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植掐了掐脖子,将碗端过来,捏着鼻子一口气灌了下去。嘴里是苦的,她连忙捞了一只红薯过来啃。金枝努努嘴,斜眼看她:“死板子,我还以为你一直住湘堂呢,你跑这儿干嘛来了?梅聿之怎么将你拐来的啊……奇了怪了,你不是特讨厌他么?”

阿植知道很多话一时也无法说清楚,便索性敷衍道:“湘堂的伙食不好,不想继续住下去了。”

“所以你就搬这儿来了?”金枝摇摇头,“小树可不是这么跟我说的。”说罢又叹一口气:“先不管你住哪儿罢,你这小身板能养好也罢了,关键是你现下这模样,怎么瞧着还不如以前呢?”

阿植一边啃红薯一边道:“慢慢养,我不急。”

金枝瞧她又回到了以前那副没心没肺的样子,伸过手去揉揉她的脑袋:“好啦,吃完了要是想睡觉就回卧房里睡,这么趴着睡不好。”

阿植闷闷应了一声,继续埋着头啃红薯。她和金枝认识这么多年了,金枝一直对自己很好,想着兴许以后就要分道扬镳,阿植心里突然有些不舍。她吸了吸鼻子,说:“包子啊,上回我去随国的时候,你想我了没……”

“没想。谁想你啊,自己一个人跑去玩,都快不记得我了,没良心的板子。”金枝收拾了药碗,坐下来说,“你跟着我回津州吧,住到乡下去,保证将你养得好好的。”

阿植摇摇头,看了看她,却一句话也没有说。

金枝心里斗争一番:“不行,把你一个人丢这儿我实在太不放心了,要么我就陪你住一段日子,看你病好了再走。”她想她来照顾阿植到底要比梅聿之照顾来得更稳妥些。

阿植毫不犹豫地点点头。然点完头她又后悔了,她晓得金枝与梅聿之互有成见,指不定见了面又要吵。况且这宅子又不是自己的,这样子留客,似乎不大好。她低着头想了会儿,罢了,先让金枝这么住着好了,等梅某人回来再说。

她瞧着金枝其实也有些落寞,便猜到定是陈树和容三小姐往来太过密切,可怜的金枝定是吃醋了。她将手伸过去,捏了捏金枝肉嘟嘟的手背:“包子你脸色很不好啊。”

是么?金枝摸摸脸,好像又长肉了,真惆怅。

阿植往桌子上一趴,同金枝轻声絮叨着。屋子里安静又暖和,阿植觉得若是时间就此打住便好了,不必计算着日子,也不必担心未来的路。

等过了这个秋天,容夫人就要回随国了。

天光彻底暗了下去,昏昧的烛火透着灯罩散开来,有些疲倦的味道。密密麻麻几排藏书架上面,都落满了灰尘,空气里浮着一股子霉味,走进去便粘得满身都是。孝明三年的案卷堆放了满满一排,标号全被打乱,非常难找。

梅聿之小心翼翼地将案卷一摞一摞地搬下来,一旁的火光不停跳着,卷宗室里静得只剩下呼吸声。他在角落里坐下来,将烛台挪近一些,一页一页地翻找着。

自从前阵子理检司收到孝明三年的那锭库银以来,朝中就有了不少动静。最近上头整顿吏治,彻查贪污,恐怕连十年前的旧案都会被翻出来重审。看着同僚纷纷落马,朝中难免人人自危,各怀鬼胎。传出库银搀铅铸造之事,恐怕牵涉到的人,不是一个两个。

何况,近来理检司隔三差五就收到这样的库银,几乎每一年的都有。前前后后五锭搀了铅的库银足以证明“库银造假,监守自盗”并非偶然。每年这一大笔多出来的银子,到底流入了谁手里,恐怕最上头那一位,心里也是有数的。

然他今天找的,却是孝明三年另一桩案子。曹戎抄家案里头,存了太多疑点,虽然曹戎本人未必完全清白,但后来莫名被安上去的罪名,想来也只是欲加之罪。事隔十余年,想要翻案,不是一件易事。若是要为曹家正名,那先扳倒始作俑者,之后便是顺水推舟的事了。

他知道梅家在这件事里未必干净,出钱收买府吏这样的事,梅家定是也参了份子的。曹戎与西南逆党勾结这样的事,更是落井下石的牵强罪名。他知道父亲为人并不光明磊落,难怪曹老夫人那天同他说起梅家在曹家被诬陷时又是个什么角色,老夫人会回以“弃信忘义”四个字。

