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夜,季安宁等季树立等到都快要睡着时,他才匆匆忙忙赶了过来。他走了进来后,瞧见季安宁怏怏想睡的小模样,他的眉头小皱起来说:“我说要来看你,又没有让你一定要等着我来。下一次,你想睡就直接睡。”

季安宁软糯糯的开口说:“哥,我听你的话。”季树立伸手摸一把季安宁头上已经将要散开去的团子,低声说:“你自然是要听我的话,你要多睡多吃身体健康,哥哥在外院里面,可没有办法时时照顾到你。你自个要机灵一些,上次打宝花姑姑的事情,算是过去了。日后,你见到那人,就闪远一些,知道吗?”

季安宁轻轻点头问:“她比我跑的快,我闪不开怎么办?”季树立用手指戳她的额头,说:“你哥哥我生得这么聪明伶俐,为何会有一个这么笨的妹妹?我看你是把吃下去的东西,全变成身上的肉,都没有多长点脑子。你闪不开,就跟着季宝花学,她哭,你就比她还要哭大声,她叫,你比她还要叫大声,她要动手打你,你就跑给她追,你实在跑不过,就用你身上的肉压倒她。”

季安宁只觉得季树立是一个人才,小小的年纪,已经知道以你之矛,攻我之盾的方法。季安宁满眼佩服的神色瞧着他,低声软软绵绵说:“我听哥哥的话。”季树立分明是喜欢季安宁如此信服他,赶紧又传了几招对付季宝花的招数,虽说太过虚了一些,可是比没有招要好。

兄妹两人说了几句话,季安宁眼神渐渐的清明起来,季树立把房里服侍的红儿赶去睡觉,他低声说季安宁说:“宁儿,我今天瞧见你跟二婶凑在一块说话,有二叔在,二婶还好说话。下次,二叔不在,你可千万别太挨近二婶身边。”

季安宁瞪眼瞧着季树立,有这样一个精明哥哥,实在是压力比山还要大。季树立瞧着季安宁愣头愣脑的样子,伸出食指用力又戳了戳她的额头,说:“你给我长点心,月姐姐定亲的那一家人,那家男子对来访亲的表妹有意思,听说要来悔亲。我那天听大哥说了两句,只怕二婶心里有数,你可别碰过去,让别人拿你出气。”

季安宁瞧着季树立小大人的模样,一时心里酸软不已,这要是季守家夫妻在家,只怕他这般年纪也不会有这么多的想法,果然是父母不在家,孩子不得不早早当家,他懂得特意来提醒自家妹子要防范的事情。季安宁轻轻点头说:“我听二哥的话,我在家里,就跟在玉姐姐的身边。”

季树立站起来,想一想跟她悄声说:“月姐姐的事情,你不要跟别的人说,让人知道你哥哥偷听大人的话,以后大哥他们说话就会防着我,而你也会跟着一样没有面子。”季安宁轻轻点头,说:“哥哥,你放心,我以后听到什么大人话,我也只跟哥哥一人说。”季树立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纸包,塞给季安宁说:“我这是玩得好的人,给我的糖,给你吃。”

季安宁的眼圈都红了红,季树立瞧着她的样子,低声说:“等到哥哥长大了,你想吃什么,哥哥都给你买。可是现在你可不能看到什么想吃的就跟人开口,那样很不好。你实在想吃什么,你记下来,哥哥存足了月钱一样给你买。”

季树立一定要看着季安宁上床睡觉,他给她拉好被子这才离开。季安宁只觉得一颗心都是暖暖的,季家有一个人是一心一意关心她。季安宁当着季树立的面装睡,由着他放心的离开。小红进房来,季安宁只当睡沉下来,由着她叫了几声了事。

第二日,季安宁醒得迟了些,季安玉跑来叫醒她。姐妹俩人去到布氏处,布氏伸手摸一摸她们的头,说:“等到你们祖父平安下来,你们睡迟一些没有关系。现在跟我过去服侍你们祖父,你们两人听我的话,玉儿,你要照顾好宁儿。”季安玉和季安宁两人轻轻点头,季老太爷不喜欢身为女子的她们。

她们赶到老园时,东厢房里已经热闹起来,布氏眉头紧皱起来,她示意季安玉和季安宁在外面候着,她带着两个妇人进去。季安玉紧牵着季安宁的手,低声说:“别怕,祖父生病了,他骂不动人。”季安玉的手比季安宁的手还要抖动不已,季安宁赶紧握紧她的手,说:“不怕,大伯母在,她会护着我们。”

宁氏带着三个女儿进到院子里,皱眉瞧着季安玉和季安宁两人,她冲着季安月说:“你是大姐姐,照顾着她们,别让她们太闹了,惊了你祖父休养。”季安玉瞪大眼睛瞧着宁氏,季安宁赶紧用力捏了捏她的手,姐妹两人低垂眉头站在一处。季安月窘迫得脸都红起来,低声说:“母亲,妹妹们都懂事,不会吵了祖父的安静。”

宁氏白眼瞧了女儿一眼,只觉得女儿性子太过憨直,眼下婚事都有些保不住,她一颗心忐忑不安起来,她已经让娘家嫂子悄悄的去打听消息,那事情要是真的,她要先下手为强,不能让那家人误了自家女儿的姻缘。宁氏大步进了东厢房,房里很快响起她的声音:“父亲,这大早上瞧着你精神比昨天旺了起来。”

房里紧跟着响起杂七杂八的女子说话声音,布氏很快的出了房,向着院子里女孩子招手说:“你们进来给你们祖父请安后,要早些去给你们祖母请安。”季安月姐妹行在前面,季安玉和季安宁行在后面,两人交换一下放心的眼神。

季安宁进了季老太爷的房里,只觉得房里胭脂水粉气味太浓厚,又有几个女子抢着说话的声音,房间里太吵太闹。她紧跟着姐姐们后面给季老太爷请安,见到季老太爷眉头不解的瞧着她们几眼后,挥手说:“你们下去吧,房里人多,吵得我头疼。”季安月赶紧带着妹妹们退出房去,季安玉和季安宁两人在后面退得最快。

第二十五章 乱

布氏和宁氏跟季老太爷言语两句之后,跟在孩子们的身后出了东厢房,房内只余下季老太爷身边的女人和庶子女服侍。她们一行人转去西厢房给季老太太请安,老太太一脸神清气爽安坐在房里,瞧着她们过来后,满脸笑容招呼说:“早餐有米粥和小菜。”

季家嫡系的人,都喜欢伴在季老太太的身边,她时常笑容满面对着儿孙,让人不开怀都不行。布氏和宁氏笑着问:“母亲,可是给我们吃你亲手种的小菜?”季老太太笑得开怀起来,连连点头说:“自然是由我亲手种的小菜。我近来想法子在冬天种一些绿叶子的菜,我让正儿帮我去寻一些法子来。”

布氏听她的话,笑起来说:“母亲,那你种菜时,叫我一声,我不做多的事,就是给菜地里下下种子的活,我还是做得来。”宁氏笑着凑趣说:“母亲,大嫂担了下种子的活,我就担拔草的活计。”季老太太给两个儿媳妇这般捧着,面上的笑容更加明亮起来。

季老太太厅里团团圆圆坐满一桌人,清香的米粥,配着鲜嫩的小菜,一桌人吃得欢欢喜喜。季安宁连着用了两碗米粥,喜得季老太太瞧着她眼睛笑得眯起来,说:“宁儿有福气。”季洁悦原本只用小半碗米粥,听季老太太这么一说,下了狠心把一碗米粥用尽,让老太太更加欢喜起来,说:“你们天天来我这儿用早餐,你们吃得香,我瞧着欢喜。”

布氏和宁氏都开口推辞起来,说是怕老太太太过操心,早上无法多安睡片刻。可是她们都拧不过老太太的决定,老太太直言:“你们事情多,早餐就让孩子们过来吃用,在我这里,人多,她们也可以多用上一点。你们听我一句实诚话,孩子们的身子健康,比什么都重要。”布氏和宁氏两人的眼神都落在季安宁的身上,她们都觉得这个孩子现在胖得可爱。

