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女临门:暴君的伪善皇后上一章:第 25 章
  • 贵女临门:暴君的伪善皇后下一章:第 27 章

苏三太太带来的嫡姑娘苏晓,这会子眉飞色舞地道:“大姑母,我们家不嫌洛三姑娘名声毁了,我六哥书念得好,人也生得不错,今年便要下场考秀才。”

第90章 洛门恶女2

苏家四房的嫡姑娘苏晴心下暗笑:与洛家人夸苏暄书念得好?洛家的子孙,下场应试得早的,如洛征,人家十一岁就是秀才;就像洛修晚一些,去年就是秀才了。洛家是什么样的名望门第,在洛家说这种话,真真班门弄斧。

苏氏唤了声“秋芹”,吩咐道:“领了苏家三太太母女去客院小憩。”她按了按太阳穴,一脸不快,听听苏三太太母女说的这话,尤其是苏晓,你也是闺中姑娘,嫁娶之事岂是她能开口提的,一听苏三太太说,居然还敢帮衬着说,真不识规矩。

苏三太太不以为然,争辩道:“大姑姐,我说真的,刚才说洛苏两家联姻的事,我可是真心的,只要洛三姑娘许给我家…”

苏氏真想啐她一脸唾沫,一声“三弟妹”打断了苏三太太的话,毫不客气地厉声责问道:“你是坐船昏过头了吧?且回客院再睡一觉,睡醒了再来。”她愤愤然地瞪眼睛,还好是在她跟前说话,若在铁氏面前说这样的话,以铁氏那性子,还不得当场发作。

秋芹起身道:“苏三太太、晓姑娘,请随小婢去客院。”

“大姑姐…”苏三太太不想离开,正想讨好苏氏,想让女儿也留在顺天府读女学,好借着洛家的势头,也给女儿谋门好亲事。

苏晓见苏氏不给苏三太太一点颜面,心里暗道:洛三姑娘的名声都毁了,他们瞧得上,是给洛家面子,大姑母怎还生气了?

苏氏瞧都不瞧一眼。

在秋芹再三“有请”下,苏三太太携着婆子丫头、领着女儿出了睦元堂,人刚出院子,苏氏就埋怨起苏四太太:“四弟妹,我是让你把晴姐儿送到顺天府上女学,你怎把那不知眉眼高低的给领来?我们家老太太什么性子,你是知晓的,就刚才她那话,是她能说的么?”

苏四太太尴尬不已,只赔着苦笑。

苏氏在洛家,那是人人夸赞的贤惠贵妇,可在苏家当姑娘时,便是大嫂也要畏惧她三分,着实她性子泼辣,说话半分不饶人。

苏晴忙道:“大姑母,你写的家书先被我爹收到,当时大房的两位堂兄也在,非催着我爹拆开信,直说你在信里给爹写了什么,谁知道上午刚瞧了眼,下午各房的人都知道你让我来顺天府上蘅芜女学院的事。三伯娘就非说,你的意思不止是叫我过来,也有让她家苏晓过来的意思。娘原不想带她的,可她派了下人盯着我们四房,我们母女刚带了行李出门,就被她们给盯上了,死活要与我们同行,赶都赶不走。”

苏三太太的脸皮有多厚,苏四太太母女可是领教过的,虽说四房人各过各的日子,可因着上头的老太太还在,还没分家。

老太太自是身着她生的大房、四房。

三房的人还惧老太太,不敢这样明目张胆的缠。

可苏三太太就跟着了魔障似的,拿定主意非要送苏晓来顺天府上蘅芜女学院,直说这家女学院出来的姑娘,个个最后都觅到了好亲事。

苏氏吐了口气,“四弟还真是,那信我是写给他的,私下里与四弟妹瞧就是,怎还闹得众所周知。大郎虽然不算极聪慧,贵在肯勤读刻苦。我瞧着他不易,这才弄了个免试名额进去。”

苏氏对于娘家这样给自己添堵很是不满。

苏四太太面露窘意。

她的闺女序长,后头还有两个嫡子,想着将来大了,也要走大姑姐的门道把两个儿子送到琼林书院读书,哪里敢开罪苏氏,连连赔不是道:“大姑姐莫恼,那事一出,我就说过四老爷。”

