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夕不知何时清醒,几乎用尽力气一声一声地唤着,低低地,浅浅地,带着欣喜,藏着委屈,她甚至试图用双手撑起身子,只是还没撑到一半,嘴里的血便涌了出来。

“灵夕!”青莲连忙扶住她。

灵夕却只是借着她的力道,想要站起来。

她不觉得疼,她还要走到哥哥身边去,怎么能觉得疼。她也没有哭,见到哥哥是件多么让人高兴的事,她怎么会哭。

刚刚他们的对话她都听见了,瞧,哥哥还是老样子,不喜旁人聒噪,除了她。

“哥哥……”灵夕硬生生地撑起身子就要往前跑,刚刚迈步就跌在地上,这一跌,眼泪便出来了。

因为她的哥哥,明明看清她的模样,听到她的呼唤,却不再像以前那般笑着过来拍着她的脑袋笑她“笨蛋”了。

他穿着陌生的衣服,身边簇拥着陌生的人,用陌生的眼神看着她,居高临下的,甚至不打算过来扶她起来。

“哥哥……我……我是……”灵夕突然想到,这么多年没见,她长高了,长大了,或许哥哥一时没认出她而已。

“上仙,那就是灵夕姑娘。”红鸾低声道。

东华上仙这才正眼瞧着灵夕,一身火红在空中划现完美的弧度。

他并没有马上出现在灵夕眼前,而是一步步地走过去,只见步步生莲,幽香沁鼻。

“我是……灵夕……”灵夕艰难地说完一句话,抬头便见他已在身前。她仰首看他,透过泪光看到那模糊而熟悉的脸,他蹲下身子,一手便挥去她满脸满身的血迹,他看清她的模样,两眼一弯,便笑了。

哥哥……终于认出她了么……

灵夕已经没有多余的力气再说话,欣喜欣慰夹杂着一点慌乱和一点委屈,贪婪地看着眼前人的笑,感受他带来的温度。他像从前无数次一样,摸了摸她的脑袋,顿时她全身的疼痛都消失无踪,从额头到脚尖,由上至下充满了力量,于是她也清晰地听到了他笑着说:“灵夕……真是个有趣的姑娘。”

灵夕懵了懵,“哥哥?”

她发现自己说话已经不再困难,身子也不在疼了,眼前人却疑惑地挑了挑眉头,“哥哥?”

灵夕急了,慌忙站起身,“哥哥,你刚刚没听见吧?我是灵夕是灵夕啊!”

灵夕死死抓住他的手,生怕下个瞬间他就消失不见。

东华上仙笑着就势将她揽入怀里,“我知道你是灵夕。”

灵夕一喜,听他继续道:“我还知道你此次来所为何事。”

说话间,本来好好在青莲怀里的银镜不知怎么到了他手里,“为了这镜中人,哦不,是镜中魂。”

东华上仙要拿那银镜,青莲自是留不住,眼见他带着灵夕欲要踏云而去,忙想跟上,却发现二人身后一道屏障,隔断了二人的对话,也切断了身后的路。

“请各位仙家回厢房一宿,四仙会明日再续。”红鸾站出来高声道。

第二十二章

蓝紫色的花瓣在风中飞舞,萦萦绕绕,欲迷人眼。灵夕恍惚中见到沧迦山上那篇一望无际的祁莲花海,同样是紫色,那片花海漂亮得干净,不染尘埃,这蓝花楹的花瓣却紫得令人心惊,仿佛汇聚了这世间最为绚烂的色彩。

“哥哥很喜欢蓝花楹么?”灵夕笑问,转眼间见身边人已斜躺在蓝花楹的树干上,阳光下红衣灼眼。

“本仙没有妹妹。”东华上仙合目,微笑着不知是在享受温暖的阳光还是怡人的花香。

灵夕低下脑袋,看着脚下的蓝花楹花瓣,不语。

“哥哥,你可以救大师兄对不对?”灵夕再仰首,脸上重新挂起了笑。

东华上仙却是皱起了眉头,“本仙若不高兴,可随时让他灰飞烟灭。”

灵夕眼眶一红,复又低下脑袋,半晌,往后退了两步,跪下行礼,努力压抑哽咽道:“沧迦山第三百九十代弟子,沧羽座下灵夕见过东华上仙。”

东华上仙这才恢复笑容,眯眼看着灵夕赞许道:“这才是那个有趣的小姑娘。”

灵夕跪在地上继续道:“灵夕幼时闯下大祸,上仙必有耳闻,此次灵夕得见上仙,还望上仙仁慈,救大师兄一命。”

灵夕语毕,重重磕头,却听东华上仙笑道:“那本仙若是不救,便担不了仁慈二字了?”

