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得透明,转瞬即融。

太微脸上露出了笑容,一直笑到眼底。

初雪干净得仿佛一尘不染,总是让人想起美好的事。她记得有一年初雪下得特别早,她躲开下人,一个人偷偷溜去堆雪人。

双手冻得通红也不在乎。

胡乱搓两个圆球,堆起来便是个胖娃娃。

娃娃没鼻子没眼睛,总是不大好看。

可她站在雪地里,一个人乐得直笑,像是做成了世上第一的宝贝。

那时候的她,同现在的小七差不多大,连那份天真都很像。

她独自玩得开心,不想却被父亲发现了。

他不知从哪回来,阴沉着一张脸,亦是独自一人,发现她在玩雪,便上前来堆了两只耳朵。

那耳朵做得丑极了。

她活到七八岁,从来没见过那么丑的东西,急得要哭。

他又不知上哪捡了两片枯叶回来插到雪人头顶,说什么三千青丝不能少。

她气得不行,他倒一扫面上阴沉,大笑起来。

风雪同笑声一样越来越大。

他忽然蹲下身,平视着她的眼睛,同她说了一句话。

早上好~

第221章冷静

声音很轻,眼神很忧郁——

太微忽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全忘了。

他同自己说了什么,现在的她,已经一点也想不起来了。

窗外细雪纷飞,还未见白。

她掌心处湿漉漉,冷冰冰,正如那些湮没在岁月长河里的话。那段时光对她来说,已经远去太久,她记得他的眼神,记得他的声音,却忘了他到底说的什么。

太微合上手掌,将手从窗外收回,任由水珠从指缝间滑落。

母亲拿帕子来擦拭,捧着她的手嗔道:“拿手接什么雪,真不知道冷。”

太微笑着摇了摇头。

姜氏仔细看了两眼她掌心纹路。

她虽不会看相,但也听过两句。太微的手相,不论怎么看,都是长命富贵相。那个算命的,说得好好的,可到头来,她的女儿却比她还要来得短命。

什么长命富贵,平安康乐,都是假的。

颠沛流离,英年早逝,方是真的。

姜氏轻轻握住了女儿的手。

“你父亲要安排大姑奶奶母子住到府外去的事,你可听说了?”

太微闻言微微一怔:“是吗?”

姜氏点点头,笑了笑:“老夫人不愿意,怕是真要气病一场。”

太微懒懒靠到母亲肩头上:“我倒是没想到他会把人赶出去。”

姜氏道:“大姑奶奶带着孩子在娘家住了十几年,突然要出去单独过活,想必也不愿意。”

太微神色轻蔑地笑了下:“她指着祁家没儿子,将来好叫她的儿子继承家业,当然不愿意离开靖宁伯府。”

姜氏摸了摸她的头。

乌发披散着,顺滑如水。

“定安那孩子,不是有担当的人。”

太微伸长手,摸过来一块糕点,塞进嘴里大嚼特嚼:“父亲知道了周定安的事。”

姜氏愣了一愣:“什么事?”

问完,她忽然醒悟过来,立时脸色一变。

“他知道了老夫人要把你嫁给周定安的事?”

太微抹掉嘴边碎屑,伸了个懒腰:“我告诉他了。”

姜氏很诧异:“他竟然信了?”

太微指指自己的脸,笑起来道:“凭我这张老实面孔,说什么不像真的?”更何况,她说的原就是真话。

“有些事,便是真的,听上去也像是假的。”姜氏无奈地看她一眼,“事情太离奇,就真不起来了。”

太微面上笑意不减:“他既然要让姑母搬离靖宁伯府,那自然是真信了。”

以她近日对父亲的了解来看,他就是没有全信,也至少是将她说的那些事放在了心上。

太微凑近母亲,伸手抱住她,像小时候一样赖进她怀里:“您放心,他没有将我当成疯子。”

姜氏苦笑了下:“若是没我便罢了,偏偏我闹过那样一出,你就是好好的,旁人也要觉得你有疯病。”

太微比她冷静,想得也比她要深:“您仔细想想,父亲对您说过的那些话就真的一点也没有当真吗?”

“在您的梦里,他并未俯首称臣不是吗?”

“他后来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恐怕就是他自己也无法肯定,这个选择同您说过的那些话有没有干系。”

太微看着母亲的眼睛,口气平静地道:“您的那些话,他十有八九听进了耳里。”

姜氏闻言,脸上慢慢浮现出了一种古怪之色。

似欢喜、似惶恐、似惊诧,又似无措。

纷杂的情绪,在她面上流转,连眼神也变得怪异起来。

良久,她长长吐出了一口气。

“是我无用。”

太微一愣。

姜氏深呼吸着,继续道:“若是我当年能同现在的你一样冷静,事情怎会发展成那样。”

太微明白过来,想安慰两句,可话到嘴边,又不知从何说起。

母亲的话,难道不对吗?

