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痴!”贾瑗冷冷的接道。

“路吃?这名好吗?告诉人家他好吃好吗?”小吃货对贾瑗的话都认真对待,特认真的回复着。

212 王府旧事

小吃货说完,满场笑倒,小吃货还不知道自己哪错了,一直辜的看着大家,最后受伤的又倒向了艾若,这家里也就艾若对他最好。

艾若在没了小呆之后,对小吃货马上就有了移情作用,忙搂好,对大家挥挥手,“我们小…远儿说得对,本来就路吃就不对。远儿真聪明!”

小吃货马上笑了,虽不敢跟贾瑗叫板,但是还是讨好的看看贾瑗,表明,这个名字是不成。小吃货其实也挺聪明的,仰头看着艾若,“伯母,姓路其实挺好的对不?”

“对,我们远儿将来可以走很远的路,前程远大。”艾若笑了,亲了路远下下,小吃货开心得眯了眼。

“伯母,你不是说现在吃鱼汤好腻吗?昨儿我想了,可能您最近吃鱼汤太多,厌烦了。要不我们换点别的吃吃看,我昨儿让人试着用鱼片微炸,淋上酸醋汁,我娘说味道不错,要不今儿,我让人做了给你和妹妹尝尝?”

“哦,好的,远儿说好吃的,一定好吃。”艾若点头,这小子真是有前途啊,多会吃啊!酥炸鱼配番茄酱,听着怎么像英国的那个下酒菜?不过艾若聪明的不说。

贾瑗这回不望天了,呆呆的看着小吃货和母亲的互动,轻轻的吐了一口气,自己竟然也放松下来,慢慢的微笑起来。也是,自己累不累啊,为什么不能跟他们一样,单纯的过自己的日子呢?母亲闷了,就怀个孩子,然后跟小吃货逗闷子。而小吃货,把吃当成人生目标,快乐的过自己的日子,生活多幸福,自己还操什么心?

艾若虽说跟小吃货说着话,其实心里也记挂着女儿看到女儿没生气,只是微笑了一下。不禁心酸了,女儿终于笑了,而且笑起来好美。看来《红楼梦》里的皇上真不是猪哥,女儿的确有当贵妃的本钱。

想到这儿,心更疼了,回头还是给贾瑗定亲吧,这么留着凶险。现在老圣人,应该对贾瑗下不了手,好歹有代善的面子呢。但无论是刘睿兄弟还是穆哥的那些表兄弟,艾若表示,都不成,她的宝贝怎么说也不能给人做妾,给皇帝为妾也不成。

大家也都呆了一下,主要是,贾瑗真的太少笑了,连穆哥儿都觉得心跳了一下。手里的杯子都颤了颤。

路宽看时间差不多了赶忙跟艾若告辞,小吃货有点舍不得离开,不过大哥说了只能出去。依依不舍的跟贾瑗挥手,生怕她看不见一般。

贾珠从进来就尽量的缩小自己的存在感,主要是老娘的性子就是这样,人家的孩子不能说,贾瑗是惟一的女儿,也不能说,于是,一般自嘲打比方,就拿他做伐子了。他其实也理解,因为有时这也没法子。总不能真的跟谁呕气不是。

可是刚刚被老娘说,死鱼眼睛他就不淡定了。就说‘鱼目混珠’,能怎么着?非要说死鱼眼睛吗?也是啊,贾珠,假珠。可不就是死鱼眼吗?回头翻翻书,给自己挑个好名字可不能这样下去了。

路宽告退,贾敏忙让林哲跟着男孩们一块出去玩,贾瑗因为要回来住几天,于是也带人回了自己院里,收拾一下。当然,大家也知道,这是给他们大人留出地方,说说私房话。

艾若把贾敏叫到身边,给她号了脉,还不错,最近贾敏的身体不错,之前郁结之气也少了。

“看来是得有儿子,精气神都不一样了。”艾若开着她的玩笑。

“你看哲儿行吗?”

