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齐氏缠着傅其弦将她以白氏亲戚的名义带来,没想到一句讨好的话竟会惹怒了傅仪琴。

屋里白氏皱着眉,被吵的头疼。虽说她也嫌弃齐氏上不了台面,连话都不会说,可傅仪琴当众打人,对她名声也是不好的。

“好了,快带…”她正想要让人将齐氏拉下去,齐氏却摸着脸,只摸到一手血腥,顿时尖声大叫。

叫声引来了外间的傅侯爷派来的丫环,进来传话问发生了什么事儿。

白氏瞪了女儿一眼:“瞧瞧这闹的好事。”

齐氏上不了台面,可是傅仪琴这性格脾气也实在太张扬了,丁治平娶她当初是高娶,根本制她不住,傅仪琴出嫁之前就这脾气,出嫁之后越发凶悍。

“将姨奶奶带下去。”白氏忍了怒火,让人将齐氏拖下去。

自己将丈夫派来问话的丫环打发了之后,找了个借口拉着傅仪琴进了后头厢房,便严肃责骂起来:“这里可不是江洲,你若是再胡闹,惹恼了你爹,将你一家赶走,到时我可管不了的。”

“那贱婢竟敢拿她那庶出的女儿跟我玉娘比,今日我打了她也是活该。”傅仪琴还在为了断裂的指甲而生气,白氏看她这模样,也是有些无奈:“你不为自己着想,总得为东哥儿与治平着想。”事情一闹大,到时若是被御史以一个治家不严的罪名告上去,到时傅仪琴恶名一传开,不止是丁治平仕途受影响,恐怕以后三个子女的婚事也难。

最重要的是长乐侯府树大招风,傅仪琴的举动很有可能影响到傅侯爷,甚至可能影响傅家的姑娘名声。

白氏虽然疼爱女儿,可一旦牵扯到自身利益,也容不得她胡来了。

傅仪琴听到这话,倒是眼睛亮了起来:“说到这个,母亲,我那东哥年纪也不小了,我一直压着亲事没跟他谈,正是等着回到洛阳。”

说起了外孙,白氏脸色也缓和了些:

“你这打算倒也对,洛阳名门闺秀不少…”

“我看不上那些。”傅仪琴撇了撇嘴,紧接着拉了白氏的手:“娘,我想为东哥儿讨元娘。”

这话一说出口,白氏开始还没回过神来,等到明白傅仪琴说的是什么话了之后,顿时后背寒毛都立了起来:“胡说!”

傅明华是傅家嫡长女,身份不同于一般嫡出姑娘,她的婚事不可能会轻易由了白氏做主,更有可能傅侯爷心中会另有打算。

丁治平虽然同样也出身侯府,但次子不能承爵,当初娶傅仪琴已是高攀,更别提如今丁孟飞,就是配傅家嫡出的姑娘都稍嫌身份低微,傅仪琴倒好,直接看中了傅家嫡长女了!

“这样的话我今日就当没听到。”白氏脸色阴沉了下去,傅仪琴知道这事儿没那么容易,嘻皮笑脸一把就将白氏胳膊挽住了:“母亲,您不知道,在江洲谢家富贵到了什么样的地步,江淮总督都以能与傅家大爷结交为荣。若是能为我东哥讨到傅明华,往后若是得谢家助力,我东哥前途不可限量。”

