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不是漠北的地盘,加上清瘦男子被捉后打草惊蛇,后面要查起来并非易事,目下还没有更多的结果。但此人出自朱家,这点确信无疑。

徐朗这回南下,明面上带着崔十三、段元杰、蔺通和易安四个人,随身的暗卫却也有三四个。当时逃跑的那俩山匪是徐朗故意放脱,派了两名暗卫尾随查探,那两人七弯八绕的一顿躲藏逃跑,最终却跑到了隔壁衍州的一处山头。

那地方距淮阳城有几百里的路,因为地方贫瘠些,这两年山匪闹得厉害。徐朗派人跟过去的那伙山匪在当地势力不小,聚集了不下千人在那里,这原也不奇怪,叫人意外的是,那些山匪虽然形貌粗陋,修山筑屋却有法度,其中人员往来,据说齐整严肃,比寻常的军队差不了多少。

山下原本是个采矿的地方,如今也都荒芜了,任匪类横行。

那两个山匪似乎并不属于那伙人,在门前被拦着盘问了许久,最后各自拿出个小小的令牌,才被人放进去。跟过去的两名暗卫觉得山里其实有不少古怪,只是不能孤身涉入打草惊蛇,便也作罢。

琳琅对这些不大通,听完了却也觉得奇怪。乱世之中的山匪很多,但很难有齐整严肃的阵仗,这地方却与别处不同,或许是跟军中有牵系?前世朱家能够迅速占领南方各处,靠的不止是手里的军队,恐怕这些流窜各处的山匪也都出了力吧?

乱世之中,对这些散落的匪类镇压未必有用,安抚收容有时却有奇效,朱家难道是已经有了此心?若真如此,那牵系可就大了。

单凭徐朗一人之力,轻易涉入其中就跟鸡蛋碰石头似的,恐怕到头来连怎么死的都没法知道。掌管衍州的节度使是出了名的缩头将军,否则也不会放任山匪横行,何况难保他跟朱家没有勾结,自然是不能指望的。

秦家虽然势大,但管的是民生民计,这等事上很难插手。若当真要查,恐怕也得上达天听才行,可那又谈何容易?且不论那木匠皇帝未必有能力查清此事,就是徐朗当真禀报上去,无凭无据的皇帝能轻易相信?

不由叹了口气。世道如此,皇帝若没有作为,臣子再怎么尽力都难阻颓势,更别说她一个闺中的小姑娘,就算想做点什么都是有心无力。

庆幸的是徐朗发现了这件事情,哪怕不能去深查,漠北军队有了准备,到时候也不至于被动了。

徐朗却没她这么多想头,毕竟不知道朱家会趁乱谋反的事情,如今也只是心里存了疑影儿,晓得自身力量有限,没打算深查。

琳琅却还是好奇,“那俩人身上有令牌,送到官府的那些人应该也有吧?”

“原本应该有,只是现在恐怕也没了。”

“为什么?”琳琅脱口问道,徐朗含笑瞧着她不说话,倒有点考她的意思。琳琅到底不是十岁的小姑娘,虽然对这些政客的手段不算狠清楚,却也能大概猜到,“如果这些人当真跟朱家有关,朱镛插手此事的时候,恐怕已经将牌子都毁了?”

“六妹妹果然冰雪聪明!”徐朗语带笑意,带着些微调侃的意思。

琳琅也不在意,皱着眉头道:“那可怎么办。”

“这事原本就查不出结果,否则朱夫人也不会这么明目张胆,官府那边定然查不出任何东西。”徐朗屈指扣着桌面,“不过能让你的舅父舅母心存疑虑,对朱家更增戒心,也是好事。”

琳琅有点振奋,也有点失望,趴在桌上喃喃道:“真头疼。”