可是她们往后面想一想,顿时妯娌两人都觉得烦扰起来,季安宁要是长大了,还是这般的胖乎乎,家里有一个太胖的姑娘,在外面的名声可有些不太好,可是眼下又抵不过老太太的话。季老太太瞧着她们两人的神色,直接挥手说:“你们这是瞎担心,女大十八变,孩子们眼下样样都好。”

布氏想起季守家和田氏两人身材条子,她笑着说:“母亲你说得极是,我们家就没有太胖和太瘦的人。”她一句话说出来,大家的眼神来回的扫了扫季安宁和季洁悦两人,这两人只当没有听见一样的闷头吃东西。季安宁是打心眼里不在意身材,她自个摸了摸骨节,觉得肉多骨干细,她还是象田氏多,没有生成季守家那样的男儿躯干。

布氏是季洁悦的亲祖母,历来待她和兄姐们没有任何的区别,她只抬头冲着布氏说:“祖母说的是,宁姑姑不胖,我也不瘦,按我外祖父的话,我们两人生得正合适。”“噗”季安宁和季洁悦两人挨着坐,一个胖乎乎坐满一个小凳子,一个瘦得风吹就倒,一个凳子还露出两边大半空地。可在季洁悦的嘴里,借着她外祖父安慰她的话,全成了生得最合适的两人。

季安宁赶紧喝尽碗里最后一口米粥,她抬眼瞧了瞧众人,对季洁悦直接竖起拇指说:“悦儿说得极是,我们家里就没有生坏的人,我外祖父说,我们家的胚子根子正,我们跟着就正了。”季老太太笑逐颜开的瞧着她们两人,布氏和宁氏都不想再面对这两个厚脸皮的孩子,她们借着有事先行一步。

季安月姐妹在季老太太这里稍坐一会,借着要学绣活,很快就告别离开。季安玉和季洁清两人在季老太太处多呆一会,瞧着季安宁和季洁悦明显是要长在季老太太房里样子,她们两人不得不先走一步,招呼留下的两人,不许吵嚷了季老太太。

她们前脚一走,季安宁立时开口跟季老太太说:“祖母,我和悦儿去后院帮祖母拔草去。”季老太太笑得眉眼都收不起来,她笑着站起来说:“我和你们两人一起去,你们一会别把菜当成草给我拔了去。”季安宁立时红了脸,她上一次帮忙的结果,就是把刚出生的菜叶当成草叶子拔了去,而季洁悦与她也差不了太多。

季老太太的步伐轻盈,加上她所生儿女日子平顺,她为人放得下想得通,从面貌瞧着就象五十出头的人,与同样快要过了六十岁的季老太爷,两人的差别就太多,季老太爷这一年病了又病,他操心的事情又多,已经枯瘦成如七十岁多病老人模样。

季安宁和季洁悦跟着季老太太在后院忙活一上午,又在西厢房用了中餐。两人准备回一园午睡时,听见东厢房女子的尖叫声音,两个小女子惊吓得抖了两抖。季老太太赶紧把两个孩子搂在怀里,安慰说:“别怕,那边是有人踩了老鼠,吓的。”季安宁和季洁悦交换了小眼神,东厢房里没有怪味道,只怕是那边出了事情。

东厢房里人来人往,季安宁和季洁悦两人有心去瞧一瞧,跟季老太太提了提,听她叹息着说:“去吧,小心靠边站着些,别让人撞了你们。他到底是你们祖辈,他要去了,家里人是要守孝,你们跟着半年不能出门。”季安宁顿时乌云遮面起来,季老太太这是恨之入骨的表现,还是把季老太爷彻底当成陌生人,才能当着两个小女子的面,把话说得这般淡然。

东厢房里闹成一团麻乱,大家都慌乱起来,明明季老太爷身子康健起来,午时只留下近来最得季老太爷宠爱的仙姨娘服侍。可这才多久时光,就传来季老太爷不好的消息。大家赶了过来,瞧见那个女子衣冠有些不整齐的样子,再见季老太爷面色惨白的样子,大家面色都变了变,大夫给请了过来,瞧见这么多女子围着季老太爷哭泣的样子,他先惊了惊。

第二十六章 厚

中年大夫来给季老太爷诊治过几次,他对季老太爷的病情很有把握,季老太爷只不过年纪大了,平日里心情忧虑居多,在起风时受了凉,病情是来得急重了一些,可是这样的病,只要稳定下来,很快就会有起色康复。

中年大夫很快的心定下来,他打量躺在榻上的季老太爷脸色后,再瞧一瞧围在榻边的人,目光落在哭得悲苦的仙姨娘身上,他心里悖然大怒起来,只觉得季老太爷这是找死的节奏。可是身为大夫的人,总不能这般把话冲口而出,他皱眉说:“你们散开去,让我瞧一瞧病人情况。”

布氏和宁氏赶了过来,听见中年大夫这句话,赶紧劝围着的女人散开去,她们瞧着中年大夫面上镇静的神色,两人同时静心下来。中年大夫走过去抚了抚季老太爷的脉相,他轻叹一口气,转头瞧见布氏和宁氏两人,说:“老爷子病重了,我要另外改开药方给老爷子用。”

布氏和宁氏赶紧叫人侍候着大夫开方子,她们两人在一旁等着大夫开过方子,叫人赶紧去医馆抓大夫的医馆抓药,她们顺带打听季老太爷病情加重的原由,中年大夫瞧着两个妇人面上的神色,觉得她们还是关心老人家,就有心提点说:“老人养病需清静,房里安置这么多打扮娇艳的女人,吵吵闹闹,老人如何养得好病情。”

布氏和宁氏两人同时想到那个依在榻位边,怎么都不肯退开哭得最伤心,衣冠不整齐的仙姨娘,当着大夫的面,两个妇人羞惭得红了脸低了头。中年大夫瞧着她们的神色,想着自家妇人在他耳边提及季老太爷的事情,他心里也明白两个内宅妇人难为情之处。

他叹息着说:“我也知道你们做小辈的为难,只是老人家的病情,再也经不起这般的折腾。要是再来上这么几回合下来,只怕神仙都救不了人。等到你们的男人回来后,让他们来我医馆一趟,有关老人的病情,我来给他们说。”

布氏和宁氏两人送大夫离开后,宁氏跟布氏说:“大嫂,实在是太过丢人,还好这个大夫的口碑不错,这样的事情不会乱传出去。大嫂,我们不能再由着父亲这样的荒唐下去。”布氏瞧着她叹息几声,说:“这事交给他们兄弟去处置吧,我们做儿媳妇的人,在这事情上面是不能开言。”

宁氏经布氏提醒,她都有些讪讪然起来,布氏很快的转开话茬儿,问起季安月的嫁妆准备情况。宁氏抬眼瞧着布氏,见到她一脸不知情的神情,想起布氏娘家不在熟州城,她又不是好打听的性子,宁氏心里放松下来,笑着说:“大件东西,早些年就备下来了,小件东西,慢慢做,赶得急明年开春后的正日子。”

布氏瞧着宁氏略带一些神神秘秘的神色,她立时没有心思再问下去,这样儿女大事,她一个做大伯母的人,适当的关心可以,可要是太过关心则容易引起误会。何况季安月今年订亲的事情,事前他们不知晓,只知道有人来上门求亲,后来亲事定下来后,宁氏才来正式知会他们夫妻一声。

东厢房安静下来后,季老太太才许季安宁和季洁悦两人回一园,她让身边的老妇人亲自送她们两人去一园。季安宁和季洁悦回到一园后,两人去寻季安玉和季洁清说话,老妇人特意给布氏打了招呼,说两个小孩子在老园受了惊吓,夜里让人多注意一些。

布氏很是小心注意了季安宁和季洁悦,没有见到她们两人有任何的异样。夜里,她还是有些不放心,特意跟邵氏招呼了一声,她派身边中年妇人去守季安宁。这一夜,季守业和布氏起夜两三次,每次入房瞧见季安宁呼呼大睡,夫妻两人只觉得她性子开朗。然而季洁悦这一夜却是在噩梦不断,时不时在梦里惊呼不已,季树正和邵氏两人守着女儿一夜不敢合眼。

第二日大早上,季树正和邵氏两人面上难掩疲乏神色,季洁悦也象是霜打过的叶子一样没有精神。季守业和布氏瞧着季洁悦的神色,开口寻问两句后,季守业开口说:“家里近来事多会有些乱,宁儿和悦儿两人年纪小经不事,就由着她们两人在一园里面玩耍。”

