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女临门:暴君的伪善皇后上一章:第 236 章
  • 贵女临门:暴君的伪善皇后下一章:第 238 章

“去罢!”

洛俪搁下笔。

天上的云,云卷云舒;地上的人,有聚有散。

世间缘分,缘来缘散,缘多缘少皆是缘份使然。

她与祖父写信,与伯父、父亲、伯娘、大哥二哥甚至于三弟四弟五弟,就是洛仪她也写了一封信,她几乎给自己的亲人都各写了一封信,然后装入信套,一并放到箱子里头。

洛俪又装了一些老山参、毛皮等物到箱子里头,勿必要将东西塞到满满当当的。

她指着箱子道:“素纱,带上几个太监,去皇城铁记镖局,就说这是我送给洛家老候爷、老夫人的药材与礼物,让他务必小心运送,并由专人送到洛府。”

素纱应答一声“是”,唤了两个会武功的太监将箱子送出皇宫。

送出的是一份沉甸甸的叮嘱,也是她最后能为洛家做的。

前世是个傻子,太过单纯痴迷,被玩弄于股掌,身陷情网,迷蒙了双眼,失去了看清许多真相的机会。

今生是个痴人,为了守护太多的人而无法保全自己,她重情重义,也坚守本心,若要离逝,她捧着胸口,也能问心无愧地说“洛三娘依如最初”。

如有来生,她想为自己活一次,痛快地爱,痛快地恨,不再有守护家族的使命。

*

翌日一早,姜夫人、梁素纨入宫。

二人都已听说皇后中毒,昏迷几日的事,立在宫门外,静静等候着传诏。

梁素纨更是提着心,时不时地望上一眼。

凤仪宫的大门紧合着,看不到大殿里头的情况,只见几个宫娥太监一路小跑进入偏殿,里头静寂得没有半点声音。

姜夫人带着姜大/奶奶,静候凤仪宫外头。

第331章 叙旧2(二十五更)

姜夫人带着姜大/奶奶,静候凤仪宫外头。

姜家嫡长子姜礽在皇城任职,谋的是工部巡查官一职,这是从五品的官职,但凡工部督建的工程,便会派巡查官前去巡查进度,监督工程质量等,这对姜礽来说是个美差,可以在四下走走。

姜权与洛康的官职调了个儿,洛康在江南倒是如鱼得水,而他则要熟练吏部官员的任免情况,还要熟悉这里的工作情况,更是熟悉各部官员的职责范围。好在还未到考评之期,他还有时间缓冲熟悉。因是吏部尚书,这是个美差,拍巴溜须的百官都爱奉承他。

等了大半个时辰,素纱打开宫门,见到几人,抱歉地道:“娘娘近来凤体欠安,五更就醒了,说是头昏。仇嬷嬷劝她回去再躺了会儿,不想竟睡着了。让姜夫人、唐宜人久等了,请进!”

姜夫人道:“娘娘保重凤体要紧,娘娘凤体安康乃是大赵之福。”

大殿上,洛俪衣着一袭宫装,并不是盛宴上穿的宫袍,只是常服,略施了一些脂粉,自醒来,她的面容就显得憔悴非常。

姜夫人、姜大/奶奶与梁素纨行了礼。

洛俪赐了座。

素秋领着几个宫娥奉了茶点。

洛俪软声道:“素纱,带几位婆子、丫头去偏殿吃茶点。”

素纱唤了姜、唐两家的下人,一行人告退而去。

洛俪抬了抬手,小路子示意左右退去。

姜夫人关切地问道:“娘娘凤体可好些了?”

洛俪笑容温和,“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她捧起茶盏,示意几人也用些,姜夫人婆媳各捧了茶盏浅呷一口。

姜大/奶奶尝了一口,“这是福州特品铁观音供茶?”

