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问的,李永隽对游方是什么心思,游方能不知道?但李永隽开口却答了另一件事:“家师闭关,命我代守云踪观,我清楚她的用意。历代云踪观住持皆有神念之功,数百年来从未例外。只可惜我自幼修习叠嶂秘法,至今尚未得门径,比不得月影仙子那等人才,恐愧对历代祖师及师父啊。”

叠嶂派传承真是了得,虽然弟子不多,在江湖上也不是很张扬,但历代都有神念高手镇山。其他各派不是没有神念高手,但不能说每一代从无例外,就以当代江湖而言,寻峦派传承相对式微,却有一位包旻,张玺也刚刚堪破了神念之境。而消砂派近几十年来发展的非常快,堪称风门大派,高手虽不少但迄今为止并无一人突破神念之境。

再比如九星派,沈慎一、楚芙秘法境界皆不弱,但离神念之境总还有一线之隔。而叠嶂派历代云踪观住持都是神念高手,想当年皓东真人接任云踪观住持之时尚无神念之境,但在山中修炼十余年后也迈过了这道门槛。

这听上去很神奇,但游方并不觉得不可思议,观兰台就是一处世外清修宝地,最难得叠嶂派历代祖师在此打造了一座叠嶂大阵,汇聚整座青城山的地气灵枢。有悟性有机缘者在此滋养形神,收获自会比别处大的多。可是这滚滚红尘中,又有多少人能安守世外深山,同时又能得世间种种感悟机缘?

做为一个整体传承环境来说是这样,但具体到个人,面对这种传承历史自然会感到一种压力。李永隽的修为不低,但自觉突破神念之境的机缘多少有些渺茫。世间有能力、有才智、有条件又能下苦功修炼者如张玺,突破神念之境的机缘也来的非常之难或者说非常玄妙。这种事有规律但谁也说不准,不像上学混文凭到时候考过了就能毕业。

在南海初遇梅兰德,李永隽曾亲见他与詹莫道动手,生死之间当然无所保留,论功力当时他并不比李永隽更深,论秘法境界也差不多。但今日再见他建成这座竹亭,李永隽意识到兰德先生已突破神念之境、且已有万物生动之感悟,否则再巧的手艺、再精的学识,半日功夫也完成不了这种工程,因此就更加感慨了。

游方明白她的意思,语气悠然的劝道:“各人的经历、机缘、福报不同,本就不是强求之事,你还年轻,而且已经是当今江湖年轻一代的出色高手,何故有此之叹?你自幼并非是为云踪观住持之位而修秘法吧?感悟山川之美、滋养形神之妙而已,若不失其本意,便是天人自然之趣。”

李永隽点了点头:“说的也是,是我自己想多了。我见过影华师叔那等仙子般的风采,难免心生艳羡,又见到兰德先生如今已悟万物生动神念之境,自觉惭愧因此感叹。我何必想那么多呢?出家清修之人,实不必挂碍这些啊!兰德先生建此亭邀我赏青城风景,还是莫负眼前天地之良辰美意,此番青城之游,风光中您印像最深的是什么?”

当然不能回答就是永隽,那样就有调戏之嫌了,游方沉吟着答道:“自古青城天下幽,我这一路而来,感受最深的就是幽境,思吾最多的也是这个‘幽’字。”

游方坐在竹亭中,居然对李永隽讲解其文字来。幽这个汉字,以形传神,知形而会意,在最早的甲骨金文中,它像是一盏灯中两缕丝芯燃起的火光。光焰本应明亮,可明暗相成,这样的一盏灯光让人联想到的却是笼罩四合深远的夜色。

《尔雅》述“幽,微也。”又述“幽,深也。”幽字乃深远精微的蕴意。到东汉时许慎著《说文解字》,从小篆的字形有所误读,认为幽字从山形而会意,并述“幽,隐也。”其实幽字的原意非隐——幽,非不可见,只不彰显,非是不明,而是不言。

今日之游方早已不是当初中关村站街卖碟的小混混,他有家传册门的功底,又在吴屏东门下受教,后来着实下了一番苦功治学,说是文武双全也不为过。当他讲解这个幽字时,李永隽看着天上的繁星默默无言,但眼神也明澈如清朗星空。她对他的心意,其实用这一个字已经讲透了,他很明白,似是男女之情又非普通的男女之情。

远山眴兮杳杳,深谷孔静幽默,游方还在不紧不慢的讲述这一个字。数千年传承至今的汉字,人人会写,却不尽知每一个字本身也有它的灵性所属。幽字如今的用法五行属土,微意从火,人也有五行感应,脾属土心属火,此字若与人之感悟相应,由脾性而微察心意,不言而自明。

游方最后道:“青城天下幽,这一字所道出山川之情当真耐人寻味,若谈神念之功,最终境界是‘山川有情’,体察万物生动而后何感山川有情?今日得一字之悟,青城山川之情难言,用一幽字而解。”

李永隽喟叹道:“兰德先生入青城而悟神念至境,山川在此、赏赞由人!”

