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顺发暗想,不妨试一试,若果真成了,说不定是一条赚大钱的买卖道,遂让自己婆娘去了,很快,三舅妈就就和了一小团面过来,放在桌子上。

蕙畹让她把面赶成薄薄的面皮,让三舅去拿了白酱来,加了少许糖,一层层,抹在面皮上,在整个的将面饼边抻边卷,尽量薄些,会出现更多层次,将卷好的长条,揪成大小均匀的面剂子,做成包子形状,收口向下按压,做好后对三舅妈道:

“您去把这个用油煎至两面金黄就好了”

三舅妈端着去了,刘顺发上前拧拧蕙畹的小脸蛋道:

“数你这丫头灵透,哪里来的这些鬼心思”

宗伟笑了,低声对宗民道:

“一会儿咱们也尝尝,若是好吃,回去让小厨房做了来当点心,岂不好”

宗民含着笑意点头,不一会儿,三舅妈就端了煎的金黄的小饼进来,蕙畹把其中一个用手撕开,博武呀的一声叫了出来,里面一层层裹着褐色的酱,香味扑鼻,也顾不得烫手,急忙上前拿了一个,撕开给了宗伟一半,两人大口吃起来。

蕙畹不禁哭笑不得,递给宗民和哥哥一个,三舅拿了一个,撕开吃了一口,香甜酥软,真好吃,吃了一个,回头一看,盘子里的十来个,早就被这几个分着吃了,遂笑着对蕙畹道:

“倒真好吃,若要单做这个饼来卖,应该不错”

三舅妈道:

“横竖我是个无事忙,旁边那间米铺,不是要吝出去吗,不若咱们弄了来,后面扩大作坊,前面辟出一块来让我卖这饼,若赚了银钱,咱们家和妹妹家也更从容些”

三舅不禁动了心思,回头看着蕙畹问:

“这饼儿叫个什么名儿”

蕙畹不禁有些犯难,若直接叫甜饼,恐不雅,转了转眼珠计上心来:

“叫层层酥,做的时候,若用半发面应该更好更松软些”

三舅妈点点头:

“我刚才也是这么琢磨的”

三舅道:

“卖了这么些年麻油,竟不知道这白酱是个好的”

蕙畹道:

“不拘做饼,举凡拌菜,或是冬天里坐那小暖锅的蘸料,都是不差的”

三舅想了想,点点头,拍了拍蕙畹的头笑道:

“常听你爹娘说你聪明,果然,你回去把你看的书里那些吃食的法子,或是新奇一些的点子,找了写下来给三舅,三舅仔细掂量掂量,即便现在没用,说不定,将来就有大用的,先收起来才好”

蕙畹目光一闪,点点头,心里不禁暗暗佩服,以三舅这样一个不识几个大字的庄稼汉来说,他的远见卓识,的确不同凡响,若是在现代,混个知名的乡镇企业家,绝不成问题。

心里也暗暗琢磨,是不是把现代一些先进的点子,写些下来,让他自己看着办,没准真能鼓捣出门道来,也不一定。

五人出了铺子时,各提了两罐麻酱回去,眼看着下午也要过去了,平安真怕这几位小爷逛上性来,越发的不肯回去,急忙劝着上了马车,好生回去。

先说宗民宗伟,不仅带了麻酱回来,还让蕙畹写了做那层层酥的方子回来,因下午实在做得少,两人也就每人只得了一个,哪里能解馋,遂让自己院里小厨房的婆子们,去琢磨着做,婆子们又不认识字,少不得让平安在一边念给她们听。

婆子们都是终日做吃食的,听着还简单,没两下就做了出来,宗民见做得不少,遣了随身的大丫头,给祖母和祖父送了些过去。

张老太爷原本就是个喜欢美食的老饕,只吃了一口,就不住嘴的,把送来的四个都吃了,张老太太只略尝了一口,看到丈夫这个样子,不禁笑道:

“多大的年纪了,倒越发的像个孩子,哪儿就这么好吃了,值得这样”

张老太爷吃了口茶才道:

“难道不好吃吗,我吃着,比咱们府里做的精细点心,更得味呢”

说着,转身问道:

“初夏,这是谁做的,难为怎么想的出来,里面这褐色香香的酱,是个什么好东西”

