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朝上不少大臣保持缄默,但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的大宁禁卫军却是磨刀霍霍,纷纷鼓足了士气准备奔赴战场,这些禁卫军多是氏族子弟,他们的赞成和拥护也变相的为封显做足了舆论。

宁都城外一战死伤无数,骨肉血亲嗟叹离别,鲜血铸成的仇恨头一次压下了朝堂上的党派之争和利益纠葛。

这一战,虽不说正义凛冽,但至少在大宁上下却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

也正是因为这一场闹剧的上演,才让第二日得知大宁皇室巨变的老臣子都变得淡然起来。

叶韩于洛府养伤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是以皇亲宗室的一应安排便落在了宣王封显身上。一夜之间,他就将整个皇室逾满十六岁的子弟全都送上了疆场,包括他嫡亲的兄长——大宁王朝硕果仅剩的几位年轻亲王。

战场之上瞬息万变,如若行差险错,大宁上下将面临皇室子息断绝的威胁,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朝堂上下都看出了封显破釜沉舟的决心。

此一战,不成功,则成仁。

只不过出人意料的是宗室竟然默许了这几乎断绝皇室血脉的行为,对各府子弟被打包送往沙场不置一词,未保后方稳定,这些最直系的皇室子弟被送到疆场上虽然是最实在的方法,但居然没有半点怨言倒真是让人觉得有些匪夷所思了。

第二日,百里世家族长百里正在封显拜请下正式监国,封显率着由禁卫军和五万洛家大军整合的军队朝南疆行去,而在洛府养伤的叶韩也在同一时间乘着一辆马车离开了大宁京都。

至于…为什么会对他离开的工具如此清楚,是因为除了京城上下熊熊燃烧的忌惮之心而对叶韩阁外关注外,便是那辆载着他离开的马车实在太过出名招摇了。

洛家小姐自禹山而下时招摇入世的黄金马车,终于在尘埃落定之后将大宁王朝最古老悠久的两位过客送离了京都。

此时,距洛宁渊下山入世已近半载,而…离封凌寒重生醒来不过区区几日而已。

从宁都传出的消息还来不及被送上两国朝堂,云州洛家军蛰伏千里,越过林海沙漠突袭北汗陪都和旭阳城的洛家守军拿下北汗边疆平遥城的战报就先一步到达了两国皇者的手中。

林海沙漠,近百年来都无人敢闯的绝境之地,数万大军就这样无声无息越过占领了北汗陪都;而平遥城,乃是北汗门户,从未落入过敌国之手,是以当战报传来之时,不仅北汗、南疆两国朝臣百姓难以置信,就连大宁上下也都是一片恍惚之感。毕竟,大宁已经很久没有打过如此酣畅淋漓的仗了。

与此同时,两国也得知了大宁天子将以军功择出新帝的震撼消息,北汗、南疆随之朝野震动,举国哗然。

虽说前段时日大宁以雷霆之姿灭了进犯宁都的二十万北汗大军,但在两国眼底,这场战争多少也凭借了隐山杀阵的威力,大宁的威胁并不比以往增强多少。近百年来,大宁安于和平,从未主动出兵进犯过两国,久而久之,他们也就忘了这个五百年前一统天佑的古老王朝潜藏的威胁和锋利的利爪,直到这一声公告天下的宣言和北汗陪都之上的大宁旗帜夹着迅猛之势陡然降临,才让两国猛地有了种石破天惊的感觉——这一次,三国绝对是不死不休了。

大宁帝位之争他们是知道的,但却没想到早已失了血性、一向喜好踩着血亲之骨登上大位的大宁皇室这一次居然用如此蛮横原始的方法来择出新帝。

若是成功,大宁新帝即位之日,便是天佑统一之时。

南疆长公主楚凤染执政铁血,一向霸道严苛,甫一听到此消息,未免外患之下内忧发作,首先做的便是将二皇子软禁在府里,夺了监国大权,然后才将二十万私兵全数拨赴战场,让嫡亲皇妹三公主楚凤熙挂帅以迎封显之军,自己独掌大权镇守后方。