“六妹妹。”徐朗忍不住伸手捋着她的额发,“这些事交给我就是了,你晓得其中利害就成,不用操心。”这样漂亮可人的小姑娘,原该无忧无虑的被宠着啊。

琳琅振作不起来,只管拈了蜜饯慢慢咬着。抱厦外传来崔十三有事禀报的声音,徐朗叫她先看风景,他出去一趟。

回来的时候琳琅已然趴在桌上睡着了,脑袋搁在胳膊上,也不怕压麻了。旁边就有小憩用的短榻,徐朗想了想,躬身将她抱起,想要挪过去。

小姑娘的娇躯入怀,他却舍不得放下了。她的脑袋这会儿就乖乖贴在他胸前,如同那天从百花山赶往淮阳城,是亲密无间的姿势。浓密的睫毛小扇般修长微翘,粉腮嫩唇,漂亮得不像话。

虽然琳琅每隔五日都来停云居诊病,徐朗还是觉得相处的时间实在太少。这会儿难得没有人,心里忽然生出贪恋,想要抱着她不松开,仿佛这亲昵的时间全都是偷来的,弥足珍贵。

在漠北的时候想着保卫家国,纵横沙场时豪气万丈,从未想过儿女私情。唯有对着她,柔柔软软的小姑娘触在心坎上,仿佛无形中牵了红线,让他流连呵宠。他想保卫这广袤的家园,更想保护这个娇嫩的小姑娘。

她渐渐的,成了他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鬼使神差的,徐朗低头,在那漂亮的脸蛋上亲了一下。

和想象中一样柔软。他微微勾唇。

小姑娘睡得很乖,睫毛颤了颤,呼吸匀称清浅。

快长大吧六妹妹,长大了我就娶你,一辈子护着你宠着你,再不叫你受委屈。心里倏然变得柔软,徐朗再次亲她的脸蛋,轻轻的停留,舍不得挪开。

忽然察觉有点不对劲,他眼角余光扫过,便见琳琅不知是何时睁开了眼,定定的将他看着。徐朗这是生平头一次亲姑娘,还是趁着人家睡着时偷亲,如今被抓了个现行,当即心里一慌,想要找个由头掩饰一下。但他怀里抱着人家小姑娘还偷亲,这个怎么都抵赖不掉,总不能说脸上沾了东西,他想用嘴唇蹭掉吧?

心里慌乱到了极致,却还是要故作镇定。实在想不出掩饰的话语,他只能闭嘴,手臂有些僵,这会儿竟觉得无所适从。

还是琳琅先开口,“徐二哥,你放我下来。”她的声音和往常的分别不大,意料之外的镇定。

徐朗仿佛找回了主心骨,当即道:“怕你压了胳膊,想让你到榻上睡着。”便挪步过去,将她轻轻放下。

琳琅“哦”了一声,抱膝坐在那里。她其实也没想到这情形,原本就睡得不沉,觉得脸上有些痒痒就睁开了眼,谁知道一眼就瞧见徐朗的脸近在眼前。一个少年郎偷亲小姑娘,这举动是什么意思她再清楚不过,瞬时有些懵了。

不过她终究是经历过一世的人,行事虽然未必有徐朗沉稳,却不像徐朗是情窦初开,一懵过后反应过来如今这姿势委实暧昧不妥,先坐回榻上要紧。

徐朗瞧着抱膝坐着的小姑娘,心里虽然为情慌乱,却也不至于手足无措。他既然已明了自身心事,原本是怕小姑娘不能接受,才刻意隐藏,这会儿被发现了,反倒觉得坦然。

多年来的习惯使然,徐朗心里越慌乱行为就越镇定,当即拿了小杌子坐在她旁边,开口道:“六妹妹…”

“徐二哥。”琳琅猛然开口拦住他,心里不知怎么的就有些发慌,生怕他说出什么来。上一世识人不明为情所苦,那时候对感情早已心如死灰。重生之后考虑过将来的事,知道年纪大了嫁人不可避免,但在她的预期里,那也该是十四五岁时的事情了,到时候能避则避,若不能避,总还有四五年的时间来想对策。

来到江南后重会君煦,她也是抱着逃避的心思,想要尽早斩断瓜葛。对君煦她确实留意疏远着了,可千防万防,她怎么都没想到徐朗竟也存了这样的心思。

前世他确实也待她很好,只是她到江南后刻意疏远,渐渐就没了各自的音信。哪怕后来徐朗闯宫,她也觉得那是为了贺家和自小相交的情分,想不到别的上头。可是而今,徐朗竟然偷亲她?

