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未遵从钟鸣鼓前来上朝,一时等待时机找叶裳请罪的二十多位大臣也连忙见风出列,戴罪立功地说,“臣等也附议!”

  一时间,风水轮转,支持苏风暖的人占了大半。

  御史台的李大人抬头,便看到苏风暖一言不发地站在叶裳身边,面色平静含着浅浅笑意地看着武百官。

  李大人忽然觉得,帝后这样并肩而立,天地日月的光华似乎集中到了二人的身上,这世上,没有什么人比他们站在一起更般配的了。他们承载的不应该是规矩和负重,而是南齐江山的未来和希望。

  他一瞬间,觉得这规矩似乎改改也没有什么不好,南齐的朝堂,不应该再如先皇在时一般,没有多少动力,乏味得很,也不该如大皇子监国时一般,死气沉沉了。

  他垂下头,终于改口,道,“是老臣愚昧,皇后为南齐江山立下无数汗马功劳,自当有踏足朝堂的资格,皇上说得对,规矩是该改改了。”

  他一改口,众人觉得如此情形,是不该再强硬地反对了,那么,不止会得罪新皇,还会得罪皇后,也会得罪与帝后又亲缘牵连的王府、苏府、国丈府等等。

  于是,剩下那一半人,齐齐叩首,“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叶裳面色终于和缓,对众人道,“朕已决定,亲自带兵前往江南,苏大将军跟随,皇后监国,小国舅辅助皇后理政。”

  众人没想到皇后涉足朝堂改了南齐朝纲的规矩后,皇上又扔出这么一个重锤。齐齐大惊,有好几人脱口道,“皇上不可!”

  叶裳扬眉,“为何不可?”

  有人立即道,“皇上乃万金之躯,怎能前往战场?”

  叶裳嗤笑一声,“朕要撑起这南齐江山,五年之内,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长治久安,便会爱惜自己这条命。你们放心吧!”话落,声音一沉,“这是圣旨!”

  一句圣旨,将众人想要阻拦的话堵在了嘴边。

  苏澈当先叩拜,“臣遵旨!臣定追随皇上,扫平内乱,击退北周,解国之危难,还天下百姓一个盛世长安!”

  许云初也当即叩首,“臣遵旨!臣定尽心辅佐皇后,治理灾情,平稳朝局,安抚百姓民心,让皇上在前线无后顾之忧!”

  二人一开口,众人都觉得,这事情已成定局了!

  武百官互看一眼,都认命地叩首,“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叶裳终于露出笑意,“众卿平身吧!散朝!”

  ------题外话------

  月底最后两天了,姑娘们,手里有月票的,千万千万别留着了,过期作废~

  么么么么么么~

第一百七十八章 一更

  诚如苏风暖所料,燕北王府世子苏镇带着二十万驻扎在燕北的京麓兵马,以及在燕北战后重新组建的两万府兵于当日下午未时二刻来到了南齐京城。

  叶裳和苏风暖散了早朝后,叶裳便收整一番,去了城门口等候。

  新皇御驾亲征,只点了苏澈和楚含以及江南叶家的四公子叶睿跟随,不需要武百官随行,百官们便齐齐跟随到城门口践行。

  苏镇来到后,得知京城之危已解,暗悔自己来晚了。命二十万兵马等在五里外,自己带着一队亲卫进城。

  他纵马来到城门口,便看到了叶裳和苏风暖由武百官簇拥着等候在那里,叶裳虽然未黄袍加身,但气度雍容,十分有帝王威仪,苏风暖如以前一样,身穿一身粉红色烟罗纱裙,站在叶裳身旁,与他并肩而立,同样尊荣华贵。

  苏镇在距离百步外勒住马缰绳,翻身下马,快步向城门口走来。

  叶裳见苏镇下马,当即抬步,迎上前去。

  苏风暖跟着叶裳,一起上前迎苏镇。

  不等到叶裳近前,苏镇便跪在地上,惭愧地大声道,“吾皇万岁!苏镇来晚了!向皇上请罪!”

