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松听了便说,“那怎么办?你还真要把臭鱼拽回来吗?将印都接了。”

墨紫想了想,“能怎么办?赶紧多造些船给他送去。真是,李老那边还在催呢。”原来在红萸的时候,一个月都造不成半条五千石的江船来,现在每个船台一个月至少要完成一条船的初模。为了提高效率,进攻型的巨弩掷弹器等配备全都在兵工厂里造,最后进行组装。

“他那边胜利节节,快打到南德都城,就摒着一口气,难怪催得紧。”闽松也是压力很大,但造大型战船不是十天半个月就能蹦出来的,赶工完毕还要慎重试水,几百条人命悬在这些木板上。

墨紫现在白天画船图研究新武器,晚上开班授课,讲述新型战舰理论。为了这场战争,已经不再藏私,全力培养新一代船匠。她很清楚,仅凭一人之力,是无法应付大规模造船的。而集中了众多优秀匠人的智慧,她自己也获得更多灵感。新型的战船纷纷下水。百叶防护网,狼牙拍,犄角钻,火焰弹,迷烟弹,毒油水枪,各种武器装备杀得敌人哭爹喊娘。

在这时候,一个强大的娘家就给了墨紫很多便利。闽氏为她督造武器,船只,源源不断提供各种帮助,令她这后方支援省了很大力气。大周皇帝默许下,包括闽氏代为管理的红萸,日升各个船场为宋军暗中造船已达上百艘。

“现在两头都得顾。”元澄走进来,见到墨紫,在外的犀利便收了起来,温和笑着,“刚收到消息,大周军已经退离大求境,返回哈布泊罗北岸。大求王应该很快调兵南下,与端格狩会合。平城,有大仗要打了。”

“你要去平城?”墨紫看铭年跟进来为他收拾行装。

元澄道,“我去南德都城。这最后一仗,我不能不在。平城得由金银负责守。他和我之前一样,都需要亲自指挥一场胜仗,人们才能心服口服。魏佳已回云州调兵,我们在人数上不会吃亏,而大求疲于两线,军心不稳,内部分歧渐大,与我们有空隙可钻。”

又要分别了。墨紫习惯,也不习惯。

“我跟你去,不行吗?”她想去看看他曾经奢靡的世界。

“等我入都之后你再来,我尽量维持一个完整的都城让你过眼。”元澄哪能不知道她想什么,但在此之前,得扫掉危险麻烦。墨紫喜欢造船,但绝不意味着她喜欢打仗。不到必要时,他不会把她放到战场上去。她的心可以冷,但他不愿意让她冷。本就是个善良的女子,经历这么多,心仍温暖,令他爱不释手。杀人也好,放火也好,由他来吧。

闽松要走,却被元澄拦住,“就等我出发,不能多留。你们说你们的。还有,多顾着你妹妹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别烦她了。”

“是,妹夫。”妹妹是宝,妹夫是宝,唯有闽家男儿是草。

墨紫送元澄到院门口,回身拿过信,赶人,“船场很闲么?”

闽松也走了。

豆绿的信上只有四句话:鸣山有凤来,沙石听玉磬,手暖唤慈悲,心眼分宝镜。

第472章 分开宝镜

第二日,墨紫带着赞进悄悄出府。

不悄悄不行,作为元相夫人,她如今出门,大管家都会安排至少百名随护,就怕沿路遇到细作杀手之类的,弄丢她小命没法跟元相交待。

“我跟你好久没单独出来了。”穿了小厮的衣服,随赞进从大门光明正大混过,墨紫黑靴丁帽,一派悠然的神情。

赞进觉得有必要澄清一下,“兰衣也在。”

墨紫左看右看没见到蓝衣服,“他躲在什么地方,我为何总发现不了?”

