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小仙:“瞎话张嘴就来吧,当我不知道你最近做了什么?香港那起大案震动了公安部,我根本没想到会是你。但后来审问张仁和的笔录提到了几个蒙面人,那两位‘大侠’似乎也在广州的另一起案子中出现过,别告诉我你不清楚。”

游方起身换了个位置,挨到她旁边坐下,伸手去揽她的腰道:“好久不见,干嘛一见面就说这些?”

谢小仙闪了闪没闪开,也就任他搂住了,又把身子往他怀里靠了靠,仍然含嗔道:“我一天到晚提心掉胆,就是怕你再出什么事,这一次…真是吓着我了,可不是开玩笑啊,事态很严重,幸亏你没事,但不总指望每次都能这么走运,你就不能…”

游方赶紧哄道:“不是你说的吗,有什么事多关照关照大师兄,现在有雷锋关照他,难道不是好事吗?别忘了他救过你的命,好人有好报啊!…蒙面人是谁我真不清楚,你们警方会去抓吗?你说的香港那个案子,我连听都没听说过。”

谢小仙:“总是油嘴滑舌的,我听说这次现场多了个蒙面人,还是个女的,是你什么人?”

游方苦笑道:“我连蒙面人是谁都不清楚,怎么能回答你这种问题?”

谢小仙低下头道:“也好也好,永远都不清楚也罢。”

游方又问:“我知道你是来看我的,找了个什么机会,花的是公费吧?”

谢小仙抬头看着他,眼中似乎还有些幽怨,但嘴唇微微张着脸色也有点发红:“我参加专案组了,就是打击张仁和团伙这个专案组。”

游方正准备低头去吻,闻言却是一怔道:“你不是要好好休养一阵子吗,调回北京难得清闲几天,又参加这么危险的专案组,肯定是你自己报名的吧,还要不要命了?别忘了去年那场病,还有重庆…”

谢小仙撅着嘴很委屈的打断了他的话:“警方查出张仁和最后的行踪出现地是广州,我报名参加专案组,负责的是与广州这边的联络协调工作,不就是想找个机会来看你吗?托大师兄的福,我刚来任务就结束了。而你居然这么说我,多余来这一趟,走就是了!”

说着话她站起身来就要朝门外走,却突然惊呼一声腰间一紧双脚已经离地,整个人给游方抱在怀里又坐回到沙发上,只听游方柔声劝道:“我错了,这不也是关心你吗?既然来了,就多待两天吧,张仁和已经抓住,也没你什么事了,就当公费旅游。”

他这么一哄,谢小仙身子有点发软了,喘着气略带幽怨的说道:“我本来就是这么想的,刚参加了这个专案组,恰好人被抓住,这段时间真没什么事了,我已经请假了。”

游方看着她,心里的感觉不知道为何很复杂,与她认识这么长时间,极少听说谢小仙因为私事而请假,两次请假都是为了陪他。而她参加这个专案组,目的也不过是借工作之便能到广州再来见见他。这段时间,真应该好好陪她散散心,在江湖奔波中已经负人太多。

谢小仙此刻气已经消了,在他怀中开玩笑道:“小游子,你说那蒙面大侠将这么一个立大功的机会送给了大师兄,假如知道我也参加了专案组,会不会留下来,让我再立一次大功呢?”

游方搂着她的双臂紧子紧,却很郑重的说道:“不会,绝对不会的!”

谢小仙有些惊讶的抬头:“哦,为什么?”

游方低下头去,嘴唇几乎是擦着她的耳垂在细语:“小仙,你心里清楚我都做了些什么,还要继续做些什么,江湖中身不由己,我也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上岸,舒舒服服的享受人间大好风景滋养情怀。但是现在…你是警察,你立的功越多、官做的越大,我就越怕你。”

谢小仙觉得耳根痒痒的,忍不住将脸颊在他的下巴上轻轻的蹭:“你是不愿意看见我工作更出色,继续被提拔吗?…可是小游子,假如你这么想、假如世上的警察都不尽责,你觉得谁能轻松?你能舒舒服服的去享受大好山河之美吗?”

游方:“也对也对,你说的对,我的想法太自私。但是这次,在其位谋其政,为了报答大师兄对你的救命之恩,蒙面大侠送份礼物也是应该的。”

谢小仙微微侧过身道:“我就是开个玩笑,你就说这么多?文件我已经看见了,大师兄这次立一等功,直接提正局,其实我也很感谢那几位蒙面大侠,替大师兄高兴。…你一天到晚和我说瞎话,我和你开句玩笑就不行?那就说正经事。”

游方:“嗯,你说吧。”

谢小仙:“刚才提到旅游,我请了一个星期的假,你如果没事的话…”

游方立刻接话:“我没事,你想去哪里?这个星期我陪着你去就是了。”

谢小仙伸出一只手勾住他的脖子,在怀中道:“我妈妈的老家在东北鞍山,我从小就是在那里长大的,好些年没有回去过了,这次难得有这么长的假期,我想回那里看看。”

游方很干脆的点头:“好,我们就去鞍山。”