  叶裳上前两步,伸手扶起苏镇,笑着道,“二叔并没有来晚,朕正等着你来到后,发兵江南呢。”

  叶裳如今的地位已然是九五至尊,得他亲扶,苏镇顿时受宠若惊,连忙站起身,不解地看着叶裳,“发兵江南?”

  叶裳颔首,“北周兴兵江南,湘郡王带东境之兵暗中前往江南与北周里应外合谋乱,江南危急。朕正等二叔兵马到达后,即刻亲自带兵前往江南援救。二叔一路来京沿途可劳累?若是劳累,你先歇上半日,随后追敢,若是……”

  苏镇一听,当即道,“微臣不累,这便随皇上前往江南。”

  叶裳颔首,“好。”

  苏镇转头,看向苏风暖。

  苏风暖笑着说,“二叔一路辛苦了,我怀有身孕,坐镇京城。你们前往江南,萧贤妃心狠手辣,一定要多加小心。”

  苏镇一听苏风暖有喜,顿时大喜,上前一步问,“是皇子还是公主?以你的医术,该诊出来了才是?”

  叶裳接过话道,“无论是皇子还是公主,都是朕的至宝。”

  苏风暖轻笑。

  苏镇一听,连忙改口,大乐道,“对对,无论是皇子还是公主,都好,都好。”

  苏风暖对他笑着说,“我身体因为修习的功法原因,喜脉十分特殊难把摸,如今还探查不出是皇子还是公主。恐怕只有到了出生之日才能知道了。”

  苏镇一愣,笑呵呵地说,“这可真是奇事儿。”

  苏风暖点头,她也觉得,这个孩子挺神奇的。

  三人一番话落,苏镇转头,看向了二人身后的苏澈,兄弟多年未见,此番见到,他不由得眼睛红了,喊道,“大哥!”

  苏澈眼睛也红了红,上前一步,伸手拍了一下苏镇的肩膀,道,“二弟,为兄与皇上一起,前往江南。”

  苏镇一听大喜,道,“这样的话,我们兄弟可以一起上战场了!”

  苏澈笑着点头,问,“父王可好?”

  苏镇颔首,“好着呢,自从燕北之危化解后,又得小丫头……呃,皇后娘娘开了药方子调理,他每日里生龙活虎,虎步生风,神采奕奕,硬朗得很。”

  苏澈道,“那就好。”

  苏镇道,“父王很想念你,待平息了江南之乱,回燕北一趟吧!”

  苏澈重重地点点头,“好,我也想念父王了!”

  兄弟二人话落,苏澈对叶裳道,“皇上,既然二弟不累,我们即刻启程吧!江南军情刻不容缓,多耽搁一时,江南多危急一时。”

  “好!”叶裳点头。

  除了苏镇带来的二十二万兵马外,叶裳又从京城带走十万京麓兵马。

  点兵妥当之后,叶裳转头看向苏风暖,温声嘱咐,“你留在京城,切忌不要太过劳累,但有忧心之事,都交给小国舅和别人去做。”

  苏风暖笑着点头,伸手帮他理了理衣襟,笑着道,“放心吧!我不会让自己累到。”

  许云初这时上前,对叶裳拱手保证道,“皇上放心,苦差事累差事儿都交给臣,一定不会让皇后娘娘为朝事儿太过劳累。”

  叶裳颔首,“得你保证,朕便放心了。”

  苏风暖失笑,对他道,“萧贤妃这个人的软肋,是月贵妃和易疯子,如今二人早都死了,她几乎没有软肋了。不过,她一把年纪,要了单灼,可见对他父亲真是念念不忘,成了执念。人有执念,便是等于有了软肋。单灼也许能为你所用。”

  叶裳意会,“好,我懂得。”

  苏风暖又道,“湘郡王这个人,能舍得亲生女儿不要,可见是六亲不认的无情之人。这样的人,最爱的是自己。他的软肋,便是他自己了。他为人小心谨慎多年,小心谨慎是优点,但小心谨慎过了头,就是缺点了。只要运用好他多疑小心的这一点儿,便好收拾得很,不足为惧。”

  叶裳笑着点头,“好!”