游方却摇头道:“我还差得远呢,无非是窥见一丝寻幽之径.尚未登临境界之巅,略悟修行所求,自知将来用功罢了。”

李永隽终于笑了,笑容在夜色中几乎淡的看不见,但可以感觉到,她微笑着说:“多谢兰德先生讲解幽情指点永隽,我真的明白了.自不会再有方才的叹息。…只是仍觉得有点遗憾,我邀您来赏这幽谷中的仙游灯火,可惜那青城仙灯并不常见,看来今夜无缘。”

游方也笑了:“寻幽既有获,何必遗憾呢?你见过那青城仙灯,那不妨就在此时此地共赏。”说着话他取出了一枚花瓣状的东西,如半透明的碧玉,似有点点星光在其内游移,正是李永隽在庐山所赠的“云中星光”,两人眼前的场景悄然而变。

只见幽谷中不知何时出现了星星点点的光芒,似灯烛又似星光,在夜色中游弋飘荡,初始只有几十盏,渐渐变成千百点光毫,时聚时散时明时灭,真如仙游星河。眼前就是青城幽谷真切的景色,而游方又展开胸臆画卷,以那枚云中星光为灵引运转心盘,元神心像之中,真真切切展现了青城仙灯这静夜奇景,虽然他从未亲眼见过。

直接将画卷意境印入李永隽这种高手的元神并不简单,可游方此时并无斗法之意,李永隽的元神也毫不相斥,融谐而共赏。两人再没有说话,就这样静静的坐在竹亭中,直至天色微明,元神心像中那点点游弋仙灯方渐渐隐去。

游方收起了云中星光,却见李永隽不知何时已解开了道士发髻,在晨风中青丝披拂,手中拿着游方上次送的翡翠玉簪,幽幽道:“兰德,永隽并无他念,今日能不能求你一件事?”

游方当即就明白了,很自然的接过玉簪道:“此簪是我所赠,愿为君挽髻簪发。”

在天边初升的霞光里、如仙境琼阁的竹亭中,游方亲首为李永隽挽起秀发,编成高髻,将那根玉簪插在发髻中。这发髻一看就是道士髻,却非常精雅别致,与平常所见的道士髻都不太一样。

李永隽虽然看不见却能感觉到,很好奇的小声问:“兰德,这是什么髻?”

游方:“自古道士发髻,簪法有很多种,但不少已经失传。我小时候学过一种女冠的簪法叫飞云簪,还有一种道士的簪法叫飞龙簪,非常别致好看,名称也很传神。此刻给你挽的就是飞云簪。”这话倒没撒谎,他大舅公莫正乾平常挽的发髻就是飞龙簪,为逗小时候的游方玩,曾教过他这两种簪法。

李永隽:“飞云簪?好名字,我好喜欢,谢谢你!…郎继升长老今天将率众弟子到云踪观来拜见你,我也要率观中弟子做早课,然后还要做些准备,请你先去观中休息吧。”

游方起身背手望着天边道:“我已经休息的很好,就在此亭中等郎长老。”

游方所建的这座竹亭当然被保留下来了,成为观兰台上一处永久的景观。露天竹建很难百年不朽,但是叠嶂派高人以神识淬炼竹材使之不失青金之色,而且历代弟子的修葺完全依照游方所构建竹亭的原样。

此亭在云踪观的典籍记载中叫“谈幽亭”,为一代地师宗门梅兰德亲手所建。但是在亭上却挂有一块竹扁,上书“兰隽亭”三个字,是叠嶂派掌门李永隽亲笔所书、亲手所刻,至于为什么写成兰隽亭而不是谈幽亭,李永隽从没解释过,也没人去问。

在竹亭东面的一片山壁上,有一块岩石被削平,上面刻有“幽游”二字,这是两个字从上到下信手一笔勾成,据说是一位误入观兰台的游客所书。当时李永隽思及兰德先生亭中之语,见到这位游客的留字,于是将它刻在山石上,也许是提点后世传人的一种注解。

而这位误入观兰台的游客,游方居然还认识,就是当初在重庆遇到的那位化名“周梦庄”先生。——这些都是后话了,暂且不提。

郎继升带着东来宫中叠嶂派众弟子天刚亮就出发了,在午饭前赶到了云踪观,拜见接待之事不必细说。郎继升还因为弟子孟永秀的莽撞开罪表示歉意,不料却在观兰台上见到了那座竹亭,获悉兰德前辈昨天就在亭中与李永隽赏夜色谈幽境,连连赞叹不已,心中暗道这位小前辈真不简单,随意间就能化尴尬为美谈。

游方本就没打算立刻离开此地,观兰台是绝佳的修炼道场,正可静下心来体悟万物生动,窥见那山川有情的一线灵光。最难得这里有叠嶂派历代祖师所布下的山水大阵,汇聚青城山灵枢于一处展现,游方也想借此机会好好琢磨其中妙趣,同时等待师父刘黎的消息。

既然兰德先生在,郎继升长老当然不可能只在观中留四名女冠,他率几名弟子也住到了云踪观的东院陪同,凡事也方便照应。游方也就入宿云踪观,总不好天天在亭子里坐着呀,他在观中又住了三天。

游方与李永隽在竹亭中谈幽的夜里,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却是白天,朝和集团总部,无冲派议事的秘室中,有两个人也在说话。只听唐朝尚对站在桌前的黑衣人道:“叠嶂派那边已经发来消息,梅兰德从山中秘径突然到达观兰台,事先未通知叠嶂派弟子,看来时候到了。”

身着黑衣的唐半修就似一道阴影,说话的声音也显得很飘忽:“二哥,我已经按你的吩咐集合无冲派核心精锐秘密出发,分不同的路线赶到成都汇合,你真能这么确定吗?”