第三百一十三章 千朵莲花山

谢小仙如今的工作没有以前那么“危险”,也不像当初那么不分白天黑夜与节假日的劳累,但清闲也只是相对而言,虽然有规定的公休假,平时却很难请下来。这次真是托大师兄抓住张仁和的福了,她刚刚参加专案组,所负责的联络协调工作就结束了,但是专案组还需要处理后续事务,她就趁机请了一周的假,加上头尾双休日一共是九天,足够出去好好玩了。

谢小仙的母亲名叫杜若蘅,游方在洛阳古墓博物馆曾经见过,是一位供奉地藏王菩萨的在家居士,平生信佛、好游山河。她是鞍山人,谢小仙也从小在鞍山长大,甚至跟随母亲在当地的山中寺庙里住过,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游方除了陪谢小仙回鞍山散散心之外,此行还有别的打算,是他计划中行游的开始,既感悟万物有灵之境,也是寻回剑灵秦渔的旅途。待到谢小仙回北京后,他就出发去沧州,重观荷花池与铁狮子,再到济南游大明湖赏小沧浪,然后还要去洛阳古墓博物馆,这就是当年秦渔现形的心路历程。

而在此以前还有事情,辽东他从未去过,关外的白山与黑水灵枢别有特质,需要仔细的去体味一番。另外张仁和莫名其妙的栽到了警方手里,风门各派都能猜到是兰德先生干的,他已经传书江湖怎么可能还会放过此人,如果连一个江洋大盗都拿不下,谈何对付远在太平洋彼岸的唐朝尚?

牵弓派听闻后难免忐忑,因为张仁和涉及到他们门派中一些尴尬的往事,游方计划顺便到辽宁拜访牵弓派,既是安抚也是表达谢意。张仁和的线索最早就是牵弓派私下提供的。但是话又说回来,谁谢谁还说不定呢,游方动用了这些人力物力资源,其实是完成了牵弓派当年想完成而没有完成的事情。

与小游子走过的很多风景可能有所区别,鞍山并不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一年中的很多时间,这里的气息显得有些污浊。它是东北地区最大的钢铁工业城市,鞍钢集团总部就在这里,也是全中国最重要的钢铁产地之一。而周边一带的抚顺、盘锦、本溪盛产煤、铁、石油等各种矿产。

鞍山的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出产包括铁、菱镁等多种矿石,境内的岫岩满族自治县一带也是我国最大的玉石产地之一,此地出产的玉被称为岫岩玉。这里也出产秘法晶石,当然了,其品种与产量远不能与松鹤谷所在的湘赣边境一带的山区相比。

并不是有矿石的地方就有晶石,也并不是所有的晶石都具备秘法晶石所特有的物性,但是这里出产几类特殊的秘法晶石,别处很难见到。岫岩玉的品像与传统的和田玉、蓝田玉、昆仑玉相比虽不是很好,人文内涵的积淀也略显不足,但有些特殊的玉质也可以做为加工秘法器物的材料。牵弓派的外堂就设在岫岩县,一是方便与江湖各派来往,二是方便做矿产生意,三是方便收集秘法器物一一这些都是外堂的职责。

而牵弓派的穿弓诀秘法,恰恰需要此地特产的几种秘法晶石相配合,运转时才能挥最大的作用。至于其内堂则在吉林境内与辽宁省交界处,小兴安岭余脉的山中,也是世代传承的宗门道场所在,历代弟子滋养形神、感悟灵枢、闭关修炼所在,交通并不方便。

游方来到鞍山,并没有着急到牵弓派拜山也没有通知他们。他陪着谢小仙在小时候住过、玩过的地方都转了转,既然是出来旅游,当然要去鞍山东南大约四十里外的千朵莲花山。

此山号称群峰荟萃如立地莲华千品,游方去过南昌的梅岭感悟叠嶂寻峦,梅岭号称有九十九峰、风姿各异,而此山共有九百九十九峰,缺一之数而成千,自古称千朵莲花山,简称千山。一代地师传人足下踏遍万水千山,此山之名也当真有趣,今天的游方终于登临这“千山”之上。

千山自古就是关外之洞天、佛道两教名胜所在,但做为风景区开发还是当代的事情。

景区正门上“千山”两字为当代居士赵朴初所书,而正门两侧的对联“南海八千路,辽东第一山”,是当代书法家启功题写明人的诗句。

游方与谢小仙就是经过牌楼入山,谢小仙还嘟囔了一句:“我小时候,这里好像不收门票。”游方挽着她笑而不言。

千山中有“一线天”,从巨大的山体岩石中贯穿而过,一眼能看穿对面,但给人的感觉两山一合仿佛就会把人挤成肉饼,狭窄处根本过不去。其实这只是一种错觉,来到这里的胖子也全过去了。这种错觉不仅是视觉上的或心理上的原因,地气灵枢确实很特异,它在浑然一体的山势中,很奇异的开启了一道分隔空间的裂隙,游方很自然的想起了牵弓派秘传的“穿弓诀”。