傅仪琴对自己的儿子十分的骄傲,可惜当初的她同样也对丈夫丁治平十分钦慕,认为他学识文才都不差。

在当初人人都嘲笑她下嫁时,她憋着一口气,以为丈夫终有一天能出人头地,为自己讨回一个诰命来。

可没想到十几年时间过去了,丁治平却一直窝在江洲那个地盘上,当个六品的小官儿,别说傅氏年少时所幻想的诰命夫人,如今倒得沦落到回江洲投靠老子娘。

如今她知道了好歹,对丈夫已经失望,便将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

女人的荣耀要么靠夫君,要么便靠儿子,所以她对儿子希望很高。

在傅仪琴心中,认为自己的儿子便是普通闺秀配不上的。

大唐男女一般十一二岁便会订亲,待等到女孩儿及竿之时便成婚。在江洲时,也有人看中她出身长乐侯府,想为丁孟飞说亲的。

可傅仪琴一个都看不上,硬是将丁孟飞的婚事压到了十三之后还未定下,如今一回来便看中了侯府的嫡长女傅明华了。

傅明华出身高贵,一来是侯府嫡长女,与傅仪琴当初的身份一样,在她心中是认为这个侄女配得上自己儿子的。

更何况傅明华的母亲出身谢家,谢家在江洲权势有多大,傅仪琴在江洲呆了多年是一清二楚的。

“若是能亲上加亲,不也更好?”

白氏捏着帕子,看着自己的女儿迭迭冷笑:“你这心思若教你爹知晓,恐怕你这辈子也别想踏足傅家一步了。”

“就是知道爹不好说,才跟你说的。”傅仪琴拉了白氏手臂晃,如同当初她幼时有事要哀求白氏一般:“我就知道娘最疼我了。”

她若今日提的不是这事儿,白氏恐怕念了母女情,便让她如愿以偿,此时听她这样一说,便用力将自己的胳膊从她手臂中抽了出来:“果然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以前我不信,如今倒是应了。”傅仪琴嫁了人,便只想着为了丁家为了丈夫儿女,谁娶了傅明华好处明摆着,大家都能看得到。

傅仪琴有这个贪念本也正常,可她错就错在不应该真有这样的想法。

第十三章 心怀

“你看中了元娘,对东哥有好处,你想过没有,”白氏此时盯着傅仪琴的目光冰冷的可怕:“但对傅家又有什么好处?”

大家都是女人,都是为了丈夫儿子的。白氏对于女儿回来之后欢喜之情减了许多,伸手压了压鬓角:“今日我将话给你放到这儿,你若求的是明月、明雅、明娜,哪怕就是明霞,看母女情份上,我也会允你。”她说完,顿了顿,抬起头来表情冷静的盯着女儿看:“但是元娘,我劝你死了这个心吧。”

“难道我嫁了出去,母亲就不再当我是女儿了?”傅仪琴听了白氏这些话,心中的火气一波一波的涌了上来:“当初我能嫁治平,谢氏可以嫁我二弟,为什么我的儿子就不能娶她?”