  苏风暖瞧着他,叹了口气,软声道,“真想跟着你去江南啊。”

  叶裳伸手搂住她,摸了摸她的头,“乖乖在京城等我,我会没三日命人给你送回京一封书信。你不要偷懒不回信。”

  苏风暖笑着点头,“好。”

  叶裳松开她,道了声“乖”,再不多言,翻身上马。

  苏澈、苏镇也立即上了马。

  楚含没立即上马,而是来到苏风暖近前,对她道,“我大哥便交给你了,一定要保住他的命。但凡遇到危险之事,我定会帮你挡在叶裳前面护他。”

  苏风暖动容,就冲这一句话,可见兄弟血亲浓于水,她点头,“你放心,没有你这一句话,我也会尽力保住他的命的,我说他有救,他便有救。倒是你,你们兄弟不易,以后互相扶持,一生还长着呢,可要爱惜自己,江南一战,你若是立功,以前过往种种,虽不能抹杀,但南齐的武百官定然不会对你立足南齐再有微词了。”

  楚含点头。

  叶睿上前,看着苏风暖,道,“皇后娘娘多保重,待扫平内乱,打退北周,我还会来京恭贺你封后大殿和太子降生的。”

  苏风暖笑着说,“那你可要备好厚礼!”

  叶睿笑着点头,“自然!”

  一番作别,叶裳与一众人等,带着三十二万兵马,急行军前往江南。

  烟尘远去,苏风暖依旧站在城门口远望。

  这是第一次,叶裳自己带兵,她守在京城,守着叶裳承接到手的江山。她相信,叶裳定然会扫平内乱,打退北周,让这天下安平下来。

  她要做的,就是处理灾情、安抚民心,守好京城,等待他平安归来。

  武百官立在苏风暖身后,看着她明明看起来是一个纤细羸弱的女子,可是她背影挺得笔直,那姿态如高山一般,身上透着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令人仰止。令人不由自主地相信,有她在,京城再不会有难解之事。

  苏风暖站了许久,她不回,武百官也不能走。

  许云初上前,拱手道,“皇后娘娘,回去吧!”

  苏风暖点头,对许云初道,“将所有奏折,都搬到金銮殿,即刻回金銮殿处理奏折。”

  许云初闻言立即道,“奏折堆积如山,不是一日就能处理完的,急不得,身体要紧。”

  苏风暖对他笑道,“从今日起,所有朝臣,都在金銮殿议事,随我一起处理奏折。七日之内,必须解决了南齐各州郡县所有灾情的奏折。”话落,看了一眼天色,“天色还早,我如今不累,走吧。”

  许云初见苏风暖面色极好,确实不像累态,点点头。

  武百官听闻苏风暖的决定后,都对她暖拱了拱手,跟随她一起去了金銮殿。

  小泉子带着人将奏折陆续搬到了金銮殿,诚如许云初所言,不多时,奏折便堆了一座小山。

  苏风暖吩咐道,“依照轻重缓急,将各个州郡县的奏折分类出来。紧急的奏折,今日就处理。”

