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君王确实不好当。

奚钰微微愣神,她是帝妃,本该为帝君考虑却不得不因私欲而偏向北地。连她身为宫妃都不愿意割土,更莫说别的州郡。

“又在想什么?”清月推推她,瞧着她神思远游便问。

奚钰笑道:“我在想,这帝妃的差事远比亲王难多了。”

她曾经为亲王之时,只需站在朝堂阐述自己的见解,若王有疑虑还可不顾盛怒相劝。如今身为帝妃她才明白,他原来有如此顾忌,而因着这身份,她亦然要做诸多顾忌,再不能如当初那般只想着对与错。

遂,也明白了他如何婚前婚后态度不同,想来他也是忌着她另一从身份吧。毕竟不在是他的臣子,也不仅仅为他的宫妃,他们各还代表着一方势力。

清月有些心疼的瞧着她,道:“会适应的,别多想。”

奚钰点头,并不在多言。然,心里却已经开始为北地之行筹备。她这‘吃里扒外’的事定然不能于王知晓,介时还不知道怎么于他解释。

奚钰次日将曲子和书信交给清月,让她带出去与璇玑,不日璇玑便回了信,只道她若需要,他定竭尽所能。且,于当日便派人去北地查探选址,若此行能定,他便亲自往北地将此事于她办妥。

奚钰收到此信时颇为兴奋,又连夜写了书信叮嘱了些事宜,此外还于张将军书了封信,介时璇玑北上之时将信交与张将军定能事半功倍。

璇玑办事颇有成效,一月后楼外楼依然宾客如云,而仙岳楼虽屡出奇招却客源平平终不敌楼外楼一曲接一曲新颖别致的曲子在次月中便关门大吉。而此时北地也捎来消息,不日璇玑将北上开楼外楼的分楼。

本着低调行事,奚钰坚持将北地之处取名为‘第二楼’,这名字落成之时清月便皱眉,颇不赞同,然而奚钰却拍拍她让她交给璇玑便是。倒是璇玑干脆,瞧了眼奚钰起的名,什么也没说当即应下。

又是月余过去,奚钰仍没接到北地来的消息,清月只得安慰这,璇玑才到北地又不经熟悉当地,又建楼又要训练伶人,叫他哪里抽得出时间来写信?奚钰自也是明白,却终究想着。

这一月来她没了事情做人有闲散下来,又因着这天气闷热得不像话,便是连动也不愿意动了。虽不愿意动,却是又将心思放在了几月不曾关心的自家夫君身上,他不愿她过问朝政,她便不问。遂,日日叫宫里丫鬟顿了解暑汤冰镇后与他送去,她也不出面,怕热。

这人却是会越养越刁,越来越懒的,想曾经这大热天里她裹着多层衣裳还与和硕比剑斗武来着,可现下,她是想想都觉着心里燥得慌。

哪还会伸手提剑啊?

料得这白日里王也不会来后宫,便将层层衣服剥了去,就穿了件束腰加里忖的薄纱,躺在凉榻上闲散的翻书,因着屋子燥热,于她打扇的宫婢都使了两名。

终将是乏了,再闷热也睡了过去。也不知过了多久身子骤然空,如同置入云端一般,吓得她即刻惊醒,然,屋里哪还有宫婢,盛绝已将她从凉榻抱了起来:

“王…”她微恼,他怎的过来了?

即便清醒了还心有余悸,拍着胸口喘气,又往他对襟处抓,嗔怒道,“你当真吓着我了,如何不将喊醒?”

