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为了给李祐明加大砝码,还提出一点:“待老二回来后,让柳氏把中馈交给老二娘子…”

第431章 回来了

时隔半年,李祐明一家再次搬回李家主宅。

站在大门前高高的台阶上,李祐明真是感慨莫名:谁能想到,我这个分家出去的次子还能再回来?

呵呵,李祐堂那个傻子,以为搬到百忍堂就算是得到李家了?

不到老祖宗咽气的那一刻,没有拿到族谱和李氏传承,那就什么都不算。

李祐堂倒好,刚刚在百忍堂住了几天,就不知自己姓甚名谁了。

居然敢忤逆老祖宗?

哈,活该被冷落,被老祖宗厌弃。

现在,他李祐明又回来了,李家下一任家主到底花落谁家,还真心不好说哩。

“四郎,这李家大宅倒也宽敞。”

平宜县君将手搭在李其珏的手臂上,缓步下了马车,走进垂花门,左右看了看,满意的点点头。

到底是千年世家李氏啊,虽然这祖宅并不是李家真正的祖宅,但也已经住了一百多年。

多年历史沉淀,让这栋宅子透着一股古朴与雅致。

或许没有多么奢华,却让人一看便知是个豪门大族!

平宜县君表示很满意,不管怎么说,这个地方都比李其珏一家之前住的宅子要好太多。

最最要紧的是,李祐明又回到主宅,再次成为李家家主的有力竞争者。

李家,这个千年世家,便有可能落到李祐明手中。

而李其珏是李祐明的嫡长子,是他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只要李祐明继承了李家,那么李其珏顺理成章的成为下一任家主!

李其珏的妻子,也将成为这栋大宅的女主人!

平宜县君眼中闪过一抹精光,唇边的笑意愈发明艳。

“县君,咱们先去拜见老祖宗,然后再去我们的院子里看一看!”

李其珏真真是春风得意,扶着新婚妻子的手,柔声说着。

若是王怀淑地下有灵,亲眼瞧见这一幕,定会发现十分眼熟。

想当初,李其珏刚刚勾搭上她的时候,也曾经这般柔情似水啊。

“好!自我过门后,还没有拜见老祖宗呢。”平宜县君笑盈盈的说道。

是的,李其珏和平宜县君几乎是以闪瞎人眼的光速成了亲。

他们都是再婚,哦不,确切来说,他们都是死过两任配偶,第三次成亲了。

饶是平宜县君是平康郡王最宠爱的女儿,她这次出嫁,也没有大办。

其实,别说是别人了,就是平宜县君本人对成亲也没了期待。

她与李其珏看对了眼,相处了几天后,便定下了亲事。

紧接着就是合八字、换庚帖,然后就是举行昏礼。

整个过程不超过半个月。

昏礼也是简简单单,两家人凑在一起吃了顿饭,并没有大摆宴席。

甚至于,连主宅这边也只是听闻了消息,萧氏和顾氏为代表过去坐了坐。

而李寿和唐宓正忙碌着书院的事,且唐宓作为李其珏第二任妻子的娘家人,关系略尴尬,也不好去参加昏礼。

今日是平宜县君成亲后,第一次来主宅。

第一次来,就是赶上搬回来住,平宜心中是愉悦的。

这表明,她这一步棋走得再正确不过!

李祐堂带着众家眷,浩浩荡荡的来到益康堂。

不过是几日不见,老祖宗却硬是做出无比怀念的表情,拉着李祐明的手,絮絮叨叨的说着。

那模样,仿佛世间所有翘首盼儿归的慈父一般。

李祐明看到父亲难得的慈爱模样,心里一阵阵的感动,就差抱着老父抱头痛哭了。

李祐堂冷眼在旁边看着。

若是放在以前,他看到李祐明回来,早就惊慌失措,着急忙慌的跑来父亲跟恭敬伺候。

唯恐自己做得不好,惹得父亲不虞,继而让李祐明得了便宜。

但现在的李祐堂却没有那种想法。

经过李寿的点破,李祐堂算是看明白了,李家家主的位置就是老祖宗手中的鱼饵。在他没有彻底咽气前,他是不会轻易把这个饵料投喂出去。

因为他还有靠着这个饵料继续控制、拿捏他们四兄弟。

没错,就是四兄弟。

昨日他李祐堂不听父亲的话,今天老祖宗就把老二叫了回来。

明日若老二有什么地方做得不能让老祖宗满意,那么老祖宗就会把老三推出来。

还有老四…

如果李祐堂想要保住自己的继承人地位,那就要表现得比其它三个兄弟都要听话,像个提线木偶一样,任凭老祖宗摆布。

就算没有“借书”事件,也会有其它别的事。

可、李祐堂被控制了六十多年,他真的有些累了。

他也是个人,他也想保有起码的尊严、有着基本的自由。

再者,李寿给他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让他知道,除了争夺李家家主,他还有其它有意义的事可以做。

比如现在做的写书!

李祐堂已经将书稿整理妥当,明日就会交给书坊的管事。

那管事已经安排好了,雕版、印刷,约莫一个月就能成书。

另外,东庐书院正式给他发出邀请,请他去书院给学生们教授谱系,一应待遇跟萧德音相同。

虽然比不上李克己,但能与闻名天下的萧大家等同,李祐堂已经十分满足了。

李祐堂已经跟唐山长说好,下午就去书院试讲。

与其跟李祐明置气,李祐堂还不如多备备课,以便下午能有个惊艳出场!

李祐堂淡然了,柳氏却无法释怀。

她的腿已经好了,只是还不敢自己下地,身边总有两个壮硕的婆子搀扶。

“父亲,您、您说什么?”