  朝臣们齐动手,立即连忙活了起来。

  南齐朝堂有史以来,从未如此武百官齐动手处理奏折之事,苏风暖开了个先河。

  紧急的奏折分出来后,呈递给许云初,许云初过目一边后,择选出最紧要的奏折,提笔标注了他认为的处置之法,再呈递给苏风暖批阅,以便不让她太过劳神。

  每一本奏折到苏风暖手,她过目之后,便当即批阅,安排人手,立即前往受灾的州郡县,紧急处理灾情。

  武百官真正地见识到了叶裳所说的,苏风暖不仅能带兵打仗,还能高坐朝堂指掌天下。

  ------题外话------

  谢谢亲爱的们送的月票,爱你们~

  月底最后两天了,手里还有月票的姑娘,别留着了,千万不要浪费,么么么么么么~

第一百七十九章 二更

  当日,在叶裳带兵离京后,苏风暖带着武百官一众朝臣在金銮殿处理奏折到掌灯时分,半日时间,处理了二十几个州郡县的灾情,官员也派出了一少半。

  许云初怕苏风暖太累,见天黑了,便起身对她拱手道,“皇后娘娘,回府歇着吧。”

  苏风暖点点头,站起身,坐了半日,的确是有些累,有了身孕后,容易疲惫,身体大不如前了,她深切体会。

  官员们对苏风暖早先监国抱有几分忐忑怀疑的心思,如今半日下来,消失得无影无踪,无论是面上还是心里,都抱有了敬畏敬服之心。

  连王大学士也觉得,她这个外孙女,这么多年,连他都小看她了。

  苏风暖出了金銮殿,便见严公公等在殿门口,见她出来,连忙见礼,笑呵呵地说,“皇后娘娘,您再不出来,老奴就该进去拽您出来了,老奴来时,太皇太后就嘱咐老奴,说您若是天黑了还不出来,就让老奴对您说,您怀有身孕,不宜太劳累。”

  苏风暖笑着道,“多谢太皇太后体贴我,还好,不太累。”

  严公公笑着说,“太皇太后知道皇上带兵离京了,您怀有身孕还操持朝事儿,同时又来回奔波皇宫和容安王府,怕您这样每日里奔波累到。便派老奴过来问问您,要不要住去太皇太后的慈安宫?一是您省了腿脚,二来太皇太后每日命人给您做滋补养胎的膳食。”

  苏风暖看了一眼皇宫,这宫墙深深,她着实不喜,可是太皇太后也是一番好意,年岁大了的人,最怕的就是自己没有用,若是让人觉得她有用,她就会每日都乐滋滋地有精神劲儿。

  另外,太皇太后和太后姑侄二人,突然身份转变,怕是心里也很不适应,即便有叶裳的保证和许家的娘家做依靠,但她们心里想必也不踏实。如今这是在周全示好,叶裳不在,她的态度也至关重要。

  她去住慈安宫也好,也让她们踏实下心,好好地管着这皇宫。若是宫闱出了事端,也影响朝局。

  于是,她痛快地应承,笑着道,“好,我今日的确有些累了,就去住慈安宫好了。”

  严公公没想到苏风暖答应得这样痛快,愣了一下,大喜道,“多谢皇后娘娘,老奴已经命人给您备了车辇。”

  苏风暖笑着道,“我坐了半日,不坐车辇了,也不是太远,走过去好了。”

  严公公连连点头,“也好,也好。”

  这时,许云初收拾完金殿的奏折,慢一步走了出来,严公公连忙见礼,笑呵呵地说,“太皇太后请皇后娘娘住去慈安宫,小国舅,今日晚膳十分冯盛,您要不要也去慈安宫用晚膳?”

  许云初也能体会太皇太后的心思,笑着摇头,“我还有事情要处理,就不去了,天黑路滑,你带皇后娘娘回慈安宫路上小心些。”

  严公公连忙道,“老奴晓得。”

  许云初对苏风暖道,“我去一趟晋王府,看看刘的伤势,他若是伤势无大碍,我将他拉出来。”

  苏风暖点头,“好,这些事情,只能辛苦你劳顿了。”

  许云初笑着道,“我向皇上保证过了,总不能言而无信。”

  苏风暖想起叶裳离京前对她说的话失笑。

  二人说笑了两句后,许云初出宫,苏风暖随着严公公去了慈安宫,小泉子早就得了叶裳的吩咐,留在京中侍候苏风暖,给她使唤。于是,也跟着去了慈安宫。

  路上,小泉子小声问严公公,“太皇太后是如何处置的卿昭仪?”

