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世的种种情形陡然涌出,从相识到怀恨,如荒芜错杂的梦境,琳琅心跳急剧,一瞬间有无数的情绪涌起,她有些站不稳的靠在墙壁。

这个人…她曾捧着炙热的真心去爱他,却最终恨入骨髓。那固然是因为他对付贺家的手段太过冷血狠厉,也许还掺杂着少女旧情破灭后的不甘和悔恨吧?琳琅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滋味,只管将那门框愈抓愈紧,直到身后的婆子凑过来道:“姑娘当心门口着凉。”

琳琅恍然惊觉,触到滚烫的铁板一样缩手退后,脸色苍白。

婆子惊呼一声道:“姑娘你这是怎么了?怎么额头这么多汗?”她的咋呼引来了贺文湛,他意外的蹲身看着琳琅,见小姑娘额头缀汗,脸上似有痛苦,诧异道:“铃铛儿,怎么了?”

“爹!”太多的情绪压在胸口,琳琅没法去宣泄梳理,忽然扑过去紧紧搂着贺文湛的脖子。

她的娘亲还在,父亲也在,并没有绝望自尽于牢狱,如今的圆满幸福是真实可触碰的。那些噩梦她不敢再想,只是大口的喘气,仿佛梦魇初醒。

其实琳琅重生之后也曾想过与这位故人重逢会是怎样的场景,她会是怎样的情绪,那定是在烟雨水色的温软江南,她必是满腔愤恨。可事到临头,全然不是那么回事。

朱成钰仓促出现,叫她猝不及防,甚至有些震惊。一直没有深思的某个问题猛然清晰无比的跃上心间——天下终会大乱,朱家依旧虎视眈眈,到时将是谁主沉浮?王朝更替天下易主,非她一介女子所能左右,如果这一世还是朱家得势,那么保皇的贺家会是怎样的下场?

琳琅不敢深想,她只知道,不管怎样,她不能让贺家沦为阶下囚。

哪怕她现下只是个十岁的小姑娘,也可以尽力去筹谋,万不能让悲剧重演!

贺文湛对着女儿这样反常的表现,一时诧异,轻拍着她的背道:“铃铛儿是怎么了?”

琳琅只是摇着头不说话,猛然听见有极轻微的脚步声靠近门口,慌忙站直了身子,门外已经响起了张妈妈的声音,“四爷,三爷回来了,还带了客人来拜会,老爷叫你过去。”

贺文涛一怔之下大喜,忙道:“这么快!我这就过去!”看了琳琅一眼,终究不放心,“铃铛儿先回院里用午饭,爹爹忙完了就去看你。”

琳琅强自镇定心绪,冲他笑了笑道:“爹爹放心去忙吧,我没事的。”说着偏头向旁边的婆子道:“咱们回去!”

撑着伞匆匆回到兰陵院,秦氏已经叫人做好了饭,见琳琅独自回来,秦氏自然是意外的,“你爹爹呢?”

“三伯回来了,爹爹在老太爷书房和他说话呢。”琳琅刚才情绪波动,这会儿瞧着秦氏时愈发觉得要珍惜这时光,便凑过去贴在她的小腹,觉得甜蜜难得,“小弟弟听话么?”

“乖得很。”秦氏拉她坐下来,便叫人布菜。她如今的身孕已经是四个月了,虽然还不是很显身子,脸色却是愈来愈好,身材丰润不说,皮肤比往常格外柔润滑腻,愈发显出美妇韵味。

寻常魏妈妈说起来,也觉得难得,“郎中说夫人腹中的应该是个小公子,可瞧夫人这气色,又像是怀着位姑娘,才能把夫人将养得这样好。”

这种时候秦氏通常只是笑笑,“是男是女有什么打紧,郎中说是个小公子,不过是哄四爷高兴罢了。”她会低头摸着小腹,满脸的慈爱,“其实我更想要个女儿,跟咱们铃铛一样贴心。”

魏妈妈便陪着笑,不再多提。

这府里统共就这么几位主子,秦氏有了身孕,其实也有无数眼睛盯着。大房和二房、三房枝繁叶茂,唯独四房人丁冷落,如今就琳琅一个女儿,秦氏嫁进来十多年,早年和贺文湛的别扭人尽皆知,而今膝下无子,在众人看来终究欠缺。

