一到冬天就缠绵病榻,身子就没爽利过。兴许,换个大夫,用不一样的治法,母妃的病情能有所缓解也不一定呢。”

想起宛贵妃这几日还是咳嗽个不止,精神也愈发憔悴,慕嫣然的心里,不禁跟着担忧起来。

提起宛贵妃,贺启暄的表情,一时间也跟着凝重了几分。

无奈的摇了摇头,他沉声说道:“宫里的御医,都是从民间一层一层考核上来的,恐怕大梁最有名的大夫,如今都在宫里了。从宫外请进来的,不一定会了解母妃的病情,到时候若是有了不同的见解,岂不是更为难?再说了,母妃这都是陈年旧疾了,你不记得那年,母妃都险些去了?所以,如今,除了好生将养着,别无他法,不过,等开了春儿,许就会如从前一般慢慢好了呢。”

长叹了一口气,想到也没有别的办法,慕嫣然黯然的放下了手里的绣活,让紫云去请了任嬷嬷和徐嬷嬷进来。

问了些关于宛贵妃病情的事,却与贺启暄说的一般无二,慕嫣然的眉眼间,尽是担忧。

除夕的夜宴,照旧摆在梧樾殿,慕昭扬带着柳氏进宫赴宴,慕嫣然也换了一身颜色鲜亮的衣裙,跟着贺启暄过去了。

慕嫣然到的时候,柳氏已经到了,远远的看她不挪眼的打量自己,慕嫣然的心里,愈发有些难过起来。

宛贵妃的脸色不好,堪堪等到喝完了第二轮酒,永成帝便发话让奴才送她回宫了,贺启暄也请了旨,让小贵子和紫云等人,小心的伺候着慕嫣然回了瑞安宫,同去的,还有柳氏。

“宣王说的没错,这天寒地冻的,你就别跟着来回折腾了,啊?”

柔声嘱咐着慕嫣然,柳氏将自己年前到寺里求来的平安符递给了慕嫣然:“这是保平安的,你和孩子,一定都要好好儿的。”

娘儿俩说了没多会儿话,柳氏就急匆匆的回了梧樾殿,到让慕嫣然看着手心里的那枚平安符,径自低落了好久。

贺启暄回来的时候,已经喝得半醉了,慕嫣然拖着沉重的身子,给他简单的擦拭了一下,服侍着他睡下了。

第二日正月初一,慕嫣然睁开眼,一转头,便看见贺启暄眉眼弯弯的笑道:“媳妇儿,过年了…”

若是在平常人家,正月初一一早,是要给家里的老人,以及父母磕头拜年的,宫里,自然是要去毓秀宫,给永成帝和皇后磕头。

梳妆打扮好到毓秀宫时,一众人也都到的差不多了,秦素儿甫一出现,身旁两个乳母怀里的小皇子和锦容公主,便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两个小家伙都穿着大红色的锦缎厚袄,小皇子带着一个小瓜皮帽,而小公主的头上,扎了两个圆圆的鬏鬏,还插上了镶了珍珠的小挂坠,两个人有模有样的给永成帝和皇后磕头,纯真可爱的表情,衬着明亮鲜艳的衣服,说不出的讨喜。

一时间,慕嫣然像是挪不开眼了一般,紧紧的盯着那二人,倒让坐在上首处的宛贵妃,注意到她的表情,不由的笑弯了眼。

下午,又到永寿宫给太后磕了头,帝后二人陪坐左右,身边环绕着众多的后/宫妃嫔和孙子孙女们,太后也难得的露出了和蔼可亲满是笑容的面孔,一眼望去,倒也是一派和乐融融的场面。

初二开始,一众外命妇进宫给太后皇后宛贵妃等后/宫主位恭贺新春,慕嫣然便躲起了清闲,直到宫门落匙,贺启暄才赶回宫来,已是喝的半醉。

“明儿,我带你回去陪岳父岳母过年。”

睁着迷离的醉眼在慕嫣然脸颊边啄了一口,贺启暄傻呵呵的说完,仰面躺了下去,留下了有些欣喜的慕嫣然,呆呆的愣在原地。

PS. 亲爱的们,uu很勤奋哦,你们看到了吗?打滚卖萌求调戏ing,让票票来的更猛烈些,鞭笞uu更勤奋的码字吧~~~

卷一 帝都浮尘 第三百一十七章 相形

第三百一十七章 相形

天还未亮,慕嫣然就醒了,看着身边仍旧在梦乡中的贺启暄,慕嫣然犹疑了一下,旋即,小心翼翼的伸出手,捏住了他的鼻子。

往常若是慕嫣然醒来的早,她就会这样欺负贺启暄,要不了几下,贺启暄就会迷蒙着睁开眼来挠她的痒痒,两人就这么笑闹一会儿,便清醒了。

可是今儿都捏了好久了,慕嫣然觉得胳膊都有些酸酸的支撑不住了,可贺启暄却一点儿反应都没有,慕嫣然诧异的眨了眨眼睛:难道,昨夜喝了太多酒,喝傻了?

