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右安一时拿她没辙,苦笑,见她已经翻身过去不理自己了,只好也闭目慢慢调息,良久,终于压下方才被挑出的欲念,睁眼,见她竟就撇下自己,已经睡着了。

他凝视着身畔女子全然放松的一副娇憨睡态,心底渐渐被一种无法言喻的暖意所盈满,熄了灯,伸臂将那温暖的柔软身子拥入怀里,闻着她芬芳的气息,在屋外阵阵怒号的北风声中,睡了过去。

一夜好眠,次日醒来,便是这个岁尾的最后一日了。

料场里那七八个老卒,除了老丁夫妇,其余都是孤寡,长年吃住在此,过年也无地可去。一大早,嘉芙给了丁嬷一些钱,叫她去城里采购,杨云用马车送她。丁嬷便叫了檀香同行,午后,三人便回来了。从城里买来了米、面、鸡、猪头、两扇羊,并此地冬天唯一有的萝卜白菜等蔬菜,还有几坛好酒。

老卒们知今年因了夫人到来,晚上能打上一顿牙祭了。看这食材,便是城中都司府的年饭,想来也不过如此,无不喜笑颜开,一见马车进来,纷纷上去抢着帮搬东西,料场的厨房里也热闹了起来,柴火烧的噼啪作响,猪头在锅里慢慢炖出肉香,刀啪啪地在案上剁着馅,大铁锅里不断传出葱花爆油的滋滋之声,食物香气飘散出去,老远就闻得到,那些个老卒,常年也难得吃一顿荤腥,此刻闻着这香气,如何还等的到天黑,全都聚到了厨房前吞咽口水。

嘉芙和裴右安看完那匹怀了小驹的母马出来,见老丁从料场大门的方向走来,手里提了个食盒,看见裴右安,兴高采烈地追了上来,口中喊道:“裴大人,方才城里胡大人打发了个人来,说大人来了后,料场管的不错,今日岁末,身为上司,当有所表示,故特意叫人送了些酒菜过来,叫小人交给大人。”说着将食盒递了上来,又乐呵呵地道:“多亏了夫人,小人晚上也有得打牙祭了,天也快黑了,这就去关了大门。”说着,躬了躬身,转身匆匆走了。

嘉芙上去,要打开盖子,却被裴右安轻轻挡住,“不必看了。”

嘉芙顿时起了疑心,不顾他的阻拦,强行打开,见里头竟是一盘烂白菜帮子,一只明显被啃过的鸡骨架,还有几样残羹冷炙,一看就是吃剩后装上盘的,一怔,顿时明白了,必是那个胡良才借机在羞辱裴右安,怒火三丈,一脚就将食盒踢翻在了地上,又狠狠踩了几脚。

“随它吧,小心你的脚踢疼了。”

裴右安笑了笑,走了过来,握住嘉芙的手,搓了搓,往上头呵了一口热气。

想他虎落平阳,竟被这些人如此对待,就算他自己并不在意这些,但嘉芙心里依旧难过,望着他,一动不动。

裴右安轻轻勾了勾她俏丽的鼻头,微笑:“走吧,回屋了,外面冷。”

天慢慢黑了,老丁在一根竹竿上卷了鞭炮,插在积雪里,噼噼啪啪地放了一阵,此时年饭也备好了,料场的老卒们上了一大桌。嘉芙也不去想方才那事了,打起精神,因感激杨云檀香和木香的这一路相随,跟到了这天寒地冻的塞外苦地,今夜也不讲主仆之分,叫他三人一同上桌,他几个却无论如何也不肯,嘉芙无奈,知便是勉强逼他们上了桌,怕也要拘束,反倒不够尽兴,遂由了几人心意,分出酒菜,他几个叫了丁嬷一道同吃,自己和裴右安两人在屋中,把门一关,一张小桌,几盘菜馔,小炉上温了一壶甜米酒,两人相对而坐,酒酽春浓,将那一片冰天雪地,全都挡在了门窗之外。

裴右安因还零星地咳着,不过才饮了一杯,嘉芙便夺了他酒杯,不让他喝,只许他喝茶。因那酒酿的很甜,自己倒不知不觉饮了好几杯,渐渐热了起来,脱的只剩里头一件水色小袄,领扣也解了两只,露出锁骨下的一片雪肌,莹白耀目,下去便是水蜜桃般的饱满胸脯。

裴右安起先还吃着菜,渐渐地,视线落到了她的身上,见她一杯接一杯地喝,粉面泛春,慢慢放下筷子,将她手中酒杯拿走,自己喝完杯中残酒,随即起身,将她抱了起来,放到床上,自己坐在床沿边,俯身下去,轻轻地吻她。

“今日我可听话?”