盛绝眸间含笑,道:“孤王一清闲些便过来瞧你,你倒是先抱怨起来了。”

他抱着她上了床榻,她面上一红,许是知道他将作何便急急推他道:“别,这日里进出的人多…”

“孤王早将她们撵出去了。”盛绝堵住她的唇道。

他身躯的炙热比这炎热的天气还过,生生似团火要将她吞噬,奚钰那还没开始便满身是汗,嘴里娇娇呼呼喊着不依,她受不了,盛绝不放,直接入了去叫她再也退不了。

兴许这天气给了计猛药,她虽是排斥的却也被他行得极欢,满身的薄汗喷发,她喊着受不了,盛绝没法子只能兜着她起身,行走间她那魂儿都要被他弄飞了去,她抓着他娇喘:

“你要去哪?你先饶了我再走…”

“怎可饶了你?”盛绝猛地将她往身躯压近,她脱口而出的叫声从喉咙挤出,他眸中炙热着火焰笑着瞧她,继而往她适才躺的凉榻去,那榻子容她一人绰绰有余,然而再加上君王这伟岸身躯便就窄小了。

“快些将我放开…”她面颊酡红不堪,他再度将她压下咬着她唇儿道:

“还不行,为夫还未到!”

她百般讨好告饶,他竟听得极享受,不依反越发猖狂,倒是尽了兴。他畅快淋漓了,抱着犹如被暴风雨摧残的娇花一般的她往浴池里去,清了身子出来她软乎乎躺在榻子不与他说话,心里添气,只恼怒他怎的就不能温柔些个,生叫她被折磨得死去活来。

盛绝在她身边坐着,边道:“夏日里天气确实炎热,孤闻秭归地形奇特,夏日依然凉爽,孤在秭归建处行宫,待来年夏日我们往行宫避暑去可好?”

奚钰眼儿倦倦,嘴里哼哼,只道,“修建行宫便意味着劳民伤财,百姓又将受苦,我大可忍忍也无须为此大动干戈。再者,秭归并非王土,秭归城主如何能愿意王的行宫健在他的封地?你莫要往心里去,我这会子是觉着热,心静下来便凉爽了。”

盛绝伸手顺着她的发,当下应着。

待她困倦睡去,盛绝便令人从冰窖中搬些了冰块放在殿里,不多久便有凉意。而此番,她才睡得安稳。盛绝守在她身边再坐了坐,这才往御书房去。

然,他应了奚钰的这厢入了书房便命工部上下觐见,在秭归修建行宫之事在他看来是刻不容缓,他不想到明年夏日她还受着如此的煎熬。

“启禀君上,照圣上的要求,行宫怕是一年内建不成,须得两年。”工部为首之人惶恐道。

为首之人出声继而便再有声音道:“君上,行宫工程浩大,若一年内就要完工,怕是达不到皇家要求,跟彰显不了天子天威,往君上明鉴。”

盛绝略微思虑,一年不成那便是明年她还需受这炎热之苦?然,若行宫修建如同民居,又如何彰显天子威严?

继而道,“准!”

遂,浩荡的人力物力次日便往秭归去,工部之人与圣旨一同到达秭归。

醉里挑灯,相思扣尽成灰 一

眨眼便是年终,又是大雪纷飞的日子。听闻楚国新皇将在迎春登基,宴请天下储君前往观礼。

楚国新皇登基作为接壤的邻国自然将之视作大事,然周边外围并不接壤亦没有任何往来的国家便可无须在意。而大遂作为楚国最大的毗邻之国,又是多年的盟友,这关系自然非同一般。

遂国北接寮国,东承楚国南为吴国,西乃天山,而承天接地的天山将这块大陆上所有国家一分为二,大遂等诸多国家所在地域称之为东土,东土国之人称西方人为西域蛮人,也皆因未曾见过仅听些游历天下之人传说,究竟天山另一侧是否当真有国度亦或是人瞎编胡诌这不得人知。

自然,那盛都皇城里仙岳楼里的人证实了西方确实有国度在,至少有活人。

再说这楚国新主登基,大遂定会派人前去观礼,并同时重修盟约,与楚国先帝之盟约自然做不得数。

而这些朝中大事本不该奚钰多管,然,她接到夜千痕的书信中言明,让她务必亲去楚国,奚钰虽觉疑惑却还是开始考虑此事该如何与王开口。

晚间盛绝进来时她下了榻于他除去大衣轻扫了他身上落的雪,道:“明儿早些回来,这几日夜里都下着雪。或是若瞧得地上雪厚了便宿在那边,不用来回跑。”

