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容易满足啊。”琳琅微微一笑,“你父亲的案子查明,是不是就不必再坚持不嫁人了?”

锦绣脸一红,低声道:“奴婢想一辈子伺候娘娘。”

“我可舍不得一直拘着你。”琳琅对这位自小一起长大的婢女感情极深,对她的一点小心思也摸得透透的,便道:“蔺太医至今未娶,虽说他年纪大了些,难得的是待你好,回头我替你讨个恩典,成全了你们吧。”

自那年下江南时相遇,蔺通教给锦绣按捏的法子,到现在琳琅入主中宫,蔺通隔日就来请平安脉,锦绣和蔺通接触的不少,虽有宫规约束,那隐隐约约的感情却没变。

锦绣脸色愈发红了,“蔺太医乃是院判,奴婢微贱之身…”

琳琅笑着打断,“蔺太医可不会这么想,你只管放心嫁过去,你如今也算是有官阶在身的,怕什么?”锦绣被她说得一笑,虽然与蔺通两心相悦是真,到底是舍不得离开琳琅,“奴婢还是舍不得,还是过几年再说吧。”

终究男婚女嫁之事不能催逼,琳琅这个时候也不会勉强,只是道:“尽早出了宫,你便能回北边一趟,有什么不好的?”声音中大有体贴安抚的味道,锦绣一怔,回过味来时,眼眶有点泛红。

将近年底的时候宫里也忙了起来,虽说徐朗并未纳妃,但上头有太皇太后身体不适需要经常过去问安,先帝留下来的一众嫔妃也需打点,楚寒衣倒不是抓着权柄不放的人,想着琳琅又长了一岁,便也有意将些事情交给琳琅打理。

琳琅少有管家理事的经验,不过跟着楚寒衣学了这半年的时间,倒也不算艰难。不过毕竟是头回打理各处琐事,到底也费神思,就连晌午的午歇时间都省了。

直到过了腊月二十四,才将些琐事打点清楚,徐朗那里的事也差不多清楚了,这两天正忙着收尾,琳琅也不多去打搅。这一日正巧徐湘入宫给太后请安,两个人陪着楚寒衣用完了午膳,便又往太皇太后宫中去。

太皇太后这场病自入冬后就一直缠绵不愈,是以敦王妃窦氏和贤亲王妃姚氏、徐胜的妻子沈氏都要轮流入宫侍疾。

三个人进去的时候太皇太后的精神头还不错,姚氏坐在旁边,正陪着她说话。太皇太后这辈子最疼徐奉良,儿媳妇里面最疼的自然就是窦氏了,姚氏从前是庶子之妻,在府里地位不高,跟老人家的感情也淡,如今荣升亲王妃,不再刻意收敛,竟然也很能讨老人家欢心了,两人说说笑笑,气氛很是融洽。

见得楚寒衣和琳琅进门,姚氏自然是要起身行礼的,寒暄过了各自坐下,小辈儿们自然要先围着老人家凑个趣。楚寒衣是太后、琳琅是皇后,不管本性如何,有了这个身份桎梏,在外的时候总要端庄些,好在徐湘是众人疼爱的公主,顾忌少一些,自然更容易逗老人家开心。

太皇太后上了年纪,见着活蹦乱跳的徐湘,自然要想起另一个孙女儿来,眯着眼睛问道:“溪儿呢?有阵子没见她了。”

“年底哪里都忙碌,溪儿那里恐怕不得空入宫呢。”楚寒衣理了理衣襟,脸上挂着一丝笑意,“昨日太皇太后说想见敦王妃,我派人传话出去,她也说是正忙着,过两天进宫。”

“王府里自然有长史他们操心,能有什么事。”老人家有些不高兴。

姚氏虽然被身份压制了多年,近来却十分上道,很懂得瞧楚寒衣的眼色,当即接过话茬:“正是呢,府里的事自然有人打理,如今太皇太后凤体有恙,还有什么事能比这更重要呢。太后和皇后宫务繁忙,每天还要雷打不动的来请安呢。虽说是轮流侍疾,到底多个人陪着说话,太皇太后这里也高兴些。”

太皇太后深以为然。

楚寒衣便微不可查的叹了口气,倒没有接着抱怨,只是道:“既然太皇太后想她们了,明儿我就派人传话出去,叫敦王妃和沈氏,还有郡主都入宫侍疾吧。”