他的气息温热,在她耳畔萦绕。

嘉芙明明还没喝醉,脑子却茫茫然,睁大眼睛看着他,傻傻地点头。

裴右安微微一笑,不疾不徐地,修长手指一颗一颗地解了她袄子前襟的所有扣子,慢慢地将她剥光,让她在自己眼皮子下变成了一只白嫩羔羊。如他方才所想的那样。

这个旧岁的除夕夜里,老床苟延残喘的咯吱声和着屋顶刮过的北风呼啸,断断续续,时缓时急,持续了许久,睡近旁的两个丫头,木香年纪小些,昨晚多吃了几杯,躺下去便呼呼大睡,什么也没听到,檀香今早起来,精神瞧着却不大好,打着呵欠,眼圈也有点发黑。

新年的第一天,一大早,裴右安就找了几块木料,亲自动手加固床腿,免得下回又发杂音,令他的嘉芙提心吊胆,总是要他轻些,再轻些,唯恐声音被近旁睡着的丫头们听到,总是不能尽兴。

他忙碌之时,并不知道,此刻,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发生了一件事情。

这日,昭平二年正月初一的大早,城门之外,聚集了许多等待入城的民众。

虽然昨夜守岁,今日百业休市,但一早赶来这里等着进城的四方民众依旧很多。因今日城中有城隍庙会,倘若运气够好,说不定还能看到百官和各地藩王列队入宫向皇帝朝贺的盛大场景。今年收成不错,皇帝又减免赋税,人们穿着新衣,议论纷纷,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表情。

人群之中,有个风尘仆仆的少年,安静地立在路边,听着身边那些人的议论之声,在城门开启后,随了人流,入了京城。

他的皮肤黧黑,经年日晒的颜色,这是南方海边人的特征。那里的人,很多人终其一生,或许也没有机会能够亲眼目睹这个帝国京都的繁华景象。但这个少年,却仿佛对这里的一切都十分熟悉,

他穿过门扉新贴桃符的街道,在身边那些嬉闹追逐的孩童的笑声里,径直来到了皇宫之外,对守卫说,他有承宁少帝的消息,随后他被蒙住头脸,带进了皇宫。李元贵第一时间秘密见人,盘问了许多的事情,最后禀告皇帝,这个自称是皇帝水师想要找到的人的少年,确实应当就是萧彧。

他熟悉皇宫的位置,知道皇宫里的每一个角落,甚至能说出,那张龙椅右手边扶手上所盘的第二条金龙的前爪,有一支脚趾是弯折的,那是因为从前,那个九岁大的孩子,每天坐在上头听着在下面大臣说事的时候,喜欢偷偷掰它的脚。如果他再继续多坐个几年,说不定有一天,那只龙爪就会被他给掰断了。

萧列感到无比的震惊,但他并没有立刻见人。这个还没有从自己所爱女人留给他的儿子那里所得到的巨大挫败中平复过来的皇帝,最近脾气暴躁,动辄申斥大臣,大臣应对,无不战战兢兢。揣着对一切的怀疑和憎恶态度,他命人将那少年带到西苑的孔雀园里,随后,自己暗中观察着他的举动。

萧列和萧彧虽名为叔侄,但萧彧出生的时候,他这个皇叔,已经去了云南多年。

这是萧列第一次见到自己侄儿的模样。他看到一个少年,立在孔雀园的池边,他微微仰着头,眯着眼睛,眺望天际,两道视线,仿佛越过了困住他的孔雀园,越过了那堵高高的宫墙,看向无穷的远方尽头。

第94章

三日后,皇帝见萧彧。

没人知道这场见面的经过如何,就连李元贵也不知道。见面完毕后,皇帝独处了一夜,殿内灯火,彻夜不息。

初四日,朝廷年假毕,今早便恢复早朝。五鼓将至,李元贵入内伺候,见皇帝还是昨夜的装束,靠坐于一张屏风榻上,脸色晦暗,双眼布满血丝,似是一夜无眠。

“万岁,今日早朝可要推延,或是罢了,待明日再开?”

