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往杨家走去。

王婶正站在大门外,笑吟吟地看着两人,大声招呼道:“快过来瞧瞧吧,这几天东子整天价催你杨伯,从来没见他这么聒噪过,真是的,旁的事也没见他这么上心。”

杨乐子听到这话,一边紧张地看着桐月一边不停地冲他娘使眼色,示意她别再说了。桐月的心思都在水车上,也没注意到母子两人的互动。

水车摆在院子里,木头还没刨光溜,地上一堆木屑,杨大伯正拿着工具在修理边边角角。他咧嘴冲桐月笑道:“你看是不是这个玩意儿,我跟东子的姑父琢磨了好几天才弄出来。”

说实话,这个水车跟桐月想像中的并不一样,十分地简陋,这种的应该叫做筒车,可以配合水池和连筒能使低水高送。如果可以正常使用的话,倒也能节省不少人力。

桐月面脸表现得十分欣喜:“杨大伯,就是这样。真是辛苦你们了,等忙完这阵后,我请你和姑父吃饭吧。”

杨大山摆手:“不用不用,这玩意要真能用,咱们两家也省不少力。”

“那倒是。——对了,杨伯,钱够用吗?”

“够了够了。”

也不知谁传出去的,不多一会儿,就有人来看水车。

大家看着这个庞然大物,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不过没几个人相信真能用它浇水。

林老实闻讯也赶来了,他一听说是桐月让做的,便急声问道:“啥?这是桐月让做的?花了多少钱?”

杨大山略有些尴尬,他看了桐月一眼,说道:“没花什么钱,这木料是做家什剩下的。你家有了再还我就是。”

林老实听到这话,脸色才有所缓和。但他仍然不忿桐月的私做主张。

桐月视他为无物,径自对杨大山说道:“杨伯,咱们快让人抬到地里试试吧。”

“对对。”杨大山擦了把汗,叫了几个壮劳力,大家伙一齐把水车抬到水渠旁边。

杨大山和杨东子先去试,用脚踩,虽然费力,但总比挑水好多了。

“嗬,还真能抽出水。”

“老杨真是个能人。”

“哪呀,听说是林老实家的老三想出来的。”

“…”

大家看得稀奇,不断地有人愿意上去踩踏,特别是那些半大孩子们,更是觉得新鲜,个个跃跃欲试。周围的人是越聚越多。

试了一会儿后,桐月提出先浇杨家的地,毕竟,杨大山为了做水车耽搁了好几天。杨大山夫妻稍稍推辞了下也就答应了。他们商量说,上午浇他家的,下午浇林家的。林老实见水车能用又省力,且又受到众人的夸赞,早把刚才那点不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说着说着话,便忍不住夸夸其谈起来:“其实我早见过这玩意儿,毕竟我也进过大城,还有个有见识的外甥,我也是个见过世面的人。”周围不解内情的人跟着点头,了解底细的人但笑不语。

林老实正说到兴头上,忽然村中一个孩子飞快地跑过来喊道:“桐月桐月,你家表哥来了!”

桐月不由得一惊,想道,怎么今天来了?

林老实听到消息,牛也顾不上吹了。忙不迭地拍拍身上的土,高声喊人群中的白氏和杏月赶紧回家做饭。

一家人急急忙忙地往家赶去。

他们到家时,白佑林的那辆惹眼的马车已经停在林家门口。同来的还有一个十四五岁的俊俏少年。桐月一眼便认出是那天帮她忙的钱公子,钱子轩。

白佑林面带微笑,冲林家众人打招呼。

钱子轩也说了声:“叨扰了。”

白氏不知所措地应了声,林老实不停地搓着手,满脸堆笑,语无伦次地奉承着两人。

“你们能来,俺们太高兴了,快、快进来坐。都别嫌弃哈。”

白佑林一脸地平易近人,“姨夫,这是哪里的话。”

接着,白佑林又随意问了林老实一些庄稼上的事。林老实是问一答十,说话时自然把水车的事也透漏了出来。

白佑林和钱子轩果然都十分感兴趣,两人连门都没进,便要去看看。

林老实求之不得,当下便带着他们又回到了水渠边。

水渠边上的村民们不远不近地围观着这两个贵客,纷纷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林老实。林老实不由得飘飘然,平日里佝偻的腰板挺直了许多。他在人群中寻找着仇敌宋老七,不想那宋老七早就溜回家去了。只有宋老七的儿子不远处看着。

对于水车,白佑林并没有钱子轩的兴致大,两人看了一会儿便折回来了,路上,白佑林随口说道:“这个做得比较简陋,你要真有兴趣,回头我画个图,给你做辆更复杂更精致的来。”

钱子轩却侧脸看看桐月,迟疑道:“这是不是得问问林姑娘?”