唐朝尚面无表情地点头道:“想当年刘黎本人就常在青城山中修炼秘法,与叠嶂派的关系非同一般。而观兰台前临绝壁深谷,又有叠嶂大阵掩护,山中只有一条路能够到达,再有高手坐镇,是举行地师传承仪式最稳妥的所在。梅兰德突然出现在那个地方,连叠嶂派的结缘长老事先都不知情,你说意味着什么?”

第三百三十章 最后的棋子

唐半修想了想:“如此说来.刘黎恐怕很快就会出现在观兰台,我们明天才动身,能赶得上吗?”

唐朝尚:“地师传承仪式可不简单,那秘传心盘之功容不得半点闪失,今日之刘黎要想发动也须聚毕生之功力,形神融入地气灵枢心斋三日,做好了准备才能开始。…时代不同了,从这里赶到成都跨越半个地球,如今只需要一天多,刘黎此刻还未出现,我们完全来得及。”

唐半修皱了皱眉头道:“你就那么信任郎继升吗?焉知这不是一个陷阱?”

唐朝尚手扶桌面抬头看着天花板,眼神中有一丝少见的疲倦:“很多年前我就猜测,刘黎若举行地师传承仪式,最合适也最让他放心的地点就是叠嶂派的观兰台。这些年我一直想从叠嶂派内部做文章,暗中下的功夫比其他任何一派都多,直到最近几年才找到破绽逐渐入手,收买了一个郎继升效力,不知不觉间积习渐成为我所控,他想反悔也已经晚了。

况且我从未要求他做过任何事,如今也不需要他出面与叠嶂派或刘黎师徒发生任何冲突,仅仅是暗通消息而已,他已经做了,我不再需要他帮别的忙,甚至不怕他反手对付我,自会率人出现在观兰台,在最合适的时间做最后的了断。”

唐半修又提醒道:“假如郎继升骗了你呢?”

唐朝尚:“他骗不了我,刘黎若在观兰台上心斋,天地灵气亦将为之所聚,借助叠嶂大阵可省却不少功夫,远望地气自然能看出来。他一旦开始,就不能再停下来!这就是为何要准备的如此周详的原因。”

唐半修有些疑惑的问道:“二哥,你对地师传承仪式如此了解?”

唐朝尚:“那是当然,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这几十年来一直在搜集有关的资料,就算刘黎从未提起,但千年以来历代地师传承总有线索留下来。知道我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时机动手吗?秘授心盘之时仪式不能打断,传法之人也将耗尽神念之力,暂时不能运转任何秘法,那就是待宰的羔羊。”

唐半修哦了一声:“原来如此,刘黎是动不了手的,那么最大的威胁已除,只有守护观兰台的叠嶂派弟子才是麻烦。听说皓东真人闭关,千杯道人远游,但消息未必属实啊,就算郎继升没有撒谎,这两人届时也很可能出现。”

唐朝尚冷冷一笑:“刘黎不可能大肆张扬,所以才会选在观兰台秘传心法,叠嶂派弟子本就不多,有高手又怎样?我为此筹划了几十年,等待的就是这一击,精锐尽出,就是为他们准备的。此战之后,郎继升若存异心,这枚棋子也没用了,他若没有异动,那么大势已成别想再回头,将是叠嶂派硕果仅存的前辈长老,就由他来执掌叠嶂派,为阁主所用吧。”

唐半修又提醒道:“二哥手中最后的棋子不止郎继升,安佐杰这把刀隐忍的时间也不短了,他调集心腹在中国境内聚集,好像还在搞训练。”

唐朝尚:“他想什么,我明白,我看着他一次次受挫,也变得越来越聪明,聪明的安佐杰是强大的,这一次我将命他率众入川,无论是皓东真人或者千杯道人,就他来对付吧。他只要不公然与组织反目就必须得去,自从梅兰德搞了那个悬赏花红之后,安佐杰早已被捆绑在这条战船上,他想躲是躲不掉的。”

唐半修欲言又止道:“安佐杰怎会与组织反目,他心里想要的是整个组织!只是二哥你…”

唐朝尚:“你是最了解我们兄弟的人,我和大哥不一样,心里很厌恶现在这个地方,不想把骨骸也扔在这里,自知人生大愿太执着,最后去做个了断而已。这些年的准备,最后的棋子都用在今日,我当然希望能够全身而退,就算不能也无所谓。半修,最后托付你一件事。”

唐半修赶紧上前一步道:“莫谈托付,二哥交待便是。”

唐朝尚淡淡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算我做足了准备,也不敢保证把握一切结局,凡事要想的周密。如果我此去不回,而安佐杰回来了,你杀了他!”

