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成民国文豪的文盲妻子上一章:第 10 章
  • 穿成民国文豪的文盲妻子下一章:第 12 章

这修身课本做的就挺好的,起码到现在,林灯还没看到什么让人不适的内容出现。

……

修身课下课之后是体操课,林灯在和杨哲思学习之前,还真是完全不知道这年头的小学生还有体课,看来国家还是挺重视国民身体素质的嘛。

三个小姑娘跑到院子里,先看杨哲思做了一遍她们要学的体操之后,包括林灯在内,三个姑娘的眼睛都直了。

林灯是在疑惑杨哲思跳的这是什么操,怎么看起来和她理解的健身操不大一样。

林灼和彤云则在疑惑——杨老师在干什么玩意,是中邪了吗?

看她们呆若木鸡的样子,杨哲思浅笑着跟她们解释:“这是兵操,看着可能男孩子气了一点,不过现在的小学、中学甚至大学里头都很流行这种兵操,你们学学总是没坏处的。”

林灯点点头,就要从第一个动作开始学起,可彤云却有点犹豫。

这动作……看起来也太不文雅了吧,跟个大老粗似的,她有点做不出来。

林灯看出她的犹豫便说:“先跟杨老师学吧,反正这院里头也没有外人,不会有人笑话你的。你就当做是在锻炼身体吧。”

彤云这才无奈地点点头。

林灼从小便是个假小子的性格,得知这是兵操之后,她就更喜欢了,也是三个女孩儿之中学的最快的一个。

林灯的主要问题是身体虚,跟着做了一会儿之后,她就觉得累得不行了。

好在今天只是第一天,学习强度不算太大。学完前两个动作并且顺下来一遍动作之后,上午的课程就算结束了。

林灯和林灼两个回屋休息,彤云则去外头买饭。

杨哲思来给她们上课,林灯是承诺过要包她午饭的。不过林灯只交了她和彤云两个人的菜钱,再多交两份,问题虽不大,却怕朱氏再说什么闲话,惹得大家都不痛快,还不如让彤云到附近买一点去,权当改善伙食。

彤云走后,林灼就拉着姐姐小声吐槽说:“大姐姐,我怎么感觉彤云有点儿矫情啊。刚才学兵操的时候,咱们两个小姐都没说什么呢,她倒不乐意了,还要你哄。是不是你把她给惯坏了?”

乍听到林灼这么说,林灯有一点惊讶,不过她可以理解:“没有,彤云挺好的,就是没见过这阵仗,有点被吓到了而已。淑德,你……”

林灯刚叫出林灼的旧名字,就见林灼不满地瞪起了眼睛。于是林灯便改口道:“灼儿,你也体谅她些吧,毕竟她也是个十几岁的女孩子嘛。”

林灼点了点头,不过眼神里还是显露出一丝不赞同:“姐姐就是心善,待下人太好了。”

“我对她好,对你就不好吗?”林灯捏了捏小丫头的鼻尖,笑道:“都是爹妈生的,怎好因为她出身贫困,就真不把她当人看呢。你想想看,这是不是一种偏见啊?”

见林灼似乎不大明白的样子,林灯便给她举了个例子:“就好像咱们都是女孩儿,长辈们就认为我们应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能像那些男人们一样自由自在的一样,这就是偏见。”

林灼好像听明白了,不由羞红了脸颊:“姐姐的意思是,我在受到偏见的同时……也对别人抱有偏见了,是吗?”

林灯没有点头,因为她知道林灼本性不坏,应当不是故意的。她只是从小在一个封建家庭里长大,习惯了不把下人当成平等的人而已。

可林灼还是哭了:“原来我和那些我讨厌的人一样!我不喜欢我自己了!”

“不是的,灼儿你别哭。”林灯哭笑不得地给小姑娘抹起了眼泪,“你心地善良,姐姐都知道的。如果意识到自己哪里做的不是那么妥当的话,以后稍加改正就好了,不必放在心上,为了一点小事就全盘否定自己。”

林灼抽泣着说:“那姐姐,姐姐你还喜欢我吗?”

