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底下吵得唾沫横飞的几个人,秋衡淡淡移开眼,单手支头,望着窗外发呆。外面郁郁葱葱,翠绿之间缀着各色繁花,粉的紫的,红的白的,珍奇斗艳,让人目不暇接。无论谁看见,都会觉得美不胜收,偏偏秋衡无端端叹了一声,又移开视线——他最近很讨厌和花有关的任何东西,尤其该死的芍药!

“陛下,冯渊一事…”柳必谦手拢着唇边咳了咳,有心提醒正在严重走神的皇帝。

——冯渊就是那位极度吹嘘功绩的西南巡抚,齐不语的人,被皇帝视作眼中钉肉中刺,亦是他撬动齐党的一块敲门砖。

前段时日孟玉三人到了那儿,明察暗访搜罗出一些罪证。怕皇帝等的心焦,这不,他们写的第一道折子快马加鞭到了京。一石惊起千层浪,如今,众人争吵的,正是这道折子引发的一连串后果:比如,冯渊是否真的有罪,还是被栽赃嫁祸;再比如,齐不语是否真的识人不清,还是任人唯亲结党营私——这两个罪名可不一样,所以众人才能在皇帝面前吵成那样。

视线重新落回面前摊开的奏折,秋衡不禁感慨梓玉六哥这回可真没客气,上头一桩桩写的很清楚,都是实打实的,基本不可能栽赃诬陷,更加偏袒不了齐不语。当然,这父子俩私下肯定通过气,只不知道他们的对策是什么。

在底下众人脸上巡睃了一圈,皇帝的目光最后定在齐不语身上。他静静看了一会儿,面无表情地吐了两个字——“严办”。皇帝之所以严办,倒不是因为梓玉的事才迁怒齐不语,而是面前有这样一个机会,作为一个帝王,他自然不会放过。

皇帝不会因为梓玉的事迁怒她爹,但不代表他的眼神不会迁怒又肆意泄愤。

齐不语的眼角跳了跳,他抬眼看向皇帝,正好皇帝也在看他。翁婿二人默默对视一眼,齐不语又低下了头——小皇帝看他的眼神太意味深长了,绝非仅仅是冯渊一事,那到底还有什么?齐不语暗忖,莫非梓玉惹祸了?可最近并没有听到这对小夫妻不和的传闻啊,皇帝到底哪儿又不开心了?一时之间,齐不语猜不透皇帝的心思。

其实,最近连皇帝的师傅柳必谦也猜不透皇帝的心思。因为皇帝看他的眼神也怪怪的,就好像他欠了皇帝很多的银子,皇帝阴阳怪气的跟他讨债来了。

都察院的人领了皇帝严办的口谕下去了,内阁的人也依次退下,柳必谦觉得自己很有必要和皇帝谈谈人生,于是他继续杵在那儿。熟料皇帝只是说了一句话,就将柳必谦要说的通通堵了回去,还很想回家和儿子谈人生。

皇帝问:“柳先生,如晦的婚事怎么样了?”私下无人时,皇帝为表亲昵,一直这么称呼柳必谦。

柳必谦:“…”

他两个儿子,一个男女关系混乱,另一个则是对男女之事避如蛇蝎,两个都让他烦。

皇帝突然这样关切二子的婚事,柳必谦好容易找到个发泄口,趁机絮絮叨叨念了很久——他圆滚滚的身形,再配上担忧的神色,这个时候真的像个慈父。秋衡看在眼里,想起早就驾崩的父皇,不由心生艳羡,他又问:“柳先生,可有哪家的姑娘合适?要不要朕指婚?”柳必谦叹气:“陛下,松言的脾气倔,又拖着那样的身子,还是等他自己开窍吧…”

——柳松言还真开过一次窍,当时就被柳必谦给无情压下去了,他的儿子怎么能娶与自己势不两立的齐不语的女儿?而现在更不可能在皇帝跟前提了,这不是找死么?

