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古怪,倒是耳目一新,相信各家夫人会很喜欢的。”节南其实也到过沙漠,北燎西接楼兰。

“那就好。”延夫人用水斗舀一勺清泉,开始煮水,“也不怕六姑娘笑话,我很久没有应酬过了,要不是因着老爷的关系,我其实更喜欢像这样,也不用烦恼说什么话,怎么说话,招待六姑娘这般不拘小节的小友,不会嫌我土气老气。”

节南见延夫人左右转了转头,又看到自己身旁的茶罐子,即刻给延夫人送过去。延夫人接得自然,悠悠挑出茶叶。节南又帮忙揭开壶盖。

月娥笑道,“夫人和六姑娘真是默契。”

延夫人侧头望了望节南,福态中竟现隐隐华贵,笑容恍若慈母,“我一见六姑娘就说不上来得高兴,可惜我那死心眼的笨儿…”

“母亲说谁笨儿?”一身五品官服,但已取下官帽,延昱从门中大步走出,昂藏身躯矫健如豹。

节南心想,怨不得延夫人说自己不舍儿子娶媳妇,相貌堂堂如此好儿郎,哪个作母亲的舍得?

“我就生了你一个,你说谁是笨儿?”延夫人语气似带轻怨,眼里却尽是慈母温柔,“我正同六姑娘抱怨,你这个笨儿子一点不懂为娘的心思,只顾娶自己喜欢的,却也不问问为娘是否喜欢。竟也不等父母回来,就自己谈下了婚事,怕父母不肯帮你说亲似得。”

延昱对节南作了浅揖,笑得颇无奈,也似尴尬。

节南起身,淡淡屈膝。

延夫人看看这个,望望那个,幽幽叹息。

第368引 小六难当

延昱听得那声叹息,尴尬更甚。

节南也听得那声叹息,只觉有趣。

延昱莫可奈何道,“母亲,莫教小六儿笑话。”

小…小六儿?!

节南嘴角弯下,抿得要笑不笑,心道延昱这到底是想撇清呢,还是想弄得剪不断理还乱呢?

“小六儿?”延夫人也不可能漏听称呼里的亲昵,反应却出乎节南的意料,“这个好,我以后也叫六姑娘小六儿,一听就像自家人,不会觉着生分了。”

节南真不知该说什么好,反正这座城里各种高手,她要尽量谦逊,“今日多谢夫人款待,改日再登门回礼。”

“你这才刚来,用过晚膳再回去也不迟。”延夫人却不让节南走,招手让儿子坐过来,“你俩帮我盯着这壶茶,月娥随我走,我去吩咐膳房加菜,很快就回来。”

“母亲”延昱喊了一声。

延夫人根本不听儿子要说什么,将儿子按坐下去,转身就走。

延昱看看节南,笑了起来,“我母亲有些任性。”

节南盯着水壶,“那也是你和枢密使大人宠出来的吧。”

延昱正襟危坐,神情却轻松愉快,“小六儿说对了一半,是我父亲宠出来。”

节南却嫌跪坐累了,索性随意坐下了,一手拿着竹箸搅动壶里的茶叶,没瞧见延昱愉快的神色,却听得出他声音里的愉快,“延大公子”

“大哥。”延昱纠正节南。

节南率性,“别庄那会儿倒是无妨,如今再喊你大哥只怕不大好。”

延昱奇道,“为何?”

“今日我去了趟崔府”节南顿了顿,总算抬眼看了看延昱,见他一副让她说下去的表情,心想干脆说清楚也好,省得这对母子在她身上浪费亲情,“和玉真姑娘算是闹翻了。而她既然要嫁你,我再叫你大哥,她听到会如何是想?”

