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度打开名帖,惊讶地问道:“袁樵?他今日不是出城了吗?”三县的县令里数袁樵的底牌最多, 袁樵的努力却也不输其他二人, 颇有一种“老大总是老大,你们别妄想超过我”的气势。

管家道:“是袁府上的大郎。”

“是他?”萧度知道袁先, 早在朱寂作弄袁樵的事情被揭穿之后,萧度就了解过一点袁家的是是非非,也就知道了袁先的来历。对于收养袁先的袁籍, 萧度很有好感,对袁先也有一些同情。萧度如今无所事事, 越是没事干的人越容易犯懒, 好容易想起来还有袁樵的面子在,才强打起精神来。

“请进来吧。”他说。冲现在在建设楣州的问题上与袁樵是同一战线,就得卖这个面子。何况萧度对袁先本身也充满了好奇与同情。【袁樵忒古板,家中又只有两位太夫人,不知这孩子被养成什么样子了。】印象里, 袁家设宴款待他的时候,袁先除了向他行礼是一言不发的, 一个沉默的少年。

萧度近来尝了些人生五味,颇能理解一点袁先的处境了。

管家领命去请袁先, 袁先如成人一般正了正衣冠, 趋入堂内, 对萧度一礼:“世伯。”看起来成熟又稳重,不似十岁才出头的小少年。

【这么小的年纪能做到这样,必是尝过了人间辛酸的】萧度突生出这样知道人间疾苦的感慨来。萧度顿生怜惜之意:“大郎请起,过来坐。”

袁先谢了坐,并不知道自己被萧度当成了个小可怜。除开在亲爹娘那里受了歧视,自打到了袁樵家,他也是被捧在手心里养大的。袁籍出于公心,刘夫人则是以为“养都养了,何苦不养好?”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之下,袁先很得了不少的关爱。自打确定了梁玉是未来的母亲,他连未来几十年的前途都有了,更是不必担心。

来历、性格使然,确是比寻常少年早熟而冷静。

在关爱中长大的与在歧视中长大的,气质就不一样,袁先往座上一坐,萧度就知道自己之前想错了。【咦?他居然并无戾气,究竟是秉性豁达,抑或是养父一家待他慈爱,又或者两者兼有?】

袁先这两者都有一些,还有一分天生有城府。坐下之后,对上茶的侍者微微点头,不必萧度发问,袁先主动说了自己的来意:“世伯,小侄奉娘子之命来与世伯协议一些事情。娘子有言,她一妇道人家,不好抛头露面,家父又不在家,故而派遣小侄前来,还望世伯海涵。”

“咦?”萧度发出一个疑惑的音节,“她?什么事?”水碓、水纺车虽然要纳入征税,以梁玉的身份必然是不需要缴税的,那还派袁先来做什么?

【能使得动大郎,她在袁家倒是说得上话了呢。】

袁先微笑道:“世伯贵人多忘事,是准备年礼的事情。”

“哦!是这件事情!”萧度想起来了,一拍额头,笑道,“近来总是乱忙一气,竟将这事放到一边了。回去对三娘说,多谢她费心。”

袁先道:“娘子说,旁的都好办,只有一些个本地极罕见的物事尚需时日。她手里有几件羽毛裙,还是当时杨仕达孝敬的,娘子情愿让与世伯,好孝敬与大长公主殿下,好令大长公主欢喜。”

只要搞定了他娘,他爹就只有打顺风旗的份儿!萧度脸上的喜意一闪而过:“她可真是有心啦。唉,她一个小娘子……”话说到一半觉得这样说有些轻浮,旋即改口,“她自家留着穿就是,我再置办。”

袁先道:“杨家小娘子说,越是精致的羽毛裙越是难得,织造还在其次,取得这些羽毛反而更难,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得到的。杨仕达孝敬的这几件,算得上是上品了,不用几百人花上许多时间是搜罗不到的。如今楣州的情形,如何能再劳民伤财呢?”

萧度道:“那可真是谢谢啦。咦?杨家小娘子?”

袁先点点头:“是她。”

萧度颦起了眉。杨美娘这个人,萧度也是知道的。楣州杨氏的嫡枝,却是历经磨难,如今被梁玉给带在身边。萧度犹豫一下,问道:“她还在三娘身边吗?”