秋衡点点头,又宽慰了几句,这才亲自将柳必谦送出院子。钱串儿又过来,压低声道:“陛下,奴才有事要禀,是关于皇后的。”

秋衡睨了他一眼,不悦道:“朕不是说过不用再查了么?”他上回被梓玉用芍药气走之后,一发狠就命人去查梓玉的所有的事,准确的说是梳理梓玉的人际关系,重点是男性。可没过一个时辰,皇帝又灰溜溜地亲自撤了这道口谕,原因依旧很可笑,他不敢知道真相。

钱串儿胆战心惊地摇头,吞吞吐吐道:“不是此事,哎,奴才不知当讲不当讲…”

“怎么,这宫里还有朕不能知道的事了?”秋衡挑眉。

“奴才不敢,”钱串儿麻利地认了错,才接着道,“陛下,娴妃的人正在私下查皇后与裴大人的事。”

秋衡双眼微微眯起,薄唇抿着,面色凝重,只这一个动作就透着天子的威严,也不知他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他们可查到什么?”这人声音愈发冷了。

他的女人,他自己都不舍得去查,现在更不舍得欺负半分,岂容旁人借机兴风作浪?

后宫里的那些女人若不给他找麻烦,只小打小闹,或争风吃醋,秋衡都可以忍受,可若是总这般不知悔改,他就算再喜欢,这份喜欢也会被磨没了。想到这一茬,秋衡心下一凛,那自己对梓玉的喜欢,什么时候会被她的那些乱七八糟的借口给消磨光呢?

秋衡叹气,他只知道自己现在还没有!

听了皇帝的问话,钱串儿自然摇头——梓玉和裴卿本来就没什么,怎么可能查出来东西?若是伪造,还有可能。

秋衡面色沉了沉,寒意渐盛,他道:“派人好好盯着,再给个教训。”这话的意思御前大太监钱串儿再清楚不过——陛下是真的动怒了。

稍稍顿了顿,秋衡接着吩咐道:“你去透些风声给她。”语气很是无奈。

这句话里的“她”是谁,主仆二人心知肚明,就是最近惹得皇帝心烦无比的皇后!

为什么要告诉梓玉呢?

因为秋衡实在担心他那个到处招摇的皇后会不会真的有把柄落在外面,万一落在别人手里就不好办了…所以,这事早点让她知道,她也好有所防备。

秋衡愈发郁卒,齐梓玉都那样对他了,他居然还处处为她设想——真是蠢得无药可救!

一想到那日躲在芍药后面的那张仓惶又抗拒的脸,他的心又开始疼了。他只能不去想,不去看,才不会记起她的逃避!

如何不着痕迹的透露风声,是一门技术活。钱串儿想来想去,还是得从皇后信任的人下手,于是,他连着两天亲自去皇后那边闲拉家常。

梓玉一会儿听到锦澜说钱串儿在面前无缘无故提到了娴妃,一会儿又听云碧说钱串儿在跟前提到八竿子扯不上干系的裴卿,她的心里便察觉出几分蹊跷来,因为钱串儿从来都不是个碎嘴之人,而且,他只忠于皇帝一人,这事实在是反常至极…梓玉心里咯噔一下,莫非皇帝在提醒她什么?

等转过弯来,梓玉笑了,她坦坦荡荡,怕什么?

