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婚期的临近,唐元贞加紧了对女儿的主母培训。

每日里,唐宓都跟在唐元贞身边,看着她如何料理家世,如何调教下人,如何整理库房。

唐宓本就聪明绝顶,再加上这些事也不是什么难事,很快她便都掌握了。

恰好到了年底,田庄、铺子都送来一年的收益,唐元贞又带着唐宓清点账目。

然后再给各家准备节礼。

唐元贞拿出了一个薄薄的册子:“每个权贵人家都有类似的人际往来名册,这是咱们家的。上面记录了咱们家姻亲、世交家中的情况。比如这些亲戚家中各人的生日,红白喜事纪念日,以及各家的姻亲背景。”

唐宓点点头,这个很有必要,亲朋好友家谁谁过生日了,谁谁跟谁谁是亲戚或者不睦,别人可以不知道,但当家主母一定要清楚。

否则很难进行人情往来。

一个不小心,亲戚也会心生间隙,时间久了,直接变成陌路。

唐元贞又拿出一个厚一些的册子:“这是每一年的节礼礼单,上面详细记录了每一年咱们家给亲朋故交的节礼、生日礼以及红白喜事随礼。你到了李家后,李家的关系只会比咱们家更复杂,这方面你更要仔细记录。”

唐元贞想了想,道:“李家现在当家的是十八郎的祖母柳氏,她手里应该也有一份这样的册子。萧氏,因为身份尴尬,所以并没有插手李家事务。我估算着,你过门后,柳氏可能会直接越过萧氏将你待在身边。到那时,你更要小心谨慎。”

提及萧氏,唐元贞犹豫再三,还是说道:“至于萧氏,她、看似与世无争,实则颇有城府…”

第308章 萧氏(二)

唐氏布艺,二楼。

李寿和唐宓凭窗而坐,李寿手里拿着一枚苹果,另一只手拿着锋利的小刀,正仔细的削着果皮。

一圈圈红色的果皮削了下来,李寿又小心的将果肉切成寸许大小的小块,整齐的放到葵型甜白瓷小碟子上。

插上银签子,这才将小碟子放到唐宓手边。

唐宓捻起银签子,插了一块苹果,没有自己吃,而是塞进了李寿的嘴里。

“嗯,甜,”李寿几口将苹果咽下,然后催促唐宓吃,“猫儿,你也吃。不愧是唐氏山庄出产的果子,味道比进贡的上品都要好。”

对于准丈母娘的“种田”技能,李寿真是一百个大写的服啊。

同样品种的果蔬,唐氏名下田庄、果园出产的就特别好。

吃惯了唐家的东西,李寿连宫里的贡品都瞧不上了。

“阿娘最善调理这些,她手里有几个精通农事的老农,料理庄稼、作物绝对一把好手。”

唐宓自己吃一块,又塞给未婚夫一块,两只吃得不要太欢乐。

以至于,聪明如唐宓都没有发现,他们两个竟一直用着同一只银签子。

一边吃着,两只还不忘说正事。

只听唐宓说道:“那些高产的粮种,阿娘已经命最稳妥的一位老农专门负责,现在已经发了芽,估摸明年春天就能成熟。”

李寿点头,“那就好。现在的天气越来越反常,钦天监观察星象,也担心明年可能会有天灾。”

天灾一旦爆发,粮食就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圣人已经暗地里命人去南边筹集粮食,但缺口仍是很大。

王大妞的“梦”里不是说了吗,整个关内道、乃至陇右道的粮食都绝产了,数百上千万百姓,那得需要多少粮食?!

且天灾面前,人心惶恐,最需要给绝望的百姓们一点希望。

抗旱、高产的粮食无异于最能安抚人心的祥瑞。

李寿非常期待准岳母称之为土豆、玉米的作物能够早些成熟,好用切实的数据安抚天下。

“今年的天气确实太怪异了,”

提到明年的天灾,唐宓也没了吃水果的心情,放下银签子,掰着手指说道:“我名下的几处庄子都囤积了不少粮食,应该够周济庄上的佃户。鸡鸭鹅等也养了不少,王大妞说过,这些扁毛畜生可以吃蝗虫,希望能缓解一点儿压力。但更大范围内的灾民,我、我就无能为力了——”

人在天灾面前,实在太过弱小。

从落地到现在,唐宓从未有过这么大的挫败感。

“猫儿,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李寿见不得唐宓沮丧的模样,伸手揉了揉她的发髻,柔声说道,“放心吧,一切还有我呢。我绝不会让大梁因为这场天灾而陷入绝境。”