“明儿是二十八,后儿就是大年三十了,到时候宫里也有家宴,索性让她们住两天,多陪着您说说话可好?”姚氏笑眯眯的,全然体贴的媳妇模样。

太皇太后便道:“能多住几天自然是最好了。”

“既是这样,宫里空着的宫殿也多,这两日天寒地冻的怕是要下雪,来去也不便,就叫她们多住几日吧。索性湘儿也别回府了,多陪陪你溪姐姐。”

徐湘母女连心,哪里能不乐意的,当即高高兴兴的应着。

楚寒衣见得老人家同意,当即叫人去安排。将太皇太后附近的几处宫室打扫出来,除了拨些得力的人过去伺候之外,还格外调了两队侍卫过去,加强防卫。

91

第二天窦氏果然奉太皇太后口谕进宫,还带上了沈氏和徐溪。因事先并不知道要在宫中多住,三个人只带了贴身的丫鬟侍奉,到得宫中看望过太皇太后,才知她们要被留在宫中小住。

窦氏心里虽觉得奇怪,却也不敢多问,乖乖的住下了,想要打发个人出去传信,楚寒衣只说她已派人只会王爷和徐溪的婆家,无需担心。

可窦氏哪里能真的心安?在宫里住了一宿,到次日晚间的时候便觉得心中惶惶不安。宫中禁卫森严,她想要私自传递消息出去自然是难比登天,可看楚寒衣在宫里的布置,那些恭谨疏离的宫人、片刻不离的侍卫,每一样都让她觉得心慌。

内外消息隔绝,窦氏并不相信楚寒衣会真的帮她递话出去,近日为了朱家旧党的事情,皇上暗中动作频频,会不会酝酿一场大的行动,谁也不知道。

腊月底上天气阴沉,团团铅云堆絮一样压着,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飘起来,让这座宫城安静得令人恐惧。窦氏并不是个能沉得住气的人,如今她在宫中孤立无援,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太皇太后了。

趁着午后太皇太后心情不错,窦氏便试探着道:“年底各处喜庆,太皇太后的身子可健朗了不少呢,瞧今儿晌午用膳,胃口也很好。”

太皇太后握着她的手,脸上也满是笑容,“宫里毕竟人少,你们难得来一趟,这会儿人多了热闹,精神头自然就好了。溪儿呢?”

“溪儿和公主许久没见,这会儿在外面赏雪说话呢。”窦氏微微一笑,“难得公主年底忙碌,还愿意陪着溪儿,可见姐妹俩感情极好。”太皇太后最爱听这些瞎话,当下就道:“是呢,一家子姐妹,感情自然要好。”

窦氏脸上笑容不减,“不过我瞧溪儿有些心不在焉的,想是惦记着什么呢。进宫前我听说她的婆婆威远候夫人也正病着,这丫头有孝心,恐怕放心不下呢。”瞧着老人家没露出愠色来,窦氏再接再厉,“可巧公主这两天也在,不如叫溪儿出去瞧瞧,也免得这样挂心。我府里预备着过年也有一堆的事情,今儿先偷个空,明儿早早的就来陪您好不好?”

若是平常,她将老人家哄顺后提这么点微不足道的要求,老人家从来都不会阻拦。可最近也不知道楚寒衣和姚氏吹了什么风,太皇太后一听后半句就有些不乐意了,“府里的事情自然有长史们打点,敦王身边也不是没人伺候,你们就这么不乐意陪我这老婆子?”

窦氏一听,惊得脸色都变了。

太皇太后会说出这样的话,可见是有人在背后吹过风,如今敦王府所能仰仗的也就这位老人家了,她可不敢得罪,当即赔罪道:“太皇太后可真是冤枉我了,能陪着您说话,是我求都求不来的福气呢,哪能不乐意的。”

太皇太后没接话茬,显然心里还是有些芥蒂。窦氏心里干着急,又试探道:“只是我出门前没跟王爷说过要住在宫里,威远候府那边也没打过招呼,家里怕是要担心呢。”