而北汗自三皇子元硕命丧沼泽后,一直碌碌无为的九皇子元离逐渐赢得了北汗王的信任,成为北汗炙手可热的继任者,其威信在玄禾亡于大宁之后更是如日中天。

北汗南部人口稀少,洛家军拿下北汗陪都和平遥城后,他便下令让陪都附近的十万铁骑成合围之势夹击石中率领的洛家军,随之放弃了南部宽广的戈壁之地,在北汗天险通运河上驻下重兵严阵以待。

当洛宁渊和叶韩悠哉的在马车里摇晃着进入云州地界、一路朝北汗而去时,洛家军在封皓的带领下正肃清着被元离弃掉的城池。

北汗国都烽池城。

从宫中奔出的快马停在了谨王府大门前,侍卫上前拉住马头,元离一个纵身便从上面跳了下来,身子摇晃了两下,但还是在内侍的搀扶下定住了身子。他眼神一黯,朝府外抬眼望了望,不动声色的走进了王府大门。

谨王府守卫森严,十步一哨,三步一岗,浑厚的王府格局透着北方戎族的粗犷,元离进的越深,守卫越少,待靠近书房时,更是连伺候着的下人都不见了踪影。他不自觉地放轻脚步慢慢靠近书房,隔着木窗看着里面的素衣女子握着笔涂涂画画,焦虑的神色也缓缓平静了下来。静静站立了一会,连眉角都柔和了下来,直到元离受不住寒猛地咳嗽了几声,余光瞥见里面的女子微微蹙起的眉,才讪讪的走了进去。

“玄玉,陪都和平遥城失守,父皇已经答应将皇城以外的兵力都归我调动了,这次被困于陪都的洛家军绝对有来无回。”

他这话说得十分大言不惭,若是凭过往这些年的战况倒也说得过去,但若是洛家自宁渊掌控后暗地里训练的私兵一旦介入战争,就绝不只是如此简单了。

元离随手拿起椅上的披风,系在了墨玄玉身上,话语里透着几分讨好之意。

墨玄玉点点头,放下手中的笔,揉了揉手腕,朝窗户边移动了两步,冷声道:“还是查不到洛宁渊的消息?”

元离朝她看了一眼,有些讶异,老老实实道:“没有,自从雪山隧道被毁后,京城里关于洛宁渊的消息半分都传不回来,我猜着应该是有人刻意阻挡…”

“还能有谁!除了司宣阳,天佑之上还有谁能把人藏得这么严实,他还真是宝贝那个洛氏孤女!”墨玄玉沉下了声音,眼底划过一抹暗色。

元离显然不是第一次从她嘴里听到司宣阳这个名字了,当即也只是苦笑的抿了抿唇,劝慰道:“玄玉,洛家军兵犯北汗我倒不怕,洛家早就没什么能称得起家门的将领了,这次能拿下陪都和平遥也只是兵走险招而已,只要能守住通运河的天险,等一入了冬,大宁将士定是难以抵御北汗的天气,到时候根本不用我们动手,他们必亡,只不过我怕…”

“你怕这次北汗的军队也会重蹈玄禾的覆辙?”墨玄玉抬眼接过了元离的话,神情有些莫测。

元离点了点头,并不言语。数十万大军无声无息的亡于宁都城下,除了知道是死于当初大宁太祖留下来的隐山杀阵外,根本连一点可靠的消息也没有传回来,若是此次大宁军旅中还有人懂得布下如此逆天阵法的话,北汗根本就毫无胜算。

“放心吧,隐山杀阵若是没有数年之功,绝难布成,况且当今天下根本没人能启动得了,我猜宁都城下的杀阵应该是封凌寒当初留下了启动之法,这才会现于世间。”墨玄玉对此倒是半点都不怀疑,若是隐山有启阵之人,当初司宣阳也不会收留她了。

“如今叶韩、封显争夺皇位,以我们两国为筹码,我怕这次兵戈之争未必会轻易退掉,不如还是由我亲自挂帅吧!”

墨玄玉转过身,朝元离虚弱的身体看了看,眼底划过一抹不赞同:“不用了,你身子弱,本就受不了舟车劳顿之苦,更何况现在汗王病危,你若是离京,万一出了岔子,烽池肯定不稳。洛家孤军深入北汗,补给定会不足,你明日便对各地守将颁下命令,凡是洛家军前进的方向,所有城池一律坚壁清野,别说粮食衣物了,我连一根草也不会留给洛宁渊!”