这一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然而这个几百个日夜她却已经将当初心中不甘淡化了去,只全心做他的帝妃,日夜想着他,逐渐的已经学会如何为人妻。当初躁动不安的性子也已平缓下来,也是习惯了一日的等待,每日夜里能瞧见他,心便也觉着够了。

他向来宠着她的,无论她无心一言,他都能听进去,然而今儿这话他听了却当即锁眉,垂眼将她瞧着,道:

“你夜里睡不好,若掀了被子我不在没人与你添上容易着凉。你且宽心,晚间下雪,一会子功夫也就湿了地面无甚大碍。”

奚钰叹气,为他宽了衣再为他将青丝梳理,边道:

“日里殿外扫雪的婢子忽然倒在雪中,我瞧着可怜便将她领进了殿里,继而却发现这宫婢好模样生得极好,遂一时起意便问了她几句。听了她的回话才知,原来是各地送于你充实后宫的美人,我听了百般心疼,王不于她们名分便罢,何苦将那些个娇滴滴的美人冲了奴役?如此劳苦倒不如做了姑子干净。”

盛绝握住她有些凉意的手把玩揉捏着,瞧她这青葱指头倒是如她脸颊一般越发水灵光润起来,也叫他越发爱不释手。

他道:“你就爱多心,想那些个作甚,那些个蝼蚁贱婢如何能得你垂怜?你可想过那贱婢如何晕倒殿外又恰巧与你瞧见?怕是早藏了些心思,你莫要往心里去。”

奚钰道,“她在殿外晕倒又知道我那时会出去自然是早做好了打算,然,那宫婢说得并非虚言,我让清月去瞧了瞧宫人们所在之地,那些个美人确实生活得不好,管事的婆子为人极凶狠,稍稍一个不留意便又得一顿鞭子,瞧着叫人心疼。”

她说着,便细瞧了他神色,见他并未有恼意便再道:“那些个粗使杂役实在不是宫婢能做的,还是将她们送去各宫里或放在四库里听差你看如何?”

“你觉着可以做主便是。”盛绝握着她的手粗粝的大掌相互磨蹭着,抬眼于她道。

二人躺下后她又想起千痕的书信便问:“楚国新皇登基,你会亲自前去么?”

盛绝微愣,顿了顿道:“不,让礼部的人便是。”

“可,”她撑起身来瞧他,生生泄了胸前好景色,他瞧着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转变,她却视若无睹,继而道:“要重修盟约,立盟约之事可非儿戏,倘若礼部大人前去虽不会置大遂于不义,然而思虑的方面免不得狭隘,怕不利于长期利益。”

他翻身将她压下,张口咬了下她冰凉的鼻尖道:“你欲如何?”

她能出此言定是心中有数,她有多久不曾主动问过朝事了?且听她如何说。

“我去,我代你去,当然我一人也是不可的,还需礼部大人从旁提点…”她的话被淹没在他突然而至的热情中,后面劝说之言全全被赌了回去。

然而即使热情后她还惦记着,只剩了喘出的气来问,他被问得烦了只能应着。听他答应,这厢才安心睡了去。

楚皇登基若盛绝不亲自前往她确实是好人选,签订盟约绝非小事,即便盛绝不出面也应派亲王前去,然而帝都就康靖王一位亲王他本存着狼子野心如何能此重大之事派与他?

自然也要防着康靖王会派人捷足先登,于楚皇先修了条约,如此,大遂便很快陷入内忧外患中。想来盛绝也是多有考虑才松口让她前去,只是她的安全是他最挂记之事。

次日朝堂,百官待立,未出所料便有大臣提到楚君之事,即刻便有大臣进言推举康靖王爷代大遂东去观礼。

盛绝不动声色扫了眼出言之人,并不多言,而此时张尚书却出言以康靖王乃闲王并不曾关心朝政,只怕在签订盟约之时考虑不周,遂提议别人。而张尚书进言后便接二连三不同的声音出现,大多是支持康靖王爷带君东去。