初夏是宗民屋子里的大丫头,和另一个叫冬至的,负责打理宗民的起居衣食,长得不能说花容月貌,也绝对称得上齐整窈窕,很有些体面,且是个口齿伶俐的,见老太爷问,忙回道:

“今儿大少爷和二少爷一回来,就带来了一罐子白白的酱来,闻着比那麻油还香,另得了一个做吃食的方子,说是博惠少爷想出来的,就做了来吃,就是这个,说是叫层层酥”

老太爷不禁笑道:

“博惠啊!就她是个古灵精怪的,好了,你下去吧”

说着吩咐下去,让厨房去问了少爷在哪里买来的那个酱,去多买些,回头做了这个层层酥来。

张老太太摇头轻笑,丈夫一向是规整的性子,平生唯有两大爱好,一是看书,二是美食,每每有顺心顺口的,必是不会放过去的。提到博惠,张老太太道:

“张家这丫头,倒是个有趣的,我每次见了,心里都喜欢的不行,若不是和咱们同姓,给她和宗民或是宗伟定下来,倒是门得意的亲事”

张老太爷缕缕胡子:

“这个其实也不难,我们张家祖上也有先例,遇到这样的境况,让女家认个别性的义父母,也是可行的,还是再看看吧,横竖几个孩子还太小些,将来若孩子们果真情投意合再议不迟。”

世子归来

自几个孩子走了,刘三舅就一直琢磨,这白酱若卖了好行情,可省却了许多的成本,是笔好买卖,三舅妈李氏走进来道:

“你说妹子妹夫真行,怎么就由着蕙畹这丫头扮成了小子,去上学了呢,总归是女儿家,读那么些书,也没大用的”

刘三舅道:

“你懂什么,听妹夫说过,原是张老太爷点的名,说咱畹儿是个读书的材料,拘泥于闺阁之间可惜了,你道他们那个学,是一般人够的上的吗,当今皇帝的老师当先生,有这个机缘,就是婉儿的造化,当然不能落下,反正现在年纪尚小,再过几年,想个法儿脱身,也就是了。妹夫如今虽不能说腾达,但总归是个官身,畹儿就是千真万确的大小姐,将来若想寻个体面的人家,女红之外,这学问也是不能差的,你妇道人家,不懂这些”

李氏笑道:

“是啦!今儿看畹儿这丫头,倒是更出息了,和平日见的孩子真是两个样,瞧着就灵透,我看张家的两位少爷,对她很是照顾,将来就是说给这两个,也是好的”

刘三舅点点头道:

“不过,大户人家多不能同姓联姻,横竖尚早,也不急在一时”

正说着,就听见门外的伙计喊道:

“刘掌柜,及第街张府的吴管家来了”

刘三舅一听,急忙迎了出去,果是吴进来了,因吴进素日里和张家走的近,所以和刘三舅也是相熟的,张府厨下使唤的麻油,也都交给刘三舅供给。

刘三舅忙寒暄一阵,将他让进后面堂屋,李氏去泡了两杯茶端上来,就自去前面张罗了,刘三舅道:

“这都快晚饭时候了,怎的想起来我这里?”

吴进笑道:

“还怕你们关了门,急急忙忙就跑了来,只因我们家老太爷吃了少爷做的那个层层酥,甚是适口,说明而一早仍旧吃哪个,让我来寻那什么芝麻酱来了”

刘三舅笑道:

“都是博惠出的鬼点子,您回吧,明儿一早,我就让伙计送到府上,一准儿误不了事儿,另外,博惠说了,这芝麻酱还可伴些清爽的菜蔬吃,最是爽口去火,您不妨让府里的厨房试试”

吴进站起来:

“那好,我们老太爷吩咐了,以后这个就填入每月的供给里,送麻油带着芝麻酱一起就是了”

刘三舅忙谢了,送了吴进出去,也到了关店门的时辰,吩咐伙计上了门板,对李氏道:

“我去妹妹家里走走,你不用等我吃饭了”

再说蕙畹,得了麻酱回去,回想起前世里吃的麻酱面,不禁勾起了馋虫,想了想,到厨房去问掌灶的婆子,今儿晚上的菜单。这时节,虽是春天,毕竟没有大棚,很多新鲜菜蔬是没有的,不过是些面食和一些简单的炖菜,蕙畹瞧了一圈道:

“今天晚上,主食就吃面好了”