傅仪琴满脸不快,气得白氏够呛。

母女二人不欢而散,从后厢房中出来时,傅仪琴一脸怨毒的看了傅明华一眼,傅明华目光与她对上时,她眼神凶狠得就像是要吃人似的。

傅明华猜测,估计是刚刚白氏与傅仪琴在后厢房时,说了什么事儿,使得傅仪琴不快。

从此时她盯着自己一脸怨恨的眼神看,十有八九应该是事情与自己有关的。

能与她有关,又让傅氏如此怨恨,傅明华微微笑了笑,她猜测傅仪琴可能在白氏面前想打自己主意,却碰了个钉子,所以才会迁怒到自己身上。

今日傅仪琴提起儿子的婚事,当时望着傅明华的眼神就不对劲儿,故意当着她的面说出来,便是存了某些心思的。傅明华当时就觉得不好,此时看到傅仪琴的表情,心中更加笃定。

她装作没看到傅仪琴刀子似的锋利眼神,微笑着低垂下头来。

傅仪琴心里似猫抓一般,刚刚她与白氏进后厢房的功夫,傅其弦听到消息也赶了过来。

白氏母女二人刚一出来,两个丫环便打了帘子,穿着一身靛青色锦袍的傅其弦大步进来了。

外头宴席还没开,他已经喝得微熏了,人还没进屋,他身上的酒气夹杂着脂粉的香腻气息便传进来了,熏得谢氏眉头微微皱了皱。

他敷着白腻的细粉,下巴上的胡须影子也被脂粉遮住了,进门几个丫环便悄悄抬眼盯着他看。

“大姐,齐氏不会说话,看在兄弟的份上,你不要跟她一般计较。”傅其弦一开口,傅仪琴冷笑了两声,没有说话。

刚刚在白氏房中时,她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却被白氏一口回绝。

本以为娘家必定会帮着自己的忙,可没想到母亲最顾的却仍是傅家。傅仪琴之前还觉得自己看得上傅明华是够给娘家面子,此时心中火气未消。

再加上傅明华又是傅其弦的嫡女,想想自己刚刚受的气,此时连对这个弟弟都有些不满了。齐氏之前虽然惹怒了她,但还不至于让她如此生气,她不开口,一旁的白氏却也不会容着她这样,便手肘撞了她一下:“弦儿在和你说话。”

白氏的目光中暗含了警告,傅仪琴强忍了心里的怨恨,不冷不热的哼了一声:“不过是小事罢了,又哪儿用得着你一个世子爷来给我特地说一声?”

傅其弦虽然不够聪明,但也不傻,听出了傅仪琴话语中的不快,却哪儿能想到她是在因白氏拒绝傅仪琴看中傅明华提议而生气,只当齐氏之前说的话惹她生气罢了。

“回头我让她来给大姐赔礼道歉。”

傅仪琴原本想要拒绝,她并不想跟一个妾室有所来往,可是话还没说出口,她神情便是一动,出乎白氏意料之外的竟然眉开眼笑:“那倒也成。”

她虽然今日才回傅府,但是也不傻,今日才回傅府,倒打听出了一些傅府的事儿,知道傅家里谢氏至今除了傅明华一个嫡女之外,并没有儿子,反倒是之前得罪自己的齐氏,为傅其弦生下了一对龙凤胎,尤其受傅其弦宠爱。

从今日齐氏能说服傅其弦带她一同参加这样的宴席,便可得知她在傅其弦心中是有地位的。

虽说白氏今日警告过自己,不可能会将傅明华嫁给自己的儿子丁孟飞。

可是傅仪琴却并不死心,母亲为了傅家谋划,同样她也得给自己的儿子谋划才对。

不过就是出身高了一些,又有什么了不起的?她的儿子往后也不见得会比别人差!

之前她以为白氏会顾念母女之前,让自己如愿以偿,如今看来倒是自己想太多了。不过白氏这头行不通,她也可以找其他的方法。

要想订下傅明华与丁孟飞的婚事,除了白氏之外,还有一个傅其弦。

她与这个弟弟多年未见生疏了,可是有齐氏啊,齐氏如此受傅其弦宠爱,若有她帮忙吹吹枕头风,这事儿也不见得一定不成的!

这样一想,傅仪琴心里便爽快得多了。她不再耷拉着个脸,对傅其弦也不像之前一般阴阳怪气的,白氏心里倒松了口气。

闹了这半天,时辰也不早了。今日女儿说的话将白氏吓着了,未免夜长梦多,她早早的便令人准备开席了。

那头傅其弦说回头让齐氏来给傅仪琴赔罪,果然这回头就是快,他人一出门没多久,后脚已经收拾过脸上,重新敷了粉换了衣裳的齐氏便又出来了。她带着双眼微微有些眨红的三娘子傅明珠,刚刚傅仪琴发火的原因,傅明珠年纪虽小,可回头有人点拨应该是明白了,回来之后只快速入座,连看也没看傅仪琴一眼。

屋内人不少,傅家里嫡出的儿媳孙女以及庶出的儿媳带着小辈都来了,嫡出三个儿媳带着嫡女陪白氏母女坐着,庶出的几个儿媳则又单独坐另一边,显得有些孤零零的。

刚刚才挨了打的齐氏像个丫环一般站在白氏身后为她布菜。

这一餐饭倒是丰盛奢华,可惜谢氏母女二人胃口都不大。

傅明华已经习惯了谢家的厨子做出来的饭菜,不同的时令果蔬以互补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恰到好处。