“敦王妃这话就说得奇怪了。”外面忽然有熟悉的声音传来,姚氏已施施然走了进来,朝太皇太后行了礼,便笑道:“王妃和郡主进宫自然是为了给太皇太后侍疾,太皇太后又不是老虎会吃了你们,家里能担心个什么?这些天我也在宫里住着,可没见家里怎样悬心呐。太皇太后身子刚好了些,年节将近,太后和皇后忙不过来,我们更该陪着才是。”

她如今正将太皇太后哄得顺意,听得如此说笑,老人家当即就乐了,“这话说得极是,你就是爱操闲心。”她拍了拍窦氏的手背,窦氏尴尬的笑了笑,不敢再提——

这些天非但她和沈氏、徐溪留宿宫中,姚氏也是一起住着的。连这位亲王妃都做出衣不解带陪伴太皇太后的姿态来,她们还能寻到什么借口?

然而越是如此,窦氏心里的狐疑就越发重了,待她无意中听见宫人私底下说要“好好”伺候她们的时候,心中愈发确信。

太皇太后上了年纪,自打先帝去世后大病小灾的就没断过。以前哪怕病得再沉,也不会这般让她们全部留宿宫中,且还是这样严密的防卫,如今她和沈氏、徐溪都被禁宫中,也不知外面…

越想越是不安,窦氏咬咬牙,终究是不愿坐以待毙。

大雪已然停了,红墙琉璃都被掩在深雪之下,异于寻常的安谧叫窦氏脊背生寒。她整一整衣襟,带了人往楚寒衣所居的慈安宫去。

琳琅和楚寒衣这时候正在商议除夕家宴的事情,听说窦氏想去御花园赏梅,两人也没有觉得意外,琳琅还提议要陪着她一起去逛逛,却被窦氏回道:“皇后娘娘尊贵之躯,这一向又体弱畏寒,我哪敢劳动呢。不过是听说御花园的梅花好看想去逛逛,自己去一趟也就是了,不敢打搅您和太后。”

“既是如此,王妃请便吧,只是外面雪虽停了,到底风寒,多带几个人伺候着。”楚寒衣并无异议。

窦氏未料这请求如此顺利的通过,登时喜出望外,谢过太后和皇后,便带着贴身的丫鬟往御花园去了。

她这时候当然没有心情赏梅花,只是宫里虽也有些线,她知道的却不是十分清楚,少有的几个人里,最好接触的也就御花园里的低等宫女魏嫆了。

有琳琅的安排在那里,窦氏要找魏嫆并不难,寻个僻静的角落刚说了句“赶紧传话给王爷,宫中有变…”就听附近脚步声响,窦氏做贼心虚,哪里敢多停留,连忙噤声,以眼神示意。

魏嫆何等伶俐,她听说敦王妃和世子妃、郡主被留宫中时本就觉得奇怪,如今见窦氏这边情形,心中更时不做他想,当即点头,悄无声息的溜走了。

而在敦王府中,徐奉良和徐胜此时也都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窦氏跟沈氏、徐溪进宫后就音信全无,宫里并没有递出任何话来,徐奉良有心自己去探探消息,可到徐朗那里一请旨,徐朗便说是太皇太后凤体有恙,不喜闲人打扰,根本不让他进宫。

近来皇帝对朱家旧部动作频频,徐奉良虽不是直接被牵涉,却也隐约听到了风声,如今后宫里又来了这么一出,哪能不让他多想?待得魏嫆寻了人把消息递到敦王府里,那传话的小侍卫因事情紧急,说得十分笃定,“王妃说宫中有变,神色十分急切。”

“王妃可嘱咐了其他的什么?”

“王妃是偷偷找魏姑娘传话的,只说了这一句就走了,想必情势十分紧急。”

徐奉良和徐胜对视一眼,心中均是一颤,挥手道:“知道了,退下。”

这父子俩都是纨绔,平日里不学无术,后来被朱镛怂恿着踏上贼船,如今已是骑虎难下了。任敦王府长史的也只是个庸碌之辈,根本不知道父子俩的这等隐秘之事,两人都拿不出主意,急躁慌乱的转了半天,得出了和窦氏一模一样的结论——不能坐以待毙!