“行啊,长得很俊秀,看眼睛就知道,是纯良的孩子。你好好待他,他将来自然也会好好待你。”艾若也支持林家这时准备一个备胎,虽然这么说有点那啥,但是,人的心其实真是歪的,她站在贾敏的立场上看,她还是希望贾敏能有自己的孩子,可是万一惯性君非不让怎么办?这本书里不是还有两个搅局的没找着吗?所以有备无患。

“我想让他跟珠儿他们一块念书,大家一块进学,好歹也是亲戚不是。”贾敏顺便说道,她和林海是分开进府的,还没时间对口。

“你别指望了!”艾若倒一点没含糊,直接就拒绝了,顺便把这大半年的事一说,说完还叹息了一声,“所以穆哥儿别的跟你们哲儿一样大,看看,就是脑子好使。我们珠儿都差得远了。”

“就是说,他真是东平王…”

“今年东平郡王老太妃的生日,倒是请了一回客,我们也是老亲了,也下了帖子。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多心,老太妃好像不知道穆哥在我们府上。而郡王妃倒是没事总往我身边凑,说的话也是挺有意思的。不过我装了糊涂,当不知道。我倒是见了现在东平王府的几位少爷小姐,你猜他们二爷多大?”艾若按了她一下,下人们马上全退了出去,内室里只有姑嫂二人,她才说下去

“看着跟穆哥儿一样大?”贾敏翻了一个白眼,根本不是猜,而是直接说道。

“你知道?”艾若忙张大了炯炯有神的八卦之眼。

“你当我跟你一样傻,你也说了我们两家是老亲了,小时侯我常跟老太太去东平王府里玩的。先前的大公主我也还记得的,本就不是远久的事,穆哥儿不是跟我们珠儿一样大吗?”贾敏给了艾若一个白眼,想想笑了笑,“其实他们二爷比穆哥儿大,不过是碍了皇家的面子,生生的说小了,你不觉得他们家二爷个子大点?”

“他们怎么敢?”艾若还真的没想这么多,还以为陈年旧事,此时再搜搜王氏的记忆,果然,自己也没注意,那时贾母可是和东平王家走得很近,不这她是新媳妇,又有孕在身,不好出门,特别是那家也有孕妇的情况下,会冲撞的。所以她那一年全然没有出门。东平王家的八卦,贾母自然不会跟媳妇说,她真一点也不知道。

之前觉得他们家的二爷比穆哥儿显大,她也没有在意,毕竟体质不同,况且毕竟穆哥儿之前受了重伤,这几年一直在自己的调理之下,可能会影响生长,所以看着比二爷瘦弱一点,倒也是正常的。

现在被贾敏一说,抽了一口冷气。淑妃为学堂的事,倒是招她进宫见了一面,其实本就是穆哥的计策,所以她进宫跟淑妃不过是聊了些闲话,表明了,说说穆哥儿在自己府中两年的生活。

艾若和淑妃聊了一会,真心的觉得,淑妃不简单。结果这么一个不简单的女人,怎么能让女儿受欺侮到这一步?就算不说淑妃,就是圣人怎么会容忍呢?

“我不知道,别问我。”贾敏手一摊,表明自己也想不通。

贾敏虽说小时候见过大公主,但现在想来,其实真心的不熟。大公主在东平王府里也是有一座独立的大院落的,虽然也在东平王府内,但绝对的自成一体。贾敏和贾母去东平王府,和他们老太妃见礼后,大公主虽然不会像一般儿媳妇那样伺候左右,但是也会出来打个招呼。

而像贾母和她也得跟大公主行礼的,大公主在贾敏的记忆之中,还是个很温和的一个人。对老太妃很尊敬,至少面上很尊敬。打了招呼,便带她到自己院子里玩一会,赏她点东西。

不过贾敏那时有点傻,并不明白大公主不过是种客气罢了。所以她对大公主的印象一直很好,听说大公主难产死了,贾敏还哭了一场。

当然她也不会说,后来她才知道,贾母带她去东平王府,实际上是指着大公主喜欢她,好攀上淑妃,贾母也是心大的,瞄着皇三子呢。不过大公主只是客气了一下,并没搭理他们。

“那继王妃呢?”艾若忙问道,她刚想过,王氏真不知道这些八卦旧事,所以,别看贾母看着对老二媳妇还不错,但是,有用的一句也没跟王氏说过。不过也是,那时管家的是大嫂,王府送礼这些事,自然由张氏去张罗,她也就干瞪眼的份,自然这些人情往来也轮不上她来知道。想听,贾母也不会说的。而东平王与王家好像就隔了一层,王老太太好像跟老太妃也就点面子情,没私交的。