从小拿徐朗当哥哥待,他在她心里跟贺卫玠并没多少差别,所以下江南的路上敢放心大胆的撒娇耍赖,情势所迫被他背着或是抱在怀里的时候也没多想,谁知道…原本还无知无觉,在发现徐朗偷亲她的那瞬间却如醍醐灌顶——

他对她的种种照拂纵容,可以视为兄长对幼妹的感情,却也可以解释为少年郎对心上姑娘的举动吧?那么前世,他也曾对她动过心思么?

仿佛有些事情瞬间颠覆,琳琅甚至不敢去相信。

也许他就只是一时兴起,并不是真的喜欢她呢?琳琅自欺欺人的想。

她对感情的事向来迟钝,前世因为恋慕朱成钰的风姿,所以能看得出他的情思,君煦那头却是后来他说清楚了才明白过来的,否则怕是会永远蒙在鼓里。

这会儿心里乱的很,比当时君煦向她表白心意时震惊几十倍。她下意识的阻止徐朗说下去,仿佛他不说,这件事就不存在一样。

可徐朗既然已决定挑明,哪里能容她逃避?算起年纪,一两年后琳琅也该开始挑婆家了,这会儿也不算太早,他自己又是十六岁的年纪,有了心上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当即握住琳琅的手,道:“六妹妹。”

琳琅若是个如假包换的十岁小姑娘,这会儿或许还能捂着耳朵喊两句“我不要听”含糊逃避过去,甚至装糊涂都行。可这会儿实在做不出这等情态,把心一横,便也看向徐朗。

四目相对,一个炙热,一个闪躲。

“六妹妹,刚才你也瞧见了,我喜欢你。”徐朗说得直白,因为声音低沉,倒也好听得很,“原本想等你长大些再告诉你,可实在藏不住…”

“徐二哥。”琳琅再次打断他,“你都说了我年纪小,这些话就别说了。”手指无意识的绞着衣襟,她的眼神里有一瞬的慌乱,随即垂下眼脸仿佛逃避,喃喃道:“我现在才十岁。”

徐朗一怔,小姑娘的反应出乎意料,不是羞涩、不是恼怒,却仿佛…伤怀躲避?这感觉一闪即逝,徐朗听了后半句,便柔声道:“我会等你长大,三年五年都行。”瞧她小兔子一样缩成一团,到底不忍心说太多,点到即止,免得吓着她,或是逼得太紧叫她难堪。

虽然无可避免的有点失落,心意已然剖白,感觉却轻松了许多。她目下对他肯定没有男女之情,他不在乎,可以慢慢等,就像等她长大一样,等她情窦开蒙时能喜欢上他。他将她珍宝一样放在心上,全心全意,坦坦荡荡,哪怕将来她看上了旁的男子,他也不至于后悔当时的隐藏。

琳琅低着头没有说话,徐朗便笑了笑,宽慰道:“瞧把你吓得,我又不是老虎会吃了你。”

“他们都说你是虎将,可不就是老虎。”

若在平时,徐朗兴许会随口说一句“那也不舍得吃你”,可目下这情形显然不合适,再单独相处下去恐怕会令她更加不舒服,徐朗虽然流连,却还是起身道:“时候也不早了,咱们下去吧。”为着缓和气氛,努力往正经严肃的话题上引,“山匪那边我会盯着,你放心。”

提起这个,琳琅那边的紧张缓和了不少,努力赶跑那些剪之不断理之还乱的心思,道:“那你要小心,朱家那里不是闹着玩的。”想了想还是决定提个醒,“总觉得朱家不□□分,徐二哥留心些。”

徐朗点头称是。

琳琅跟着他缓缓步下台阶,手指还在绞弄着衣衫,猛然想起今儿还带着给他绣的荷包,顿时犹豫起来——徐朗这心思不知是何时兴起的,在书院外他让她绣荷包的时候没有多想,所以高高兴兴的绣了,以表达感激。

可现下他说他喜欢她,她若将这荷包拿出来,会不会太奇怪了?