布氏在一旁添多一句,说:“玉儿和清儿近来也不要出一园的院子门,你们两人瞧着宁儿和悦儿两人,可不许她们两人淘气乱跑。老园那里传话过来,老太太近日心烦,想要清静一些,大家就不要吵闹老人家的安祥。”

季安玉和季洁清两人轻轻点头应承下来,随着她们两人年纪大起来,在布氏和邵氏的暗示下,她们的身边人,也不忌讳把家里的一些事情说给她们听。季老太爷病情又加重起来,至于因何事,她们身边的人,多少有些暗示出来,说是老太爷身边的小妾们吵闹得太过,扰了老人家的心神。

吃早餐时,季安宁同以往一样的好胃口,她吃什么都香的模样,让在一旁打量她的季树正和邵氏两人,不得不感叹这位妹子心大。明明听说那个女人尖叫起来如同鬼叫声一样的凄厉,大人听后都要惊惧几分。他们打量自家一夜不得安睡病懦懦的女儿,这是吃什么,什么都没有滋味的人。

季树正和邵氏再一次决定,还是要让这两人常在一起,有季安宁这样一个心大的伴,有意无意当中也能把季洁悦的胆子和胃口都练得再大一些。季安宁用过早餐,用胖嘟嘟的手指扯着帕子擦拭了油嘴巴,抬眼瞧见到季树正和邵氏看着她,她又用帕子擦拭一下嘴巴,说:“大哥,大嫂,我脸上还有那处脏了?”

季树正轻摇头说:“不脏。”邵氏笑着说:“宁儿生得可爱,我多看了几眼。”季安宁用手指捏了捏脸上的肉,手感非常的嫩滑,她感叹的说:“我的脸好嫩,摸起来真舒服。”季守业被她的话气笑起来,说:“你这么小的一个人,现在脸不嫩,几时算嫩?”季安宁抬眼瞧向他,见到他黑脸她,也没有怕的感觉。

季安宁的心里,季守业是一个比季守家更加象是父亲一般存在的人,只是他比正式父亲要多几分疼爱心肠,也不会如真正的父亲那般会下黑手收拾不乖的女儿。季安宁笑嘻嘻的瞧向他,说:“大伯父,你想捏宁儿的脸吗?”季安宁笑着挨近过去,季守业伸手把她的小脸轻推远一些去,感叹着说:“这般皮厚的小女子,将来一定要嫁给更加皮厚的小子。”

第二十七章 孝顺

季老太爷这一病又用去五六天的日子,他才慢慢的重新恢复过来,当他能顺畅的跟人开口说一会话时,他直接发号令,要求孙辈曾孙辈日日前往老园请安。季守业在夜里听布氏提了季老太爷的话,他沉默之后淡淡说:“遵从老人家的意思。”

布氏笑着轻点头说:“爷,你在外安好,家里的事情,你只管着放心。”季守业伸手触了触布氏眼角的细碎皱纹,说:“你嫁进来之后,就没有过几天舒心的日子。母亲那时给父亲伤透了心,她把一个家全甩手丢给你。如今好不容易我们的儿女大了,父母在,兄弟分不了家,你还是要劳累下去。

上要应付事事太过执拗讲究的父亲,中间要应对心眼多的妯娌,下要照顾儿孙们,还要照顾父母不在身边的立儿和宁儿兄妹两人。这些年,为了家里这一摊子的事情,你只回过两趟娘家。你嫁给我时,还是如花似玉的美人,这些年,不是年华催老了你,而是家里琐碎事让你变得老了起来。”

布氏伸手按住季守业的手,笑着说:“每一个女人都要慢慢的变老,我老了,你不曾嫌弃我,我觉得足够了。”季守业笑了起来,说:“我也老了,你也不曾嫌弃过我。”夫妻两人说着这些话,两人相视默契而微微笑了起来。他们不去管身外杂七杂八的事,彼此只觉得这一时的岁月安好!

每日里,早起给季老太爷去请安,每次去时,季安宁这些孙辈要在外面候一会,等到季老太爷服侍他穿衣裳用餐,再等到他的庶子女进去和他亲近一会,才会轮到孙辈进去给季老太爷请安。季安宁每次跟在季安玉身后给季老太爷请安,只觉得一直垂搭着眼皮的季老太爷,都不曾抬眼正视过她们这些孙女和曾孙女。

季老太爷瞧来没有多大的精力,近来只淡淡的应一声,就挥手让人退下去。而季老太太那里则没有这么多的规矩,不管谁去,她都是一脸的笑容相迎。当然季安宁从来不曾在季老太太这里碰见季老太爷的那些姨娘和庶子女,老园西厢房里是隔绝季老太爷后来发生的事情。季安宁怀疑过,季老太太这十多年里,都不曾正眼瞧过季老太爷一眼。

初冬很快到了,季老太爷重新活过来,只是他这一次不敢用事实来证明,他年岁虽大,其实他体力年青胜过二十岁的青年人。季老太爷身边的仙姨娘,前几天因争风吃醋被人伤了脸孔,在她哭泣伤心哭诉里,季老太爷念及她跟他一场的情意,想着她的不容易,又见她想念娘家人,便大发慈悲同意放她回娘家休养一些时日。

当天,仙姨娘就打好一大包袱离了季家,此后季家人,就不曾再见过她。而她所谓的娘家人,在季老太爷逼迫下,季守业派人去查了查,那只是仙姨娘远到边缘认识的一个地方人。而据那家人说,仙姨娘很久之前就跟他们说,她是在季家签长约做奴婢的人,娘家人只要送信过来,要她归家嫁人,她就会求主人家开恩提前解约,许她回去嫁人。

季守业早已经对季老太爷这些事情心烦不已,也不想帮着掩藏什么,把这些事情跟季老太爷直言说出来。他没有看季老太爷的脸色,只是淡淡说:“父亲,你还有别的吩咐吗?”季老太爷恼羞成怒的冲着他说:“我知道你现在长本事了,看不起我,对吗?你眼睁睁的瞧着我被一个贱人哄骗,你心里就舒服,是吗?”

季守业苦笑瞧着季老太爷黑脸相向,说:“父亲,那是你的身边人,她的好与坏,对我没有半分影响。再说那人走时,正儿的母亲还曾想过要拦阻一下,是你派人说,由着人去,包袱里东西也是你恩赐下去,就不许人去盘点一二。父亲,你身边也不差这么一个早有去心的人,去了一个不贴心的人,还有几个贴心的人在你的身边。”

季老太爷只觉得跟这个儿子没有话可说,他太不知情识趣了。他冲着他摆了摆手,说:“老三几时能回来?”季守业不知季老太爷为何会突然问起季守家的事情,他直接说:“近几年内,家里没有大事,他是赶不回来。”季老太爷叹息一声说:“你们三兄弟,大约只有老三最明白我此时的心情。”

季守业的脸黑了起来,他寻一个借口告别出房。他后来跟布氏说:“我听父亲那一句话,只觉得老三就是受他的影响太深,才会为了一个女人,把前途弄成眼下这种暗黑不前的样子。如果老二家的没有那么多的心眼子,老二也不会起心寻另外的女人相处说话。”布氏沉默不语,宁氏心眼是多一些,可布氏也是一个女人。

她只觉得季守成越是这样做,宁氏越是防心重心眼多,宁氏越是做不成季守成想要的知音人。布氏庆幸季守业在这方面的专情,觉得兄弟三人,他是心性上面最象季老太太的人。季守业也不过是一时被季老太爷惹烦了,才会跟布氏说一声两声。

季安宁每次去给季老太爷请安,从来没有脱过季安玉的手,姐妹两人手牵着手去,再牵着手退出季老太爷的东厢房。她在季老太爷房里见过许多次季宝花,每次她都是一脸恭敬神色服侍在季老太爷的身边。她小小的人儿,这般的表现,总给人一种违和的感觉。季安宁越更觉得自个这位庶姑姑的心眼只怕不是一点点。

季宝花这般孝顺的姿态,虽说她年纪小,真正做不上什么事情,可还是让布氏和宁氏瞧在眼里,两人私下感叹她是一个难得孝顺女儿。季安玉和季洁清听见这样的话后,她们暗自交换一下眼神,后来她们分别警告季安宁和季洁悦两人,要求她们日后轻易不要跟季宝花挤对上去。