“大公主进府多年无所出,替东平郡王请旨,求娶了老太妃娘家的内侄女。也是好人家的嫡女,身份很够,是以侧妃之礼迎的。果然没多久,侧妃就怀了身孕,东平郡王当时还大宴宾客。结果过了半年吧,大公主也有了。东平郡王府一下子就傻了。侧妃生了庶长子,怎么办?那会我还听老太太跟大嫂子说,希望侧妃生个女儿,大公主生下嫡子,就好了。可惜天不从人愿,侧妃一举得男,东平王家连喜讯也没报,就跟没这事一样。之后大公主早产,原就是七活八不活,得亏淑妃心疼女儿,一直派人跟着,大公主出意外,还是救回了母子。不过大公主亏了身子,第三天,血崩而死。于是大公主所生之子为长子,过了一个月再报侧妃之子为次子。但是大公主三年之后,侧妃被扶正了。”

贾敏说完,自己的撑起了下巴,她也不是吴下阿蒙了,这事怎么透着古怪呢?

213 祸首

艾若喜欢听八卦,听着东平郡王府的这些旧事,感觉跟看湾的苦情戏一样。不用编剧说,她都觉得故事里面还有故事了。那个侧妃一听就不是什么好人了。不过话说回来,侧妃应该也是现任东平王的表妹,估计也是青梅竹马的事,结果被大公主横插下杠子,所以谁是第三者,还真不一定。明明自己先生的孩子,结果,偏要给大公主还没生的孩子让位置,搁谁也不得意了。

不然哪就那么巧,大公主怀到八个月时出意外早产,连她这个妇科大夫都知道,七活八不活是老话了,这些宅斗高手们能不知道。不过由此,她也心寒了。你想,什么时候下手最好下?当然是刚怀时,以他们这样的心思,之前下手,就算淑妃派了人,老话里还有一句,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呢。可人就等到八月,为啥,摆明了,就是要一尸两命,大公主和穆哥儿一个也别想活。想想这儿,艾若能不觉得心寒吗?

所以淑妃也不是省油的灯,不然怎么就一举把女儿和外孙子抢了回来呢?

当然产后大出血,也是时常会出现的问题,不过好好的,三天之后才产后大出血,如果没有诱因就有鬼了。皇家只是抱走了穆哥儿,只保留姓氏,其它的由着东平王府去。这个,倒是有点意思了!

那么,江南的蛇案,真是意外吗?自己当时在丛中并没有发现蛇鳞,虽说发现了解毒草,但却是发现了两种,当时没多想,只能说是穆哥儿命大。

现在,两种解毒草,表明,那丛中至少有两种以上的毒蛇,但也没听说附近有人因蛇毒而受过害。可是穆哥儿是跟着刘睿出行身边满是内禁卫,这手仲得太长了吧?不过自己都想得明白的事,为什么皇家似乎没想明白?

想到这儿,艾若不禁打了一个冷战所以东平郡王的现王妃一直在跟自己套话,而此时,重新想起,全是话中有话了。

“二嫂!”贾敏脸白了一下,轻轻的叫了一声。艾若只是用她的医生的专业在想,可是对贾敏这个被贾母亲自教导出来亲生女儿,这些事她才是专业好不,她只能想得更深更白。

“行了,反正老太太现在出不去。东平王家,我们下辈的没什么交情,远着点就是了。”艾若轻叹了一声。

贾敏点头,仍旧打了一个冷颤。

“所以老爷子其实还是疼你,给你找的人家又清贵,人口又少这些烂事一定不会有。想想大嫂子还有我,唉!”艾若又长叹了一声,虽说当着小姑子说婆婆的坏话的确不太好,不过,此时她也不怕了,她得告诉小姑子,老太太就算真心的疼她,可是方式错了。

贾敏其实也难受,但听艾若这么说了,还是不开心的,瞪着艾若,艾若苦笑了一下又长叹了一声。

“你说,老王妃能不知道那些事?你我是外人,把这些事串起来,有什么不知道的,她为什么当成什么都不知道?说白了,继王妃是她的内侄女她们婆媳才是一条心的。可是她却也不想想,这么着会害得东平王一家死无葬身之地!”艾若冷冷的看向了窗外,“愚蠢的老太太,就看到手中那点小小的权柄,看到的不过是内宅这一亩三分地,一点也不想想子孙的将来。你看着吧,将来除了穆哥了,东平王一家一个也活不下来。”

“不至于吧?”