元离一愣,但随即无奈的点了点头,北汗南部本就贫瘠,此令一下,数年内定当难以恢复元气,但这的确是阻挡洛家军队最好的办法。

只是,作为北汗的掌权者,玄玉竟能对北汗子民漠视到如此地步,着实让人心寒,他朝墨玄玉看了一眼,暗暗叹了口气。

“我让你准备的人怎么样了?”墨玄玉见元离不反对,赞许的看了他一眼,目光落在桌上的图纸上随即问道。

“全都准备好了,这些人皆是手无缚鸡之力、无家无室之辈,你什么时候想用都可以。”元离敛神应了一句,见墨玄玉心情尚好,小心翼翼的道:“玄玉,今日简丞相向我提及你了,问你何时有空回相府一趟?”

“叮”的一声脆响,桌上的砚台被扫落在地,登时裂开了缝隙,墨玄玉曲起手指慢慢把玩,嘴角略带嘲讽:“他不过是想为那几个嫡出的儿子在朝上谋得一官半职罢了,也不看看那几个酒囊饭袋都是些什么东西。你去告诉他,只要我母亲的灵牌好好地安放在他们简家的祠堂里,我墨玄玉必然保他们简家富贵荣华,一世无忧!”

凛冽的声音带着深切的痛恨缓缓而至,元离看着神情阴郁的女子,沉沉的叹了口气。

天下虽无不是之父母,但…如果当初那位权欲熏心的简丞相能留有一丝恻隐之心的话,华裳也许…就不会变成如今的这个模样了。

当那辆黄金马车不紧不慢的越过云州,跟上封皓率领的洛家军时,已是半月之后了。与此同时,封显与南疆三公主之战正式开局。

马车遥遥的出现在了一片狼藉的城池之下,四周寸草不生,唯有一座孤城屹立在戈壁之中。守城的将士隔着老远就挺直了脊背等着这位从未踏入过云州地界、但却仅凭一己之力就守住了云州百年威名的洛家家主。

待马车稳稳的停在城门下时,一双双炙热而恭敬的眼便恍若实质般的放在了鎏金色的帏布上。

翘首以盼下,深黑色的步履缓缓自马车上踏下,还来不及细看,城上将士便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自城内而出,齐皆抬头朝下望去。

刺目的翠绿色袍子迎风而摆,踩着旋风脚步杀出的少年紧紧抱住刚走出马车的女子,软软糯糯的声音在安静的城池下阁外清晰…刺耳。

“姑姑,你看,我瘦了这么多,是不是能娶第十九房小妾了!”

71封皓

晋汉城下一片寂静,坚守在城头上的数千将士瞪大眼看着那个抱着黑衣女子不停摇晃的碧绿色团子,表情呆滞而崩溃。

这是他们那个睿智狡猾的少年统帅?这是他们心心念念誓死效忠的云州少主?这…真的就是云州的未来…?

经历了上百场殊死战争的大宁将士看着城下的一幕…欲哭无泪!

从城里赶出来的百里询和清河脸色青红交错,恨不得找个洞把丢人现眼的封皓给塞进去,但瞅了瞅宁渊,不敢放肆,两人在城门下踟蹰了几步后,十分默契的一个看天一个看地的装傻起来。

触手可及的温度清爽炙热,低头一看,轮廓分明的脸庞犹带稚气,依昔可见几个月前的憨态,怀里的少年早已不是当初那个骄横的打着‘长公主’名号的纨绔子弟了,还来不及欣慰,入目可及的碧绿色就让宁渊眯了眯眼,她僵着身沉下神情,有些无可奈何的拖长声音道:“你如今…倒真是越发出息了!还不快下来。”

声音平静无波,但那一丝微不可见的宠溺也显露无遗。

等着宁渊发怒的百里和清河不可思议的听着这实在不像是训诫的语气,互相对望了一眼,有些恍然,原来这招对小姐有用啊!要不,下次他们…也用用?