过去林灯没有过亲生的弟弟妹妹,本以为自己当惯了独生子女,会对比自己年纪小的弟弟妹妹挺不耐烦的。却也不知道她和林灼是真的投缘还是怎么的,她对林灼还是挺有耐心的:“当然啦。好了,别哭了,都哭成个小花猫了。快去擦把脸,一会儿该吃饭了。”

说到吃饭,林灼擦干眼泪对她说:“姐姐,我想了,我今晚就回家去,明天早上带两份饭过来,中午和杨老师一起热一热吃就行了。你都嫁人了,总不好叫你包了我的学费,还要包我的伙食呀。”

妹妹这么懂事,林灯挺感动的。她原本觉得一顿午饭不值当什么,正要拒绝,话到嘴边,却又觉得让林灼做点什么也好。她总要学着长大,自己承担一份责任的。于是林灯便点了点头。

作者有话要说:本章掉落10个红包~感谢支持正版的小天使,么么哒=3=

改编自百科资料。

二姨太

第二十二章 二姨太

吃过午饭之后, 每个人有半个小时的午休时间。林灯和妹妹一起小睡了一会儿, 打了个盹儿就被彤云叫起来了。

下午她们继续上课,学数学的时候,林灯觉得简单得不行, 一学就会了,让杨哲思很是惊喜, 没想到林灯的天赋竟然这么高。

林灼和彤云两个倒是觉得有些吃力, 于是杨哲思就提前教了林灯一点明天的学习内容,让她自己巩固的同时再去辅导林灼她们。

林灯觉得这样的安排很好。她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掩盖自己的“天资”,因为只有让所有人都知道她的学习能力强, 这样将来她跳级去读书的时候才不会显得太过突兀。

数学课下课之后是图画课。因为这年头的颜料都是进口的, 价格太高,所以林灯只买了三支铅笔作为绘画工具。

杨哲思的文具都是自带的, 这个倒是不用她来包。

林灯没能遗传母亲的艺术细胞,从小就不怎么会画画。这会儿除了握笔姿势比林灼她们自然一些之外,绘画水平完全没比她们好上多少。

三个人的“处女作”并排摆在一起之后, 说是真·小学鸡互啄也毫不为过。

彤云看到林灯画的树和太阳时,下意识地说了一句:“小姐的花样子画的挺好的呀, 怎么……”

被林灯瞪了一眼,她才没继续说下去。

最后一节是唱歌课。在传统女人看来,唱歌都是歌女那等轻贱之人才会做的事情, 都是出身卑微的女子用来取悦男人的。所以在林家的时候,方氏从来不教姐妹俩唱歌。

不过现在时代不同了,许多女学生都有一嗓动人的歌喉, 在学校里唱校歌更是十分普遍,所以唱歌也是她们的必备课程之一。

比起五音不大全的林灯,林灼的歌声还是挺好听的,很快就找到了调子。

林灯和彤云就有点费劲了。一个是跑调跑得厉害,一个是不好意思大声唱。

原本杨哲思以为最轻松的唱歌课,却是教了个满头大汗。这主要是因为林灯这里条件有限,又没有留声机,所以杨哲思只能自己一遍又一遍地教。一天的课上下来,她的嗓子都有些哑了。

结束一天的课程后,林灯就让彤云去给杨哲思包了一点茶叶,让她拿回去泡水喝。

不是什么名贵的东西,只是个心意。

杨哲思道了声谢,含笑收下了。

杨老师走后,林灼就同她说:“大姐姐,我晚上不住你这里了,还是回家去了。”

听她这么说,林灯并不感到意外。和那些旧式闺秀相比,林灼虽有些叛逆,但她骨子里还是个懂事的孩子。

“行,你把东西收拾一下,本子和笔别忘带了,晚上还要做作业呢。”

林灼应了下来,刚收拾好东西,就见出去送杨老师的彤云带了一个人回来,正是林灼的贴身丫鬟碧月。

林灼便问:“你怎么来了?我不是告诉你不用跟来了吗。”

碧月一脸焦急地说:“是太太让我来的。三小姐,您快同我回家去吧!您一整天不回去,太太都快急疯了!”

听她提起方氏,林灼有点别扭地说:“她急什么啊,昨儿不是还恨不得没生过我这个不孝女呢吗?”

碧月摇头道:“不是的小姐,其实太太她很关心您的。您不在家的时候,她问了我好多关于您的事儿呢。”

林灼一听,顿时急了:“你都告诉她什么了?是不是我放脚的事情被她发现了?”