尤其老夫人那里,眼巴巴的瞅着四房,若秦氏这一胎是个女儿,恐怕又要以无子为由,变着法儿往四房塞人了。

琳琅舀着青笋莲叶汤,白瓷勺里碧绿笋,清爽又悦目。她不在乎是弟弟还是妹妹,只盼着秦氏顺利诞下孩子,兰陵院里和乐安好就成。至于老夫人那点闹腾,和生死安危比起来,实在不值一提。

娘儿两个用了饭,因为外面下雨就免了往常的散步消食,难得秦氏心情不错,便叫画扇和锦绣伺候笔墨,秦氏指点琳琅练字。

贺文湛归来已是后晌,他是冒着细雨走来的,显然是记挂着女儿。见了琳琅安然无恙的在那里练字,瞧着妻女和美,不由带出笑意,静悄悄的走过来看了会儿,道:“铃铛儿的字突飞猛进,看来最近是下了功夫。”

琳琅仰头看她,得意笑道:“那当然。”旁边秦氏便问道:“三哥那边都安顿下了?”

“往双瑞堂去了,今晚他有应酬,明天怕会家宴,二哥二嫂都来。”他的言喻自明,秦氏闻言点了点头,琳琅便问道:“爹爹,我瞧三伯带了个少年过来,那是谁呀?”

提出分家

贺文湛这也是头一次见朱成钰,听了琳琅问,便道:“那是江南三州节度史朱墉家的二公子,叫朱成钰。”

琳琅“唔”了一声,偏头问道:“咱们家以前跟朱家没来往呀,他来做什么?”

贺文湛便笑着抚她的头发,“他是你三伯在路上碰见的,正好救了你三伯的性命就一路同行,他们在京城的住处还没收拾出来,就先在这里住一晚。说是先代朱墉拜望老太爷,等朱墉到了京城,再来亲自拜会。”

琳琅听了不再多问,心里却是嗤笑。朱家的手段还是那样,但凡想攀有名望的前辈,都要派出朱成钰打头阵。朱成钰很能装模作样的讨老人家欢心,又还是个少年的身份,先铺垫好由头,朱墉出马时就不显突兀了。

关于朱家的事千头万绪,是时候好好琢磨琢磨了!

次日果然办起了家宴,因是夏末秋初,后园里景致好,便安排在那里。

贺文清虽是庶子,到底有出息挣了功名,他难得回京一趟,老太爷自然高兴。外面祖孙三代的男丁摆开宴席,拿十八扇山水屏风隔出的内厅里便是女眷了。

其实女眷也就是那些人,老夫人和大房的几位都是如常,三夫人因为贺文清到来而高兴,比寻常喜气了许多,就连贺珊瑚都不似平实少言寡语,难得的笑脸鲜衣,露出花样年华该有的气息。贺文清带来的那位窈窕妇人是他随行的妾室,姓柳名嫣,据说是当地一位落魄秀才的闺女,恭恭敬敬的侍候着,倒不突兀。

二房母女自打禁足后极少出门,就连贺卫琨的妻子安氏都不怎么出现,这回二夫人带着贺瑾瑜出来,因有老太爷先前的休妻命令在,娘儿两个的脸色都不怎么好。

琳琅也是许久没见贺瑾瑜了,上回还是她从拱门里面冲出来,拿着银针想划花她的脸,心绪激烈而气势汹汹。经这许多天的禁足,她变了许多,不再如从前那般热情好动,整个人仿佛沉甸了许多,不怎么开口说话,行动规矩疏离,眼神有些空茫。

毕竟是从小玩到大的堂姐,琳琅见惯了浓烈如月季的贺瑾瑜,这会儿看她形容消瘦,竟隐隐生出些同情。

易地而处,贺瑾瑜芳心错付、行止踏错未嫁先孕,接着被逼落胎禁足思过,那个男子别说担当,就连面都没露过,怎么说都是可怜。若她没有迁怒在秦氏头上,谋算着害秦氏的性命,琳琅还能真心去安慰一番。

琳琅刚刚重活的时候怀着前世的刻骨仇怨,加之二房欲图加害秦氏,一怒之下就将贺瑾瑜的身孕抖了出来,这会儿想起来,倒是叹了口气。

姐妹几个是围坐在一桌的,琳琅原本正和贺璇玑说话呢,见贺瑾瑜走来,难免起身招呼。贺玲珑姐妹俩满怀好奇的打量着贺瑾瑜,倒是贺璇玑伸出手去扶了她一把道:“身子这么弱,快来坐着。”

琳琅晓得贺璇玑的心性,恩怨分明,做事总留有余地。羊花藤的事情都落在二夫人头上,贺璇玑对贺瑾瑜却是真的同情,吩咐丫鬟倒了热茶过来,关心道:“二妹妹的病都好了么?”

