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辞的性情很可恶,一如初见时那般可恶。但他们来日方长,有一辈子那么长的时候来适应彼此的性情。他终究会视她为最知心的妻子和爱人,对她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可惜,她终未能看到,她的背影消逝后,景辞越来越幽暗的眸光。

像此刻越来越黑沉的天色,更像半年多前那个没有星月、只有狼群相伴的荒野之夜。

慢慢放下帘子时,景辞的手禁不住地颤抖。

---题外话---这几章尽是男女对手戏,案子都不知跑哪里去了……后天见!

第三卷鸳鸯谱(一六肆)

眼前纯然的漆黑里,他眼前似乎又有无数野狼的眼睛碧荧荧地闪动。此起彼此的狼嗥声便又回旋在耳边,子夜噩梦般挥之不去。足筋被挑断的痛楚里,另一处的痛楚更加槌心刺骨。

这世间最不容易筑成的情感,是信任;可最容易如泡沫般破碎的,同样也是信任。破碎后重筑的那一切,或许依然有无法抛撇无法忽视的种种情愫。可清明如他,竟也看不出,那其中究竟还有没有所谓的信任。

阿原,若真的只是阿原,真的只是沁河县的小捕快,他们的未来应该会幸福得多吧悦?

可惜,她不是。

他慢慢抱住肩,唇间低而冷地唤出那个不知多久没唤起过的名字:“眠晚……搀”

原府。

管事和侍从们将阿原迎进去,并不热烈,更不疏冷,言行恭谨而自然,仿佛她根本不曾逃婚,根本不曾一去数月杳无行踪,只是去赴了某公子的筵席,如今酒足饭饱,兴尽而返。

阿原走向她陌生的卧房,远远便看到窗扇上映出的原夫人等候着的身影。那身影同样曾经陌生,但分开一段时间再聚首,又似乎很熟悉。

阿原凝视那身影,眼底便有些发热reads;一刀娘子。

伴她回房的侍儿笑道:“大小姐,夫人很记挂你,这些日子时常坐在大小姐的卧房里,一坐就是老半天。”

阿原道:“哦!”

脚下却行得更快了,竟有几分急切。

所谓的家,大约就该是这样的感觉吧?有人守着,等着,记挂你的寒温,感受你的悲欢,因你的得意而开心,因你的失意而伤感。

“小姐!”

小鹿听着小坏的唳鸣,已欢快地迎上前来,差点给她一个大大的熊抱。

待看到身后侍儿不太愉快的神色,她才稍稍收敛,只牵了阿原的手,笑道:“你可回来了!我们下午就到了,夫人已经看了几回天色,傍晚又问了最近你爱吃什么菜,令人预备了晚膳,就等你回来了!”

她凑到阿原耳边,悄声道:“我跟夫人说,你最爱吃端侯做的饭菜,最爱和端侯一起住,夫人便说,那指不定今晚都回不来。不过说也奇怪,夫人说这话时,好像并不太开心。”

阿原怔了怔,“是么?”

她缓步走进去时,原夫人已听得外面动静,快步迎了过来,恰在门槛间将她接到,面容上的殷切冀盼之色,迅速被恰如其分的温婉慈爱替代。她微笑道:“阿原,你可回来了!”

阿原有些羞窘,说道:“路上有事耽搁了下,反而回来得晚了,让母亲记挂了!”

原夫人道:“不妨不妨,便是没事,多与端侯相处相处,也是好事。早些熟悉了,成亲后也就更容易夫妻融洽。”

阿原红着脸,却笑道:“嗯,我也是这样想的。”

原夫人点头,“一路奔波着,大约也累了吧?走,咱们娘俩先去吃晚饭,待会儿便早些休息,明天上午我陪你入宫见驾吧!”

阿原一惊,“入宫?”

原夫人一边牵她手走向花厅,一边微笑道:“你的亲事,原是皇上钦赐。你这一逃婚,知道的,说你是伤病未愈,一时糊涂;那不知道的,指不定就能参你个大逆不道、抗旨不遵的大罪!”

阿原忙笑道:“有母亲在,自然不用担心皇上治我的罪。”

原夫人微微一笑,“先前已跟皇上提过,只说赶紧找回来养病要紧,大约也不会太过计较。明日入宫,你就当时病糊涂了,连自己在做甚么都不清楚,我再在旁边求几句情,此事应该不难过去。”

她顿了顿,又道:“不过你逃婚之事,京城里传得沸沸扬扬,着实很伤端侯府的脸面。话说端侯的性子很是古怪,看着对我颇有成见,却偏偏很得皇上宠爱。我不晓得当初你们是怎样相识,又是怎样议定亲事的,如今又是怎样的情分,只盼他别计较这事才好。不然的话,他若在皇上跟前添上些话,不仅亲事难成,指不定还会闹出什么别的乱子来!”