说着,指挥着婆子做了起来,古代的面条都是纯人工制作的,大大的擀面杖,把硬硬的面皮赶得薄薄的,切成细条,劲道又好吃。把麻酱用盐和水调开,炸了香香的花椒油,把那地窖里的白菜拿出来,只要嫩帮,细细切了丝,用水焯了,用麻油和盐拌好就成了,即简单又清爽。

到了摆饭的时候,三舅来了,刘氏添了一幅碗筷来,又拿了一小壶酒上来,把饭菜摆在堂屋桌上。张家向来是一家子坐在一起吃饭,这令蕙畹觉得很自在。面最后上,先上来的是几个平日里的荤菜,蕙畹对那婆子道:

“妈妈,您把我刚才伴的那碗白菜丝,里面在放些调好的芝麻酱端过来,给爹和三舅下酒"

婆子应一声去了,不一会儿,一大碗白菜丝就端上来,白菜丝切的很细,晶莹剔透的很漂亮,上面倒了一些调好的麻酱,蕙畹指挥博文拌匀了,三舅夹了一筷子,尝过后点点头:

“的确好吃,真想不到,只这样简单的拌菜,竟这样清爽,畹儿说的不错,这芝麻酱拌菜很入味”

蕙畹抿嘴笑了:

“三舅,后面还有呢,今天我让厨房做的麻酱面,一会儿您尝尝,这也是麻酱的好处”

这一说,刘三舅和张云卿都放下酒杯,说现在就要吃,刘氏笑道:

“她一个小孩子家,看了不知哪里寻来的歪书,瞎鼓捣出来的东西,你们还真当回事儿呢”

刘三舅摇摇头道:

“这丫头说的头头是道,而且,果真都是有道理的”

婆子很快就把面端上来,蕙畹动手放了花椒油和麻酱,还有一些白菜丝,推给三舅道:

“您尝尝好不好”

刘三舅拌匀了,吃了一口,清爽滑腻,别有滋味,小叔张云昊吃了一大碗,伸手点了点蕙畹的脑门:

“你个小馋猫儿,今日出去一天,就是寻这些吃食的材料去了”

蕙畹嘿嘿一笑调皮的道:

“这是顺便的,我们去了刘府,打听刘小姐去了,小叔想不想知道”

小叔脸微微一红,瞪了她一眼,刘氏忙打圆场:

“畹儿不许顽皮,赶紧说,打听明白了吗?”

博武接口道:

“打听明白了,这个月十五,刘家姐姐去东城郊的临济寺上香,我们和言鹏说好了,到时,让他把他姐姐引到寺后看桃花,我们和小叔也去,装成巧遇就成了,若是瞧对眼,那刘姐姐就是我们的小婶婶了”

众人哄一声笑了,刘三舅摸摸博武的头,好笑道:

“你倒机灵,赶明个给你说媳妇,也安排这么巧遇一回儿也就是了”

博武皱皱鼻子:

“我才不喜欢那些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闷葫芦,我要找个机灵的”

众人笑不可仰,蕙畹忽然想起了以前听过的一首儿歌,遂凑趣的念了出来:

“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哭着喊着要媳妇儿。要媳妇儿做啥?点灯说话儿,吹灯做伴儿”。

众人更是大笑了起来,张云卿把蕙畹抱在自己怀里,怜爱的道:

“就这丫头嘴巧,哪里学来的?”

蕙畹眼珠转转道:

“听街上小孩们说的”

博武弄个大红脸,刘三舅道:

“博武毕竟小些,不过咱们博文眼看着快了,现在若有合适的,就说下才好”

刘氏道:

“可是有些犯难,咱家的门第,这高不成低不就的,回头再仔细寻吧”

蕙畹冲博文眨眨眼,做了个鬼脸,博文伸手捏了她鼻子一下道:

“就你这丫头混闹的,赶明让爹娘给你说一门厉害的婆家,看你还这么刁蛮不。”

饭后,刘三舅细细问了蕙畹一些麻酱的吃法,本来是要蕙畹看的书直接拿来的,蕙畹顿时出了一身的冷汗,急忙推说,是在世子爷书房借来看的,不能拿出来,刘三舅才作罢,只让蕙畹写了几个方子,拿着走了。