林灯是这个时候才知道,原来自己这个活泼可爱的小妹妹竟是裹过脚的。

林灼还在发育,鞋子不大不小,所以林灯之前都没注意过这件事。这会儿去看她的鞋子,林灯才发现她的脚确实不大,只是没有像朱氏、方氏她们那样小得那么明显罢了。

不用问也知道,林灼裹了脚,林灯却没有,是因为林家大小姐打小就有婚约,林灼却没有……这么看来,她和姚启安的这门娃娃亲倒是“救了她一命”。

林灯自己没裹过小脚,不过想想那画面就觉得疼——将脚趾头蜷到脚心里去,用布条将脚裹紧,再生生套上小了不知道多少个尺寸的鞋子……得多难受啊!

裹了那么多年的脚,估摸着都已经变形了吧!

想到这里,林灯看向妹妹的眼神不由地多了一丝心疼。

碧月瞄了林灯一眼,小声道:“小姐放心,太太还没有注意到。”

林灼听了,松了口气道:“那就好!大姐姐,我先回家去了啊。”

“等等。”妹妹就这么回去的话,林灯还是有点不放心,“我跟你回去一趟吧,省得你又和母亲吵起来。”

林灼想了想,她和母亲的关系向来不怎么好,倒是林灯和方氏很亲。如果可以的话,有林灯做和事老自然是再好不过的:“那就麻烦大姐姐啦。”

姚家和林家离得不远,姐妹俩坐一辆黄包车过去,很快就到了。

才进二门,就见方氏快步迎了上来,一巴掌打在小女儿的背上,含着眼泪骂道:“你这不省心的,一天一夜都不回家,你想气死我是不是?”

林灼委屈地说:“娘,我是去大姐姐那里读书了嘛!”

“你还敢着又要打她,却被林灯给拦住了。

方氏不悦地说:“婉儿,你别护着你妹妹,我今儿非得好好教训她一顿不可!”

林灯努努嘴,低声道:“娘,有什么话咱们进了屋再说,别叫外人看了笑话。您看那边……”

方氏顺着林灯所指的方向看去,就见一个穿着褐色袄裙的白胖女人正一脸看好戏的表情看着她们,不是林远山的二姨太沈氏是谁?

说起来在林远山的这三房姨太太里面,方氏最喜欢的是乖巧懂事的三姨太余氏。

至于二姨太沈氏和四姨太黄氏两个,方氏觉得她们俩是不相上下的讨人厌。

要说当年方氏和林远山虽是盲婚哑嫁,可方氏生得好,又给林远山带来不少家财,让林远山手头宽裕了不少,所以两人新婚的时候,林远山还是宠过方氏几年的。

只可惜好景不长,在大女儿出生后不久,林远山就厌倦了方氏,还将大着肚子的沈氏带了回来。

当时方氏以为林远山是要纳沈氏为妾,心里虽然不情愿,但还是勉强答应了下来。

谁知林远山竟当着长辈的面,说他和沈氏是“真心相爱”的,想要休妻再娶沈氏为妻。

方氏当时才出月子不久,听了这话之后,只觉自己半颗心都凉了。

她见丈夫如此决绝的模样,便以为自己被休已成定局,却没想到林家二老死活不肯答应,就连一向对她没什么好脸色的婆婆也不例外。

后来方氏才知道,原来沈氏和她哥哥是从外地逃荒来的,家里没什么家底,她婆婆看不上这样的人家,觉得沈氏不配做自己的正经儿媳妇。

最终林远山违背不过父母的意思,只得纳了沈氏为妾。只是在那之后,他对方氏就没有什么好脸色了。

沈氏是个颇具野心、性格又比较强势的女人。一进林家的门,她就想方设法地搜刮林远山的钱财。生下林淑贤之后,她甚至想要伸手去管家。表面上说是要帮身体不好的方氏的忙,实际上她就是在和方氏争权。

方氏也不知道婆婆是怎么想的,明明当初她也不喜欢这个沈氏,可不知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她还是让沈氏管了一部分家里的事情。

