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也不抬头,还有皇太后、易姑娘。”刘榕过来,轻轻的说道。

刘松刚刚都没有抬头,直接就跪下请安了,于是根本不知道室内坐了哪些人。

刘松抬头,终于看到了个金壁辉煌的正殿,而坐在最上头的,是位头发有些花白的老妇,而左下首,一位三十岁左右的中年妇人正捂嘴而笑。

刘松默默的再身皇太后请安,还给刘榕请了安,最后到了一个少女,他也不知道那位叫什么,干脆做了一揖,“易姑娘好!”

“刘兄弟好,我比你大,你要叫我姐姐的。”易蕾笑道。

“你别逗他了。”刘榕看到易蕾又不请自来,心里也不痛快,那种被逼迫感又袭上心头。扒开了易蕾。

“快向老祖宗告罪,哪有穿着大衣裳过来行礼的。”

刘松也知道,一般见上位者,都是在外头把大衣裳脱了,然后门口站着等传见。他在上书房外头等通传时,就是去了斗篷,在上书房外的大房里等了一下,才被宣进去的。

而这次是太监直接把他引进来的,他也没时间等着通传,于是只能穿着斗篷跟着太皇太后行礼,问安。

刘松忙顺势解了斗篷,刘榕也就顺手接过。转手让宫女拿了,刘松再向太皇太后道歉。

“行了,哀家这儿没这些规矩,你姐姐莫看从小在哀家身边,性子却不知道随了谁,顶顶较真,哀家都拿她没辄的。”太皇太后又嗔怪起来。

她是一早就派人等着刘松。所以刘松才没经过通传就进了。不过。刘榕注意到了,这让老太太很满意,刘榕纵是贵妃了。却也还是一如既往,没一丝自满。

“一身的潮气,榕儿也是怕冲撞了。这几天下雨,还是小心些好。”刘榕轻笑了。

“你来得正好。等你吃点心。”老太太开心了,指了右边下首的位置让他坐。

刘榕听老太太这么说了。就示意上点心了。光闻味道,刘松就知道,这跟刚刚上书房的点心一样,小馄饨。不过呢这个跟平日在外头吃的不太一样。包得像个元宝,看得都十分的精致。

老太太那碗是刘榕亲自送上去的,刘松是神探。他注意到刘榕这回跟年初不同,还是穿得很朴素。而端小馄饨的手真的没一点贵妇该有的光润。

“皇上要吃三鲜的,您昨儿说这些日子有些油腻,于是给您做了素馅的,试试看?”

“姐,我不要吃素。”易蕾也已经接了一碗,忙边看自己的馄饨,边叫道。

“知道了,给你包的是大虾的。”刘榕再给皇太后送上,边回头嗔怒着易蕾。

“哦,刘松,你什么馅?”易蕾坐得离刘松近,忙伸头看看。知道大家的馅不同,她就要先问问别人,从小就是这个习惯,总觉得别人的比自己好。

“都有,我也不知道他喜欢吃什么,每样都煮了两个。”刘榕替刘松答道,是啊,她也不知道这个弟弟喜欢什么,于是只能乱煮了。

刘松默默的坐在下首吃馄饨,他倒是不挑食的,不过一个小小的点心,竟然要照顾这么多人的口味,自己这个姐姐还真是不把贵妃当回事了,不过,若不是这般,她这个贵妃只怕也要坐到头了。

“你怎么不说话?”易蕾看他低头吃馄饨,却啥话也不说,这个人真的太奇怪了,这个跟刘榕,跟那个搞笑的刘柏竟然是亲兄弟?

“嬷嬷,把香灭了。”刘松突然抬头。

“怎么啦?”舒嬷嬷吓了一跳。

“这香会滞气,会造成太皇太后食欲不振,精神不济。”刘松也知道,到了这儿,总不能跟在上书房一样,啥话也不说,老太太就是来看看自己的,总要显出点手段。

“啊?你连这个也懂?”易蕾瞪大了眼睛,“这是下毒吗?”