李元贵小心地问。

皇帝慢慢地转过脖颈,看向李元贵,盯了许久,目光幽暗,就在李元贵渐渐也感到不安之时,忽听皇帝问:“李元贵,你觉着朕,也是错了,是也不是?”声音嘶哑,极是难听。

李元贵一惊,慌忙跪到了地上,磕头:“万岁怎出此言?天下无不是的君父。何况万岁登极以来,乾枢御极,勤政爱民,万岁可登南门同乐楼瞧瞧,这几日,从早到晚,万民争相至城楼前膜拜顶礼,自发为万岁向天祈福,万民如此,奴婢自然也是如此!”

皇帝冷笑一声:“你口中说的好听,恐怕心里也在腹诽于朕!是啊,他们一个一个都是忠臣!都是义士!只有朕是不义之徒!”

李元贵趴在地上,不住地磕头:“万岁息怒,奴婢不敢!”

皇帝从榻上一个翻身下来,一手叉腰,在地上走来走去,神色渐渐激动。

“罢了,那又何妨!就让他们去做忠臣!去做义士!让朕来做这个不义之人好了!朕不怕!”

几乎是咆哮着说完了这话,皇帝停在了李元贵的面前,独自出神片刻,又面现冷笑:“连上天也站在朕的一边!右安以为这回他赢了朕,他没有想到,最后还是他输了!”

“朕的儿子,不识朕的苦心,不肯认朕,和朕作对。他不要朕的东西!”

“朕不给的东西,这天下无人能夺。朕要给的东西,这天下也无人能拒!他以为他能赢的了朕?”

“李元贵,你瞧着,朕把话放在这里,总有一天,朕要他自己回来,心甘情愿地向朕低头!”

“他是赢不了朕的。”皇帝一字一字地道。

李元贵趴在地上,抬头吃惊地看着皇帝,一时不敢发声。

皇帝闭了闭目,长长地吐出胸中的一口气,神色终于渐渐地恢复了平静。

“今日朝会不改。更衣吧!”皇帝沉声道。

李元贵应了一声,急忙从地上爬了起来,唤入宫人。

“浏阳王可到了?”

更衣之时,皇帝忽然问道。

浏阳王封于偏远的湘西之地,属宗亲近支,论辈分,属萧列的侄辈,但年纪却比萧列要大,多年以来,老老实实地在那个不大的湘西封地里做着藩王,却运气不好,到如今五十多岁了,也没有生出继承者,膝下无子,渐渐绝望,只等自己死后,这个王爵也就削除,在大魏众多的皇亲贵胄之中,毫不显眼。每年年底,皇帝照例会选召部分藩王入京参与朝贺,以示宗亲恩典,浏阳王十多年没被允许入京了,去年底,本也没想过这个,却不料忽然得召,允许入京参加朝贺,惊喜万分,当时预备好朝贡,携了老王妃一道,立刻动身入京,偏运气不好,路上不顺,竟耽搁了几日,以致于错过了初一日的大朝贺。

“禀万岁,浏阳王夫妇昨日刚到京城,因错过朝贺,惶恐不已,乞万岁宥罪。”

萧列笑了一笑:“到了便好,何罪之有。朕今日要召见浏阳王夫妇,你去安排。”

李元贵应是。

昭平二年正月初四,早上的朝会过后,皇帝于宫中召见了浏阳王夫妇,称浏阳王持节爱民,贤名远播,故今年特允夫妇二人一同入京朝贺,赐下厚赏,浏阳王夫妇感激涕零,在京城中过了半个月,于元宵后,辞谢出京,回往湘西。

这个浏阳王,封地小而穷,年事已高,王爵等他一死,也就削除,实在太过不显眼了,所以连皇帝对他的格外厚待也没能引发多大的关注,朝臣只以为皇帝此举是想为大魏的众多藩王树立典范,故也无人在意,没几日,也就无人再谈论此事。

命运便是如此,往往叫人措手不及。包括今日的浏阳王夫妇在内,谁也不会想到,今日这小小的一段插曲,日后竟成为了影响大魏朝堂天下局势的一个先奏。

裴右安纵然天赋英明,此刻,远在塞外僻地的他,又怎可能想得到,暗流自此而起?