唐半修双肩微微一震:“二哥莫要这么说,我当然要与你共同进退。”

唐朝尚摆了摆手道:“这只是最坏的打算,届时我们分兵两路,你带一批人守山外,我带另一批人进山,在仪式结束之后手刃刘黎,安佐杰带人随我前去,若遇叠嶂守护弟子阻拦,便由他来出手。你一定要记住,过了约定的时辰还不见我下山,就立刻赶到无冲派在境内秘密内堂等待阁主,以我的名义将无冲派的传承信物交给她,如果安佐杰回来,便杀了他。”

唐半修接话道:“我杀了安佐杰,以阁主的名义,然后由阁主通知江湖风门各派,她诛杀安佐杰剿灭无冲余孽,得其传承秘籍?”

唐朝尚连连点头道:“半修,你果然是这世上最了解我心意的人,如果我与刘黎同归于尽,这便是最后的安排。她已在江湖风门现身,陪同梅兰德一起亲密无间,如此才能让无冲派传承正式回归。她是我的传人,我完成人生大愿所留的希望,我未完成的事情,等待她来完成。”

唐半修叹息一声沉默良久,这才抬头说道:“虽然明知二哥报着必死之心,我也不希望看见这种事情。假如真的你没有回来,而安佐杰能回来,当时的情形可想而知,绝对不能再把此人留给阁主。”然后他环顾四周又问道:“假如真是这种最坏的打算,这里的一切,就这么放弃了?”

唐朝尚也向周围看了看,目光似乎能穿透墙壁看到很远的地方,也叹息一声道:“虽然这个组织是我帮着大哥一手建立的,但我内心并不喜欢,无非是因为它能助我完成大愿而已。我这一生除了一件事之外,其余的都能放下。我已经将无冲派传承的基业所需准备好,都是留给阁主的,另有一份资产是留给你的。至于朝和集团这个组织,在我大哥被刘黎所杀的那一天起,就已经不存在了。”

两人又沉默了半天,还是唐半修先开口说话:“尽启组织的精锐,也动用安佐杰的心腹力量,在观兰台绝地对付叠嶂派,应该是有把握的,二哥也不用担忧太多。只是若走漏了风声,也要防着江湖风门各派高手来救援,二哥不会没有考虑吧?”

唐朝尚笑了,反问了一句:“我们在风门各派布下的棋子,如今还有多少?”

唐中修想了想:“经过梅兰德这么一折腾,基本上损失殆尽了,如今还能用的一枚棋子只剩郎继升。”

唐朝尚却摇了摇头:“不不不,我记得龙楼派还有个王光宇。”

唐半修:“此人无用,虽然早就被潘翘幕收买,得了我们不少好处,甚至贪得无厌,但本人秘法修为始终一般,在龙楼派也毫无作为,无论哪一方面都是个废物,半点用处都没有,当初潘翘幕是看走眼了。”

唐朝尚:“怎可能人人都似詹莫道?那王光宇不仅是个废物,而且是个贪佞背主的小人,与安佐杰一样该死,但他与安佐杰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太没用了。但有用无用不在于棋子而在于棋手,该让他发挥点作用了,我们出点差错,让龙楼派自己查出内奸吧。”

唐半修:“二哥想下弃子吗?自从安佐杰在南昌动了梅兰德之后,风门各派确实都在留意自查,想找个差错给出线索,龙楼派查出王光宇的猫腻很容易,他之所以到现在还平安无事,只不过是因为没人把他当回事。”

唐朝尚轻轻用手指敲着桌面,五指连击就像在弹钢琴,低头看着桌子道:“棋下到这个程度,有什么子都该发挥作用了,龙楼派只要审问,王光宇就会交待出安佐杰的藏身处——他们在江西景德镇建立的秘密据点所在。”

唐半修恍然大悟道:“我明白了,这是调虎离山之计,江湖各派高手都将被吸引到那个地方,围剿安佐杰在境内建立的巢穴。”

唐朝尚将桌面敲出音节来了:“是啊,我会提前通知安佐杰,他的巢穴已暴露,风门名派将来围剿,命他带着心腹手下赶到四川与我汇合。”

唐半修沉吟道:“此举也转移了各派高手的注意力,刘黎想秘密举行传承仪式,那就让一切都成为秘密吧,只是时机要掌握的非常准。…阁主已经入川了,她与梅兰德很亲近,或许能查到他的行踪,以这孩子的脾气,若知道你要去,她恐怕也会去的。”

唐朝尚摇头道:“不,安佐杰必须去,我也必须去,但她不能进入青城山!她是唯一不能参与此事的人,这不是她的决战!我会亲自下令的,这是我最后的师命,她会听从的,她从来都没有辜负过师命。”

唐朝尚确信刘黎会在观兰台举行地师传承仪式,而游方来到此地也是这么认为的,因为观兰台的确再合适不过!对于这个期待已久的仪式,游方心里很好奇,他对此地了解还远不如唐朝尚那么多。

唐朝尚和游方都这么想,云踪观代守住持李永隽也隐约猜到了,至于这几天一直在云踪观陪着兰德前辈的郎继升长老更是这么认为的。然而事实却出乎了所有人意料之外,在云踪三天后的黄昏,游方突然接到师父刘黎的电话。

当时他正坐在竹亭中与郎继升和李永隽问论叠嶂玄机,手机响了,观兰台这个地方虽然偏僻,却有手机信号。看号码很陌生,接通了听见的却是刘黎的声音:“梅兰德,你在观兰台吗?”