“瑞亲王知道我能救瑞哥儿后,问我的最重要的问题是,穆哥儿能不能有子嗣。我说不影响时,他松了老大的一口气。为什么这么紧张?穆哥儿又不是没有兄弟,过继一个就完了,至于吗?现在才明白,在皇家看来,东平王一家都是死人,他们只是在看戏,等着最后的那一天吧!”艾若冷冷的一笑,“所以错在哪?错就在他们老太太那儿,如果她真的聪明,就该把公主好好捧着,供着,让儿子和公主好好过,多生孩子,公主的孩子越多,东平王家越稳当。愚蠢啊!”

艾若连说了好几个愚蠢,贾敏也知道,艾若是借这个暗示自己,东平王家的太妃和贾母关系好,其实是一丘之貉。东平王家的老太太毁了东平王家,而自己的母亲,差一点也毁了整个贾家。若不是父亲及时的制止了,只怕,贾家还不如东王郡王家呢。人家还有一个皇家的外孙,而贾家有什么?到时只怕除了自己,一个也逃不了。

贾敏原本还想着去看看贾母的,听艾若说话,迟疑了半晌,最终也没开口,拉开话题,姑嫂二人找些轻松的说起来。但贾敏脸上离开时,也没再带过笑容。

吃过晚饭,林海夫妇带着林哲离开,当然贾瑗还是送到二门,拉着林海的手还在嘱咐,让他记得到了家,和贾敏要一块在园子里散半个时辰步再回去睡,顺便嘱咐林哲一定要拉着他们去散步,不可以偷懒。

林哲是好孩子,认真的点头,表示自己一定记得。而林海看贾瑗的眼神,真是慈爱得真是只怕把贾瑗揉到眼睛里,都不会疼一样。

这把贾政气坏了,女儿都没这么关切过自己,不过他还真不好意思这会把女儿拉回来,只把嘴巴抿得紧紧的,盯着他们依依惜别,再看林海,就跟林海欠了他两百万一样。

终于林海他们走了,贾政忙抱起女儿,“瑗儿不想爹吗?你都没跟爹说过那么多话呢!”

“想啊!不是给爹绣荷包了吗?”

“可是你都没跟爹说这么多话。”贾政愤愤的说道。

“是,我也觉得妹妹比较关切林姑父。”贾珠也愤愤的说道,觉得妹妹都快不是他们家的人了。

“爹的身子不是比林姑父的身子好吗?林姑父也不像爹会没事去骑马,所以让姑父跟姑母每日在园子里散步半个时辰,现在他们身子都挺好的。”贾瑗好像觉得受不了这对父子一般,贾政怎么能这么小孩子气呢。

“爹现在很忙的,没空总骑马的,所以你也要关切爹,万一爹病了,你会后悔的。”贾政忙说道。

“爹!”贾瑗表示很无奈了。

“对了,爹,我要改名字。”贾珠看快到正堂了,忙跳起来说。

“好好的改什么名?你的名上了族谱的。”贾政瞪了儿子一眼,这家伙真是越发的不长进了。抱着女儿进了内室,艾若泡了脚,正歪在炕上歇着。她月份大了,今天的确也累了。脸上妆卸了,便显得有些浮肿了。

贾政放下女儿,自己坐到了艾若的身边,“怎么样?要不要请李太医过来看看你,今天脸色很差呢。”

“算了,就是累。瑗儿,要不要跟娘睡?”艾若看着女儿,她真的好想她,白天当着贾敏,她也不好亲近。现在贾敏一家走了,忙对女儿拍拍手。

“娘,我又不是一岁。”贾瑗还是爬上炕,轻轻的抱抱母亲,但很小心,没有挨着她的肚子,然后跪坐在艾若的边上,“娘,请大夫来看看吧,您的脸色真的很差呢。”

“娘不是身子不好,只是心情不好。”艾若其实跟贾敏一样,只不过,她不是贾敏,把什么都放在面上。现在贾敏他们走了,只有他们一家人,艾若也就懒得装了。再说,她也想过了,现在也许该把贾珠和贾瑗当成大人来看。

挥手让人都出去,她轻轻的把东平王府的旧事一说,但把穆哥这节隐去了。单单说大公主难产,最后大出血而亡。说完了,看向了贾珠和贾瑗。

“想到什么?”