唐宓点了点头。

天灾的话题太过沉重,李寿赶忙换了个话题,“对了,这是我家的一些情况,我仔细说与你听。”

李寿从袖袋里掏出一张纸,上面写着一些人名。

他指着上面的字,一个个的给唐宓介绍,“现在住在李家大宅的只有我们大房这一支。我祖父和祖母一共育有两子两女。我阿爹居长,还有两位姑母和一位叔父…”

李祐堂这一支的人丁算不得多兴旺,李寿很快就介绍完了。

而后,李寿手指甲在萧氏的名下掐了一道深深的痕迹,“萧氏,我的继母,相信你也跟她打过几次照面了。”

唐宓点了点头,小声将阿娘跟她叮嘱的话告诉了李寿,“阿娘说,你的这位继母,看似简单、低调,实则颇有城府!”

李寿竖起大拇指,“岳母大人果然慧眼如炬!”

只见了萧氏几面,就看穿了她的本质!

厉害!!

“什么岳母大人?咱们还没成亲呢!”唐宓娇嗔的斜了李寿一眼,娇美的样子,引得李寿一阵心里发热。

“咱们再有几日就成亲了,我提前叫一声岳母,有何不对?”李寿伸手攥住唐宓白皙柔嫩的小手,笑嘻嘻的说道。

“真该让那些夸你‘玉郎’的人看看你现在的样子,啐,好厚的脸皮!”唐宓笑骂了一句,却没有把手抽开。

偷摸未婚小娘子的小手,被骂一声“色狼”都不冤枉,李寿更不会在乎唐宓这轻飘飘的一句笑骂。

舔着脸,他笑着跟唐宓说:“我已能抱得美人归,还当什么‘玉郎’?若是脸皮厚能有这般福利,这脸皮再厚一些又有何妨?”

“…”未来郎君这般“无耻”,唐宓却觉得满心甜蜜,肿么破?

一对准小夫妻笑闹了几句,李寿又拉回正题,“当年萧氏王朝覆灭,李其珏为了避嫌杀妻灭子,要知道,他的妻子仅仅只是个郡主。而萧氏却能顶着亡国公主的名号继续在李家存活下去,靠得不仅仅是我阿爹!”

唐宓挑眉,咦,这句话信息量有点儿大哟。

李家。

萧氏满脸疲惫,却还坚持着为李寿的昏礼忙碌着。

“王家什么时候来铺陈?”

萧氏嘶哑着嗓子,顾不得腰背酸痛,沉声问道。

“定好了腊月初六。”董宫女躬身说道。

眼见萧氏疲累得厉害,董宫女心疼的说,“公主,这些日子您都累坏了,桂院已经收拾妥当,昏礼也都准备就绪,这两日,您就歇歇吧。”

又不是自己嫡亲儿子的昏礼,公主做做样子也就罢了,何必这般事必躬亲,生生把自己都累坏了?

这些话董宫女不好说出口,但她的眼睛里满是这样的疑问。

萧氏却笑得慈爱大度,“十八郎到底是郎君的嫡长子,他的昏礼,决不能有任何闪失。之前我因着二十四娘,一时情急犯了糊涂,竟险些误了大事。幸好郎君没有怪我,还许我为十八郎操办。”

她一边说着,一边偷眼觑着窗户上的一个黑影,“郎君这般信任我,我岂能辜负了?幸好大事都忙完了,就剩下些琐碎,再撑几天,也就——”

话还没说完,萧氏就身子一软,歪到了榻上。

“公主?公主,您怎么了?”

董宫女大惊失色,赶忙扑到床榻边,拉着萧氏的手不住的大喊着,“来人,快来人啊,公主昏倒了!”

嘭!

房门忽的被打开,李其琛疾步走了进来…

第309章 宅斗技能?GET!

继母尽心为继子操办婚事,竟生生累病了!

没用半天的时间,这则新闻便刷爆了京城的上流社会。

例外、稀少的东西总能吸引人的眼球,就像后世人常说的那句话:狗咬人不稀奇,人咬狗才是大新闻。

从古至今,更多的是狠毒继母谋害继子继女,而真正将继子当成亲生骨肉疼爱的继母屈指可数。

更不用说像人家萧氏这般,待继子比亲生子女都要好。

这简直就是大梁好继母,足以被载入烈女传的楷模人物。

再联想到这位继母的出身,世人更觉得她可怜可敬——

可怜她亡国公主,一夜之间从云端跌落尘埃!