明日就有除夕晚宴,父子俩一商量,决定由徐奉良往宫里去赴宴,徐胜则借口生病,趁着大家热闹无人注意时往朱成钰那里走一遭。

这消息传到徐朗案前,徐朗只是不屑的笑了笑,“先帝和贤亲王叔何等英武,谁知敦王和三弟竟是这等资质。”说着便转向琳琅,“不过从敦王妃找到魏嫆传话至今也就两三个时辰吧,他们的信儿递得倒快。”

“哪比得上你,敦王府里的信儿传到御前,怕不是连一刻都不用?”琳琅语含打趣。

徐朗便笑了笑,“敦王他们如此沉不住气,也难怪当初会被朱镛煽动。既然鱼儿已上钩,你和母后也可歇歇了,明晚的家宴照旧,剩下的我来安排就是。”

“怕只怕就算查出了真相,太皇太后那里不肯答应呢。”

“她不答应又如何?篡位谋逆向来是大忌,历来连太子牵涉其中都无法自保,更何况他一个普普通通的王爷?”徐朗冷笑,“放任他们这么久,是该收网了。”

琳琅忍不住叹了口气。其实她原先对徐奉良一家虽然瞧不上眼,到底也没多少恶感,直至后来猜透前世徐家战败的原因,这才彻底改观。

“其实朱镛被杀,朱家伏法,他原可以斩断过往明哲保身的。”琳琅摇头叹息,“如今却又卷进这件事里,岂不是自取灭亡。”

“也是敦王太胆小之故吧,被朱家捏着把柄威胁时不敢反抗,自己没有对抗朱家旧部的能力,又没有坦诚请罪的决断和胆魄,拖延至今愈陷愈深,怪得了谁呢?”徐朗也是叹息。

以前徐奉良虽然暗中投靠朱镛,到底没对徐家有什么伤害,他若能自己坦诚来请罪,徐朗小惩大诫也可既往不咎。可谁知徐奉良非但不思改过,反而深陷其中,帮着朱家在宫里安插眼线,仗着王爷的身份庇护朱成钰,让他能安然藏在京中,这时候的徐奉良父子,早已配不上那一座巍峨王府。

“宫里的线也该收了吧。”琳琅与徐朗对视一眼,“魏嫆那里已经关起来了,御前的人,这就叫进来?”

“动手吧。”徐朗点头。

92

宫里的事情徐朗早已查清,先前按住没有发作,这时候携雷霆之事势而下,也不说缘由,直接命人将涉事的内监、宫女和侍卫拿下,交到了慎刑司严审。

宫里涉及此事的人虽不多,但因有几个是御前的人,动静也不小。这消息虽然没有立时传出宫去,伺候在太皇太后身边的窦氏却是听见了风声的,虽然还勉强陪着太皇太后说话,却已如同惊弓之鸟。

这一夜的窦氏和沈氏自然睡不安稳,徐溪因不知道这些事情,反倒坦然,虽觉得窦氏神色古怪,却也没探问出个结果。

到第二天前晌,徐奉良那里也得到了消息。

天气阴沉沉的,像是又要下雪的样子,除夕之夜万家团聚,这时候的京城也各位热闹。不过那也只是别人的,在徐奉良而言,每一刻都如坐针毡,打探消息的人派出去了一拨又一拨,却都无功而返。他只知道宫里埋下的线已经全部被掐断,窦氏和沈氏、徐溪身陷其中不知是何处境。

慎刑司的名声如雷贯耳,那些人侍卫倒硬气,但内监宫女熬不住酷刑,吐露实情是迟早的事情。甚至他敏锐的发现,府门外多了几个形迹可疑、鬼鬼祟祟的人。

午后虽没有寒风,天上却又扯絮一样飘起了雪片子,徐奉良裹着大氅站在廊下,不断的呵气暖手,脸色异常难看。王府长史明显也察觉到了异常,忙着打点年节事务的间隙里,还请了位太医过来瞧病。

整个后晌都坐立不安,到得傍晚时宫中内监来请,徐奉良明知这是鸿门宴,却还是得硬着头皮参加,只将徐胜留在了府中。一路苦思悯想胆战心惊,生怕徐朗问起时对答有差。

走进熟悉的宫门,到得排宴的大殿,那里的氛围却与徐奉良的想象截然不同。宫女们竟然有序的摆着桌椅碗盏和各色菜肴,大殿西侧一应乐器俱全,乐师们都已就绪,内监躬身引他入座,没有半点异常。