一听这称呼就有些不对劲,老头以前要么直呼其名游方,要么叫他小子、小游子、徒儿,从来没有叫过他梅兰德,这个称呼不应说给游方听的,反倒更像是说给别人听的。果然,游方答了一句:“是的,我正在观兰台。”老头紧接着又问:“和谁在一起?”

这分明就是问他还有谁在旁边能听见的意思,游方如实答道:“叠嶂派结缘长老郎继升,云踪观代守住持李永隽。”不说实话也没用,这么近的距离,亭中另外两人完全能听见电话传出的声音。

这时李永隽已经站起来了:“兰德先生若有私谈,我与郎长老先回避。”

游方还没说话呢,刘黎在电话那边好像也听见了,说了一句:“不必叫人回避了,这两人完个信得过,理应坦荡。”

游方则抬头笑道:“二位不必回避,这是在叠嶂派的观兰台上,兰德岂有猜疑之心?”

见郎继升坐着没动,李永隽也就坐下了。刘黎在电话里告诉游方,另约了一个地方与他见面,有重要的事情处理,言下之意应该就是地师传承仪式。老头要他七天之后赶到四川省巴中县一个叫从容山庄的地方住下,届时自会与他再联系,让游方不必着急也不必提前赶去,可以在路上好好玩玩。

这番话声音说的非常低,就似细细的耳语,假如郎继升或李永隽想偷听,也必须凝神仔细感应,普通的耳力是听不见的。他们究竟有没有刻意“偷听”?游方也不清楚。

游方很意外,老头临时换地方了,看来地师传承仪式并不在观兰台举行,还有比这更合适的所在吗?刘黎一生行遍天下山水,想找个好地方并不难,难道是听说皓东真人闭关、千杯道人远游,对叠嶂派的弟子守护之力并不放心,所以才临时改变了主意,或者早就想这么虚晃一枪?这些只有见到他老人家时才能问清楚了。

刘黎约游方见面的地点是巴中县的从容山庄,没说怎么走,只让游方自己找,很好打听的一个休闲度假山庄,用梅兰德的名字办手续入住就行。

老头最后提高声调在电话里说道:“兰德,此事绝密,千万不要对外人提起,哪怕是叠嶂派其余弟子也不可获悉!”这句话郎继升和李永隽倒是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电话很简短,从头到尾刘黎都称呼游方为梅兰德,而游方根本就没有称呼老头的名字,理论上,旁听电话的人并不知他在与谁交谈。挂断之后他对郎继升和李永隽拱手道:“这几日多谢款待,兰德打扰的时间也不短了,有机会欢迎到广州白云山作客。有一位长者找我有要事,明日就将告辞。”

“兰德,你这就要走了吗?…祝你一路顺风!”李永隽看着他欲言又止,明知道他不会永远留在云踪观作客,却总想着他能多住几天。

郎继升长老也起身行礼道:“兰德先生既然有事要办,郎某祝你一切顺利!既然明日就要动身,今晚就在这亭中略备薄酒为您送行,一定要多喝两杯!永隽师侄也不必遗憾,兰德先生今后一定还会常来作客的,对吗?”

游方答道:“如此寻幽佳处,当然乐意再访。”

郎继升顺嘴多问了一句:“请问兰德先生将去往何处,我派车送您。”

游方摆手道:“我从哪条路来,便从哪条路走,就不必客气了!此去有要事,行踪也不欲张扬,希望二位暂时替我保密,就当我还没有离开云踪观。”

郎继升与李永隽当即点头道:“那是当然,我们就对外宣称兰德先生在云踪观东院闭关感悟秘法心得,也将严令了解内情者不得外传。”

当晚郎继升在竹亭中设宴为游方践行,第二日天不亮,游方就穿过叠嶂大阵攀下观兰台侧的绝壁深崖,悄悄的离开了这里。除了云踪观中几名核心弟子之外,其余众人并不清楚他已经走了,包括东来宫中驻守的叠嶂派弟子,都以为兰德先生在云踪观中闭关呢,心里还觉得挺纳闷的。

就在游方离开观兰台的这天早上,当他已穿行幽谷中时,初生的太阳才照耀在云踪观的飞檐上。遥对幽谷,如兰花盆栽般的远山此刻看来更加青翠秀美。而唐朝尚就在靠近峰顶的一株树下静静的坐着,默默的远望观兰台,他已经在这里坐了整整一夜。

三天时间,足够唐朝尚从美国赶到成都再潜入青城山了。

唐半修从树后走了过来,小声问道:“二哥,你有什么发现?”