盛绝声色不变的瞧着大殿中众臣,并未做出选择便直接退朝,而此后多日都不曾再提起。

康靖王还未发难倒是于太妃坐立不住,他们已失去北地的机会如今自然不能再放过东盟的机会,连夜修书于康靖王,令他务必去楚国争取楚国新皇的支持。

康靖王自然知晓此次机会难得,然而君王已不再提此事,若他突然以此事进宫怕会遭得君王诸多猜疑,思来想去便已大义为名还是去了帝宫求见君王。

盛绝眸光隐晦不明,康靖王更不明白他这是什么意思,这个九弟自小心思就藏得比别人深,否则也不会韬光养晦那么多年最后一朝爆发惊骇了所有人。康靖王一脸平静低眉顺眼的扮好他忧国忧民的亲王,国之兴亡,匹夫有责,他如此请愿也没有什么不可。

康靖王等待多时,盛绝久久才从折子堆中抬眼起来,半晌才道:

“此事已定,帝妃与工部同去,康靖王无须多虑。”

“一个女子…”康靖王似乎即刻意识到此言不对,当即改口,再道:“即使帝妃非一般女子可比,然,大遂派帝妃去终究不合时宜,还请君上明鉴。”

盛绝并不多言,又埋头于折子中,再抬眼已是二刻钟后,只道:“康靖王若无事,便下去吧。”

康靖王还欲争取,哪知盛绝已然起身先他一步往大殿外去,如此康靖王只能行礼恭送。心道:难道他已开始怀疑本王了?

再看那和硕小王消沉了一年,今日终开始上朝,只是眉目少了几分年少的欢乐多了几分沧桑与稳重。极难想象这一年中小王爷是以何种姿态在过活,酒肆中,茶馆里无一不是对他的褒贬之谈。

和硕立志为贤臣,自然秉袭了贤王之处,大遂两位少年王爷天下人皆知如今独独剩他一人屹立朝堂,再次踏上进殿,和硕感慨颇多,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站在他身旁从来都为他开脱的王兄已然不在。

高公公尖锐之声响起:“…无事退朝!”

和硕微微愣神,即刻上前启奏:“禀陛下,臣以为楚君新立,前往观礼之人非康靖王莫属。康靖王乃大遂亲王,自然能代表皇家。”

盛绝颇有几分不耐,冷言道:“此事以交由礼部,无须再议!”

盛绝大步离开高公公即刻高喊:“退朝!”

和硕小王眉头紧皱,总算明白王兄当年的无奈了,当年王兄多次冒着大不为而直言进谏,如今他亦然。他认为此事理应如此便再次冒死觐见。遂,下朝后他便急急往御书房去,长跪于殿外以表赤诚之心,也颇有几分当日贤王顽固之态。

高公公在内殿伺候,见王合了奏折便即刻进言道:“和硕小王爷还在外头跪着,王上是宣他进来还是…”

“让他跪着!”愚昧之人,盲目跟从,如何不看清形势?

高公公从旁退下,继而出了殿外,和硕即刻相问:“高公公,君上可有宣召本王?”

高公公叹气,道:“小王爷,您还是回去吧,此事王已定了人选您就别再执意了。也恕老奴多句嘴,康靖王乃一介闲王,不理朝中事多年,对当今天下局势亦有不明,康靖王代君东去楚国,如何能行?”

“我父王乃大遂亲王,没有人比他更合适,难道公公认为礼部之人便能合适?”和硕有几分愤怒,如此显而易见之事为何王会反对?

高公公面上当即有几分挂不住,只道:“此乃圣上决意,王爷还别再执意了!”

和硕跪了好几个时辰,君王依然没有要召见之意,只能起身出宫。他不明,圣上分明是明君,却为何要执意用礼部而不用父王。无论如何父王是大遂亲王,于情于理都应他才是。那礼部之人其心如何能比亲王还诚?

和硕有些失意的往宫门外去,然而过回廊竟然瞧见一身女官服的清月领着一对宫婢往后宫去,和硕当即一震:“皇嫂?”