第44章 

荷包到底没有送出去,琳琅带着锦绣坐上回秦府的马车,才发现手心里有一层薄汗。徐朗的表白来得太突然,叫她猝不及防,好在她目下也才十岁,虽然徐朗有此心,她也不必急着回应,倒是能慢慢考虑。

回到秦府也是心神不宁,想着往瑞安堂去陪陪外祖母,半路上却被个婆子截住了,“姑娘你回来啦,朱夫人和朱姑娘来了,就在客厅里呢,老夫人吩咐要是姑娘回来了,就让姑娘到那儿去。”

朱夫人和朱含香来了?琳琅诧异。到了客厅时果然见仆从站了一地,老夫人坐在上首,吴氏和朱夫人一起坐着,梅氏在旁坐陪,几个人含笑说话一团和气,秦蓁则带着朱含香在旁边看字画儿。

见了琳琅,秦老夫人招手叫她坐过去,搂着她在怀里问道:“瞧着怎么样了?”

“跟前两天差不多,似乎是好了些。这病急不得,蔺先生说慢慢养着也就是了,他说这几日天气渐渐凉了,就重开了张方子。”

秦老夫人便道:“我瞧瞧。”琳琅让锦绣将药方呈过去,秦老夫人看了半天,点着头似乎很满意。旁边正跟吴氏说话的朱夫人忽然道:“听说琳姑娘身子不大好,到了这里总去瞧郎中,不知道是什么病?”

“也没什么,不过是身子虚,需要调养罢了。”秦老夫人将药方递回琳琅手中。朱夫人又道:“琳姑娘的郎中是从京城带过来的吧?想必是有本事的,这两天香香身上不大爽快,府里请的几个郎中瞧了都不见起色,不知道能不能麻烦哪位先生瞧瞧?”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么,朱夫人这想法看似正常,琳琅却觉得她另有盘算,当即歉然笑道:“只是用惯了他,才叫他跟来这里,其实本事也就平平。”她当然不乐意跟朱夫人解释这其中的弯弯绕绕,为免她再追缠下去,收起药方往秦蓁那里去了。

朱夫人有些失望,想要再说什么,秦老夫人笑着说了句话,给岔开了。

秦蓁和朱含香这会儿正在窗边逗雀儿。来者是客么,就算秦家将这回山匪的事情怀疑到了朱家头上,但官府没查出结果,她们就还得应付着。两个小姑娘正说得高兴,瞧见琳琅,朱含香笑靥如花,“琳姑娘你可算回来了。听说你们前儿受惊,母亲和我特地来探望,结果你还出门了。”

“多谢你和夫人都记挂着,瞧我这不就回来了么。”知道这对母女是来试探秦家反应的,故而比平常格外热情些,“怎么两天没见,又变漂亮了?”

“瞧这张嘴!”朱含香伸手便捏了捏琳琅的脸,“刚才正和蓁儿说呢,芙蓉街上新出了几样胭脂香粉,据说很不错。”

琳琅正想找机会呢,当即道:“不如选个日子,咱们一起去逛逛?”虽说朱秦两家的东西大多是吩咐外面送进来的,但若是姑娘们有兴致,逛一逛也属平常。何况芙蓉街是淮阳城有名的“贵女街”,出入其中的皆是仕宦人家和有钱商户的千金,闲杂人少不会出岔子,夫人们就也不太限制。

秦蓁一听就来了兴致,“我也正想去散散心,香香觉得呢?”

“你们想去,我当然奉陪!”

“到时候叫上玉莲,咱们一起去。”琳琅兴致勃勃,两位小姑娘自然也是答应的。到夫人们那里说了一声,听了是芙蓉街,她们倒也没有异议,问是什么时候去,三个小姑娘一合计,本想约在后日。琳琅想着时间若是太紧,沈玉莲那里未必便宜,何况秦蓁的伤还没好透,便推到了十四。

还有十来天的时间,足够琳琅准备了。

再隔五日往停云居去的时候,徐朗那里一切如常,琳琅瞧他没有再提前事的意思,心里那一点点别扭也消失无踪。这辈子想要保住贺家,必须得想法子让徐家提早谋划筹备,徐朗这里的来往是免不了的。

何况夜深人静的时候想过几回,将来终究是得嫁人,徐朗那里知根知底,倒比平白寻来的可靠些。若这辈子非要让她挑个会全心信赖的人,恐怕也就徐朗能算了。不过那也是几年后的事情,现在么,暂且放在一边吧。

蔺通那里把脉完了,琳琅便问道:“蔺先生可知有什么药粉能令人脸上发痒,起些红疹子么?”

