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二老爷和纪二太太却满口的应承,而且还很高兴。

纪老太太也就没有话说。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程嬷嬷当即就说,要纪晓棠和纪晓芸明天在卯正时分就到倚霞居去,不可延误了时辰。

“三姑娘十岁,二姑娘十二岁,都再耽误不得。”

送走了程嬷嬷,纪老太太终于忍不住将心里的话说了出来。

“请了这样一尊神佛来。依着我,咱们家十分用不着这个。”

“都是为了孩子们好。现在严着些,以后她们的日子才会好过。”纪二老爷就说道。

“你们两口子的心也太高了些。”纪老太太垂下眼皮。她看的出来,在请程嬷嬷这件事上,纪二老爷比纪二太太更加坚决。

纪老太太虽然偶尔刁难刁难儿子。但是家中大事,但凡纪二老爷打定主意,纪老太太也都随顺。

程嬷嬷教规矩的第一天,纪二太太特意起了个大早,亲自将纪晓棠和纪晓芸送到程嬷嬷的院子里。

程嬷嬷已经收拾的利落在等着了,她似乎比纪府任何人都起的早。

“全都托付给嬷嬷了,尽管按着嬷嬷的规矩来,不要在意谁说什么。我和老爷,都十分信得过嬷嬷。”纪二太太向程嬷嬷道。这是再次向程嬷嬷表明她和纪二老爷的态度。

“嗯。”程嬷嬷点头。

纪二太太又嘱咐纪晓棠和纪晓芸一定要听程嬷嬷的话,这才去处理家事。

对着纪晓棠和纪晓芸,程嬷嬷没有多余的话。

“…讲究立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今天,我们就从最容易的学起。”

程嬷嬷首先教纪晓棠和纪晓芸的,是怎么坐。

不过是坐着,谁能不会,这简直是太轻松了。

纪晓棠和纪晓芸都不约而同地这样想。

但是坐了一上午之后,纪晓棠和纪晓芸就不再这么想了。

纪晓棠尚且能够支撑。接近晌午的时候,纪晓芸就受不住了,被程嬷嬷不轻不重地说了一句,就眼圈一红,开始掉眼泪。

程嬷嬷根本就没有被纪晓芸的眼泪影响。

晌午饭,姐妹俩就在倚霞居和程嬷嬷一起用。之后只略歇了歇,就又继续练习如何坐。

好不容易到了傍晚,纪老太太已经打发小丫头来看了两回。程嬷嬷终于觉得姐妹两个有了些坐模样,这才放了两姐妹离开。

“明天依旧是这个时辰,不可延误了。”程嬷嬷让两人离开的时候嘱咐道。

纪晓棠和纪晓芸并肩离开倚霞居,相互看了一眼,纪晓芸就径直奔纪老太太的院子。

纪晓棠略停顿了一下,也跟着往纪老太太的屋子里来。

纪晓芸一进门,就扑进来了纪老太太的怀里。

“祖母,我不要学什么规矩。我以后只跟着祖母,让程嬷嬷只教晓棠一个好了。”纪晓芸向纪老太太诉委屈,而且毫不犹豫地出卖了纪晓棠。

纪晓棠的嘴角抽了抽,一面给纪老太太行礼问安,就在炕下的椅子上坐了。

纪老太太看见纪晓芸一身的疲惫,眼睛都是红的,就心疼起来,一面心肝肉地叫着揉搓纪晓芸,一面就问究竟受了什么委屈。

纪晓芸拉着纪老太太的胳膊,噼里啪啦就都说了。

“不过就是坐着,偏有那么多莫名其妙的规矩,折腾的人腰酸腿疼,这脖子都僵了…但凡有点儿不满意,还拿竹条抽我们…”