浩淼案卷之中,当年事竟被抹得一干二净,无从找起。手段滔天的容家,欺上瞒下做了这么许多事情,必会有咎由自取的一天。可是梅家呢……到时候若是彻查起来,怕是也逃不掉的。

烛油燃着燃着,忽地爆了一记明亮的烛花,之后又安安静静地继续烧着,在这灰尘气十足的卷宗室里,透着倦懒的意味。

梅聿之抬手揉了揉睛明穴,一阵强烈的酸痛感袭来。太久没休息而神色疲倦的脸上,有着对面前这一堆案卷深深的失望和无力。想要保全每一个人的办法,这世上果真是没有的。

脑海里突然浮过阿植那晚心虚的样子,她若是已经知道了事情原委,大约……会跟着容夫人回随国罢。可之后呢?管仪一旦离世,她孤身一人在随国,便真成了无人庇佑的棋子,任人摆布了。随国太远了……太远了……

他重重叹了一声,太阳穴处传来一阵一阵的疼痛,自己像深埋在海水之中无法呼吸的溺水者,这满屋子的灰尘像是要将人闷死一般。

一旁的烛火猛地跳了跳,他一抬头,便听得另一端的黑暗尽头传来一阵猛咳声。

作者有话要说:

听说我弟弟四十六章也在存稿箱里,不晓得是不是真的,他昨天跟我说明天他就出来了,我不等他了,就先出来了

46

46、病世子未雨绸缪...

人在黑暗之中通常会变得警觉,远处的那一阵咳嗽将他从方才的神游中彻底拖了回来。那一阵咳嗽结束后,卷宗室门口忽然亮起昏昧的灯光,梅聿之一动不动地注视着门口,正要开口问,却看得管仪打着灯笼走了进来。

他走得很慢,良久才走到梅聿之面前,淡淡问道:“去喝酒吗?”

借着昏昧的灯光,梅聿之不大看得清楚管仪的神色,只有这一声轻描淡写的询问,平静得出奇。他既不解释为何会到这里来,也不问自己在做什么,却只问喝不喝酒,未免太奇怪了些。

夜晚的大风刮着外头的树叶子哗哗作响,管仪又咳了咳,索性在他面前坐了下来,良久才慢慢道:“这些日子都睡不好,总觉得自己时日无多,昨晚梦到自己忽然没了重量,几近以为自己已经走了。”他似乎笑了笑:“按理说这么多年,对一切应当看得更开才是。可如今却生出眷恋与不舍,实在是不应该。”

梅聿之默不作声地低头收拾铺在地上的案卷,忽地抬头问道:“所以,世子想带阿植回随国么?”

管仪几不可闻地叹了一声:“怎么会呢……如今随国的状况摆在那里,她若是回去,立刻就会变为母妃和曹允的傀儡。母妃忌惮的不过是泽越身后的势力罢了……”他停了停,接着道:“泽越的身世你大约还不知道罢……当年母妃还怀着我和阿植的时候,去了南州行宫,然却不幸早产。说是有人偷偷喂了母妃催产药,让胎儿未足月便诞下来,便活不长久。速报刚到父王那里时,南州行宫便遭了窃,被偷走的不是什么贵重钱物,而是阿植……那人甚至留了书信,据闻言辞刻薄又尖酸。母妃初时还打算同父王坦白事情原委,然时任南州州牧的曹允却出了计策,从当时南州驻军林将军手里抱了一个女婴过来替了阿植。”

梅聿之的神色微变了变,却听得管仪继续说道:“那名女婴是林将军府中的一个丫鬟所生,本是打算溺死的。母妃听闻之后,一时糊涂便答应了这计策。如今林将军手握随国重兵,后来又与曹允针锋相对,如今已是两派之首。我想泽越……应当已经知道了这件事。”

因此,管仪过世之后,若是泽越上位,那么直接受益者将会是林将军;而若是阿植有机会回到随国,并得到正名,那么受益者,却是曹允那一方了。难怪彼时曹允会对阿植那样好……人若是为利,还真是可以不择手段。梅聿之想了想,问道:“世子又为何要同我说这些呢?”