赞进指指屋顶,“若是走远路,我会留下暗记,他跟在后头。”当然不可能藏一路下去,“虽然这一带都在宋军的防线中,还是小心点好。”

墨紫点头,“安全问题交给你。”

赞进回一句,“若真交给我,最好还是别出衡城。”

“天气多好啊,适合踏青。我打赌,城郊一定很多年青人相约赏花。”没听见,走自己的路。

赞进无可奈何一笑,也知道她的主意一旦拿定,别人很难劝阻。

走官道,墨紫不急赶路。原本的遍地苦寒,不过数月就有了很大的不同。近处嫩黄新绿的稻田,远处的农庄冒起炊烟,虽然要恢复到从前的兴旺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但春天欣欣向荣得令人愉快。

一大早出发,到宋县时三更天,也不找客栈,直奔栈桥。这日圆月挂空,千里银光,将山脉照得起起伏伏,犹如影子一般。墨紫掏出怀中的版画,仍在手中轻轻摩挲,最后目光定在面前的小山。没错了,就是这里。

“赞进,你说当爹娘的个个三头六臂似的,怎么这么厉害呢?”她对她老爹。还有老爹的老爹的老爹…崇拜之情有如滔滔江水,“谁能想得到,宝山的入口就在自家门口。”

赞进吃惊诧异,“墨哥。”

墨紫所站的地方,就是闽五夫妇宅第被烧毁的林子前。她面对的,是一座小山。说小山都有点勉强,小山丘吧。

“此丘有名字。因为太小太不起眼的缘故,玉陵地图上县志上都不特别注明。但古版唐图地解上有。”她说道。

“鸣山?”墨紫不说,赞进是不会把它当作山来看的。

墨紫摇头,“凤鸣山。”

“凤鸣山?”赞进不解,“可是豆绿——”

“她记得不准确也好。或者是我娘故意错引也好,真正的地点隐藏在四句谣的第一句。”鸣山有凤来。凤鸣山。

“这——山没有洞。”不管多小的山,沙石洞总存在吧。

“有洞。不过,我们从这里看不见。走,上去看看。”墨紫往丘上走去。

即便是黑夜,只借火光就能看清四周。丘上无树木,地面铺软草。这个丘就好像有人挖土没地方放,随意堆砌出来的。丘顶一个圆,能站上十几个孩子玩游戏。

也许弄错了。赞进这么想。却没有这么说,因为墨紫做事一向有把握。

“果然啊。”墨紫说完,牵马下坡去了。

赞进看不出果然什么,但他的优点就是问得少做得多,照跟不误。

丘下是个小池塘,以前似乎养鱼的,还有几个旧浮漂。月光下。水面起圈,鱼吐泡泡。

“猜猜这池塘的名字。”墨紫的心情很久没这么悠闲了,好像来访名胜古迹,踩下散步的足印。

“不是鱼塘么?”赞进对武功秘籍之外的东西没啥想像力。

“宝镜潭。”墨紫轻笑,如铃悦耳,“有趣吧?一个小土丘取了山名,一个小池塘取了潭名,前人智慧。后人瞻仰。”

赞进觉得是有趣。

“直到豆绿把四句谣想全了,我才终于确定沙石洞的位置。”她把马背上的包袱卸下来,拿出一个橄榄形状的鼓皮囊,脱掉布服,背在鲨皮衣上。

赞进知道她这是要下水,“我也去。”他的水性在臭鱼的调教下好了很多。

“你当然要跟我去。我怕冒出水怪来。”带他来,就是拉他下水。她把鲨皮衣和鼓皮囊递过去,并嘱咐,“还要穿脚蹼。”池塘浅,秘密深,要备万一。

“不过,如果要下水,最好等白天。水塘混浊,恐怕看不清水里的情形。”赞进考虑到。

“最后一句心眼分宝镜,不是挺奥妙吗?”墨紫却比赞进考虑更多,“说不定越黑越好。记住,下去后紧着我。”

赞进不再多说,到隐蔽处换了衣服,做完热身,在口上套密软皮罩,便跳入塘中。

春水仍冷,墨紫穿着鲨皮衣微微哆嗦了一下,翻身潜进水里。皮囊挂着的装备帮她下沉,张眼却是徒劳,月光只浸在水的最浅层,除了身旁赞进的模糊身影,还有被他们惊动的鱼,丈外就一团漆黑。她掏出指南针,在冷蓝的夜明珠光下找方向。四句中没有任何方向词,但古人以东南为尊,而分宝镜的话,可能有机关。机关必须贴墙或底而建,这个池塘不大,鼓皮囊的空气可供一刻左右的呼吸,可以慢慢找。