唐朝尚皱眉反问道:“半修,你的秘法修为与我相差无几,远望观兰台地气,是否察觉异常?”

唐半修:“若说异常当然有,观兰台是幽谷灵枢所在,俨然有天地灵枢汇聚之相,宛若整座青城山精华收敛,想来与叠嶂大阵也有关系,毕竟是叠嶂派自古宗门道场所在,天下一等一的修行宝地。但此异常只是非比寻常,并无异动啊。”

唐朝尚点了点头:“天地灵机并无异动,说明刘黎的心斋还没开始。要么是他还没来,要么就是那地师传承仪式至少还要等到三天之后。而梅兰德到此已经有四天了,难道是郎继升的消息有误?”

唐半修:“正想禀告,刚刚接到郎继升传来的消息,梅兰德天不亮就已经离开了观兰台,却对外隐匿行踪,宣称仍在云踪观中闭关。”

第三百三十一章 宽窄巷子(上)

唐朝尚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难道这是瞒天过海之计?他去了什么地方?”

唐半修:“巴中市通江县,从容山庄。据说他接到刘黎的一个电话,刘黎在电话里约他到这个地方见面,时间是六天之后。我粗略的查了一下,那是一个县郊的度假山庄,去年春天刚刚开业,从附近的卫星地图看,并没有适合举行传承仪式之处。”

唐朝尚站起了身:“自然不会在那种地方举行地师传承仪式,但巴中多山,说不定就有什么地方合适。…不论是真是假,也要过去看看,这种仪式再隐蔽,刘黎也瞒不住所有人,只要他一旦心斋汇聚天地灵气,三天时间内足够查出地点了。”

唐半修又提醒了一句:“我们想利用安佐杰的老巢调虎离山,就不怕梅兰德借郎继升使诈,也来一个调虎离山?”

唐朝尚沉吟道:“刘黎不论用任何手段惑人耳目,但那地师传承仪式却瞒不了人,一旦心斋三天三夜,天地灵机引动,高手总能查探清楚。这样吧,你我分兵两路,我去巴中,你留在青城山,若见异动随时通知。”

唐半修轻轻摇了摇头道:“其实不必如此,刘黎踪迹难寻,但梅兰德是可以找到的,阁主应该能联系上他,确认他的行踪是否已离开观兰台,不就能够确认郎继升的消息是否属实吗?”

唐朝尚似是不太愿意此时就让阁主有所动作,想了半天却终于点头道:“这其实是最好的办法,就让她试试吧,不要有任何异动,就是联系而已。”又叹了口气道:“梅兰德是留给她的,要么是我抓住梅兰德交给她,若我已不在,就需要她自己在地师传承仪式后拿下梅兰德,逼其交出量天尺以及地师秘传心盘。”

唐半修:“那梅兰德的手段相当了得,阁主能有把握吗?”

唐朝尚远望观兰台出神,似是自言自语:“我的传人难道就不如刘黎的传人吗?半修,其实你还不完全清楚阁主的秘法修为,若全力施展,你我都不是对手!她在海南岛试探过梅兰德,其人手段确实了得,若再有精进,那就更加难对付了,但也未必能斗得过阁主。更何况是有心算无心,这世上最难防的是什么呢?我若成功自无话可说,我若失败,到头来输的仍然是刘黎!”

唐半修语气一转道:“除了大哥二哥,这孩子只有我最熟,她的性情是际遇所造就,并非一味薄凉狠绝之人,当年毕竟还是个孩子。”

唐朝尚:“那是当然,我和大哥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在她的身上分明看见了戾煞伤情,却有一丝清灵未绝。一个小姑娘,脸颊有伤痕,手臂上满是淤青,从路边一脸阴郁的走过,突然看着树上盛开的凤凰花出神,眼中倒映向往之色如幻,却甚为纯净,自然站定的位置便是花树生发与地气感应的交融处。当时我莫名就想到了‘无冲化煞’这四字秘诀。”

唐半修点了点头:“她和安佐杰那种人当然不一样,大哥与二哥的栽培也完全不同,并非全然阴柔锋利也并非全然刚烈狠绝,否则你也不会将无冲派传承寄望于她。也许是幻法大阵修为已超我等,我也有些看不清了。但有一点我很清楚,为人有变有不变,一个孩子终究会在成长中变化,我不敢确定她能否下手杀了梅兰德?”