延昱竟无惊讶,“你与她才闹翻么?我还以为你俩在崔府别庄就闹翻了。”

节南半张着嘴,哈了一声,“也对,那日你都看到了,不过既然你提到这件事,我也正好请教。”

延昱这时可没有半点大丈夫的不耐颜色,“你想问那日你走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变成如今我要娶她。”但看节南点头,继续道,“长话短说也就一句话,女子名节比性命还重,既然已经有了闲言蜚语,我不能不负责任。”

节南手肘支着膝盖,手掌托着腮帮子,眼角着延昱,“大哥说得真是冠冕堂皇,可我怎么听说是大哥自小爱慕明珠佳人,非她不娶,等了这么多年后,终于实现了夙愿。”

这时还是叫声大哥得好,可以仗势欺一欺兄长。

“这个嘛”延昱干咳着清清嗓子,“小六儿别笑话大哥,大哥确实倾慕玉真姑娘已久,所以心里还是很欢喜的。”

节南撇笑,“这个嘛瞎子都看出来了,若非情深意重,怎会明知玉真姑娘心仪他人的情形下,欢欢喜喜当新郎官,也不介意当一根救命稻草。”

延昱皱起眉,忽然伸出一只手来,用大拇指抹平了她脸上那丝歪笑,“小六儿,大哥我不喜欢你冷嘲热讽的刁模样,收敛些吧。”

节南立刻坐直,目光森冷,“不喜欢就用嘴巴说,动手动脚干什么?”

就是她亲哥哥,敢捏她脸,都得先问上一声行不行,他一个半吊子的大哥居然碰她的脸?真是给他三分颜色,他就开染坊了!

“用嘴巴说只怕没用,这样你就长记性了,以后有话好好说,不要太过刻薄。”延昱半点不惧节南的冷然,“你向我请教,我就好好教你。喜欢玉真是我的事,娶她也是我的事,她喜欢谁与我无关。至于你同玉真闹翻,也无所谓,是你我二人兄妹相称,与玉真并无干系。”

节南听得明白,延昱的意思就是他掐她脸是大哥教训任性小妹,而崔玉真是他媳妇,和她这个当妹妹的没关系,断交绝交都没问题。

“你…”听是听得明白,就是不太反应得过来,总觉得哪里不大对,真像自己有一个正儿八经的兄长,长兄如父那种,还会教训她。

不是吧?

在桑家,她爹是老大,她就是老二了啊,俩哥俩姐根本不敢管她,怕她就和怕爹是一样的。怎么事到如今,冒出这么个家伙来?起初老亲老切得要认她当妹妹,她还小感动了一把,这会儿才发觉是克星啊,哪里是多个哥哥,简直多了个爹!

“延大公子。”想到这儿,节南决定还是要把称呼彻底掰回来,“我当初没答应认亲,虽然说过叫你一声大哥也无妨,毕竟喊你大哥的人多得是,不过我再想想,还是矜持一点儿好,我又不是萝江郡主她们,你们从小一起玩到大的。”

延昱突然笑出了声,“哈哈,以为你这姑娘什么都不怕,却原来怕管束你的人。”

节南扯扯嘴角,“不好笑,大公子饶了我,我自幼野惯了,这种突然跑出一个爹来的感觉,实在不太好。”

延昱大笑,“方才我一时冒犯,虽说并无恶意,行为却草率,小六儿见谅。但我也有一句说一句,你与玉真之间如何,同我确实无干。”

怎么还是小六儿啊?节南眉毛扭成虫,可也没辙,“随大公子的意吧。”

茶煮开了,节南拎起茶壶,慢条斯理地斟茶。

“等母亲与各家熟悉了,我会请她帮你留意合适的人选,为你挑一门好婚事。”

当谁不知有其母就有其子,而且这位比他母亲可厉害得多,带着命令语气要给她牵红线呢!节南觉着头疼了,而她本来和延昱说话是不用脑的,知道延家搬到赵府隔壁,还挺高兴。

“大公子自己姻缘圆满,就想着给大家都找到好姻缘,这份好意我心领了。”茶壶还半满,节南却起了身,“突然累了,想早些回去歇息。大公子应该听说了观音庵外的事吧?”

延昱点头,“知道,小六儿受了箭伤,看着气色却不差。你今日若不来作客,我本打算到赵府探望你的。”瞬间反应过来,“啊,是不是我提帮你做媒,又惹得你烦我?”

节南笑笑,闷头就走。

大哥啊大哥,一不小心,会不会成为大祸啊?