过后,季洁清跟季安宁嘀咕说:“宁姑姑,宝花祖姑姑不装端庄娇柔,也不在时时落几颗泪,我觉得她现在变成阴阳怪气的人”

第二十八章 解释

季老太爷生了这一场病后,放了仙姨娘之后,他又主动把那几个闹事的妾室放出季家。季家后院直接越更显得清平起来。过几日,安宁挨在众人后面去给季老太爷请安,见到老太爷身边多了几个丫头装扮的娇柔女子,看她们眉眼间的神色,也不太象是一般的服侍丫头。

季安宁在季老太爷无数次刷新她的认识之后,对着这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现象,觉得实在是太过正常。老太爷是惜命之人,他换一种方式来跟美人们亲近。季安宁连着几天请安之后,总觉得少了什么,经季洁悦无意当中提醒,发现有些日子,没有见到季宝花母女两人。

这一对母女,平常是绝对不会放过任何在众人面前露脸的机会。季宝花姨娘的心眼,那是要比季宝花深沉许多,特别是听说她原本是有过儿子的人,只是跟在季老太爷身边服侍时,一心一意放在季老太爷的身上,以至于忽视出生不久的儿子,那孩子被风吹了吹病逝去了。

布氏和宁氏说季老太爷后院事情时,季安玉几人都在内室里,自然听得分明清楚。宁氏虽说私下里心眼算计不少,可是他们在季家真正端得是谁的碗,她心里还是非常的清楚。正室天生对妾室就有一种怨愤心情,何况又是面对季宝花姨娘这种长宠的妾室。

宁氏当下就嘲讽的笑了起来,说:“我嫁进季家之后,从来没有见过老太爷清明的一面,我觉得老太爷只要遇上那个总是如雨淋过花骨朵的女人,他就分不清是非轻重,一心的相信那个女人的话。幸好这是在他任上出的事,要是在季家出事,只怕家里大大小小都要受老太爷的一番折腾。”

布氏一样的庆幸不已,季老太爷糊涂起来,是不分对错,只分他心里的痛快和舒服。季守业这几年被他气得狠起来,私下里会跟布氏抱怨说:“有这样一个父亲,这个官我就不做了,也做不下去。每次我这边顺畅一些,他那边就要出些事情出来。这就是老了老了回来了,他都不能消停下来,让我过几年安生的日子。”

布氏想着屋内的那四个小女子,她就不信她们会安分不来偷听大人们说话。布氏面色平和的看了看宁氏,提醒说:“母亲对老太爷那里已经放下来,闲来无事,你不要在她面前提及有关东厢房的事情。”

宁氏颇有些同感的说:“老太爷如果不曾待母亲好过,母亲或许能真正的放开他。母亲现在对老太爷的行事视若无睹,那是被人拿刀子刻人心之后,太痛了,不得不这般处置。”布氏轻轻叹息着说:“遇着这么一个人,母亲太苦了。”

宁氏苦笑起来,说:“与母亲相比,我是幸运的,至少二爷从来不曾在这方面哄骗过我,他明摆着无法一心一意钟情我。”布氏掩下眼里的光芒,季守成与宁氏之间的事情,还真不好细说长短。宁氏和季守成这份姻缘,也是她出手从隔房堂姐手里夺了回来,借了她家祖母的偏心,把别人已经说了三分的亲事,生生的改换了人选。

布氏只当不知那些前事,她笑着说:“二爷待你一向敬重,你持家有方。”宁氏细瞧着布氏的神情,瞧不出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她和季守成的事情,是她心里的一个结,尽管后来她那位堂姐嫁得不错,她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总觉得季家人知道实情,知道她在当中使用了心眼。

宁氏心里郁郁不乐起来,就没有心思跟布氏再说下去,她借机要回去看季安月赶嫁妆的事,很快的离开。布氏进了内室,瞧着房内装模作样的四人,她没有好气的说:“那些事情,有什么值得你们去听一听的。”季安玉和季安宁端正坐姿,两人眼神清平的瞧向她,一脸不解她什么意思的模样。

季洁清有些羞色的低垂头,只有季洁悦嘻嘻笑着挨近布氏问:“祖母,宝花姑姑还有过亲弟弟吗?那个小娃娃去了哪里?”季安玉和季安宁直接低头专注看书起来,季洁清用手遮住眼睛,从手缝里瞧了瞧布氏的神色,放下手后,她伸手拉扯一下季洁悦,低声说:“妹妹,你休得听下人们乱说话,又到祖母面前来乱说。”

季洁悦一脸诧异的神情瞧着她说:“姐姐,我没有听下人们说什么,明明是刚刚大家一起偷听二叔祖母那般说事情,说那人生了病就去了。他去了哪里,怎么都不回来打转一下?”季洁清面色都变了起来,训斥道:“悦儿,你休得胡说,赶紧说,不要他回来。”

布氏一样脸色不好看,她也知道嫡孙女是不知事,所以才会听不明白大人话里的意思,她伸手摸了摸季洁悦的头,说:“他回不来了,也不能回来。听姐姐的话,去外面院子里叫三声,不要回来。”季洁悦这时候明白过来,赶紧在中年妇人的带领下,在外面大声叫了三声,回来之后,她不敢再跟布氏问下去。

布氏瞧着她可怜惜惜的小模样,也知道刚刚她的神色是一样吓倒了孩子,她招手示意她过去之后,伸手摸了摸她的头,说:“悦儿,别怕。那位小叔叔是生病去了的,他未长成人,一定是一个善良的长辈。”布氏其实也不知如何跟一个孩子来解释生死这类的大事,她有些纠结起来。

季洁清冲着季洁悦说:“悦儿,下次可不能说那般话来吓人。他跟曾外祖父去了一样的地方,他是绝对不能回来的。”季洁悦还是有些不明白,宁家那位老人去时,季洁清只有一周岁,季洁清这样的解释,她一脸不解的瞧着人。季安玉直接开口说:“悦儿,你别多想了,日后,也别提这事。”

季安宁瞧着季洁悦的神色,说:“悦儿,再长大一些,你多认些字,这些事情,不用大人们说,你一样能知道。”布氏听着季安宁的话,想着她小小年纪就常去外院书房看书,也不知她看不看得懂,只是她那认真的模样,让人瞧着都觉得她还是瞧得明白。布氏现下有些担心自个会不会无意当中养出来一个小书呆子,那样她将来如何去面对托付给她的田氏。

第二十九章 高嫁

雨带着第一场雪落下来时,季家的气氛越来越显得融洽起来,一家人瞧着都象是一心一意要欢欢喜喜过日子的人家。季老太爷明显放宽对儿孙们的请早安的规矩,也不同从前一样,容得下侍妾和庶女子在房里服侍他,容不下儿孙们及时入室请安。

他的态度转变无任何的来由,让人一时摸不着头脑,仿佛是他睡了一夜之后,早起突然明白过来一样,他待季安宁她们同样表现出一定的亲和度,他慈爱得如同正常的祖父一样。他越是这般的慈和,家里的人,越更加待他表现得谨慎小心。

布氏私下里交待季安玉和季安宁两人,尽量不要在老园里久待。而季老太太更加反应快速,她直接以天冷为理由,关闭了酉厢房的门,只许一日三餐正常供应,不让儿孙们冒着大雪给她来请安。季守业和季守成兄弟亲自前往跟她说了一会话,季老太太许下过年时会打开西厢房的门,绝对不会让儿孙们难做人。

季守业私下里跟布氏说:“我娘亲怀疑老太爷这般变化太过居心叵测,她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不管如何都是我们的父亲,有她做在前面,老太爷那里多少有些不便,对外也有好的说法,只说老太爷老太太慈爱子孙,许子孙们不用日日必去请安。”

布氏心里跟季老太太一样的猜想,总觉得季老太爷不会轻易放过嫡系的儿孙,他总会借着法子修理人。只是这样的话,她是无法跟家里人说出来,实在是太过不孝的想法。布氏抬眼瞧着季守业的神色,她安慰的拍了拍他的手说:“大爷,再缓过几年,儿子们成亲了,玉儿定下亲事,你就退下来吧,你也辛苦了几十年,不能再继续这般操心劳力下去。”