“不是。”刘松想了下,摇头。他懒得说,世间哪有什么完全无毒的,过尤不及,这香用多了,就能成害,其实也是毒。只不过,宫里这些人,都是高手,他也就不用班门弄斧了。

“那哀家点什么香好?”太皇太后看着舒嬷嬷灭了香,再看看那个沉默的少年。

“放些水果即可。”刘松看到室内有苹果,看大家没说话,还盯着看,没法子继续说道,“一天屋子开窗一刻钟,无论什么香,都不好。”

“榕儿也不怎么喜欢用香,哀家是怕自己身上有老人味,自己都不待见,更怕别人嫌弃。”太皇太后笑了。

她明白,刘松是听到刘榕说自己胃口不好,于是刘松才让她灭香、开窗换气的。屋子太暖和了,于是会让人惫懒,焚香会让人昏昏欲睡,自然也就食欲不振了。

道理人人都是懂的,宫中太医、御医这么多,自己又不讨人嫌,自然不会有人想弄死自己。只不过,知道归知道,总归不能说改就改的。

“谁敢嫌弃您。”皇太后噗的笑了,看看刘松的碗里还有大半碗,“不好吃吗?这是你姐姐拿手的。还都是她亲手包的,说是南方的做法。”

“是。”刘松抬头看了刘榕一下,刚刚还在想,刘榕要照顾这么多人的口味,不拿贵妃当回事,现在就只能无语了。如果全是自己来做,她这个贵妃的位置来得真是辛苦。

刘榕没有看他,她在关注着大家,没茶的要上茶,时刻注意着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反应,看着是坐着,慢慢的在喝汤,其实这里最忙的就是她了。

刘松低头把馄饨都吃了,他注意到刘榕碗里一个馄饨也没有,就像刚刚乐亲王说的,她不吃是常态了。也是,天天这么累的关注着别人,吃得下去就怪了。

“好吃不?”皇太后还没接触过,这么不爱说话的少年,真的满心的好奇。自己都不记得吃点心了,一心一意的看着刘松。

“好!”刘松都不知道自己吃的什么,不过这是皇太后问,还真的不敢沉默了。

第三三九章 被观赏2

“真不像,榕儿那么单纯开朗,听说你们那个小弟也是很单纯、活泼,怎么刘松这么羞涩。”皇太后果然对刘松果然最为关注,昨天刘柏来时,她正好没来,听说的,于是今天一早说是刘松会来,就过来等着,结果引来一个木头,真是点心都不能挡住她八卦的目光。

“娘娘真是,龙还生九子呢。刘松好歹也是长子,家里也没有靠谱的支撑,自然性子稳健些,倒不是羞涩。”刘榕笑了一下,替刘松接口。她可不觉得刘松是羞涩,只是刘松应该是懒得与人交往吧。

“姑姑,你说,刘松是不是挺像榕儿的,看来榕儿是像你爹吧?”皇太后专注拆台三十年,看看刘榕,又看看刘松,拍着手笑道。

说完了,大家都一块抬起了头,看着她。皇太后突的想起,刘榕烦死她那个倒霉爹了,这两兄弟塞给她,她都不乐意接,现在说他们长像像,一定是因为像父亲,这不是让刘榕郁闷吗,马上捂嘴。

“我是说松儿很俊!”

太皇太后给了侄女一个白眼,不过忙让人拿眼镜,顺便让刘松快点抬头让她看看。刚刚说是看了一眼,却也没留心,现在侄女说和榕儿长得像,就好奇起来。

“把头抬起,让老祖宗看看。”刘榕无奈,只能让刘松抬头。

刘榕自己其实也不怎么去看刘松和刘柏,现在被太后一说,倒也着意看了一下,他们脸的上半部分很像,只不过因为自己是瓜子脸。而刘松是方脸,就一下子把性别给区分开来了。

刘松抬头,虽然没有笑,但在这明晃晃的殿中,倒也能让大家都看清他的长像。

“还真是,昨天柏儿倒是跟榕儿没那么像。”老太太看看,点点头。

易蕾大笑了起来。她是昨儿听到了太皇太后说今天要见见刘松。于是一早就跑进来了,特意来看看神探。

只是没想到,这个神探这么年轻、木头。跟刘榕故事里没事摸着胡子说,“哦,老夫明白了!”完全是两个样子。

“那个,你说你会破案。要不我考考你吧?那个…”易蕾也觉得快被这个人闷死了,清清嗓子。准备出题。

“若是从书上看的,就不用说了,”刘松放下碗,边上的宫女就送上了热的帕子。他道了谢谢,抹了一下嘴,擦了手。顺便淡淡的说道。他甚至没看易蕾。

“为什么?”易蕾跳起来,一脸不平。

“因为我住在藏书楼。”热帕子收回。新鲜的茶水送上,刘松忙拿杯子喝了一大口水。

“这是漱口的。”易蕾眯起眼,觉得这个小孩子太不可爱了,阴森森的说道。

“我是平民小子,用不着那么讲究。”刘松还是面无表情。

“姐,我现在知道你为什么不喜欢他了,实在不着人喜欢。”易蕾噎了半天,才对刘榕说道。

“他其实跟柏儿一样,都不能一心几用,他用心读书,柏儿用心习武,异曲同功。”刘榕笑了一下,却没正面回答。

“那姐姐呢,你们是亲姐弟,你专心做什么?”