她示意赞进跟上,往南游去。大约游出五六米,突然,发现指南针产生了奇怪的变化。本来一直指着南字,现在却颤微微偏向西南。她几乎立刻明白这是指南针感应到了另一个磁场的缘故,毫不犹豫拉着赞进转了方向,直到指针坚定指在西面,伸手可摸到泥壁为止。

墨紫扒了块土下来,又让赞进用拳头敲。不多工夫,壁面露出光滑的一片,就连赞进的功夫都动摇不了分毫。她不急反笑,应该就是这儿没错了。摸索了一会儿,大致确认这个入口为直径一米的圆。

这时赞进拉她一把,似乎有所发现。

原来,在离圆壁不远的地方有一块凸出的,手掌大小的石头,赞进往旁边用力推,那石头就动了。在墨紫指南针的荧萤光下,照出一面铜镜。铜镜中间有个黑黝黝的小洞。

墨紫连忙从怀中掏出一颗珠子,在赞进睁着老大的眼时,送进那洞里去。

一开始,什么动静也没有。

等墨紫感觉氧气快耗尽,对赞进指指上面,示意先上去的瞬间,突然,一股水流涌动,圆壁挪了。

宝镜分开!

墨紫在水中的敏锐度很高,察觉水涌的力量不大,就知道这个洞口是向上设计的,洞里本身就有水,多半和池塘齐平。这样的设计,也能避免池塘的水线下沉和水面波动。

她想清楚后,就直接朝洞里游。进去一看,果然是上升的直筒型,向上再游七八米,就冲出了水面,呼吸到寒湿气。手脚并用,她一跃而起,从皮囊下挂的包包里拿出火摺子点亮一支火把,用干布擦皮衣,外套一件青衫。动作灵活,一气呵成。

赞进上来后,无限惊奇得看着顶上狭长的通道。

墨紫看了一圈,找到启动的机关,将之前放进的水净珠收起来。

水下的石壁重新封没。

“水净珠不是地图吗?怎么能开启石门?”赞进对眼前的一切都有疑问。

“这十颗珠子中,有一颗不是闽珍制的,而是闽珍的爹制的,也是观音中唯一没有柳枝的。真正的钥匙就是它,与版画没有半点关系。”在十颗珠子无论如何摆不对时,墨紫进行了大胆推理,“闽珍所制的九颗水净珠,如果按照观音柳枝的叶片数目,正好形成三三排列。观音佛衣上的褶纹,我把它们画下来,就是一幅迷宫图。这迷宫之中,只有一条路通到宝藏处。”

“墨哥真厉害。”这一个接一个的秘密,都让她破解了,赞进佩服得要命。

“厉不厉害,看了才知道。”墨紫背上包包。

“你不是已经知道了?”赞进有点迷惘。

“到目前为止,我猜得都中了。这样的好运能不能坚持到最后,那可不敢说。”版画她也带着。俗话说,有备无患。

赞进咧嘴一笑,“墨哥一定十猜十中。”

墨紫拍拍他的肩,“但愿如此,不然你我可就惨了,在这里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我不怕。”赞进多豪气。

两人在甬道里走了一段上坡路,又走了一段下坡路,同时说道,“到了。”

因为,有微风。

“居然没有门了?”赞进顺口一说。

墨紫这么认为,“宝藏最隐秘的就是位置,一旦进了入口,再造相同的阻碍也没意思了。”她说到最后时,居然能听到回音。

赞进率先往黑暗里踏,火把一摇,嗖——顿然滑了下去。

墨紫大惊,伸手去抓赞进,却只触到他的衣角。

“赞进!”她一边喊一边拿火照,才发现原本的木梯一个个侧成斜板,成了滑滑梯。

“我没事,墨哥只管滑下来吧。”赞进在下面说。

墨紫小心翼翼坐下,心里纳闷,机关的话,有点滑稽。儿童乐园?想着自己都好笑了。

等她脚踩到地,赞进已经找到了壁上的火盆,全部点着后,再回头一看,嘴有些合不上,“好大的洞。”

“这才是真正的沙石洞。”墨紫也睁大了眼睛。

层层叠叠,如云在天上,如水在地上,到处伸展着沙色的岩石,或浅或深。其中有些薄片状的,光下就隐约现出乳白色的玉芯。

尚未走进深处,瑰宝已在眼前。

第473章 追思过了

“墨哥,这里有字。”赞进叫她。

墨紫绕过去一看,两块已经凿出来的玉,足有桌面大小,一碰到手温,玉色就淡了下去。玉石上各刻一篇文。一篇说得是武则天的密诏和藏宝过程的概况,比如何时开始工程,又何时工程结束。最后一段就有点意思,是武则天作为母亲留给李唐子孙的心里话。