季守业被她的话惹笑起来,说:“再缓几年,我年纪大了,也是到了应该退下来让位的时候。那时候父亲年纪大了,想来也没有现在这般有精力打磨家事,我们两人都可以松一口气。老二上次跟我说,存了银子想在城内购置一处宅院,现在四处瞧地方,他是有心想选在我们近处的位置,只是这一处没有闲置的宅院。”

布氏满脸惊讶神情瞧着他,说:“你舍得放老二一家另居?”季守业瞅着她,没有好气的说:“他过几年,要当祖父的人,我还留着他一家人干吗?只是父亲母亲在,大家住在一处。老二跟我说了,过年后,他们一家人的开支自立起来,绝不能象从前一样跟我们混在一处。

他说,这些年借着弟弟的身份,总是占着我们的便宜,可是他不能等到一个个儿女论及婚嫁大事时,还要继续占着我们的便宜。他说那为人父的责任,他到了这时候一定要担当起来。这样对里对外都能立起来,就是传出去,也不会丢了孩子们的面子和骨气。”

布氏轻轻叹一声,说:“他们夫妻可是已经商量妥当?”季守业瞧着布氏说:“这样的大事情,他总不会隐瞒着屋里人,先来跟我这个做大哥的说话,我听他话里的意思,是绝对的定下来,容不得我多劝两句话。”

布氏笑眼瞅着季守业说:“别人家的弟弟不会做这样的事情,可你的两个弟弟绝对会做这样的糊涂事情。老二的为人,我心里清楚,这些年下来,他还是心里有我们兄嫂和家里孩子们的,只是这事情他定下来了,老二家的不敢不答应下来,只不过家里事情就会多了起来。”

季守业眉头往上一抬,冷笑着说:“她有什么话好说?她嫁进来之后,我们家从来没有亏过她一分一毫,老二虽说有些花心,可那也是她无法贴了老二的心。老二从前是想过一心一意和她过日子,不想走父母的老路,可是她那心眼多的数不清,自个和娘家人把老二往别的女人床上推。

老二这些年下来,从来没有做过宠妾灭妻的事情,那是我们兄弟的骨子里都象母亲,没有父亲的薄情绝情。提起宁家人,我就一肚子气,这已经互相看了人的亲事,她们都有本事把各房的排行拆了再来换人。这要不是老二最后心软,想着就这般算了。以我的想法,这门亲事直接毁了。”

布氏心里也明白,这些年下来季守业夫妻过日子总有些小疙瘩存在,大约与亲事的来由不正有关。可是她也暗恼宁氏,你既然已经抢了亲事,那嫁过来就好好过日子,为何一直要纠结季守成当年是看中自家堂姐的事情,在男人面前总是为此乱争风吃醋。

宁家的祖母又是糊涂人,宁氏堂姐那一房人因这桩亲事伤了心,后来都远着她,她心气不平,总觉得那堂姐婚后的日子过得比宁氏好。那祖母便一心为孙女图谋,可惜她从来没有帮着孙女往正道上使力,总是用偏法子使力,结果是季守成陪着宁氏回宁家一趟,身后都能跟回一个美貌丫头来。后来宁氏再回宁家,季守成不敢再陪着去。

布氏也不想提季守业家的事情,这季安月的亲事,也不知能不能平顺进行。按布氏的想法,为了女儿着想,这门亲事就借着老太爷身子不好,季安月这个大孙女要服侍在身边,借机退了亲事为好。季安月的模样和家世都不差,缓一年再来谈亲事,对她也没有什么影响。

然而这样的话,布氏都无法跟宁氏提及起来,她瞧着季守业低声说了外面的传言,他的面色阴沉下来,说:“那人一定有不妥之处,老二许下儿女亲事,难道连底细都没有打听清楚吗?我去寻他说话,月儿是我们季家的孩子,可不能容别人先来退亲。”

他匆匆忙忙的走了,布氏在后面还有许多叮咛的话都来不及说出来,她追出去几步,已经听见大声甩门声音。邵氏很快过来打听消息,听得布氏的话,她低声提醒说:“母亲,我瞧着二婶明显是不想毁了这门亲事,她一心想着把月儿嫁进那人家去。她跟我说,以月儿的条件,那算是高嫁。”

第三十章 发生

邵氏细瞧着布氏的神色,见到她略有些担心的神情,她想着闺中好友暗地里传给她的消息。她低声说:母亲,月儿妹妹的亲事,只怕男方会执意悔亲,我们这边只怕要早些做打算。“布氏惊讶的瞧着她,说:“当日许亲时,他们家可是瞧中月儿旺夫家的命数。”

邵氏苦笑着跟布氏说起那人家的事情,说:“那家的长辈们是欢喜月儿妹妹的端庄规矩,可是那家的男子先前则是听从父母的安排,可有也可无的样子。可是他后来遇见一个迷了他心眼的人,跟家里闹着要解了婚约,要娶那人进家门。

前天,那男子外出从马上摔了下来,伤了腿,而那女子偷偷跑来看他,那男子借机跟家人再闹悔婚约的事,听说家里的长辈已经心软起来,有心想要成全他。”布氏深吸一口气,说:“已定下婚约的男人,跟别的女子私下这般的亲近,放纵任性如他,为人夫婿只怕是只能让女人伤心不已。”

邵氏见到布氏并不反对悔婚约的事情,她想起宁氏提及这桩婚事的欢喜神情,她低声说:“只怕二婶早听说过这些流言,她至今都不曾跟家里人说过什么,她大约是非常的赞成这桩亲事。”布氏轻轻叹气点头,说:“你二叔听说过之后,他大约会让人去打听一二,他不会让月儿过苦不堪言的婚姻日子。”

邵氏放心的笑了起来,说:“这样的事情,应该容易打听得消息,那男人都不曾想过要隐瞒外人,只怕也是等着我们家的人上门退亲。”遇见这样的事情,由女方主动退亲是伤害最轻的一种处理方法。可是同样有许多的女家,一定会坚持到最后,执意要守着这样的婚约。

布氏沉思片刻之后,她心里却担心如果宁氏和季安月母女执意要坚持婚约,那样季守成也无法去做主。她轻轻叹气说:“我现在担心你二婶不肯悔婚,她会坚持月儿嫁过去。”邵氏一脸惊色的瞧着布氏,说:“为什么?二婶不是一向很疼爱妹妹们吗?”

布氏嘲讽的笑了笑,说:“你二婶一心想把女儿嫁进她认同的人家,想让她娘家人知道消息之后,对她羡慕妒忌不已。”邵氏微微张了张嘴,说:“这是什么怪想法,月儿妹妹的亲事,怎么能这么去计算?母亲,二婶娘家有谁和她相处不来吗?”

布氏瞧着邵氏的神情,想着她总有一天会知道有些旧事,她暗忖片刻后,说:“你二婶家有一个堂姐姐比她年纪大两岁,却比她要晚许亲事。当年你二婶嫁给你二叔时,听说她堂姐才由她外祖家做媒,把她嫁进高门。后来听说夫妻恩爱儿女成双,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极其不错。你二婶一直觉得她外在内在的条件都要比那姐姐好,只是命没有她好。

可是她也不想一想,高门也有不同的人家,她那堂姐外祖家当年也不是轻许亲事,而是把人选了又选,才选了一个合适的人。她这般随意,害得还不是月儿吗?”邵氏轻轻皱眉头说:“一家子姐妹,这种姻缘命中注定的事情,是能争来争去能改变的吗?二婶只是心气太高而已。”

邵氏抬眼瞧着布氏的神情,她想想喃喃道:“母亲,月儿的心里大约也是愿意这门亲事。”布氏听着邵氏的话,苦笑起来说:“你说得也是,那孩子平时瞧着就是一个心高的人,她又没有经过事,那受得了这样打击。只是你二叔去叫人查一查,自家人心里有底。两边要是无心悔婚,婚事继续下去,那男家的长辈面对月儿时,也能有几分心软慈爱。”

婆媳两人面面相觑,只觉得那门亲事到现在,已经是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她们觉得这样的大事情,只能看当事双方长辈们的想法,外人是借不上多大的力,只能在一旁静等事态发展。布氏跟邵氏提了二房年后要自立的事情,她立时欢喜起来。