“好冷。”贾瑗好半天才轻轻的说道。

“圣人想做什么?”贾珠收回了他滑稽的神态,崩着小脸盯着艾若。

“就是,当年你爹对娘不好,你们外祖母还会跳过来为娘讨公道,大公主的娘家可是这天下最尊贵的皇家。”

“太太!”贾政本来在给艾若按腿,他静静的听着东平郡王家的旧事,却没制止妻子,他现在早非当初的二货了,他们都疼爱子女,都想给子女最好的,可是什么是最好的?他其实站在为师的角度,他以为他是知道的,可是真的越到后来,他反而越迷茫了,他该如何教导他的学生。圣人之道,教人向善,但恶却又真实的存在着。撕开血淋淋的面纱,他也不禁会觉得心颤着。所以现在艾若说时,他选择闭嘴。但是,艾若说自己被丈母娘那啥,他马上老脸一红,就差没跳起来了

“我不是说当初了吗?没有当初,哪有现在的好日子。别走题,教孩子呢!你们说,看到什么了。”艾若瞪了贾政一眼,转向子女。

“得远着东平王府了。”贾瑗缓缓的说道。贾政点头,面露微笑,就是这个意思,他知道穆哥是东平王家的嫡子后,自然的就跟东平郡王保持了距离,因为他们已经选边了。

贾珠想想,好半天,面露不忍之意,却也只长长的叹息了一声,“远着吧,至少将来不会难受。”

艾若笑了,女儿和儿子显然投错了胎,女儿是儿子,儿子是女儿该多好。女儿说远着,是怕沾火星。而儿子说远着,是怕真的有感情,将来有事时,他们救不了,会痛苦。轻轻的伸手拍拍儿子的小脸,正想安慰他两句,但马上收回了笑容,他们的性别没生错,儿子看得比女儿深远,女儿只是不愿跟最高决策人站在对立面,而儿子已经看到了东平王府的结局。

214 联系

入夜回到房间,贾政扶着艾若躺好,在她身后垫上大枕,肚子大了,只能侧身睡,有大枕会让她舒服一点。艾若真累了,心情转好了些,对她来说,只要孩子们脑袋够用,就是她最大的喜悦。看向贾政,想跟他得瑟一下。结果贾政低头做着自己的事,神情显得有些严肃。

“怎么啦?”

“什么?没事!对了,我觉得大妹妹家的哲儿还不错,你觉得呢?”

“要改名了,别乱叫。”艾若给了他一个白眼,她之前已经提醒过贾政了,别被林家忽悠,他们家的贾瑗坚决的不会被林家拐走的。

“叫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觉得那孩子不错,跟珠儿一般大,性子倒又不同,比穆哥儿淳朴,比珠儿又多了一分稳重。”贾政似乎在晚饭时,已经特意的观察过了。而且特意把几个年龄相近的拿出来比较,显然是用了心了。

“你说破大天,也不会让我女儿给你妹妹当媳妇,况且,你妹妹还得生孩子呢,我女儿又不缺什么,凭什么要过那么尴尬的日子?”

“你真是,你怎么不换个角度想想?林姑爷有了自己的孩子,那哲儿自然就不会过继了,我们也不指着林家的家产,到时给嫁妆,就在咱们近处挑。你想什么时候看女儿就什么时候去。瑗儿还是你女儿。”贾政给了艾若一个白眼。

“说出不好听,孤儿、没家底。还不如远儿,虽说是次子,可是路先生现在在京城多有名啊,将来我们的学堂,改为公众大学堂时,路先生就是大儒了。嫁到路家,好歹又是次子,又很近,路娘子看我们的面子,也不会太为瑗儿,怎么也比林哲强多了。”艾若还是更喜欢看着长大的小吃货,多靠谱的孩子!

“你说什么?”贾政侧头看着艾若,问道。

“我说远儿比林哲好。”

“不是这个,学堂,你说把学堂改什么?”