灵夕一急,哭道:“哥哥……”话未说完,一抹温暖抚过两颊,脸上的泪便消失不见,东华上仙在她身前,笑得如同春日里的桃花,“本仙与你开玩笑而已。”

“今年多大了?”东华上仙问。

“十六。”

“唔……”东华上仙笑吟吟道,“不小了,本仙不喜欢哭哭啼啼的小姑娘。”

灵夕连忙擦掉眼角残余的泪,深吸几口气,安静地跪在地上。

“你先起来。”

灵夕起身。

“你想救风夙?”他问。

灵夕点头,抬首见他笑容柔媚,却像隔着一层浅薄的雾气,看不透彻,只有那一身妖冶的红,成为蓝色花海里最为耀眼的点缀。

“你想先见一见他么?”他又问,声音里带了几许魅惑。

灵夕期盼地看着他,“可以么?”

东华上仙微微一笑,转身间单手结印,本在他袖口的银镜腾到空中,缓缓旋转。

灵夕看着在空中慢慢变大,并且随着银镜越转越快,眼都不敢眨一下。

银镜引气一阵旋风,随着它的旋转风势越来越大,刮起整片树林里的蓝花楹花瓣。蓝紫色的花瓣盘旋在银镜周围,仿佛要织出一条密不透风的长裙,将它包裹、吞噬。

灵夕不由自主地挪步,抓住离自己最近的蓝花楹,唯恐被那大风刮走了去。

林子里的蓝花楹香越来越浓,连同花瓣翻飞的,还有东华上仙那一袭红衣。

风势越来越猛,完全没有停止的趋势,灵夕已然顾不得看那银镜,全部力气都用在双手上,眼看支撑不住,她大喊:“哥哥!”

风并未停,东华上仙也没回头看她,灵夕觉得自己整个身子都没了重量,仿佛落叶般任疾风肆掠,那银镜亦仿佛就看准了灵夕,卷起的风一波又一波袭在她身上。

银镜,要吃了她不成?

慌乱间,灵夕脱口而出:“楠止!”

满鼻的蓝花楹香被馥郁的蔷薇花香掩盖,灵夕的身子终于有了着力点,紧紧锁住拥住她的怀抱。

尽管知道他失踪了几日,可是在危急关头,在最无助的时候,“楠止”二字还是脱口而出,而他,也真的出现了。

灵夕缓缓正眼,见他正将她抱在怀里,护在结界中。外界狂风仍是不止,却对她没有任何干扰。

“看银镜。”楠止突然说道。

灵夕一抬眼,发现灵境已经变作半人高,慢慢停止了转动。待它完全静止,灵夕仔细看去,就看到镜中轻薄的零散碎片飞舞着,如同身边的花瓣般旋转着,渐渐地旋成一体,拼凑出一个人的脸。

灵夕红了眼圈,一瞬不瞬地盯着那人。

他仍是一身白衣,不染尘埃。他的身形薄得纸片一般,黑色的眸子暗淡无光,空寡地看着灵夕。

“大……大……师……”灵夕浑身发抖,颤抖着唇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镜中人渐渐拼凑成一个整体,眸子里也仿佛有了点点光束,看着灵夕弯起唇角,他笑着说:“夕儿……”

只这两个字,狂风骤止,花瓣徐徐飞舞,镜中刚刚拼凑起的灵魂一瞬崩裂,银镜落地,乒乓一声,砸在灵夕心头叮咚一响。

蓄在眼里的泪还未来得及滑下,心底的情绪还未来得及品味,大师兄的脸都未来得及仔细看清,灵夕仿佛回到三年前那个夜晚。

那谪仙般的人,在她眼前一片片碎裂,硬生生地撕扯她的心脏。

灵夕整个人僵住,不哭,也不喊,只闭上眼,靠在楠止怀里。

“本就魂魄不全,重伤下再受沧羽一仗,没有当场灰飞烟灭已是造化。”东华上仙收起银镜,笑说,“你若以为本仙举手间便能还他一个完整的魂魄,也太过抬举本仙了。”

灵夕按住胸口,用力呼吸,逼回就要落下的眼泪,跪直了身子,磕头道:“灵夕求上仙指点。”

东华上仙睨着她,眼神一转,便落在楠止身上,“你食言了。”

楠止面无表情,不语,只是见灵夕仍匐在地上,皱着眉头要拉她起来。

“我们可是说好了,本仙助你修肉身,你听本仙差遣。本仙可没叫你现身。”东华上仙扬眉道。

灵夕一惊,这才反应到,一直在她身边的楠止,不再是空有形身无法触摸到的楠止了,从他最开始出现便是人的模样,她可以抱住他,可以靠在他怀里,可以拉住他的手。

“是么?不记得了。”楠止面无表情。

“你想反悔?”东华上仙意味不明地笑,“不怕本仙将那肉身取回来?”