封皓抱着宁渊使劲蹭了蹭,抬头眨了眨眼,十足的纯真无辜:“姑姑,我想你了。”

宁渊有些愕然,准备推开封皓的手顿了顿又重新放下,眉眼有些不自然,抿唇道:“好了,这么大了还不成体统,成什么样子!”虽然这么说着,但一双手推也不是,抱也不是,就这么僵在了半空中。

活了两辈子,哪怕是当初一手教养的瑞鸿也不会像封皓这么黏人精怪。

在无数道诡异的眼神自那黑绿交错的身影上逡巡的时候,一声不合时宜的咳嗽声在马车边响了起来,虽不说惊天动地,但却也足以惊动那快缩成了一圈的少年。

埋在宁渊肩膀处的封皓闻声朝马车看去,狭长的眼微微眯起,挑衅的朝马车的方向亮出一口白牙,得意而又嚣张的笑了起来。

一身玄衣的叶韩靠在马车边上,目光灼灼的盯着那碧绿的一团,眸色猛地一深又缓缓恢复平静,这小子…还以为真的一点变化都没有,看来…这云州的水土不是一般的养人啊?

只是,这小狐狸眼眯着得意的样子和宁渊还真是像,就和…元悟一模一样,他当年离世的时候封元悟不过十岁,但却已格外聪颖董事。叶韩猛地回神,打量着和幼子极像的那双眼,神情也柔和了下来,他摸了摸下巴,看着僵硬的不能挪步的女子,抬步走上前去。

宁渊正在头疼怎么把孩子从身上弄下来,玄色的身影已经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了身后。

突兀的,碧绿的团子还来不及龇牙咧嘴,就稳稳的被一双手强硬的提了起来,封皓愣愣的看着面前瞬间放大的一张脸,眨巴眨巴了眼,面色陡然一沉,虽然悬在空中,但双手朝后一背,硬是拿出了千军万马之前的统帅风范来:“叶将军,还不快放开本帅,你虽是岭南的统帅,但在洛家军的地盘上,还是本帅说了算。”

自家将帅被这么单零零的给人提起来,城墙上下的将士都有些蠢蠢欲动,但岭南统帅的威名大宁上下皆知,再加上叶韩自瑜阳公主宴席上一骑单行带走宁渊的事在云州被传得沸沸扬扬,众人见此情景忙不迭的朝宁渊看了一眼,见她面色不改,想上前护主的心也就淡了下来。

明摆着是岭南统帅醋坛子打翻了帮着教训小辈,他们就不上赶着掺和进去凑热闹了。

封皓一口一个‘本帅’,斜挑着眼,十足的兵痞模样,哪还有刚才黏着宁渊的乖巧顺从。叶韩慢慢的瞥了他一眼,不为所动,嘴角缓缓勾出一丝挑衅来:“就凭你?成天惦记着要娶第十九房小妾的兔崽子?”

封皓神情一顿,面色有些委屈,发现无论如何挣扎都无法从叶韩手里挣脱出来,抿着嘴委屈的朝宁渊看去。

城头上的将士看到这一幕都有些认命的低下头,这也实在太丢脸了!洛家百年的威名啊!

“好了,别瞧了,本帅给你做个主,等你拿下了北汗都城,这大宁上下的女子,只要是你看得上眼的,我亲自为你下聘,举行国婚,如何?”叶韩眯着眼,神情愉悦,这小子倒是赚到了,他保媒…可是正儿八经的皇恩浩荡!

问完也不等封皓表态,把他往地上一放,朝马车的方向一指,言谈间便不自觉的带了几分做帝王时的习气来:“去,把马车里的行李搬进城。”