管仪郑重回道:“阿植虽出自王室,却并非其中之人,过了这么多年,她应当自在地活着,而不是被关进宫里,做一只傀儡。”

梅聿之刚要开口,管仪却接着说道:“母妃怕我突然离世,泽越上位便乱了宗室血统。可她却不知道,父王早就做好了打算让旁系的王族继位,如今迟迟不予公布,不过是护着未来的继位者罢了。”

梅聿之沉吟道:“若是泽越已经知晓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那对于世子殿下来说,势必是一个威胁。”

管仪微垂了垂眼睫,缓缓道:“我并不重要。这个威胁,对于阿植来说才是最大的。按着泽越的性子,若是有人阻碍她要走的路,她便会毁了他。她不会让母妃如愿的……因而她也绝不会让阿植回到随国。”

“这不是刚好遂了世子的愿么?”梅聿之收拾好手边的案卷,抬首看了他一眼。

管仪的脸色在这昏昧灯光映照之下难得有一丝暖色,但仍然脆弱得像是随时会死掉。他皱了皱眉:“以前我自以为了解所有身边的人,但如今,我却越来越看不明白了。”言辞里透着叹息的味道。

停了会儿,他又道:“恐怕泽越想的不让阿植回去,和我所想的,并非同一回事。”

梅聿之一惊,所谓回不去,管仪的意思定是让阿植留在京城或津州生活,而若不是同一回事……泽越想要毁了阿植么?

管仪似乎察觉到他神色中一闪而过的惊讶,微微压了压唇角,轻叹道:“你大约知道泽越喜欢你罢?”

梅聿之没有回话。

“情爱这样的事,勉强不得。偏偏泽越又固执,明里即便不说,心里却并非这样想。这些天她见了许多人,我想,你的调令大约就要下来了。”

梅聿之自嘲般笑了笑。外面的风愈发大了,好似要将树刮跑似的,声音越来越大。其实于他而言,大不了到时候辞官回津州,又有什么大碍呢?世人总以为自己手里握有筹码便可以为所欲为,实在是太自负的想法。

“你有退路,因此无所畏惧。可阿植如今什么都没有了……我回随国前的最后一件事,便是将阿植托给你。”他的言语里有隐约的怅然,“想来我们没有做兄妹的缘分,一辈子都离得这样远。”

“世子是要先回去么?”

管仪点点头,随手拿起最上头一份案卷,眯了眼细细看了会儿:“不论你还是津州府里那一位先生,抑或是所有妄图再参与到这件事中的人而言,虽努力的方向不同,目的却是一样的。你做这一番努力,无非是想找个更周全的办法来保全所有人。既要为曹家正名,也要扳倒容家,还要护着自己家。”他将案卷合上,缓缓道:“这样太难了,有时候即便努力了也无法周全,也没必要委屈自己。世人其实并非有多么相信所谓的真实原委,反倒是对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无比热衷。”

意思是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吗?可有人念念不忘,一点想放手的意愿都没有。

管仪忽地拍了拍他的肩,缓缓站了起来:“尽人事听天命罢,想太多了也只是自己伤神罢了。”他顿了顿,又问:“去喝酒吗?”

深夜中的推心置腹总有诡谲的意味,像是梦境,又像是喝醉了的胡话。梅聿之醒来时天色已微亮,同僚们陆陆续续到了,他沿着廊道一路走着,风刮进来吹得人头疼,仿佛做了一个很长的梦。忽然想起来卷宗室的案卷还没有整理好,便匆匆拐进小道往卷宗室走。

幸好早上人少,一路过来没有被人瞧见。他推门进去的时候,案卷整整齐齐地摆在架子上,屋子里的灰尘味还是散不尽,轻飘飘地浮在空气里,衬得这里更加安静。

他皱皱眉,走出去锁好了门。回到议事厅的时候,景峪推了推他,凑过来小声说:“据说这两天上头收了不少折子,库银的事似乎也有眉目了。诶——”景峪皱皱眉:“你不会昨晚上喝酒了罢?值宿的时候喝酒,小心被罚。哦对了,早上从官舍过来的时候,我那个驿馆的兄弟说随国世子今天要回去了,听说拿了圣旨回去的……你懂得,估计那地儿要易主了。你们家不是在那一块也有生意么?会不会有影响啊?”