第369引 欢喜冤家

节南要走,延昱也不拦,只是跟着下楼,问小丫环要了一盏画灯,悠悠替节南提灯照路。

天空从烟绿到墨蓝,一层层青仿佛在织机上编着,很快周围就暗了下来。风中有干草和黄沙的味道,真有身处漠原的一丝错觉。

身旁这位为她挑灯的男子,换作任何人,节南都不会觉得怪异,但延昱从邻家大哥转化为霸道家兄,她可一点不享受。也许是她性子本来就怪,与人相处一旦感觉没来由得不顺气,就会立刻拉远距离。

要说王泮林也是霸道的,起初慵懒中见狠决无情,然而他至少讲理,让她还算心甘情愿为之跑腿。不像延昱,今日在自家里的两番言谈举止,是毫无理由的霸道,好像真当她桑节南是亲妹子,什么都得他说了算,她只有乖乖听话的份。

“赵大人官升工部侍郎,赵府上下应是欢喜一片了吧。”延昱这时的语调一如从前亲和。

节南哦了一声。

“那你可知,崔五郎因私渎职,兰台大人令他停职反省,减半年年俸?”

节南不知,所以语气微扬,“是不是罚得重了?他也是不得已,总不能放着妹妹不救,尤其那些歹人并未通知崔府其他人。”

“话虽不错,但他当时身有公务,不经上官允许,只是交待了下属就擅离职守,又恰巧在他离开时出了事,上峰不可能不问责。”

“到底出了什么事?”节南忽有所觉,延昱与她闲聊,就没有那种无法呼吸的压迫感了。

“太学学院长傅大人让一伙强盗劫财,才发讯弹求救,虽然巡城守兵及时赶到,却想不到那伙强盗异常顽劣,竟杀光了第一批守兵。傅大人没能逃远,身挨四五刀,还好遇上增援,暂时保得一条性命。”

延府可不像赵府那般清静,仆从一撂撂得走动,婢女一列列得穿插,一见延昱,就纷纷行礼喊大公子,延昱淡笑而过。

节南等一拨人过去,才问,“为何是暂时保得性命?”

傅秦遭劫?巧合乎?

延昱笑道,“小六儿当真聪慧,一抓一处要点。傅大人失血过多,仍处昏迷之中,御医也束手无策,只能尽人事看天命。本来要是没有傅大人受伤这事,兰台大人还能替衍知挡一挡,但如今傅大人危在旦夕,朝中就有不少大人质疑,是否是崔五郎失职才导致如此严重的后果。”

节南这时不由力挺崔衍知,“什么鬼话!要是指望一人就能改变结果,南颂朝廷也没希望了!难道除了崔五郎,那晚负责的其他武官都是饭桶?”

“之前我瞧小六儿和衍知横眉冷对的,还以为你会幸灾乐祸,没想到众人声讨之时,你反而力挺他。莫非你性子天生叛逆,非要跟多数人唱对台?”灯火摇摇,延昱望着前方,侧面似若有若无一抹笑。

“就事论事而已。我看傅秦遇袭与崔玉真遇袭这两件事大有文章,说不准是关联的,有人设局想整崔五郎。崔五郎平步青云,扶摇直上,少不得惹人眼红。要是我,大概会怀疑带人增援的武官,或者关键时刻救了傅大人的那位人物…”

节南说到这儿,惊觉身边这位也是新晋武官,连忙瞄一眼,想不到正对上延昱含笑的目光,慌慌张张调开视线。

“从我与小六儿初见,就觉小六儿胆大过人,如今光是佩服已不足以形容,居然光凭我几句话,竟能深想到如此地步。小六儿若非女儿身,纵横官场也未可知。”延昱双眼映着跳跃灯火。“不过,你身为女儿家,也甚好。”

节南打哈哈,终于看到延府大门,不由自主松口气,“大公子过誉了,我这人除了胆子大,也就会胡思乱想了,刚才那些话是瞎说八道,你别当了真。”

“大理寺负责审理这两桩案子,但因涉案歹徒或被当场击毙,或是在逃,目前除了受害者的证词,再无其他参考。提出两案相关的,你是第一人。”延昱若有所思,脚步越走越缓,“小六儿想要我明日传唤你去大理寺,还是这会儿就跟我说说观音庵的案子?”