贺瑾瑜显然有些诧异,抬头看了贺璇玑一眼,仿佛尴尬,又仿佛感激,随即道:“慢慢将养着总会好的,谢谢姐姐记挂。”她的眼神轻飘飘的扫过琳琅,在贺玲珑的脸上停了片刻,却是什么话都没说,低头喝茶去了。

贺玲珑以前跟贺瑾瑜说亲道热的,这会儿却也不像以前那么亲近了,虽也凑过去关心,到底透着客气。而贺瑾瑜的态度,除了最初对贺璇玑的感激一瞥,到后面就全然是冷落客气了。

琳琅瞧着贺瑾瑜的神情,心里感慨,豆蔻年华遇到这样冷情没有担当的男子,叫她一人承受所有的屈辱和苦痛,应该是着实令她灰心的。渐渐觉出些伤感,琳琅舀了汤递过去道:“二姐姐病着,多吃点东西补补。”对面贺瑾瑜看了她一眼,轻飘飘的道:“谢谢六妹妹。”

然后就没有了下文。

琳琅也不多牵扯,转头跟贺珊瑚说话。

她们这一桌气氛微妙,隔壁也是如此。二夫人先是因为贺瑾瑜的事情闭门思过,后面又被勒令休妻,这会儿贺文涛虽还没写休书,这事儿却是传遍了的。如今举家女眷聚在一起,二夫人任是再厚的脸皮,都觉得羞愧尴尬。

倒是老夫人有意照拂,拉着她问长问短,关心备至。

宴厅附近亭台水榭相连,大夫人特地请了戏班子过来凑趣,倒也喜庆热闹。酒过三巡,气氛有些冷淡,大夫人便着人拿来小鼓花枝,想来个击鼓传花取乐。

这头正忙着呢,忽听外面传来碗盏碎裂的声音,老夫人忙派人去看,小丫鬟片刻即回,回道:“外面二老爷喝了酒,跟老太爷闹起来了。”

这消息吓了老夫人一跳,忙叫人都停下来,她扶着金燕儿的手要往前面去。

这一停下,屏风外的声音便清晰传了过来,就听二老爷带着酒意含糊的道:“…慧娘她嫁给我这么多年,如今连儿媳都有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如何能休她,父亲…请你收回成命吧!”他嗓门不低,带着些微哀求的意思,琳琅扫一眼二夫人,就见她红着眼眶,正拿帕子拭泪。

外面老太爷不为所动,老夫人也绕过屏风,求情道:“难得一家子聚在一处,和和气气的多好,老爷不看老二的面子,也看看琨儿兄妹呀。至不济,也看看我吧!”她上了年纪的人,说到最后动情,竟也哭了起来,一面又目示贺文涛,想叫他服软迂回。

哪知贺文涛梗着个脖子,死不认错,只说二夫人生儿育女劳苦功高,绝不能休弃。老太爷愈发心烦,怒声道:“我贺家以诗书礼仪传家,留下那恶妇,总叫家宅不宁。”瞧着老夫人这胡搅蛮缠护短的样子,愈发气不打一处来。

当年几个儿子陆续长成时,正是贺知秋仕途顺利公务繁忙时,因贺文瀚是长子,他才留心撮合,娶了大夫人这个名门闺秀。至于次子贺文涛,原本他就不如贺文瀚有出息,况又不是长子,贺知秋便将婚事全权交给了老夫人。

那会儿老夫人娘家已日渐败落起来,她有意照拂娘家侄女,况觉得大夫人不好拿捏,便将二夫人安氏娶进门来,有点培植臂膀的意思。

贺知秋当时对老夫人还比较放心,也未深究二夫人的底细,后来隐约听说二夫人在闺中时就泼辣不省事,出过两件上不得台面的事情,就有了点成见。

这么多年下来,二夫人的种种行径老太爷是看在眼里的,虽然看不上,却也不好插手。谁知近来先后闹出贺瑾瑜行事不正,江氏和秦氏被人加害之事,老太爷的怒火是彻底被点燃了!