潜意识的跟着走,跟到乾元殿外和硕抬眼望去,心下狐疑,这是帝妃寝宫,难道皇嫂在后宫当差?怎么会可能呢,王岂会不知皇嫂的身份?想想觉得这事情蹊跷,便一直处在回廊处观望。

清月领着奴役库的宫婢在乾元殿外候命,这些宫女曾经都是千般宠爱在身的美人儿,有的是郡县以下的官家小姐,有的是红楼艺苑中的伶人,都生得极好样貌。原以为被州郡大人看中献给君王能荣华一世,岂料连君王面都未曾得见便直接进了奴役库,做那些个连宫婢都不做的苦差事,受尽宫人们的百般欺凌。

如今是得帝妃仁慈,从奴役库往各宫里调,这里头好些是早年间送进来的美人,如今年华已逝心也被折磨残损,早就认了命。而今不曾想还有出奴役库的一日,竟惹来声聚泪下。

清月在殿外候着,不久奚钰便裹了身白色狐裘从宫殿内缓步出来,左右掺了宫婢,俏生生将她衬了出来。她面上带着和煦的浅笑,如同三月春风拂面,暖了寒冬天里挨饿受冻的宫婢们凄凉的心。

一应宫婢齐整的跪地叩拜,奚钰一一瞧了去果真都是些好模样的姑娘,在深宫里虚度这些大好年华真真儿可惜了,然,她能帮的也仅仅将她们从奴役库调去别处当差,若要放出宫怕是不行的。遂,令清月分派人手。

清月点头,将花名册展开只道:“我念着名字的十人一列,往右边站。”

“是!”

这一清点下来便出了一半,十人一列站在右方,清月道:“你们四列各分在四库,掌管各库里的物事,为首的便为管库的司制,其余人等都为司制调管,扫庭院的,除灰去尘的任司制安排。”

清月顿了顿,又道:“司制出列!”

右方四十个宫婢中排首的四名年纪稍长之人即刻出列,清月下了石阶瞧着一一瞧着她们,继而道:“别以为掌管各库是个好差事,库里的物事若少了一样便从你们月俸里头扣,还须得捡样儿陪了去。若是有赔不起的,便拿性命去抵,少不得让你们安生了去,今儿个是帝妃娘娘仁慈放你们出来,你们且好生当着差,莫要给娘娘丢脸!”

“是,奴婢们谨遵教诲!”四司制恭敬的退下。

清月再点剩下的宫婢,同样分了四列,往各宫里分派,人都轻点完后这才与奚钰说话,二人说笑几句清月便领着剩下的宫婢离开。

和硕久久才从震惊中清醒,瞧着她就要转身和硕跟头疯牛一般冲出去,近身之时奚钰两边宫婢吓得花容失色,和硕从后拉着奚钰的狐裘大衣一个大力往后扯,即刻双手将她扳转全全捉住,双眼瞪得如铜铃般大,眼里的震惊,欣喜和不敢置信全全涌现。

他唇际颤抖,眨眼间眼眶都红了,泛起了一层雾气,装载着极度委屈和哀怨。颤抖着唇却说不出话来,双眼就那般泛着泪光紧紧将她盯着。

奚钰冷静的瞧着他,没有任何情绪波动,眸光状似无意的将他打量。一年不见,他拔高了不少,一年前还比她高不了多少,今儿再见,他却已然高出了她整个头。而原本俊朗的脸如今消瘦得厉害,身子也跟竹竿似地在极厚的宫袍中晃动。

又想起曾经瞧得他半醉半醒的在酒肆里撒酒疯的样子心中一股愧疚油然而生,却并未表现在脸上,她目光平静的将他瞧着,终于出声道:

“你是何人?可知私闯后宫是死罪?”

和硕瞬间撑大眼睛紧紧将她盯着,不可置信的看向她,良久才哽出句话来:“王兄…你安好,如何不、不于我捎个信来…”叫他如此牵肠挂肚,叫他几若从生死里走出来,真真好狠心。

“本宫并非你口中之人,本宫与长兄样貌极像,你若识得他如今见了我认错也难免,就是陛下当初也本宫我认错了,本宫名讳‘沅姝’并非贤王盛夕钰。”奚钰冷静道,无视他眼中的不信,松开他的手顿了下再道:

“你定是世子吧,帝都皇城只住了以为郡王那便是康靖王之子和硕,所以,你便是和硕郡王本宫猜得对么?”