洛俪笑道:“姜大/奶奶是个喜欢茶的,本宫倒险些忘了。素秋,一会包半斤给姜大/奶奶带回去。”

姜夫人心下气恼:丢人都丢宫里来了,不就是好茶叶,虽说姜府的不如宫里的,也不至于尝一口就难掩好奇与喜欢,这不明摆着想讨供茶。

洛俪软声道:“姜婶娘莫恼,姜大/奶奶在我宫里又不是外人处,每月内务府送到凤仪宫的茶叶不少,我也不是天天吃着的,名剑赠英雄,好茶送懂茶之人。”她顿了一下,“大红袍、碧螺春都各包半斤,一会儿让姜夫人带回去给姜大人尝尝。”

姜夫人不好意思,“这如何使得。”

洛俪慢悠悠地道:“本宫近来总梦到顺天府时的日子,梦里还是大姐姐的及笄宴,宴会上有祖母、伯娘、姜婶娘、姜禧姐姐、何安何宁…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榻上。

转眼间,昔年的小姐妹一个个都出阁嫁人,幼年自家长辈跟前,哪一个又不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出嫁之后,所遇丈夫是贤是庸,婆家是好是坏,也只各人心下了然。”

皇后这是想家了。

洛家无人在皇城,只得召了自幼相识的人来。

姜夫人也算是看着洛俪长大的。

因着姜权是洛子门生,姜洛两家的感情很好。

姜夫人想到自己的长女姜祺,次女姜禧,一个在杭州,另一个婆家在豫省,早前长女遇到委屈的事,还带着孩子回顺天府,而今隔得远了,一年也难得见到一次。

姜老太太死活不愿来皇城,直言“姜权这是高升,往后还有大前程,你们随他去。老婆子老了,不想死在外头,就守在家乡,得闲去寻洛老夫人聊天。”

姜权入京赴任时,将两个容貌衰老的姨娘留在家乡,又留了庶子姜礼一家在姜老太太跟前敬孝。

梁素纨道:“娘娘若想家里人,不妨写信让她们来京探望。”

洛俪捧着胸口,想咳却又抑住,还是幼年时承受过这种心疾之痛,数年过去,就没犯过,她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脉已损,早前就像是拼凑粘贴到一处的玻璃心,而今一碰,旧痕又裂开了,就算是再拼,也无法续好。

“本宫只是略有不适,都好着呢。想寻了姜婶娘与素纨聊聊天,姜婶娘有几个孙儿孙女了,我还记得以前,姜禧姐姐常与姜大哥哥的女儿抢零嘴,两个人抢得你瞪我,我瞅我,我在旁边瞧着甚觉有趣。”

姜大\奶奶立时笑了起来,“是我与大爷的长女,今年八岁,如今在皇城女学读书。而今大了,在人前扮贤淑,背了人,尽把一点子零嘴藏闺阁里头,上回我帮她收拾闺阁,衣橱里、箱子里、小盒子里头不是点心就是饼饵、蜜饯,能把人气过半死。别人家七八的小姑娘,那都抽条了,就她还长得胖乎乎的。”

姜彤以前在江南上女学,常被年纪大的贵女戏弄,哄着她把家里的隐秘讲出来,闹了不少笑话,也惹得姜老太太、姜夫人没少训斥姜大\奶奶,说她没把女儿教好,该讲不该讲的尽在外头乱说。好长时间,姜彤在女学都不敢与自己年纪长的学姐们说话,一见着她们就躲。

现在说的,正是这个姜彤,如今大了,却因爱上了点心零嘴,念吃得很,姜大\奶奶想让她长得苗条些,不许再贪吃零嘴、甜食,她就学会了往闺阁里头藏吃食,被姜大\奶奶收拾房子发现,吃了个半死,直想揍她一顿。

洛俪笑道:“女孩儿胖些不打紧,只要健康就是有福的。”

姜夫人答道:“娘娘说得是,而今彤儿也大了,与阿禧的性子像,学会与老爷的庶幼女抢零嘴。”

洛俪眨巴着眼睛,“姜世叔又纳妾了?”

姜大\奶奶不答话,抿嘴一笑,拈了枚蜜饯吃。

姜夫人道:“这不是卢淮安干的好事,说他后院的美人成灾,让老爷与大爷帮忙收留几个,一下子送了六个来。老爷又怕几个年幼的庶子学坏了,与大爷一人分了三个。”

卢淮安把美人又转送人了。

别人用来贿赂他,就用美人来拉拢其他人。

卢淮安倒是个算盘打处精的,对他,洛俪说不出好或不好。

洛俪道:“姜世叔现在有几个儿女?成亲的几个,不成亲的又有几个?”