养女不教本就是大罪了,谁料二夫人竟还心怀不轨,欲图加害妯娌长孙?大夫人的娘家和亲戚大多位高权重,秦氏的父亲是一方大员且与他私教交至深,若真闹出事来,对贺文瀚和贺文湛的影响不可小觑!如此种种,老太爷对这位二儿媳是半点都忍不下去了。

而今阖府家宴,贺文涛却酒后昏了头提起这茬,老太爷既气二夫人的行径,又恼贺文涛没个主见,被一介妇人玩弄于股掌,拍案哼了一声,怒气未平。

二老爷是个软耳朵的人,早年听了二夫人的挑唆,把一位姨娘和庶女赶到庄子上去住,叫那双母女命丧黄泉时都不曾心软,这些年里对二夫人可谓言听计从。这会儿见老太爷盛怒,便脱口道:“父亲既然觉得慧娘不贤,执意要让她出了贺府,不如连儿子也一并赶出去吧。”

此言一出,老太爷瞬时惊愕,贺文涛这是要分家了?就连旁边哭得正伤心的老夫人都停了下来,有些不可置信,“老二你说什么!”

贺文涛反倒是坦然了,“家里出了这些事,儿子也没脸待着了,不如就让我们夫妻搬出去吧,也免得给父母亲添堵。”

外面鸦雀无声,内厅也是如此。大夫人和秦氏面面相觑,贺璇玑面露惊讶,贺瑾瑜却是若无其事的喝茶,仿佛早就有此预料。再看二夫人,虽然依旧拿着帕子拭泪,却已不是方才的哀戚容色了。

所以…琳琅蓦然反应过来,贺文涛这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有此心了?

挑着这样的时机说出来,依老太爷的脾性,要么听人劝解退一步,要么就允了他的请求分家,大有箭在弦上之势。

若果真如此,琳琅倒不得不佩服二夫人了,能将贺文涛拿捏得如此言听计从,也算是个本事了!

安静了半晌,外面传来老太爷冰寒低沉的声音,“那就搬出去!”旁边贺文瀚等人劝了几句,奈何那一对父子都死拗,老夫人说话已然没了半点用处,大夫人对此更是无可置喙,况且府里大事全都是贺老太爷说了算,他执意如此,那就是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一场家宴不欢而散,琳琅跟着贺文湛和秦氏回到兰陵院的时候,手心里还捏着把汗。

刚才宴散时那阵势实在是吓人,就连大夫人都如履薄冰,她们一众小辈更是连呼吸都恨不得屏住。琳琅还记得离开时老夫人那张惨白的脸,她大概不会料到,费心寻来了一个崔莺,引出了却是这样的结果。更不会料到,苦心巴力偏疼着的二房,到头来会给她这样的答案。

各得其所

第二天一早往庆远堂去问安,就听老夫人患病卧床了,几个人往内室去瞧,便见她阖目沉睡,脸色奇差。儿媳、孙媳和孙女围进去探望,因怕打搅她歇息,早早就退出去了。

大夫人安排人伺候在侧,她和秦氏不敢怠慢,叫几个姑娘先回去,她俩带着孙媳妇们守在旁边。

琳琅跟着贺璇玑往清秋院去,因贺璇玑八月里出嫁,姐妹俩在一起的时日也不多了,这会儿格外亲密,能多黏会儿自然要多黏着。

远远的瞧见贺卫琨自回廊走过,琳琅道:“大姐姐,咱们…真的要分家了?”虽说对二房怀有恨意,但琳琅当初打算的是借老太爷的手责罚二房,让二夫人闹腾不起来,好教秦氏和江氏顺利诞下胎儿,谁知峰回路转,二房竟提出了分家的请求,却是她始料未及。

贺璇玑罕见的叹了口气道:“昨晚父亲整宿没睡,今早就往老太爷的书房去了,想必是去商议这事儿。四叔也去了吧?”