“我专心照顾自己喜欢的人。”刘榕笑了,她的汤终于喝完了,跟松了一口气一样,把碗放下。

“这话好,姐姐喜欢老祖宗,喜欢皇太后,喜欢皇上,喜欢我们姐妹,所以一直就这么照顾着我们。”易蕾笑逐言开。

刘榕也笑了,其实她想说得是侍候,不过话到嘴边转了一圈,于是改成了照顾。

侍候与照顾看着是把身份抬高,但是,容易被曲解,会让老太太觉得自己心不甘情不愿,觉得这些年,她不是在照顾他们,而是为了权势,而一直在侍候他们。

刘松又看了姐姐一眼,他看到了姐姐嘴角那一抹似有若无的微笑,那点点的笑意,让他明白,姐姐心里的那点无奈。

“刘松,你给哀家说说你断案子的故事吧?”皇太后还是兴致勃勃。

刘松怔了一下,想了想,“案子小人都会记下,回头让樊大哥捎进来如何?”

“娘娘,那东西也没什么可看的,看刘松的样子也知道,他记录的东西一定干巴巴的,没一点意思。让他说,他估计也不会,还不如等着回头让柏儿跟您讲,那小子看着嘴巴还利索。”刘榕笑了一下,替刘松解了围。

“那我能去看吗?我想看!”易蕾目光闪闪,她没想到刘松竟然还有记录,那一定好玩极了。

“樊大哥有,你去要。”刘松表示无所谓,他做的是案件的记录卷宗,作为资料的收集,而樊英等他结一个案子,就会收走。樊英手下是有文人的,凭着他的案卷去编个话本,然后就能卖钱了。当然了,这个钱,樊英还是会给他一些的。

“为什么喜欢探案呢?”太皇太后有点好奇,刘榕在她心里,就是贴心的小棉袄,说她脑子好,宫里就没人相信。但是说到探案,这个是非脑子不行的,昨天看过刘柏,也实在想不出,刘家竟然还能出一个能探案的孩子。

刘松又不知道怎么回答了,只能低头不语。

“这个皇上倒是跟榕儿提过,之前也不觉得他有这方面的才能,不过是他念书好,性子稳当。后来发现他心思慎密,常有突发奇想,于是让人特意培养了一下。”刘榕替刘松答了。

刘松这才想起,之前他也非这般喜欢探案,只是因为樊英把他们兄弟带在身边后,慢慢的交他们差事,之前是啥差事都有,后来慢慢的,就侧重于探案了。

果然,之前是看他们适合做什么,之后就是刻意的专项培养了。要知道探案这个事,还真的不是看几本《洗冤录》就可以的,要知道杵作、差役一般都是家传的,这些人几辈子的经验积累,不是他这个书生就凭着小聪明就能学得会。此时才明白,他今天的一切,都是皇上的有心为之。

“也该教些有用的。”皇太后摇摇头,觉得探案是好玩,但是在这位心里,还是难登大雅之堂的。

“榕儿倒是觉得这样很好,术业有专攻,比起…至少能养活自己。”刘榕还是没叫父亲,轻轻的略过。

大家知道刘榕与生父的心结,于是马上转了话题,都不再提了。

第三四O章 选择与付出

出宫时刘榕还是送了刘松一下,那时是吃了午餐,刘榕侍奉太皇太后睡了,她就没什么事了。

刘松倒也没跟她客气,只是默默的跟在她的身后。

“柏儿做禁军这事,你看着点。那里强人很多,不像宫中的这些侍卫,都是亲贵子弟。禁军讲究能者称王,真的把柏儿弄死了,其实人家也最多跟皇上说声抱歉,而皇上还啥也不能说的。”刘榕没看刘松,轻轻的把要紧的快说一下。