唐朝尚语气决然道:“安佐杰与梅兰德,皆不能留下!她若得地师秘传心盘,届时我若不在,不论她怎么处置,只要梅兰德还活着,你杀了他,若被阁主知道就说这是我的遗命。”

唐半修轻声道:“我明白了。”不再多言转身又走到了树后,霞光照耀不到他的身上,树木的阴影中,他的神色有一种形容不出的忧虑与悲凉。

既然刘黎叫游方不必着急,从成都到巴中市通江县,坐车半天就可以了,老头却给了他七天的时间,那么游方也就不着急,他在青城深山中穿行一天一夜,将来时的寻幽之径又走了一遍。这一来一去,宛如将画卷展开印入风景,再卷入胸襟携走。

穿出深山密林,来到阳光明媚、人流熙攘的地方,仍是青城山风景区的大门口,山野便是这么有趣,几步之遥,却出世、入世之差别。游方回望那秀美青城,这几天的光景却恍若隔世,见山仍是山,却知山川有情。

站在原地,他不禁有一丝恍惚怅然,脉脉良久没有回过神来,这时手机响了,铃声将他从恍惚中又拉回飘荡着游客笑语的立身处。

他本不打算接电话的,看着这个号码想了半天,不知又想到了什么,终于还是决定接了起来。

是吴玉翀打来的,她在电话里笑嘻嘻的说道:“游方哥哥,你在哪里呀?…我前几天去广州了,见到了屠苏妹妹还有肖瑜姐姐和箬雪姐姐,她们都挺想你的。…嗯,我挺开心的,她们还教我打麻将和包饺子了。…我现在到成都了,刚才给永隽姐姐打了个电话,她果然不太方便,我就不去打扰了。…什么,你也在成都,那太好了!”

郎继升与李永隽不仅在门内宣称兰德先生在云踪观闭关,而且下令不得将他到访观兰台的消息外传,就当这位前辈没来过。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游方并不介意在成都见吴玉翀一面,就算有人获悉他此时现身于成都,十有八九还会猜测他将要入青城山。

反正有时间,老头要他在路上好好玩,他就陪吴玉翀逛逛成都,人家大老远从美国来一趟也不容易。至于最后的去向行踪,他是绝对不会透露给吴玉翀的,这与信不信任无关。但游方却不知道,他最终的目的地其实唐朝尚早已清楚。

第二天上午,游方就像许许多多普通的游客一般,来到了成都市著名的道教胜地青羊宫游玩,还挽着一位妖娆中不失清纯,清纯中透着性感的少女。看他面带微笑从容悠闲的神情,一点也没有即将继承地师衣钵、重任在肩的紧张沉重之色,还不时与吴玉翀轻声笑谈。

“今天为什么没有背着琵琶,我一直可喜欢听你弹了。”游方问道。

吴玉翀微微一撅嘴:“今天是在市内,又不是去郊外游山玩水,背着那么大一支琵琶,看着就像出来卖艺的。”

游方打趣道:“你坐着弹琵琶,我站着拱手,在前面放个钵,就在这青羊宫门口,午饭就有着落了。”

吴玉翀掐了他的胳膊肘一下:“你真坏!就请不起午饭吗?这么说话,就不怕我生气?”

游方:“不会这么小气吧?开个玩笑嘛!”说笑间买票走进了青羊宫。

此地据说是上古神话传说中的青帝遗迹,也是太上化身老子与尹喜谈论道法之处,历代以来的道教胜地,历史上规模相当大,经过多次战乱以及重新修建,如今是成都市著名的道家名胜所在以及风景旅游景点,号称川西第一观。

中国道教神话传说中的重要神仙谱系,这里几乎都有供奉,宫中还有一座斗姥殿,供奉的是斗姥,据说这位神仙有九子,名为贪狼,巨门,禄存,文昌,廉贞,武曲,破军,左辅,右弼。这也是天下山川的九星之名,当年风门之祖杨筠松借此剖论峰峦。如今的九星派,当年的创派祖师就是宋代青羊宫的一位道士,传承至今当然历尽波折,其宗门道场早已不在青羊宫了。吴玉翀在风门各派中结识的第一位“朋友”就是九星派的沈四宝,游方领着她游青羊宫,顺便也讲解地气九星之说,又谈到九星派和江湖风门各派的传承来历等等典故。吴玉翀听的很是入神,还不时微蹙眉头沉思。

青羊宫自然是成都市内的一处风水宝地,与一般的地气灵枢所在不同,它呈现的是风水灵气缓聚之相,地气并不是一味的浓郁精纯,而是在一片很开阔的范围内都能感应到那隐约的精微,却又被周围略显嘈杂的都市气息掩盖,淡而不显,貌似无奇却深远广大,需用心仔细体会。

这里的人工遗迹也非常有特点,最早甚至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甚至更久远,地表建筑当然大多都是近数百年间的,可神念中总有不经意的感应,或建筑台基的深处,或偶尔走过一片不起眼的地势起伏.似乎穿越了很多年代,就是风水灵枢的运转与变化。

殿堂楼阁不仅感应生动,举步之间虽行走在青羊宫内,却又有跨越山川于市井之感,各种神祗造像物性各异,或灵性逼人让游方也不敢以神念扰动,或仅是泥塑木胎装模作样徒然引真人一笑,飞檐柱壁各显精美典雅,雕饰天书云箓玄虚难言。

游走其间,对于游方他们这种人来说,其感悟的玄妙自然与普通游客大为不同,一边玩赏一边与吴玉翀小声的交谈讲解,一般人绝对没可能请到这种导游啊。吴玉翀一直很认真的在听,不时小声的说两句,挽着游方的手抓的有点紧。

从青羊宫出来时,游方看着吴玉翀道:“方才听你在青羊宫中谈的感受,当真资质了得、悟性超人,我教你秘法的不长,你竟然已将神识运用的如此精妙。”

此时的吴玉翀在游方面前展现的境界,俨然已经掌握神识,离移转灵枢之境也只有一线之遥。其精进突破的速度确实够惊人的,但游方回忆起初遇刘黎再到广州的那段经历,秘法入门其实比吴玉翀还快,虽惊人但并非不可思议。

吴玉翀娇声道:“那是游方哥哥教的好,其实我有时候也很笨的。”

游方笑着摇了摇头:“若说你笨,天下恐怕就没几个聪明人了。”

吴玉翀眨了眨眼睛:“我学的很快吗?”