邵氏笑着跟布氏说:“母亲,我会把今年的帐算得清楚条例明白,二婶要查看起来,我也有话说。”布氏轻点头说:“是啊,我们这一房当了这么多年的家,也应该到了让她知晓撑起一个家的生计不容易,免得她一直以为你二叔给的家用银子太多。

月儿亲事没有安稳下来,他们那一房还有得闹,只要没有借事闹到我们面前来,就由着他们去闹。你记得你是小辈,用不着多出声。你二叔是精明人,如何做是最好的选择,他一定会最快有决定。这些年下来,我们大房也不是说做得尽善尽美,可也算是对得起季家所有的人。”

季守业派人约季守成到一园书房下棋,兄弟两人这一夜手谈了几局,又说了许久的话,等到两人出书房门,兄弟两人面上坦然自若。季守业回来跟布氏说:“我跟二弟说了,他说会去查一查,他不会因为想成就这门亲事,就委屈女儿要忍气吞声下去,也不会因为别人家门第比我们家高,就一定要把自已的女儿踩得贱起来,都一定要嫁过去受气。”

布氏轻声说:“这样也好,男方要是有心继续这门亲事,一定会拦阻外面的消息。男方要是不想这门亲事,那些风声就不会隐瞒下去,而是会有实证放出来。”季守业轻轻叹息一声说:“三儿过了年就要成亲,有些事情,要叮嘱他多注意一些。”布氏轻轻笑了起来,说:“他们两个小的一直好着呢,订亲的事情,还是他极力促成,才不会有什么怪事发生。”

夫妻两个提及自家孩子的大事情,两人心里都欢喜起来,只觉得良缘成双,是为人父母的欣慰。季守业顺带提及季守家的来信,说:“前一阵子,边城乱了几天,听说是那边国家天灾引起来祸事。那事都影响到老三那里,他说让我们家里多存一些自家吃用的粮食。唉,老三小时那般懂事可爱,成亲时,也是选了他自个看中的女子,宁儿的母亲也是一个知事的女人,唉,他就是不长情啊。”

第三十一章 旧事

冬天里,家里家外的路面总是不得干爽,不是被雪花薄薄的盖上一层,就是雪化后满地的泥泞的模样。季家的男孩子们还需出门上学堂,女孩子就被关在家门里,进行各种的自修。

季安宁和季洁悦的年纪尚小,大人们对她们也没有过高的要求,她们只需花用上午的时光,认真的认几个字,再好好的写几个字,有心思时,跟着季安玉和季洁清两人学几笔画,余下便是两人的大好自由时光。

这些日子,老园东厢房的动静比较大,季老太太身边的侍妾几乎只余下季宝花姨娘和另一位年轻貌美如花惜水般的小美人。季安宁瞧多季老太爷身边女人娇柔如花似水淋过的模样后,她的心里多少有些为季老太太感到不平。

这些日子,布氏有意无意常和邵氏提及季家从前的事,她也不曾避开过孩子们的面。她说当年季家顶着半个官家的名号,其实在她嫁进来的初期,季家的四壁空空,非常的穷困。季老太爷的月例不多,却非常的好面子,一向又大男人作风,只交给家里少许的家用银两,就不再理家里的事情。

季老太太一个人撑着一个家,季家上有两老下有小,中间还有几个常来常往顺带捞着好处回夫家的小姑子。季老太太上孝老人,中间善待几个因穷困时常回家的小姑子,下面还能让两个儿子有书可读,就凭这三点,她成为当地最有名的贤良精明女人。

布氏当着四个孩子们的面,自然略过许多不能说的事情。她在心里轻轻叹息几声,如今她瞧着季老太太如同古井不生波的神色,心里总会想着,换成另外一个清贫人家的女子嫁进来,不去改变季家的家景,季家是不是如同从前一样的安和无多的吵闹。

季老太爷和季老太太当年愿意许亲给商户人家的布家,就是瞧中布家的家境相当不错,布氏又是家里受宠爱的女儿,她上面的姐姐出嫁时,嫁妆都丰厚得让人羡慕不已。轮到布氏时,一定嫁妆不会太薄。果然如他们夫妻所料,布氏带了跟她姐姐一样多的嫁妆嫁进季家,她比季老太太会经营,短短一年,季家的生活得到改善。

季老太太在这一年里有了季守家这个小儿子,当然这一年里,布氏接了掌家的权利后,季老太爷很是自觉的不交家用银两回来。这一年里,季守业因为年青精明能干又极其会处人处事,得到上面人的提携,直接提拔到熟州城里任小官。

季守业和布氏的打算是她先留在家里服侍老人,再顺带养胎,等到家里情况稳定后,得到季老太爷和季老太太的许可,她再带着孩子一块熟州城跟他团聚一块生活。可是两人计划真赶不上变化,未到长孙季树正满月时,季老太爷在外面的事发,季老太太是痛不欲生不得不直面男人变心的现实。

布氏轻轻叹息着说:“我原本在家里有的嫁妆店铺,为了一家人在熟州城有住的地方,不得不全部转手到我姐姐的手里。而我姐姐因为知道我们家的实情,她以比市面价格更高一成的价格接手过去。那几间店铺的生意一直旺,这两年,你姨母私下问过我,要不要以原价收回店铺。”

在邵氏平静的眼神下,布氏轻轻笑起来说:“我记你姨父和姨母一家人的恩情,那几间店铺是不会再收回来了。现在季家在熟州城的店铺,你父亲都算成是还我的嫁妆店铺。季家,当年是一穷二白来到熟州城,所以也不存在分家的麻烦。”

布氏这一番话是专门说给邵氏听,专门安一安她面对宁氏挑刺的应付。季安宁自是明白,她虽说是三房的人,可是布氏时常是忘记这桩事情,这与季守家是由她亲手带大的小叔子有关,更加重要的是与田氏有关。田氏是一个肯为儿女着想的母亲,她在走之前,专门交了一间生意最旺的嫁妆店铺的营利给布氏,用以供养一对儿女的花用。

布氏自然是推拒不肯收,她觉得季树立兄妹年纪小,吃用不了什么东西,再说他们又是嫡亲大伯伯母,那可能养两个孩子,都要寻弟妹要花用。田氏是坚决要把这事处理妥当,她笑着说:“大嫂,我不能守在儿女的身边,已经是对不住他们兄妹两人。那我出银两来供养自已的儿女,心里多少有些安慰。大嫂,你收下来这间店铺的营利,我在外面也能安生过日子。”

布氏最终接收下来,按月登记了这间店铺交来的营利。她跟季守业商量说:“这些银两我存下来,将来用与立儿和宁儿兄妹。”季守业心喜弟弟和弟妹的懂事,也心悦自家妻子的大方不计较,他笑着说:“这事交给你,你如何处置都行。只是三弟妹只怕不会肯再收回养儿女的银两,你一定要还回去,到时就换一个名号还回去吧。”

布氏笑着点头之后,跟季守业商量说:“三弟妹手上也只有这一间店铺生意最好,另外几间店铺生意勉强维持生计。他们将来总要分出过日子,我担心那时以三弟的性子,大约是顾不了孩子们。我把这些银子存下来,遇到合适的院子,或者是店铺,就以立儿和宁儿的名义买下来,等到他们兄妹婚嫁时,再交到他们的手里。”

季守业在经营方面一向信服布氏,季家是因布氏才会有这一番好光景,季守业对妻子的感情是爱重有加。季守业笑着伸手握了布氏的手,说:“你别太辛苦了,遇见合适的,想着他们就行。等到大儿媳妇能当家后,你在家里多休养身子,等到我闲时,我们去你城外的农庄里过几天清静日子。”

“噗”布氏一下子笑喷出来,她笑着摇头说:“我不信你放得下家里的事情,那份清闲的日子,我和你,就不要再多想了。”夫妻两人相视而笑,同时感叹的一声,他们年纪轻轻接手家里事,那时候开始就再没有心思想过小夫妻的清宁小日子。季守业轻轻叹息一声说:“我对得起父母,对得起两个弟弟,对得起儿女,独独对不住你,让你跟着我受累了。”