袁先道:“是。”

承了梁玉的人情,事业上还需要袁樵的支持,萧度对袁先这个少年斯文有礼的举止还有些好感,不免提醒道:“你一会儿回去,对三娘讲,这个杨氏来历有些复杂,还需要小心的。”

事先得了梁玉的授意就是来偷师但是一直不好意思的袁先顿时找到了个突破口:“世伯的意思是?”

萧度本就存了指点的意思,也不卖关子,直言道:“楣州杨氏如今只剩下她了,若是为人所趁,又是一桩麻烦事。三娘愿意抚养她是一件好事,可以稳定楣州,但是一定要能将人养熟,即便养不熟,也不能叫她翻出手心去。”

“侄儿记下了,一定转告娘子。可是还不大明白,不知世伯可否明示?”

“她的旧部里必有不甘心的人,她只要在,就是那些人的‘大义’,”萧度撇撇嘴,“一旦被利用,收留她的三娘也会担干系。必要留下,让她自己上表以示归附!杨信不是死在杨仕达的手里吗?朝廷剿灭了杨仕达,是她报了仇,也免了杨氏的血统被杨仕达冒认。就谢这个!”

“是,”袁先心想,萧世伯居然不是个稻草人,又接着请教,“那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请示一下京里嘛,问一问太子殿下,能问圣人更好,与执政们说一说,不必担心他们会反对,他们都会乐见其成的。只要让他们知道这件事,日后不会算后账就好了。这个杨氏,用心教养她学诗书礼仪,长大后择一佳婿,长住京城。不出几代就与楣州斩断了关系,楣州也就安稳了。”

萧度正是在为楣州打算的时候,将美娘交给梁玉,于他也是有利,他正闲着,不免为此事多方筹划。

袁先于此之外却又为袁樵多想了一些,【阿爹现在可也在楣州做官的,楣州土人不兴风作浪,对阿爹可也一样重要。】又请教萧度:“世伯,这样土人就会安份了吗?不需要再做别的了吗?”

早在上京的时候,相较于奴婢,梁玉都算“自己人”,何况袁先?萧度兴头上来,对袁先道:“对土人,当然也有别的办法啦。”

袁先作出少年的表情来:“真的吗?”

萧度笑道:“当然,凡对蛮夷,也都是差不多的道理……”呃,当年他爹萧司空是怎么说的来着?萧度仔细回忆了一下,才对袁先讲了一些对付蛮夷的窍门,诸如对小股的就剿直接内迁或者改编了。势力大不能吞并的蛮夷,绝对不能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对方会什么都不干,看了两本破书就俯首称臣了,还是要算计、征伐,以国力的压制为先。同时也要用计,对其上层要以文物教化感化,同时施以间离。第一是要拆散,利用大部族之间的矛盾,让他们结不成联盟,挑动一方攻打另一方。

“扶植的时候,一定要扶弱小对抗强-暴,切不可因为一方势大而讨好于他!那是自掘坟墓!”

萧司空在政坛冉冉升起的时候,头几年是跟桓琚一块儿干老太尉,干翻了老太尉就遇上了边患,干这一切都基于心得体验。只是当年萧度年纪还小,并不能完全理解父亲说这些的奥义。此时对袁先讲解,一面说,一面重温父亲的旧日教诲,与楣州的情况两相印证,也添了一些体悟。

说到最后,已不大顾得上袁先,反而沉浸在自己的回忆里,将萧司空的教诲与自己的体会夹杂在一起一股脑儿的说了出来。

袁先安静地坐着,并不因为萧度说得颠三倒四而显出不耐烦来。他自来早慧,听得出萧度说的都是正经的道理,虽不大明悟,也用心记着。还分神划过一个念头:【娘子这主意真是妙!我得记着将美娘的事情回去告诉她。】

袁先自日出登门,到了午饭的时候萧度口干舌燥地停下来,对他笑笑:“一不留神竟说到了这个时辰,真是老了,见了年轻人就爱唠叨了。难为大郎听我说了这许多,午饭就在这里用吧。”

他这一早上说得还挺多,掺着讲了不少十几二十年前边境上的事情,各方势力的博弈等等。这些事情连袁樵都未必知道得这般清楚,也只有萧度从萧司空这个参与布局的当事人那里知道个大概。袁先听上了瘾,看萧度也没有那么讨厌了:【这个萧世伯,仔细一看,也是个翩翩公子了。只要他别再犯傻,倒是不坏。】