“程嬷嬷偏心,打晓棠的少,只盯着我打…”这才是让纪晓芸最为委屈的地方。

说到这里,纪晓芸的眼泪又如断线的珍珠般落了下来。

纪晓芸一哭,总有人要倒霉。

不是纪二太太,就是纪晓棠。

纪二太太不在,纪晓棠却在。

“打了你了?这还了得!”纪老太太又是心疼又是着急,拿眼看看纪晓棠,却不好发作纪晓棠。

“叫二太太来。”纪老太太大声吩咐。

“祖母别生气。”纪晓棠忙就起身解释,“嬷嬷是严了些,却都是为了我们好。也并不曾真的用力打。”

“没用力打你,用力打我了。”纪晓芸立刻就道。

分明不是这样,纪晓芸又告歪状了!

 

第三十一章 嬷嬷VS老太太

“姐姐不要耍小孩子脾气,歪曲了嬷嬷的一片心。”纪晓棠就道。

“哼,我才没歪她。”纪晓芸嘴硬。

纪老太太看看纪晓棠,又看看纪晓芸,决定相信纪晓芸。

总归纪晓芸是受了委屈的。

小丫头已经请了纪二太太来。

纪老太太不发作纪晓棠,就将气都撒到了纪二太太的头上。

“…都是你的主意,请的什么霸道的人来磋磨晓芸。养的这么大,我一根指头都没碰过,平白就挨了打。细皮嫩肉的,你们不心疼,我心疼。”

“老太太别发火,程嬷嬷是何等来历的人,手下必定是有分寸。而且,这和三弟他们读书一样,一开始总要受些苦,慢慢就好了。”纪二太太忙就说道。

别说是纪三老爷,纪大老爷和纪二老爷小时候读书,也是挨过手板的。

“你总有理。和她小叔怎么一样,他们男人家要出去为官做宰的,吃点苦也就罢了。小姑娘家,又不出去考试,也不去做官,要吃这个苦做什么。”

“晓棠也说了,并不曾真的用力打…”纪二太太忙又道。

“你们请来的好人,知道你们偏心晓棠,她也有个眉眼高低,看着晓芸没人疼,只捡着晓芸磋磨…”

“左不过是看我碍眼。”

纪老太太又开始歪缠。

纪老太太这样闹的次数多了,纪晓棠早就看出来,纪老太太说这些话,主要是图嘴上痛快,且能拿捏得住纪二老爷和纪二太太。其实,纪老太太心里也并不是真的这样想。

如果她真这样想,早就没有这样的精气神儿了。

“老太太…”纪二太太扶额,哭笑不得。

纪二老爷闻讯赶了过来,这才将纪老太太安抚住了。

纪二老爷的意思,纪晓芸太娇了些。不管她怎么说,明天依旧要去学规矩。

转天,纪晓棠准时到倚霞居,却不见纪晓芸。等到了规定的时辰,纪晓芸依旧没来。

纪老太太却打发了大丫头牡丹过来传话。

“二姑娘昨天累了,今天起来就头疼。老太太吩咐,让二姑娘歇一天。嬷嬷只教三姑娘一个人就行了。”牡丹进门来,满脸含笑地说话。她说话得体,笑容讨喜,只是一双眼睛过于灵活,打量了程嬷嬷,又在屋子里四下打量。

程嬷嬷没有理会牡丹。

牡丹等了半晌也不见程嬷嬷说话,就有些尴尬。

“老太太的话婢子传到了,婢子就不打扰了。”牡丹自说自话,一面对纪晓棠亲亲热热地笑了笑,就灵巧地转身走了。

屋子里就只留下纪晓棠和程嬷嬷相对。

“三姑娘,依着你看,该怎么办?”程嬷嬷抬眼看着纪晓棠。

程嬷嬷这是在询问她的主意?程嬷嬷那些说在前头的话,纪晓棠可还记得清清楚楚的。

“嬷嬷的规矩,都是好的,且有明言在先。爹娘将我们姐妹都托付给嬷嬷教导了,我自然听嬷嬷的。祖母心里当然是为着我姐姐好。”

既然都是为了纪晓芸好,那么实际上就没什么冲突矛盾,大家都是一条心的。

纪二太太那么热切地请程嬷嬷来,还不是知道有纪老太太给纪晓芸撑腰,她做母亲的不能严管纪晓芸的缘故!