“我头疼。”梅聿之似乎有些不耐烦地回了他一句,弄得这位同僚倒是一脸莫名地站在原地摸脑袋,得罪他了啊?摆什么脸色嘛……

这一天过得浑浑噩噩,他已经很久没好好休息过了。直到傍晚时候,他去桌子底下的小木柜子里找东西,却发现上头压了一份案卷。他翻过来看了一眼标号,不由得愣住了。一直找不到的那份案卷,竟然压在了他的柜子里。

管仪这个人太难捉摸透,说什么都不在意,却要在暗中将一切都打点好。他收了案卷,看了一眼外面天色,将桌上的东西收拾好,独自出去了。

出了皇城,忽然淅淅沥沥下起雨来。街巷之中冷冷清清,偶闻几声犬吠,随后又是黑黢黢的静寂。路旁的小小酒馆里点着昏暗的灯,一小盏一小盏的,透过菱格子窗透出来,昏黄又带着一丝微弱的暖意。

小雨一直不急不忙地下着,像是飘在空中不愿意落地的浓雾。身上衣物渐渐湿了,到了府里时,已被这迷蒙细雨淋得湿透。宅子里安静得很,他瞥见书房里亮着灯,便知道阿植还在,不打算去扰她,便径自去洗了澡换了一身干净中衣。天气越发冷,便打算去卧房里拿一件厚些的外袍。雨丝卷进廊内,倒将中衣的下摆打湿了一些。

柜子里很整齐,可见上次之后阿植便再没有乱翻过他柜子里的东西。他刚拿了件外衣,便听到门被推开的声音。屋子里只点了一盏小小的灯,阿植立在门口看到他,微微愣了一愣。

半晌,她喉咙里挤出几个字来:“你回来啦?”

梅聿之看了她一眼,将外袍松松垮垮地裹在身上,揉了揉睛明穴,回道:“曹小姐这两天过得好么?”

他这突如其来的一问倒让阿植有些摸不着头脑,索性避开这个问题,说道:“包子过来看我了,我想着她回湘堂不大好,就留了她两天……”

他懒懒应了一声:“姚小姐在这里陪着你倒也是好的。你先休息罢,我看会书。”

阿植似乎察觉到一些不一样,他如今客套板正得令她有些疑惑,也让她突然生出深深的距离感来。她有些小心地应了一声,方才还觉得困得很,这下子倒没有什么睡意了。然而天太冷,她缩了缩手,连外衫都没有脱便钻进了被窝里。

一盏小小的灯疲倦地亮着,烛火一晃一晃的,屋子里的一切都模糊起来。阿植卷了被子滚进里侧,蜷缩着身体睡觉,很快便又有了睡意。也不知为何,她最近常常想睡觉,好像很久很久没有睡饱一样。她迷迷糊糊中还记得梅聿之坐在窗前的椅子上翻书,后来便睡着了。

大半夜突然小腿抽筋,她猛地惊醒过来,刚坐起来打算揉一揉,却瞥到梅聿之靠在椅子上睡着了。

蜡烛快要燃尽,一点点微弱的火光忽闪忽闪的,眼看着就要熄灭。她猛地打了个喷嚏,却将梅聿之给吵醒了。他睁开眼揉了揉颈椎,瞥了一眼即将熄灭的烛火,又看到阿植卷着被子呆愣愣地坐在床上,忽然起身走了过去,从旁边的柜子里又拖了一床被子出来,径自在床的外侧躺下了。

阿植愣了会儿,又揉揉小腿,也跟着躺下来,自己将被角掖好,侧着身看着梅聿之的后背,吸了吸鼻子。也不知道这几天发生了什么事,让他看上去如此可怜。阿植刚打算侧过身去继续睡觉,哪料梅聿之却倏地翻了个身,睁开眼看着她。

她心里咯噔了一下,将脑袋往被子里缩了缩。

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她没由来地突然问了一句:“你病了么?”

梅聿之只看着她,也不出声,忽地探出手去,连着被子将她一起卷进自己的被窝里。她身上一股子浓浓的药味,像久病不愈的人。

烛台上的火苗挣扎着跳了一下,倏地灭了。

皆是被蒙在鼓里

重新被打入黑暗之中,阿植脑袋里跟灌了浆糊似的,眼皮又沉了些,继续保持着蚕蛹的姿势阖眼睡觉。过了会儿,她忽然又将头往被子里缩了缩,睁开了眼睛。近来也不知怎么了,总希望时间停格在某一处就不要继续走下去。自己越发贪恋这样的安稳了,可却并非是什么好事。以她的认知,好似还会发生许多事,她是没有可能停留在这里的。

自从觉得这世上的事情不可控时,便再也不想抱什么期许了。即便什么都看不清,她仍然能感觉到梅聿之已经睡着了。他的呼吸平静又绵长,像是熟睡了许久的样子。

阿植被棉被裹得太紧了,觉得有些气闷,便小心翼翼地挪动了一下。她从被子里抽出手来,轻轻叹了一声。她刚要翻身,却被梅聿之给拦住了。竟没睡着?