苏晴见母亲在大姑母面前吃了挂落,这位大姑母因为在出阁后,走了门道将大老爷弄进琼林书院读书,几年后,苏大老爷就考中了同进士,又因着洛家的关系,在吴兴谋到了知县一职,而今苏大老爷也是吴兴同知。

因着这儿,苏家也算是官宦门第。

苏氏因在娘家颇多贡献,对兄弟多有帮衬,在娘家也算是说得上话的人。加上她又是苏四太太的大姑姐,苏四太太想着往后要多多依仗于她,不敢惹她不快,心里却将厚脸皮的苏三太太给骂了个半死。

苏氏继续道:“我瞧大嫂就是故意的。大郎亲娘去得早,我当亲姑母的偏疼他两分也是应该,就说我们府里的三姑娘亲娘走得早,老太爷老太太多有偏宠,这当长辈的嘛,瞧见哪个孩子弱些,少不得多用两分心。

两年前,大嫂写信求到我跟前,要我把四郎弄进琼林书院,他才十四岁,那琼林书院里头,年纪最小的也得十六岁,这年纪着实小了些。我便说长幼有序,先将大郎送入琼林书院,她心里定是埋怨我不帮忙。四郎今年才十六岁,性子都还没定,连秀才的功名都不是,让我如何帮?大郎是没他聪明,好歹大郎十五岁就考过了秀才,在读书上头又肯用功,我瞧着也是喜欢的。”

苏氏已经认定大房的人故意给她惹麻烦。

苏氏又想到若干年前,苏家这位继室大太太曾提过要将她大房的嫡次女送来顺天府读蘅芜女学,被她给拒了。着实是这姑娘比她女儿洛倩要长好几岁,府里总不能因为她一人预备马车接送,如此也太过麻烦了些。那时候,洛府内外的琐事多,她怕照顾不周出了差错。

苏大太太一直觉得,当年苏氏若能同意,也许她的闺女就能说上一门更好的亲事,毕竟洛家的名望在那儿摆着,因着这些儿女之事,苏大太太对苏氏很有意见。

苏家四老爷在钱塘府衙里谋了个八品州主簿的差使,虽是小吏,好歹是吃公家饭,也算是入仕为官。

苏氏嘟囔了一阵,又道:“三弟妹还真敢想,也不瞧瞧她的身份,庶房嫡子,只一个秀才功名,就敢肖想堂堂三品吏部左侍郎的嫡长女,且还是洛子嫡孙女,我瞧她就是坐船昏了头,直今还没清醒过来。三姑娘的婚事,别说我们家大老爷,就是我三叔,将来都不定能说话做主。”

苏四太太因为是苏家几房里最小的,上头有长兄,又有两个庶同兄长,平时没少受挤兑,这会子见苏氏一副要收拾三房人的样子,心里痛快得紧。“大姑姐,洛三姑娘的亲事,连你们和洛三老爷都做不得主?”

洛康可是洛三姑娘的亲爹啊。

苏氏搁下手里的茶盏,“三姑娘是老太爷、老太太养育长大的,他们当眼珠子一样护着。三姑娘又是乖巧惹人疼的性子,洛家的公子姑娘个个都喜欢,便说倩姐儿,镇日的也是三妹妹长、三妹妹短的唤着,姐妹二人日日都要见上几回。

前些日子,有个正二品的闽省都督嫡长子来求娶,老太爷那边是想都没想就给拒了,直说要娶三姑娘,不论出身高低,但求对方才德过人,且得允诺,一生一世一双人,娶得三姑娘不得纳妾,不得设通房,否则一切免提。”

苏四太太咋了咋舌,瞧苏氏的意思,洛家很看重这个三姑娘。苏三太太若是识趣的,不提此事便罢,要再就这事闹嚷,怕是会惹个没脸没皮的笑话出来。

苏暄是庶房嫡子,才德平平,虽会读书识字,连个功名都没有,还极爱面子,自恃为书香名门之后,镇日说话一股子文酸气。

苏四太太笑道:“洛家三姑娘才华过人,外头都传她可是江南第一才女,真不愧是洛子的嫡孙女。”

苏氏叮嘱道:“这话你们在我面前说说便罢,在洛府这可是禁忌,老太爷下了令,不许府中上下议论三姑娘是才女的事。”

苏晴面露异色,这可是美名,若在别家,巴不得府里上下都议论一番,好让家里人觉得荣耀,“江南第一才女”听听这名头,可是不小的,就凭洛俪的出身门第,只怕将来是个有大造化的。

苏四太太问道:“这是为何?”