“有本事就来取!”楠止用力拉起灵夕,将她护在身后,浑身戾气萦绕。

“哈哈……”东华上仙突然大笑起来,“好!言而无信出尔反尔,本仙喜欢得紧哪!”

灵夕本还担心楠止真与他打起来,这下迷糊了,只得承认,东华上仙果然……跟普通人不一样……

“要救风夙,必得冥界锁魂水,东海镇魂珠,以沧迦至灵之物为引,再由我来施法方可成事。”东华上仙低笑道,“既然想救沧迦山的宝贝大师兄,沧迦山至灵之物自然无需你担心。只是那锁魂水与镇魂珠,非常人所能得,需你亲自去一趟冥界和东海。”

灵夕见他真不打算与楠止追究,大着胆子问道:“灵夕法力尚浅,冥界……恐怕……”

六界之中,神界最为强大,神者可在各界穿梭,人界最弱,不断被各界干扰,其他妖、魔、仙、冥向来互不干扰。锁魂水一听就知道不是寻常物什,凭一人之力拿到……灵夕不用想都知道,就她这点本事,恐怕刚刚踏入冥界一根脚趾头就被小鬼们围剿了。

“冥界?”东华上仙扬眉,笑道,“你该担心的不是冥界,而是……”他瞟了一眼楠止,随即笑得更欢,“既然不敢去,那让风夙安生待在镜子里便是了。”

“我去!”灵夕忙道。

“话别说那么快,本仙可没什么仁慈之心,即便你拿到那三样东西,本仙也未必肯施法。”

“灵夕之前失言,还请上仙莫怪,成全灵夕。”灵夕又跪道。

“真是个乖巧的姑娘……”东华上仙又笑,“不过你先答应本仙一件事。”

灵夕怔怔看着笑得无懈可击的东华上仙,略略踌躇,问道:“什么事?”

“你可会像他一般……”东华上仙看向楠止,“言而无信出尔反尔?”

“灵夕……不敢。”

“也是。”东华上仙扬眉道。

但是许久,他也没再说话。灵夕再次磕头,“求上仙成全!”

又是半晌,东华上仙缓缓道,“总归是要去冥界……”

他仰首看蓝花楹上方漂浮着的大大小小的光圈,“本仙成千上万年的活着,无聊得很,唯一的癖好便是搜集人的记忆打发打发时间。你顺手帮我在忘川河里捞一个人的记忆回来如何?”

灵夕微微吐口气,这倒不是什么难事,随手舀一勺忘川水,十个人的记忆都有了。

“她叫剑影。”东华上仙看住灵夕,收敛了笑容,黑色的眸子沉如寒潭,说,“记忆的主人,叫剑影。”

第二十三章

灵夕没有再参加四仙会,一是不想再惹来众议,二是她准备去冥界,四仙会那些仙人们到底要商讨些什么仙界大事她也没必要知道。

那日她刚刚出了蓝花楹的树林,便见到青莲青念及雪染在等着她。几个人有些时日未见,又发生了这么多事情,饶是青莲青念这种平日话不多的人,都围着灵夕问个不停。

“灵夕,青奎师兄呢?”

“灵夕,东华上仙与你说了些什么?”

“灵夕,银镜呢?”

“灵夕,大师兄可还有救?”

“灵夕……”

灵夕自己的脑子都还没转过来,一会说见过大师兄大师兄还与她说话了,一会说大师兄还在银镜里一定能得救,一会说不知道青奎师兄在哪里,一会说他马上就会回来。

“灵夕!”最终还是青莲一声低喝,红着眼打断灵夕的语无伦次,“你不是当年那个神智未开的孩子!麻烦你明白你身上的责任弄清楚你说的每一句话了解每个人的担心!”