她念给赞进听,又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可惜,时机已过。即便金银身上还有李氏的血,连玉陵他都不愿复,更不可能复百多年前的大唐。”

说实话,元澄和金银以宋立名,她心里咯?了一下,最终历史还是要顺着唐宋元明清走么?但再一想,人生在世,不过百年不到,顺应历史也好,巧合也好,她是管不着了。

另一篇则是闽珍刻给闽氏子孙的。他说父亲为人清正,虽忠于女皇,但也怜惜百姓。武帝延周,天下初泰,人们好不容易能过上太平日子。宝藏一出,势必战乱再起,所以父亲决定将这个秘密封起。不过老人家临终前,将宝藏的事告诉他,传给他水净珠,迷宫图和版画三样东西,让他自己琢磨。闽珍借游历离开家,其实就是寻找宝藏。他解开秘密之后,就成为第一个踏足宝洞的人。据他了解,这是罕见的地下山脉,与宋县的山群相呼应,在地底下隐藏了迷宫一样的洞穴,是个天然藏宝地。闽珍又说,宝藏巨大,引人贪婪心,不希望后世子孙坐享其成。或败坏或野心,于是他毁去了原来的迷宫图,将它藏在水净珠中。在民间留下了真真假假的线索,等有缘子孙来开启秘密。他还说,他取了制作水净珠的玉石外。还拿了宝藏中的六件物,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

“按王阳所说。闽家财富呈不正常的增长速度,可闽珍老爷子说只拿了六件。心理不平衡的时候,看别人好就都不正常。闽珍九艺冠绝天下。又岂是这宝藏给的?”努力勤奋才最重要。

“还要往里走吗?”赞进认为墨紫既然已经找到藏宝地点。又解出迷宫的路,可以回转了。

“不想亲眼看看武则天到底收了多少宝贝在这里?”心中其实还有个很大的疑问要证实,她摸了摸堆放在一边的木头,又看过储油的大缸,“足够照明用的,我也带了三天的干粮。咱们不久待,看过藏宝处就立刻返回。”

赞进想了想,“不能待三天。铭年会急死的。他要是通知大公子,这仗就没法打了。”简直叫牵一发而动全身。

“不用三天,干粮当然要多带些了。咱们下来的时候是晚上。出去的时候最好也是晚上,就一天。”墨紫做了几支火把。手一挥,一点怯意没有,“走了。”

沙石洞后有一条往上走的窄道。穿过窄道,又是一个大洞。大洞顶上垂下各形各状的钟乳石,滴滴答答往下滴水,形成大小不一的潭。壁上有不少洞口,这其中只有一条人工开凿出来的生路。两块石碑上说,这地下迷宫有千洞千岔以及各种陷阱,没有图的指引,必死无疑。

赞进见墨紫不拿地图却四下张望,便问,“在看什么?”

“越看越不像入口,却像后门。”墨紫说道,“这里滴水,就离水源不远。又是地下山脉,很有可能和地面上的山相连。而且,宝藏怎么运进来的?不可能每次都跳到池塘里,一个接一个往里搬。”

赞进想想也对,“还有别的入口?”

“只有这种解释。”墨紫选好洞,一边往里走,一边开玩笑,“说不准等咱们到里面一看,除了死人骨头,什么都没有了。天下盗墓挖宝的人何其多,说不准误打误撞,从哪个洞掉下来,正坐在宝藏上头。”

“糁人。”赞进听着诡异。

墨紫笑道,“这算什么糁人?更糁人的,是我第一次见元澄,以为自己看到个恶鬼。”现在想想,水净珠自始自终围着他和自己,倒跟牵红线似的。

迷宫有图,一路就没什么意外了。只不过走到后面,墨紫和赞进都不得不承认,没有图,就算一开始知道是哪个洞进去哪个洞出来也没用,因为分岔的洞实在太多了。

路上吃了顿干粮,休息了半个时辰,脚步就没停过。赞进要背墨紫走,她硬没好意思,走入最后一洞时,只觉脚底又疼又烧,腿重得太不起来了。

“地图没标例尺,早知道这么远,就听你的话回去了。”她对藏宝地离池塘的距离估计显然不足。

赞进突然蹲下身来,将火把摁熄,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然后用极低的声音说道,“前面有光。火光。”