“一早就去了。”琳琅咬了咬唇,“昨晚二伯说的突然,老太爷肯定是气坏了才答应的。”父亲尚在,儿孙却提出要分家,这在诗书礼仪的贺家来说,实在是件丢人的事。

“二夫人早就有这个心了。”贺璇玑倒是看得开,“搬出府去她就当家做主,正好有这个由头,何乐而不为呢。”

姐妹俩比旁人亲近,议论起这些时也不太遮掩,琳琅到底不敢苟同,“她是自在了,老太爷和大伯他们怎么办呢。”这一分家,京城多少双眼睛都得盯过来,谁知道会生出怎样的闲话?家里人走出去,若真有人拿这个来嘲笑,脸上毕竟不好看。

可这样的大家庭,若是齐心协力倒也罢了,最怕的就是兄弟间离心离德。贺老太爷毕竟是个读书清贵之人,眼睛里揉不了大沙粒,与其各怀鬼胎的拘在一处,倒还真不如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这些事情她俩晓得,老太爷他们自然更透彻。虽然闹到了这步田地,毕竟父子亲情尚在,又不是反目成仇不相往来,二老爷酒后清醒,早晨便跪着跟老太爷请了罪。不过休妻的事情上都不肯退让半步,二房还是得搬出去。

贺府外隔着葫芦巷是个三进的大院子,原来住的是工部侍郎,正巧两月前外任兖州举家搬迁,就将那院子空了出来。贺家出了笔银子买下宅院,不过两三天的功夫就拾掇出来,二老爷便带着一家几口搬了出去。

这一搬,除了日用起居之物可以随身带出去外,家具仆从样样都要添置。二老爷官位不高俸禄有限,二夫人出嫁时家道败落嫁妆也不多,拖家带口的搬过去,老太爷也不忍心叫儿孙们受苦的。

所幸大房和四房底子丰厚,三老爷又极有气性,已在南边置了不薄的产业,几个人一商量,便将贺家在京里的几处产业划到了二房名下。

这么清清楚楚的划开,倒叫二老爷有些惭愧惆怅,虽说都是亲兄弟,住在一处和分居的差别却不小。贺文涛自己没什么大本事,平时靠着大老爷帮衬,又凭着贺文湛的名气混到文人的圈子里去,在贺府做他的富贵闲人,这一分开,兄弟间到底生了隔阂,往后如何还不好说。

不过二夫人可不在乎这些,一摞摞的账本送到跟前,简直喜得她手舞足蹈。以前她虽有老夫人疼爱,但有能干的大夫人压着,总是束手束脚不自在,这回由自己管起家业田产,只觉前途陡然光明起来。

出了贺府,老太爷等闲也不会过问内事了,二夫人当即解了贺瑾瑜的禁足,允她等风头过去便自由出入。

见着了如花似玉的女儿,二夫人后知后觉的想起来了,贺瑾瑜的婚事还没定呢!之前她是贺府的千金,仗着贺知秋和贺文瀚的身份,寻常跟着大夫人出去拜访会客,也算有点地位身家,如今脱离了贺府,似乎不再那么便宜了?

不过这么点问题进不到二夫人心里去,依旧高高兴兴的清点家产去了。

贺府里因为老夫人病着,老太爷的身子骨也欠佳,加之二房搬出去后院子要清理,倒是一团忙碌。

秦氏在婆母跟前伺候了半晌,回到兰陵院的时候也有些累了,就歪在芭蕉下乘凉。

贺文湛去了衙署,这会儿院里就她和琳琅娘儿两个。琳琅在最初的感慨过后,这会儿也高兴起来,猫儿一样贴在秦氏身边,絮絮的问着,“老夫人的病还没好么?我瞧庆远堂里满满的都是汤药味儿,怎么不见半点起色?”

“她那是心病,哪是汤药能治好的。”秦氏难得的说起闲话,“昨儿听了件事情,倒是好笑得很。二房提出分家时把老夫人气得不轻,可前儿你二伯母往庆远堂走了一趟,你猜怎么着?老太太竟拿了好些体己给她,说是贴补家用。”

“老太爷不是已经划了好些田产过去么,还需要贴补?”