  严公公看了苏风暖一眼,说,“别提了,卿昭仪一口咬定孩子是先皇的,花容苑所有侍候的人都跪地求情,说只有先皇住过花容苑,从大皇子离京去灵云寺后,就从不曾见过大皇子踏足花容苑。花容苑有上百人侍候,太后怕真硬处置了卿昭仪,花容苑那些人也留不得了。这总归是上百条人命,如今,先命人封锁着花容苑,另想办法呢。”

  苏风暖回头瞅了一眼,问,“卿昭仪?怎么回事儿?”

  小泉子连忙将他被在浣衣局时月前暗中听闻大皇子和卿昭仪的对话说了,连忙又提了今日禀了叶裳,叶裳请太后出面处置卿昭仪之事。

  苏风暖点点头,道,“这件事儿好办,稍后我来处置好了。”

  严公公一听,连忙说,“皇后娘娘您如今日理万机,这等小事儿,就不要操神了。万一累到您,皇上该恼了太皇太后没做好了。”

  苏风暖笑着说,“小事儿一桩。我也想去见见卿昭仪,毕竟当初她进宫,其中我也插了一手,叶裳才请了晋王,将她送进了宫。如今她的事儿,我确实也要弄个明白。”

  严公公一听,顿时住了口,点点头。

  来到慈安宫,太皇太后和太后已经在宫门口等着,见到苏风暖,太皇太后连门上前,一把握住她的手,“哀家还以为你怕宫里闷得慌,不来小住,没想到你还真来了。”

  苏风暖笑着说,“太皇太后说有好吃的,我这个人最是嘴馋,自然要来的。”

  太皇太后大乐,“有,有好吃的,你若是每日来,哀家便每日让御膳房好好准备你爱吃的膳食。”

  苏风暖笑着道,“每日来起不是会把我养得嘴刁了?太后若是不嫌弃,我就每隔一日,住在你的这慈安宫好了。”

  太皇太后一听,甚是高兴,“这样也好,哀家刚刚还想,这样派严公公去找你,是不是有些唐突了,毕竟,你每日若是你留在宫里住的话,王夫人和苏夫人见不到你,也是担心。”

  苏风暖笑着点头。

  太后高兴地说,“那就这样定了。”话落,对严公公道,“快去,命御膳房端饭菜来,都这般时候了,皇后早就该饿了。”

  严公公应了一声,连忙去了。

  太皇太后拉着苏风暖,太后陪同着,三人笑着说着话,进了慈安宫。

  进了慈安宫后,太皇太后也不在乎规矩不规矩的了,让人拿了靠枕,放在榻上,对苏风暖说,“饭菜端来的路上还有稍等一会儿,哀家听闻你累了半日了,快去歪着歇一会儿。”

  苏风暖也不客气,既然太皇太后在她面前不规矩她,那么她也乐得自在,笑着点头,歪去了榻上。

  太皇太后见她歪躺下后,连忙去吩咐人再将给她腾出的入住的房间又收拾了一遍。

  太后看着太皇太后忙活,陪着苏风暖坐着笑着对她说,“以前我做姑娘时,太皇太后留我在慈安宫小住,也未曾这般仔细过。如今你能给面子来住,太皇太后真是高兴坏了。”

  苏风暖笑着说,“先皇待我宽厚,您和太皇太后是先皇的至亲,即便如今先皇不在这宫中了,我和叶裳也会待先皇尽心尽孝的。太皇太后有请,这里什么都准备得齐全,又有好吃的,我自然是要来的。”

  太后闻言眼圈一红,拍拍苏风暖的手,声音微哽地道,“你和皇上都是大仁大义的好孩子。谢谢你了。”