刘三舅是个雷厉风行的,不过几天的功夫,就把旁边的铺面盘了下来,不止后面扩充了作坊,前面的档口还摆了几张桌子板凳,直接卖那层层酥和麻酱面,因原料简单便宜,所以卖的不贵,那些赶早市的买卖家,多会光顾,临走,也会捎几个层层酥回去,给家里的孩子们解馋,生意倒很红火。

眼看着就要到十五,可巧十四这日,平安王和世子杨紫安回来了,遣了小厮送信儿过来,说是捎了礼物,让几位少爷去呢。

博武一听,拉着博文,催着正写大字的蕙畹,做上马车,就去了王府,在门口正遇上宗民宗伟,宗民看了看蕙畹:

“这几天怎不见你去找我们玩,博文说你在家写字呢,敢是洪先生给你留的大字没写完吗”

蕙畹嘟嘟嘴:

“洪先生就是偏心的,给你们都只留了每日一张而已,我的却是两张”

宗伟笑了:

“谁让你字写不好,你这么灵透的性子,洪先生当你是未来状元教呢”

几人都嘿嘿笑了,宗民不禁莞尔,想到若是再过几年,洪先生知道自己最得意的门生,竟然是个女子,会是怎样的错愕,真是很值得期待的一件事情啊!

几人进王府,直接到了世子的院子,杨紫安的院子,比邻竹园,是一个不小的独立院落,有个雅致的名字,叫东来轩,据说是引了紫气东来的典故。

院子里有独立的小花园,并没有很纷杂的花木,简约的植了几株木槿,因没到花期,只有葱葱的绿叶簪在枝头,中间留了池塘,里面放养着锦鲤,简单大方,却又错落有致。

外面长长的抱厦,里面东西配房五间,侧面有小耳房,杨紫安的屋里,有四个大丫头和十几个做散碎活计的小丫头,还有什么针线上人等等,名目繁多,比红楼梦里贾宝玉身边伺候的人还多。

蕙畹不耐烦去记得这些,只和杨紫安身边的四个大丫头相熟就是了,四个大丫头叫春花、夏荷,秋月,冬雪,很雅的名字,一听就是出自杨紫安的手笔。

一进东来轩抱厦,春花秋月就迎了出来,四个大丫头是杨紫安近身伺候的,因此,几个伴读都要给些体面,很是客气。

迈进西侧间的书房,就见侧面的条案上,堆了满满的盒子,也不知都是些什么稀罕物件,杨紫安靠坐在窗边软榻上,刘言鹏和贺伯之贺仲之,已经坐在杌子上陪着喝茶了,见他们进来,杨紫安笑道:

“我忙着让底下的人去唤你们,怎的这大半天才来”

几人见过礼,博武指了指蕙畹道:

“是她非要写完了大字,故此耽误了”

杨紫安哧一声笑了:

“冬雪快去伺候咱们博惠少爷,也上这榻上来靠着吧,瞧着像是下了大功夫了”

冬雪抿嘴一笑,上来抱了博惠坐在榻上,蕙畹瞥了杨紫安一眼,心道:这家伙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以为她听不出来,这是笑话她呢,遂撅撅嘴:

“世子哥哥,你的作业比哥哥们还要少一半,比我的就更少了,下次再放假,我就告诉洪先生,说你嫌弃作业留的少了,让洪先生越性的给你多留些”

杨紫安伸手揪揪她头上的羊角辫:

“就你是个不吃亏的,你如今正是练字的时候,先生也是为了你好,我像你这般大的时候,每日写的字比你还多呢”

蕙畹瘪瘪嘴,杨紫安道:

“好了!既然都到了,夏荷 把案上的这些东西给他们吧”

每人都是上好的文房四宝一套,内造的宫扇两柄,却没有蕙畹的,蕙畹一叉腰,气哼哼的道:

“世子哥哥你也太厚此薄彼了,我的礼物呢?”

春花笑道:

“只因你最小,占了便宜,世子特意准备了一套不同的来”

说着,从对面的八仙桌上,拿出一个精致的盒子,放在炕桌上,杨紫安看了博惠一眼,打开来,另外的几人也凑过来看,是一套彩色的泥雕,四个色彩艳丽憨态可掬的娃娃,表情是喜怒哀乐四种,可爱非常。

蕙畹很喜欢,拿出来细细端详了好一会儿,杨紫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