“你二伯母嘴皮子厉害,这些年哄得老夫人高兴,前儿也不知道是灌了什么迷魂汤,老夫人便乐呵呵的给了。结果昨天回过味儿来,又心疼得不行,这不病势又沉重了。”

琳琅听了噗嗤一笑,觉得这对姑侄可真是有趣。

秦氏拿这当个笑话说了,笑过之后便也不再提。她倒是不在乎什么田产体己,说起身家来,整个贺府里最有钱的女眷恐怕就是她了。

江南富庶天下皆知,秦家在江南延绵数代,几任高官下来,到了琳琅外祖头上,掌管着一方政事,加上数代积累,富贵权势逼人。秦氏陪嫁的田产铺子若换成银钱,可比大夫人丰厚得多了,不过是没有侯门出身尊贵,背后势力也不似大夫人那般盘根错节罢了。

娘儿两个在芭蕉下消磨了整个后晌,琳琅先前从书馆借来的书都已看完,次日同大夫人说了一声,便在杨妈妈和锦绣的陪同下往书馆去了。

赶着约定好的时辰到了朱雀街上的纸笔铺子,果然裴明溪已经在里面等着了,锦绣进去请她,裴明溪当即带着随身丫鬟走出来,上了琳琅的马车。

今日之事,去书馆只是其次,更重要的却是为了南山书院的品画会。这品画所用的画作全是出自南山书院的学子之手,每季品玩一次,京城男女老少但凡有兴致,皆可去观玩。琳琅为着这个已经打点好一阵子了,今儿出门,既兴奋又期待。

到了丽正书馆寻摸了些有趣的书,琳琅也顾不得借了,叫锦绣逐一记在纸上,安排人去书肆采买,连同裴明溪的那份也一起办了,她们两个出了书馆,直奔南山书院去了。

书院为了让学子们安心读书,寻常不许闲人进去,这品画会自然没办法用书院现成的场地。这也不是什么难事,南山书院里多的事贵门富户的公子哥儿,书画之道又是至高的雅事,早就有人出了银子,在书院附近选好地方,建了个品画苑。

二三十间屋子连成半月形状,中间不并不隔断,只以精心雕刻的柱梁支撑,外围是实打实的墙壁,里侧却是精雕细镂的门板窗扇。这门板窗扇也有讲究,门板上镂刻的是历代有名的画作故事,窗扇能灵活拆卸,上面镂刻的却是历年来南山书院众学子的画作,每年一换。

月牙围着中间一湾水塘,里面莲花清濯,红鱼嬉戏,点缀着几处水榭楼台,水对面千万竿翠竹掩映,清幽宜人。

这会儿品画苑里早已观客云集,因是个不限男女的雅事,有不少女儿家慕名乘车前来,外面宝马雕车排着长队,走过其间,香风阵阵。也是为此,渐渐养出了品画定情的风气,一则姑娘们看上画作,与作画之人看对了眼或许能成就良缘,再则有胆大率性的儿郎或是姑娘在这柳原水畔露个风姿,也许就能定下一颗芳心。

琳琅虽不是来品画定情的,却也极爱这样的热闹,瞧着花红柳绿莺莺燕燕,心头便暖融融的。

她和裴明溪携手往里走,倒也碰见了几个熟人。有跟裴明岚相熟的,难免要询问一句裴明岚为何没来——她是极爱凑这种热闹的。裴明溪便会回答道:“姐姐这些天卧病在家呢。”

裴明岚在碧纹湖畔骑马的时候摔伤了腿,要在家里静养两个月,这是琳琅今儿才从裴明溪口中得知的。想起自己险些溺毙在水里,再想想那蹊跷的出事地点,琳琅用手指头都能猜到这是谁的杰作。

她也没觉得意外,是裴明岚无端招惹她在先,险些害了她的性命,以徐湘的性子,没要她半条小命算是好的了。

两个人往里走去,水塘边站了不少丽人,书院的学子们则多在窗边临水站着。隔着一湾水塘展示自身风姿,尽观佳人窈窕,是少年人独有的心思,羞涩隐秘而懵懂甜美。

琳琅目光迅速扫过,一眼就瞧见了徐朗。他生得高挑修长,加上军中历练出的那份气势,任何时候都是鹤立鸡群。几乎是在同时,徐朗也瞧见了她,他同身旁的少年说了几句,便往琳琅走过来。

僻巷生变

琳琅自上次一别,也是许久没见徐朗了。这等场合下无需避讳,她便将裴明溪介绍给他,补充道:“明溪是我的好朋友!”