纪家的这种情形,谢夫人和纪二太太都委婉地对程嬷嬷说过。

纪晓棠想了想,觉得她不能坐视不理,而是应该再添一把柴。

“嬷嬷…”纪晓棠走到程嬷嬷身边,附耳对程嬷嬷说了一番话。

程嬷嬷抬起头,看了纪晓棠一会,嘴角露出笑容来。

“既然这样,三姑娘,咱们就去见见老太太。”程嬷嬷点头道。

“好。”纪晓棠痛快地答应,一面又对程嬷嬷微笑道,“嬷嬷,可以不要叫我三姑娘,就直接喊我晓棠吧。”

虽然程嬷嬷跟纪晓棠“一见如故”,但是进了纪府,程嬷嬷对纪晓棠和纪晓芸一视同仁,除了非常严格地教导规矩,并没有其他亲近的表示。

像纪晓棠的家人一样称呼纪晓棠,那么两人之间的关系,就不仅仅是教规矩的供奉和学规矩的学生。

程嬷嬷略做迟疑,就点了点头。

“晓棠,你带我去见老太太。”

“哎。”纪晓棠痛快地答应了一声。程嬷嬷生性谨慎,处事严谨,因此纪晓棠并没有一开始就跟程嬷嬷特别亲近。

与这样的人相处,要慢慢的来。刚才她的这番举动,显然已经拉近了两个人的关系。

纪晓棠和程嬷嬷一路就往纪老太太的院子里来。

门口的小丫头见到她们来了,忙就要进去传禀。纪晓棠却拦住小丫头,径直就领着程嬷嬷进了上房。

上房炕上,“头疼”的纪晓芸穿了件淡红色的襦裙,正依偎在纪老太太怀里,笑呵呵地说着话,哪里有丝毫头疼的样子。

程嬷嬷和纪晓棠闯了进来,纪老太太和纪晓芸就都吃了一惊,一时有些无措。

撒谎被人当场抓住,总是会心虚的。何况程嬷嬷虽然安安静静的样子,但是身上的气度却让人不能小觑。

纪晓芸睁大了眼睛,她有些害怕,忙躲到纪老太太的身后。仿佛这样,程嬷嬷和纪晓棠就看不见她了似的。

“老夫人,我来带二姑娘过去学规矩。”程嬷嬷也不提纪老太太包庇纪晓芸的事,只说要带纪晓芸走。

“哦…”纪老太太就有些犹豫。虽然在儿孙们面前她总是随心所欲,但是在外人面前,她还是很注重体面和道理的。

但凡见过纪老太太一两次面的人,都会夸纪老太太慈祥,是个极通情达理的老人家。

“嬷嬷就放她一天,只教晓棠也是一样的。”纪老太太犹豫了一会,还是庇护纪晓芸,以及维护自己面子的念头占了上风。不过,对程嬷嬷,她还是保持着礼遇。

“老夫人这样,纪家一开始就不必请了我来。老夫人的意思我明白了,这就向老夫人告辞,立刻收拾了离开。”

程嬷嬷只说了这两句,就要往外走。

程嬷嬷的样子可不像是说着玩的,这是真的打算走。

刚请来家只一天的供奉嬷嬷,就这样走了!外面人询问起来,必然要提到纪老太太。

而且,因为她逼走了程嬷嬷,要怎么跟纪二老爷交代。

纪老太太脸色就有些不好看了,她抬了抬手,却拉不下面子来叫住程嬷嬷。看着那么平和的一个人,谁想到脾气竟然这么大!