这个不是景佑说的,这是上世臭宝跟她说的,禁军是皇帝的亲兵,战力是第一位的。跟宫中这么侍卫是两个体系,所以宫中除了侍卫之外,还有禁军,不然为何刘柏做了禁军,就能凭着牌子进宫求见。

宫里的侍卫也就是给亲贵子弟一个晋身的台阶,也是一种荣宠,但是真正担负守卫之责的,是禁军。

正是因为这样,刘榕才担心。若是刘柏做了侍卫,她才不担心,就算苏画的叔叔是领侍卫大臣,她也不担心。他们没胆子玩死刘柏,最多让他背个黑锅,让自己在景佑面前没脸。但是禁军是可以让刘柏死的。而且是谁也不用负责的,这让刘榕不得不想,欧阳义是什么意思了。

这些话,她不能告诉景佑,于是只能跟刘松说了。

“是!”刘松明白刘榕的意思,她跟欧阳义是没有交情的,所以人家把刘柏弄进禁军,谁要挟谁,还不一定。所以,她这个贵妃。有时也很身不由已的。

“你也不小了,家里有没说给你定个亲?”刘榕纠结了半天,最终还是开口说道。

“皇上要给我定亲?”刘松眉头一挑,他是要做神探的,而刘榕根本就不算暗示了,他若猜不出来,就白瞎了景佑对他的训练。

“基本上。我觉得大哥的想法不错。他不愿对豪门低头,觉得自己的家,就得自己做主。所以他现在日子过得很自在。”刘榕没看刘松,只是低头看着池子里在冰下锦鲤,寒冬腊月,池子都结冰了。但池子里的鱼竟然还活着,不得不说。这些鱼有时生命力是惊人的。

“娘娘不能阻止吗?”刘松忍不住问道,问完了,又后悔,若她能阻止。就不会在这儿提醒了。或者,这就是她的阻止,趁着皇家还没有开始。赶紧定亲。其它的事,她会来办。

“下雪了。你快回吧。”刘榕没有回答,示意他可以走了。

“娘娘保重。”刘松退了一步,深深一揖。

“你有一技之长,我真的很高兴。”刘榕等他起身时,还是轻轻的说道。这话她早就想说了,只是一直不知道怎么说,现在思虑了半天,还是说了。

“谢谢娘娘栽培。”刘松低头说道,他没说皇上,而是说娘娘,刘榕知道他的意思,如果他不是自己的弟弟,谁会管他。不过,若他不是自己的弟弟,也许,他的人生会平淡幸福些吧。

“回去吧。”刘榕轻笑了一下,再柔声说道。

刘松再一揖,低头出去了。刘榕没有立即回去,只是静静的在原处看着刘松的背影消失不见。

“姐姐,其实他们也挺好的。”易蕾穿着斗篷跳了过来。

“是啊,是挺好的。”刘榕笑了一下,替易蕾拢了一下斗篷,拉着她往回走。

“就是有点闷。”易蕾轻叹了一声。

“是啊,也不知道随了谁。”刘榕再笑了一下,想到景佑说的,找个平凡人家的女孩,以他为天,然后呢,以后的刘松就会永远的像现在这样,生活得平静无波,如一潭死水,所有的乐趣,就在探案之中寻求?

侧头看看易蕾,她能带给刘松幸福吗?就算她有开朗的个性,只是因为他是易钢的女儿,于是自己就一再的拒绝她?

“怎么了?”易蕾看刘榕在看自己。

“没事,我是不是操心的命?明明刘松他们有父母,我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吧!”刘榕轻笑着摇摇头,“还有你,我也不知道你能找什么样的。不如这样,马上就春闱了,我让皇上把状元指给你好不好?”

“万一人家有老婆呢?”易蕾翻了一个白眼,包公案里最著名的《铡美案》。

“笨蛋,我今年让他们上考场之前写自己成没成亲,成了亲的,殿试都不许进。”刘榕翻了一个白眼。

“姐姐!”易蕾大笑了起来,这个易蕾还真的相信。

她也是重臣之女,她能恣意的在京城活着,就是因为她有宰相父亲。她深知,啥叫规则的制定者。

基本上,说是为国举才,其实过了进士这关,进殿试,成为天子门生,就有极大的偶然性。

到时挑出没成亲的,给自己找一个才貌相当的状元郎还真的不难。只是这是自己想要的吗?好一会儿,易蕾摇摇头。

“其实我也不知道我想要什么样的人,真的姐姐,我就是因为不知道,才会一直很彷徨。四姐那么好,结果呢;七姐嫁了一个粗人,用了一年时间,才让他学会天天洗澡、天天刮胡子;还有我爹爹和哥哥,在外都是谦谦君子。回家,连个笑脸都没有,因为在外面太累了,他们回家就想安静,最好什么声音都没有。大家都看着他们的脸色,然后连大气也不敢喘;还有你,从小和皇上一起,全天下人都知道,皇上最宠爱的人就是你。可是有时,我看到你都觉得累。”