阿原心头不由打了个突。原夫人居然和景辞一样,都在疑心对方会在梁帝前说些对己不利的言辞……

她略一犹豫,便轻松笑道:“母亲不必多虑,阿辞身体不大好,性子也就别扭些,但心胸磊落坦荡,绝不会对母亲或我不利。”

原夫人叹道:“傻丫头,你了解他多少?他连他的来历都没仔细跟你说起过。”

阿原道:“嗯,但我晓得我喜欢他,他也喜欢我。总有一日他会仔细跟我说起过去的事,总有一日他会对千百人孤僻,却视我为心中瑰宝reads;推倒妖孽攻略!”

原夫人清眸流转,如透过疏疏的林叶投下的月光,皎洁却有说不清的意味,“你希望他有一日能视你如心中瑰宝?”

阿原到底不好意思说,如今的景辞有时还是出言刻薄,但待她还算是极好的,指不定早已视她如瑰宝。不过如景辞这等性情,指望他亲口说出这样肉麻的言辞,只怕任重而道远。

好在,她有一辈子的时光,等他坦裎他的真心。

于是,阿原嘻嘻笑道:“只要我真心待他,终究会有那一日的。”

说话间,二人已来到花厅,那厢有人已有流水似的送入各种菜式,不一时便排了满满一桌。原夫人那个叫琉薇的贴身侍儿一边布菜一边道:“夫人,大小姐,有些菜式得现烹的才好吃,如今厨房里正在继续预备呢,不如慢些儿,边吃边等吧!”

阿原笑道:“不用了吧?我在外面一菜一汤便很够了,桌上这些哪里吃得完?快叫他们别再做了!”

原夫人留意着阿原爱夹的菜,轻笑道:“你病好后口味好像变了不少,也不晓得你爱吃什么,只好令他们多做几样。”

阿原摆手道:“我不挑嘴的,随便怎样的家常菜式都可以。何况我在小县城里待了这许久,也算真正懂得了一饭一粟,来之不易。有福当惜福,咱们别铺张浪费才好。”

原夫人便道:“也好。俗有云,花无百日红。这数十年来,诸藩镇各据重地,你争我夺,几番风云变幻,连这天下都换了主人,原府却能屡次逃过大劫,也算是乱世之中的异数了。可这天下依旧战乱纷纷,谁又能保得谁一世安乐?若能享得了富贵,耐得住贫穷,日后不管处于怎样的境地,都能知足常乐,安安稳稳过完这一辈子。”

阿原再不料会引得原夫人这样一番话来。她怔了半晌,才问道:“母亲,我只是随口一说,你别多心。我受伤前,说话应该也是这样直来直去,才会常常惹你生气吧?”

原夫人摇头,神思便有些恍惚,“你……从不会直来直去地说话。你虽是我的亲生女儿,却向来有自己的主见,不爱跟我这个母亲说起自己的心事。很多时候,我根本看不懂你在想什么,的确彼此有些心结。”

阿原因自己有着风流浪荡的名声,料得她往日必定放涎不羁,所言所行无不石破天惊,明知有些言行有失女儿家的矜持,也会试着代入从前的心态,于是很多女儿家不该或不便说出口的话,便能厚一厚脸皮坦然直言;一般女儿家不敢做的事,只要契合本心,她也照做不误。

但如今原夫人在说什么?

阿原不由纳闷问道:“那……我从前究竟是怎么说话的?”

原夫人苦笑,“哦……比如看着桌上菜式多,你大概会轻言细语地吩咐,这鱼难得,这山珍味儿也不错,送去给周公子吧!那菜还有那汤,小林儿爱吃,用个食盒装了送他府上去。琉薇,这个蛋羹你爱吃,便赏你吧,那几样就给瑞英、小鹿她们。”

阿原刚夹了一片蘑菇在筷上,怔怔地听原夫人说着,连蘑菇跌落在桌上都没发现。

她想都没想过从前的她居然会是这样的言行。

但从为人处世而论,从前的原大小姐无疑高明太多了。

不动声色间,既未浪费饭菜,又享受了美食,还能示好他人,收买人心。

无怪原大小姐在京中声名狼藉,无人不知其风流浪荡,依然有大好男儿前赴后继,甚至连谢岩这样家世品貌绝佳的贵公子都对其念念不忘,连长乐公主都不放在心上。

---题外话---后天见!