第三十二章 大事

布氏笑看着季守业,她反手握住季守业的手,两人的手,都不再有年青时的生嫩感,却在交握在手里时,觉得最为安稳。布氏笑着说:“你待我的好,让我觉得做什么都心甘情愿。再说,我遇见的是你,我信你性情象母亲居多,你不会让我有后悔的时候。”

布氏对季守业人品的坚信,令他一向冷峻的脸色,都缓和下来,他低声笑起来感叹说:“我一直庆幸,你是我的妻子,多亏你一直陪在我的身边。要不,当年父亲母亲两人之间突如其来的变故,足以让做儿女的人心神大乱。”

布氏笑瞧着季守业说:“都过去了,如今父亲和母亲各自安好,我们做晚辈的尽了能尽的孝心。”季安业瞧着布氏神色平和,他非常感叹的说:“儿女亲事上面,一定要慎之又慎。当年我外祖是瞧中祖父官家的身份,想着母亲生得不错人也能干,嫁进同样农家的人家,不如嫁到季家来。

父亲年青时,品貌瞧上去也行,他又自认样样皆好,自然是有些瞧不上眼农家女出身的母亲,可是家里的条件不行,他在亲事上面,没有做主的权利,只能认命下来娶了母亲进家门。当年我家许下你家亲事时,母亲把那些话跟我说了说。

说她不愿意我成亲后,心气一直不平怠慢你,两人委屈着过日子。她让我在远处瞧一瞧你,自个决定下来要不要迎娶你。那一日,我在远处瞧着你,你一脸笑容跟身边人说话,我只觉得谁都没有你的笑容明亮。”布氏的脸红起来,季守业从前不曾提过这事情,她一直以为是因人牵线媒妁之言成就两人的亲事。

布氏曾经担心过季守业心里会瞧不上她,可是两人成亲相处下来,季守业待她一直是体贴细致。她在生下长子次子之后,见到季守业对她始终如一的好,那心安下来。夫妻两人说着从前的事情,把互相初次相见的事情,又提了提,才知在成亲前,他们都曾经见过对方。

两人这一时忘却现实中的麻烦事情,同时忘记季老太爷执意要去城外十层道观修道的事。前一阵子,季老太爷不知从何处听说十层道观的名声,正闹着季守业兄弟要陪着他去一趟,他说他现在要清心度日,要他一直在家里呆着,他是怎么也无法静心呆下去,要想他长寿,就让他去道观参悟大道所向。

十层道观在熟州城也算是小有名气的道,观里道观主的医术不错,他对穷人,一向不收诊银只收药材费用。可是对求道之人,那价码就不低了。季守业的眼神暗了暗,跟布氏说:“父亲执意要去十层道观,我跟二弟要求他,先把身边的人清理干净。

我看那个宝花小小的年纪心眼奇多心思也不下,她的生母的根子坏了,这次要是能借机把她清理出季家,你和儿媳妇理家当事就省心。”布氏轻轻叹气,凑在季守业的耳畔低声说:“这一回,父亲心里有数,他再也伤不起精气,主动把后院里的人,又清了一遍,后院走得快空起来。

那个女人的心思已经活泛起来,我听人说她在打听外面的行情。她还能再嫁再跟人再生子,这都不是难事,只是父亲现在不曾松口让她走,她也不敢表现出想走的心思。再加上有宝花那样一个女儿,为人母的心,让她一时迟疑不定。”

季守业心情烦闷起来,他低声说:“她要是想把孩子带走,也由着她带走吧。”布氏苦笑起来说:“那孩子年纪小小,只怕早已成精。她现在是那女人走一步跟一步,心里大约也明白生母想舍了她的心思。那个女人是绝对不会带孩子走,父亲也是绝对不会许那孩子离了季家门。”

季守业眼里闪过愤慨的神情,他是嘲讽的笑了起来,说:‘父亲不知如何做得出来这些事情,他将来如何去面对祖宗家法,让嫡长子帮着他养他的妾室和庶子女。我是清了一批又一批,幸好他以后再不能给我们添上什么上不了台面弟妹,我再操十一二年的心思,这事就能一拍干净。”

布氏心里也烦躁起来,虽说季老太爷的庶子女的人数不多,可是做父亲的人,要长子长媳妇来操心供养他们长大,不管放到哪里去说,都有些说不过去。季老太爷生而不养,可是季守业夫妻却不能放任下去,只能他们操心供养他们长大。

布氏一直担心着,这些人将来会不会成为白眼狼,反过来为难他们。布氏尽量在一定的范围内,对他们的照顾,做得让他们无可挑剔。布氏在他们的亲事上面,也尽量听从他们的意思,只是她还是把那几个适龄的庶妹嫁得远远的去。

季守业和布氏对季老太爷在很多年前就已经绝望了,现在他一心要求修道,两人心里还是希望他能迷道久一些长一些。只是两人比任何人都明白,季老太爷大约只是一时的兴致,要他过清静无为的日子,他大约只会有生不如死的感觉。季守业兄弟终究挡不住季老太爷一心向道的决心,兄弟两人挑了一个不下雪的日子,把他送到城外山上的十层道观。

在孩子们误以为季老太爷晚起不用请安的日子,季老太爷去了十层道观里小住三日。果然如季守业和布氏夫妻所意料,他在道观住了三天之后,一大早上,他直接让小道帮着找了马车坐了回来。他从道观回来后,第二日,在孩子们请安时,他顺带给孩子们讲了大道所向,他讲得含糊其词,孩子们一个个也是有听不明白,只是跟着点头应付他。

季树立和季安宁兄妹在这样的日子,接到田氏寄来的书信,他们夫妻是无法过年回来。季树立非常的伤心,他心里明白父母是无法回来的,可是心里还是盼望着他们归来。而季安宁相对来淡定许多,布氏早已经跟她说得清楚,父母远在外面,路途太过遥远,近几年,季家没有大事,他们是不会回来。

第三十三章 白费

冬天最冷一日的清晨,天色还暗黑着,季宝花的生母已悄悄的从侧门离开季家。季宝花醒来时,天色大亮,她四处未寻找到生母,便一声尖叫哭喊着奔向老园的东厢房。季老太爷已经早起正用着早餐,他吩咐大丫头赶紧把季宝花迎进来。

季宝花瞧见季老太爷直扑过去,扯着他的衣裳,一遍又一遍语无伦次的跟季老太爷说:“父亲,我娘不见了,我没有找到她。”季老太爷瞧着她这般小可怜的模样,心里怜意深切,赶紧吩咐身边的人,快去把要来请安的人,直接挡在院子门外。

季宝花在季老太爷怀里哭了好一会后,都没有听见父亲如平常一样对她说,一切有他,他会帮她寻找到生母这一类的保证话,她的心里多少是有些明白过来,这一年来,后院里走了的人,她曾经听人说过,她的生母有一天也会抛弃她一走了之。

季宝花干脆的用双手把脸上的泪水擦拭干净后,问季老太爷:“父亲,娘是不是不要我和父亲了?”季老太爷听着孩子的话,他的老脸都要羞得红紫起来。他要是有心想要强留住季宝花的生母,那个女人这一时也是走不了的。只是季守业已经跟他言明,他的女人由他自行负担起来,从来没有儿子一定要帮父亲来供养不相干的女人。

季老太爷如今只能眼瞧着女人在面前晃荡,他无法再如从前那般实打实的常动手动脚,他对女人容貌年龄的要求更加往低龄化方向发展。再说早在两年前,他对季宝花的生母已经没有好种兴致,只不过看着她平日很会体贴他的心意,才一直由着她在身边服侍。季守业的话出来后,就成为压倒最后一根稻草的源头。

季老太爷也想在季宝花面前,做一个慈爱的父亲,自然不会把这原因说出来。他转着弯说:“宝花啊,你看父亲已经老了,还以后还要靠你的大哥来养你和你的兄姐们。你娘亲这般的年青标致,父亲不忍心拖累她最后孤零一生,就想着为她好,早些放她出去,她还来及再成一个家。”

季宝花心眼奇多,可到底还是一个孩子,她很有些不明白的瞧着季老太爷,数着手指说:“有父亲,母亲,娘,宝花,哥哥们嫂嫂们,侄子女们,我们是一个家啊,为什么我娘还要去另外成一个家?”

