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性还是将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他相信,为了自己的前程,娘子应该知道怎么做。

小顾氏却嗤笑一声,“郎君不就是想入弘文馆嘛,何必去找十八郎?待我跟伯父说一声也就是了。”

第341章 下马威?

唐宓这边跟李家众女眷还算和睦,李寿那边的气氛就有些紧张了。

原因还是《氏族志》。

李祐堂虽是最后一个加入编纂的人,但李家祖上曾经多次参加氏族志的编写,对这方面十分有经验。

比如老祖宗,就曾经参与前朝氏族志的编撰,那时的他太过年轻,只能在里面打个酱油。

但,好歹也是亲身经历过的人,有着切切实实的经验。

只听李家老祖宗慢条斯理的说道:“《氏族志》的编纂,说易不易,说难也不难。左右有大体的框架,只需略加删减即可。”

世家的特权多多,等级很是森严。

掉出世家的行列很容易,只要接连两三代没有入九卿、拜宰相即可。

可想要加入世家就非常困难了,家族兴盛的历史少于二百年,就想都不要想。

所以,每次修订《氏族志》基本上就像李家老祖宗所说,大多数世家都是原封不动,极少数没落的予以降级或者剔除、格外兴盛的予以升级。

变动都不是很大。

世家的圈子几乎是固定的,因为蛋糕就这么大,他们自己分还不够,哪里肯允许外来势力轻易沾手?

李祐堂用力点点头,“阿爹说的是。比如柳氏,柳大昌在庚辰之乱中数次反水,人品卑劣,实在不配为世家。”这样的家族,必须清除出世家的行列。

虽然他的妻子亦是姓柳,可跟柳大昌并不是一支。

柳大昌这一支没落了,正好可以让妻族崛起。

“还有王氏,附逆齐王,家族只剩下老弱,也难为世家。”

李祐堂所说的王氏,指的是太原王氏的一支,庚辰之乱中支持齐王与胡人“和谈”,事后被圣人清算,直接族诛。

所谓族诛,并不是将这个家族的人杀得一干二净。

大梁朝有着朴素的人文关怀,即便是族诛,家族内年龄大于七十岁、小于十五岁的男子以及母女妻妾,都可以免除死刑。

当然啦,死罪可免,活罪难逃,那些没有被处死的人要么流放、要么罚做官奴。

即便有活着的族人,整个家族也算是彻底完了。

这样的家族,又岂能在继续留在《氏族志》?

李其琛和李其璜都很赞同父亲的话。

李祐堂又说了几个家族的情况,或是升级,或是降等,都还算公允。

最后,提到了皇室郑氏。

李祐堂看了眼李其琛,又看了眼李寿,微微叹了口气,道:“郑氏,一百五十年前发迹,祖上在前朝时历任大将军、一等国公,族中子弟读书识礼,亦有几位才华卓著的君子名士,可为世家。”

只是这等级嘛——

李祐堂忖度着措辞,缓缓道:“三等太低了些,一等又、又不太合适,索性列为二等吧。”

世家再没落,也不能这般跪舔皇家啊,直接让一个兴盛不足二百年的家族成为甲等。

而且郑氏是武将出身,祖上根本就没有出过宰相或是九卿,严格算起来,根本就不符合世家的要求啊。

李家老祖宗眯着眼,没有说话,不过看他的神情,应该是认可了李祐堂的说法。

一提到郑氏,李其琛的心情就很是复杂,根本不知该用怎样的心态去面对。

李其璜是世家的思想,所以十分赞同父亲的意见。

唯有李寿,想都不想就提出了异议:“阿翁,这般不妥。”

李祐堂眉头微紧,“哪里不妥?”

这个孙子,到底是姓李还是姓郑?

怎么一关系到郑氏,他就比谁都积极?