和硕绕过她,依然不死心的瞧着她的脸,喃喃低语道:“你分明就是她,你分明就是…王兄,你为何不认我?”

奚钰面上有些许不悦,眸光微沉,只道:“小王爷可睁大了眼睛好好瞧瞧清楚,本宫是男儿么?本宫自幼为襄阳王夫妇养在闺中,视若珍宝,如何在你眼里竟连女儿身都怀疑,小王爷如此以下犯下当真不怕本宫恼羞成怒治罪于你么?”

和硕面色微顿,待她拂袖转身之际他即刻拦在她面前只道:“你本就是女儿身,你本就是对么?王一直怀疑你的身份,我也曾怀疑,然而…是你对么,钰儿,告诉我,就是你?”

奚钰面色忍住恼怒道:“堂堂郡王如何像个疯子一般到后宫来撒野,又胡言乱语说些个疯话来扰乱人心。来人,将和硕郡王请出去,日后不得再踏入后宫半步!”

奚钰话落殿外即刻涌出禁军将和硕团团围住,和硕见她愤怒而去紧跟着往前追却被拦在了刀枪中。

“钰儿,钰儿--为何不忍我?为何?钰儿,难道你心中当真只有他么?你可曾忘了他一早便对你存了狼子野心,对你用了诸多计谋,谋的便是今日的你,钰儿,你莫被他骗了,你莫要信他…”和硕顾不得刀枪奋力往里冲,大声呼喊。

他能肯定,她就是他心心念念之人,三年朝夕相处日日相对,她的一个眼神他都记得清楚,如今活生生的人站在他面前,他如何认不得?她向来如此狠心,只将他扔下,没了她他如同没了头脑没了思想,浑浑噩噩的过活着,如今再见,她还是那般,连相认都不肯。

和硕被禁军押回了王府,康靖王送走了禁军将和硕押进了书房厉声斥责。和硕半天不语,任父亲责骂。待康靖王话落,他道:

“去楚国之人王已允了礼部的人去,任孩儿多番劝说亦无果,父王的一片赤诚怕是要辜负了。”顿了顿又气恼于胸,“当今圣上枉为仁义,父王你本为一介闲王经久不理朝中事,如今因国家需要你挺身而出,却被那些个宵小之辈认为你别有深意,依孩儿之间,父王你索性不撒手不管,这大遂亦是君王之事,随他自己做主!”

康靖王细看和硕,料不定他是想通了还是如何便探视道:“当今圣上虽没有显著功绩,却不失为一位明君,你如何对他有此愤慨,可是朝上受了辱?”

和硕一声叹气,道:“并非,只道君王…唉,父王你别多心,孩儿只与说不要再管去楚国之事,圣上并非、你心中那般仁义,他、不值得我父王效忠!”

康靖王心底扫去疑问,当即面色如常,须臾道:“说来为父也确实有些个不满,然而那是圣上的决意。和硕,你可知君上令何人代君东去楚国观礼?”

“礼部之人。”和硕道。

“并非,礼部之人自然会去,然而为首之人你可知是谁?”康靖王再道,和硕疑惑,难道并非只有礼部那些人王还派了别人前去?

“何人?”倘若是张尚书一类的两朝元老倒也无妨。

“帝妃娘娘,”康靖王声落成功看到和硕面上的震惊之色,以为他亦觉得荒唐,便即刻趁机道:“唉,为父心中悲恸,如何为父也是大遂亲王,君上竟荒唐的任命一介女子去做那签订盟约之大事而将本王这位亲王兄弃之,实在令人惋惜与不甘!”

康靖王本欲得到儿子的认可与共鸣,然而和硕在惊震之后看向其父,道:“父王,您见过帝妃么,您可是帝妃是何人?”

“圣上大婚次日倒是见过一面,怎么,难道帝妃不是凉王之女?”康靖王疑惑道,不应啊,凉王妃他曾见过,当今帝妃虽与凉王妃不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但那气韵却是如出一辙,应该不会有错。

和硕点头,道,“帝妃是凉王之女,然,她还有另一个身份,贤王盛夕钰!”