完全嚣张的姿态,但站得极近的封皓却本能的感觉到来自叶韩身上的莫名威压,嘴动了动没有反抗,一步三回首的朝宁渊瞅了瞅,朝马车走去。

宁渊并没有错过叶韩挥手间的气势骤变,她朝一旁看了看,神情有些意味不明。

被注视的男子显是会错了意,得意的挑了挑眉,摸着下巴道:“孩子就得这么养,一个棒槌一颗糖,准行,想当年…”显摆的声音戛然而止,叶韩讪讪的笑了笑,没有继续说下去。

看完热闹的百里询和清河快步走过来,朝宁渊行了个礼,宁渊点点头,抬步便朝城里走去。

宁渊徒步进城,一身黑衣,深沉凛冽,眉宇淡然,抬眼看向满街等待的将士,微微点头,步履闲散行走间,堪堪折个满城将帅的风华。

“恭迎小姐。”金属撞击声突兀响起,两边街道上的将士拔出长刀,单膝跪地,神情激昂,声声震耳。

数里长的街道,一眼望不到底,但那声音,却有着冲上九天云霄的势头,宁渊抿唇,眼底浮现几许微不可见的震动和感慨,抬手执肩自半空划过一道半弧,行了一个古老的军礼,昂首道:“众将士听令,即使马革裹尸,也要拿下烽池城永保云州安宁,我洛宁渊绝不会让这一战成空,但凡我云州子弟,纵入绝境也要惜守性命,纵使终有一日魂归故里,也对得起大宁上下的百姓!”

没有冠冕堂皇的言词、没有衣锦还乡的利诱,只是为身后的故土,家乡的老幼而战。云州洛家,凡战必会有此言。但自数十年前一战后,云州的将士就再也没有在战场上听到过这句话。

跪着的将士听得此言,望着大街上的黑衣女子,长刀在刀鞘上抨击出清越的轰鸣声,眼眶发红,齐声吼道:“谨遵小姐令!誓死相随!”

叶韩站在百里询身后,看着前面受三军拥戴、昂首而立的女子,慢慢勾起了唇,眼神里却多了几分怅然追忆。当年,他们也曾指点江山,策马狷狂…到如今,却是相逢不相识。

宁渊似是有所感,微微偏过头,却只看到青年平静如水的目光。

碧绿的少年扑哧扑哧的驾着马车跟在后面,忽略了自己也正接受着全城将士诡异而又崩溃的注目礼,笑眯眯的看着前面的盛况,一双狭长的凤眼格外精神,甚至‘嘿嘿’的小声笑了起来。

“小胖子,再看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你是不是也觉得这画面很空前绝后啊!”

慢悠悠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唬得封皓忙不迭的掀开马车布帘,一身青衣的男子怏怏的睡在马车里,不修边幅,面色懒散。

“你是谁?”小狐狸危险的眯起眼,脸色有点青,神情严肃。怎么还会有个男人在姑姑的马车里?

“在下司宣阳,幸会,你可以唤我一声司先生。”司宣阳看着小孩眉头皱得死紧,宽慰的摆摆手,山主这一世唯一的血亲,他可不敢给吓坏了。

“你刚才说…什么空前绝后?”

“哎呀呀,你看…”司宣阳被晕在马车里好几天,正愁找不到人说话,忙不迭朝宁渊指了指,又朝叶韩比划了两下,一本正经的回道:“两个人都是将门儿女,又都姿颜无双,我敢担保,百年之内,整个天佑都找不出这么空前绝后的佳偶了!”

没等司宣阳说完,封皓的脸已经彻底沉了下来,他阴测测的朝里面半躺着的男子瞥了一眼,凉凉的开口:“看先生的样子,是有些晕马车吧?”

“哎,这是祖上遗传的,在下也很是无辜,小兄弟你驾车可要稳妥些。”

“那是当然。”封皓笑眯眯的答了一声,转头看向前面拥挤的街道,声音有些发冷:“这条路有些堵,不如…我们换一换吧。”

司宣阳还未回过神,猛地听到一声长嘶,整个人便撞在了车板上,脑袋发晕,一时间回不过神来。

而街上的众人则看到那辆瑰丽的黄金马车被陡然调了个头,风驰电掣的朝另一个方向驶去。

哎,悲剧的司宣阳,你不止错误的惹上了藏着利爪的小狮子,还说错了一句话,这空前绝后的佳偶不是百年之内难以见到,若是两人流转的时空加起来,怎么也有上千年光阴了!