纪晓棠左右看了看,立刻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嬷嬷别走,祖母她不是那个意思。”纪晓棠立刻就拦住了程嬷嬷,一面对纪老太太使眼色。

“罢了,罢了。”纪老太太实在在程嬷嬷跟前撒不出泼来,见纪晓棠给了这个台阶,也就顺着走下来了。

“去跟着嬷嬷好好学规矩,如今受点苦楚,以后就是受用了。不要被你妹妹给比了下去。”纪老太太从身后拉出纪晓芸。

纪老太太还是了解纪晓芸的。这句不能被你妹妹比下去,对纪晓芸还是有些激励作用的。

虽然是这样,纪晓芸还是哭了。她的眼泪来的快,纪晓芸没有想到,纪老太太竟然越来越庇护不了她。

“祖母…”纪晓芸哽咽着。

“都是你爹娘的主意,祖母也…”纪老太太扭过脸,眼圈也红了。

这祖孙两个的样子,仿佛是生离死别一般,而程嬷嬷就是那个万恶的人。

没有了纪老太太撑腰,纪晓芸心里万般不愿意,还是从炕上下来,然后就站着不动了。

“这孩子自小在我身边长大,她身子弱,没有晓棠结实。嬷嬷对她耐心些。她有什么,嬷嬷慢慢开导她,别…别打她…”纪老太太对程嬷嬷道。

程嬷嬷没说话,向纪老太太行了礼,转身往外走。

纪晓棠拉了纪晓芸一下,纪晓芸又看看纪老太太。

纪老太太冲纪晓芸摆手。

纪晓芸只好慢吞吞地跟上了纪晓棠。

纪二太太很快就从纪晓棠那里知道了事情的详细经过。她做不到的事情,程嬷嬷替她做到了。

纪二太太直念佛。

“程嬷嬷咱们是请的对了。”

程嬷嬷什么样的人没见过,不过是一招之间,就抓住了纪老太太的脉门,将纪老太太拿下马来了,而且还没动口角。

纪二太太并不知道纪晓棠在其中做了什么。了解纪老太太的人,是纪晓棠。纪晓棠用对了人,也用对了法子。

纪二太太亲自到倚霞居感谢程嬷嬷,还特意送了程嬷嬷一条杭州绉的汗巾,一匹妆花缎子。

纪晓芸连哭了两三天,见程嬷嬷根本不为所动,纪老太太又无可奈何,慢慢地就不哭了。

当纪晓芸在纪老太太跟前坐着,看着平平常常,却又格外端正,让人看着只觉得好看顺眼的时候,纪老太太也笑了。

“这宫里出来的嬷嬷,确实不是平常人。”

姐妹俩终于学会了坐,又开始跟着程嬷嬷学习“立”,除了行动坐卧,她们还要跟着程嬷嬷学针线。

而这些,还只是初始的课程。

转眼,就到了四月中旬。

江庆善满面红光地带着江兴龙来到纪府,送上请帖。

 

第三十二章 宴请

第三十二章宴请

四月十九日,是江家大奶奶甄氏的生日,江庆善想要好好操办操办,请纪家阖府过去赴席听戏。

“你媳妇身子好些了?”纪老太太就问。如果甄氏还像前些天说的那样病重将死,江庆善不会这样大张旗鼓地给她办生日,还要请纪家人都过去。

“托了老祖母的福气。媳妇这两天终于好了一些,能够坐起来了。要不是郎中嘱咐她还不能出门,就要亲自来给老祖母,叔叔婶子们磕头。”

“吃的哪位郎中的药?”纪二太太就问了一句。甄氏吃了许多药都不见好,如今好了,开方子的郎中就很了不得。

“并不是县城的郎中,是位游方的有道仙长赐下的一付仙药。”江庆善就打了一个突儿,随即笑着道。“可惜仙长留下了仙药,就不告而别。不然,就想要请到府上来,拜见拜见老祖母。”