康靖王猛然撑大老谋深算的眼睛惊道:“什么?帝妃是贤王?贤王一年前已被君上赐死如何…”

“一年前贤王离世,却在同时时间多了个沅姝郡主,还有襄阳王夫妇作证,父王,您不觉得这一切似乎太过巧合?”和硕冷静道。

康靖王面色难平,倘若帝妃就是贤王,那此番定不能让帝妃去楚国,此人不除,恐日后还添更多枝节,这贤王可是比朝中张尚书那一群迂腐之人更难对付。

康靖王继而道:“怪不得圣上会有此决策。”他以为帝王已经昏庸至此,竟然…

和硕得知是奚钰去楚国心里便暂时放下芥蒂,奚钰东去倒确实比父王更合适,毕竟父王久未理朝,而奚钰的本事他自然是晓得的。

和硕离开书房后康靖王便已开始不熟如何将帝妃擒杀之策,想来这贤王未死是他大业途中的绊脚石。

而当日和硕在乾元殿外撒疯之事即刻便传入君王耳中,盛绝锁紧了浓眉,半晌道:“好生盯着。”

高公公小心应下继而退出王的视线,盛绝手中狼毫一抖,继而搁置一旁,起身往外去。她此刻在做什么?可有因和硕的出现而受影响?

盛绝踏入殿内时奚钰正在绘制些小东西,因着璇玑前日来信,北地较盛都严寒数倍,当初按照帝都酒楼的修建方式修筑的第一楼如今到了冬日极为严寒,室内放火炉远远达不到取暖之效,因而客源也一落千丈,问她可有改建之策。

璇玑写此信的原因一是确实问题存在,二则是寻了个理由与她通信,每每接到她书信那几日他都会兴奋难抑,瞧着她为他书下的字,他能将其当做精神粮食几日不进米水。自然,他从未想过是否有她不能解决的问题。

而她此刻绘制的便是房屋改造,如今要拆了重建只怕是来不及,只能尽量弥补。此外还绘制座酒楼从结构到整体一一详尽的绘制,这一座酒楼她起名为‘第二分楼’。而这座楼从建筑上来说边解决了冬日取暖夏日通风的问题,夏日通风这只需要选址妥当,按照她的图纸便可做到。

稍微麻烦的是冬日取暖,屋内需供暖有两种方式,低下供暖为其一,第二便是屋上供暖。地下供暖又有两种,一是在整座酒楼在打地基之前便下方修建通道,如同陵墓一般将承重计算好后开道,到冬日里便可在下面烧炭,而酒楼之内便能感到暖气四溢,其次是修筑管道,冬日里将管道内注满热水同样能达到取暖效果。

再来便是屋顶取暖,在搭建酒楼之时在顶上采用拱形设计,以便承重,再建隔层,而隔层材质则避免木质一类可燃烧物,选用铁、亦或者土胚,从而在天冷之时将木炭往阁楼放,继而屋内便可供暖。

她从昨日便开始伏案,到此时已完成多张图纸。盛绝进来之时看她埋头于案,瞧她极认真的模样便不曾叫她,拿起一张图纸细看,微微诧异,又翻看了后面的酒楼设施眸中当即闪射出如琉璃般光彩。

帝都同样寒冷,然,连帝宫内都未曾有如此严密的供暖设施,她倒是于他了好惊喜,见她在楼牌上细心写下‘第二分楼’的字样便再也忍不住,道:

“为何叫此名,可有何含义?”

奚钰闻声笔锋一抖,继而‘楼’字最后一捺成了只蝌蚪匍匐在纸上,她微微懊恼,瞧着这一整张的图纸又不甘心因这只蝌蚪而重来过,抬眼笑道:

“这会子过来可是忙完了?”见他不答,目光直盯着她桌案的图纸,她便极大方的将图纸拿起来吹了吹墨迹递于他,道:

“并非有和含义,因那边有一座楼名曰‘第二楼’,然而那座楼在修筑之时有些许弊端,这便准备重修一座,所以起了这个名讳。”

盛绝笑道:“你倒是极省事,不过,虽听起来极怪异到有几分新意。”翻过图纸,道:“这些都是你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