梓玉想找个机会跟皇帝谈一下,可自从上回的尴尬之后,皇帝匆匆走了就再没出现过——想来是受了不少打击。梓玉又拉不下脸去找那人,所以,她便有些日子没见到皇帝了,连齐不语前几天托人递了口信进来,含糊地说了孟玉和冯渊的事,梓玉都不屑于去求皇帝或者打探口风的。可现在这两桩事放在一起,她觉得自己有理由、亦有底气去找那人了。

梓玉决定去园子里碰碰运气,如果能遇见皇帝,自然是极好的,显得不经意,如果没遇见…那就再想其他办法吧。

下过雨的宁园,空气润的很,树上时不时会掉下小水滴,跐溜一下钻进人的颈子里,很凉。梓玉沿着抄手游廊往里,远远地听见莺莺燕燕的声音,有这么多女人在的地方,皇帝一定在。她循着声过去,果然…

梓玉上前见了礼,众人又给她见礼。这儿位份最高的是娴妃,她挨着皇帝的下手坐,此时,梓玉来了,她只能挪出位置。

“今天什么日子,大家这么高兴?”梓玉笑着问底下众人。

有人嘴快道:“陛下今日难得有雅兴,想行酒令…”

梓玉微笑听着,又“哦”了一声,这才偏头望向那人。那人却始终背对着众人,一手耷拉在扶栏上,头枕在胳膊上,静静发呆。“陛下,”梓玉唤了一声,他才偏过头来。又是那张白的耀眼的侧脸,只是许是喝了酒的缘故,双颊泛起一些红晕,而一双长眸里更多了些迷离与氤氲,“皇后,怎么了?”他问。

梓玉想问怎么没人知会她,可看着眼前这人的模样,她将这掉身份的话给吞了,只是赌气笑道:“臣妾似乎搅了陛下的雅兴?”

秋衡浅笑:“皇后多虑了,朕不过是贪饮了几杯,如今有些乏。”

客气又疏离,梓玉有些无措。

她坐了一会儿,觉得浑身不自在,于是起身道:“陛下,臣妾身子不适,先行告退了。”

其实,梓玉也不过是给皇帝一个梯子下。

从来她说身子不适,这人都会紧张,梓玉还以为他今日会和往常一样,熟料他只是稍稍抬起眼看着她,点了点头。不待四目相及,他又撇开眼,只盯着手里的酒盏。琉璃酒盏溢着清冽的流光,指腹慢慢摩挲着,秋衡端起来,垂眸抿了一口。

作者有话要说:首先,我太太太抱歉了,周一实在太忙,所以现在才更新上!

还有,最近*审核评论,上一章的后台显示有两条评论被删除,但是我根本没看到,而且站短了管理员也没恢复,好心塞…

、第49章 心存芥蒂

这一场酒宴,帝后二人掩饰得再好,他们之间的不自在与生分怎么可能逃过众人的火眼金睛?

一时间,底下坐着的各位人精心思转了几转,都在纷纷猜测这两个人到底是怎么了——除了上回因为如贵人罚跪一事,两人曾争执过,皇帝现在一直挺照顾皇后的,平日里陛下有好东西都想着赏给皇后,也常留宿在她哪儿,众人通通看在眼里,今天这样确实有些反常——不对劲啊!

娴妃心思也活络起来。

自刚才被迫挪了位置起,她就憋着一股气,现在见皇后被冷落,心里才勉强有了一些快意,又不由暗忖,到底发生了什么不可告人的事?难道,陛下也知道了皇后与裴卿的传闻,所以心存芥蒂又隐忍不发?

人的思维是个死胡同,娴妃特别爱钻牛角尖,她越想越觉得这便是真相。

如此一来,她对此事便更信了几分。何况,诗翠打探回来的消息,确切地说皇后与裴卿曾在宫外见过好几次…天时地利,不勾搭实在说不过去!

秋衡抿完杯中的酒,继续趴在旁边的扶栏上——发呆。从他这儿,正好能看到梓玉的背影。她今日穿了一身鹅黄,穿梭在红花绿叶中,明艳之色不输半分,还显得娇媚可人,连身上那股子张牙舞爪的气势都卸去了几分。他偏着头静静看着,想着她的模样,又勾起嘴角微微一笑。

皇帝半倚着扶栏,身子坐的极偏,他唇边的这丝笑意很浅很浅,去的也快,几乎没什么人看见,除了坐在下手一侧的娴妃不经意间瞧见了。顺着皇帝的视线望过去,那抹鹅黄格外扎眼…

乌云阴沉沉地压下来,这会儿不过才申时三刻,天空已经略微晦暗了,裹着湿意的风徐徐吹来,喻示着将有一场疾风骤雨。看着梓玉离开的方向,秋衡眉心紧蹙——眼见着要下大雨,这人没带雨具不说,还到处乱跑,她的身子哪儿有半点不适?