牵弓派的穿弓诀与卧牛派的定山诀,应出自同源,却是发掘风水灵枢特性中两种截然不同的玄妙。

运转“穿弓之然,很凌厉,可以伤人也可以破法,与一般的滋养形神法决不同,它是移转风水局灵枢特性的一种秘法,与消砂派的消砂诀类似但又不同,可以专门修复破败的风水局,当然也可以破坏完好的风水局,移转灵枢时妙处如此。因此心性阴沉之人可能并不适合习练,非常容易舍本逐末,专为追求其凌厉阴险的穿弓煞意,反倒失去了滋养形神、忘情山川的本意。

游方还没有拜访牵弓派,来到千朵莲花山先想到的是牵弓诀秘法特性,一边与谢小仙谈论着此地的景观。一般的风景区按照旅游路线走,走马观花也就一天时间,就算是大型风景名胜,按照旅行团的行程顶多也就是两、三天参观完毕,可是这其中的景致真要细细品味起来,这点时间当然远远不够。

一位自幼就在这里长大的谢小仙,一位能感应山川灵性的小游子,应该是最佳的一对游山组合了。

他们一路走一路谈论,谢小仙皱着眉头道:“我从小就听说这里有九百九十九峰,如千品红莲台攒簇,少了一峰究竟在何处?”

游方笑道:“天地自然之数本就不全,总有一线遗憾,需在心中求证圆满,你我入这山中,你说那一峰在何处?若人不知品味,万般景致生动也是枉然。”

谢小仙用胳膊肘轻轻捅了他一下:“你的脸皮可真够厚的,言下之意立地成峰,你就是那九百九十九峰之外的一座山?”

游方笑嘻嘻的说道:“我未必是,也未必不是,就看你的眼中是否有他?你未必是,也未必不是,就看我的心中是否有小仙?…人生在世,就如在这千山中找寻,遗憾所在也是志趣所在。”

谢小仙一瞪眼:“到底有没有啊?”

游方赶紧点头道:“有有有,九百九十九品莲台簇拥一朵小仙。”

谢小仙这才满意的低下头,轻轻叹了一口气道:“你这么一说我倒想起来小时候的事,我小时候喜欢追读小说和漫画,常常是漫长的等待,有时候几年都买不齐想要的书,越是这样,等买到心里想要的书,那种幸福感越强烈。”

游方追问道:“哦,你都收集什么漫画书啊?举个例子。”

谢小仙小声答道:“圣斗士…”

游方扑哧一声笑了:“原来你还有过这些爱好。”

谢小仙反问道:“那你呢,上学的时候都看什么课外书?”

游方想也不想就答道:“寻峦诀、消砂诀、定山诀、穿弓诀、撼龙经、天玉经、十二杖法…”

谢小仙打断他道:“我问的不是风水书,就是正常小孩看的那些。”

游方:“让我想想,乡下可没有那么时髦,我在村子里能翻到的都是一些老式的小人书了,《秦琼卖马》、《双枪陆文龙》、《哪吒闹海》、《鹬蚌相争》、《小商河》、《大闹天宫》、《武松打虎》、《七擒孟获》之类的。…小仙啊,你怎么了?今天一上山,我总觉得你不是很开心呢?”

谢小仙皱了皱眉头,神情似是有些委屈,但又不知是谁让她受委屈了,挽着游方的手臂微微撅着嘴道:“小游子,你走过的地方很多,有没有觉得…?”

游方:“觉得什么?”

谢小仙:“我说不好,反正很难形容,我母亲信佛,从小她就对我说生死明灭是常态,但是这些年见到一些河海山川,我总感觉到有些紊乱不宁。”

游方也微微皱了皱眉头:“这种感觉并非没有道理,也许并不是你的原因,仔细形容一下,好吗?”

谢小仙:“我小时候就在这里长大,也在山中住过很长时间,虽然受的是唯物主义教育,但我从小就觉得这千朵莲花山有灵。”

游方的眉心微微跳了跳:“你倒让我想起你妹妹谢小丁了,你们姐妹的感觉都很有意思,怎么有灵了?”

谢小仙:“据这里的老人说,千朵莲花山地脉连长白,是大小兴安岭龙脉之末,也是辽东人居发迹之处,这附近还有几万年前原始人类部落的遗址呢。我小时候就觉得这里清正雅致,虽然气候冷一点但感觉很舒服,春天有槐花飘香,秋天有枫红霜白,真的很美,有时候我在路边经常兜看出神了。”

游方看着她,微微点了点头道:“确实很美,虽然我没看见,但是能感觉到。”

谢小仙又接着说道:“但是我这一次回到鞍山,来的这一路上,却看见了泉水断流、藤萝枯败,游方,你往那边看一眼。”说着话她的手指了一个方向,他们正登上一座山峰,离开了旅游主路线,游方顺着她手望去,只见远处的一座山峰一侧被挖空,地面露出一个巨大的矿坑,真的很大,就像一个巨湖却没有水波。其地气感应就像被穿弓之煞破败灵枢,但无论什么样的高手,以秘法恐怕都完成不了这一击。

游方延展神念感应山川灵枢,不知为何神念中却有刺痛感,仿佛听见了不知何处传来的呻吟。他立刻收摄神念转过头来,微叹一声劝慰道:“世事如滚滚洪流,淹没了大多,我们不能总是怀旧,社会总要向前发展。但也别忘了我们在世上是与谁相处?世人谈风水,不尽是惑弄蒙蔽手段,其中有真意啊。”

谢小仙很干脆的总结了一句:“这些就是在破败山川灵性。”

游方只得苦笑,他以前尽量不在谢小仙面前谈论过于玄妙的话题,没想到谢小仙今天主动提起了这些,看样子是真有感触,于是也摇了摇头道:“山川破败,因人之纵欲无度,却已忘情怀之美,舍本逐末。为眼前一点所得却牺牲了太多,且不顾风水章法肆意妄为,迟早又必须花代价挽回,却不知能否再挽回?路必须前行,但有些弯路走的实在可惜了!”