第三卷鸳鸯谱(一六五)

原夫人定定地看着阿原,似乎想从她身上找出原来那个原大小姐的神态风姿。

渐渐地,她的眼底涌上了泪光。

她沙哑着嗓子笑道:“于是,即便厨娘做再多的饭菜,清离的跟前,向来只有三五样她爱吃的,且大多清淡。有一日皇上过来相探,正好她在用膳,还大赞她懂得节俭,她也顺势将皇上哄得龙颜大悦,得了什么珍奇之物,往往不会忘了赏她一份。我一直不晓得,她如此聪明灵巧,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阿原点头,然后觉出哪里不对来,“母亲,为什么……是‘她’?搀”

她就是原清离,原清离就是她。如今她就在原夫人跟前,原夫人也一直以“你”相称,但此刻却意外地称之为“她”。

阿原原以为她可能说得不明白,但原夫人居然听懂了。她抬袖拭去泪影,轻笑道:“哦……或许,你前后性情变化有些大,有时我甚至觉得你好像变了一个人reads;上仙难求。”

阿原不觉搁了筷,沉默片刻,说道:“我这一向听旁人说起从前的原大小姐时,也好像在听着旁人的事。而且这事透着古怪。失忆后性情改变不算奇怪,可为何原先原大小姐的能耐,如今我半点也记不得了?我好像没那样高明的绣功,字画上也寻常,但我会武艺,会驯鹰,还会抓小贼,这些都是原先的我不曾学过的吧?”

原夫人叹道:“我也不解。你嫌我管束得太厉害,这几年不肯跟我太亲近,也不知是不是背地里请了什么高人教了你这些。你那心眼,当真称得七窍玲珑,谁又看得透你在想什么?别的不说,单说那个端侯,这府里就没人你是什么时候跟他认识并交往的……”

她伸手,轻抚阿原有些散乱的鬓发,清浅笑意愈发柔软温和,“我一直晓得你有很多秘密,我等着你有一天能主动跟我说起。但谁也没想到会有那场意外,让你自己都记不得那些事了……好在,不管你有多大改变,我都还认得自己的女儿。我的女儿,欢迎回家!”

阿原心里一暖,已轻声道:“嗯,我回家了!我也很开心!”

没人逼婚的原府,有着满桌可口的饭菜,有着母亲和煦温慈的笑容,看着并不坏。

她现在该愁的是,先前的逃婚,会不会影响她和景辞的亲事。

或许一路真的太过劳顿,又或许,小鹿、小坏依然伴在她身侧,阿原居然没觉得离开数月的原府陌生,这一夜睡得甚好。

于是,第二天换上锦衣华服,随原夫人入宫见驾时,她的精神颇佳。

原夫人叮嘱道:“沁河那两桩大案,皇上很上心。他若问起你时,你只按官方的结案公文回复就好。”

阿原讶异,“那两个案子的确还有疑点……母亲莫非也知道些缘由?”

原夫人眸中闪过烦忧,却很快用温雅笑意掩饰住,低声道:“我不知道。但这皇宫来的次数多了,便晓得哪些人不能碰,哪些事不该沾。好在这事有端侯和萧、左二位参与,不用咱们费心。”

阿原应了。

留意两边宫室时,虽然殿宇高大整洁,但看着有些陈旧,两侧配殿更可见得门窗开裂褪色。想来连年征战,梁帝只顾打天下,一时也顾不得修葺宫室了。

梁帝燕居的建章殿倒是巍峨宏丽,陈设奢华。

梁帝朱晃似乎并未从去年那次兵败中完全走出,正倚于在榻上,听得通传,方懒懒答道:“玉罗来了?进来吧!”

原夫人走上前,拉过阿原行礼道:“皇上,我带清离请罪来了!”

梁帝这才坐起身来,仔细打量着阿原,“清离……回来了?”

阿原已听说梁帝从前待她极好,但这种“好”如今却让她有些心惊胆战,何况她也想不出当日的原大小姐该用何等娇媚玲珑的应对梁帝,遂只是低眉顺眼地答道:“是,皇上。清离当日病得糊涂,其实已不太记得那时的情形了。离京这段日子,清离心智渐渐恢复,母亲又教导了许多,清离才明白闯了多大的祸,所以立刻随母亲回京,向皇上请罪!”