姜夫人答:“嫡出的你是知道,就我生的那三个皮猴,没一个省心的。庶子有六个,庶女有七个,娶妻成亲的庶子有两个,文不成低不就。

第331章 叙旧3(二十六更)

姜夫人答:“嫡出的你是知道,就我生的那三个皮猴,没一个省心的。庶子有六个,庶女有七个,娶妻成亲的庶子有两个,文不成低不就。姜礼留在老家敬孝老太太,姜祥在琼林书院读书。你世叔说,让他参加下届的科考,姜家的儿子,就算是阿礽那也是自己争气考中秀才、举人,后来又中了同进士入仕的,自己没本事,老子再厉害,也不能让他入仕。”

姜权现在是吏部尚书,要提拔一个人很容易。

但姜权新官上任,不愿给自己的儿子开后门,那也是设了门槛的,想入仕,老子不望你们高中进士,至少得是个同进士,就算是候补,先谋个副职,以后磨练一番,也能晋升。

洛俪知道姜礼,这真不是个读书的料,就会玩乐。

姜夫人以前防着大姨娘,故意将姜礼给养废。现在姜权想让庶子争气,他也争气不起来,考了多少年的童试,硬是连个秀才都没中。

姜权很失望,给他留了些田庄店铺的家业,让他留在家乡打理,读书不成,你做点小生意,守个家业应该是成的。

“庶女有三个嫁人了,剩下四个庶女,最大的十五,最小的还不到周岁。三个庶子,有一个年满十六,另两个有的十二,还有一个才周岁多点。”

洛俪又问道:“十五岁的姜庶妹可许人家了?”

姜夫人想着洛俪是皇后,心里想着,如果能入宫嫁给皇帝也不错,反正是个庶女,可对这庶女的相貌,还真不敢抬举。

姜大\奶奶回答:“娘娘,这六妹妹的模样实在…实在寻常得很,她亲娘原是老太太身边的大丫头,针线活好,就是生得不怎样。”

姜夫人还想夸两句,被姜大\奶奶一抢话,心里堵得慌,冲姜大\奶奶望了两眼。再不能反驳了,到时候婆媳俩说得不一样,这不是惹人笑话。

姜大\奶奶立时垂眸,只片刻,又道:“娘娘,我娘家三叔家的嫡次女,在姑苏一带那可是百里之内闻名的美人,去年选秀,因为染了风寒就没选上。”

姜夫人轻咳一声。

在说姜家,你提你娘家作甚?

姜大\奶奶还要继续说,只听梁素纨接过话道:“姜夫人真是好福气,两个嫡女许的婆家一个赛一个的好,就连姜大爷而今无论是学问、还是做官,都是一等一的好。”

以前不觉得,近来姜夫人对这个长子媳妇越发不满意。

她与皇后娘娘聊天,她来拆什么台。

姜大\奶奶娘家的堂妹,与她姜家有个甚关系,居然说庶妹长得丑。她娘家堂妹就是美人花?也没她这样,打压婆家姑子抬高娘家妹妹的。

姜夫人道:“我有大爷得了我们老爷的教导,是个行事谨慎得体的,办差也用心。”

洛俪又问:“姜大哥现下几个儿女?”

“嫡出的有两儿一女,侍妾姨娘生了庶子四个、庶女三个,就属嫡出的几个年长。我们姜家的规矩,男子不过二十五是不许纳妾的,这不年长的全都是嫡出。”

姜夫人答着。

洛俪又问梁素纨:“你家孩子可好?”

“好,好着呢,现在能跑能跳,还能在家帮着看弟弟,一听二胖哭,跑得比谁都快,知道拿拨浪鼓哄二胖笑。”

洛俪一脸诧异,“你是几时添了个二胖?”