徐朗就在旁边瞧书呢,闻言来了兴趣,挑眉道:“你想做什么?”

在场的只有徐朗、蔺通和锦绣,琳琅还需他们帮忙,自然不必隐瞒,便道:“朱含香想害我,我也得给她点颜色瞧瞧。”

“哦?”徐朗放下书走过来,问道:“打算怎么做?”

“用点药粉,叫她出些红疹子,也难受难受。至于后面会不会留疤,那可就看她自己的造化了。”琳琅纵然不清楚朱含香当时派人拦路的动机,却也能猜个大概。当日那些山匪图的必定不是钱财,那壮汉显然是冲着她来的,谋财害命他们未必敢,但对付小姑娘,伤了脸蛋便是极狠的手段了,若再狠一些,恐怕毁了清白的事都可能有。

所幸有徐朗赶来相救,叫山匪没能得逞。琳琅便也依样送回去,朱含香能否幸免,也只看她造化。

至于更深的打算,她并不想跟徐朗说。

蔺通听完便道:“药粉倒是不少,六姑娘打算怎么用?”

“过些天我们会去买香粉,把药粉掺在香粉里,不知道行不行?”

蔺通点头道:“这有何难。”琳琅便笑向徐朗,“不知道徐二哥能不能帮我去买几盒香粉?”见徐朗颇有意味的瞧着她,只能坦诚心思,“朱家也不是傻子,若派我旁边的人去买,必会被查出来。”

徐朗颇为赞许,问道:“要哪里的香粉?”

“芙蓉街上的馥春居,那里新近出了一样香粉,问了就知道。”想了想又补充,“若是可以,把买香粉的嫌疑往沈司马家推一推更好了。”

“祸水东引么?”徐朗挑眉瞧她,见琳琅承认不讳,当即道:“后退来取东西。”

后天才十二,必然来得及,琳琅便道了声谢。而后高高兴兴的告辞,徐朗送她出门。

那日偷亲的事情仿佛一粒石子落在湖心,荡起了几圈涟漪,而后便沉入水底,再无声息。两人心照不宣的不提,相处时倒是轻松多了。

回到秦府,琳琅便将自身打算跟锦绣说了,嘱咐她到时候再如何在买香粉时做手脚。这是她最信得过的丫鬟,自是无需隐瞒。锦绣正恨朱家的歹毒用心呢,听了自然高兴,当即拍胸脯保证,“姑娘放心,这点手脚若是放在徐公子他们跟前必然瞒不住,但是朱含香她们跟前,哼,她们再长几年都发现不了!”

她对朱家兄妹的印象已然越来越坏,跃跃欲试的道:“就香粉一样恐怕不够稳妥,要不要也在胭脂做手脚?”

“这倒不必,朱含香肯定会用香粉的。”琳琅信心满满。好歹也做了她几年嫂子,嫁人前也常接触来往,朱含香对胭脂水粉的喜好琳琅还是有把握的。

在琳琅筹备着馥春居之行的时候,秦钟书回来了。

彼时琳琅就在瑞安堂里,秦老夫人和吴氏、梅氏并身边的老妈妈一起围着摸骨牌,琳琅和秦蓁看了会儿,便往内间去了。秦蓁虽然贪玩,但很好学,家里请的又是淮阳城有名的女先生,她的女工和诗书都不赖,虽然年纪不大,绣活儿却已很好了。

琳琅在家的时候躲懒不愿意碰女工,这会儿瞧秦蓁绣着有趣,就坐在旁边看,顺便拈针搭线,姐妹俩说话取笑。

外面丫鬟通报说“三爷来了”的时候,琳琅还未在意,毕竟她在秦府和表哥的来往少得可怜,加之秦钟书原在京城,下意识的就当是二表哥秦怀恩来了。旁边秦蓁却是觉得意外,“三哥怎么回来了?”