“改公众学校啊!你们贾家生产力也就那样,一共也就二十几个孩子,现在一下子没了十二个,这学校还开个屁啊。当然要走公众的道路,总不能让敬大伯把金陵的孩子送来吧?真这样,敬大哥不得跟你急?他好容易不修道了,好好的当先生。”

“不是有新学童吗?”贾政想想,他记得路不群说过,贾氏族人,现在把读书看得很重了,所以差不多岁数的,也就都送来了。

“全三到五岁,那是念书还是幼儿园啊!这是浪费人力物力。叫我说,跟族里开会,空出的名额,除了要交钱的,还要考试,资质不成的,不收。我们出去十二个,正在收十二个。两个免费名额,就是给成绩特别好,但是家境不好的。其它的十位,成绩要好,也得要交钱。”艾若已经困了,半闭着眼,但说到钱时,还是强调了一下。

“那贾家的学童怎么办?”

“再找一个院子,办我说的幼儿园,请教养嬷嬷,好好教规矩,跟我们家的孩子一样,从小就得知道,怕字怎么写。别让路先生还要管这些小事,人该去当大儒的。”艾若打了呵欠,这回眼睛全闭上了。主要是,她觉得让现在路不群去当幼儿园园长,就是极大的浪费,这是让她不能容忍的。”

“闭嘴,睡觉!”她吼了他一声,拉着他的手臂自己靠着他找了一个舒服的姿式,贾政现在是她可调式抱枕。孕妇最大!

贾政笑了,由着她抱,心里一下子松懈下来,就是啊,只要改成公众的学堂就可以了。学堂里不提贾家就是了,只是一个专门的学堂,也会培养有钱人的孩子。当然,除了贾家的孩子,其它的孩子想进来得考试,能更好的堵那些贵人们的嘴。

大问题解决了,他的心情一下好了起来,突然想到刚刚还在说女儿的婚事,之前是怕出事,想早点为女儿找个安全的人家,现在看,完全没必要了,林家那孩子,长得跟傻子似的。路远,除了吃还会什么?都pass掉。

早上艾若都忘记自己头一天晚上说了啥,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吃着早餐,艾若自然可劲的宠着宝贝贾瑗,给她挟了一个虾饺,“吃吃看,这是厨子新学的,跟广东点心师傅学的,我觉得还可以,小吃货觉得鲜味不够,按他的改了,现在尝着,是不同了。果然吃货也得专业。”

“他除了吃也就不会什么了。”贾政马上说道,坚定的表达了对吃货的不屑。

“书读得也不错,虽然没有宽哥学得好,但比起其它人来说,他算不错了。他常说,他是把吃的精神用在读书上了,认真的品尝着每一本书,所以他的书才是深得书中三昧。”贾珠做了一个鬼脸,他也挟了一个虾饺,他也爱吃。

“娘,要不要去给老太太请安。”贾瑗默默的说了一个,按按嘴角,抬头看看母。

吃饭时,屋里也就只有艾若贴身的几个大丫头,那都是经过考查的,不是可信任的人,都不会在这儿。

艾若脸抽了一下,当着贾政的面,她又不能说不许去。只能看看贾政,但是也明白,贾政一定很开心,会觉得女儿很乖,很可爱。果然,贾政是一脸的惊喜,很是感动的样子。

“昨晚王府的事,女儿想了一下,老太太与老太妃关系密切,虽说与我们无关,但有些事还是请示一下老太太为好。”贾瑗看父母的样子也知道,他们又误会了,无力的解释道。

现在贾政也脸抽了,他和艾若都没想过这个问题,真心的没想过。对他们来说,东平郡王府,到他们这一辈,已经没什么私交了,只是面子情,所以慢慢的疏远了,也就成了,现在女儿提醒了他们。老太太不会参与了吧?听贾敏的话,那时贾母是和老太妃可是常来常往的,万一真的沾上身,到时他们跑得掉吗?

“小孩子家家,管那些事做什么?好好回房念书去。你也是,快点吃了上学。”艾若终于醒悟,对女儿和儿子一齐吼道。

贾瑗和贾珠都不再说话了,对贾瑗来说,提示了就成了,她一点也不想去跟老太太请安,没瞧见连贾敏都没去请安。

贾珠快速的吃完,带着人走了,贾政想想还是扶着艾若一起去了后面贾母的院子,如果此时不去,他只怕一天都不会安心的。

一路上,贾政脑子转得飞快,想到之前妻子说的,东平王府将来的悲剧,全系他们老太妃一人自私道成的话了。老太太和东平王府的老太妃可是关系极好的,就跟姐妹淘一样,能交好的人,性子上总会有相近的地方,想到母亲和大嫂之间的争斗;想想,他们没分家之前那些烂事;想想父亲的死…贾政之前对母亲那点母子之情,又消耗了。

而艾若也是一脑门的官司,真心的,她向上帝忏悔,第一次,她有了杀人的冲动,她真心的想毒死贾母了,真的,若是真的发现她参与了东平王府家的事,她就真的弄点药,毒死她算了,这老家伙,实在太害人了。

贾母还没吃完,贾政看看桌上的菜,跟他们吃得一样,就是份量少点,他这点很信艾若,她不会为这点吃的刻薄老娘,放了手,对老娘做了揖,“老太太昨儿歇得可好?”