“郑氏为君,李、王、顾等皆为臣,岂有君为二等,臣为一等的道理?”李寿仿佛没有看到祖父的不满,异常坚定的说道。

“自古以来,世家都是如此定级,又关君、臣何事?”李祐堂理所当然的说道。

近千年来,王朝更迭、皇帝轮番做,唯有世家屹立不倒。

世家也不是一成不变,有的家族没落,也有新的家族崛起,这其间,世家的队列中有皇族,可并不意味着皇族必须是世家。

所以,君臣什么的,在世家的世界里行不通。

李寿直直的看着李祐堂,再次说出那句话,“阿翁,时移世易啊。”大梁不比以往,世家已经无法对整个王朝形成垄断了。

李祐堂当然知道这个情况,可、可《氏族志》是世家的事,是他们坚守的最后一块阵地,他实在不想让皇家任意染指。

“阿翁,切勿以臣慢君。”李寿见李祐堂还是十分不虞,又补了句,“李家不比顾、郑两家。”

顾家有顾琰,郑家有郑文渊,都是宰相,且与新朝建立有功。

就算因为《氏族志》的事惹恼了圣人,也不会对自家产生什么不利影响。

而李家呢,李家有什么?

族中最高的官职居然是李寿的安西侯。

李家更多的子侄,如今还在五、六品的中级官职上努力着。

想要入中书、拜宰相,估计还有个二三十年可熬。

李家的家主必须在这二三十年里,给子侄们保驾护航,确保他们有安全的成长环境。否则,家族谈何复兴?

想到这些,李祐堂的神色不禁暗了下来。

唉,真是一步错、步步错,当年与郑氏结怨,直接让李家搁浅了近二十年啊。

李寿见李祐堂没了方才指点江山的激情,多少有些不忍,叹声道:“阿翁,不是我不为李氏考虑,实在是…当年咱们李氏为圣人打开科举的僵局,族中子弟才渐渐步入朝堂。如今新朝立国不足三十年,圣人却提议重订《氏族志》,难道阿翁会不清楚原因?”

李祐堂当然知道,圣人急着重修氏族志,究其根本,无非是想把郑氏抬为世家!而且还是等级最高的甲等!!

李家不比顾、郑两家,想让子侄们在朝中顺利发展,就只能抱圣人的大腿。

…唉,我堂堂李氏,竟也到了这般田地!

李祐堂绝望的闭上眼睛。

回到桂院,李寿和唐宓一起用了暮食。

净手、漱口,小夫妻正欲吃茶聊天,柳氏却派人来给唐宓送东西了。

库房的钥匙、账册、家中对牌…一大堆的东西摆放在唐宓面前,她不禁有些傻眼。

李寿也微微皱眉,阿婆这是什么意思?

第342章 坐山观虎斗

李祐堂和柳氏都说过,要把李家的中馈交给唐宓。

可问题,这种事好歹要有个过程啊。

尤其是快到年底了,一年当中最是繁忙的时候。

门下店铺要交账,庄子要送盈余,各处亲戚朋友要送节礼,更不用说还有除夕祭祖。

这么多事,且件件都容不得半点马虎,就是柳氏和顾氏亲自打理,也要仔细再仔细。

如今,柳氏忽然将这些事全都交给唐宓一个刚过门的新媳妇,还没有半点交接,除了下马威,李寿想不到其它的原因。

想到这里,李寿的脸顿时阴沉下来,看向柳氏派来的几个管事娘子的目光十分不善。

几个管事娘子瑟缩了一下,纷纷躲避李寿的目光。

心里更是暗暗叫苦:唉,这趟差事,摆明就是来得罪人啊。瞧见了没,十八郎的脸黑得像锅底,全然没了平日的温文尔雅。

哎哟哟,听说十八郎可不是好相与的,二十四娘不过是做了点小动作,就被他赶去庄子吃苦了,过年都不能回来。

二十四娘还是他的亲妹子呢,她们这些人,再有头脸,也是奴婢。

十八郎不敢对太夫人有什么意见,可收拾几个奴婢再轻松不过。

打头的陈妈妈,强忍着心底的畏惧,陪笑道:“十八娘,东西都在这里了,您、您看——”

李寿一双眼睛凶狠的看过来。

陈妈妈吓得腿肚子直发抖。

就在陈妈妈一个撑不住,险些跌坐到地上的时候,唐宓开口了,“好,我知道了,有劳各位妈妈了。”

说着,唐宓冲着身边的阿苏使了个眼色。

阿苏会意,领着几个小丫鬟将那些账册、钥匙、对牌等物收了起来。

差事总算完成了,陈妈妈松了一大口气,赶忙道:“时辰不早了,老奴就不打扰十八郎和十八娘了。”

唐宓命人将她们送了出去。

几人刚刚离开,李寿便嘭的一声,将茶盅用力放在了小几上,茶汤泼洒出一大半。

一旁侍立的小丫鬟赶忙上前来收拾。

“好了,不要生气了,又不是什么大事。”

唐宓好脾气的笑了笑,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我倒觉得,这应该不是下马威。”

李寿听她这么一说,倒来了兴致,“不是下马威又是什么?”