“他今天出去会客,回来见外祖母不是很寻常么…”猛然反应过来,琳琅也是诧异,“三表哥回来了?”舅舅膝下三个儿子,排行第三的可不就是秦钟书?

京城的书院管得虽不如国子监严格,但学生休沐告假都有定例,似秦钟书这般家在江南却往京城求学的孩子,除了每年过年时能回来外,其他时间若非有要事不得离京,免得路途往返误了课业。

如今也才十月中旬,秦家又没什么事要他非回不可,秦钟书怎么就回来了呢?

毕竟是兄长久别归来,秦蓁放下针线往外走,琳琅也不好干坐着,跟了出去。

外面秦钟书身上还裹着披风,正在给秦老夫人磕头,完了又向吴氏行礼问安。他的生母魏姨娘就在旁边伺候着,这会儿早已激动得热泪盈眶,奈何秦钟书打小就抱在吴氏膝下养着,最多唤他一声“姨娘”。母子俩眼神略一交汇,秦钟书很快挪开。

吴氏虽然不大喜欢秦钟书渐渐歪了的性子,但毕竟记在自己名下,适当的关怀照料是应该的。撇开秦钟书突然回来的原因不谈,先关怀的问路上是否顺利等。

秦钟书一一回答了,见秦蓁出来,便笑道:“妹妹也在呢。”陡然瞧见紧随秦蓁走出来的琳琅,那笑容却微微僵了一下。他虽在京城,但除了初到京城时较多拜会秦氏这位姑姑之外,后面其实很少往来,加上他平时都住在学舍,一年里也就一两次去贺府,根本不知道琳琅来江南的事情。

琳琅倒是镇定,笑着问候了一声“三表哥”,便在梅氏身边坐下了。

秦老夫人心疼儿子,对孙子们也尽量一视同仁,况秦钟书又是最小的孙儿,便叫他到跟前坐着,问起在京城读书的事情。无非是有没有听先生的话,课业是否有进益等等,说了半天,终于提到了琳琅好奇的事情上,“先前也没接到你要回来的书信,怎么突然就回来了?是有什么事?”

“孙儿不告先回,还请祖母恕罪。”秦钟书刚才正说到在京城如何思念祖母家人,这会儿像是想起了伤心事一样,低落的道:“孙儿不想在京城求学了,已经跟先生回明了,往后还是在这里读书吧。”

“胡闹!”秦老夫人原本还被他说得有些动容,这会儿登时着恼,“当初送你上京城求学是你父亲定下的,何况那是天子脚下,不说学业能有进益,眼界都能宽广不少。怎么说不想读就不读了!”

秦钟书的声音里已带了些微的哭意,“祖母恕罪,京城虽好,哪里比得上家乡。孙儿在那里日夜思念家人…”偷偷瞄了琳琅一眼,续道:“虽然有姑妈照应,可那里的同窗都是高门显贵不好相与,孙儿在那里…”强自忍住哽咽,他在秦老夫人跟前跪下,求道:“还请祖母在父亲跟前替孙儿求个情吧?”

琳琅在旁冷眼瞧着,简直想笑。

姑妈照应?秦氏倒是想照应他,可秦钟书初上京时刚脱离父母亲的管教,正是刚得自由的野马,哪里乐意再被人管着?秦氏出嫁前跟吴氏感情不错,晓得吴氏和魏姨娘之间的龃龉,如今见这位侄子对她避之不及,渐渐也懒得多费心了。

秦钟书最初还会每逢过节就来秦氏那里露个面,后来渐渐疏懒,秦氏本就不是个热心的人,况又不是自己家的孩子,慢慢的也不管了。

秦钟书更是乐得逍遥,成天家和跟些纨绔膏粱混在一起,虽不至于去什么烟花柳巷,却也没少偷着逗女孩子,否则也不会有贺瑾瑜的那桩事情。

什么“同窗都是高门显贵不好相与”,恐怕他这次回来,还是为了躲贺瑾瑜的事情吧?只不知那边是出了什么事,才叫他冒着被家人严罚的风险跑了回来?