满口胡话,就知道骗他!

皇帝愤愤地扫了眼钱串儿,钱串儿会意地点点头。他正要吩咐人去给皇后送雨具,没想到又被皇帝生生唤住…钱串儿拧眉,陛下的性子怎么越来越纠结,越来越难以琢磨了?不好伺候啊!

梓玉胡诌了一句身子不适便退下了,可身后那帮人传来的嘻嘻哈哈声,实在刺耳,她知道定然有人在看自己的笑话,梓玉不免忿然,难道皇帝以为故意冷落她,她就会生气么,怎么可能?他们能找乐子,她为什么不能?梓玉索性领着锦澜和跟着的小太监在园子其他地方溜达。

没多一会儿,居然真的开始噼里啪啦下起大雨,正如秋衡所料,他的皇后一行被淋个正着。说来也巧,前面就是上回遇到柳松言的佛堂,梓玉和锦澜避在檐下,而随身伺候的小太监则回去拿雨具。

豆大的雨珠落下来,砸在青瓦飞檐上,声音很大。天暗的厉害,梓玉抱臂半倚着墙,无聊地往外观望,却只能看见狂风大作,雨水滂沱。锦澜在一旁抱怨这鬼一样的天气,梓玉默默听着她的唠叨,一边微笑,一边却眯起了眼,慢慢直起了身子。

只见劈天盖地的大雨里,水幕重重,一个身影撑着伞慢慢近了,雨水飞溅,落在皂靴上,打在被风掀起的鼓鼓衣摆上。许是雨势太大,那人手里的伞打得很低,遮住了他的模样,只有一个清瘦的身形。这样的身形,在这深宫里别无他人。

梓玉有一瞬间的恍惚,皇帝来做什么?再看他另外一只手里握着把油伞,她就都明白了。

秋衡走到檐下,收起伞,露出一张酡颜。

屋檐底下的地方挺大的,锦澜早就见完礼躲在后头。梓玉和他靠得不算很近,可那人身上的酒意很浓,饶是离的两尺多的距离,也能够熏得人一道醉了。他也不说话,只是将另外一把伞递给梓玉。

见皇帝这样,梓玉便冒出些委屈之意,她也不接,只是仰面看着他。

秋衡眼神闪躲,避着她的视线,将伞递给了后面的锦澜。锦澜接了伞,又避在很后面。

做完这些,皇帝撑开伞,准备走了,梓玉才唤了一声“陛下”。他的步子一时顿住,回身时正好又看见这个讨厌的佛堂,秋衡笑了笑,淡淡移开眼。他轻轻“嗯”了一声,尾音上挑,道:“皇后,既然你身子不适,就别乱走了。”

梓玉心里很乱,这句关切的话稍稍能宽慰她一些,想着钱串儿的反常举止,还有眼前这人的莫名其妙,梓玉终于开口道:“陛下,我…有事要和你说。”她觉得很有必要解释下自己和裴卿的事。

秋衡愣了愣,依旧撑着伞站在那儿,雨滴打在伞面上,滴滴答答。他问:“什么事?”这人面无表情,声音清寒,和这突如其来的大雨一样恼人。

他说话之间,凑巧刮来一阵狂风,将雨滴往里头打,砸在人的身上,生疼。

梓玉猝不及防,一下子被淋到了,她不过“嘶”了一声,那人的伞就斜斜地歪了过来,避在她的头上,挡去外面的狂风暴雨。她捋了捋湿哒哒的额发,悄悄抬眼看那人。皇帝今日着了件水青色的常服,此时顾着她,他自己就被淋了不少,长衫上面沾了水,颜色暗沉许多,长衫的衣摆上还缀着不少的泥点…