这位可是大理寺少卿哪!节南想到,却也料到会受大理寺传唤,除了自己刚才的“胡言乱语”,证词早就准备妥当,与外面传言八九不离十。

她就说自己陪玉真上香还愿,谁知玉真让一群自称长白帮的歹徒抓走,她暗中跟出观音庵,不久就看到崔五郎来救人,崔五郎敌众我寡,快要不敌的时候,出现一位蒙面高手相助,两人合力击杀歹徒,她看到屋顶弓箭手,出声示警,所以才受了一箭,而昏迷之后发生什么,她就不太清楚了。

延昱沉吟半晌,“你说的这些,和玉真说得一致,不过”

节南心头一跳,表情却若无其事。

“不过,你陪玉真去还愿的说辞有些牵强。你与她上回在别庄不欢而散,她才回都就找你陪去观音庵?而你为她受的伤尚未痊愈,今日却闹翻了。”延昱不仅不傻,还是非常聪明的。

“我和她也算是欢喜冤家?”节南答道。

“也许吧。玉真说她身边也只有你敢跟她说几句真话,不怕她崔相千金的身份。”延昱此时就显得十分沉稳,没有半点紧迫盯人的强大气场,“她虽万千宠爱集一身,内心却极其寂寞,失去你这个朋友,她会很难过。”

“不是有大公子陪伴她了么?”节南并不以为意。

延昱未再围绕着玉真,但道,“无论如何,你提到两起案子或皆针对衍知,倒是值得往那方向查一查。”

节南很想知道,“若真让我猜中,崔五郎是否就无需为此事承责?”

延昱抬眉,忽然了悟,“原来你与衍知才是欢喜冤家,怪道我适才说到你亲事,你那般反感。看上崔相五子,小六儿眼光当真高得很。如此一来,你还真需要我这个大哥了。”

节南头疼欲裂,她错了,她再也不会不用脑和延昱打交道了。

第370引 谁来琢玉

写着“延”字的大门灯笼就在眼里晃荡,节南却觉得好遥远。

她正想把自己和崔衍知的关系再撇撇清楚,忽见一盏小小的金琉璃升上门庭,随之入眼的,还有一袭让金灯照白了的青衫,令她心情一改郁闷,神情都显了雀跃。

她极快作了个浅福,“延大公子留步,管家来接我了,请代我转告延夫人,多谢今日好茶,改日必赠回礼。”

说罢,不待延昱回应,转身走向门庭。

延昱看节南的碎步渐渐变了快步,跳过门槛,跑向了门外挑灯的人。

那道背影,修长,仿若青竹,一手提灯杆,一手背在身后,风袖折入金色灯华。

只是管家么?

延昱心念一动,想跟上去瞧个清楚,却听见月娥的声音。

“大公子,夫人找你。”

延昱回头道声好,再望向门外,节南和那人已经不见了,只有一闪一闪的灯光烟染了深暗。

月娥见延昱不动,上前关心问道,“大公子,怎么了?”

延昱抬手,轻轻抚过月娥的面颊,眼锋冷,笑意温和,“没怎么,只是每瞧见小六儿一回,喜欢就多了一分。今日还不由捏了她的脸,她吓一跳的模样有趣得紧。”

月娥垂眸,顺着延昱的手微仰起脸,享受那份柔情,“大公子喜欢六姑娘,月娥就喜欢六姑娘。仙荷虽然谨慎,妾身自问还能控制得了她,只等大公子有需要之时。”

“好。”延昱收手回袖,“小六儿似乎对崔五郎颇为中意,你找个机会往母亲那儿捅一捅,看母亲的意思吧。”

月娥接过灯去,“大公子不是喜欢六姑娘么?为何将她推给别人?”

延昱笑意入了眼,“你怎同母亲一样,都想将我和她凑成一对?”

月娥期期艾艾,“那是因为…少见大公子与人如此亲近,还要认了妹妹的。”

“即便那样,也不表示我这会儿想娶了她,玉不琢不成器。”延昱答得奥妙。

月娥有些担心,“可夫人她实在不中意这门亲事。”

“母亲那点小私心我岂能不知?比起模样,她更在意性子,嫌玉真冷清,又曾有过婚约,再同活泼率真的小六儿比较,她自然诸多不满。不过,母亲识得大体,事到如今也不可能悔婚,会容我任性这一回的。再说,不过就是娶一门亲,母亲气过这一阵就会想通了。”

月娥点了点头,挑灯走到了前面,静静引路。

而这时,某块尚不成器的玉一边积极地拿过琉璃灯,一边同“管家”说话,“来得正好,要是再待下去,脑袋就裂成两半了。”

管家姓王,排九,闻言笑无声,没任她抢过灯去,手握了杆,也握了她的手,一道拿稳,“邻家俊郎怎么你了,这般伤脑筋?”