萧度肯留他,袁先也乐得从命,派人回县衙说了,又陪了萧度一个下午,袁先才回到家里。

两位夫人与梁玉正在说笑等他,刘夫人面前的案上摆着一件羽毛裙。取鸟毛织衣裙也是时髦,像杨仕达送的这几件精致的,即便京里也少见。杨夫人易感动,握着梁玉的手道:“这是你的私藏,不孝敬梁媪,先拿来给萧度去做人情,真是、真是……”对袁先确实是很好的了。

梁玉笑道:“这有什么?比起阿先能学到的东西来说,这就很划算啦!听说厨子做饭做得多了,自己就懒得吃。我是裁缝学徒出身,衣裳做得多了,自己就懒得穿啦。”

嘴真巧。刘夫人含笑道:“你一片苦心,阿先该知道才是。”

“我已经知道啦,”袁先就着夕阳进来,难得笑得像个孩子,“太夫人,娘子,萧世伯真有趣。”

刘夫人招手让他过去,摸着他的头问:“怎么有趣了?”

袁先先不说萧度讲解对蛮夷的策略,且起来对梁玉拜倒:“娘子对我恩深似海,儿有一事不敢隐瞒。”

梁玉正笑着伸手要将他扶起,听到后半句,笑容不减,依旧将他扶起来,问道:“怎么啦?”

袁先严肃地将萧度对美娘的评论说了出来:“儿以为萧世伯这主意还是有些道理的,不知娘子意下如何。”

刘夫人笑道:“不错不错,想到一起去了。”

袁先闹了个红脸:“原来、原来大家都想到了。”

刘夫人道:“可见你萧世伯不是一无是处的。他还说了什么?”

袁先讷讷地择要说了,本以为又会得到一个“已经想到了”的话,不想几人都陷入了沉思。梁玉道:“竟还有这样的做法?有些我能想到,有些却是非亲历不能悟到的。阿先啊,你隔两天再替我去一趟你萧世伯那里,请他过来挑选衣裙。”

“是。”

梁玉琢磨着,羽毛裙她手上是有几件,留下来不容易,一件给了大长公主,另几件的去处就得好好琢磨了。这可是埋在旧宅树下才硕果仅存的一点好东西呀!【自家也不用这些,没得招人眼,唔,阿鸾今年几岁了?身量不大穿得起来,过几年大约是行的。那也是个小美人儿,长成个大姑娘打扮起来,三郎看了必是高兴的。】

三郎正在拆信,拆他三姨从楣州寄来的信。

桓嶷一直觉得梁玉是为了他才被流放的,梁玉不回来,他心里总存着一件心事,每收到梁玉寄来的信函、物品,都宝贝得不得了。

楣州平叛,桓嶷盼星星盼月亮,盼着梁玉回来,杨仕达的头都送来了,梁玉告诉他,要在楣州改天换地!简直让人心碎!不知道怎么维护她才好。

开始是担心她过不好,凡能想到的衣食住行需要的东西都恨不得往楣州送给她,活把这个小姨妈当成亲娘孝敬。太子礼贤下士,孝敬父亲,整天就读书、听皇帝讲解政事,也不安排私人、也不插手朝政,就这一点小爱好,也不出格,谁也不拦他。凡有梁玉给他的信件、物品,都被第一时间送到了桓嶷的面前。

拆信的时候,桓嶷的心情总是会变得很好。因为梁玉的信里几乎没有难题,极少有抱怨的内容,绝大多数都是“我又把这个难题给干翻了”,读起来令人神清气爽。

每到这个时候,就是所有人向桓嶷汇报的好机会。

孙顺侍立在旁,低垂着眼睛,目光从上往下关注着桓嶷的表情。【笑了,心情又好了,能说点事了。】

孙顺将搭在臂上的拂尘挪了个更舒服的姿势,打着腹稿。这是一件很为难的事情,他昨天晚上出了宫,到了自己在宫外置的私宅里,在那里会见了一位近来打得火热的朋友程祥。孙顺是桓嶷从掖庭里使出来的人,一颗心都系在桓嶷的身上,与程祥交好也是为了桓嶷。程祥有野心,想提前跟太子搭上线。

两人一拍即合。

昨晚天,程祥递了个消息,要与他面谈。在孙顺的私宅里,两人推杯换盏,酒过三巡,程祥向孙顺透露了几个消息,每个都令孙顺坐立不安。第一件,程祥告诉他,圣人新近宠爱的王才人有了三个月的身孕了。第二件,程祥告诉他,圣人在考虑天下的名门淑女了。第三件,圣人近来身体不像年轻时那样健壮,打算移到汤泉宫去过冬,留太子守京城。

哪件都不是省心的事儿呀!