“三姑娘跟着老太爷读书习字,是老太爷启蒙教导的,因她的书法丹青自成一派,又被江南读书人捧得高,老太爷担心她心生骄傲误了学业,拘着她在府里用心学习。不让她知晓外头有这么个虚名,这才下令府中上下休得提及此事。”

苏晴又好奇又意外:瞧这样子,洛子是真心疼爱洛三姑娘,连外头得了这么个名头也不让她知道。了不得,太了不得了,自己来了洛家,定要与洛三姑娘好好处关系。

苏氏笑眯眯地道:“要说才女,扬州郑家的郑姑娘琴棋书画兼备,尤其是琴艺与诗词更是一绝。”

苏嬷嬷喊了声“大太太”,从外头进来时,手里捧了两份帖子,福了福身:“是江南大都督府姜家太太给大太太下的帖子,下月初一,姜太太办了个兰花宴,邀大太太与三姑娘参加。”

苏四太太道:“这可是两份?”

苏氏瞧了一眼,姜家的帖子做得很是精美,上面的“请柬”二字用的是金粉,铁笔金勾,上头还描绘彩色漂亮的兰花图案,另一份显得雅致古朴,用的是木纹,上头的“请柬”下头印了一件姑娘戴的精致发钗。

苏晴满是好奇。

苏氏道:“另一份是城南冯家大姑娘及笄的帖子,邀我与三姑娘同往,日子在三月二十八。”她顿了一下,“老太爷这两年不许三姑娘参加各式宴请,二姑娘要忙着绣嫁衣,四姑娘犯过禁足清芷阁,晴丫头随我一道去。”

第91章 偷盗陪奁1

苏四太太立时乐了,自家的姑娘一来,就能进入顺天府的贵女圈,又有苏氏领路,将来定能谋个好亲事,随带着拉扯一把父兄的前程。

苏氏对苏嬷嬷道:“你去传话,问问四姑娘,三月二十八冯家大姑娘办及笄宴,问她要不要去?我记得冯大姑娘与二姑娘是同窗。”

“回太太话,正是呢。去年的时候,冯大姑娘来府里找二姑娘一道玩乐,教二姑娘用桃花做胭脂。”

姑娘订了婚期,是不出门的,即便是朋友及笄也不能出去,要拘在家里绣嫁妆。

洛家几位姑娘皆就读过蘅芜女学,尤其是顺天府排得上名号的几家贵女,彼此间都是熟络的,算是世交。

外头传来秋芹的声音,带着几分喜色,手里拿着一封家书,笑盈盈地道:“禀大太太,三老爷从皇城寄信来了,是刚才门上的丁婶子递来的。”

苏氏接过家书,瞧着上面写的是丈夫洛廉的名讳,拆开看罢,笑道:“三叔真是有心了!”一扭头对身边的苏嬷嬷道:“三老爷听说二爷、三爷订亲,又闻二姑娘订了出阁的吉日,五月中浣是三姑娘十岁寿辰,他特意从京城那边送了些好东西来,走的顺风镖局,信与礼物是一道的,你领几个小厮婆子去顺风镖局瞧瞧,把东西领回来。”

苏四太太想着,这许就是洛廉身为叔父的一点心意,待得晌午时分,苏嬷嬷与洛径进门时,后面跟了一长串的小厮、婆子,这心意还真是心意,听说装了整整三马车的东西,大大小小的箱子就有二十四只。

顺风镖局的管事娘子拿着个簿子,笑盈盈地走近苏氏,行了礼,道:“这是洛三老爷、洛三太太给贵府公子姑娘预备的贺礼,统共二十四只箱子,这里有货物清单,还请洛大太太过目签收。”