梁素纨不意思一笑,“是娘娘给臣妇赏的药酒好,大胖刚满百日我就发现闻到油烟恶心,又过了一月,到柯家的杏林医馆一诊脉,已经怀上快三个月了。娘家大嫂说,这怀孩子太快,怕二胖体弱,生下来一瞧,比大胖那时候还胖。

大胖出生时是四斤二两,二胖却有四斤八两,兄弟两个长得七分随臣妇,三分随大人。大胖现在什么话都会说,连成句的长句不成,会两个字、三个字的说,比如说‘爹爹,吃饭饭’‘娘,喝茶茶。’”

洛俪又问:“唐惊蛰娶的田氏现下可有孩子?”

梁素纨答道:“多亏了娘娘赏的药酒,夫君见我一直吃着,就送了半斤回去,她哪里瞧过这等好东西,每晚睡前吃上一二钱,后头来见没几日就剩下不多,就改用筷子沾来吃,我们大胖出生后没满月,就收到家里来信,说大嫂也怀上了,乐得我婆母跟过节似的,比我们二胖长五个月,是个漂亮的闺女。家里写信来,让大人给取个好听的名字。大人想了一天,憋了个名字叫‘唐茉儿’,茉莉花的茉。”

洛俪都没不知道梁素纨又给唐大满添了个小子的事,心下不由一阵感慨。“你有两个儿子了,这回该盼再得一个闺女。”

“托娘娘的福,臣妇也觉得这胎是个闺女。”

姜夫人听梁素纨这话,“我听我们家大爷说过,说你冬天才生的二小子,这又怀上了?”

梁素纨不好意思地笑,“真是娘娘赏的药酒太好,我想尽早把身子养好,何曾想到又怀上了,这次与那两小子怀着时不一样,我感觉得出来,家里下人都说我近来长好看了,肯定是个闺女。”

姜大\奶奶赞叹道:“娘娘这儿的药酒真好!”

洛俪对素秋道:“给姜夫人、唐宜人各装半斤药酒。”

素秋应了一声“是”。

姜夫人心里对姜大\奶奶越发不满了:你那什么眼神,连瞎子都听得出来你想要药酒。她怎么就娶了这么个眼皮浅的儿媳妇,要不是世交,她都觉没脸了,回去非得给大爷说道说道不可,好好管管她媳妇,越发闹得不成样子。

姜夫人、梁素纨起身谢过洛俪。

洛俪继续道:“我家二嫂一直想要闺女,我久居深宫,也不知家里的事。”

姜大\奶奶忙答道:“娘娘,洛大\奶奶添了个小闺女。洛\二奶奶又添了六小子。洛家大房有六个小子、两个姑娘。”

洛俪担忧道:“以二嫂的性子,得了个小子,只怕又要哭上一场了。上回她哭,二哥就说要云游天下,她一听被吓住了,才没嫌自己又生小子的事。”

“小子也好,姑娘也罢,都是爹娘身上的肉,还不都一样,想要小子,拿闺女当小子养。”

想闺女的,要不能拿小子当闺女养。

姜夫人觉得这后一句不能说。

第332章 成全了谁1(二十七更)

姜夫人觉得这后一句不能说。

“生儿养女不都是命,臣妇觉得洛二\奶奶是个旺夫家的,这一个接一个地生小子,是多少人羡慕都羡慕不来的。”

姜夫人看了看姜大\奶奶。

姜大\奶奶心里发毛:我这是把婆母给得罪了,她不会是暗示我,我不是旺夫的,所以生了两子一女肚皮就没动静。

姜夫人道:“洛家三房的洛三爷、洛四爷今年十六了,也到了议亲的时候,这两公子争气,都是举人老爷,到时候定能寻个好的。”

洛家有爵位,又出了一个皇后,洛徘、洛徊兄弟俩的亲事就成了一个香钵钵。那时刚中举,便有不少人家前来打听,而今打听的人就更多了。

洛徘是嫡长子,又有爵位在身,自比洛徊吃香。

洛徊脑子灵活,又是个精的,婚事也不会难。

洛俪道:“姜婶娘,三弟四弟与仪儿都没订亲?”