徐家人丁岁也不少,但以皇室来看,还是格外单薄。徐奉英和徐朋父子早已到了,见着徐奉良,虽然品级有别,到底长幼有序,两人均起身行礼,寒暄了几句。没做一会儿,徐朔也到了。

漫长的等待煎熬人心,徐奉英和两个侄子谈笑风生,唯独徐奉良绷着个脸,惴惴不安。徐奉英既将姚氏送到了太皇太后身边,自然也晓得徐朗的计划,瞧着兄长这副神情,微不可查的冷。待得宫人一声通报,便有一大波人自殿后的侧门入内,起先是太后和皇上搀扶着太皇太后,后面则跟着一众内眷——以皇后为首,旁边姚氏、窦氏、徐湘、郡主、沈氏、徐朔之妻康亲王妃。

底下几个人起身行礼,太皇太后这一路上被哄得高兴,笑眯眯的瞧了一眼,见着爱子也在其中,也不待徐朗发话,就已乐呵呵的道:“都坐都坐,今日是家宴,不必拘礼。”

后面徐朗亦举手示意,徐奉良等人方才落座。

徐奉良因心中有事,自然头一个看向了窦氏,见她和沈氏、徐溪都无恙,稍稍松了口气。原以为这是场鸿门宴,座次安排和饭菜中必有文章,谁知徐朗并没做丝毫布设,窦氏的位子就紧贴着徐奉良,沈氏也和徐胜安排在一起,只是因为徐胜抱病,空了个座位而已。

胆战心惊了整个日夜的夫妻俩坐在一处,眼神交汇时各自茫然。

不同于昨日的紧肃氛围,今晨那些涉事的人被捕,后晌时楚寒衣就撤了派在窦氏身边的侍卫,在来赴宴的路上,还颇为和颜悦色的说笑了几句,叫窦氏摸不着头脑。

场中笙箫已起,徐奉先是三月里驾崩,宫里禁了半年的歌舞,这个时候虽然还在孝期,到底也未全禁,只是不至于太热闹罢了。

丝竹管弦、笙歌曼舞,阔朗宽敞的大殿中,因为人少,座位之间空隙极大,徐奉良和窦氏的低语被淹没,无人能辨。

“胜儿呢,怎么没跟你一起进宫?”

徐奉良作势去夹菜,“得到消息后我们都很不安,胜儿推病留在府中,以防有变。”他瞧着龙椅上正跟琳琅侧耳说话的徐朗,再看楚寒衣、姚氏等人皆是坦然观看歌舞,不时举樽笑语,全然安乐景象,不由疑惑道:“不是有变么?”

“我也不明白。”窦氏已经被楚寒衣前后态度的巨大差异给绕晕了,“昨夜确实抓了一拨人,可我们这里都安然无恙,也不知是在卖什么药。”

“太皇太后那里能不能探到口风?”

“她上了年纪,能问出什么来。”提起这位老人家,窦氏少见的懊恼,“现在只能盼着宴会及早结束了。”

恰巧场中一曲舞罢,徐奉英带头为帝后敬酒,再祝太皇太后和太后福寿安康,徐奉良和姚氏连忙中断了谈话,堆起笑脸。

一连几场歌舞完了,徐朗那里还是没有什么大的动静,还特意说这次窦氏等人入宫侍疾陪伴太后,孝心可嘉,着意敬了杯酒。直至宴散,都没生出任何枝节来,徐奉良和窦氏都是一头雾水,舒了口气的同时,有点怀疑这次只是虚惊一场,甚至有那么一瞬,觉得徐朗这次只是恫吓,并不是要追究。

然而夫妻俩带着沈氏和徐溪刚回到敦王府,还没将那最后一点绷着的心弦放松,却被一道突如其来的消息给吓傻了——据长史回禀,徐胜今夜突然起了兴致去外面赏景,结果至今还未归。

这在长史来说只是寻常事,按例回禀罢了,然而徐奉良知道内情,一惊之下再也顾不得其他,挥退长史,连忙召来徐胜近身伺候的薛三。这一问,险些惊得他瘫软在地——他入宫不久,就有消息传到了徐胜那里,说徐奉良进宫后就被专事皇帝守卫的御林军接手,家宴上虽然众人聚齐,却不见窦氏、沈氏和徐溪的身影。