说话间两人继续前行,这里是“天上天”风景区,位于千山东、南、西、北四沟中的北沟,主峰叫五佛顶。

既然话匣子已经打开了,游方很自然的就谈起了风水以及山川灵性之美。这些与秘法修炼并不一定有关联,此类话题一般人也经常谈论。

这个风景区的开发与设计确实有些不伦不类,至少旅游和建设部门并不懂风水,或者说不懂真正的风水。在这样的地方,还修建了粗制滥造的惊险世界宫、唐代古城等所谓的人文景观,硬嵌在这关外洞天名胜的群峰之中。这里也不是公园游乐场啊,气氛与地气灵枢完全不合调,与环境之间的冲突,就像人身上有多余的赘肉和粉疮。

谢小仙从小就在这一带长大,重游故地感觉不对却又很难形容出来,当然会觉得不太舒服,游方只得继续劝慰她就不要只看这些了,看着也碍眼。心中应有美好情怀,眼光要善于发现与欣赏,这千朵莲花山的灵秀险峻风景还有许多,他挽着她一路行游一边指点各处奇趣景致共赏,谢小仙这才又露出笑容,毕竟是出来玩的,就要开心点才好。

千山中有小梅岭与振衣岗,据说是仙人吕洞宾曾坐论仙家丹道之处,其灵枢之精粹浓郁确实非凡,他们在山中穿行最后到了五佛顶的半山腰处,并没有往上攀登,再回首往东南望去,便是著名的千山大佛。这尊大佛与其它著名的摩崖石刻如乐山大佛、巴米扬大佛不同,因为它就是一座山体的一面。

这座山陡峭的石壁天然形成了弥勒向右倾坐的形状,头部以及眼眉五官、手、膝、甚至连胸前的念珠都清晰可辨。这座天然佛山也有人工留下的痕迹,大佛的右手背上有一个人工凿刻直径约三米的圆环,阳光照在上面,从远处看去自然形成一个明暗对比强烈的光环。

迳座“大佛”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才现的,然后经过发掘考证,现这里有历史各代拜祭留下的遗迹,却掩于苍山中不为人知,又被人们重新“发现”了一回。

弥勒是佛家所谓的未来佛,严格说起来不应称佛而应称菩萨,游方遥望如山之菩萨、如菩萨之山,突然说了一句:“观山之气,果然有宝相庄严,可我感觉此山在笑,似是冷笑又似苦笑啊。”

谢小仙哼了一声道:“那时候我还小,还没上小学呢,听说某位大德在千朵莲花山发现了一尊大佛,整山竟然如弥勒造像。你看这菩萨在这里呆的多好,就像你刚才说的风水,与这群峰千品莲台相融一体,隐坐于古树藤萝间,自古有人祭拜。…现在倒好,又被发现了一遍,为了把它清理的更清楚,好让人参观眺望,那边山崖上的松槐伐毁、藤萝遭殃啊!”

游方却忍不住笑了:“好可怜的菩萨,让人逼出来裸奔被围观啊!”

谢小仙也差点被逗笑了,却给了他一拳道:“不许这么说话,我妈妈信佛!”

游方赶紧一低头,冲着那边远山鞠躬道:“抱歉抱歉,一时感慨未择言,并无取笑之意,菩萨大度大量,请不要与我计较!”

然后他又一指那座山道:“我刚才讲风水原理,这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藏菩萨于千品莲花中,天成灵镜之妙莫过于此,自古以来也是如此受山川之寄托。可有人非要画蛇添足,扯藤伐树裸山以呈,唯恐游客看不清这山似菩萨,反而是破败风光雅兴,焚琴煮鹤啊!…不懂就不要乱来,想方设法批来经费搞风景区建设,干工程就有钱挣可以理解,但钱却花错了地方,结果在败坏风景。”

第三百一十四章 蓦然回首

当天就在风景区附近找了一家宾馆住下,第二天游方继续陪谢小仙游山,去的是相对偏僻的东沟与西沟一带,基本上是在野径中穿行,领略自古以来的灵枢风光。谢小仙的心情好多了,始终笑呵呵的,一路对游方指点讲着各处的景观以及当地传说。

他们这一天在山里走的路可不短,步行穿过了风景区中大大小小的很多山峰,大多不是一般游客会走到的地方。平常这么乱跑是有危险的,但有游方这位保镖在,谢小仙倒也不担心,哪儿好玩往哪儿钻。