姜夫人道:“年节前,听你世叔听过几回,说是朝堂上有官员瞧着这兄弟俩了,让他给保媒,他让我参加宴会的时候帮忙掌掌眼,说如果不好,他就不出面保媒,若真是百里挑一的贤惠好姑娘,他也好开口。”

洛俪若有所思,“到了三弟四弟这儿,他们可是会纳妾的。”

洛家祖训,洛家嫡系长房子孙不得纳妾。

正好到了洛徘兄弟这辈,就不算长房子孙,只能算嫡系子孙,长房是指洛廉那房,指的洛征、洛径兄弟俩。

姜夫人不以为然地道:“洛家规矩,皇城不少名门望族都知道,这不是‘洛氏子孙年满三十方可纳妾’,待他们兄弟俩要纳妾时,嫡子都知事了。”

洛俪略有些感伤,“我入宫后,家里传来的家书多是报喜不报忧。也不知祖父祖母、伯父伯娘与父母的身子可安康?”

姜夫人道:“都好着呢!洛伯母身子硬朗,每日与铁嬷嬷一道习武;洛伯父天天练五禽戏;洛大哥在琼林书院的威望很高;洛大嫂添了几个孙儿孙女,心里可高兴了,还对洛大哥说,孙子辈里头的二姑娘是个聪明的,让洛大哥将来启蒙,当孙儿教…”

家人安康,她便安心。

今生的命运,到底不同了,是她改变了家人的命运,亦或是夜公瑾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萧修母子成了乞丐。

“嫁到姑苏柳家的萧依如何了?”

姜大\奶奶回答道:“两年多前就没了。有一天庙会,不知道从哪儿冲出来两个乞丐,对着她就捅刀子,待有人发现时,那两个乞丐早跑远了,就在庙会上被人捅了七八刀,当场就血流不止,待抬回柳家,没熬过一夜就没了。”

萧依因为嫉恨,算计了柳家的妯娌、小姑,只怕是被人买了杀手所为。

前世的柳氏母子背叛算计了洛家。

今生被她先一步将柳氏母子赶出家门,萧修被剜割舌头,挑了脚筋,只能做乞丐。

萧依招惹上的是杭州镇江候,这是姜祺的丈夫,姜祺的性子是眼里不容沙子的,也有可能是姜祺派人给萧依下的黑手。

萧依死了。

柳氏与萧修即便活着那也是生不如死。

洛俪道:“两年前,杨家的玉莲姐姐与我写过两封信,说杨耀国的夫人章氏要替她保媒说一个小吏,后来我听说那人不大可靠,之后就再没通信,也不知她现下可好?”

姜夫人答道:“是洛家大夫人保的媒,那男子是福州籍的琼林寒门学子,名唤宋海,上届会试,高中同进士,虽然名次不算好,也是个有些本事的,回了闽省谋了个县丞一职。拿到任职文书后,宋海与杨玉莲在顺天府完婚,之后二人去了福州探亲。

杨玉莲在顺天府的嫁妆并未变卖,还在宋海的老家置了些良田铺子,也不算多,听说是三四十亩良田,一个杂货铺、一个豆腐铺,乡下地方,这样的家业也值不了多少钱。是她替宋海的父母弟弟给置的。宋海是家里的长子,早前娶过一房妻子,生孩子的难产没了。年节前,大爷接到宋海的信,说杨玉莲给他生了一个大胖儿子,言辞之间颇是欢喜。”

杨玉莲嫁了一个寒门学子当继室,并不曾有继子继女,虽是继室,过门就跟原配一样,现在又生有一个儿子,随着岁月的流逝,她会渐渐淡忘丢失的儿子。

杨玉莲因为和离的事不能再回杨家,但与娘家的母亲、兄弟们却有书信回来,在她决定和离时,杨耀宗就曾发话“若和离,就不再是我杨家女。”她亦未再回过娘家,虽然现在另嫁了丈夫,有了儿子,嫁得那般远,也难以回去了。

命运是这般的奇特,忆幼年,都是熟识的人,皆是一张张生动活泼的面容。

洛俪又问梁素纨,“洛素纹现下可好?”