那几年方氏带着一双年幼的儿女和沈氏斗智斗勇,整个人操心劳肝,一下子老了好几岁。倒是沈氏过得十分滋润,在这个大多数人都面黄肌瘦的年代里肉眼可见地胖了起来。

不知是因为沈氏的身材变化,还是林远山的花心本性使然,沈氏进门后也就得宠了几年,三姨太余氏便进门了。

这个余氏和沈氏很不一样,她身材娇小,性格又很温柔,对正室夫人方氏十分恭顺。加上她一直没有子女的缘故,在这几个姨太太里,方氏对她的敌意是最小的,甚至有时候她还会有点可怜余氏这辈子都没有自己的孩子。

就这样,随着沈氏年老色衰,她再不受宠。不过因为生育了二小姐林淑贤、还管着家里一部分家务的缘故,二姨太在林家还是有一席之地的。

此时见自己看热闹被方氏母女发现了,二姨太也并不慌张,只是道:“哟,大小姐又回门了啊。这丈夫不在身边的人就是不一样,日子想是悠闲得很吧。”

方氏和林淑婉向来柔弱,对外时几乎没有什么战斗力,所以这些年来沈氏已经习惯了用这样嘲讽的语气同她们说话。

倒是家里最小的那个姑娘脾气挺冲的,不过她年纪小,林远山又不喜欢她,所以沈氏一点都不怕林淑德,也就是如今的林灼。

林灼是个一点就着的脾气,听二姨太这么讽刺自家姐姐,立即就要开骂。

却不想她那个向来逆来顺受的大姐姐,竟然冷笑一声还击道:“有什么不一样的?父亲住在家里,也没见他去过你的院子。要论这独守空房的日子应当如何悠闲度过,二姨娘你可是前辈呢。”

“你!”沈氏惊讶地看向林灯,似乎完全没想过她会还嘴。

林灯顺手掖了下耳边的碎发,面上毫无惧色:“知道您闲,还有空听人家的墙根。只可惜我忙得很,没那个时间向您讨教。识趣的话,就别堵在路上可好?”

作者有话要说:本章掉落10个红包~

阶段性胜利

第二十三章 阶段性胜利

“你, 你, 你怎么能这么跟我说话!”沈氏虽然已经不再受宠,但她有一个较为受宠的女儿,手里还管着林家的一些资产, 所以林家的人平日里对她还算客气。

方氏听了也不赞同地皱起了眉,小声对林灯道:“婉儿, 她怎么说也是长辈, 你……”

林灯不屑地说道:“什么长辈?搁在过去,她就是一个妾室,任由主母打骂的。搁在现在, 那更是连个正经名分都没有, 谁知道她是谁啊。”

林灯知道,这个年代的许多姨太太都是可怜人, 是身不由己才会去做人妾室的。

可沈氏明显不在此之列。当年她明知林远山有妻有子,还是勾搭上了林远山。进门之后,她没少在林家搬弄是非, 这些年来不知让方氏母女吃了多少亏,林灯实在是看不惯她。

一旁的林灼十分赞同地说道:“大姐姐说得对, 娘,这个老女人就知道搜刮咱们家的钱财,你还跟她客气什么!”

沈氏从来没被人这样当面怼过, 就算她脸皮再厚,一张白面还是涨成了猪肝色。

她指着林灯姐妹俩,气愤地说:“好啊你们, 你们一个个的都不把我当人看是吧!行,我这就把你们在外头读书的事儿告诉老爷去,看老爷怎么收拾你们!”

沈氏说完便健步如飞地跑了,背后的肥肉一颠一颠的,瞧着比林灯和林灼两个瘦猴儿加起来还胖。

方氏见了,不由担心地说道:“我就说你们不要在外头读什么书吧!这下子好了,你们父亲要知道了,我也护不住你们了!”

林灼不服气地说:“娘,我们不就是读个书吗,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哥哥都跑到洋人那里去读书了呢,我们就在姐姐家里上个学怎么了,我们招谁惹谁了?!”