既能有最好的补身效果,味道也不差。

反之傅家则不然。

第十四章 疑心

大唐初立之后,许多新晋的权贵大多以前出身都不高,饮食穿戴喜好奢华,吃饭总以大鱼大肉,油脂满溢为好,认为如此方能展现富贵与繁华。

这样的食物初时吃着倒还好,多吃两口便都腻了。

傅明华被养刁了嘴,假意沾了两筷子,见白氏已经放了筷子,才跟着放下,端了泡好的茶轻轻抿了一口漱嘴。

茶水一喝进嘴中,傅明华便觉得有些不对劲儿了。这茶水甘冽清醇,并非以往傅家能得到的茶,倒像是出自福南进贡的好茶般。

她将茶水含在嘴中,还没吐出来,白氏便笑道:“这茶是宫里容妃赏的,大家尝尝,说是福南进贡的上好茶叶呢。”

傅明华一听这话,拿了帕子借着擦嘴的动作,将嘴里的茶水便全吐到了帕子上。

众人都笑着恭维,沈氏还作势多喝了两口,屋里热热闹闹的。

只是傅明华在听到白氏提起容妃时,不着痕迹的往谢氏所在的方向看了一眼。

谁不知道,傅家与谢家是姻亲关系,而谢家又是四大姓之一,与崔氏交好。谢氏的嫡长姐还嫁进了崔氏为妻,崔家的娘子又当初进了宫中,是当今天丰帝的贵妃。

可是傅家竟然与容妃如此交好,还得了容妃赏赐的茶叶,今日若不是白氏提起,恐怕她还没想到。

一旁的谢氏嘴角带笑,笑意却并未达到眼底,她眼神冰冷的盯着手里的茶杯看,茶杯越发显得她手指纤细白皙。

白氏刚刚一时举起将话一说出口,登时便觉得不好,又打了个哈哈将话圆了过去,但傅明华却感觉有些不对劲儿了。

容妃是当今圣上的宠妃,虽说份位不如崔贵妃,但是得圣宠却又胜于崔氏。她原本出身范阳容家,容氏当初在先朝也算是一盛族,出产美人儿,与先王朝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当时勉强可与崔、谢、王、阴四姓并列,可是朝代更迭之后,先王朝覆灭,大唐初立,容家便被打压得厉害。

早在先帝时期,便勒令容氏举家搬迁,将原本在范阳的大本营,迁到了洛阳之上。世族就如一棵大树,扎根在原地,自是会发展得枝繁叶茂,可一旦被强行挖掘搬迁,容氏失去范阳这个大本营,不过十几年时间,便不成气候。

先帝后期,更是频找借口削剪世家势力,而当时的容家便首当其冲,被打压得厉害。

当初天丰帝还是太子时期,便与容氏相识,容家姑娘貌美妖娆,可那时先帝明显不喜容氏,天丰帝为了帝位,便隐忍不发。

而容家经历多番打击,早已经不复当初盛况。

为了恢复家族当年情景,在知道当时还是太子的天丰帝对容氏有意,却又不敢要她之后,便将容氏与郭家嫡三子定下婚约。

郭家郭九忠原本郭九,当初出身草莽,乃是当初追随太祖打天下的功臣之一,亲得先帝赐名忠,此后改名为郭九忠。因骁勇善战屡立战功,大唐初立时,被先帝封酉阳王,封地酉阳,任兵部尚书一职。郭九忠生三子,长子英武过人,与仙容郡主定下婚约,二子同样也子承父业,镇守辽阳。

唯独三子,因当初郭夫人怀他之时,天下未定,丈夫打天下,郭夫人便留守后方。

那时当今太后同样也身怀有孕,却遭前朝孽部追杀,郭夫人为救太后,当时以身挡剑。那时的郭夫人已经怀胎九月,中了一剑之后伤及腹中孩子,险些母子一尸两命。当时太后有感于郭夫人舍生忘义的救命之恩,曾承诺指腹为婚,说若是自己腹中所怀龙胎为儿子,郭夫人腹中所怀孩子又为女,便使燕家子嗣娶郭家姑娘为妻,以报郭夫人救命之恩。