节南叹,“我自从离开家乡就极有人缘,想和我攀亲沾故的人可多了,来这儿之后,芷夫人,还有这对门,皆有意认我干亲。芷夫人还好,拾武状元却把大哥当成了爹,对我管头管脚的,我受不了。”

王泮林淡然哦了一声,没多言。

节南一时没留心,接着道,“刚才他送我出府,问起观音庵的案子,我嘴快了些,说观音庵崔玉真劫持案和傅秦遭劫案可能是为了构陷崔衍知。不过,倒也从延大公子那里听说那晚所发讯弹,是因傅秦让一伙强盗打劫求救用的,结果他挨了好几刀,如今还生死难料。这件事你怎么没告诉我?”

两人并肩并行走进赵府小门,王泮林忽然一个转身,双臂展开,双手合门,同时,一步步近逼,将节南压在门板上,额头抵额头。

“延拾武待你倒殷勤。”

“他待谁都殷勤。”节南以为王泮林又要没脸皮占自己便宜,全身紧张。

王泮林却笑了一声,只是从她手里抽出灯杆,就慢慢退开了去,“这事我也不清楚,如何告诉你?”

“对了,你脑袋里空空如也。”节南就给王泮林补脑,“太学院院长傅秦,从前也是北都书画院的,很可能暗地陷害过你…”

突然没再说下去,改口道,“这些人和事我也是一知半解,你自己都还在找线索,而今你一时想不起来了,光听我说,只怕越发糊涂,还是等你恢复记忆吧。”

“小山,你真是想跟你生气,结果却成我小气。”王泮林暗道这姑娘确实是当探子的料,美色当前照样能打听出消息来,于是,一腔醋意打了水漂,牵着节南的手往院门前走,“听起来都是陈年旧事,想不起来也无妨,咱们还是说说枢密使大人的府邸怎么辉煌,让你乐不思蜀。”

亲也亲了,“睡”也“睡”了,让王泮林捉了手的节南已经不知道要挣脱,听出王泮林的嘲讽,嗤笑道,“辉煌还是敦煌,不好说,不过延夫人挺好相处,让丈夫和儿子捧在手心里,感觉仍有一份少女的无忧无虑。”延昱就不多提了吧,没准是她自己性子怪,受不得命令约束。

“延夫人是大美人?”王泮林原本平铺直叙,想起自己装失忆中,尾音陡扬。

节南以为王泮林问自己,“看着娴雅端庄,没小柒圆,但也是一脸一身的福气,大美人不美人,还是不好说。”

两人走回院子,才说了一会儿的话,仙荷回来了,并带来良姐姐的口信。

“良姐姐感谢姑娘赠与他解药,说他只要有赤朱的任何消息,不分大小,都会告知姑娘。他也接受了姑娘的提议,但希望能尽快同姑娘再碰一回面,而且不止海烟巷,还有其他人想要结识姑娘。”

节南推推王泮林,“赶紧给我恢复记忆,良姐姐哪里是想见我,想见你这个帮脑才对。你不出面,就开不了地头蛇的大会。”

王泮林但笑,“我方才在你房里歇了午觉,神清气爽之感,好像脑袋里有什么要涌出来了。”

仙荷一惊,而后悄笑,当初看这位王九公子神仙公子似得,哪知遇到喜欢的姑娘,各种赖皮的招数都能使得出来,唉哟!

节南眯眼,“你暗示什么啊?”

“我在明示你。”王泮林笑没了眼,“只要小山肯出借卧榻,保管不用多久,脑思泉涌,百病全消。”

节南举目望屋梁,天下之大,何处可以不用费脑?