身体不够棒的话,根本走不下来这段路,但谢小仙却觉得很轻松,神形俱适,在这崎岖的山路上步履非常的轻盈,她有些好奇的对游方说:“有你在身边就是不一样,这么长、这么险的路,我感觉总有一股力量在扶着我。”

游方做了鬼脸道:“我抱着你走,岂不是更省事?不过山路还是自己攀登更有意思。”这倒是实话,每到山路崎岖险峻处,游方总是不动声色的以神念悄然护持,这比抱着她走路还要费力,但如此运用神念倒也很舒适惬意,至少没有那种生死相搏的紧张与凶险。

北方的春天来的晚,阳历三月,香港那边气候已经很温暖了,但鞍山这边供暖期还没过呢。山间草木微红与枯黄掩映,正在蛰伏中等待舒展,眼前的山色有些萧索,但元神却能感应到那万物期待生发的灵动。

古人曾有诗云:“常遑回合水潺湲,路转坡坨百折还。松涛涨壑千岩响,花雨浮空满地斑。”这个时节未见山花烂漫,但树影婆娑也是斑洒满地,山风拂过卧万株古松确如浪涛之声,风小时如远处传来,风大时仿佛有千岩回响。

在山中凉意飕飕,但是挽住游方,谢小仙却又一点都不觉得冷。偶尔走过有山泉的地方,能看见山中背阴处冰雪未融,而由于泉水温度高仍从泉眼处往外流淌,却在不远的地方结冰层层堆积,依山势形成小型的冰挂、冰沟、冰梯、冰坡等自然景观,这是在南方山野中见不到的奇景。

他们没有走回头路,从东沟走到西沟,晚上就入住一家温泉疗养院,泡泡温泉解解乏,第三天继续到山野中游玩,谢小仙非常开心,游方也感叹真没有白来这一趟,或许早就该来了。

他们在千朵莲花山游兴很浓,第四天去了南沟,也是千朵莲花山的主峰仙人台所在,相传是汉代辽阳刺史丁令威成仙化鹤归来的遗迹,明朝初年峰顶被凿建成平台的形状,上面还刻有棋盘,此处又称观音台,有“五观”之说——观沧海、观日出、观莲花、观松风、观云飞。

仙人台三面都是峭壁深崖,唯东面可以攀登,小的时候,谢小仙经常和家人一起爬上去看日出,路非常艰险,但走到了仙人台上极目远眺,心旷神怡之感让她觉得走这段路大值了!清代一位高僧登临仙人台之后曾留诗云一一几度登临不到顶,此回到顶畏登山。九州细碎烟尘里,万里虚无指点间。云在极底几可踏,天虽至近竟难攀。息须携手下山去,纵对仙人无好颜。

一位和尚写出游仙诗来,难免有几分调侃之意,让人读了忍俊不禁,同时也能领略仙人台风光之美。只是让人感觉有几分奇怪,这和尚为什么不谈五观之峰,反而调侃仙人台之名?

谢小仙此番登山,可没有古人那么艰险,也比小时候轻松了许多,因为仙人台是千朵莲花山的主峰,风景区早就把路修好了。但走到了仙人台上,这两天游玩中一直嬉笑不停的谢小仙此刻又是秀眉一蹙,扭脸对游方说:“我们下去吧。”

好不容易爬上来怎么又要回去了?只见现在的仙人台被人为砌成水泥平台,岩石下还添了个佛龛,里面供了一尊新搬来的塑像,这塑像雕工与造形真的不是很精致,周边的栏杆上挂满了铜锁,还系着乱七八糟的红绳,好端端的仙人遗迹,变成了烟熏火燎的地方。

游方笑了,将她搂在身边道:“登上了主峰,怎可不赏尽风光而还?我们看我们的风景便是!”

谢小仙舒展眉心微微点了点头:“也罢,世间万相皆入眼,总有你所愿见与不愿见,否则佛祖也不会有苦谛之说。所经历的风光美景,才更显珍贵!”

他们俩就这么静静的站在仙人台上远眺,拂去身边烟熏火燎的浮烦,望千品莲华千姿百态,无限风光尽收眼底,古树挂壁如泻烟涛,怪石嶙峋相映成趣。这时游方微微动了动,谢小仙似有感应,回头看了他一眼,却突然发现周围的景物已经在无声无息中改变,仙人台还是仙人台,但已变成她从小熟悉的那座山峰。

再转身向四面望去,只见有苍松翠树吐绿,山花含苞欲放,竟呈缤纷之色。这是游方以神念展开的画卷,画卷中就是眼前的千朵莲花山,却同时运转了心盘,就是谢小仙此番旅游所欲回味的心境演化成的风景。将千朵莲花山携入胸襟画卷中展开,却同时在画卷中运转真真切切的心盘,听起来“原理”似乎并不复杂,但以前游方是不可能办到的,今天也不是刻意为之,就是心念忽然一动,谢小仙在想什么他很明白,于是画卷与风景虚实相合,很自然的运转心盘而展现。

谢小仙靠在他的胸前,声音有些呢喃:“小游子,你又在捣鬼!”

游方柔声道:“怎么,你不喜欢吗?”