可惜郭夫人艰难生产之后,生出儿子,却伤了身体,从此不能有孕。正因为这个缘故,所以郭九忠的嫡三子在出生之时,便有损伤。

先帝念郭夫人仁义忠勇,不愧为忠良之妇,在这孩子出生之后,便亲自赐名郭瑾睿,郭九忠并进位为中书令兼太尉,朝中众人尊其为尚父。

郭瑾睿生来便有缺陷,好不容易精心养大,先帝曾言,感念郭夫人救妻儿一命,郭瑾睿哪怕就是想娶公主也使得。

就凭这一句话,到最后郭家虽然恪守本份,并未敢娶公主,却在与容氏的姑娘定下婚约时,大唐朝许多人对此并未意外。

容家虽说是世族,可是到底没落了,郭家风头正盛,容家的姑娘配郭瑾睿并不算低嫁,当初这桩婚姻人人都叫好,还是先帝在世时亲自放旨指婚。

正因为这份关系,先帝对容家网开一面,并未再对其进行打压。

那时的天丰帝因与郭家关系密切,时常借着郭瑾睿的名义,私下邀约容氏,等到先帝殁,天丰帝登位之后,与容氏来往便并不遮掩。

郭家得到耳风时,已经是后悔晚了。

到了这样的地步,郭家自然也看得出来是遭受容氏算计了,那时欢天喜地定下婚约,如今才知道郭瑾睿正是做了现成的王八。郭瑾睿原本身体便不好,知道此事吐血而亡,那时的容氏在为他守孝三年之后,赚足了名声被天丰帝纳入宫中。

她入宫时,已经是二十有余了,可进宫之后却极得天丰帝宠爱。

正是因为这个女人来之不易,又是费尽苦心才得到,哪怕她已过标梅之龄,甚至与郭瑾睿有婚约,所以天丰帝视其为珍宝。

容妃生四皇子燕信以及三公主燕玮,朝中崔贵妃虽然生两子已立稳脚跟,崔家又名声鼎盛,可是当今皇上宠的则又是容妃,容妃生一子一女,四皇子仅比三皇子小两岁,今年已经虚十岁。

自天丰二年皇后未留下皇子逝世至今,已经十年了,後位空悬,宫里崔贵妃与容妃之间便势成水火。

天丰帝存活下来的子嗣只得九儿六女,儿子之中大皇子与二皇子生母身份实在太过低微,所以哪怕年纪已长,倒也安份守已。

後宫之中皇子尚年幼时,崔贵妃与容妃之间便只是相互看对方不顺眼,一旦两位出身不同的皇子年长,事情便复杂了。

第十五章 遇上

就这样的情况下,崔贵妃与容妃之间明争暗斗,傅家与谢氏又有姻亲关系,容妃竟然会赏赐了侯府上好的茶叶,这事儿若说没鬼,别说傅明华不信,谢氏这会儿的眼神也很值得耐人寻味。

沈氏喝完茶水,正要张嘴,白氏已经悔得肠子都青了。

刚刚一时得意将话说出口,倒忘了谢氏也在,她转头瞪了沈氏两眼,微笑着吩咐下人:“将柑橘送些来。”

“今年津南的庄子收成好,早结时候送了这东西来,正好惠娘回来好尝尝。”

钟氏自然也听到了白氏刚刚的话,却装作没听到一般:“今日真是托了大姐的福了。”

“说得好像平时亏了你似的。”白氏对这个三儿媳最是满意,此时她一尴尬,钟氏便总能找了话来衬她,实在让她心中欢喜。

众人说笑成一团,刚刚茶水不错,傅明华喝了好几口,此时小腹坠胀,她起身向白氏轻声告了声罪,出了屋内。

她人刚一走,坐在白氏身旁原本笑吟吟的傅仪琴便眼睛眯了起来,看了身后的嬷嬷一眼,那嬷嬷心领神会,也跟着出去了。

冬日天黑得早,从净房中出来时,前方是一条回廊,廊下每隔十数步远,便挂着灯笼,将这一条路照得亮堂堂的。

一个穿着青色长袍的矮瘦身影正巧朝傅明华一行匆匆而来,他肩上头顶已经积了些雪,见到傅明华从耳房中出来,他像是吃了一惊般,上前一步拱了拱手:“敢问娘子,这品香亭在何处?”