素纹原不姓洛,只自小就被辗转卖到洛家当丫头,又在老夫人身边长大,连她自己都记不得自己的姓氏,索性姓了“洛”。

梁素纨道:“又添了一个小子,在卢府的日子过得不错。”

因卢淮安给洛俪下软骨散的事,素纹有好长一段时间都不理卢淮安。

卢淮安可不是那种会围着女人哄的人,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直至素纹的儿子生病,卢淮安跑前跑后地请太医,两个人这才和好。

梁素纨去卢府窜过两回门,两个都有两个儿子,聊的、说的不是丈夫就是儿子。

洛俪忆起昔日池宓说过的话,“素纹添了孩子,陶氏、秦氏也该添了孩子罢?”

“陶氏添了一个闺女,秦氏的孩子还没生。卢府后院一个叫芝姨娘的早产生下一个男孩,不到两天就没了,说是后院一个叫池姨娘的使了坏。又有个叫月姨娘的,顺遂添了一个男孩、花姨娘添的是庶女。”

洛俪愕然道:“一下子就七个孩子了?”她顿了一下,“池姨娘,可是与唐侍讲同届的那个池探花的妹妹?”

梁素纨知洛俪不喜池宓与池家人,答道:“就是她,也不知道她使了什么法子,哄得卢大人给了一个贵妾的名分。见芝姨娘有身子,她没有,心里嫉恨着,硬是使了手段把芝姨娘的儿子弄得早产…”

究竟是什么手段,梁素纨没有细说。

第332章 成全了谁2(二十八更)

究竟是什么手段,梁素纨没有细说。

姜大\奶奶知道池宪,“池宪在皇城书院,早前有六君子之一的名头,可实则是个卑\鄙小人,降妻为妾,还把人送给其他男人…”

就算窦华浓再不堪,你可以送庵堂,但凡有君子之风的,就干不出这么被人说道的事。池宪最不被清流所喜,背后不耻他的大有人在。

染素纨道:“去年冬月中浣还是下浣的时候,听说窦华浓在花\柳巷里头染了脏病,死的时候,浑身生疮,暗巷里头的人用一床破席裹了,将人埋在十里坡乱坟岗。”

她以为自己可以放纵、玩乐,死得却是这样的不堪。

嫁池宪为妻,再被送给卢淮安,后被卢淮安降为府伎,再是官妓、暗女昌,谁能想到,当年权倾一世,堪比公主的窦华浓会是这般下场。

窦华浓前世死在天牢,死的时候肚子里还怀着孩子,听说产下一女儿后血崩而亡,相传是产后受尽凌虐而丧命。

今生,并不比她前世好多少。

窦华浓死了,池宪被官场中但凡顾些脸面的人所不耻,池宪后续的章氏,章三老爷也不过是个举人功名,连入仕的资格都没有,也不过仗着章美人的父亲兄弟还有些本事,也都在官场,混了个官家子弟的名头。

章家在杨丞相被灭后,早不如前,章父被下放做了个知州,章美人的二哥还是个秀才,想要入仕还得有一段路走。

章美人在美女云集的后宫,容貌、才艺只属平常,再因杨玉梅的事受累,注定此生很难登上高位。

后\宫缺的从来都不是美人,需要的是别样的女子,只要能吸引皇帝,那就是胜者。

聊到晌午时分,洛俪留了姜夫人婆媳与素纨在宫里用午膳,又赏了两家人一些布帛、脂粉、茶叶、美酒等物。

小路子唤了二十多个小太监、宫娥帮忙搬东西。

姜夫人得到的赏赐,就装了一马车。

素纨因家里人少,得了八匹宫绸贡缎,又有好些胭脂水粉,美酒、茶叶和宫中御膳坊的点心就更不肖说了,亦装了半马车。

姜夫人一上马车,脸立时拉下来了,“儿媳现在长本事了,敢压了姜家姑娘抬你娘家姑娘,六姑娘就算相貌平常些,却有几分贤德。”

皇后娘娘打听姜家姑娘的事,许是想保媒赐婚,娘娘能赐的那能是差的,硬是被姜大\奶奶给挠了竹棍子,姜夫人心里能痛快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