【当初圣人要遴选良子家的时候,谁都以为是给东宫准备的,谁知道他老人家自己选去享用了呢?】孙顺想起几个月前的那档子事,至今觉得不可思议。儿子都老大了,您就要自己享用,也不得先给儿子放几个妥当的人伺候,再享受吗?

东宫上下瞪大了眼睛就看着美人儿进了后宫。这一批选了两百人,置换出了两百人放出宫去,桓琚在这两百人里最宠爱两个人,一个王才人、一个李才人,现在王才人还怀孕了!不怕老天下刀子,就怕老爹爱小妇啊!

有了这一桩,圣人再选名门淑女,孙顺就不敢乐观地认为是在为太子选妃了。万一是选一个圣人自己的妃子呢?要是选皇后,那就更糟糕了!

圣人还要去汤泉宫,还不带太子一块儿去!父子隔在两地,圣人还把官员带走一大半,留些个歪瓜劣枣给太子,那可怎么办?

桓嶷已经看到美娘的部分,频频点头:【三姨做事妥当,梁家别人不惹事,三姨又能平事。老天待我不薄。】

“笔墨伺候。”

说到第二声,孙顺才惊醒,喘-息着说:“殿下,奴婢来。”急匆匆去研墨。

桓嶷道:“你有心事?”

孙顺研墨的手慢了下来,低声道:“听到了几件事情。”

“又胡乱打听了。”

“这回可不一样,”孙顺的腰弯得更厉害了,“殿下,听说王美人有身孕了。”

“那又如何?”

“圣人在考察名门淑女。”

桓嶷的声音有了迟疑:“那又如何?”

“圣人要去汤泉宫,留您在京里。”

“那又……”桓嶷叹息一声,双手隐在案下,望着笔架发怔。【还是不要写在信里了吧,免教三姨又操心。我已这么大了这些事情自己还做不来吗?】

墨磨好了,桓嶷却不写信,对孙顺道:“你留守。”径自去了两仪殿,将美娘的事情对桓琚讲了。桓琚这几年经历的挫折并不比刚登基的时候少,受到的伤害比刚登基的时候还要大。楣州叛乱一平,他的情况就急转直下,微有些懒。

听桓嶷说了才想起来:“哦,是她?三姨有心看顾她,就将她看顾好了。回京的时候一并带来吧。”

桓嶷道:“是。”

“唔,你回去准备一下。”

桓嶷发出了疑问的音节。

桓琚笑道:“楚王也忒小心了,既离了婚,我就得为他选个新王妃。”有了点暮气的人就喜欢热闹,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楚王再婚,就是一件热闹事。

桓嶷问道:“不知楚王妃是何许人?”

“唔,祠部郎中萧促之女。我已命他们择了吉日,先遣使去萧家,婚礼等明春从汤泉宫回来再说吧。你留守。”

桓嶷惊讶的神色一闪而过:“汤泉宫?”

“唔,去过冬,京城就交给你啦,让黄赞帮着你。”

“是。”

桓嶷一点质疑也没有,见桓琚有些疲惫,关切地问候了桓琚的身体,请他保重,才辞出来。

回到东宫,提起笔来,慢慢地写着回信:诸事皆安。

孙顺屏住呼吸,等桓嶷将一封信写完,相帮桓嶷将信装起来。桓嶷道:“这个不用你,我自己来,”慢慢折好装好,瞥了孙顺一眼,“你怎么还给我看这样一张脸?”

孙顺道:“您真的不着急吗?”

桓嶷反问道:“着急有什么用吗?事情何曾由得我做主了?我只管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就好。你,从今天起,不许再探听任何消息!让我知道了,你就回掖庭去吧!”

不让父亲和姨母见到的时候,桓嶷还是极有威严的。仁孝太子当年就想让这个三弟养出点皇子亲王的尊贵气势来,好好的皇子,缩手缩脚的,能看吗?

孙顺吓得小脸煞白,膝盖一软跪了下来,哭道:“殿下,奴婢再也不敢了,您饶了奴婢这一回吧。”他侍奉桓嶷时间最长,也最知道桓嶷的一些动作代表的意思,桓嶷一咬下唇,就代表这事没商量了。

桓嶷道:“这件事是谁告诉你的?你告诉别人了吗?”

孙顺忙道:“程祥说的,奴婢没告诉旁人。”

“那就继续保密,刺探圣人身边的事情,你有几个脑袋?”