苏氏笑着翻看了一下簿子,对着大小箱子比对了一番,领取了她的私印,盖上个印章,与镖局的管事娘子寒喧了几句,就算是把贺礼领回来了。

二十四只箱子里头,有老太太的两只箱子、再是老太爷的两只箱子,再两只洛俪的箱子,洛征与洛修亦各有一只箱子,剩余的皆是洛康给侄女洛倩添的嫁妆箱笼。

苏三太太不知从哪儿得了消息,吵嚷着要苏氏打开箱子瞧。

苏氏心下得意,令人启开箱子,这一启开,立时就惊住了所有人的眼目:第一箱子,满满的都是一箱子贡绸;第二箱子,又是满满的一箱宫缎;第三箱子,是出自京城云裳坊绣娘之手的两套喜被、喜帐,一套大紫、一套大红,色鲜却不失华贵,除了喜气,却无俗气。第四箱子里头,装的是给洛倩添了两套头面首饰,赤金嵌宝石的,金红相交,亦以贵气为主。又有三箱子的官窖瓷瓶摆件,全都是一整套的,或清丽的、华贵的、雅致的,一种风格一套,一套装一个大箱子,从半人高的花瓶,到桌案上摆的八仙瓶,一应俱全。又有两箱子见所未见过的稀罕玩意儿,女儿家的菱花镜、珍珠帘子等。

苏四太太眯着眼睛,这些贡绸宫缎在外头是多少银子都买不着,没想洛康出手如此阔绰,侄女出阁,一出手就是这么多好东西,只怕光是他给的添妆一万两银子都下不来。

洛三老爷还真有钱,给侄女添妆就此等大手笔,若是轮到她的嫡长女,这嫁妆不知道多丰厚。

苏四太太这么一想,更是拿定主意要促成这桩婚事。

苏三太太笑容满面,她是真的替苏氏与洛倩高兴,能遇上这么好的三叔子与叔父,这对于的人家来说,一万两银子的添妆就跟天上掉银子一般,“就这十六只箱子,好好拾掇一番,能收拾出二十四抬嫁妆了。”

洛倩先是吃惊,很快就平复下来:三妹妹是个好的,连叔父待她也这么好,她有一份极体面的嫁妆,将来嫁到苏家,也不会受气。心里暗暗地发誓:一定要待三妹妹好,待叔父好。她故作淡定地问秋蓉:“三老爷给姑娘的生辰礼送过去了?”

苏氏道:“三姑娘这会子许还在老太爷书房呢。”

苏家三房的苏晓此刻心跳怦怦,都说洛家清贵,还真是清贵啊,瞧瞧洛三老爷这出手,也实在太阔绰了,“倩表姐,那边还有两口紫漆箱子没打开呢。”

苏氏淡淡地道:“那两口箱子是我们三姑娘的生辰礼。”

苏晓道:“苏嬷嬷,快打开瞧瞧,看看三老爷给三姑娘送的什么?”

苏氏微笑立敛。

洛倩面上也是不快。

都说了那是给洛俪的生辰礼,她一个苏家姑娘有什么资格要求打开一瞧,无论里头是什么礼物,那也是一个父亲对自己女儿的疼爱之意。

紫漆箱子上贴了一个红纸,上面编了“七号、八号”字样,其中在七号箱子上绕着的绸带上还搁了一封信,上面写着“爱女洛俪收启”等字样。

苏晓激动地走近紫漆箱子,用手敲了敲,看到上头的书信,正要伸手去揭,洛倩毫不客气地伸手拍了过来,“苏晓,你作甚呢?这是我叔父给我三妹的礼物。”

“倩表姐,我又不要她的东西,就打开瞧瞧嘛,我就好奇里面装了什么好东西?”

苏氏对苏三太太母女的反应很是不悦。

她们洛家人都不会去碰的,两个外人感了兴趣,明知不可为,还想打开箱子。

洛径刚把两个弟弟的箱子送到他们院子里,这会子正好过来。

苏氏道:“把老太太、老太爷的两口箱子送去颐和堂。”

洛倩道:“娘,我把三妹妹的箱子送过去罢!”