梁帝眼角跳了一跳,有些浮肿的眼皮抬起,深黑的瞳人里有种冷而锐的光芒射出。

他只穿了寻常的赭色便服,神情也有些萎蘼,并无传说中铁血帝王的英武雄姿,此刻看向阿原时,却似能直直看透她心底,——连同阿原自己都看不明白的心绪,都似能一眼看穿。

他叹息般道:“你都说了你是病糊涂了,朕若还治你的罪,天下人岂不说是朕不近人情?”

阿原听着这话声似乎不大对时,原夫人已微笑道:“皇上向来宠爱清离,谁人不知?要臣妾说,这清离就是被皇上给宠坏了,才会这样无法无天reads;好孕仙路!”

她上前两步,依然跪于梁帝身畔,为他捶着腿,柔声道:“皇上忘了?这孩子先前跟皇上最亲近,比我这个当母亲的还亲近。冬天那场意外,着实快毁了这丫头了!你看看她,如今时常像一截木头似的,嘴都笨了,也不晓得几时能恢复过来。”

梁帝又瞧了她几眼,说道:“哪里像木头了?我看着聪明得很。听说她在沁河当个小捕快也能当得有声有色,破案抓贼样样在行,还将阿辞、北湮他们收拾得服服帖帖……哦,对了,还养了头鹰,是不是?当真是能文能武,难得,难得!”

阿原愕然,再不知梁帝怎会将她在沁河的事打听得如此清楚。何况,她与景辞两情相悦不假,但她收拾景辞?开什么玩笑?景辞那臭脾气,她才是被收拾的那个吧?至于她收拾慕北湮,更不知从何说起。她被慕北湮算计得差点当街出丑,除了当时打了一架,后来也没找到机会报复吧?

原夫人觑着梁帝脸色,从宫女手中接过茶,笑道:“这些可不是臣妾教的!倒是听闻她当日和皇上身边的那个萧潇处得不错,也不知是不是皇上偏心,暗地里让萧潇指点她?”

她用手背试过茶盏的温度,才奉给梁帝,“皇上,是刚泡的茶,小心烫着。”

梁帝点头,啜了两口茶,才神色略霁,说道:“都起来吧,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别跪着了!清离,你在沁河叫阿原,是吧?”

阿原再不明白,梁帝和原夫人为何都纠结于她的名字,只得答道:“皇上,清离那阵子真的糊涂得厉害,总觉得自己不是清离,所以在外面就自称叫阿原。”

梁帝沉吟,“嗯,愍兹珍木,离离幽独。清离,这名字的确太孤凄了些,还是阿原亲切。日后你就叫阿原吧!”

阿原不晓得往日那个左拥右抱、情人无数的原清离,跟什么离离幽独有何关联。但如今的她似乎跟那个清贵婉约的原大小姐差别有点大,的确是“阿原”这个简单朴素的名字更合适。她遂笑道:“阿原遵旨!从此我便叫阿原吧!”

原夫人扫过阿原,轻笑道:“皇上,阿原身体未复,如今的心思耿直简单,若有冲撞之处,还请皇上看在臣妾份上,切莫跟她计较。”

梁帝听她言语婉媚,拍拍她的手,声音便柔和下来:“既是你的孩子,我怎会计较?”

原夫人点头道:“听闻这些日子,端侯跟她一起查案,一起抓贼,凡事有商有议,同甘共苦。有这样的情分在,想来他们成亲后也能处得更好。”

梁帝道:“哦!成亲的事,以后再说吧!毕竟当日是原家小姐逃的婚,太伤端侯颜面。朕不能让朝野上下的人看端侯的笑话。”

原夫人道:“皇上说的是。那就等这俩孩子先将身子骨将养好,再作下一步打算吧!”

梁帝不觉将茶盏沉沉地叩在案上,叹道:“是,阿辞那孩子……也太不容易!”

正说着时,忽听得殿外传来长乐公主爽朗的笑声:“原大小姐回京了?我就知道,原夫人亲自出马,原大捕快再也没法在沁河逞威风了!”

梁帝眼睛亮了下,笑道:“长乐,有你在,谁逞得了威风?”

长乐公主翠罗衫子绿罗裙,快步走了进来,语带娇嗔,“只要我在,谢岩总会逞威风!就仗着我喜欢他,总是各种别扭,不把我放在眼里!”

---题外话---后天见!

第三卷鸳鸯谱(一六六)

她说着,才向梁帝行了一礼,完全无视了原夫人,只向阿原笑道:“玩了这许久,终于舍得回来了?跟父皇赔个罪,赶紧把你跟端侯的婚事办了要紧。”

阿原尚未说话,梁帝已道:“也不必跟朕赔罪,不过这事终究得问端侯的意思。悦”

长乐公主道:“我在沁河看得很明白,她跟端侯好着呢,没事儿!我跟阿岩如今也好着呢,他们既然不急,父皇是不是先把我们的事儿给定下来?”