梅聿之睁开眼睛,伸手揽住她的后颈,微微低下头来问她:“睡不着了?”

阿植良久才应了一声。

“上次在湘堂,我说曹老夫人重新定的那门亲事,是真的。”

先前他说长辈们以前定下的亲事不作数,后来又去找老夫人谈过了么?阿植有些头痛,似乎想起陈树同她说梅聿之这么说都是骗她的……大半夜的突然提这件事,她脑子有些打结。不一会儿她就又犯困了,便懒懒打了哈欠,又睡了过去。

深夜里这一场对话,有些不了了之的味道。阿植只记得模模糊糊中,梅聿之好似又说了些什么,可是她头昏昏的,什么都听不大清楚。

第二天一早,阿植是被敲门声惊醒的。她一睁眼,自己还被裹在被子里,梅聿之睡得还很沉。

他好像从来不睡懒觉的,怎么今天?阿植揉揉眼睛,妄图从被窝里爬出来,哪料梅聿之按下她的肩头,闭着眼低声道:“再睡一会儿罢。”

金枝在外面更用力地敲门:“死板子起床啦,越睡越像板子了!快点起来!”

阿植有些着急,怕金枝直接开门进来,便用力去挪梅聿之的手。梅聿之的手搭在她后脑勺上,似是安抚一样懒懒道:“睡罢,门闩是插上的。”

阿植听到外面的雨声,便朝门外说:“包子我再睡一会儿。”

她重新躺好,确认金枝走了后,推了推梅聿之,问道:“你真的病了么?”

“没有。”回答简短,他还是闭着眼睛。

“看你的样子似乎不大好。”阿植似乎想起昨天没有谈完的话,便问道,“昨天突然提到那门亲事是怎么回事?”

她两句话之间的转折毫无过渡,显得有些突兀。梅聿之浅浅吸了口气,说:“昨晚我都说完了,你没有听么……”

“后来睡着了……”别人说话的时候睡觉的确有些不尊重的意思,阿植抓了抓脑袋,为自己找说辞,“我不是有意的……这两天总犯困,还头疼。”

“恩。”他仍是闭着眼睛,停了停又道,“开始吃药了么?”

阿植应道:“包子来的那天开始吃的。可能有些不适应,所以犯困罢。”

“你和姚小姐交情很好。”他的声音很低,还带着一声轻叹,“有个可以两肋插刀的朋友是人生幸事,很值得珍惜。”

阿植想想,有金枝这样掏心掏肺为你好的朋友,的确是三生有幸。先生离府后那段日子,她总觉得任何事都只能单刀赴会,到头来一身萧索,很是孤独。可却将金枝给忘了。

她看着梅聿之有些皱着的眉头,忽然问道:“那你呢?为何如今对我又是这样的态度。”

梅聿之倏地睁开眼,安安静静地看着她,看得阿植心里有点发毛。

阿植咽下口水:“我的意思是……以前你不是看我很不顺眼的么?”

他忽然轻笑了笑:“曹小姐以前也看在下不顺眼,如今呢?”

阿植默然。她虽不大清楚自己的感觉,但晓得一个人的善恶,似乎并不是单纯地一两件事就可以判定的。所谓互看彼此不顺眼,想必也都是自己的主观臆断罢了。既然每个人活在这个世上都如此不易,都有林林总总的无奈与妥协,那么何必又要拿刻薄的标准去要求旁人呢。

见她不出声,梅聿之揉了揉她头发,叹声道:“世子回去了,昨天走的。”

阿植有些讶异:“容夫人也回去了吗?”

其实梅聿之还有些诧异管仪都没有同阿植告别,按着他的性子,不论扯个什么样的缘由,都会想再见阿植一面的。毕竟这一去,真的就不知哪一天能再见了。

“只是世子一人先回去了。”

听到这个答案,阿植若有所思地沉默着。她皱皱眉头叹口气道:“很久没见过他了,上次还是在通济街的一个饭庄里头。我同他吵了……”

“中秋那天,我知道。”梅聿之伸手拨开了她额前的散发,安慰道,“没事的,世子不会放在心上的。”停了停,他又道:“你如今……会想去随国吗?”