“怎么一起来了?”贾母瞟了艾若一眼。艾若怀了孩子之后,就没到后头来过了,懒得费那事,贾政也知道,不过,艾若跟他说的是,老太太喜欢熏香,那个对孩子不好,总不能让老太太改,于是她不去就是了。

贾政对肚子里的老三也是很看重的,当然不会说啥,替她跟贾母说了一声,当然理由不是熏香,而是怀相不好,让老太太见谅。贾母也不想为艾若得罪了儿子,于是也不说什么。还让人送了补品,当然,艾若没吃过。现在夫妻俩一大早过来,倒是很少见的,除非有什么事发生,不然不会这样。抹了嘴,示意他们可以收了。

贾政没答老娘的话,先扶艾若坐下,顺便让人清了香炉,打开窗子,他现在也觉得老妈屋里的那香味太过了。之前,他其实也发现了,不过想到老娘就这习惯,也不好让她改,省得让人觉得他们舍不得这点香料钱。现在老婆来了,自然不能让她受这罪了。

贾母那叫一气啊,不先答我的话,反而先扶老婆坐,还不问自己,就开窗,撤香炉。之前想对贾政怀柔的心情一下子就没了,正想发火,艾若慢慢的开口了。

“都出去。”

原本屋里的伺候的人,都是新换上的,自然艾若夫妇一个口令一个动作了,手脚不慢,有收拾香炉的,有开窗的,有收拾桌子的,没一会儿,屋里就干净,人也都出去了。果然是受过培训的,现在看来,这钱花得多值啊。

贾母现在看看儿子媳妇这样,表示有事发生了,倒也不忙着发火了,“有什么事?”

215 祸水东引

艾若不说话了,开玩笑吧,这是他们母子的事,自己不乱掺和。低头玩帕子,这话主要是,她也不好问,问什么?大公主被害的事,你老人家参与没?傻子也知道,要推责任的,她肯承认才怪了,然后,啥也问不出来,白过来一趟,不过也是,她又不喜欢听贾母说八卦,主要是,贾母也不会给她说八卦,所以今天早上,除了给贾政买个心安之外,好像作用也不大。现在要想的是,怎么把这事了了。

艾若脑子里转着无数的念头,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继王妃弄死。其实这事,祸首是老太妃,但是,所有矛头,人家一定会指向继王妃,因为她是既得利益者。对老太妃来说,她只要当家的跟自己是一条心即可,至于说,第三代的孙子谁当家,估计她虽然还是想让与自己有双重血缘的二爷当家,但是真的皇家让嫡孙上位,她也不无不可。都是她的孙子,她再恨也有限。

所以大家只会认为这一切,都是继王妃为铲除异已做的。而老太妃是部分的知情者,而不会是帮凶。

艾若当然没这么想,但是众的想法应该差不多。只要她想法弄死了继王妃,一切就都结束了。老太妃老了,老圣人对一个老朽的糊涂老太太还不至于下狠手,只要不下狠手,老太妃就不会咬出贾母。所以这才是保住贾家最简单的办法。

贾政看艾若又发起呆了,轻拉了她一下。他也不好说,说什么好像都不对,只能再让艾若上位。

艾若笑了一下,轻轻的吐了一口气,所有关节都想明白了,现在的问题是怎么操作了。所以贾母想不想说都无所谓了,不过该知道的还是该让她知道,省得她真的以为天老大,地老二,凡事神不知,鬼不觉的。

“咱们族学办得不错,上头传信,想让东平郡王家的世子附学。老爷有些疑惑,怎么东平世子要到咱们家来附学。媳妇说老太太与东平太妃是挚交,问老太太一定知道。这不,老爷就急吼吼的过来了。不过前儿,东平太妃做寿,媳妇也过府拜寿,倒是见了几位公子爷,还真分不清谁是谁了。”

“行了,想问东平郡王家怎么回事吧?”贾母给了他们一个白眼,贾母再讨厌艾若,可是她也是贾家人,她心里贾家的复兴也是重中之重的,特别是关系到她儿子的前途,她还是关切的,“找你的是谁?”