洛径道:“一会儿,三妹妹要去颐和堂陪祖母用午食,我瞧着不如一道送到颐和堂。”

洛倩没再反对,叮嘱几个抬箱子的小厮道:“都小心些,里头的东西切莫碰撞,千里迢迢从皇城运回来,可都是精贵物件。”

苏晓见不能打开洛俪的箱子,心里有些许遗憾,只片刻,目光就被打开的箱子吸引了,走到贡绸箱子跟前,用手轻抚着衣料子,好光滑细腻,再转身走到宫缎箱子里,一脸陶醉地抚摸着。

苏四太太面含讥讽:庶女生的姑娘就是这样眼皮子浅,看着别人的好东西,都面露贪婪之色。

苏晓一面摸,一面道:“倩表姐,我长这么大,还没穿过这么好的衣料子呢。倩表姐,你这么多好东西…”

苏四太太轻啐道:“晓姐儿,这可是倩姐儿的陪奁,你也好意思说这话。”

苏晓目光灼灼,洛康这般阔绰大方,如果她能嫁到洛家来就好了,只可惜洛家大房的几位爷都订亲,而且选的姑娘都比她的身份高。

三房还有公子没订亲,只是年纪还小,那对孪生兄弟唤洛徘、洛徊的,今岁好像才八岁,她已经十二岁了,怕是没这命了。

不能嫁入洛家,如果让哥哥娶洛三姑娘就好了,洛康给侄女添妆都如此阔绰,想来给自己的亲闺女定是更大方。

苏晓瞧着、看着时,眼睛就落到了那箱子首饰上,一口大箱子里放了两个首饰盒子,里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两套头面首饰。

赤金嵌红宝石的发钗、步摇、耳钉、项链、戒指、手镯…

她伸出漂亮的纤指,一样一样地轻抚,一双眼睛快速地扫视着四周,苏氏此刻正招呼苏嬷嬷带人把箱子搬到睦元堂收拾出来的一间临时库房里。

“先送到西厢房里去,得空再给倩姐儿拾掇成陪奁,这可是三叔对她的一片疼爱之心。”

苏嬷嬷附和道:“三老爷自来最是疼爱晚辈,几年前大爷成亲,送了十六口箱子回来,一规整就是足足二十抬聘礼。”

秋蓉乐得见眉不见眼,一侧的秋菊也是笑难掩饰,有三老爷送回来的添妆,二姑娘就能风风光光地出嫁,这么多的东西,怎么也能弄个二十几抬嫁妆出来,再加上早前大太太替二姑娘预备的五十抬,便有七十多抬嫁妆了。就算是江南的二品大员家嫡女,也不过如此罢,何况大太太还给二姑娘预备的店铺、田庄。

突然,秋菊伸手扯了秋蓉一下。

秋蓉一回眸,秋菊指着还抚摸着头面首饰的苏晓。

不等秋蓉反应过来,就见苏嬷嬷如离弦的箭一般冲向苏晓,一把抓住苏晓的手腕:“晓姑娘,你在作甚?”

“我…我在看倩表姐的嫁妆…”

苏嬷嬷冷哼一声,“真是奇了,我记得这赤金红宝石头面里头,可有一支红宝石金钗,这转眼的工夫,金钗子去哪儿了?”

苏晓用力推开苏嬷嬷,吹着被捏疼的手腕,“那上面摆放得好好的,哪有放金钗的地方,你莫要冤枉我,我虽然羡慕倩表姐,可没动她的嫁妆。”

因为这是两整套嫁妆,一套红宝石赤金头面、一套点翠赤金头面,一个式样华贵,一样略为清雅,点翠的制成了蝴蝶状,红宝石的一看就价值不菲,这一套下来少说也要几千两银子,虽然红宝石的成色算不是最好,但贵在其式样精致。

秋菊因是新跟着苏倩的,不如秋蓉的胆儿大。

秋蓉问道:“你将才瞧见了?”

“她…她把红宝石钗子揣怀里了。”

秋菊的声音不高。

苏嬷嬷却听得清楚,伸手就往苏晓的怀里掏。

第91章 偷盗陪奁2

苏嬷嬷却听得清楚,伸手就往苏晓的怀里掏。

苏晓露出一声惊天的尖叫:“非礼啊!”她快速反抗,想阻止苏嬷嬷,可那双大手已经自她的衣襟处落了下去,在里头一阵乱抓,苏晓叫得更大声,就如杀猪一般,刺得洛倩立时堵住了自己的耳朵。

苏三太太大呼一声:“苏嬷嬷,你不要太过份了!”