第371引 寻常一世

快入八月时,暗流终于汇成明流,大今北燎两国时局变动传入南颂,引得朝堂民间一番大议大论,而其中最大的消息莫过于大今皇帝薨,盛亲王时拓北继位,成为盛文帝。

这位年轻的大今王,虽然早在盛亲王时就受到今人无比爱戴,以及大今贵族和主流势力的一致拥护,已经是只手遮天了,但如今能如愿称帝,才算接住了天降给他的大任,功德圆满。而他的野心勃勃,令大今兵马趁势啸闹,南颂北燎两国边境重新陷入一种剑拔弩张。

相比万民振奋的大今,只剩西原一角的燎国却是雪上加霜,乌云笼罩朝堂。同样受民爱戴的四皇子被自己亲爹赐毒而死,四皇子一脉尽断,北燎武将世家赫连满门抄斩,深受皇帝器重的韩唐大人也受到牵连,被当做四皇子党羽,锒铛入狱。

终于可以太子加身的大皇子,这时聪明得不在自己的国里待着,表面上跑到南颂来谈两国边关榷市的开放,其实却是避开国内声讨,除去四皇子,赫连和韩唐这几枚眼中钉,通向王位的路就剩一些没用的小石头了。

而南颂也是多事之秋。傅秦最终没挨过刀伤,撑了十来日,还是丢了性命。从大将作乌明到大学士苏致,再到太学学院长傅秦,三位朝廷命官皆死于非命,官心惶惶。工部大换血,新官们到处放着三把火,引发各种工事停罢。民间江南大帮长白瓦解,一夜春雨冒春笋无数,原长白大小头目自立门户,争抢地盘,江上贼盗一下子猖獗,无辜受牵连的百姓不知凡几,官府却无力约束。

要说好事,倒也有一则。

御史台推官崔衍知,经大理寺查实,受长白余孽构陷,才处于进退两难,在当时的情形之下已经竭尽所能做出最好的安排,实不算渎职。鉴于崔衍知同崔相的父子关系,理当避嫌,故而将他调离了御史台,改任京畿提点司监察推官。

墙外知秋的嚷蝉比任何时候都呱噪,青杏居里却相当安宁。

节南的箭伤已好得差不多,除了鸠占鹊巢的烦恼,时时担心睡到一半身旁就会多出一个人来,基本不再有让她头疼的事。或者说,都由王泮林出面挡了,她能好好养上一阵,吃得好睡得香,连身上的毒热也似乎没那么厉害了。

时隔半个月,节南这日有约,精心打扮了一下,带着碧云,久违得要出门去。在院子里碰上了书童,他身后挑夫挑着两担子书。

书童瞧着节南,就呆了呆,很实诚地夸她,“你打扮起来真好看。”

碧云护主,瞪圆了眼珠,“我家六姑娘本来就好看,不打扮也天生丽质。”

书童老气横秋,“才不是,她不打扮的话,看着就野气,不服老天爷的。”

“谁说的?我可信命了,不过我这人常许愿,一定叫老天爷多多实现我的愿望就是了。”节南哈哈笑。

书童揉揉脑袋,“啧啧,这叫信命的?”突然拉长脖子,往王泮林暂居的客厢看了看,凑近节南跟前,“老夫人那儿你什么时候去一趟?她可是家里的大主母,只要你想进王家门,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总要见面的。”

“也不是不能去。”节南想好了,“不过,不能由老夫人随口一唤我就上门,既然老夫人已知我是赵侍郎的侄女,这见面就得讲规矩了,再等等吧。”

“可是音落她呃!”书童斜眼儿瞧见王泮林从节南的屋里出来,还穿着一身青绸里衣,分明才睡醒的模样,吓得开始打嗝。

节南回头瞧一眼,面不改色,叫上碧云就走了。

“呃九公子,那个…六姑娘出门了。”书童赶紧让挑夫放下担子,催人快走,才打嗝道。

“我瞧见了,她约了人吃好的,却不肯带我。”王泮林哀怨的语气,歪头瞧见地上两大撂书,眯起眼,“五公子这是跑了媳妇捉兄弟,要让我吃书度日么?”

书童想起来,替王云深传话,“五公子说了,这些书里都有他做的注解,九公子读完,就剩一半功课了。而且五公子还说,九公子要是叫苦他也管不着,横竖少一个不少,连少一个媳妇他也无所谓,更何况他的学生多呢。”

王泮林墨眼明曜,“少一个媳妇也无所谓么?好得很,我总会叫他后悔说这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