可敬的是,萧氏虽国破家亡,但品性却能保持良善,真真难得!

作为嫁给同一个男人的平阳长公主,再一次被人拎出来跟萧氏作对比。(平阳麻木脸:真是躺着也中枪啊。)

平阳和萧氏同为公主,只是一个正当权,一个却险些在乱世凋零。

同情弱者是天性。

世人只看平阳和萧氏现在的身份和处境,便会下意识的偏向弱者,也就是萧氏。

李家的邻居们不禁想起了前段时间平阳曾打上李家,为得好像就是李寿的婚事。

他们早已忘了平阳为什么打上李家,只依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脑补。

唉,继母难为啊。

对继子太上心,人家生母会说你故意拉拢孩子,居心不良;

若是对继子不管不顾,人家生母又会找上门骂你没有慈母心肠。

铁面无私如平阳长公主,面对情敌时,也没有免俗的仗势欺人了!

没错,就是仗势欺人!

操办昏礼确实累人,可也不会累到昏厥的地步。

萧氏,累得不只是身体啊,她的心里还不等怎么委屈、难过哩。

饶是如此,萧氏也没有因为跟平阳的情敌关系,就怠慢了李寿的婚事,事必躬亲的将自己都累病了!

就这样,一夕之间,萧氏“贤妻良母”的名声彻底打响。

人们碍于平阳的战功,不敢非议她做得不对,但满腹的话语又不能不说,干脆直接化作溢美之词,全都加诸到了萧氏身上。

坊间瞬间都是赞美萧氏的种种言论。

连关在家里备嫁的唐宓都听说了。

傍晚,揽月阁的窗外挂着一个人,当然不是会别人,除了李寿没有第二个人。

“她果然累病了?”不会是装的吧。唐宓双手趴在窗台上,下巴枕着胳膊,好奇的问道。

“确实病了。”李寿一手扒着窗台,一手递给唐宓一个金桔。

现在已经腊月,新鲜的果子早就在市面上绝迹了。

这金桔还是李寿从宫里抢来的,刚从皇宫出来,他便颠颠的给唐宓送了来。

唐宓扒开桔子皮,撕下一瓣桔子塞进了李寿的嘴里。

李寿幸福得眯起了眼睛,真甜,蜜一样的汁水流入食道,让人整个人都愉悦起来。难怪阿舅见他抢走一半的桔子后会心疼成那个样子。

“猫儿,我不喜欢吃甜的,你吃。”这么好的东西,当然都要给猫儿享用。

不喜欢吃甜的?骗鬼呢吧!

是谁刚才开心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唐宓白了李寿这个资深甜食控一眼,自己吃了一瓣,又塞给李寿一瓣。

小夫妻隔着窗子,你一瓣我一瓣的分食桔子。

桔子那凉凉、甜甜的汁水更加滋润着他们的心田。

吃完了桔子,李寿又继续刚才的话题,“我阿爹请了大夫,经过诊治,确诊她是疲劳过度而引发昏厥。大夫还说,她需要卧床静养。”

唐宓纤细白嫩的手指把玩着桔子皮,似是想到了什么,嗤笑道:“等到了咱们的昏礼,估计你这位继母会撑着病体给咱们主持。”

如此,萧氏才能将她的好名声刷到底。

只要头顶上有了“贤妻良母”的好名声,她那个因算计自家兄长而被流放农庄的女儿二十四娘,估计也能很快回家。

没准儿靠着萧氏这个贤良人儿,二十四娘还能说个不错的婆家哩。

世人不是常说女肖其母嘛。

而且有了萧氏这一病,李寿也要承她的人情。

就算不能把她当成生母,也要当成母亲般尊敬。

日后他们“母子”间若再有什么矛盾,世人会先说李寿的不是:人家为了你的婚事都累病了,亲生母亲也不过如此,你居然还不知道感恩?

“是啊,唯有这样,她的‘良母’形象才能丰满。”

李寿也不禁语带嘲讽。

他本不愿跟萧氏有什么牵扯,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各过各的生活不好吗。

何必这般算计来算计去?

偏偏这次萧氏用的是阳谋,李寿一时间也没有对策。

毕竟,人家萧氏确实是累病了,也确实为了他的婚事,事必躬亲、费心费力!

看到李寿郁闷的样子,唐宓很是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