白佑林略略有些尴尬。

桐月微微一笑,说道:“没事,这又不是我的独有发明。图纸是我在表哥送的书上看到的。”

“哦,原来如此。”

他们三人说着话便到了林家门。

林老实见到两人进来,又用袖子把凳子擦了一遍。桐月忍不住皱了一下眉头。

钱子轩在旁边客气道:“都不是外人,林伯不用忙了,您老快坐下歇息。”

白佑林也道:“姨夫坐吧,我和子轩不是外人,不必这样。”

“哎哎,都坐都坐。”林老实说着才坐下来,接着便吩咐妻女赶紧上茶。

不一会儿,白氏便端茶进来。

桐月便去灶房安排饭菜。

这时,白家的小厮以及丫头春兰早捧了几个大食盒进来。桐月见里面装着鲜鱼肥鸡以及各式熟食。

白氏不安地说道:“这、这怎么行?”

春兰抿嘴笑道:“这是少爷吩咐的。夫人不必推辞。”

春兰说着便挽起袖子帮着做饭。

灶房不大,站了四个女人便没空地了,不善厨艺的桐月便被人推了出来,她和荷月负责去摘菜。

荷月一离了人,便恢复了本来面目。她撇撇嘴,向堂屋的方向瞥了一眼,冷不丁地问道:“你以前是不是也去过他家?”

桐月答道:“是呀。”

“他爹妈也是这样招待你?”

桐月想了想,含糊地答道:“好像是吧,反正当时对我们挺热情挺重视的。”

荷月冷笑着总结道:“肯定是热情中带着卑微呗,像咱那个爹一样。怪不得他喜欢这样,原来是在收复心灵失地呀。现在风水轮流转了,没事就居高临下地来显摆一下。”

桐月不由得一惊,反问道:“你怎么会这样想?”

荷月一脸地满不在乎,“我就是喜欢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别人,有问题吗?”

桐月看着她说道:“我要是觉得有问题,你会改吗?”

荷月两眼望天,“我改它干嘛?”

桐月不再理她,专心地摘菜。

荷月闲着没事又来撩她:“我看这姓钱的还凑和,你要不要略施小计,让他对你有好感?”

桐月摇头:“不用。”

荷月两眼盯着桐月,不解地问:“你不会告诉我,你真的甘心嫁一个村夫吗吧?”

桐月无奈地用菜敲了一下荷月的头:“你能不能不要操那些闲心,专心地长个去吧。”

荷月哼了一声,小声嘀咕道:“真难得,还学会害羞了。”

桐月真是哭笑不得,这哪是害羞,她是真的不想提前去想那些没影的事。她的进城大计还没完成呢。现在,梅月回来了,贺家的事暂时解决了,没了后顾之忧。她可以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这个计划上了。

现在的目标是赚钱、攒钱,然后找个机会搬进城去。

第六十二章 各自的路

第六十二章各自的路

白佑林和钱子轩并没有在林家久待,吃过午饭,闲坐一会儿便回城去了。

他们回去不久,钱子轩还特意托人来告诉桐月,他准备也仿做了几辆水车在自家田庄里使用。桐月付之一笑,也没放在心上。

因为有了水车,林家和杨家省力许多。他们自家浇完,又借给乡邻使用。水车不但省力还省水,再加上今年旱得不厉害,所以争水的纠纷也少了许多。里正对此十分欣慰,又因为有林家认识白家和钱家那样的人物,里正先前对林家的那点子不愉快也淡了许多。有时,他也会主动跟林老实说几句话。不但是里正,其他几家对林老实也莫名的多了些敬意。林老实内心激动不已,走路都带风。他心情一好,连带着对妻女也客气许多。桐月巴不得他这样。

转眼间,春天已过,夏日来临。今年夏天跟去年也没什么区别,仍旧要顶着大太阳干活。今年好在家里添了一个劳力梅月,别看她人不大,农活家务样样会,简直能顶上一个大人。林老实对她这点十分满意,时不时地拿她跟桐月比,明里暗里说桐月干活不行。桐月倒无所谓,不想理就不理,说烦了就顶回去。但梅月却十分忐忑,生怕姐妹之间生了嫌隙。有次,当林老实再说起这个话题时,她便严肃地说道:“爹,您以后别这样说好吗?三姐虽然干活比不上我和二姐,可是她别的方面强啊,念书做生意样样比人强。你若再这样说,我也干脆也不要勤快了。免得我们姐妹生分了。”