谢小仙的笑容有些朦胧:“喜欢,当然喜欢了,这才是那第一千品莲花!”然后两人再也没说话,在仙人台上站了很久。

当两人回去时,刚刚走下第一阶台阶,游方的身形突然晃了晃,谢小仙手疾眼快一把扶住他很关切的问道:“你怎么了?”

游方的声音略带疲倦:“感觉有些累了,你扶着我点。”

谢小仙一笑:“你也终于有累的时候,那就老老实实的走路,让我搀着!”

刚才一番试法,境界之玄妙前所未有,但无声无息间神气消耗之剧烈,连游方自己也没想到。这不是简单的心盘术,也不完全是画卷中的携景术或寻峦诀,游方曾在松鹤谷感应过那古老的建木仪式,也在香山南麓见到刘黎运转奇异的心盘与向左狐斗法,那是唤醒山川万物之生动灵性,游方竟然也做到了,虽是无意中闪现,但他已经触及门径。

回去的路上没有再穿行野径,老老实实就走风景区修好的路,千朵莲花山的地气滋养确实不凡,半个小时之后游方迈步间缓过劲了,走的已经很稳了,但谢小仙仍然伸出双臂紧紧抱着他的一条胳膊,两人依在一起走。

游方莫明有点走神,他又想起了好几年前,在中关村沿街卖碟的时候,被菜鸟警花谢小仙铐进派出所,还挨了一顿批评教育的场景,不禁嘴角微翘浮出淡淡的笑意。

走着走着,前方是香岩寺,望见远近山坡层次分明,在群峰环抱中一点也不觉得地气促狭,反而在不大的空间内呈现出深远开阔之感。这个地方的风水好啊,是千朵莲花山地气灵枢之一。远远就看见了寺庙单檐拱山势屋脊,饰以彩色浮石雕刻,非常精湛与逼真。

然而谢小仙又把小嘴撅起来了,微皱眉头说了一句:“感觉有些阴森啊。”

可不是吗,香岩寺本是个好地方,若居此修行风水极佳,游玩驻足感觉也是相当不错,可如今寺庙的陡壁下新砌了一面女墙,里面密密麻麻放满了骨灰盒,一阵风吹过,树荫下确实能感觉到那杂乱的阴气。

从女墙下走过,谢小仙的胳膊搂的更紧了,小声说道:“我小时候在这里住过,寺内有古代高僧的灵骨塔,虽也是墓葬但只觉庄严不觉森然,现在…我们还是不进去了吧。”

游方无可奈何的笑了笑:“这里怎么设计的,当成收费公墓了?…小仙啊,我们认识很久了,我曾经总是想躲着你,觉得误会大多又太深,但是今天一番旅游,突然觉得我们其实很投缘,你对这世间万物的观感,无意中与我如此切合。”

谢小仙低着头嗯了一声道:“是吗?还真是的!世上有的人是貌合神离,而有人是貌离神合,就像我们俩…”

游方轻轻在她腰间摸了一把道:“我们是貌离神合吗?我看是貌合神也合,这么站在一起不是很般配吗?”

谢小仙捉住他的手,掐了一下手背,哼了一声似是质问道:“你和谁站在一起不般配?”

小游子立刻岔开话题:“能看出来,你今天的心境平和多了,还记得第一天到千山,我们去龙泉寺,你为了断流的龙泉水长吁短叹了好一阵子。”

谢小仙:“你这个带人恨的,这几天倒也很会哄人开心!”

谢小仙小时候不仅在南沟的香岩寺住过,也在北沟的龙泉寺住过。龙泉寺是千朵莲花山五大禅林中现存最大的佛寺,始建于唐代,寺后有清泉一处千年来流水潺潺,清冽甘美,沏茶品茗悠然有风致。但是近年来千朵莲花山外围有很多山峰被侧斩甚至被掏空,地脉受损有很多泉水断流,那龙泉水也几乎绝迹了。

那天他们从五佛顶回来,经无量观路过龙泉寺,谢小仙特意去看龙泉水,结果却发现泉眼几乎已断流,当时就莫名觉得特别伤心,好半天闷闷不乐。游方哄了很久,回到酒店之后给她表演茶道亲手冲茶品茗,她这才露出笑容。

而今天路过香岩寺,好好的风水寺院莫名染上杂乱阴森,她虽然叹息感慨,但心态已经平和多了,没有让自己无谓的多烦恼,走过去之后就和游方开起了玩笑,初入千朵莲花山时紊乱不宁的心绪已经平复。

两人在山路上缓缓而行,走的很慢,又聊起了这几天所见的景观,谢小仙终究还是有点不痛快,靠在游方的肩膀上问了一句:“若千山有灵,它会有与我一样的感觉吗?”