沉思间,耳边响起了贺启暄没憋住的“扑哧”笑声,慕嫣然的手,猛不丁的松开了。

“好啊,你装睡骗我…”

不依不饶的要伸手去捏他的鼻子,慕嫣然皱着鼻子抗议。

“你什么时候醒来的啊?”

手伸到半空中,便被他捏住,包在温热的掌心里,慕嫣然撅着嘴巴问道。

“我醒了以后,看见你还睡着,本来打算捏你的鼻子,结果看你吧嗒着嘴,睫毛开始颤,我估计你要醒了,所以…刚好早你一步。”

得意洋洋的说着,贺启暄将慕嫣然揽在了怀里。

“快起床吧,早点回府,晚上用了晚膳就早些回来,免得你又唠叨。”

口中的话语透着一丝埋怨,可慕嫣然的脸上,却是发自内心的喜悦,终于可以回家了,可以见到老太太,可以见到父亲母亲和几位兄长嫂嫂,这种能一大家子人欢聚一堂的感觉,真好。

梳洗完用了早膳,两人带着紫云紫月四个人出了瑞安宫,宫车赶到漪兰宫门口,慕嫣然被贺启暄抱下车,两个人进了正殿。

宛贵妃的病,一直没有好转,这些日子,贺启暄和慕嫣然也跟着揪心不已,却无计可施。

进内殿的时候,宛贵妃正歪在暖炕上喝药,见他二人进来,眉眼间的惊诧一闪而过,随后却是嗔怨的说道:“日日在宫里,什么时候不能来瞧我?难得能出宫回府,快去吧,别耽搁了。说不定,慕夫人都望眼欲穿了…”

冲贺启暄说完,宛贵妃看着坐在自己身边的慕嫣然柔声叮嘱道:“你一向懂事,我也是白叮嘱一句,回去代我问候老太太和你母亲,你也顾惜着点自己个儿,别饮酒,少吃些生冷,知道了吗?”

点头应下,见宛贵妃精神有些倦怠,慕嫣然扶着她躺下,掖好被角,又仔细的叮嘱了丹青几句,才与贺启暄携手踏出了漪兰宫。

腊月里下了好几场雪,宫里的积雪倒是都扫在了路边,可宫外的路,就有些滑了,让小贵子将马车赶得尽可能的平稳,贺启暄将慕嫣然护在了怀里。

刚走了没一会儿,马蹄声迎面而来,随着一声喝止声,小贵子细声通禀道:“主子,是慕府的三少爷。”

将车帘掀开跟慕容睿打了个招呼,贺启暄顺手又放了下来,看着怀里的佳人一脸不忿,贺启暄笑道:“一会儿到府里不就见到了?这会儿,若是吸进冷气进去,冻着了孩子怎么办?”

说罢,贺启暄还低下头碰了碰慕嫣然的额头。

马车在路上磨了一个时辰,才在慕府门口停下,双脚踩至地面上的时候,闻着空气中那股凛冽的气息,慕嫣然竟觉得比宫里都更清新香甜些似的。

大门口,柳氏带着赵妈妈站在那儿,见慕嫣然下了车,忙不迭的将一直捂着的手炉拿过来,换过了慕嫣然手里的。

“娘,哪里就那么娇贵了?谁家有出嫁的女儿回家还让亲娘在大门口候着的?”

亲热的搀着柳氏的胳膊朝柏松堂走着,慕嫣然埋怨的说着。

“傻孩子,娘不就是想早些看到你嘛…”

温柔的笑着,柳氏回过头招呼了贺启暄一声,转过头跟慕嫣然轻声说道。

“二姑姑,二姑夫…”

刚踏进柏松堂正屋,还没来得及给慕老太太行礼,老太太怀里抱着的诠哥儿便大声的唤了起来,顿时,何氏薄怒的训斥声,慕老太太的阻拦声,以及屋子里各人的招呼声,让柏松堂里,充斥着热络的喧闹声。

给慕老太太行了礼,慕嫣然坐在了下首处,对面,是同样捧着肚子安静喝茶吃点心的贺琳蓉。

贺琳蓉已经有了八个月的身孕,肚子看起来比慕嫣然要大得多,可是精神就比慕嫣然的好了许多,果然是生过一胎的人了。

抿嘴笑着,慕嫣然羡慕的说道:“还是二嫂好,下个月就能生下孩子了,可怜了我,还得熬三个多月呢。”

嗔怒的斜了慕嫣然一眼,慕老太太慈声说道:“瓜熟蒂落,这到了日子,孩子自然不就生下来了,到底说的还是孩子话。”

一瞬间,屋里的众人,都附和着慕老太太笑了起来。

说话的功夫,陆慕氏随着陆鸿山来了,两人给慕老太太磕了头,陆鸿山去了外院找慕昭扬父子,陆慕氏便坐在了柳氏身旁。

陆绵九月十六出阁,跟着邵鸣的娶亲队伍,一路去了冀州府,今年的春节,便要在冀州府过了,等开了春,两人便会回到都城,是故,今儿陆慕氏来,也只带了小儿子陆叙之,此刻正跟在他父亲陆鸿山身边。