林老实噎得接不上话来,过了一会儿,才嘟嘟囔囔道:“你这孩子,我夸你还不好了。”

梅月摇头:“不好,我不喜欢被这样夸。”

杏月在旁边忍不住笑了。荷月也在一边看热闹。桐月感慨的同时又有些感动,她这个妹妹的心思真是太周全了。

林老实还想说什么,看梅月这副严肃的样子,只好不说了。

从那以后,桐月倒真是耳根清净不少。

等地里一忙完,桐月姐妹几个又开始忙活生意的事。

她们变着花样卖各种小吃,凡是能想到的能做的,都做了。生意时好时不好,但总体还行。比去年强了许多。半年下来,桐月手头已经攒了几千文钱。中间,她和江星月见了一面。江星月在用功读书,人比以前更消瘦,但精神还算不错。

“我来看看你,再过半个月就要启程去府城准备乡试了。”江星月神色疲倦地说道。

“你放心去吧。好好注意身体。”桐月安慰她道。

两人见面时间不长,堂姐桂月还要回娘家,而且,他们现在的身份是姐夫和小姨子,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无所顾忌了。

半个月后,江星月带着家仆和妻子去府城。

“你说,她能中举人吗?”荷月一脸好奇地问桐月。

“肯定能的。”桐月对江星月充满信心。

“中举之后呢?听说更难考。”

“那也不怕。”

荷月摊摊手,一脸惊恐:“我都替她怕了。既要埋头苦读,还得担心身份暴露。这真是一条荆棘之路。”

桐月微微叹息道:“人活在世上,请问哪条是康庄大道?”

“我也不知道。”荷月不说话了。

桐月慢慢往回走着,想着自己今后的路,又想想江星月,心中不禁感慨万端。她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话:“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他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这句话适用于江星月,也适用于她。因为有了信念和目的地,所以这漫长艰难的过程也尚能忍受。

江星月离开后,桐月的生活仍旧没什么改变,仍是种田做生意,一点一点地攒着辛苦钱。白佑林渐渐来得少了。他现在很忙,俨然成了本县的名人。时不时地被当地乡绅富人们邀请赴宴。他时不时地做出几首新诗,差不多每首都能引起一番轰动。据说,他的名气已经传到府城,估计再过不久就能传到京城了。

每每听到这些消息时,荷月的神色便有些古怪。

她忍不住问桐月:“唉,看到同类过得这么好你会不会心里不平?明明你也可以这么做啊。”

桐月淡然道:“我是可以这么做,不过我明白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我无法接受自己做这样的事,我也坦然接受自己的坚持和弱点,自然不会因为别人过得好而焦虑。他是他,我是我。”

荷月微微一笑,从此以后,便没再问这个问题了。而且,没多久,白佑林这个名字便不常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了。因为他要去京城了。他的名声终于传到了京城,他哥哥果然对他另眼相看,写信让他去。白佑林欣喜异常,不及面辞桐月,只让下人来捎个口信便算是辞行。

八月乡试揭榜,江星月名列前矛,中了举。林家上下一阵欢腾,同时在村里也引起了轰动。林老三的地位是水涨船高,林老实也跟着风光一把。

林家一家的地位上涨得如此之快,有人羡慕,有人妒忌。旁的人家还好,那宋家气得不行。听人说,宋老七一家脸色阴沉了好几天。他脸色越难看,林老实就越嘚瑟。不过,他骨子里还是怂,也只敢嘚瑟,并不敢真的上去找碴。毕竟宋家兄弟的势力在那儿搁着。他不敢找事,宋家也有所顾忌。两家虽然各种看不顺眼,但到底没挑起事,倒也算相安无事。大人如此,孩子可就不一定。

没过几天,就有孩子来报信说,荷月跟宋家的一个孩子打架了,打得不可开交。

白氏和杏月吓得一惊,桐月倒是很平静,反正荷月也不会吃亏。

不过,她还是跟着姐姐和母亲去现场看看。

她到的时候,打架现场围了不少人。

她没看到人,先听到议论声。

“老天爷,这孩子咋那么厉害。”

“是啊是啊,那么小的人儿,下手那么狠。”

众村民见到桐月一家过来,赶紧让路。

桐月挤进去时,看到荷月正伙同两个小伙伴摁住一个半大的男孩子挥舞着拳头揍人。人们拉都拉不开。

男孩子被她打得惨叫连连。

白氏和杏月梅月三人费了一番气力,才把几人拉开。

荷月似乎打得很不过瘾,被白氏拖走时,还不忘回头叫嚣:“你等着,奶奶我剥了你!”