  严公公带着人端来晚膳,的确十分的丰盛,十分符合苏风暖有孕的身子以及胃口。她吃了很多。

  饭后,太皇太后催促她赶快去歇着,苏风暖笑着说,“刚用完晚膳,总要消消食,正好去花容苑一趟。”

  太皇太后一听,顿时气道,“那个贱人,死活不承认。而且十分会做人,将花容苑上百侍候的人,都宠络得铁板一块。踢都踢不动。哀家在宫里这么多年,什么事情没见过?她这样的,也是第一次遇到。还真小看了她。”

  苏风暖道,“宫中还有皇子公主吧!来个滴血验亲就是了。若真不是先皇的,那她做下此事,还真是不能留。若是先皇的,那么,就另说了。也不能凭小泉子听来的话,便一口咬定就是事实。”

  太皇太后一怔,看着苏风暖,“滴血验亲?能验出来?”

  苏风暖笑着道,“别的大夫验不出来,但太皇太后您还不相信我的医术吗?”

  太皇太后自然是相信苏风暖的医术,点点头,“好,哀家陪你去。”

  苏风暖点头。

  太皇太后命人喊来了宫里的皇子公主,与太后、苏风暖三人带着几名皇子公主出了慈安宫,由人掌着灯,去了花容苑。

  花容苑被太皇太后封锁得严实,小小的花容苑,不下五百宫廷护卫。三人来到花容苑后,看守花容苑的人连忙跪地请安,打开了花容苑的门。

  三人进了花容苑。

  卿昭仪听闻后,挺着大肚子,出来迎接,见到苏风暖,脸色发白地跪地见礼。

  ------题外话------

  谢谢亲爱的们送的月票,爱你们~

  月底最后两天了,手里还有月票的姑娘,别留着了,千万不要浪费,么么么么么么~

第一百八十章 一更

  苏风暖看到卿昭仪见到她之后发白的脸,觉得这件事儿已经成了定局。

  她看着卿昭仪,当初在灵云镇东湖画舫,她以为她只是一个无辜的女子,没想到这般厉害,连她和叶裳也蒙蔽过了。

  当初,灵云镇东湖画舫沉船谋杀案,所有人都以为是有人剑指东宫,要拉东宫下马,所以,没有人怀疑东宫才是背后的主导。而卿卿在这里面,是一颗棋子。这颗棋子,不声不响地发挥着她的作用。

  苏风暖以前不太明白卿卿有何作用,如今算是明白了,她的作用,早先,就是在灵云镇东湖画舫沉船案后,若没有她的出现,就在叶裳落水被困丝时,杀了他。只不过她那时候出现得太及时,所以,她见识到了她的武功,没敢下手,后来,便借坡下驴,成了被她和叶裳所救之人,听从了他们的安排。

  后来,她的作用就是入宫后,吹枕边风,左右先皇的那个人。

  可惜,先皇那时已经知道了晋王暗中谋乱,对她起了防备和反利用之心,让她怀有身孕,升为了卿昭仪。

  成为了卿昭仪的她,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先皇的保护,在这皇宫,做不出幺蛾子。

  先皇在位一生,虽然看起来中庸平和无为,但也会制衡之术。

  只不过,他以为制衡的人是晋王,没想到,背后谋的更深的人是他一直信任的丞相。

  苏风暖看着卿卿,有时候女子,一旦得了势,比男子更狠辣,诚如月贵妃和萧贤妃。无论是大皇子还是丞相,显然都想把卿卿培养成第二个月贵妃。

  只不过可惜,她注定成不了。

  太皇太后和太后见苏风暖一直看着卿卿不说话,拿不准她心中的想法,但二人如今有苏风暖在,都沉得住气了,没开口说话。

  时间过得越久,卿卿越感受到来自苏风暖的无形的压力,她身子不由自主地轻轻颤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