以徐胜那惊弓之鸟的状态,一听这消息当即被吓傻了。徐朗和楚寒衣、琳琅先前又搞了那么一出“入宫侍疾”的软禁戏码,加上皇上清查宫中暗线的事情板上钉钉,徐胜不疑有他,当即以赏灯为借口,溜了出去。

根据父子俩先前的约定,徐胜这一溜出府会去往哪里,徐奉良连想都不用想。

他脸色惨白的瘫坐在宽椅中,把后脚进来的窦氏吓了个半死,连忙问道:“王爷这是怎么了?”

“胜儿他…找朱成钰去了。”徐奉良的世界瞬间灰败了下来,甚至能想象徐胜亲自把皇上安排的人手带到朱成钰跟前的情形,极度的惊愕打击之下,整个人甚至丧失了斗志,只是喃喃道:“原来圈套是在这里。”

先前所谓的入宫侍疾,这一场除夕的家宴,不过都是幌子,徐朗想要的,原来是他们父子自乱阵脚,自投罗网。哪怕外人议论起来,也是他们父子露出马脚愧对皇帝,而非皇帝那里用了什么手段逼他们狗急跳墙,将事情撇了个干干净净。

徐奉良这里魂不守舍,窦氏只能问薛三,待得听了来龙去脉,也是险些惊断了魂。敦王府里也就那么点人,窦氏一时没了主意,“要不,咱们逃吧?”

“逃?”徐奉良无力的冷笑,天下之大莫非王土,他们能逃到哪里去?徐朗会这样做,显然是不打算给敦王府任何申辩清白的机会了,如今能指望的,也就那个朱成钰了。

徐奉良手里虽然也有王府亲兵,然而这些兵士大多出自徐奉英麾下,这个时候,他们还不知道接到了怎样的口令呢。

强撑起精神走到外面,到得府门口时果然被拦下了,那亲兵头领平时对他还十分恭敬,这个时候却显然透着疏离,“夜深风重,皇上体恤王爷辛苦,还是歇着吧。”徐奉良想要端起王爷的架子来,哪只那人软硬不吃,愣是拦在门口不让出去。

这等情形,徐奉良已然没了挣扎的余力。当初徐家养了那么多暗卫,朱镛兵攻徐府的时候能把那里守得铁桶一般,如今想要困住府里这位丝毫不谙武功的王爷,自是易如反掌。

徐奉良颓然回到屋中,万般希望皆灭,他敛袖对灯独坐。

那一条贼船,踏上去就再也没能下来,哪怕他贵为王爷,今夜的风暴里,恐怕也要随着这条船沉入水中吧?

烛火晃了晃,燃出最后的亮光。外面纷纷扬扬的大雪早已停了,灰蒙蒙的天空中也不辨光亮,徐奉良在黑暗中独坐,直至天色将明。

除夕夜的厚雪掩盖了一切,大年初一的清晨没有了上朝的百官,摊贩也不似平常忙碌,倒显得街市上冷清安谧了许多。然而当大队的禁军分头扑向敦王府和几个不起眼的官员宅邸时,酒楼茶肆中到底是炸开了消息。

王府被围、几个官员被抓,虽然皇宫里平静无波,怎么看都像是政变一般。然而百姓们卯足了劲头等了半天,却没在听到任何新的消息,只听说敦王被削爵囚禁,几位官员被移入大理寺,再也没有了下文。

期待中的风云震动并未发生,到得大年初三的时候,一切复归平静。上至枢密使秦文瀚,下至末等官吏,该宴饮的还是宴饮,该休息的依旧休息,除了冬日天高物燥,炮竹偶尔让民宅走水,街上偶尔有几个兵丁迅速经过之外,再没半点涟漪。

琳琅这里也是一派安适。

有徐胜引路,徐朗当晚就拿住了朱成钰,验明无误后押入天牢,参涉其中的人大多已被徐朗派了人盯着,当晚剿清外面的党羽,清晨再派兵拿人,简直毫无阻碍。残留在外的人贺文瀚自然会有安排,如今朱成钰被捕,要紧的头目也被一网打尽,哪怕那些人成了漏网之鱼,也已翻不起什么风浪。