“有,当然有,我大前天看见那尊菩萨山,就觉得山在笑。不是错觉,是真真切切看见那山在朝着人们笑。”说到这里游方的话突然顿住了,停下脚步揽着谢小仙黯然回首望去,神念修行次第中“万物生动”之境,当他踏遍千山之时竟悄然而成。

“游方,你在看什么?”谢小仙在他胸前问了一句,他神色如此凝重,她也不再习惯性的叫他小游子。

“在看走过的路,当真万物生动啊!…走吧,我们下山,晚上请你吃好吃的。”游方心中感慨万千,却神色如常的转身,搂着谢小仙继续从容而行。回想起此番突破门径的机缘,竟是一路上受到丝毫不懂秘法的谢小仙点拨,当真玄之又玄。

然而前走没几步,突然听见身后有个清清朗朗的声音说道:“千山有灵是否会觉得痛?菩萨有知是否会觉得苦?你我之叹息正如佛之叹息,但观山似笑,以空相观照苦谛,苦何尝是苦?佛菩萨多情,此为深爱大爱,所以才有普度众生的誓愿。”

两人闻言一回头,看见一个和尚从山路上走来,步履稳健不急不缓,但游方却暗叹此人好快的身法。刚才他回身时还没看见他,应该是刚从香岩寺大门里走出来的,几步就到了近前这才放缓了身法,特意说出这番话打招呼,应该是听见了两人走过香岩寺时的谈话。

这是一位年轻的僧人,看上去也就二十多岁,铮青的头皮没有戒疤,胸前挂着一串新月菩提念珠,被把摩的已经相当光润。他身上穿的僧衣倒是挺干净,颜色灰不溜丢发青发白,却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补丁,可真够艰苦朴素的!

风景区的大庙里,见到这身打扮的和尚也是相当令人意外,如今经济发展了,旅游业也被带动了,寺庙里的香火钱也水涨船高了,人们心里的想法多了,烧香的拜佛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很多和尚们都富裕起来了,就算不富裕的,也不必穿成这样啊?看上去怪可怜的。

东北阳历三月的天气,尤其是在这山中,还是非常冷的,这和尚的衣着看上去很单薄,却神态自若身形舒展。一般人看见他的感觉是很奇妙的,假如自己并不冷,不会觉得很刺眼,但如果感觉到很冷,看见这个和尚穿的这么单薄会觉得身上更冷,忍不住同情心泛滥,上前捐点香火钱啥的。

这和尚走路时左手托钵,是三个套在一起的铜钵,这大冷天不戴手套,空手托着金属器物,看着也是挺冻人的。但是游方却笑了,与此同时僧人站定脚步立单掌行礼道:“施主,我们又见面了!”

原来是老熟人了,听声音游方就能想起来,就是当初被断头催请到鸿彬工业园作法的三位“高人”之一,来自辽西大慈行寺的欣清和尚,一位持戒精严的苦行僧。

游方也松开谢小仙抱拳还礼道:“原来是欣清大师啊!您怎么会出现在香岩寺,跳槽了吗?”虽然以前没打过太多交道,但见面说话却自然而然,就像认识多年的老朋友。

欣清答道:“施主好游山河,我也行游山川之中,这几日在香岩寺行脚挂单,却恰好听闻故人之声,言及万物生动之悟,故此现身一见。上次见面未及多言,今日方知施主原来是一位道士。”

游方一晃脑袋:“道士?不是不是,我有亲戚和朋友是道士,道姑也有呢,但我没出家,也没出家的打算,和女朋友出来旅游呢,你怎么见面一开口就把我往这条路上拐?”

欣清也笑了:“太上当年亦未高簪束发,听施主谈万物生动之意境,当为道家中人。山如菩萨、菩萨如山,观山不语而笑,山若有灵、山若有情。贫僧闻言颇有感触,道家的情和佛家的情,相异却相似:一则此生情怀莫失,坚守驻世,一世缘矣;一则却是生生大爱,全是爱,轮回无尽。”

这和尚说话有点绕,假如是不明白怎么回事的人,恐怕会以为天太冷衣服穿的大少,冻得他说胡话了。

谢小仙毕竟自幼受家庭环境熏陶,听的倒是明白,扯了扯游方的袖子问道:“游方,这位大师是…?”

游方笑着解释道:“这位是辽西大慈行寺的欣清大师,年纪轻轻佛法修为了得啊,我以前看风水的时候认识的,你应该知道,和尚也替人看风水,只是不托风水之名。”然后又朝欣清道:“大师,怎么一见面,我觉得你话中有话呢?”

欣清微微一笑,看着游方道:“游施主,当初我见过你一面,虽只是一瞥,但觉你桃花缠身、酒气入体,颇有些烦恼业障。今日再见仿佛相似又与当日有些不同,别有一番籍蕴风流啊。”他倒是很机灵,听见谢小仙对游方的称呼,没有叫“梅施主”而是叫“游施主”。

游方:“哦,原来大师不仅会看风水,还会给人看相?眼力真是不错,多谢提醒了!但一世无情怀所寄,何必有今生来过?此生未得籍蕴,谈何世世轮回?…大师特意从寺中赶出来,不是为了给我看面相的吧?”