“你们和你哥哥能比吗,他是男人!”方氏看着两个不听话的女儿,真是又急又气,“你们女孩子家家的,安心在家里相夫教子就是了,何必去做那些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林灯看着一脸真心实意为女儿好的方氏,突然心生感慨——原来女孩子能够去读书,在百年前的中国是一件这么困难的事情。

想想她在现代的时候,上学简直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不仅如此,她还老是被老师、家长督促着学习,但凡成绩掉了一点儿,大人们都要跟着操心,忙得团团转。

对比现在,林灯突然觉得自己以前上学时偷懒耍滑实在太不应该了。

是她活得太舒服,忘了百年前的先辈们为了女子读书上学的权力,曾经付出过多少汗水和泪水、甚至是鲜血的代价。

……

沈氏的告状似乎起了些作用,没过多久,林灯和林灼姐妹俩就被叫去了林远山的书房。

不过和方氏不同的是,对于两个女儿读书这件事,林远山的关注点并不在“抛头露面”上。

“淑婉,你夫君是个文化人,他想让你学认字,爹能理解,可你妹妹没有这个必要啊。爹已经想好了,回头让你娘给你妹妹相一个做生意的人家,家境殷实就好,不必那么有文化。姚家倒是书香世家,可怎么样呢,聘礼给得那么少……”

林灼一听就不干了,打断他说:“爹!我不嫁人!您别指望着把我‘卖’了就能换个好价钱!我不是我娘,我才没那么傻!”

林远山一听,眉头便拧成了一个“川”字:“你这丫头,胡说什么呢!爹娘养你这么大,你不嫁人,难道还要赖在家里做老姑娘吗!还有什么卖不卖的,你是正经人家的姑娘,怎么能说出这种混账话来?”

林灯算是看出来了,林灼这小姑娘说的虽然都是大实话,但是她说话太冲动了,容易把人激怒。于方氏如此,对林远山亦然。

为了防止这对父女俩再吵起来,林灯及时插话说:“爹,妹妹年纪还小,您别跟她生气,回头我好好教她。”

林远山过去总觉得自己的这个大女儿是个闷葫芦,话少又木讷,没想到嫁了人之后就是不一样了,还变得挺会说话的。

听林灯这么说,他的脸色稍霁,点点头道:“你娘是个不顶用的,疏忽了对你妹妹的管教。婉儿你若是得闲,就多教教你妹妹吧。”

“爹,那您是同意妹妹去我那里学习的事情了?”不等林远山开口,林灯便及时补充道:“其实就算今天二姨娘不来告状,我也想来同您说呢。女儿嫁人的时间虽短,却也知道了不少的事情。听说现在大城市里,大户人家的女子上学都已成为风气。那些肯让女儿读书的家庭,都被称为‘新式家庭’,家长也被称为‘开明家长’。咱们杭县说大不大,说小却也不小了,这股风气蔓延开来只是早晚的问题。您是政府工作人员,更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和政府的号召啊,您说是不是?”

林远山原本是不大赞同两个女儿在外头“胡闹”的,但听完林灯这番话,他怔了怔,想到“开明家长”和“政府号召”的字眼,他竟然有些动摇了。

林灯见他露出松动的表情,及时保证道:“爹您放心,我们一定会按时下课,天没黑就把妹妹送回家的。至于让妹妹嫁人的事儿,您也别着急。等妹妹学会了更多的本事,说不定还能挑个更好的夫家呢。”

林远山看看一脸渴求的大女儿,和嘟着嘴一脸不高兴的小女儿,长叹一声道:“那就先这样吧!不过婉儿,爹得把丑话说在前头。你都已经嫁出去了,爹可再没钱给你了!”

林灯心中冷笑一声,完全看透了林远山的本质——她这便宜爹就是不想出一分钱一份力,还要得个好名声。不仅如此,他还寄希望于小女儿真能找个比林家条件更好的夫家,给他换取彩礼和资源。

林灯心里跟明镜儿似的,但她看破不说破,不卑不亢地表示:“放心吧爹,我不会给您添麻烦的。”

只有林灯自己心里清楚,她根本就没把林远山当成自己的亲人,所以她自然不会去麻烦林远山。但是同样地,林远山也别想麻烦她。

可林远山完全不知道林灯是怎么想的。他现在突然觉得这个以前被自己忽略的大女儿变得懂事起来了,还挺招人喜欢的。

沈氏那个婆娘,还跑来污蔑他的大女儿辱骂她,真是个挑事精。

原本林远山还嫌方氏打理铺子不得力,考虑把方氏在管的那三间铺子挑一个转给沈氏打理。现在他想想沈氏都嫌烦,便暂时把这个念头打消了。

……

在林灯看来,他们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可是从林远山的书房出来后,林灼还是耷拉着个脸,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