一个时辰后,在晋汉城里狂奔了两圈的马车终于到达了城主府,封皓从马车里跳下来,朝来迎接的侍卫冷声道:“里面的这位先生体虚,去,把军队里驱寒的羊汤端一碗来。”

司宣阳软趴趴的从马车里爬出个头正准备吐,听到封皓这话,脸色又白了几分,也亏得他只是深谙医术,于功法一途并未过多钻研,否则封皓绝对有血溅三尺的危险!

封皓走进府里大堂,看见只有百里询和清河在里面站着,眼一亮,急忙跑了进去。刚跨进门槛,就听到百里询恭恭敬敬的叫了声‘师父’,不声不响的为宁渊沏了一杯茶,他眉一挑,把身上的绿袍子重新整了整,一溜小跑了进去。

“姑姑,我回来了。”

‘蹬蹬’的声音传进宁渊耳里,她抬头一看,少年人清亮的眸子熠熠生辉,抿着唇点了点头,眼底透着几分暖意。

“等会下去把袍子换了,现在北汗的情况怎么样了?”宁渊端起桌上的茶盅,看着面前的军队布防沙图,随口问道。

封皓脸一跨,小声的‘恩’了一声,又凑近了几分,端端正正,脸上带了几分严肃:“姑姑,北汗地广人稀,各地守军都不多,这一路打下来也没遇到什么有效地抵抗,但是元离对南部各城实行坚壁清野,我们过往之地寸草不生,无法补给,好在这次国内的军粮尚算充足,我打算明日下令向北出兵,三日后可以抵达通运河…”他将沙图上的小旗推了推,指着通运河道:“只要越过了这道天险,北汗北部根本无险可阻,到时候便可以长驱直入,直捣烽池城。”

“哦,这么看来,你对这场战争很有信心?”宁渊淡淡瞥了封皓一眼道。

“也不是,北汗气候偏寒,如今入冬,更是恶劣,而且元离将兵力全都撤到那里布防,这会是一场很艰难的战争,但是姑姑…”封皓抿住唇,神情里显出几分倔强来:“我一定会打赢,为年大哥报仇。”

少年清寒的声音格外冷冽,一旁沉默站着的清河和百里询眼底也现出了难过的神色来,杯盏敲击的声音在大堂里突兀响起,陷入悲伤的三人抬头看向神情肃然的宁渊,俱是一愣。

“北汗建国二百余载,兵犯大宁上百次,屠我子民,毁我家国,到如今,你身为一国统帅,覆灭他国却只是为了区区个人之恨!若是为此夹带个人私怨,急兵犯境,一旦失误,便是尸骨成山之憾。封皓,如果真有那日,你何颜以对这城外的数十万将士和对你殷殷期待的大宁百姓?”

宁渊单手敲击木桌,眼底盛满薄怒,一番话说下来格外严厉。封皓神情一顿,脸色变得通红,猛地跪倒在地。

“姑姑,我知错了。”百里询和清河看着宁渊发怒,额头上都沁出了冷汗,忙跟着跪下一齐认错。

宁渊说的没错,因着年俊的死,他们一路兵行险阻,若不是北汗的骑兵在宁都城外折损颇多,再加上元离有心将兵力南调通运河,否则…他们绝不会如此简单就进入到北汗腹地。

“百里和清河起来吧,至于小皓,跪到明日大军拔营。”宁渊清冷的吩咐了一声,抬步走了出去。

看到宁渊走远,百里询拍了拍封皓的肩,道:“师父是在担心你。”

封号点点头,‘恩’了一声,望向门外的眼神带了几分愧疚:“百里,我知道,时我让姑姑担心了。”

“也不全是。”清河摸着下巴凑了过来,‘啧啧’了两声:“还记得刚才在城外叶帅是怎么说的?‘一个棒槌一颗糖’,我看…咱家小姐是听进心里头去了。”

百里询和封皓抬头望向完全一副高深莫测模样的清河,低头长叹了口气。

72用计

第二日清早,封皓留下一万将士留守晋汉城,率着大军浩浩荡荡朝北前进。宁渊一行人换了一辆漆黑的马车跟在军队中间,待大军第三日到达通运河安营扎寨时,陪都的战报也正好送到。