“瑞亲王!”贾政也不傻,听艾若这么说了,马上就明白了妻子的意思,连忙说道,“儿子与瑞亲王平日并无往来,父亲在世之时,也不许儿子与皇子们相交,现在让儿子着实为难。”

“收了,平日想与他们搭上关系都搭不上,这种机会怎可错过?淑妃膝下一子一女,大公主嫁与东平郡王家,生世子时,出了差错,世子至小在宫中由淑妃抚养,听说深得帝宠,别看不是皇孙,却也是天家贵胄。送到咱们家念书,让珠儿好好伴其左右,这就是入了圣人的眼。”贾母收起平日的那些慈眉善目,脸上露出狠厉之色。不知道的,只怕还要觉得这是想下什么狠手呢。

“可是…”

“媳妇和老爷也是奇怪,平时真没听说过什么,媳妇这些年跟东平郡王府也算时有往来,也没提过。就算大公主不在了,世子与东平王府的关系,实在让人费解。再说了,我们收了,传到东平郡王府中,老太妃只怕还要怪罪,那继王妃…”艾若笑了笑,轻轻的说道。

“糊涂!是皇家大,还是东平郡王大?平时那点聪明尽用来对付我了!”贾母啐了艾若一口,看贾政还垂着头,“虽说东平王府与咱们家是通家之好,当年的老王爷与你们祖父也是一块打过仗过命的交情。不过呢,这些年往来也淡了些,我与老太妃当年相交一场,她的为人,我是最清楚不过了。他们不敢问世子的事的,不过,你回瑞亲王话时,最好让世子改名换姓,掩人耳目。你也不要说,那是世子,连珠儿也不要说。真的让世子在咱们家上学时出点什么事,我们才是万死莫赎了。”

贾政看了艾若一眼,点点头。

“到时把世子带进来给我看看,当年大公主也是见过的,真真的大气、温婉。我那时常让敏儿跟她玩,就是希望学几分皇家的贵气。”

“算了吧,若想掩人耳目,还是不要来往过密,谁知道哪朵云彩会下雨。”艾若笑了一下。

贾政看看边上的自鸣钟,忙起身,“儿子要去国子监了,老太太好好歇息。”

“你老子不许你们跟皇子们往来,心是好的,现在动向不明,真的有什么事,不是一家一门之事。不过,想做不倒翁,也得有本钱不是。”贾母沉声说道。艾若还是第一次重新审视起这个红楼里的人物。曾经一直觉得她是个愚蠢,而且自私自利的女人。现在看,也许在儿孙之上,她是有些愚蠢,但是政治的敏锐度上,却并不愚蠢。

看看这话,‘不倒翁,也得有本钱,。红楼里的贾家,为何要元春去搏富贵?因为一家子男人没一个有指望。贾母也知道,这些男人没指望,于是只能用最后一招。

就算此时贾母在贾府里的控制力降为零了,她对儿子们也许并不了解了,但从官职上,长子在边关,管着军需,虽然有些功劳,总能升官,但是对京城的大局来说,影响力为零。

而对次子,她应该只知道次子只是一个国子监的长史,六品的小官,想参与夺嫡,不是开玩笑吗?他们就算想站队,也没人肯要不是。现在能跟皇子拉上关系,总比拉不上关系强。再说,如果说,东平世子在贾家族学的念书,未来东平王第四代掌门人和贾珠就有同窗之谊,也对贾家有着莫大的好处的。

“儿子知道了。”贾政点头,看向艾若。

艾若也不想跟贾母待了,吃力的起身。

“你留下。”贾母指着艾若。

“老太太可还有什么吩咐?”艾若马上想到了代善那倒霉样,自己现在一定不是贾母的对手,真的弄个一尸两命的,就算圣人要赐死贾母,自己也看不着不是,坚定的拉住了贾政。

“老太太,她身子不好,已经请了太医,只怕人也要到了,有什么吩咐跟下人说,传个话就成了。实在不成,跟儿子说也成。”贾政赔着笑脸,他也想到了,觉得让老婆跟老太太,还是太凶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