第三百一十五章 半壁山川

欣清又行一礼道:“你误会我的意思了,不俗即仙骨、多情亦佛心,红莲白藕是一家。游施主,我知道您是一位高人,恰好有缘相遇,想问你这几日是否有空闲,贫僧有点事想求您帮忙,正与这山川之生动有关。”

嗯?这和尚有事要找他帮忙,看来与秘法有关。游方以前与欣清连一句话都没说过,但了解这和尚是什么人,有时候与人打交道并不必接触太多。他清楚欣清和尚住在鸿彬工业园贵宾楼的时候也是持戒森严,每日晨起诵十遍《楞严》,托钵乞食,只是日中前的一餐而已。

后来游方打听过,也问过当时同在鸿彬工业园的千杯道人,江湖风门各派并没有听说过有这么一号人物。但可以确定这和尚有修行,游方在追击李冬平的途中,欣清也曾经出手相助,算是欠他一个人情。既然人家帮过忙,现在开口,也不好断然拒绝。

他问道:“不知大师找我有何事,何时何地处置?能顺手帮忙的话,自然愿意相助。”

欣清答道:“对游施主而言,可能只是举手之劳,但贫僧已经为此烦恼了半个月。不急不急,我看您也挺忙的,假如留在此地不是立即就走,那么什么时间有空即可。”

游方:“两天后我有空,不知如何联系大师,就到这香岩寺拜访吗?”

欣清递过来一张名片道:“您若有空又有兴致,就打电话联系我,贫僧这几日就在千朵莲花山中,未必于哪座寺院居住。…贫僧求您帮的忙,也与施主今日之叹息有关,届时详谈,先多谢了!”

时代不同了,连和尚都有名片了,名片正面写着他的法号释欣清与所属的寺院大慈行寺,下面有一个手写的号码;翻过来看背面是大慈行寺的地址,还有全国各地前往大慈行寺的交通路线,算是一种很特殊的宣传广告。

游方笑着问了一句:“大师您也用手机呀?”

欣清淡然答道:“出门方便而已,时移世易、万物常新,行事岂能一味食古拘泥?”

游方看了看他满是补丁的僧衣,有些坏坏的笑道:“你的衣服很有特色嘛?假如要我帮忙看风水的话,劳务费是多少啊?不是让你出,我是问雇主给的价。”

谢小仙在旁边伸手掐了游方软肋一把,而欣清却笑呵呵的一摊右手道:“雇主便是这天下山川,施主此身所具一切,皆是它所给予,请问您还想要什么?至于贫僧不捉钱财,身无分文,劳务费当然更没有了,只得说声抱歉。”

游方抓住了谢小仙的手握在掌心,让她别乱动,另一只手一挑大拇指道:“江湖道上的门槛我遇见的多了,和尚,就冲你方才这一番话,能帮忙我一定尽力,后天和你联系吧!…小仙,我们下山了。”

他拉着有些疑惑的谢小仙走了,欣清站在山路上仍托钵立掌行礼,神色平和恭谨,身姿端庄一丝不芶。

第二天是周日,隔天谢小仙就要回北京上班了,她的假期终于过完,游方把她送到了沈阳桃仙机场。临走时谢小仙十分不舍,有点赖着不想上班的意思,同时也对昨天的遭遇十分好奇,在候机大厅问游方道:“你这个人就是事多,总是遇到那些稀奇古怪的事,去游千山还碰到和尚找你帮忙,我都想跟着去看看,那和尚找你究竟有什么事?”

游方揽着她的肩头笑道:“看风水呗,我和那和尚就是这么认识的,你这次不是感慨千朵莲花山风水有破败之处吗?那和尚应该会有同样的感慨。…也不必好奇,就像普通人对警察好奇一样,总觉得破案子挺神秘的,但你干这一行久了,恐怕也就习以为常了。”

谢小仙摇了摇头:“还是不一样的,警察破案子只是职责所在,而你遇到的一些事情很难形容。嗯,也很麻烦,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

游方打断了她的话:“我也希望有一天,能够平安自适,但真的有大事未决,回头看遗憾多多,很抱歉!…广播已经通知登机了,你快进安检吧,等我忙完手头的事,就去北京看你,到时候…”

谢小仙又把他的话打断了:“你的那些事,我不清楚也能猜到大概,别说了,希望你平安。…对了,我想在北京买套房子,既然你会看风水,回头也帮我看看呗?”

游方笑了,理了理她的头发道:“没问题,我就是专业干这个的!”

谢小仙回北京了,游方又返回了鞍山,这次没住宾馆,直接去了千朵莲花山,在山中一株古树下静坐一夜,第二天太阳升起时看了看手机,发现这里有信号,于是给欣清打了个电话。结果欣清和他差不多,也是在山中某株树下打坐呢,与游方约定下午在某个地方见面。

欣清说的地方没有门牌号也没有道路可通,只是讲了地势的特点和方位所在,假如换个人还真找不到,不过倒是难不住游方,这几天他已经在千朵莲花山中转了个遍,一听就知道是那里。

下午太阳快落山的时候,他们在南沟外围山野中见面了,是一处山脚下。只见面前这座山峰被侧斩,山根下挖出了一个巨大的、已被遗弃的矿坑。矿坑深处的碎石呈青灰色微微泛点紫黑,似乎能吞噬夕阳残照的光芒。

游方站在矿坑的边缘处,面前如同是一个巨大的、却没有水的黑湖,又像是一张吞噬山川的巨口。神念感应,一片清灵的地气中,仿佛硬生生的被凿出一个杂乱、充满煞意、能够吞噬生机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