为了上次在僻巷里被冷水浇头的事情,琳琅对秦钟书这位表哥基本没什么好感,所以也不主动去搭话。那头秦老夫人和吴氏都有些着恼,梅氏瞧着情势不对,比个手势,带着琳琅和秦蓁出去了。

晚饭时秦老夫人传话过来,叫她们姐妹俩自己吃,还吩咐她俩明日出门时务必小些,别再出岔子。

姐妹俩吃着饭,秦蓁心里毕竟好奇,“琳琅,你在京城的时候多,知不知道三哥这次为什么回来?”

“书院的事情我哪知道呢,兴许是出了什么事吧。”琳琅含糊道:“急什么呀,明天咱们回来,必然就有分晓。”

“那倒也是。”秦蓁跟兄长们的感情本就一般,若当事人换作秦怀玉或者秦怀恩,她或许还能多上心,至于这位异母所出的兄长,实在动不了她太多心思。

琳琅便也不再提,她的心思全在明天去馥春居的事情上,秦钟书的事,暂时还不能叫她分心。

第45章 

天气渐渐的冷了起来,琳琅虽然不像在京城时那样体寒冰冷了,到底不敢掉以轻心,清晨往瑞安堂去问安的时候,总会裹个厚披风。姐妹俩进到里面去,秦老夫人和吴氏一切如常,已经在那里坐着说话了。

秦蓁上去撒了会儿娇,桌上饭菜早已摆好了。吴氏难免又嘱咐姐妹俩,“出去了万事当心,逛完芙蓉街就回来,要听妈妈们的话。朱家姑娘要是邀请做什么,回来先跟我们说了再定。”

上回出了山匪的事,那些人现在还在牢里关着,没查出个结果。秦紫阳毕竟是三州知州,明着找不到证据,暗里的事情应该也能打听到一些,兴许是他跟秦老夫人和吴氏说了什么,她俩近来戒心略重。

秦蓁自然是一递一声的答应着,终究是按捺不住好奇,问道:“三哥那边呢,怎么样啦?”

“你父亲这两天有公差在外,今晚才能回来。”吴氏并不打算多说。秦蓁自然不再深问,用了饭就和琳琅上了马车,往芙蓉街上去。

芙蓉街在淮阳城名气极高,因其中往来的都是贵女千金,街上首饰铺、绫罗庄、胭脂店等女孩儿家常用的东西一应俱全,且质地做工都是上乘,哪怕东西比别处贵个三四倍,姑娘们也还是爱来这里逛逛,与攀比之风不无关系。

四位姑娘约的是在馥春居里见面,琳琅和秦蓁到那里的时候,沈玉莲和朱含香已经在雅间里坐着了。

秦蓁问道:“玉蓉姐姐呢?”

“姐姐今日在家读书,就不来啦。”沈玉莲笑着迎上来,在秦蓁耳边咬舌头低笑道:“你最近可是越来越关心我姐姐了,怎么有了嫂嫂就不要朋友啦?”秦蓁笑着淬她一声道:“好没脸,连自己的姐姐都打趣上了。”

沈玉蓉贞静淑婉,关键时候又有担当,吴氏向来看得上。在琳琅来江南之前两家就已经订了亲,要把沈玉蓉娶给秦怀恩做媳妇。沈玉蓉今年也十四了,和小几岁的姑娘们往来本就不多,如今订了亲脸皮薄,这等场合更是不愿意来了。

沈玉莲却是很喜欢这些的。她和沈玉蓉同出一母,虽然性子不同,容貌却不相上下。沈玉蓉定给了秦怀恩,沈玉莲就有些心神荡漾了——

淮阳城里三大家,睿郡王、朱家、秦家,沈玉蓉定了秦家,颇为自负的沈玉莲当然不甘落后。睿郡王府她是不敢指望的,有朱含香和秦蓁在,她总得靠后。秦家的三子秦钟书这两年很少在淮阳城露面,况身份毕竟尴尬,沈玉莲不做他想,一门心思全都扑在了朱成钰身上。

朱成钰好啊,出身贵重门第高,容貌风姿冠绝江南,比起十二岁的君煦来,十五岁的少年郎渐渐有了成熟稳重的气度,一个眉眼举动就能轻易虏获少女芳心。但凡是个正常的姑娘,谁不喜欢这样的少年郎?