孙顺伏地颤抖,不敢接话。

桓嶷叹了一口气:“起来吧。都小心些。”

王才人和李才人,桓嶷一点也不担心,怀孕了得先能生得出来,生下来还得能养活,日子还长着呢,怕什么?宫里夭折的孩子也不少了,王才人要兴起什么心思,现在还嫌太早,一个太子何必没事先挑宫妃当对手?不嫌寒碜吗?

“好了,将信发往楣州。让信使在楣州多留几日,取了三姨的回信再来。唔,库里挑几样礼物,贺三姨收了一个义女。”

“是。”

东宫的信使与大长公主的信使同时到来,萧度拿到了信就愁了萧促是萧司空的堂弟,他的女儿要做楚王妃了,萧度于情于理都要送个礼物。楣州能拿得出手的礼物,之前他没想到,现在入得法眼的只有一样羽毛裙。

第121章 新出后辈

翻过来覆过去地转了几个主意, 萧度还是硬着头皮去见梁玉。

他生在这世间最显赫的家族, 所见所享皆是顶尖的富贵, 寻常的物件入不了他的法眼。让他换样次一点的, 他心里过不去这个坎。摸摸烧得发烫的脸颊, 萧度笑容极苦。【她愿意匀一件给我,已是不计前嫌。如今再去多讨,这个……】

咬咬牙, 萧度终于无师自通地学会了一项技能不要脸。

袁府很欢迎他来!

萧度再不过来,袁先就得被派过去了。

当萧府的管家往县衙递了一张名帖的时候, 他们受到了热情的欢迎。主仆二人佯装无事发生,萧度先去拜见太夫人。刘夫人笑道:“正在说萧郎呢,原打算叫阿先明日去请萧郎过来的。”

萧度精神一振,以为袁府若有事让他做,他也算有来有往还了几分人情了,忙问:“不知太夫人有何吩咐?”

刘夫人笑道:“谈什么吩咐?你们年轻人的事情,让叔玉与你说吧。”

萧度头皮发麻, 低头看自己的下摆,口里问道:“不知三娘有什么……”

【这样儿怪有趣的,】梁玉直想笑,【当初他指点江山那股劲儿,没想到竟然还留有几分天真。】

凡事留一线, 日后好相见。不是亮菜刀的时候, 就得客气些, 梁玉也不拿乔, 主动说:“司马来得巧,正想请司马来挑选,看大长公主殿下喜欢哪件呢。安儿,都取了来,请司马自取。”

萧度红着脸,清清嗓子:“这个,还有一事相烦。”

梁玉道:“您说。”

“楚王殿下新娶的王妃是我族妹,这个,这个,咳咳,可否再匀一件给我?”他想了又想,还是只有这样的礼物合适。

梁玉痛快地答应了:“好!”

萧度愕然:“两件了。”

“对呀,我正好有。”

“你不留着,抑或送人吗?”

梁玉鬼话说得特别溜,笑道:“谁穿不是穿呢?我们全家上京的时候,一路蒙您照顾,这份恩情我一直都是记得的。还请不要与我客气。”

萧度感愧地道:“三娘气度,丈夫不如。”【接梁氏入京的情景仿佛还在昨天,她却已与当日有霄壤之别。我却依旧浮躁不安,真是愧对父母。】

梁玉捧着脸道:“再夸下去,我就要飞上天啦。哎,来了!你慢慢看。”萧度脸上的温度没褪,慢慢看几件裙子,梁玉就与他闲聊,问他京里的消息。萧度也顺口回答,戒心放到很低:“是有几件事情,王才人……”

梁玉脸上的笑容一直没断,心里把桓嶷骂了个狗血淋头:【这些事都瞒着我,就说自己吃得好、睡得好!真是长大了!搁村里就该套个麻袋打一顿!】骂完桓嶷又觉得桓琚的情况不大对,桓琚一个皇帝,有几个后宫很正常。他纳后宫又不是为了陪着他读佛经,弄出孩子来也正常。但是先给自己选后宫,后给弟弟娶老婆,不应该把太子给忘了呀。

梁玉道:“那三郎呢?”