梓玉心下一软,默默移过去一些,那把伞也就跟着她移过来一些,梓玉又移过去一些,那伞又跟着她移过来一些。

二人并肩立在檐下,一时间谁都没有说话,只有雨声作响,反倒衬出一丝隽永的意味。

梓玉磨磨蹭蹭了一会儿,却没说出什么来。

秋衡只好提醒道:“皇后,你有什么事要和朕说?”

梓玉踌躇不已,要她真的开口和这人解释自己与裴卿的事,或者试探爹爹一事的口风,梓玉觉得很难。她从来都不是个会向人低头服软的脾气…所以,她只好问道:“风大雨大的,你做什么跑来给我送雨具?”

她的本意只是想问这话字面上的意思,她想弄明白皇帝的反反复复以及莫名其妙,可在皇帝听来,却多了一份奚落和埋怨。他只觉自己的多管闲事又被她嫌弃了,秋衡扯起嘴角黯然地笑了笑,自嘲道:“朕喝多了散散酒,皇后多虑了…”

雨势收住了,秋衡收住伞递给梓玉。梓玉这回低着头接过来,见那双皂靴越走越远,有些话卡在她的喉咙里,却怎么都说不出来…

梓玉在那儿待了很久,才慢悠悠回了屋,王守福心焦道:“娘娘,娴妃跟前的诗翠死了。”诗翠是娴妃的贴身婢女,这确实算是件大事了。

“啊?”梓玉惊得跳起来,“怎么死的?”她不过避了一场雨,怎么就多出一条人命?

梓玉叹气,她好像和这风雨天气真的有缘!

梓玉到娴妃院子里的时候,院子正中间躺着个死人,脸色惨白,而刚才还在行酒令的众人也齐刷刷地聚到了这里,有些胆大的在明间露个头张望,而娴妃哭得是死去活来。见着皇后来,娴妃哭得更厉害了些,显得主仆情深。

明间正中央坐着皇帝,梓玉望过去,他的眸子里淌着醉意,亮晶晶的,似乎比刚才更醉了一些。

听见娴妃哭,他拧了拧眉心,安慰了几句,又道:“皇后,此事交给你了,严办。”说着,皇帝起来往外去。许是醉了,他的脚下有些飘忽,经过梓玉身旁的时候,梓玉想伸手扶他一把,可她到底只是想一想罢了。

皇后不扶,自然有人抢着去扶皇帝,比如…专门捡漏的德妃。

皇帝一行走了,梓玉和众人一起收回眼,她知道自己又有的忙了!

、第50章 诗翠之死

诗翠的死状极惨,是用三尺白绫直接吊死在院子的那颗歪脖子树上的…娴妃吃了酒回来,看见一个白兮兮的人影挂在树梢上,脑袋耷拉着,随着狂风一摇又一晃,她登时被吓得双腿发软,惨叫一声,晕了过去。

梓玉忍着恶心,不得不亲自去看一眼。

她怒目圆睁,显然死不瞑目,一看就知道是被人活生生给吊死的,死后还要挂在院子中间示众——动手的人很嚣张啊!

多大仇?

这一幕,好像故意要做给谁看一样…

这几个念头冒出来,梓玉回身打量身后那群娇弱的女人,根本没几个胆大的敢探出头往死人这边张望,这宫里谁会有这么狠的心肠?

梓玉蹙眉。

对于这个极度恶劣的幕后黑手,她来来回回盘算,最终只能想到一个嫌疑犯,而且,也只有这个人有本事要了一条人命还理直气壮地直接吊死在别人眼前,耀武扬威,关键这人刚刚还留了一句“严办”!

梓玉咋舌,这事不好办!