当初在他决定掉头南下之时,他以为他什么都已经算好了,却唯独忘记了考虑一件事。

那就是他想成全的那位少年的心。

“我听说万岁找我,我便来了。所有一切,概因我而起,今日起,一应罪愆,由我承担,死生无怨。”

这是少年那日见皇帝时,说的第一句话。

从这一点来说,他确实没有赢皇帝。

这一局,君臣,父子,实皆两败,没有赢家。

……

转眼元宵过去,嘉芙到此也半月多了。吃穿住行,和从前相比,自是艰苦。每天能吃到的蔬菜,就只限白菜萝卜几样,鲜果全无,脚上冻疮也一直不得痊愈,出门便裹的像只胖粽子,那日一时兴起,要裴右安带她再出去转转,不慎一腿陷进积雪里,自己动弹不得,定在那里像根雪里的葱,最后被裴右安给拔了出来,过后还被他笑了一番,但心中却满足的很。更高兴的是,这几天,裴右安在忙着将住的那间屋和边上相连的那间打通,改造出了一个专门的浴房。

这里实在太冷了,当地居民,有些人一个冬天也就洗个一两次的身罢了。嘉芙却素来喜爱干净,从前在娘家或是京城,夏日天天沐浴,冬天最少也是两天泡一次澡,但到了这里,洗澡却成了个难题。虽然有了浴桶,但颇占地方,叫本就不大的屋子显得愈发窄小,转个身都要磕碰,且厨房离住的屋子也远,烧出注满大半个浴桶的热水送进屋里,本就不便,也没法添续热水,这样的天气,往往倒进去,没片刻就凉了,出来人都瑟瑟发抖,只合匆匆擦身,总觉洗不干净。这里的冬季,非常漫长,要到三四月,天气才能慢慢转暖,还有几个月的严寒。倘能舒舒服服泡个热水澡,倒真成了一种奢侈。

正月里,料场也是空闲无事,裴右安便从城里找来泥水匠,打通两间屋,将隔壁那屋从中一分为二,前头筑了一个炉灶,后头用作浴房。又叫来铁匠,多给了工钱,叫照着自己画出的图纸,加紧烧制铁管。那管子弯弯曲曲,匠人从前也没烧过,不知什么用的,但主家指定要了,且不怕费钱,便也不惜工本,加紧做出模具,试了几次,没几天,就送来了裴右安要的管道,裴右安用管子连接了炉灶的出水孔,另头引入浴房,每次洗澡,只要在炉灶里起火烧出热水,在浴房那头打开木塞,热水便源源不断地流入,更方便的是,边上还有一条通冷水的管子,冷热调和,想泡就泡多久。

有了这个新的浴房,不但彻底解决了嘉芙洗澡的问题,也方便了住边上的两个丫头来取用热水,更不必抬来抬去地送水,浴室完工的这天,三人都很高兴。唯独老丁家的丁嬷,起先见裴右安忙忙碌碌,还花大钱请人做那些东西,以为要用作什么大用场的,最后发现原来不过是要给夫人弄个能洗澡的地方,看的目瞪口呆,咋舌不已。

这天晚上,外面又飘起大雪,屋子里却春意融融。嘉芙第一次用新的浴房,十分顺利,泡完热水澡出来,浑身毛孔舒张,肌肤泛出粉嫩的淡淡粉红颜色,人躺了下去,裴右安坐于床尾,帮她揉搓生了冻疮的脚背。

嘉芙夸他:“没想到裴大人连这个都会,太能干了。”

裴右安微笑:“美人新浴罢,芙蕖酥馥开。只要我的芙儿满意,我必倾尽所有。”

嘉芙知他在调侃自己,且“倾尽所有”,听起来总让她忍不住想歪,脸都热了,胸口下也噗噗地轻跳,咬唇道:“你这人越发的不正经了,从前我怎不知道。”

裴右安凝视着她宜嗔宜羞的一张娇面,心中忽然生出了一种许久不再有过的冲动,柔声问道:“脚还疼痒吗?”