就着灯光,几人都看得清这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眉目青涩,一双眼睛不安份的盯着傅明华看。

从面容来看,依稀是与傅仪琴有些相像。

碧云等人开始在内院看到外男吓得不轻,回过神来之后几人牢牢将傅明华挡在了身后,那少年身段不高,但还想拉长了脖子盯着傅明华看。

问到了品香亭,几乎就敢肯定是今日宴请的人了。只是今晚的宴会只是家宴,并无外人,除了傅仪琴的两个儿子之外,从这年纪来看,也只有长子合适了。

“直走至前方下台阶,沿着石子路,右拐便能看到人了,郎君可以到时再问。”

碧箩开口道,那少年却没有要离开的意思,反倒轻佻的点了点头:“多谢小娘子指点了。我乃丁孟飞,不知面前是哪一位表妹?”

果然是不怀好意,傅明华站在碧箩等人身后冷笑。

白氏的院子是三进的大院落,方方正正,只是前方一半都是外院门,一般内宅妇人平时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大多都活跃于最里面的三道门中。

中间则是大院落,正对三门处是主宅,两侧各有厢房,后罩房则是下人的居所,左右两侧是耳房,居中的院落倒是大得很,中间挖了一荷塘不说,塘中还弄了一个凉亭,供白氏往后歇息用。

这样的房屋陈设大户人家都差不多,若正常情况下,丁孟飞要来到这个地方,身边必会有小厮丫环跟随,断不会迷了路的。

他独自一人躲在此处,头顶肩上还可见积雪,眼见是已经等了一会儿。

应该是傅仪琴看到自己出来,便派了人支会丁孟飞尾随而来。想派儿子纠缠不说,也估计是认定傅明华不敢声张坏了名声。

傅明华眼中露出冷色,傅仪琴想来算计她,认为这里夜黑人少,晾她不敢声张,可同样的,正因为这里没有外人,她勾了勾嘴角,拉拉身上的披帛,伸手摸到云箩袖口中的暗袋,摸出一个打赏的荷包,朝这丁孟飞扔了过去。

丁孟飞顺手接住,一面还双手捧着荷包凑到鼻端闻了闻,脸上露出迷醉的神色来。

他只当傅明华对他失了戒心,脸上露出笑容,傅明华却冷声道:“将这偷了钱财冒充主子的小贼逮住。”她说完,冲碧云几人使了个眼色。

夜色下,她眉眼冷冽似刀,看得几个丫环心头直跳。

那丁孟飞还捧着荷包微笑,听了这话打了个寒颤,刚要摇头,碧云等人反应过来,上前一把将他扭住,劈头盖脸就往他脸上身上打了。

几个丫头恨他居心叵测,再加上傅明华又有言在先,这会儿下手也不留情面。

丁孟飞虽说已经十三,可是被傅仪琴娇养着,身体又单薄,这会儿几个丫头将他打得抱头逃窜。

傅明华猜对了,他也不敢声张,应该是避着小厮随从来的,挨了打也不敢喊,深怕将人招来,被几个丫环推倒着滚下木廊阶梯,落在了雪中,此时倒在雪地上‘唉唉’直叫,一副狼狈异常的模样。