徐朗虽瞧不上裴明岚,但琳琅与裴明溪交好,他也没什么成见。不过他在外人面前的性子偏于冷肃,因此对裴明溪的态度也只寥寥。琳琅又问道:“徐二哥,拜托你的事都办好了么?”

“跟我来瞧瞧。”徐朗带着她和裴明溪往里走,画厅这会儿还未开门,他绕到侧面去,开了一扇不起眼的小门,入内便是阔朗宽敞的画厅。上百幅画作沿墙挂着,装裱十分精心,往里走了二三十步,琳琅一眼就瞧见了熟悉的画作。这位置还算显眼,况旁边摆着几盆苍翠的矮松,与画面上的秋山景色相应。

琳琅当即将徐朗重重谢了几句,徐朗便道:“满意了?”

琳琅使劲点头,转眼看裴明溪,就见她眼中盈满笑意,是极少露出的自信满满。琳琅为她感到高兴,扭头见徐朗正似笑非笑的看着她,两人相处多年也算有些默契,她当即道:“前儿三伯回来,送了我一把古扇…”

徐朗意料之外的打断了她,“扇子我已经很多了。”琳琅一时没明白过来,就见他躬身,贴在她耳边道:“妹妹不如绣个香囊给我,就用上次晾的优昙花?”

这是几个意思?琳琅瞬时就懵了。

扭头看了裴明溪一眼,那位已经犯了画痴,站在一副画前看呆了。琳琅再看徐朗,他微微躬着身子,脸上一本正经,仿佛在说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可是送荷包…且不说琳琅早已活了一世,就算她是个真正的十岁小姑娘,也知道那是什么寓意。

她当即拒绝,“我针线差,做不来这些东西的。”

“那…”徐朗瞅一眼满墙的画作,有些惋惜的语气,“下回品画会,恐怕我不能来了。”

他威胁的意思如此明显,琳琅倒被他气笑了。要说徐朗幼稚吧,他大多数时候行事端重老练,比贺卫玠差不了多少,可要说他老成持重吧,如今这又算是怎么回事?哄骗小姑娘给他做香囊,还语带威胁?

琳琅输在十岁小姑娘的身份上,心里迅速的权衡着。她想帮裴明溪步入画院,或者退而求其次,以画谋生,这南山书院的品画会是最佳的时机,而能在这里插得上手,又能放心让她托付的,除了徐朗还真是没有旁人。

这么一想,琳琅当即答应了,“徐二哥不嫌粗笨就是了。”

“哪里,六妹妹总不会比湘儿做的差。”

琳琅便笑道:“这话我告诉徐姐姐,看她不找你拼命。”徐湘在女工一道全无天赋,虽然学过两三年却没有半点进益,虽说她不在乎女工,但徐朗拿这件事嘲笑她的时候,总能点燃她的怒火。

徐朗笑了笑道:“带你的朋友走吧,待会就要开始了。”

三个人依旧从偏门退出去,没一会儿品画会开始,众人便入画厅观赏。这里挂出来的画作都是出自书院的学子,男女作画毕竟不同,裴明溪那一幅秋山图挂出来,与周围画作迥然有别。

其实比起有名师指点的这些学子来,裴明溪的画艺算不上出彩,不过她对此道独具天赋,那幅画技艺未必出彩,胜在意境,丝毫不逊色。前来赏画的男女慢慢品玩,看到秋山图时难免诧异,纷纷议论为何会有女子的画作在这里,继而打听这画作的主人,却无人知晓。

这等奇事自然引起众人注意,就连今年画赛的魁首钱淮安和魏宗渊都在那里驻足,评点一番。画上没有明显的落款,只有角落里一朵嫣红梅花或可当作标记,叫人好奇。

这品画会不似画赛非要分出个等次,众人评赏一番也就完了。裴明溪的画作出现在这里,虽算不上轰动,却也叫人牢牢记住了那朵梅花,和画里蕴藏的天然清丽风骨。

这效果让琳琅很满意。裴明溪才十二岁,后面的路还远着呢,一步步来就是了。裴明溪身份尴尬,如今的成就全靠自学磨练,想要成大器,终究还得找个好的师父指点。这件事,裴御史是指望不上了。