万一查到皇帝头上,岂不收不了场?这人到底想干嘛?敲山震虎,杀鸡儆猴?

但如果真的是皇帝派人做的…梓玉只觉头大。

“王守福,带人去搜一下诗翠的房。”她一边吩咐,一边忧心忡忡地回了明间。

明间内,众人正一个一个地被宫正司司人盘问。结果问了一圈,毫无收获。留在院子里的宫女和太监纷纷表示当时刮风下雨他们避在一个屋子里吃点心,诗翠也在,后来小璐子来找她,说有要事,诗翠跟着他出去之后就没再回来。他们什么动静都没听见,更没看见什么可疑之人。

梓玉看向哭得死去活来的娴妃,很自然地问道:“小璐子是谁?”

娴妃抹着泪,抽抽搭搭答道:“皇后,小璐子是臣妾身边的一个小太监…”

“那他人呢?”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谁都不知道小璐子去了哪儿。

见娴妃说一半留一半,吞吞吐吐的,梓玉疑窦丛生——铁定没什么好事。她于是问:“小璐子在你身边专司什么?”

小璐子是娴妃的心腹之一,前一天还在娴妃跟前保证说能够托宫外的人弄到裴卿身上的那条丝绦,这下子证据确凿,皇后怎么都洗不清干系,岂料现在陡生变故,诗翠死了,小璐子失踪了…想到这一处,娴妃猛然一惊,隐隐约约抓到了什么,可这些她万万不敢跟皇后说,说不定眼前这人就是那置他们于死地的幕后黑手!

娴妃支支吾吾,王守福刚好进来,凑到梓玉耳边,声音压得极低,谄媚道:“娘娘,你想在诗翠房里搜到什么?”梓玉闻言,狠狠剜了他一眼。王守福讪讪一笑——得,自作多情了。梓玉虽不讨厌诬陷人的小手段,可今天这事摆明了蹊跷异常,自己还是明哲保身的好,别沾一身腥。何况,她的威信立在那儿,根本不急于一时。

“娴妃,你近来可曾与人结冤?”梓玉按例盘问。

闻听此言,娴妃只觉心虚。她想,如果真是皇后杀人灭口,那自己定然也暴露了,性命堪忧啊,倒不如先撇清干系,待回宫后寻太后谋划此事。娴妃摇了摇头,道:“臣妾向来与人为善,不曾与谁结怨。”

这话一出,大家都想笑。

梓玉只觉无聊,与其在这儿消磨时间,又问不出什么东西来,还不如直接去找皇帝谈一谈。

她到皇帝院子的时候,钱串儿正杵在明间正门前打盹。见皇后没让小太监通报就来了,他连忙拜道:“娘娘,你怎么来了?”

梓玉挑眉:“怎么,本宫来不得?稀客?”

钱串儿虚虚打了自己一个嘴巴,笑道:“娘娘,你别寒碜我了,奴才这就去禀告皇上。”梓玉拦下他,朝里头点了点下巴:“陛下在忙?”钱串儿摇头否认:“娘娘,陛下今儿下午喝多了,又吹了风淋了雨受了凉,这会儿睡下了。”他边说边瞟皇后。

这话正戳中梓玉心里的柔软,想到方才二人立在檐下避雨的情形,还有他斜斜支过来的伞,梓玉心下一软,犹豫了会儿,终于拉下脸,关切道:“陛□子不适?请御医了么?”

钱串儿摇头,尴尬地往里头看了一眼:“德妃娘娘先前送陛下回来,还在里头呢…”

“一起睡下了?”