徐朗卸了心头一桩大事,这会儿和琳琅熏香品茗,一个看书一个练字,是入宫后难得的闲适。

一篇字写完,琳琅得意的搁笔,手边是徐朗送的那方涛石砚。两个人今儿兴致都不错,桌上供着腊梅,香炉中的熏香味道极淡,旁边专门摆上的茶炉里茶水鼎沸。

一模一样的梅瓣白瓷杯就在手边,琳琅冲茶细品,甚是怡然。徐朗赞了一句她冲茶的手艺精进,再看她的那篇书法,也是赞许道:“进益很大,过几年恐怕都能赶上你母亲了。”

秦氏出身书香世家,那手书法拿出来,京中女子没几个人能比得过。琳琅才有多大的年纪,跟秦氏自然没法比,不过徐朗有意捧她,琳琅也不客气,“后儿是初五,我把母亲请进来坐坐好不好?”

“当然好。岳父编书辛苦,我也该慰劳一番。”

“还有明溪,她和那位隋先生感情甚笃,都是画院里的人才,来年四月里成婚,可不能简薄了。”

“好,听你的。”

“还有蔺太医和锦绣,蔺太医那么大年纪,也不能一直孤家寡人的。”

“好,听你的。”徐朗依旧言无不从。

“说起来,二月里韩姑娘要跟四弟成婚,今年喜事儿不少呢。”

徐朗放下手里的书卷,微微眯眼笑着瞧他,“喜事儿真是不少,如今你也十四岁了,我也不用每日苦守了。”琳琅顿时受挫,“再等一年吧…”徐朗划着她的鼻尖,“我问过蔺太医了,再调养几个月便无大碍。”

“你也真不怕丢脸。”琳琅哼哼了一声,一想到徐朗跟蔺通一本正经的探讨此事,简直想换个御医为她调理,再也不见蔺通了。她脸色微微泛红的扭头看着窗外,外面锦绣正带着小宫女修剪一树梅花,徐朗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忽然道:“等有了孩子,咱们在里面读书写字,他在外面玩雪做耍,岂不是很热闹?”

琳琅想了想,那场景还真是挺温馨的。

93

到得初五那日秦氏和贺文湛进宫,往太皇太后和楚寒衣那里问安过后,便往凤阳宫来。因徐朗极为爱重琳琅,入宫前就对岳父岳母极为尊敬,这时候虽然份属君臣,那份心却还未变,琳琅设了小宴招待,宴后贺文湛自陪着徐朗下棋,琳琅则和秦氏在殿里说体己话。

提及前两天那场大事来,秦氏这素来少问朝政的人都掩不住的好奇,“到底是怎么回事,只听说敦王府被查抄,后面又没了下文,听说跟朱家有关,我们都担心着呢。”

“敦王府的事情,娘你担心什么?”琳琅莞尔。

“还不是为了你的蓁表姐。”秦氏叹了口气,“她自打瞧上了那个叫君瑞的孩子,这两年里总没改掉心意,只是你大舅父不许,就一直拖着。好容易近来你舅父松了口定了亲事,谁知又出了朱家这档子事情,你也晓得君瑞是前朝皇室的人,若是…”

琳琅明白她的意思,此次朱家为祸,自是因朱家旧党贼心不死。他一介造反谋逆的乱臣贼子尚且如此,推而论之,君氏那可是正宗的前朝皇室血脉,若有人拿着个做文章,终究是个麻烦。徐朗为了朱家旧党的事费了不少心思,若是一怒之下将残留的几个君家旧人一并扫清,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到时候君瑞必受牵连,那么秦蓁那里,可就不好办了。

她抚慰一般握着秦氏的手,道:“娘也不用着急。蓁姐姐她的婚期定在什么时候了?”