品画会结束时天色尚早,琳琅难得出来一趟,自然想多玩一玩。

京城外名山胜水不少,比如去书院两三里就有一处出名的瀑布,不过这回她出门时身边只有杨妈妈和锦绣陪同,没有贺文湛或是贺卫玠带着,她自然不敢往那里乱跑。

两个人乘了马车依旧回城,却不回府,而是往丹棱巷去了。

那地方书肆多,又有各色奇巧的玩意儿,常去常新,琳琅出门时但凡有了空闲,总爱往那里去逛逛,选些时新有趣的东西。

进了宜秋门行过熙攘的长街,京城内道路四通八达,往丹棱巷的主路七弯八绕,想省时间还是得从那些僻静的民居小巷里抄近路。琳琅自然是不愿白费功夫的,况且因今日出城的人不少,主路上车马时而堵塞,她和裴明溪一拍即合,当即抄了近路。

京城里寸土寸金,街道两旁的建筑多是开阔宽敞,到了民居的小巷里,就是惜土如金了。朱门矮墙次第相连,这一带的房屋多是青砖砌就的两层阁楼,不乏匠人能干主家有钱,盖成三层的。

房屋一高,就显得丈宽的小巷愈发狭窄。马车轱辘碾过生了青苔的石板,琳琅和裴明溪兴高采烈的说着今日的画会,猛然车子一顿,就听外面小厮道:“前面不知是哪个府上的车子,烦请让个道吧。”

对面没有声音,那小厮便道:“敢问对面是哪位,烦请让个道!”

琳琅觉得诧异,叫车门口的杨妈妈掀起帘子,就见对面停着辆宽大的马车,车帘低垂,赶车人垂眉顺目,仿若未闻。

其实小厮进巷子前是甄选过的,自然不会选太僻窄之处,怕的就是两车相逢让不过去。这条巷子不算窄,若是各走一边,全然无妨,可对面那辆车停在路中间,琳琅她们想过去,就得请他们让个道了。

那边久久不应,小厮就有些急了,开口催促。

对面的车厢里却突然传出个女子的低笑,接着道:“我已在此候了多时,姑娘可算是来了。”

这声音陌生之极,琳琅诧异,问道:“阁下是谁?”

“我受人所托,要送两样东西给姑娘,送完就走,姑娘何必问我是谁。”那女子的声音带着柔柔的笑意,叫琳琅愈发诧异。对面的车帘掀起,伸出一只纤细素手,朝那赶车人招了招,那小厮便从车里取了个红木雕漆的方盒子捧在手里。

这等情形委实有趣,那小厮走过来将盒子交在杨妈妈手里,琳琅扫了一眼,封得严严实实,也不知道里面装了什么。她又问道:“另一样是什么东西?”

“另外是要转达一句话,关于徐家。”那车帘掀起,从中走出为窈窕的女子。她穿着银红的对襟,脸上蒙着镂花面纱,云鬓高高堆起,看着甚为柔弱。

琳琅有些迟疑。那女子似乎看穿她的心思,笑道:“姑娘担心什么呢?你身边婆子丫鬟一堆,光天化日的,难道我还能把你怎么样?”说着就走到了两辆车的中间位置,气定神闲的站着。

巷子里一时安静。对方这样神神秘秘,琳琅的好奇心已经被勾起来了,看了看锦绣和赶车的小厮,再瞧瞧对面也就两个人,于是不再顾忌,大大方方的下了车,向那姑娘走去。

她这行径并非冒险,贺府毕竟是在官场里厮混的,秦氏能放心叫琳琅独自出门,是因为这小厮和锦绣都有功夫傍身,寻常有点风吹草动,这俩人也能护着琳琅。况且京城里有卫队巡逻,琳琅并不担心她能闹出什么大动静。

走到中间离那女子两步远,琳琅便问道:“说吧。”

“她说,最近天热,想送姑娘些清凉…”凉字还未出口,忽听顶上一声响动,便有一大桶水漫天漫地的泼了下来,将她和那女子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