“哦。”听了江庆善这样说,不只是纪二太太,就是纪老太太也有些遗憾。但是人已经走了,也就没有办法。

“…她让我多多上付老祖母,请老祖母一定要去…格外定了热闹的戏文,都是老祖母喜欢的…”江庆善忙又说道。

江庆善的意思,甄氏难得好转,正要借这个生日好好庆祝庆祝,同时也驱散驱散晦气。

每年江庆善和甄氏的生辰,江家都会上门请纪家人赴宴。纪老太太本来就不喜欢出门,年纪渐长,出去的就更少了。但是甄氏的生辰,纪老太太偶尔会去。她不去,江庆善和甄氏会过来磕头。

纪府其他的人,都会去坐一坐。

这是纪家给江家额外的体面。

今年没有什么意外,依旧要按着往年的例子来。

江庆善却比往年都多了些喜气,还连着给纪老太太磕头,执意要请纪老太太去赴席。

“我早就说要去看看你媳妇,自从她病了,就再没见过面…”纪老太太就被说的动了心。

江庆善喜出望外。

“能得老祖母去,那就更好了。老祖母的福气大。媳妇得老祖母下降,只怕病当即就好了。”

说得纪老太太眉开眼笑。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四月十九日,纪家人都去江家赴席。

江庆善带着江兴龙欢欢喜喜地走了,纪老太太的屋子里也是一片喜气。

纪晓棠面上一片平淡,心中却起了波澜。

这个日子,还是来了。隆庆五年四月十九,甄氏三十二岁的生日,是纪晓棠当时没有在意,之后回忆起来却再也不会忘记的一个日子。

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日子,对于江家和纪家都是如此。此刻欢欢喜喜的江家和纪家人都不会想到。江家在这一天,喜事变丧事。这一天,同时也是纪家败落的起点。

屋里几个人,纪三老爷最先觉察到了纪晓棠的异样。

“晓棠…”纪三老爷借故走过来,一面用目光向纪晓棠询问。

“小叔,我找你有话说。”纪晓棠左右看了看,就低声说道。

“好。”纪三老爷看出纪晓棠必定是有要紧的事,当下不敢怠慢。

“…二哥,我有几处不懂的地方,要请晓棠帮我解一解。”纪三老爷就走到纪二老爷跟前,说是念书时遇到了问题,要请纪晓棠帮忙。

纪三老爷虽不再在四书五经上下功夫,但却主动读起一些关于实务的书。遇到什么问题他只喜欢问纪晓棠。若是纪晓棠也解不来,才会去找纪二老爷。

“别带着你侄女胡闹。”纪二老爷习以为常,就点了头,又随意地嘱咐了一句。

“哪能呢。”纪三老爷笑,又在纪老太太跟前说了一声,这才跟纪晓棠从屋子里出来。

两人就往藏书阁来。藏书阁已经成了纪晓棠和纪三老爷商量要事的专用处所了。

“晓棠,有什么要紧事?”刚一坐下,纪三老爷就急着问道。

“小叔,你能不能答应我一件事?”纪晓棠想了想,就问纪三老爷。

“什么事?”纪三老爷见纪晓棠如此郑重其事,就知道事关重大。

“十九那天,小叔不要出门。江家的宴席,小叔不要去。”

“我倒是也并不想去,只是你爹爹那里怕是不肯答应,”去不去江家赴席,纪三老爷心里并不十分在意。依着他自己的心意,更愿意留在家里带着众小厮习武。

可是纪晓棠这么郑重其事地提出要求,纪三老爷反而有些动了心思。

“晓棠,你为什么不让我去?你是担心我到他家,又被他们父子引诱去做败家的事?”纪三老爷问纪晓棠。

如果仅仅是败家,那倒好了。

纪晓棠就没吭声。

“晓棠,你还是信不过小叔。”纪三老爷就道。

纪晓棠并不反驳。

在纪三老爷看来,纪晓棠不反驳,就是默认了对他的不信任。纪二老爷随意的嘱咐也好,纪晓棠现在的态度也好,无不昭显着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