过份么?

苏嬷嬷的手里抓着一支红宝石金钗。

无数双眼睛落在苏嬷嬷手里的金钗上,个个都用怪异的目光看着苏晓与苏三太太。

苏氏气得面容煞白。

娘家侄女跑到她家来偷自家姑娘的嫁妆钗子,这说出去,让她好生没脸。

这可是作客啊,怎么能干出这种事。

苏嬷嬷冷哼一声,将红宝石金钗搁回盒子里,细细摆放在它原该放的位置上,一双鹰隼般的目光将另一套头面首饰也扫了一遍。

秋蓉大叫一声:“嬷嬷,蝴蝶点翠的那套,少了一只戒指。”

经她一点,还真少了一枚戒指。

既然三老爷添的一整套,就不会端端少了一样。

苏晓连退两步:“我没拿!”

苏嬷嬷道:“旁人都没碰过,就只蹲在这儿,不是你拿的是谁拿的,你刚才拿了红宝石金钗,那么多眼睛,可是瞧见奴婢从你怀里掏出来的,你还要抵赖。”

苏氏平息自己的怒火,庶出就是庶出,眼皮子浅,居然干出偷盗之事,还被人抓了个现形,不是苏晓拿的点翠蝴蝶戒指,还会是旁人不成,除了开箱子时的苏嬷嬷,旁人可没靠近过。

“苏晓,把戒指放回去,这是三老爷给你倩表姐添的嫁妆,你若想要,回头你从我的首饰盒子里挑一支钗子、一只戒指戴就是,但这嫁妆是一整套的,万不能差了一件。”

嫁妆差一件,这可太不吉利了。

何况,这是一个长辈对侄女的疼爱。

洛倩咬着下唇:简直太丢脸了,好在今儿屋里都是自己人,不然连她都跟着没脸面。

苏晓摇了摇头:“大姑母,我真没拿蝴蝶戒指,我真的…”

苏嬷嬷厉声道:“你还狡辩?旁人都没碰过,就你在这儿,少了一件,不是你拿的是谁拿的,这是要做嫁妆的头面,少一件都不成,嫁妆的整套头面都有九件组成,你自己数数,里头可有九件。”

整套头面有九件,这是大赵的习俗,意即天长地久,长长久久之意,有福寿绵延,有幸福长久之意。

秋蓉指着指头将那套点翠蝴蝶头面数了又数,一支偌大的蝴蝶状发钗当算一件、一对耳坠算一件,一对镯子算两件,又一条点翠蝴蝶的项圈璎珞盘,一对蝴蝶步摇又算两件,再一条蝴蝶抹额,这有八件了,不多不少还差一件,除了戒指没有别的。

苏氏厉声道:“晓姐儿,听话,把那只戒指放回去。姑母回头送你一只赤金戒指戴,这两套头面是给你表姐做嫁妆的…”

苏晓是拿了红宝石钗子,可她没拿戒指,可现下因为被抓了个现形,非说她偷拿了那只戒指。“大姑母,我没拿…”

苏氏面容肃冷,“三弟妹,用过午饭,你就领着晓姐儿回钱塘罢。我还想着,待三房的暄哥儿满了十七岁,就让他来琼林书院读书,看来,这样的闲心,也不必我来操劳了。”

她长子可以进琼林书院?

苏三太太心下一喜,忙道:“晓儿,把戒指还回去,就算再喜欢,你玩一会儿就成,可不能拿走,这是要给你表姐做嫁妆的。”

苏晓没想到连母亲也不信她,她没有拿啊,“娘,我真没拿…”

苏氏招了一下手,对秋芹道:“把我屋里的首饰盒子取来。”

苏氏捧着首饰盒子,“晓姐儿,里头的钗子、戒指你各挑两件罢,只那只点翠蝴蝶戒指得还回去,这原是一整套的头面嫁妆,不能单少一件。”

苏晓望着首饰盒子,让她挑,她才不会放过这机会,定要挑漂亮又值钱的,她看了又看,挑了一支赤金珍珠钗,再挑一支嵌红珊瑚的赤金钗,然后又挑了两只赤金嵌玛瑙、镶珍珠的戒指,一挑来就立马往头上插,往手指上戴。