也许是此情此景,让易蕾好像回到了小时候,自从樊英的事之后,其实易蕾与刘榕之间就有了些许芥蒂。易蕾其实是非常想打破这种芥蒂,只是刘榕太忙,他们想要找到一个适合的机会是很难的。

“你若问我,我就说不累。小时候,我去上学,他其实一早就要去上书房念书的,可是到了时间,他还是会跑去宫学接我放学;给我写字帖,教我练字;怕我身体不好,天天陪我去骑马;我出宫待嫁,他就天天出去陪我吃饭。”刘榕轻叹了一声,回头看着易蕾,“蕾儿,你只看到了我的付出,却没看到他的。其实,若我不付出,你觉得他能这么对我吗?你不能永远等着别人对你付出。等是等不到的!”

第三四一章 感情问题

“你好久没跟我说过这么多话了。”易蕾轻叹了一声。

易蕾注意到了,刘榕没叫皇上,而是说的‘他’。这个‘他’,代表了很多含意。更多的,刘榕在告诉自己,在她的心里,那不是皇上,那是她喜欢的男人。于是她不觉得为这个男人做这些事,会累。

她理解,不过想想,自己若有这样从小一起长大,然后有着相依为命情感的对象,也许,她也不会这般彷徨了。

“因为我说了,你也不会听。你太犟,这也是我不肯让樊英娶你的原由。”刘榕和她相扶着慢慢的向自己闺房走去,顺便故意说道。

主要是,她注意到易蕾没有回话。她已经点出了易蕾的问题,她太犟,她不敢付出,但是这时易蕾却不搭话。表明,她还是不愿面对。

“是他不肯。”易蕾笑了,她知道,刘榕也许不太希望樊英娶自己,但是相对于樊英现在的妻子,刘榕宁可樊英娶她的。但没能成功,主要缘于樊英的不肯。

“你有没想过,如果说你嫁了樊英会怎么样?”刘榕突然想道,刚刚她把身边的男人都说了一遍,除了樊英。从某种程度上,易家能进宫逼迫自己,都是缘于,他们觉得易蕾可能还是喜欢樊英。

“樊大哥很能干,很了不起。我爹这些年,让他欣赏的年青人不多,樊大哥就是一个,而且是越来越欣赏。说近几年,朝中几件大事,背后都有樊英的影子。我听得出,他有点遗憾了。”

易蕾已经靠在了刘榕闺房里的热炕上。靠着热热的炕头,好像只有这么舒服的时候,才能真的敞开心扉一般。

她还是没有说她对樊英的感情,只说了对樊英的观感。却还是没有给出正式的答案。

刘榕没有追问,只是侧目看着她。易蕾笑了,长长的吸了一口气,对樊英什么感情。她其实这些年里一直在想。她也一直关注着樊英。但对樊英什么感情,她也说不清。

这些年,他们还是常见的。樊英有公事会出入易府,有时,她也会去藏书楼,找几本书看。不是刻意的去见。但是相见时,却也没有尴尬。她们能自然的交流。而且一般情况下,她还是会觉得很开心。但说,要她特意去见她好像也没想过。

“不过,这样我反而觉得樊大嫂挺可怜的。樊大哥也不是因为喜欢她。才成的亲。成亲都多久了,现在才有孩子。樊大哥一年一大半时间都在外头,他做什么。我猜樊大嫂应该也不知道吧?然后还有你这么尊贵的小姑子,内心应该很惶恐吧?”易蕾轻轻的说道。

“如果这么说。你觉得好受一点,也可以。”刘榕笑了,她不想告诉易蕾,大哥能一年出去半年,那是因为大嫂能在家里掌舵。不然,现在她也不会觉得,眉娘替樊英的选的人真的很好了。

易蕾斜睥着她,觉得真是太不给面子了。刘榕手一摊,“就算你现在也觉得,他不适合做丈夫,可是你还是会把每一个你父母相中的人选跟大哥比。”