游方:“那是当然,遇见我只是机缘,最难得是你自己的悟性,我当年是被人指引着四处参悟,而你好像自己知道要去什么地方寻找,只是别走错路,一切要小心。”

吴玉翀仍然追问道:“比游方哥哥当初学秘法时精进更快吗?”

游方想了想,也眨了眨眼睛笑道:“比我差了那么一点点,又比了我强了那么一点点。…别撅嘴呀,我玩笑呢,不能这么简单的做比较,又不是做算术题。”

吴玉翀岔开话题道:“中午上哪儿吃啊?游方哥哥,让我请你吧,我有预感,等那柄权杖拍卖之后,我们就发财了!”

游方:“我们?”

吴玉翀似是很开心的说道:“当然是我们,拍卖会很成功,游方哥哥的收获也很大啊,别告诉我你没发财!”

游方伸手指轻轻弹了一下她的脸蛋:“小财迷!放心好了,拍卖玉翀阁送来的权杖,一定不会让你吃亏的。…青羊宫这种地方,神识可察精微深远,一时半会是体会不尽的,需要好好消化,我领你去另一个好玩的地方放松一下,还有很多好吃的呢。”

吴玉翀:“什么地方啊?”

游方:“宽窄巷子。”

与游方曾去过的李庄、磁器口等古镇不太一样,宽窄巷子是因为种种机缘保留下来的一片完整的成都老城区,在这现代都市丛林中,仍是人们日常生息活动的一个街区,充满了既古老又年轻的悠蕴气息.既是往昔城市历史浓缩的投影,也是现代市民悠闲生活的一种符号。

有人说宽窄巷子是成都传统历史文化的见证,但走在这里所看见的不能仅仅是历史,因为它仍然是鲜活的,融入了当代的生活元素。

此地经历了保护和改造,有些地方有人可能觉得不伦不类,或者有画蛇添足之嫌。但这片城区并不是封存的风景仅供人游赏缅怀,而仍然是当今成都人生活其中的场景。

风水是什么?我们与谁相处,我们怎样生活,身心形神受何滋养,这山水、这市井透露出什么样的气质?走在这里当然也能看见往昔痕迹,传统居住文化讲究城中有园,园中有宅,宅中有院,院中有树有井,上承天光下接地气,中有人居。

第三百三十一章 宽窄巷子(下)

如今的宽窄巷子也是休闲商业区,有各色小吃、老茶馆、特色客栈,私房餐饮、当然还有饱含现代气息的各种会所、酒吧、精品店、旅游商店,各种消费休憩区。

梧桐树下摆起龙门阵,走过巷子不知何处院落传来麻将声,沿街店铺可以看到川中美女表演蜀绣技艺,还有皮影戏、现场书画等等,却错落在艺术休闲馆、健康生活馆、其至足疗松骨馆之间。

是雅是俗?实则雅俗无别、古今同韵,在人之体会而已。走在这里让人感觉到的是舒缓闲适,若谈风水灵枢,此处妙趣存于地气与人气之交融,漫步游玩,热闹而不喧嚣、纷繁而不冲杂、它就是市井生活的感受。

不论是历尽刀锋血雨的游方,还是心怀莫测的吴玉翀,此刻很难提起争杀之意,这里就是优哉游哉好好逛的地方。

地气灵枢与人气相映交融的感应,自然会映射元神,数日后即将发生的那一切凶险仇杀似乎变得很遥远,吴玉翀莫名暗暗叹息,将脸颊贴到了游方的肩侧,随着他漫无目的地前行。

游方轻轻的问了一句:“玉翀.你怎么了?以你今天的秘法境界,走在此处体会的是舒缓悠哉,但我觉得你好像在忧叹,难道是有心事吗?”

吴玉翀摇了摇头,就像在游方的肩膀上蹭着脸颊:“不,在你身边,我一直很开心啊。…其实要说心事,还是有一点点。…游方哥哥,你总能对我这么好吗?”

游方微微一怔:“为什么要对你不好呢?玉翀,知道你外公对我意味着什么吗?你是这世上我唯一能见到的、他的血脉亲人,看见你就想起他老人家,唯恐自己照顾不周啊。”

吴玉翀垂着发丝低声道:“仅仅是因为我外公?”

游方笑了笑:“最初当然是这样.万事总有缘由,我并不知道你是谁,那一念之柔自然是因为吴老。但后来我认识你了,你那么可爱,几乎所有人都喜欢你,我又怎能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