她一挑完,苏氏将首饰盒子递给秋芹。

苏氏道:“把点翠蝴蝶戒指还回去。”

苏晓提高嗓门:“大姑母,你为什么不信我,我真的没拿。”

正常人,如果没拿,后面让你挑,是万不会再挑的。

可苏晓见到漂亮的东西,全无抵抗能力,认真地挑了,还迫不及待地戴到自己头上。

苏氏苦笑了一声,整套的头面是九件,这是谁都知道的规矩,偏生就差了一件戒指,这两套头面很漂亮,价值不菲,也难怪小姑娘会动心,尤其是苏家三房,庶子娶庶女,苏三太太当年过门时,听说嫁妆还不到五百两银子,她都理解,可这头面是给洛倩做嫁妆的。

苏三太太跳了起来,伸手拧了一把:“臭丫头,你是不是拿了那只戒指,快还回去?这可开不得玩笑,丢了一件,如何再配成套。”

苏氏冷着脸。

苏晓一口咬定:“娘,我真没拿,我是喜欢那套红宝石头面,是想拿那支金钗,要我没动点翠蝴蝶戒指…”

苏氏心头怒火乱窜。

好好的一整套,偏偏少了一件,看来她得取上一件,找城中最好的首饰铺子,将那丢了戒指给补上,心下气得牙痒痒,看苏晓的样子,她送的首饰收了,早前的那只也是不打算还回来的。

上门作客,居然还拿人东西,真是…

苏氏血气翻涌,厉声道:“三弟妹,你也是嫁入苏家的媳妇,看看你教的是什么女儿?话我也不多说,苏嬷嬷,送客!”

苏三太太此次来,还打着结亲的主意,一见苏氏脸色变得难看,伸手又拧了苏晓一把:“你这个孽/障,我让你把那只戒指拿出来。”

苏氏要逐客,要是被苏四太太告诉苏家老太太,老太太骂她、训她还是轻的,说不得回去就得挨罚,偷拿东西,偷到老太太外孙女的嫁妆上,老太太能咽得下这口气才怪。

苏晓道:“我没拿!从皇城到顺天府,千里之遥,少上一件,许是在路上弄丢了,又或是装箱子的时候忘了,怎么就非说是我拿的。”

秋蓉此刻站出来,“我们三老爷、三太太最是个心细的人,给我们二姑娘的添妆头面,怎会单单少一件。晓姑娘,你来洛家作客,哪家客人会私动主家的贵重物品?这么多双眼睛瞧着,我们早前都看到那只戒指的,你碰过之后就少一件,这如何解释?”

苏嬷嬷弯着腰,将装点翠头面的那只盒子取出来,将整个箱子寻了又寻,看了又看,就是没那只戒指。

苏氏问左右的婆子丫头道:“早前打开时,你们可有谁瞧见,那首饰盒子里有没有一只点翠蝴蝶戒指?”

秋蓉忙道:“大太太,有的,我记得清清楚楚的,那只戒指就放在耳坠子旁边,戒面是点翠蝴蝶的,其他旁处都是金灿灿的赤金,蝴蝶的眼睛是蓝色碎宝石。”

秋菊垂着头,应声道:“秋蓉姐姐没说错,那戒指着实是这样的,很漂亮,做得很精致。当时秋蓉姐姐还低声与我说,说不得是三老爷走了门道让宫中司宝局做的,外头可没见过这等精致的首饰。”

苏氏信手取过一只钗子,在钗子的背后刻着细小的篆体字“大赵天隆五年司宝局制”字样,“还真是三叔请司宝局的人打造的,这后头刻着小字呢。”

宫中制造,价值在其次,贵在其用心。

一直故作淡然的洛倩,此刻一阵紧张,“晓表妹,你把戒指还回来。”

叔父待她真好,为了给她添妆,居然请宫中司宝局帮忙做了两套头面,就算是重臣之女,有一套就算了不得,而她却拥有两套。

苏晴也控抑不住,劝道:“堂姐,你就把戒指还回来,这差一件,可如何做嫁妆,外头想配全,只怕也做不出来。”

洛倩出嫁在即,讲一个吉祥如意,少了一件这算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