嘉芙摇头:“好多了。”

裴右安便命她侧身朝外而卧,塌下腰肢,微曲一腿。

嘉芙见他目光闪闪地望着自己,又亲自摆弄着她的身子姿势,以为他突然来了兴致,想和自己换个姿势来,心跳愈发快了,又有几分期待,颊泛红晕,却乖乖地嗯了一声,又悄悄瞥了眼门的方向,戳了戳他,低声提醒:“大表哥,门还没上闩呢……”

裴右安一怔。

嘉芙这回来寻他,随身所带的行李并不多,但其中一口箱子,装的却全是他的书和这种地方便是有钱也买不到的上好文具。澄泥砚、松烟墨、八宝文具匣,还有不少上好的宣纸和花筏。

她知他从前无一日不读书,是怕他在此地心无所依,这才特意带出这么一口沉重的箱子,跋山涉水而来,用心之苦,用情之深,叫裴右安只觉粉身也难报答万一。起先其实只是见她出浴后,姿态娇媚,颇是撩人,忽然起了多年来再未曾有过的兴致,想替她画一幅美人卧榻像而已,忽被她提醒闩门,一时还没反应过来,再见她含羞垂眸,连耳朵尖儿都微微泛出娇羞的粉嫩颜色,顿时明白了,忍住笑,轻咳一声,附耳低声道:“芙儿可想为夫那样待你?为夫方才只是想替你画幅像而已。”

嘉芙一愣,抬眼,见他望着自己,一副极力憋笑的样子,这才知道自己想岔了,脸顿时涨热,哎呀一声,双手捂住脸,翻身便趴在枕上,压住了脸。

裴右安再也忍不住了,哈哈大笑,心中只觉爱极了面前的这个女孩儿。

随了那夜她的到来,这间原本昏暗寒冷的旧屋,亦是变得如此温暖而明亮。

他压了上去,抱住她的肩膀,亲吻她的后颈和后背,唇移到她的耳畔,含住她滚烫的娇嫩耳垂,呢喃低语:“芙儿今夜想我怎样对你?”

嘉芙扭着身子不让他亲,裴右安很快便被她燃着了,还何来再有什么心思去画画了,又被她方才的奇思异想给勾的心痒,便命她像方才那样躺好,自己要试上一试。

嘉芙这回哪里还肯乖乖听话,面庞红红的,摇头不肯。

裴右安佯沉下脸:“先前你自己说的,要对我好。”

嘉芙委委屈屈地闭上眼睛,气道:“随你啦,你自己来!你就欺负我!”

裴右安被她这欲拒还迎的小模样给勾的神魂颠倒,抱着她躺了下去便要摆弄她,却听外头传来一个声音:“裴大人,枣马要生啦!”

嘉芙立刻睁开了眼睛。

“快去看看!”

她露出惊喜的笑容,一把推开他,从床上爬了下去,飞快地穿着衣服。扭头,见裴右安还躺着不动,懒洋洋的一副样子。

“快些!”

这母马,早不生,晚不生,偏拣在这时候生,也实在是……

裴右安暗叹了口气,只得下了床。

嘉芙本来很是怕冷,到了这里后,却天天要去看看那匹母马,现在听说它要生了,心急火燎,匆匆穿了衣裳,转了个身,打开门,撇下裴右安就往外跑去。裴右安急忙追了上去,一把将她抓了回来,拿了件厚氅罩住她,替她结好领口的系带,又给她戴上帽子和手套,裹的严严实实,这才冒雪,两人朝马厩而去。

天气严寒,马厩虽已堵了所有的破风口,但这母马怀着小马驹,嘉芙总怕它冷,入夜在它马厩外燃了个马粪炉,进去后,里面也暖暖的,墙上已经插了照明的火把,那母马自己躺在了干草堆上,正在努力生产。

听到母马要生了,老丁夫妇,杨云那些人全都跑来围观,檀香和木香起先害羞,不敢过来看,后来见嘉芙也去了,急忙也跑来看。

嘉芙站在厩门外,紧张又期待地等着小马驹的降生,终于,看到马臀后推挤出了一条小马腿,惊喜不已,睁大眼睛等着小马驹的出世,可是那只小马腿却一直卡在了那里,始终出不来。母马似乎渐渐没了力气,躺在那里,肚子一起一伏,不住地喘息。

嘉芙抓着裴右安的胳膊,嘴里念叨着:“怎么办?怎么办?它好像没力气了!”