阿植不落痕迹地微皱了一下眉,作势要起来:“到喝药的时辰了,我先去找包子。你若是想继续睡,便再睡一会儿罢。”

梅聿之也不再拦她,只见她掀开被子拿了外袍就下去了。

阿植还是觉得头痛,低下头理了理衣服,皱着眉迅速溜了出去。外头的雨势比昨天傍晚还大了一些,天地间有些迷蒙,草木仿佛都笼在水雾之中。她敲了敲脑袋,径自往伙房走。

金枝果然在伙房里煮东西,见到阿植来了,指了指草编篓子里的药罐子说:“暂且还不会冷掉,你先吃点东西再喝药,粥和点心在锅里。”

阿植瞧她盯着炉子,凑过去问道:“煮什么?”

“熬点补血的膏子出来,吃的时候只要挖一勺子冲茶喝就好了。”金枝瞥瞥她,“太适合你这种懒板子了。”

“哦……”阿植决定先去洗漱。

——————————

梅聿之随即便起床了。他坐在床沿听着外面的雨声,不知不觉竟走了神。这样的清晨真是太过久违,已记不得上次这样睡到自然醒是什么时候了。凄冷的雨天沉寂又悲伤,连天光都是一片惨灰的模样。

他敛了敛神,弯下腰穿鞋子,却无意间瞥到了床底放着的包袱。犹豫了一会儿,他将床底下的包袱拿了出来,见到上头全部打了死结,便耐心地一一拆开,只是些零零碎碎无关紧要的物件。他甚至瞥见了那串在随国买的红珊瑚珠子,刚要伸手去拿,却看到一本蓝皮的账册压在最下面。

他的手顿了一下,拿起那本账册翻了起来。良久,他将账册重新放回去,又将包袱重新扎好,放回了原处。

他推门走了出去,走到伙房时,看阿植正捏着鼻子灌一碗黑糊糊的药,便漫不经心地说了一句:“橱柜子里面有桂花糖,自己拿着吃。”

阿植瞥了他一眼,点点头,将碗里的药喝干净了,抹了抹嘴。

梅聿之说罢便转了身,阿植从屋子里跑出来,在后头忽问道:“你何时……回来?”

梅聿之停住步子,随口回道:“近来事情很多,大约晚一些回来罢。兴许太晚便不回来了,你早些休息。”

他没有转身,也没有多余的话,说完便走了。阿植抱着个空碗,站在门口看着他往走廊那头走了。屋子里的金枝一看他们这个样子,还有些纳闷,等阿植进来了,她问道:“你俩关系怎么这么好了啊,也太不寻常了。”

阿植耷拉了眼皮,没有回话,闷闷走到橱柜子那里,找了张小板凳垫脚,去找桂花糖。

——————————

这世上总有一些事,你以为对方还蒙在鼓里,然对方却知道得比你还要清楚。这便是人心难以揣测的地方。

雨势一点小下来的意思都没有,秋叶落了满地,水滴打在蓑衣上沉闷的声音直往耳朵里钻。梅聿之牵了马往外走,然方向却不是皇城,而是另一个地方。

他想了想,自己已太久没有回过家。自从那时与父亲起了争执,他便独自到了京城,再也没有回去住过。这些年做了许多违心之事,他虽不问缘由,却也知道如此继续,梅家总有败落的一天。他这样一走了之,逃避家族的责任,却将重担丢给了梅方平,实在有愧。

裴雁来手里若是握着所有梅家贿赂的把柄,那父亲毫无疑问会答应与他携手一起毁了容家。可按照裴雁来有仇必报的作风,想必到最后,梅家也是要一并毁在他手里的。

狠厉者总是以温润面目示人,让人相信他的真诚,其实心里却冷冰冰得像一块铁。他既然能这样不留余地地将阿植推出曹府,还有什么狠心下不了呢?

他虽穿着蓑衣,但到梅府时仍是被雨淋得湿了衣服。小厮瞧见久未归家的少爷突然回来,皆有些惊诧。然却还未来得及通报,他已大步往父亲的书房去了。

园子里的花木在这深秋大雨之下颇显肃杀萧索的味道,书房门口的花坛里,尽是被雨打皱的秋海棠,很是凄楚。

他推开门,屋子里的人突然愣了一愣。恰巧回娘家谈事情的梅方平,看到他这幅模样,倏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48

48、难得留三分糊涂...

书桌后面的梅老爷子微微抬了头,极其漠然地问道:“你还回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