当年的事,不就是因为她不够冷静吗?

可是——

冷静两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何其难…

如果她不曾经历过后来的那些事,陡然醒来发现一切天翻地覆的她,真能冷静接受吗?

恐怕也不能。

那个时候的母亲,只是个寻常妇人,一辈子没有见过什么风雨。

碰上过最大的痛苦,大抵便是祖母的不喜欢了。

除此之外,她的人生,风平浪静,再无半点波折。

她胆小,她软弱。

她再普通平凡不过。

可这样的她,一夕之间,从天到地,坠入深渊——历经国破家亡,失去丈夫,艰难求生…

她崩溃,她无法冷静,哪里不对?

更何况,到了那样的时刻,她也并未崩溃。

真正压垮她的,是女儿的死,是她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孩子,被人当着她的面折磨致死的惨象。

亲眼目睹过那样的场景,谁能冷静?

太微轻轻拍了拍母亲的背。

不像女儿安慰母亲,倒像是安慰朋友。

惺惺相惜,感同身受。

她叹口气道:“过去了。”

三个字,便是一切。

人不能总是回首看。

来时的路,磕磕绊绊,总有值得后悔的地方。可尽管往事会自己爬上来,能不看,还是不看吧。

太微没有再言语。

姜氏也没有再说话。

外头的风声渐渐小了,落雪的扑簌声却慢慢大了起来。

有雪粒子被风吹进来。

吹到太微长发上,像是白了头。

姜氏连忙起身去关窗,关得严严实实。转过身来,她脸上的神情,已经平静了很多。当年的她,不能和现在的太微一样冷静,但现在的她,比起那个时候已经强太多。

她看着太微,忽然说了一句:“你父亲近日总算有个做爹的样子了。”

太微失笑:“愈发古怪了倒是真的。”

姜氏道:“古怪的确是古怪…”

她说着,笑起来,笑一笑却又面露忧色。

眉心紧紧皱成一个川字。

太微伸出食指点在那个川字上,揉了揉道:“别皱眉,该皱老了。”

可话一出口,她便后悔起来。

这话听着耳熟,分明是她爹拿来说过她的。

潜移默化,她竟然已经习惯了他。

真是可怕。

太微听着母亲叹气,叹得声声沉重,忍不住道:“您担心成这样,他倒是一脸无所谓。”

姜氏盘算着日子,摇头道:“胡说,他怎么可能真的一点不在乎,只是没有告诉你罢了。”

太微看了眼小几上的瓷盘。

盘子里还剩着两块点心,她却没有胃口吃了。

老爹到底说了啥?哈哈,过两天再告诉你们

第222章丢人

她收回视线,望向母亲,声音里透出两分无可奈何:“他若是不说,谁能知道。”

姜氏闻言嘴角翕翕,想替祁远章解释两句,可话在喉咙里打转,半天出不来。临了临了,还是变作了一声沉重的叹息。

太微盘腿坐在榻上,见状也叹了口气。

母女俩愁到了一块儿。

姜氏细声道:“五月廿六,也不过就半年时间了。”

太微拽了一把边上的毯子,盖到腿上,像是冷。她没作声,不想让母亲更担心。事情已经大为不同,她的记忆已不能作准。

正如父亲所言,本该来年五月廿六发生的事,兴许明日便会发生。

但与此同时,事情的改变也说明了另一种可能——

也许一切都不会发生。

她当年活在祖母手下,浑浑噩噩,并不知事。复国军如何,局势如何,她都丁点不知。不似现在,她清楚地知道,复国军的势力已经几乎从京里消失。

父亲的命,怎么看都不像是会轻易丢掉的。

太微忖度着,低低说了句:“至少…得熬过那一天…”

熬过了,他的命星走向便改了。

至于更长远的未来,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

想到这,太微忽然想到了母亲。

真要说起来,母亲的命数是不是真的不一样了,尚不到断言的时候。腊八未至,死期未过,怎能就此断言再不会有意外发生?

她拉了母亲一把,将人拉到自己身旁,分了半张毯子给母亲:“我也想要让他活着的。”

虽然她仍然看不穿那只老狐狸在打什么算盘,但他近日的举动,皆像是示好。

退了慕容家的亲事,让周定安母子搬出靖宁伯府…每一件,都是她想做,但他大可以不理会的事。

他拿她当回事,她自然也愿意敬重他。

过得两日,天气放了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