梁帝瞅她,“你刚刚还在说,谢岩各种别扭,不把你放在眼里。”

长乐公主拖着他袖子撒娇道:“不把我放在眼里没关系,我晓得他如今把我放在心里就行了!”

原夫人瞥她一眼,仿若无声地叹了口气,但并没有说话搀。

梁帝便道:“既如此,隔日我也问下谢岩的意思。横竖你都等了好些年,不在乎再多等几天。”

长乐公主有些不悦,却很快笑道:“好!回头我让谢岩自己来跟父皇说!到了那时候,父皇可别再耳根子一软,听人拨弄,坏了女儿的好姻缘!”

梁帝摇头道:“你看你,还像个女孩子家吗?”

原夫人为梁帝捶着肩,微笑道:“公主性情一向如此,直爽可爱。皇上,算来长乐公主年纪也不小了,既然谢岩如今已改了心意,还是赶紧定下来的好。”

梁帝边点头沉吟,边伸出粗糙的大手,搭住原夫人白皙的五指,一根一根地细细揉捏,神色渐渐缓和下来。

长乐公主不以为然地翻了个白眼。

阿原握着拳默然侍立,才恍然悟出,原来传言不假,原侯早逝,原家依然暄赫富贵,的确是因为某些不宜明言的关系。

她正想要不要提醒母亲一起告退时,外面忽有些嘈杂的议论。

梁帝抬眼时,长乐公主已走过去问道:“出了什么事?”

外面便有人答道:“揽月湖里里淹死了一个太监,一个宫女。”

梁帝道:“哦,近来可真不太平!长乐,你上回不是夸口说你会查案吗?这事儿便交给你去查吧!阿原这阵子当惯了捕快,这一闲下来只怕也坐不住,就跟着长乐一起查案去吧!”

阿原明知梁帝想遣开她,只得应了,与长乐公主一起退了出去。

而梁帝未等二人走远,便已揽住原夫人的细腰步向内殿。

原夫人侧头看着梁帝,却是唇角含笑,温柔如水,虽不再年轻,亦有种寻常女子万难企及的雍贵典雅,果然风.流蕴藉,韵致无双。

走出建章殿,长乐公主忽转头看向阿原,“很意外?”

阿原怔了怔,才知指的是原夫人与梁帝的私情。

她懒懒道:“不意外。我虽不记得从前的事,但也不是聋子。我只奇怪皇上为何不将我母亲纳入后宫。”

她父亲武安侯原皓早逝,原夫人年轻守寡,不论是改嫁或入宫,都不会引出太多流言,至少不会闹到现在这样声名狼藉。

长乐公主已冷笑答道:“妻不如妾,妾不如偷!你看这皇宫里,除了育有子女的妃嫔,像她这年纪的,还有几个能得父皇青眼?”

阿原苦笑道:“看来,你因为这个很讨厌我母亲。”

长乐公主道:“倒不是因为这个。我父皇虽然出身武将,却很是多情,风流债惹得不少,多她一个也没什么。我最厌恶的,就是她明晓得你并不想嫁谢岩,还一心要撮合你们!为了不让我去原府找谢岩,在父皇跟前明褒暗贬,不知说了我多少坏话,害我受她讥讽不说,回宫还被父皇训斥!”

阿原抚额道:“哦,我以前常和谢岩在一处,却不想嫁他?公主,对不住,我真的……记不得了!”

“记不得才好!”长乐公主双眸黑亮,长睫扑闪如蝶,“早先的原大小姐,其实跟你母亲差不多的德行。谢岩多少次想娶你,你都不肯答应,偏偏还扯着他,不时和他来往。”

阿原再想不出,当初的原家母女,到底怎样应付着这位娇贵公主,才能做到在轻描淡写间占尽上风。她将额头揉了又揉,无奈叹道:“放心,如今我想嫁的、想偷的,都只有景辞一人。公主若能劝皇上尽快让我和阿辞成亲,我连看都不会再看你的谢公子一眼。”

长乐公主顿时双眸清亮,宛若星辰煜煜。她抓过阿原的手来,跟她重重一击掌,说道:“成交!只要你别打谢岩的主意,你想嫁景辞,我便帮你嫁景辞;你想嫁贺王世子,我便帮你嫁贺王世子;就是你想入宫当我母妃,我都会倾力相助!”

阿原懵了,“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