灵夕猛然顿住,沉默了许久才冷静地将发生过的事一一道来,当然,隐去了楠止的部分。

“这么说你要去冥界拿到锁魂水,再去东海取镇魂珠?”青念担忧问道。

灵夕点头。

“据我所知,锁魂水乃忘川河底忘川之水的源泉,有锁魂夺魄的功效,没了锁魂水,不出七日,忘川河便会干涸。千年前曾有位上仙欲取,与冥王大战了七个日夜还是被逼出冥界。”

青莲一番话说得灵夕心惊肉跳,垂着眼睑沉默不语。

“再说那镇魂珠。虽说冥界才是阴灵所在,但许多怨气极重的阴魂恶鬼不愿待在冥界,千方百计逃出冥界,之后在人界为非作歹。冥王护短,向来睁只眼闭只眼,只要出了冥界的事就不闻不问。为保人界安宁,那些阴魂恶鬼被抓住后就由镇魂珠压在东海海底。若拿走镇魂珠,那些被镇压千万年的恶鬼一出,六界安宁不再。”

灵夕的额头几乎渗出冷汗来,她知道那两样东西不可能轻易入手,但也没想到一旦拿走会有这样大的影响……

“那大师兄……”青念看了看意志消沉的灵夕,再看了看面色凝重的青莲,也皱起眉头。

“大师兄一定要救。”灵夕的声音低,但并不弱。

青莲闻言,看住灵夕,眸子里的冰冷融化了些,坚定地点头。

风夙,一定要救,即便闹得六界不宁!

“这样,”青莲轻声道,“青念你身上还有伤,留下来继续参加四仙会。我与灵夕准备去冥界取锁魂水,四仙会上你说清缘由,请各位仙家帮忙,去东海以防镇魂珠取出后恶鬼作乱,即便他们不愿,你马上去找师父,他必然会管此事。”

说到身上的伤,青念莫名地看了一眼灵夕,却也未多语,点头表示赞同。

灵夕隐隐察觉到青莲对风夙那份特殊的情意,虽不想连累她,也未说其他,只是感激地看了她一眼。

就这样,灵夕没有去四仙会,而是跟着青莲出东华山,一路还练了几日术法。

青莲称冥界凶险,尽管灵夕功力大有长进,最多也只能对付几只小鬼。她教了她几样最为实用又不复杂的水系术法,不求大胜,只求届时至少能安全脱身。

“夕儿。”青莲一旦温柔起来,声音便似那春水荡漾,“还有几件事,入得冥界之后一定要时时放在心头。”

灵夕从来不怎么被青莲待见,风夙那件事后,她对她更是冷眼相待,从不多说一句话,直至四仙会上青莲为她挺身而出,灵夕才意识到,这位师姐当真是个柔善心肠。这几日她对她的态度更是大为缓和,一声声“夕儿”唤得灵夕心里吃了蜜似的甜。

“人界有句俗语,阎王易见,小鬼难求。你在冥界若真碰上大麻烦,宁可闹出他们的冥王,也莫要与那些小鬼过多纠缠。冥王毕竟为一界之主,不会对一个小姑娘如何。传闻他最喜年轻漂亮的女子,碰上都会礼让三分。”

灵夕乖巧地点头,青莲继续道:“其次,若得锁魂水,马上放入宫翎内,不可碰,不可嗅,那水乃三生水,易使人错乱前世今生的记忆。”

灵夕本想问如何取人记忆,青莲话还未完,“最重要的,倘若拿不到锁魂水,安全脱身为上,莫要伤了自己,出来再想对策。”

灵夕重重点头,才问道:“师姐,若要寻人记忆并带回来,应该如何?”

“拿到锁魂水后施法,以锁魂水为引,集中念力唤那人的名字,那人的记忆自然融入水中。东华上仙还让你取人记忆?”

灵夕称是,青莲唏嘘,“果真是高处不胜寒,堂堂上仙之首竟以收人记忆为乐。”

灵夕不置可否,青莲又问:“四仙会上你唤他哥哥?”

“呵呵……师姐,是……是我当时糊涂了。”灵夕笑得很难看,却也装不出更好看的笑来。

是的,堂堂上仙之首,怎会是她的哥哥?

“不对,师姐。”灵夕突然想到什么,不解道,“你叮嘱夕儿的那些……莫非,师姐,你不随我去冥界么?”

青莲叹气道:“我若可以,必会随你一道。但我身上仙气太重,恐怕刚入冥界便被发现,重重围困了。”

“那你随我下山……”

“一来教你一些有用的术法,二来帮你找到冥界入口。”

此时已经是她们在人界的第五日,青莲带着她守在人界引气最重的乱葬岗,终于守到冥界的黑白小鬼出现,跟了他们两日。

眼看他们勾着男女老少的魂魄越走越偏,青莲说话的声音也越来越轻,“你怕么?”

灵夕咬住唇,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