萧度将一件裙子放下,慢慢地说:“家母向圣人说,萧氏贤淑,圣人就为楚王求娶了她。”一句话,听的人都明白,大长公主本意是给太子当个媒人,把萧氏推荐成个太子妃的。名门萧氏的女儿,父亲在朝为官。从桓琚的心意来推测,这个姑娘的爹官位也不算很高,权力也不很大,不用担心再有杜庶人的情况发生。谁知道桓琚不按牌理出牌,让所有人都跌了下巴。

萧度又解释说:“三娘也不必为太子担心,圣人一意要栽培他,必然会有一个妥善的安排的。”几年前他还敢说得更露骨一点,受过教训之后就谨慎了,不敢认为自己能将皇帝看得透,也不认为皇帝就得按着他的想法来了。

“是,”梁玉笑笑,“我只管准备贺礼就行啦。”

萧度又说:“王才人也不必担心的,圣人不是色令智昏的人,且太子一向谨慎,并无大错。唉,太子毕竟是太子,小小年纪,看得比我们明白的,他这样就很妥当。”以前是觉得太子不大顶事儿,恨太子不能英明神武地站出来。这几年越发明白,这样的太子才是安全的。

梁玉道:“我也不担心这个,他只管孝敬圣人,做人的要求他就做到一半了。您怎么不看了?”

萧度指了两件道:“就这件吧,我可将最好的两件挑走了。”

梁玉大吃一惊:“我看它们都差不多,你怎么会挑的?”

因为见过的好东西多嘛!萧度笑笑:“我也不大懂,就看它们哪件与家母穿的差不多,也就知道了。”

梁玉:……

萧度满载而归,梁玉也不算没有收获,两人客气了一回,梁玉又让袁先去“代我送一送你萧世伯。”

“萧世伯”又有所感悟,对袁世侄格外的慈祥。刘、杨二位夫人对梁玉也非常的满意,杨夫人道:“圣人也要守礼法的,叔玉你不必为东宫担心。他不告诉这些事便是不觉得这事有什么值得担心的,不愿你多想,你该领他这份情才是。”

梁玉笑道:“这是当然。要不怎么还是才人呢?”皇帝但凡喜爱重视一个人,必得给这个高官厚禄、名位尊严。比如凌贤妃,乐户怎么了?照样是贤妃。

刘夫人道:“你看得明白就好。”

梁玉笑道:“是。对了,三郎既说收留美娘没有关系,我想在年前就将这事办完了,与她一同过个年,不然她一个人在那府里也怪孤单的。”

刘夫人道:“好!我让鱼娘帮你。”

鱼娘是刘夫人陪嫁心腹的女儿,如今也在刘夫人面前伺候,她娘生她的那天正值刘夫人赏了心腹一对双鱼佩,女儿生下来就叫了鱼娘。

梁玉道:“求之不得!再请您示下,好叫阿蛮跟她学一学。”

刘夫人笑道:“这有什么?想学就学。”

“嗳,那我可就去啦。”

有了鱼娘的帮忙,从没办过这种仪式的梁玉也将收义女的仪式办得似模似样。

梁玉在县衙外面有宅子,只是大家有志一同把这事给忽略了,谁都没想起来请她从县衙里滚蛋。收义女的仪式却是在这所宅子里举行的,梁玉坐了主位,无论两位夫人还是萧度等人都只是观礼的宾客。

美娘的心情是复杂的,她知道这样对她好,一朝斩断与前面十几年的联系,对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也是巨大的压力。因为叔叔杨信死了还不到一年,这样的“喜事”美娘还能穿红着绿,是一身素雅的衣裙。衣料都是梁玉从京城送来的料子里挑出来,由裁缝和绣娘细心裁剪缝制的。式样也不是楣州这里的改良、混搭,而是规规矩矩的京城样式。

她年纪还小,挽不了太复杂的发髻,只梳了简单的双髻。在王大娘子的引导下,对梁玉行了礼,奉酒,梁玉给她纺轮。改个口,再认一回亲,礼仪就算完成了。【1】

宾客们各有礼送,桓嶷所赐之物也都转交给了美娘。直到此时,美娘心中一块大石方才落地:【既然皇太子赞同了,这件事情也就算定了吧?娘子虽然重信义,但事情总有意外,只有朝廷给了保证,才能算是尘埃落定。】

久违的舒展的心情回来了,美娘欢喜地往梁玉身侧一站:【以后就是新的开始了。】

因为认了一个义女,又在县衙里住,今年的新年,梁玉在楣州过得比去年要热闹许多。除夕夜,一同守岁,吕娘子看着美娘在梁玉身边,袁先在袁樵身边,咬咬地与梁玉咬耳朵:“儿女双全了。”

梁玉“噗”一声笑了出来,嗔道:“吕师真会拿我打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