因沈从嘉素日跟朱成钰交好,沈玉莲自然跟着有了亲近之感,这心思一旦扎了根,就越陷越深。十二岁的姑娘正是春心懵懂,偶尔沉溺在对翩翩少年郎的幻想中,愈发不可自拔。姑娘家哪个不爱美?沈玉莲藏了心事,对衣饰打扮自然更为精心,向这次相约来挑脂粉,她是盼着越早越好呢。

四个人聚齐了,朱含香便叫人送了胭脂水粉过来。

馥春居里新出的这一套东西很全,做工也都精致考究,从胭脂、香粉、香膏到头油、眉笔,样样都是上品。那包装也讲究,锦盒里铺上绒面,海棠花样的瓷盒装着脂粉膏子,摆到桌上一打开,那幽幽的香气就扑进了鼻子,不甜不腻,不浓不淡,刚刚好。

四个人各自试了,都是爱不释手,各自要了两套。因此事是琳琅提起来的,她又以初来江南还未送过礼为由,独自将银钱付了,融融一团。

难得出来逛一次,馥春居不过是个□□,芙蓉街上店铺鳞次栉比,相比于闷在家里独自挑拣,小姑娘们显然更喜欢挨个店铺慢慢挑。索性逛街做全套,也不用店铺的人再往府上送了,姑娘们将买的东西自己带着,也是逛街的趣味。

馥春居里的东西装起来并不少,琳琅原吩咐让锦绣拿着,沈玉莲眼尖,忙叫自己身边的丫鬟接了过来。今日琳琅进入馥春居,身边就带了锦绣一人,沈玉莲却是带着三个丫鬟,况在场四人中数她门第稍逊,自然得让自家丫鬟服其劳。

琳琅等的就是这个,同锦绣使个眼色,当即将东西交了过去。

朱含香和秦蓁俱是兴致勃勃,出了馥春居就进个隔壁的绫罗庄,各自选了些新出来的布料。不过这些东西按匹来算,她们不好搬动,只得吩咐叫人送到府上。而后去隔壁选些首饰,香薰的笔架、香囊、荷包等小玩意儿,待将街逛到尽头,各自也都乏了。

尽头是一家茶庄,位置选得恰当,正好让姑娘们在雅间里歇个脚慢慢品茶,生意极好。

四个小姑娘今日兴致好,选的小物件都由丫鬟婆子们拿着,林林总总一大堆。琳琅喝着茶瞧一眼天色,“时候也不早了,待会咱们就散了么?”

“散了吧,我也逛得累了。”朱含香娇生惯养,走了这半天的路也是累得够呛,若不是有那股子兴致撑着,怕是早就打道回府了。秦蓁和沈玉莲也都有此意,琳琅便道:“东西还混在一起,叫她们去分开吧?咱们在这里喝茶歇会儿。”

剩下几个人都点头称是,琳琅便吩咐锦绣过去,将她的那份儿挑出来送上马车。没多会儿锦绣和秦蓁身边的阿碧都回来,锦绣笑向琳琅回禀道:“姑娘,都挑好了。”

瞧那样子,事情显然已经办妥了,琳琅再无牵挂,几个人就此散了各自回府。

到秦府的时候已经是后晌了,这回出门几个姑娘身边都有婆子跟着,虽然不会陪着逛铺子,点菜备午饭却都是她们的事情。琳琅和秦蓁并不饿,到了府里都累得不想走路,打发婆子去跟秦老夫人回禀,她俩先回房歇着了。

琳琅的屋里这会儿已经生起了地龙,比别处温暖许多,她这会儿觉得身上难受,回去就先沐浴,而后换上干净的衣裳,由锦绣和木鱼伺候着往榻上歇了。

平时闲居在家,晌午的时候她总得眯会儿,今儿没能睡午觉又走得累,一躺下就睡着了。

醒来时斜阳夕照,她唤来锦绣服侍,这才有精神问白天的事情,“都妥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