墨紫吃惊,一看果然,“我刚才只是开玩笑的。”有人可能会无意间掉在宝藏上头的那些话。

“你在这儿等一等,我去看看。”脚下无声,赞进已轻轻走过去。

就在墨紫胡思乱想的时候,他回来仍低语,“有人。”

墨紫屏住呼吸。

“我们认识的。肃王和王阳。好像就他们两个。”赞进语气沉静。

墨紫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他们还活着?”祸害遗千年,阴魂不散,她算是见识了。

墨紫拿出地图和迷宫图对照,然后苦笑,“这也是闽家老祖宗的匠心独具,还是老天爷为这缜密的藏宝计划添上一笔讽刺呢?岷山极可能就在我们脑袋顶上,而假洞和真洞大概也是上下层的关系。”经过这么漫长的过程,土质石质也许出现了变化,再加上机关引起的山洞塌方,无意中打通了也说不定。

赞进显然也想到了这点,“会不会就是当初真正的入口?”

墨紫点头,“很有可能。而且,就他们至今还在这里的情形来看,他们找不到出路,多半入口又封没了。等等,这么多天了,他们俩随身带那么多食物吗?”莫名打个寒颤。

赞进犹豫一下,还是说实话,“地上有死人骨头,其中几具还算新鲜的。”

他们吃人!墨紫倒抽口气,“赞进,我们回去。”

赞进望着她,“肃王如果逃出去怎么办?”

墨紫身形一顿。肃王如果逃出去,军中新收的五万人,不说人人会动摇,至少也会有一部分。而且,宝藏归谁就难说了。

迷宫说是说不可能找到出路,但从一开始就有人琢磨出了通路,谁能保证再没人走得出来了呢?据说王阳天赋异秉,天动地摇时没准就是他开启了入口,那么他也许有法子走出迷宫。她爹爹的水净珠虽然没有迷宫图,但却用了一样的材质。尤其作为钥匙的那一颗,仿成了一模一样未尝可知,说不定也能打开池塘下的门。

赞进仿佛听到她的心声,说道,“肃王不能活着出去。墨哥,你先往回走,我去解决他们。”这个他们,当然包括了王阳。

“我不走。”她不可能留赞进一人,“但你放心,我也不会强出头。我在这里等,确定你得手,我们一起走。”任何意外都有可能发生,即使对赞进这样的高手而言。

“那你千万不要出声。”赞进叮嘱。

“你先别急着动手,让我看上一眼。”她需要独立判断究竟如何进退。

墨紫匍匐前进到洞口。虽有火光,更多的却是金光银光珠光宝光,仅凭一支火把就把山洞照得金碧辉煌。不说中央随意堆起的宝山和信手放的古玩珍藏,沿山壁一圈,自上往下,搭建起好几层的木架,上面叠放着数不清的大箱子。不少箱盖打开着,里面璀璨耀目。这是货真价实的宝藏。然而,她此时却无心感叹,视线透过这些迷人眼的光,看到了隐藏在其中的阴暗影子。

宝藏再多,不如山洞大,两人说话有回音,让她听得一清二楚。

“王阳,这都第几天了,怎么还是找不到路?”肃王有气无力的声音。

“急有什么用?”王阳冷声,“你难道没看到那些白骨?硬闯的话,只有死路一条。”

“说到硬闯,当时要不是你说跳下裂缝有一线生机,说不定我们现在已经得救了。”肃王恐惧死亡。

“没有跟我们跳下来的人,现在都死了。而跳下来的人,我跟你还活着。谁想得到封口有两层,一层裂了,另一层就启动。”还是双死门!不过这话说出来,肃王会发疯。“七个洞,已有四个确认不通,还有逃出去的机会。”

墨紫明白了,入口只能入不能出,而后门才是活门。

王阳能有如此决断,实在智慧非同常人。

“快没吃的了。”肃王声音有些阴恻恻,“照这样下去,找到出路前,我们就会饿死。”

知道他指得是人肉,墨紫又泛恶心。

“少吃一点罢了。又不是什么好东西,你顿顿吃那么多。”王阳语气有些寒冷呆板。

他坐在金子上,眼前望不尽的宝贝,但这些日子脑海中最常出现的,却是晚莲的笑容。他抱着死在藏宝地的决心来的,然而真正到了这里,他突然迷惘了。这一生追求的,舍弃了女儿所追求的,是这些吗?还是如墨紫说得那样,只是王氏的怨念,扭曲了的?