“说是五月里天气最好,就定在了那时,可这事儿一出,嗐。”

虽然不能保证,但琳琅对徐朗的了解还是不浅的,见秦氏一脸愁容,不由笑着宽慰,“皇上那里还没动静呢,娘怎么杞人忧天起来了?这回的事情自然是朱家的错,据我所知,可没什么君家的人参与其中。皇上是明君,自然不会行此株连之事,当初既然允他们自谋生路,除非哪天他们自己闹事,否则绝不会斩尽杀绝。”

女儿这两年里历练得多,如今考虑其事情来,比她这个做娘的还要周全,秦氏颇为欣慰,“是我关心则乱,想差了。蓁儿这丫头也是,眼光那么独到,还是个死心眼。”

琳琅抿唇一笑,秦蓁的眼光确实“独到”,但她能在君氏由皇室沦为布衣时还不离不弃,甚至能扛住秦紫阳的威压坚持要嫁给君瑞,实在是难得。

想起那些旧时光来,琳琅不由有点怀念,彼时她还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官员之女,君瑞却是尊贵的世子,虽然这辈子交往不深,他的品行却和前世一样温良。那时候都还是少年少女,谁知转眼她已为人妇,那边厢也谈婚论嫁起来。

“我去江南的时候跟那位君瑞也有过接触,品行才貌没得说,蓁姐姐会瞧上他,不是什么意料之外的事情。”琳琅吃不到秦氏亲手做的酥酪,进宫后就让小厨房尝试,如今竟也像模像样了。她请秦氏尝了一口,问道:“味道如何?”

“比上回的有进益,只是火候还没把握好。”秦氏不再记挂秦蓁,便又关心起琳琅的身子来,“今年你也十四了,你和皇上?”

知道她问的是什么,琳琅在徐朗面前还能镇定,在秦氏面前可就没那么厚的脸皮了,登时红了脸,嗔道:“娘!”

“你和皇上成婚也两年了,他对你有多好,大家都看在眼里。如今为着你,后宫中连个妃子都没有,几个人能做到这样?投以木瓜报以琼琚,你也要学会好好待他才是。”秦氏语重心长。

琳琅略微垂首,“说得好像我待皇上并不好一样。”

秦氏微微一笑,“夫妻之间怎样才算好,怕是你还没学明白。”

“好啦好啦,娘说过好几次了,我都知道。”琳琅赶忙打住,她也不是完全不让徐朗碰荤腥的呀,只是床帏之事终究不好意思明说,只能以话题岔开,“许久没见大姐姐了,她那里怎样?”

“韩荀这孩子倒是极好,有才能,待人也真诚。难得的事韩夫人为人明白畅达,昨天你大伯母在府里设宴,她和璇丫头都来了,看着也颇融洽。”

“大姐姐能寻得好归宿,我也放心了。”琳琅甚为满意。

和先前的庄家相比,这一桩婚事可是天壤地别。以前庄家是尊贵的皇亲,贺璇玑嫁进去后身份就次了一等,虽然贺文瀚官位不低,到底与皇亲不同,那婆母、小姑子,各个都能颐指气使。如今可就反过来了,且不论韩大学士辞官后韩夫人就没了品级,单论贺璇玑的身份,那可是当今皇后最亲近的堂姐,父亲又是枢密使,嫁给韩荀那可是真真正正的下嫁。加上韩萱儿还是皇家的儿媳妇,韩夫人能不对贺璇玑好一些?

而韩荀之才干品行,比之庄元晋好到不知哪里去了,贺璇玑与他婚配,应能顺心遂意了。

送走了秦氏和贺文湛,想到秦蓁的事情时,琳琅虽能猜度徐朗的心思,到底也不十分肯定。到得初十那日开朝,徐朗忙起了国事,朱家旧部的案子也议定交由三司会审,琳琅便顺口提了一句想去见见朱成钰。

若放在以前,徐朗或许还要问个原因,这时候有陈皓的铺垫在,徐朗倒是没说什么,只是肌肉有一瞬间的紧绷,随即便道:“牢狱不是你能去的地方,明日我另外寻个地方,陪你过去。”

这一点上琳琅自然没有异议,只是徐朗的反应却叫她有些无奈。年初的事务并不算多,除了朱家旧部之外,暂时并没有什么能叫徐朗挂心,琳琅瞧着时机差不多了,便微微笑道:“就去看看朱成钰而已,你紧张什么。”

“我紧张?”徐朗低头瞧她。

两人这会儿正在花房里闲逛,因这是特设的花房,底下有地龙,里面有用上佳的炭火烘烤得十分温暖,一年四季温暖如春,参差有致摆放着的花盆翁缸里,各色花儿开得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