季老太爷的神色不太好看起来,他从来不曾真正照顾过儿女们,虽说他待季宝花格外宠爱,那也是建立在她乖巧听话的基础上面。季宝花算是特别机灵的孩子,瞧着季老太爷的面色不对劲,她立起收回到嘴边一连串的问号,转而向季老太爷要求保证,他绝对不会抛弃她。

季老太爷反正也不曾真正养育过孩子,年青时,孩子们由季老太太抚养照顾,人到中年后,在外面生育的孩子,直接带回来交给季守业夫妻去照顾打理。他相信季守业夫妻对多养一个孩子不会有太大的意见,他立时给季宝花保证一定会好好的照顾她。

父女两人在一块说着话,季宝花小脸上的神情,还是透过一股伤心,她瞧着季老太爷的神情,低声跟他说:“父亲,你知道我娘去了哪里?我想再去瞧瞧她,就跟她说一小会话。”季老太爷没有想过要打听季宝花生母的下落,他心里明白,那是一个守不住的女人。昨天给的放契书,今天早上连女儿都不交待一声就跑了的女人,只怕心里对女儿感情也不深。

季老太爷心里暗自恼怒季宝花生母对他薄情,他心里就从来没有想过一个二十多岁的女人,明知跟他再继续下去就只有一条死路可以走,这好不容易有了新生的路,她如何不赶紧成行走路。

此后,季宝花终其一生只隐约听过有关她生母的传闻,却从来不曾证实和面见过那个女人。她们母女缘份只有这么长的路,季宝花没有任何选择要依靠着季老太爷活下去。她从这一天开始,从前曾有过的温情彻底的变得冷起来,遇事从来只有算计,少有感情冲动的时候。

季安宁此后再见到,见到她在季守业夫妻面前那一脸温顺谦和的笑容,她都有些不认识她。而私下里,季宝花也不再跟她和季洁悦直接对上来,她在不利于自已时,又想得到她们手里的东西时,常一脸阴沉的神情,盯住她们两人,以长辈的身份要求她们两人退让。

季安宁从来是那种是我的东西,我愿意送你,是我的人情,我不愿意,那也是我的心情。而季洁悦是言语拒绝之后,季宝花再要多言,就直接出手教育人,季宝花自然是一样会还手过来,只是她的手脚慢,每次都以季洁悦一面倒赢,季宝花则输得奔跑哭泣到季老太爷面前告状告终。

季老太爷就是天生只会拉偏架的人,他每次都会派人来找季安宁和季洁悦过来说话,他会温和跟季洁悦寻问经过,跟她小声叮咛说:“悦儿,女孩子不能对人动手。”季洁悦通常是低头闷闷的哼几声,就这样的应付过去。季老太爷转过头来,他严厉的训导季安宁太不懂得平衡姑姑和侄女之间的关系,她学的字,读的书,全给她白费了。

季安宁直觉得季老太爷不象是她的嫡亲祖父,他的样样表现出来象她的继祖父,完全是一个后父待继子女一房的真实表现。原本季安宁还有些歉然,在季宝花和季洁悦动手当中,她嘴里说着劝和的话,手却一直拉扯着季宝花的衣裳,方便季洁悦直接对她动手。

季老太爷头上顶着一个大大的’孝‘字,季安宁不管如何都只能在他的面前表现出孝顺姿态。她低垂眉眼低声说:“我听祖父的话,日后宝花姑姑和悦儿侄女万一还是动手脚打架,我劝不了她们停手,我听祖父的话,就直接对她们两人上手,每人一巴掌,正好平衡了她们的关系。”

第三十四章 闹

季安宁一脸求表扬的神情,抬头瞧向季老太爷,见到他一脸纠结神情,她继续再表功劳般的开口说:“祖父,你也觉得我这样做得对?”季老太爷目瞪口呆的瞧着季安宁,只觉得这孩子走的套路可跟一般人明显不同。

季老太爷瞧着肥肥白白短短小小的小女童,立时觉得是她年纪太小,听不懂大人字里行间的意思,所以她说出来的话,听上去道还是那个道,可方向是南辕北辙。字面上,季安宁没有错。季老太爷有心多跟季安宁训导两句,可是低头瞧着她一脸懵懂不解的神色,他立时息了那番心思,也无心跟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小孩子纠结下去。

他吩咐大丫头把两个小女子送回一园去,吩咐她顺带把季安宁说的话,重复讲述一遍给布氏知道。季安宁和季洁悦在前面跑,大丫头紧跟着后面,听见季安宁跟季洁悦说:“悦儿,下次可别跟那个宝花动手,我可不想打了她巴掌之后,还要摸一下你的脸。”

大丫头远远的跟在她们的身后,她对两个小女童之间的对话,一律当做没有听见一般。老园东厢房近来换人太快,她被季老太爷亲手点在身边服侍时,那心一下子是凉透顶了,季老太爷是什么样的人,她还是一清二楚,可是不去又不行,只有硬着头皮上。

大丫头现在想想心里松快许多,老园有些心大的丫头,心里是盼着季老太爷能早一些康复过来,可她的心里盼着季老太爷再晚上两年恢复过来。那时候她到了配人的年纪,希望一园的主子们,看着她本分的份上,给她配一个同样本分的小子,她会把小日子好好过。

季安宁和季洁悦到了一园的院子门口,两人不约而同的放轻脚步声音,步子也走得不急不缓起来,从后面瞧上去就象两个姿态极其端正的小女子在行走。她们快走近院子门口时,听见里面有几人气愤的说话声音,两人顾不着跟在后面的大丫头,立时闪在院子门框边探头往里面张望起来。

“仙姨娘的家人在门外闹?他们有什么可闹之处,仙姨娘已经走了许多天。”“季宝花的兄嫂在外面要求见一见季宝花的姨娘和她?”大丫头自然跟着季安宁和季洁悦两人躲藏起来,她听见里面说话声音,她不由的惊讶起来。

仙姨娘曾经跟她们提过,她的家人全没有了,她是她叔婶贪财卖出来的,原本要卖到脏地方去,只因为她以死相逼,才给卖给季老太爷做侍妾。季安宁和季洁悦听见里面的话语,再转头瞧见大丫头面上的神情,她们两人交换下小眼神,手牵手着往院子门方向奔去。

大丫头一时有些迟疑起来,又抵不过同样的好奇心,她紧跟在她们的身后往院子门口去。季家门外非常的热闹,衣衫褴褛衣不蔽体的男男女女扑在地上哭喊着,要寻亲人要见亲人,哭诉季家人拦阻亲人相会的种种的不是之处。

他们话里话外都在暗示季家是苛刻的主子人家,外面围上来的人越来越多了起来。布氏和邵氏带着一群仆妇赶过来时,见到那两个小女子趴在院门上的身影,她们两人的眉心跳了跳,布氏转头跟身后的管事妇人,低声吩咐了几句话,那个管事妇人从人群里闪退出来。

季家的院子角门打开,邵氏还着仆妇们出去后,让一个仆妇当着众人的面,把仙姨娘和季宝花姨娘的身份说了出来。那个仆妇口齿伶俐的把前因后果说得清清楚,言及两人虽说是姨娘的身份,可是都是签下死契的人。季家主子宽厚为人,因老太爷年老喜清静,已经将两人放出去,许她们另嫁过日子。

邵氏等到仆妇说完之后,向着趴在地上哭闹不休的人,平静的开口说:“你们如果真心挂念着家里的出来的姐妹们,她们在季家这么多年,你们从来不曾来探望过她们一次。如今你们闹上门来,我们季家人容你们这一次,下一次,再闹,直接报官家来处理。”

她转而语气放得松软一些说:“两位姨娘的放契书,都已由她们亲自按了手指印,在官府上册。你们有心要寻她们回家安居,她们前些日子离开的,想来走得并不远,身上又带有官府发的路引,你们寻着路引去,还能寻她们回来团聚过日子。”

邵氏说完这些话,带着仆妇人们重新进了院子角门,直接吩咐着闭紧院子门。季安宁和季洁悦继续趴在门上往外张望着,见到那一群人如同失了主心骨一样,眼神四处乱张望着,又抬头瞧一瞧季家关紧的院子门,有几个便互相挨着低声言语着,却无一个人起身,也无一人敢再继续喊闹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