第474章 尘埃落定

“我不吃饱,怎么有力气帮你探路?你老人家倒好,动动嘴皮子就行。”可能是不该吃的东西吃多了,肃王说话带奇怪的诡异调,“我劝你还是抓紧点,不然没了下顿的时候,您那把老骨头就得贡献了。”

“墨哥,我去杀了他。”赞进征询墨紫的意思。

这个肃王是该死了。他是害元家满门的黑手,也是害死爹娘的真凶,如果闽家老祖宗的机关没能要了他的命,或许是上天给她一个痛快目睹他命丧九泉的机会。

她一点头,赞进就飞下身去。

“这次回来得早——”肃王看到人影,后觉不对,“什么人?”

就在刹那,墨紫发现自己错了。第一,错误以为对方就剩两人。第二,错误以为肃王的功夫很烂。

她立刻喊道,“赞进,不止他们两人。肃王的功夫恐怕深不可测,小心!”

肃王与赞进快拆两招后分开,哈哈大笑,“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自来投。宋女官,这些天可把本王等苦了。”

墨紫惊归惊,开口哪里会让步,“追思会都给肃王爷开过了,你怎么还没死呢?”

“追思?”肃王大怒,“本王真命天子,怎会死了?”

“神经病!”也没别人听到,墨紫骂得现代气派,“你这么有自信,抹个脖子看看。要是不死,我再承认你是真命天子。”

肃王最近没吃菜,营养失衡,缺乏维生素,所以脾气暴躁。居然举了把剑跳脚,“你个臭丫头,有本事不要藏头露尾,出来!”

“就不出来,气死你我省心。”墨紫不含糊。把背上的包卸下来,找出一件很多口袋的铁背心穿上,靴筒插刀。双手张弩,全副武装完毕后,单膝跪地。瞄准肃王那边。

“赞进。有多大的把握?”杀这个老混蛋。

“十成。”赞进徐徐拔出翠心剑,“今日我定为墨哥报仇雪恨。”

赞进能对付肃王,墨紫就开始留心第三个人。刚才肃王笑得银子都跳了,那人一定会听到。正想着,脖后起冷,她立刻回头,对逼近的黑影嗖嗖射出两箭,同时朝洞外踩着石阶下去。

“王爷。死丫头从这洞里来的,我留意到没有标记,想来她身上有迷宫图。”凡是恶人。都是打不死的蟑螂,所以元皎娘也活着。

“杀了她——不。留活口,找到图再杀。”肃王知道赞进是高手,但自己经验比他老道。而元皎娘对付一个不会功夫的宋墨紫,易如反掌。只要擒了她,赞进也会束手就擒。

“王爷不说,我也会这么做的。”元皎娘面色铁青。她没想到墨紫会弩,臂上已让箭擦破皮。

墨紫不出声,又射两箭。

元皎娘气道,“我话还没说完,你懂不懂江湖规矩?”

对了,这位是南华剑宗出来的名门正派。墨紫眯着眼冷笑,半字不吐,再射两箭。她的箭法很准,尽管力道不足,也让元皎娘够烦的,甩袖不行,还得躲。

“你想死,把图交出来就成全你。”元皎娘跳下来,青锋宝剑闪寒光。

箭射完了,墨紫不躲反迎,速度不比元皎娘慢,但她委身扑过去的。

元皎娘只觉腿上一疼,低头发现被插三根银针。她是习武的,却让这种孩子式的把戏玩弄,火往上冲,手心聚了全力,对墨紫的背就是一掌。

墨紫虽然被打得踉跄两步,但元皎娘也没讨到便宜,满掌是血。那件铁衣上似乎有刺,扎得她钻心疼。

到这时,墨紫才说了一句话,“怎么没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