唐宓提手给李寿的茶盅里又添了些茶,慢条斯理的说:“虽然不是下马威,但阿婆也是有意为难我。”

李寿的眉间又拧了个大疙瘩。

“别为了这些琐事而生气,”唐宓伸手抚平他的眉间,“约莫阿婆是想让我亲身体验一下李家的家不是那么好当的,也想让我结结实实的撞上几次壁,日后她才好手把手的‘教’我。”

李寿听了这话,略一思索便明白了。

他缓缓点头,“是了,本来阿婆没想把全部的家务事都交给你打理,只是想如同二婶那般,分给你一部分练手,家中主导的还是她老人家。”

柳氏嫁入李家五十多年,管家管了三十多年,若说她一点儿都不眷恋,那是不可能的。

否则早在顾氏崛起的时候,她就把管家权全都交给顾氏了。

豪门望族里,也不是没有次子媳妇管家的。

说到底,还是柳氏不愿意放权。

如今唐宓进了门,她是名正言顺的未来主母,柳氏理当渐渐把家务交给她。

就算不全部交出去,也当把唐宓带在身边,仔细的教给她。

不管柳氏心里愿不愿意,她确实表示会“调教”唐宓。

但还不等她采取行动,李家老祖宗便发了话:以后李家由唐宓当家!

公爹的话,柳氏自然不敢违逆。

可她却忍不住担心,唯恐唐宓拿着老祖宗的话当令牌,不把她这太婆母放在眼里。

柳氏过惯了高高在上、把控一切的生活,实在无法忍受在孙媳妇手下讨生活的日子。

所以,她决定小小的为难一下唐宓。

让她知道李家的水太深,不是她一个寒门出身的新妇能料理清楚的。

柳氏甚至还想等着唐宓出个乱子,丢个大丑,如此,就算唐宓有老祖宗给她撑腰,她管起家来也会底气不足。

而柳氏这个太婆母就能名正言顺的“教导”她。

唐宓聪明得近乎妖孽,结合几日对柳氏的观察,以及阿韩收集来的情报,很快便猜到了柳氏此举的目的。

“也没什么,”唐宓满不在乎的摆了摆手,她虽然没有管过家,可出嫁前,没少跟在母亲身边观摩。

道理都是相通的,只要她把握好分寸,应该不会有大问题。

李寿很是担心,他不怕唐宓捅娄子,就算她惹下再大的麻烦,他都能帮着善后。

他怕的是唐宓若是出了纰漏,会伤了她的自尊心。

要知道,他的猫儿自幼就聪慧过人,事事顺遂,几乎没有遇到挫折。

他娶猫儿是为了让她过得更幸福,而不是让她来受委屈的、体验失败的。

原想劝着唐宓干脆拒了管家的事,但这会儿看唐宓如此自信的样子,他又将满腹的话咽了回去。

“好,猫儿,你只管放手去做吧。”李寿暗暗做了决定,一旦猫儿遇到问题,他就想方设法的帮忙解决,绝不让她落人口实。

“恩恩,你就放心吧。”唐宓眼底闪烁着坚定的光。

葵院。

顾氏用完暮食,跟女儿闲话了一番,便将女儿打发回房休息了。

她的心腹婆子悄悄凑了过来,附到她耳边低语了几句。

顾氏挑眉,“是命人送过去的?没有当面交接?”

心腹婆子点头,“姓陈的带人送过去的,太夫人根本就没跟十八娘照面。”

顾氏勾了勾唇角,略带嘲讽的说道:“我这位好阿家啊,都快七十的人了,还舍不下手里的那点子权利。萧氏处境尴尬,我名不正言不顺,呵呵,现在来了个名正言顺的,她又耍起了小手段,啧!”

若她是柳氏,早就放开一切,优哉游哉的做自己的太夫人去了。

偏柳氏恁般年纪,还这般贪恋权势。

唉,一个破家,有什么好管的?

心腹婆子听到顾氏吐槽自己的婆母,忙缩了缩脖子,根本不敢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