众人一边拉起被揍得猪头样的男孩一边大笑不已。

宋家的孩子被揍,他们自然不会善罢甘休。

桐月他们到家不久,宋家一帮人就带着孩子来讨公道。

但他们有什么公道可讨?一是这是孩子之间的事,况且,双方的年龄相差又很大,不存在以大欺小的问题。

桐月和梅月抓着这两点把宋家的人驳斥得哑口无言。

这帮人汹汹而来,悻悻而归。但从这以后,两家的梁子结得更深了。宋家大事不敢找,背后阴招不断,尽使些不入流的手段。比如说破坏田地,在院门上抹粪,整天指桑骂槐之类。

林家也以牙还牙,亏倒没吃。虽然如此,但也桐月还是被这些小事折腾得又烦又累。

这时候,她不由得想起以前有个亲戚告诫她的话:与魔鬼战斗的人,应当小心自己不要成为魔鬼。面对极品小人,能远离最好远离,他们会不惜用生命来对付你,可是你的生命还要用来做很多美好的事情。

如果,她的生命要全部用来对付这些小人,那该多么得不偿失?可是远离的话,条件似乎又不够。就在她左右为难时,荷月却看着她诡秘一笑,道:“本来,我觉得闲着也是闲着,逗这些人玩玩,看你那么反感,那就算了。你不用管了,这事我来处理。”

桐月以为她要采取极端手段,正要劝她。荷月像是看出她的想法似的,小手一挥,轻哼一声:“行了,我知道分寸。”

桐月不知道荷月到底用了什么办法,反正,从那以后,宋家大事小事不断,先是宋老七进山砍柴被树枝砸伤了胳膊,再是宋老七的儿子在村口玩耍时,被石头磕伤了脑袋,类似的事一件接一件,宋家上下愁云惨淡,自然也就无暇再来找林家的事。

桐月一家终于过上了前所未有的平静日子。桐月没了后顾之忧,姐妹三人拧成一股绳,一心一意地做各种小生意,一文一文地攒钱。林家的日子越过越好。

第六十三章 三姐妹的亲事(上)

第六十三章三姐妹的亲事(上)

三年时光匆匆而过。

这三年,林家从一个家徒四壁变成小富之家。这几年天公作美,一直风调雨顺,庄稼收成不错。人们一富足,生意也好做。姐妹三人的小吃摊在本县已是小有名气。姐妹三人齐心协力,一齐帮趁家计。桐月是三人的主心骨。大主意都是她拿,钱也是她管。杏月和梅月倒乐意这样。但也有人心中早已不满,这人就是林老实。

林老实又不傻,桐月能瞒他一时,不可能瞒他一世。渐渐地,他也察觉到这个三女儿是拿他当外人呢,自个把钱死死地攥住不放。凭他软硬兼施,桐月硬是不松手。

林老实先是来软的,好声好气地说道:“桐啊,你看你又没有兄弟,家里只你们姐妹几个,钱到了我手里跟在你手里有啥区别?到头来,还不是都给你们姐妹几个当嫁妆了?”

桐月笑道:“既然在你手里跟在我手里都一样,那何必再倒一回手呢。还是我拿着吧。我又没有别的爹娘,到头来,还不是孝顺你跟我娘。”

林老实被堵得无话可说。接着,他又让白氏来劝,桐月是微笑听着,话语顺着,但一提到钱就顾左右而言他。白氏也是毫无办法,只得随她去了。

软的不行,林老实只好来硬的。一连几日,在家里又是甩脸又是发火的,但姐妹几人早已今非昔比。谁也不拿他当回事。林老实心口压着一股火气,咽不下,吐不出,简直快成心病了。不过,他随即就被另一个念头给占去了心思。那就是他家的三个女儿都到了说亲出嫁的时候。

三个女儿,杏月十八岁,桐月十六岁,梅月十五岁。其中杏月早有媒婆来问。不过,她和刘二虎就彼此有意。只是因着前几年林家家计艰难,杏月不忍父母妹妹太过操劳,便想留下来多帮衬家里几年,所以便一直拖着。刘家虽然着急,但念着家里也不甚富裕,就想多攒点家底再成亲也好便同意了杏月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