柳氏瞪大眼睛,呆呆的看着老祖宗。

老祖宗看了她一眼,难得好脾气的重复了一遍,“我说你腿上有伤,不能照看家务,正巧方氏回来了,索性把中馈交给她打理。”

方氏,也就是李祐明的妻子,是李家少有的非世家出身的媳妇。

她的娘家是前朝勋贵,家中出过两个大将军。

前朝末年,方家也起了兵,不过他们家的实力远没有郑家强大,最后被郑家吞并。

大梁建立后,先帝赐方家家主做了开国县侯,虽也是侯爵,却没了兵权。

方家渐渐远离权力中心,到如今,只剩下了一个空头爵位。

娘家败落,方氏在李家便显得没那么有底气。

李祐明跟李祐堂斗得天昏地暗,方氏却不敢跟柳氏争抢什么。

但今天,向来低调的方氏竟头一次在柳氏跟前抬起了胸脯,还故意往柳氏心上插刀子:“阿嫂,我刚刚接手,什么都不懂,还请您多多指教啊…”

第432章 拖

“阿嫂最是亲善,你若有什么不明白的,她自不会坐视不理。”

李祐明和方氏不愧是夫妻,故意看了眼“落寞”的李祐堂,笑眯眯的说道。

亲善你个羊驼驼啊!

柳氏根本不想把中馈交给方氏,还什么“请教”,她更不想“教”方氏。

但老祖宗发了话,柳氏也不敢违逆。

她心里不甘,自以为不着痕迹的朝自家夫君使眼色。

殊不知,在场的人全都将她的举动看在了眼里。

对嘛,这才符合柳氏的性格。

反倒是李祐堂,今天有些反常!

都说最了解自己的人往往是自己的敌人。

这句话套用在李祐堂和李祐明这对孪生兄弟身上格外合适。

他们一胎所出,从小一起长大,相互争斗了六十多年。

幼时比读书,成家后比仕途,随后又是比儿子、孙子…相爱相杀了这么多年,最了解彼此的就是彼此!

眼前的这个李祐堂,却有些让李祐明看不明白。

换做往常,眼见父亲这么器重他们夫妻,他这个大哥早就又急又怕,拼命的在父亲面前表现了。

今天他这是怎么了?

老祖宗也发现了李祐堂的反常,他微微蹙了蹙眉,暗暗将这一节放在心上,想着待会儿命人去好生查一查。

李祐堂只是冷眼旁观,并不是个死人,他感受到了妻子的目光,扭头给了她一个安抚的眼神,而后开口道:“父亲说的是,娘子腿伤未愈,还需要静养,确实不好劳神管理家务。弟妹是个能干的,过去也曾给娘子打过下手,现在接手倒也妥当。”

“郎君——”柳氏实在忍不住了,顾不得在人前,不满的唤了李祐堂一声。

李祐堂递给她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继续道:“这些日子阿爹身体欠安,我的精神也时好时坏,阿弟能回来照看父亲,更是再好不过了。”

哈?

除平宜县君外,李祐明一系的人马全都露出见了鬼的表情。

这、这还是他们认识的李祐堂吗?

“阿弟既然回来了,你能者多劳,索性来帮我打理一下家学吧。”

什么??

李祐明好想走过去扯扯李祐堂的面皮,确定一下眼前这人是不是他本尊。

李其珏则是想看看外头的日子,娘的,不会真从西边出来的吧。

老祖宗则面沉似水,一双古井般幽深的眸子定定的看着李祐堂,试图看破他的伪装,直击他的内心。

正所谓无欲则刚,李祐堂暂时放下了李家家主的争夺,也就没什么可求老祖宗的地方。

哪怕是老祖宗沉默的样子有些吓人,李祐堂也毫不畏惧的直视回去。

“大郎,你真想把家学交给二郎打理?”老祖宗终于开口了,声音没有起伏。

柳氏赶忙偷偷扯了扯李祐堂的衣袖,提醒他别犯糊涂。

李祐堂没有理睬,而是坦然的接受老祖宗的注视。

自从前两日他生平第一次反抗了父亲,束缚在李祐堂身上的无形枷锁仿佛被打开了。

再次坐在老祖宗跟前,再次面对他的冷漠和严厉,李祐堂却没有了惧怕。

“回父亲的话,儿确实想把家学交给二郎。”

他家十八郎说了,家学就是个大泥坑,谁碰谁麻烦。

有跟那些贪心不足的族人周旋的闲工夫,他还不如好好的写书、上课哩。

因为李祐堂心里明白,家学是整顿不出什么成绩来的,而写书、授课却能让他扬名天下!

“好,既是如此,那家学就交给二郎了。”

老祖宗表情很淡,看不出喜怒,“大郎也说了,能者多劳,二郎向来能干,除了家学,我再调拨一百部曲给你,你代为父好生操练操练。”

部曲?!

老祖宗竟然将李家最根本的部曲分出一百交给李祐明?

柳氏的眼睛急得都红了,若不是还有一丝理智,她真想抓着李祐堂的衣襟问他是不是老糊涂了。

李祐堂有一瞬的怔愣,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呵呵,老祖宗果然就只有这么一招啊。

眼见他放弃了中馈、放弃了家学,便抛出了更大的诱饵。

要知道,老祖宗把那几百部曲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当日他搬进百忍堂的时候,老祖宗都没说分出些部曲交给他。

如今…李祐堂摇摇头,交出来又能怎样?

只要老祖宗在一日,他就能随时收回那些部曲。

李祐堂在李寿的引导下,暂时跳出了李家这个是非圈,成为了旁观的局外人,看事情更为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