人越来越多,不一会儿,慕敏然携夫婿宋瑞,慕依然和齐言清,慕湘然和潘慕驰,便相继来了,一时间,柏松堂内人满为患,愈发显得热闹不堪。

这还是慕湘然成亲后,慕嫣然第一次见她。从前温顺乖巧的四妹妹,如今看着,身上也多了一份大宅院里少奶奶的雍容端庄,一眼望去,竟将出嫁前比她出挑的多的慕敏然和慕依然,都比了下去。

潘慕驰给慕老太太磕了头,便出去找几个舅兄了,可临出门前,却温和的看了慕湘然一眼,虽并没有什么,可慕嫣然却觉得,这两人如今相处的定然极好。

慕敏然向来手段高,便是宋瑞如今对她存了一丝不满,在今儿这样的日子里,也必定会给她留足颜面,所以,明面儿看来,已出嫁的姐妹几人,便唯有慕依然,看着有些形容憔悴了。

“三妹妹刚回到都城没多久吧?”

看着坐在尾处的慕依然,慕嫣然轻声问道。

点了点头,慕依然有些木讷的垂下头回道:“回宣王妃的话,妾身随夫君于腊月二十日回到都城的,等过了年,初七就要赶回去了。”

今儿坐在这儿,众人心中都知只论亲情,不论身份,便连一向严谨的陆慕氏,也笑呵呵的唤着“嫣儿”,慕依然的这一句“宣王妃”,却如同一个不协调的音符一般,顿时扰乱了屋里的气氛。

慕老太太有些不高兴的斜了慕依然一眼,一边沉声说道:“大丫头和三丫头好些日子没回来了,和你们姨娘也甚少亲近了,不如,去映雪堂陪她说说话吧。”

慕老太太话毕,慕敏然的脸,却是一下子羞得绯红了。

顾不得看众人的脸色,慕敏然站起身冲慕老太太俯身行了一礼,连拉带拽的拖着慕依然去了映雪堂。

午膳摆在了明徽园的花厅里,都是自家人,也没有那么多的规矩,柳氏征得了慕昭扬的同意,便将原本安排好的四扇屏风都撤了,一大家子人,团座在八人一张的大圆桌上,一边吃一边闲聊了起来。

慕老太太、慕昭扬、柳氏和陆鸿山、陆慕氏等人坐了首桌,其中还包括了贺启暄和慕嫣然二人,而慕容言兄弟四个,和何氏、贺琳蓉等人做了第二桌,慕敏然姐妹几人连同各自的夫婿,便坐在了第三桌,第四桌,是几个姨娘。

刚开席,慕昭扬便带着儿女们,斟满了第一杯酒,敬给了慕氏祖先,一杯杯的酒水在脚边落下,被墙角边摆放着的几个炭盆蒸腾起来,不一会儿,花厅内便氤氲起了淡淡的酒香气息,

慕昭扬也一扫往日的肃穆面容,笑呵呵的招呼着大家吃菜喝酒,不一会儿,几张桌子的布局就变了,慕容言兄弟几个,加上三个妹婿,拼成了一桌,便连慕容谨,也挤在里面凑起了热闹。

何氏、贺琳蓉便各自抱着孩子,跟慕嫣然坐在了主桌上,陪着慕老太太说笑。

贺启暄的叫声最大,一看就知道是在军营里待过一段时间,喝酒时的豪爽,还带着一丝人们常说的“匪气”。

大碗的酒像白水一般灌下肚子,贺启暄攀着慕容睿的肩膀,和对面的几个舅兄划起了拳,让原本有些放不开手脚的齐言清和潘慕驰,也跟着爽快起来,到让一旁的慕老太太和柳氏看着满面笑容。

喝酒的间歇,贺启暄还不忘回过头来看看慕嫣然,见她就那么笑语盈盈的坐在柳氏身边,不时的吃几口菜,喝几口汤,贺启暄仰头笑着,转身又扎头进了酒局里。

直到午膳用罢,贺启暄已经有些半醉了,慕容睿搀着他去山水居休息。

脚被门槛绊了一下,贺启暄睁开迷离的醉眼,看清了身边的人是慕容睿,傻呵呵的笑道:“三哥,今儿,你喝的没我多…”

说完,贺启暄像是想起了什么,转过头搜寻着找到了慕嫣然,扯着嗓子大声喊道:“嫣儿,我去睡一会儿,你乖乖的跟着老太太和岳母大人,一会儿我来接你。”

这么多的人,贺启暄这样说话,慕嫣然顿时羞红了脸,而慕老太太和柳氏的笑容,却是愈发温和。

另一桌上,以为高嫁给了宣王的慕嫣然必定过的不如意的沈氏母女三人,心里,却极不是滋味。

卷一 帝都浮尘 第三百一十八章 见绌

第三百一十八章 见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