围攻陪都的北汗大将呼延展大意轻敌,中了石中声东击西之计,于林海沙漠里白白耗损了大半兵力,最后被突然加入战场的洛家伏兵伏击于沙漠外缘,全军覆没。自此一战,通运河以南广裘的北汗国土,全部落入了大宁之手,这是北汗自立国以来最大的失败,当消息传来时,通运河上的防守的兵力比平时多了几倍。

“姑姑,戎族民风彪悍,即使是百姓之力也不可小觑,我刚才已经下令让石将军将十五万大军全部散于各城中用于稳定民心了,并未让他来增援我们。”封皓把后方送来的战报整理后向宁渊说了自己的安排。

宁渊点点头,站在地图面前察看通运河附近的地势,听着封皓回禀陪都的战况有些讶异:“呼延展至少率领着十万精锐,这才半个月就全军覆没…石中是个稳妥的人,这样领兵作战倒是不常见?”

封皓把手中的战报放下,有些感慨的道:“姑姑,这场仗说起来确实有赖石将军对北汗将领的熟悉…不过,他日石将军入朝领封,还真的要好好感谢您!”

“此话何意?”宁渊挑了挑眉,问道。

“派去雪山的将领在山上搜寻年大哥的时候遇到了顾先生,他手上有您给的令牌,非要和我们一起出征,我原本还以为只是个文弱书生,却没想到他不仅熟知雪山地形,还对林海沙漠的气候变换及路线一清二楚…如果不是他领着,石将军的军队不可能这么简单的拿下陪都,我看前几日的这场仗也是多赖于他才是。”封皓想起那个在云州军营里傻愣愣却分外硬气的书生,笑了起来。

宁渊回忆了一下,记起确实有这么一个人的存在,得知顾易的本事,也微有几分讶异,沉思了一下道:“我倒是低估他了,小皓,以后若是他愿意留在云州,你必要好生厚待…但若是他要回京,你也只管随他,不必阻拦。”

封皓点点头,明白宁渊话里的含义。这种人才,一旦战乱停息,必会为皇家重用,甚至入阁拜相也极有可能。再加上顾易是那种心怀天下之人,胸中丘壑万千,若是回京入仕必为天下万民福祉。

“小皓,你打算怎么渡过通运河?”既然南部已定,那拿下通运河后的祈天城就变得迫在眉睫起来,否则一旦北汗恢复元气,就前功尽弃了。

“通运河水流湍急,宽约十丈,现在河上的铁桥已经断了,强渡的话只能白白耗损兵力,让将士处于敌军长弓的射程之内。现在的天气十分恶劣,我军扛不住长久的严寒…再加上老将耶律齐领着二十万北汗骑兵严守河道,根本找不到一丝空隙。”

封皓苦恼的抓了抓头发,眼底现出一丝挫败来,元离将大军撤守通运河不是没有道理的,只要大宁军队渡不过河,就根本伤不了北汗元气。耶律齐用兵老练,威名赫赫,和当年的洛老将军齐名称雄天佑,极少吃过败仗,他想要赢…除非——用大宁将士的尸骨在通运河上开辟出一条血路来。

封皓摇了摇头,极快的把这个念头否决掉,作为统帅,若是只能以此为胜,那和战败又有什么不同?

“姑姑,我再去看看外面的地形…”封号说完没等宁渊答话就跑了出去。他肩着数十万将士的性命,如今万事都得步步为营,马虎不得。

宁渊看着封皓的背影,神情欣慰。没有以将士的尸骨来堆砌战争的胜利,单凭此点,封皓就已经是个合格的统帅了。

正想着,还没回过神,宁渊就被抓着站了起来,她看着面前放大的一张脸,神情有些错愕,什么时候…被人近身到这种地步也察觉不到了?但是明明别人一靠近就能立刻感觉到…

“你找我何事?”宁渊摆了摆叶韩抓着的手,见他毫不放松,面上微微有些怒意。

“想不想知道怎么渡过通运河?”叶韩直接无视了宁渊话里的怒气,抬着眉懒洋洋问道。

宁渊挑了挑眉,对他的话不置可否:“你有办法?”

“当然。”青年神情里的倨傲一闪而过,拿起椅上的大裘披在宁渊身上:“跟我走,我就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