“将他送到外堂,让府里的人交到官府。”这丁孟飞害怕事情闹大被人发现,傅明华却故意这样吩咐。

雪地上被打得披头散发,衣裳都被扯得凌乱的少年听说还要被送到外堂,仰头看了傅明华一眼。

少女站在廊上,居高临下的盯着他看,那眼神里带着轻蔑与鄙夷,看得他心中发慌,他看碧云几人还要下来,连忙哭着就踉跄的跑了。

“大娘子,若是他回去告状,可怎么得了?”刚刚几人也是在傅明华示意下,将他放走。

本来傅明华也只是想要教训他一顿,给傅仪琴一个警告。

此时等他一步一个脚印的跑了,又听到丫环在担忧的问话,傅明华目光望着丁孟飞刚刚逃跑的方向,提了裙摆就往主宅的方向走:“他不敢说的。”并且她打了人还准备要恶人先告状,她的裙摆刚将她一双小脚淹没,走动间一晃一晃的,厚长的披帛拖到地上,发出‘沙沙’的声响:“我倒要看,这次姑母怎么收场。”

如果她没料错,白氏之前肯定是将想要为丁孟飞求娶自己的傅仪琴狠狠喝斥了一顿,此时傅仪琴的举动应该是自作主张。

她打的主意应该是想要从自己这里下手,再使傅家人被迫同意罢了。

丁孟飞被打了之后回去告状,傅仪琴哪怕就是暴跳如雷,她也不敢声张。她若跟白氏告状,白氏恐怕反倒会大骂女儿,这个哑巴亏,傅仪琴肯定得吃了。

第十六章 告状

碧箩等人愣了一会儿,回过神来时看到傅明华已经走了好几步远了,几人连忙跟了上去。

回到屋中时,屋里饭菜已撤了,换成了干果蜜饯点心等零嘴,白氏正在拉了谢氏的手正在笑,屋里气氛一派平和的模样。

看到傅明华回来时,白氏还没开口,傅明华就道:“祖母,之前回来时,看到有个小贼,偷了东西就跑,也不知是哪里当差的丫环。”

白氏听了这话,脸色一下子便沉下去了。

侯府里的下人,万万没有胆子那般大的,敢冲撞了主人不说,还偷了东西就跑。

可此时白氏看傅明华不像是撒谎的样子,她顿了片刻,一旁正喜笑颜开的傅仪琴听了这话有些不对劲儿:“小贼?”

她想起了自己之前看到傅明华出门,便让人给儿子丁孟飞透了口风。

丁孟飞人又不傻,肯定是去耳房堵傅明华了。

此时傅明华绝口不提遇到了丁孟飞的事儿,却说遇到了一个偷东西的小贼。虽然傅仪琴心中敢笃定自己的儿子不可能是小贼,但不知为何,她看着傅明华那张带着浅淡笑容的脸,莫名又觉得有些心慌:“你在哪儿遇到的?”

傅明华意味深长的看了傅仪琴一眼:“方才出去了一趟,才从耳房出来时,便遇到那小贼了,我让碧云等人要将他抓住,可惜他跑得快,没将他拿下。”

听到傅明华果然是在耳房门口遇到的小贼,傅仪琴顿时就有些慌了,她猜想这应该是自己的儿子了,可恨此时却被傅明华当成了贼来打。

她的儿子从小娇生惯养的,平时自己连根头发丝儿都舍不得碰一下,这杀千刀的死丫头竟然敢让人打他!

这会儿傅仪琴气得要吐血了,胸膛不住起伏,可是却又不敢说出口来。

正如傅明华所说,之前她提及想为儿子求娶傅家长女,却被白氏一口回绝。傅仪琴自己不甘心,派了儿子前去堵傅明华。

在傅仪琴心中,她的儿子自小由丈夫启蒙,那满腹文才当初在江洲时连知府简大人都曾夸过他‘后生可畏’的。她的儿子长得眉清目秀,闺阁少女年纪幼小,天性爱俏,若能哄得她对丁孟飞生些好感,这桩婚事也不是全没希望的。哪怕她就是对丁孟飞生不出好感,可私下与表哥见面,到时自己再放出些风声来,她跳进黄河也说不清,若她名节有污,看傅家还怎么拿她当个宝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