钱串儿憨笑:“这…奴才就不知道了。”

梓玉低低“嗯”了一声,让他们都留在外头,独自一人往里去。里间与外头隔着一方珠帘,风吹过的时候,叮叮咚咚作响。梓玉倚在靠墙一侧,听里头没有动静,才探出一只手悄悄掀开帘子。她有些心虚,所以,抬起的那只手微微颤抖。

从梓玉这儿望过去,皇帝真睡下了,而德妃则侧对着她立在妆台前拧帕子…

梓玉不觉松了一口气,她默默看了一会儿,才掀开珠帘继续往里去。

德妃听见动静,一回身看到皇后突然来了,忙俯身见礼。梓玉摆手道:“这些怎么不交给奴才们做?”德妃悻悻笑了:“陛下醉了,身子有些不舒服,臣妾怕奴才们没轻没重的,所以才…”话里话外皆是担忧。

这话梓玉听在耳中,不大自在,她忽然有点意识到自己这个正妻还真不如其他的小妾,难怪那人不愿意搭理她,只愿意在温柔乡待着!

她生硬道:“放下吧。”

德妃看着手里的锦帕,又看着立在一旁的皇后,尴尬道:“臣妾告退。”说着,便匆匆退下了。

——他们两个才是名正言顺的夫妻,有皇后在,她那股子凌人的气势总让别人有种低人一等的错觉。

梓玉独自在里屋,静静看着那个人,她还从未这样安静地端详过他。

睡着的那人脸皱在一块儿,眉头紧蹙,显然很难受。许是刚刚德妃擦拭过的缘故,他的脸上还有些湿意,泛着水光,稍显疲惫。梓玉坐在床边,探手抚上他的额头——有些热。她叹了一声,起身也去拧了条帕子,直接盖在他脸上…

秋衡是被憋醒的。

胸口闷闷的,根本喘不过气,像是溺水一般,秋衡艰难地抬手抹了一把脸,才发现整张脸上盖了个湿乎乎的东西。作为个天子,他第一个反应就是有人要取他性命,“我还没生儿子!后继无人!”秋衡心里一个哆嗦,忙扯开湿布,倏地睁开眼,正要勃然大怒,却见梓玉坐在榻边,手里抄着一卷闲书,正埋头看得津津有味…

秋衡满头黑线,小心脏扑通扑通狂跳,有种死里逃生的庆幸,又实在是哭笑不得——他的皇后到底会不会伺候人?

他重重咳了一声,梓玉这才回过神:“陛下,你醒了?”

秋衡将帕子甩在一边,没好气道:“你差点又谋杀亲夫!”

“怎么是又?”梓玉不服。

“你撺掇朕跳墙那次…”皇帝依旧没好气。

想到当时荒唐的情景,梓玉没忍住扑哧一下笑开了。她一笑,躺着的那人也跟着笑了,他的眉眼弯弯,好似新月,又像是天地间的一道暖阳,洒在两人之间,将藏了好几天的隔阂一点点融化开。秋衡觉得自己又没那么生气了。

好容易止住笑,梓玉终于绕回道正题上:“陛下,我有事…要问你。”

“什么事?”秋衡撑着身子半坐起来,一张脸因被闷得太久还有些苍白,却衬得一双眸子愈发亮了。而且,这样一来,他说话之间的酒意更浓了,酒香扑鼻,熏得人发晕。

梓玉蹙眉,命人备下醒酒汤,才偏头看他。

“陛下,那个,诗翠一事,是不是你,你是不是…”

她努力组织措辞,说得拐弯抹角,尽量不戳破其中微妙的平衡,没想到那人回得倒爽快——“嗯,是朕做的”。

“!!!”

梓玉瞪大了眼,这人要不要这么直接?

见她像个受惊的兔子,秋衡又笑了:“你不就是想问朕这话么?”他双眼微挑,颇有些天子的威严和冷酷。

得了皇帝的亲口承认,梓玉也能猜出个大概来。无非是娴妃在查她和裴卿的事,所以,皇帝出手解决了两个人,敲山震虎一下…梓玉心里一时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她垂着眼,讷讷道:“其实真没必要,陛下,我跟裴卿…是清白的。”她憋了这么久,这话终于说出了口。说罢,梓玉不觉舒了一口气,心底亦轻松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