“对,他太能干,他很会讨人欢喜,就算他成亲了,有时碰见,却还是会被他逗得很开心。其实心里明白,他其实对谁都这样,并不单单这么对我。所以你要跟樊大哥说,有了老婆孩子,就要收敛,别在外头这么乱逗女孩了。”易蕾轻笑道。

刘榕苦笑了起来,是啊,樊英身上还是有纨绔的气息,往好了说,就是很善解人意,不会轻易让女子难堪;可是往坏了说,这么做有点不厚道,明明都已经成亲了,对于曾经对自己有意的少女,感觉上有点暧昧。不过看易蕾说这话时,又不是愤怒,而是调笑,她真是越来越看不懂了。

“所以还是喜欢吗?”刘榕有点不理解,她两世跟的是同一个男人。而她斗争的是,如何不让自己去喜欢,而对于易蕾和樊英之间的这种暧昧,她还真的理解不了。

“应该不算,纵是现在你大嫂突然死了,我也不会嫁。因为我知道,那一点也不幸福。我宁可远远的看着他,当一个美梦。”易蕾摇头。

刘榕有点无语,为什么开口竟然是让大嫂不在?这应该是她曾经想过的吧,因为想过,于是才会有这种结论。不过算了,总不能不让人想吧。

“那要不要试试,找个更可爱一点的男人,逼他喜欢你?”

刘榕突然觉得也许景佑说得对,刘柏挺适合易蕾。易蕾看着强势,其实内心充满了惶恐。她是不敢轻易付出的一个人,当失败了,她也许就只能自己承受,也许是逼死自己,也不肯抬头抗争的。也许她更适合简单一点的生活,简单一点的丈夫。而刘柏若有易家的保护,在禁军之中,也许能好过一点。

“为什么要用逼?”易蕾有点诧异。

“皇上也是我逼来的,我那时还不知道他是皇子,以为是个小太监…”刘榕说起了与景佑的旧事,说完,自己都笑了,“你说,若当初我不是拉着他,逼他吃点心,天天欺侮他,我和他能有今天吗?我不觉得逼他喜欢我有什么不对,对我们来说,那都是最美好的回忆。”

“皇上小时一定很好看,不然姐姐也不会被他撞倒,还会去捏他的脸。”

“是,很好看。那时他可讨厌了,问他三句话,回不了一句话。还不会笑,只会装装得很严肃的样子,永远不能好好的说,他喜欢吃什么,不喜欢什么。”刘榕想想又笑了起来。

“像现在的刘松吗?”

“那比刘松可爱多了,那时皇上才七岁,那时就是装的,而刘松应该是定了性。探案子的人,心一般比人静,很敏感,关注的是细节,这样的人,心细如尘,他们不可能成为人群的焦点,不然怎么查案子。更多时,他们是安静的站在人群中,隐藏自己,观察着每一个细节,然后找出破案的关键。”

易蕾点头,也对,看话本上的包公他们,好像也就是坐在内堂里,听着众人看查出来的种种疑点,自己和公孙先生在那坐着商量。

说起来,她还真没看人破过案子,想到那个气息很弱的刘松,这和想像中的包公实是在两个样子,这得去看看。

第三四二章 不赞同

“哦,你大嫂娘家的哥哥是不是禁军的统领?”刘榕想到刘柏,忙换了一个话题。

“是啊,怎么啦?”易蕾一怔,但马上想到了,刘柏去了禁军,忙笑了,“知道了,柏儿在禁军之中,纵是欧阳伯伯亲点的,不过禁军有禁军的规矩,我会跟大嫂说说,柏儿还小,总不能真的被那些丘八们欺压了。”

“谢谢你,他还单纯了些。”刘榕点头,她相信易家听到自己的请托,聪明的易家人就应该明白,她属意的是刘柏了。

果然晚上易家晚饭时,易蕾就把刘榕的嘱托告诉了父母与兄嫂。没有单独找大嫂,其实也是易蕾的一种自我保护,她怕自己一时心软,乱做决定,这么对父母兄嫂说了,有什么问题,他们自是能妥善的想出应对之法。

易钢其实心烦了一天,早上看到了刘松,他就明白了景佑的意思,他是真的要自己与端妃家联姻了。

着意看了一下,还是觉得刘松阴沉了些,心里多少有点不快;本还在遗憾樊英时,又经历了自己一直欣赏的樊英竟然提出了恶毒之法,简直弄得他一天心情都晦暗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