裴右安安慰了她几句,脱了外衣叫她拿着,自己进了马厩,喂母马吃了两把麦子,抚揉它腹部片刻,随即洗了手,来到马臀之后,试探着,慢慢地伸手进去,摸索了片刻,终于将另只卡在口子里的的马腿也拉了出来,随后拿住小马驹的两只蹄子,慢慢地,一寸一寸地帮着母马往外拖拽,终于,口子里涌出来一团带着白色胞衣的东西,小马驹的脑袋也出来了。

母马仿佛受了鼓舞,接下来,很顺利地产出了整只小马驹。

嘉芙松了一口气,和身畔的檀香木香一道,发出了一声欢呼。

这是一头黑色的小公驹,模样非常漂亮,躺在厚厚的干草堆里,浑身湿漉漉的,很快却睁开了一双圆溜溜的眼睛,晃着个小脑袋,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新的世界。

母马很快从地上站了起来,来到小马驹的身边,伸出舌头,温柔地舔舐着自己刚出世的孩子,叼着它的脖颈,帮它抬起脖子站立。

慢慢地,小马驹的脖子伸直了,两只前腿跪在地上,母马继续舔舐着它,慢慢地,小马驹的后蹄也跪了起来,终于,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蹭着母马的脖颈和肚子,母子亲热。

嘉芙竟然被这一幕看的感动落泪,心里舍不得离开,裴右安叫了她好几次,见她不走,趴在栅前看着马厩里的母子俩,一副恨不得晚上就留在这里的样子,笑道:“枣马懂得如何照顾马驹的,莫担心了。不早了,你也好回去,睡觉了!”

嘉芙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马厩,两人回到屋里,裴右安去洗澡,嘉芙坐在床上,托腮出神。

裴右安从浴房里出来,上了床,两人并头而卧。

“大表哥,我想给你生个孩子,你喜不喜欢?”

嘉芙呢喃低语。

裴右安闭着眼睛,未应,唇角却慢慢上翘,手掌摩挲着她肌滑如丝的柔软腰肢,渐渐向下。

“大表哥,你喜欢男孩儿,还是女孩儿?”

嘉芙细细喘息,双手紧紧地攀着他磐石般的一副肩背,却还颤着嗓儿发问。

“只要是芙儿给我生的,我都喜欢……”

他低语,吻住了她的唇。

万籁俱寂,这夜的雪,落在屋顶之上,发出细细的簌簌之声,天地之间,一片安宁。

第95章

时令迁移,渐至三月,冰雪渐渐消融,迎面吹来的风,也起了几分骀荡,这个漫长的苦寒冬日,终于过去。

周围大片空地,土地渐渐解冻之后,嘉芙在屋前开垦出的几畦空地里撒播蔬菜种子,没几日,嫩叶便从土里探出了头,叫人看了着实可喜,又叫裴右安给自己搭了个鸡笼,从城里买来几只小鸡,正月里生的那匹小公马,嘉芙常给它喂食,亲自给它洗澡,梳理毛发,在她精心照料之下,一天天地长大,奇异的是,出生时的黑色毛发渐渐变成红色,通体油光发亮,四蹄也褪去了黑色,露出雪白马蹄,跑动犹如踏雪,极是漂亮,才三两个月大,便已跑动如风,丈高的料场围墙,纵身一跃便轻松而过,性子也和母马截然不同,常偷溜出去撒野,很是暴烈,只认嘉芙,和她亲热,旁人都不让碰触,连裴右安靠近,也不大乐意似的。

料场里有个养马养了一辈子的老卒,自称会相马,说那母马品相不错,但无特别之处,但生出的这头骅,却绝非凡马,看这骨架、四蹄,绝非普通公马的种,倒似这母马私自出去和不知哪里的野马媾合而得,才三两个月,便已有如此品相,待再大些,想必愈发神骏。嘉芙欢喜,给它起了个名字,唤它“踏雪”。

这日,踏雪一早出去,傍晚还没回。裴右安和几个老卒在马场空地上驯练治好了病的马匹,嘉芙在旁看了一会儿,有些担心踏雪,和裴右安说了一声,便到附近大门前翘首等它,终于,远远看到它的黑色影子朝着这边疾驰而来,但身后却追逐了一行十来人马,呼喝不绝,踏雪似乎受了惊吓,远远看见嘉芙身影,发出一声受了委屈般的嘶鸣,朝她狂奔而来,到了近前,停在了她的身后,浑身汗如雨下,鼻息咻咻,不安地甩着马尾,用脸蹭着嘉芙胳膊,似在寻求保护。

嘉芙见它一副受了惊的害怕模样,极是心疼,转头见那十几个人越追越近,看着都是军中人的模样,急忙牵了踏雪就要进去,那些人转眼却到了近前,一个二十多岁的男子纵马,一头撞开了围场大门,冲到嘉芙身前,横马拦住了她的去路,扬起手中马鞭,高声吆喝:“这驹子是料场里的?极好!我要了……”

话音未落,视线落到嘉芙的身上,目光便定住了,扬着马鞭的那手,也生生地停在了半空。

嘉芙见他两眼一错不错地看着自己,心中厌恶,急忙牵了踏雪,绕过那男子横在前头的坐骑,匆匆朝里去。

外头那些随从模样的军士,此刻也哗啦啦地纵马而入,冲着嘉芙背影呼喝:“知这位是谁吗?都司胡大人的亲弟!还不快留下马!”

这男子名叫胡良友,确是素叶都司府都司胡良才的弟弟,去年春随兄赴任到此,一路飞升,如今已到参将职位。在城中闷了一个冬岁,枯燥乏味,早按耐不住,见天气转暖,今日便带了亲信外出游猎,偶在旷野地里撞见这匹小红马,虽体型尚小,却看出并非凡品,便以索套套它,不想这小红马竟灵活异常,被它逃脱,胡良友带人一路狂追,追到了料场,见那小红马被一个女子牵走,似是她所豢养,自恃身份,纵马便闯了进来,不期竟见到了一个如此貌美的小妇人,莫说在这种塞外之地,便是从前未来这里,江南风流,十里烟花,也难得见这般绝色,邪念顿起,见自己那些手下呼喝,急忙喝退,朝着嘉芙露出笑脸:“这小红马是小娘子所养?罢了,留给小娘子吧。我乃胡将军亲弟,名良友,不知小娘子如何称呼,今年贵庚?”

嘉芙牵了踏雪,低头飞快而去,胡良友岂肯这么轻易放过,所谓色胆包天,翻身下马,一个箭步便拦在了嘉芙身前,嗳了一声,轻佻笑道:“小娘子,此地荒芜,未免寂寞,不如我带你入城,你随我进都司府,有人伺候,吃香喝辣,绫罗绸缎,比这里不知要好多少……”

他说着,卷起马鞭,轻佻伸了过来,要挑嘉芙下巴,不想小红马突然发飙,怒嘶了一声,抬起前蹄,朝着胡良友便踢了过去。

这小红马虽才几个月大,站起来却高过人顶,突然发怒,狠狠来了这么一脚,胡良友登时被踢翻在地,恼羞成怒,高声命人射杀小红马,那十几个军士便呼啦啦地围了上来,张弓搭箭,将嘉芙和小红马围在了中间。

“射死这畜生!我看它还敢踢我——”

胡良友被人从地上扶了起来,一瘸一拐朝着小红马走来,挥起手中马鞭,朝着小红马的头,恶狠狠地挥鞭抽来。

“大表哥——”

嘉芙不顾一切扑到了小红马的身边,伸手抱住它的脖颈,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它,闭上眼睛尖声大叫。

一个马索套从天而降,套住了胡良友的脖颈。胡良友还没反应过来,活扣便已收死,马索倏然绷的笔直,胡良友整个人立刻往后仰倒。

身后那股力量极大,绳索紧紧勒入肉中,胡良友眼前发黑,呼吸困难,只能双手拽住马索,凭借本能拼命挣扎,在地上被生生倒拖出去数丈之距,这才停了下来,脚后的黄泥地上,踹出两道深深拖痕。

嘉芙没等到马鞭落背,倏地回头,看见裴右安竟来了,站在那里,手里绷着一根马绳,松了口气,急忙转身,撒腿朝着裴右安便跑了过去。

小红马忙也啪嗒啪嗒地跟了上来,停在身后。

“芙儿你没事吧?”

裴右安低声问。

嘉芙咬了咬唇,看了眼地上的胡良友,摇头:“我没事。”

裴右安握了握她手,以示安抚,随即示意她退后,松开了绳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