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姑娘这句话就行了。”静宁师太达到目的,面带微笑的走了。

老爷再次荣升,官至吏部尚书这样的要职,难怪连静宁师太都坐不住了,吴柔早就完全想明白了,自己日后无论怎么样,那怕真的是蜗居在这小小的尼庵,想要过太平日子甚至是好日子,吴宪、刘氏这两杆大旗就算是他们死了她也得撑着。

她付出了无数代价才明白,这是等级森严家族观念极重的古代,她那怕是做了武则天,也要依靠武家子弟,更不用说她做不成武则天,无论走到哪一步,都离不开吴家,吴家与她,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她人虽在庵堂,吴家发生的事她一清二楚,吴怡果然嫁入了侯门,吴佳也成了豪门妇,吴承宗马上就要娶亲,吴承业的订亲已经提上了日程,据说是京兆尹家的嫡出长女,吴柔曾经见过那个姑娘,小小年纪时她已经沉稳异常,极有长姐风范了,看来吴家是要找人拘住吴承业的性子。

她呢…她怕是被吴家遗忘了…

沉思齐头疼欲裂的醒过来,天却只是濛濛亮而已,他摸了摸旁边的枕头,是空的,睁开眼一看,吴怡睡在贵妃榻上,并没有脱衣裳,身上只搭了条被子,趴在床边打盹的红袖见他醒了,立刻抬起了头,“二爷醒了…”

“嘘!”沉思齐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二奶奶什么时候睡的?”

“二奶奶四更天才睡着。”红袖小声说道,“二爷可是要水?”

“给我拿杯酽茶来。”沉思齐说道。

红袖从茶子,拿出了茶壶,倒了杯茶给沉思齐,沉思齐喝了茶之后方觉得好些了,披了衣起身。

“二爷您要去哪儿?”

“我在外屋走走。”沉思齐披了衣裳到了外间屋,推开了窗,今夜是十七,既将西沉的月亮将整个院子笼罩在一层淡黄的光晕之中,除了远处的犬吠再无其他声响。

沉思齐深深的吸了口气…忽然一个白色的影子在窗口一晃而过,“啊…”

吴怡听见沉思齐一声惊呼,立刻从床上坐了起来,“出什么事了?”

整个院子里的人都被惊动了起来,没多大一会儿,红袖扶着吴怡到了外间屋,只见沉思齐跌倒在了地上,脸色又青又白的。

“二爷,您这是怎么了?”几个丫头赶紧扶沉思齐坐了起来。

沉思齐见来了这些人,不禁有些羞愧,“没什么,只是眼花了。”他想要扯开一个让所有人放心的笑,忽然听见外面有女子的尖叫声。

“鬼啊!”

“看来眼花的不止我一个。”

沉思齐说得轻松,又喝了压惊的药,早饭之后还是发起高热来,这下子不光是肖氏,连侯爷和老侯爷都被惊动了。

肖氏坐在屋子里急得直哭,“这是哪里来的冤鬼啊,我的儿自小乖巧,不曾招灾惹祸,沈家怜老怜贫年年架桥铺路,是京城有名的积善人家,竟然遇上了那不认路的冤鬼…害了我儿啊…”

古人最是迷信,遇上这样的事,比平时生病还要着急十倍。

冯氏在一帮扶了肖氏,也是跟着掉眼泪,“太太,不如请清虚观的张道长来一趟吧。”

吴怡刚在里面喂沉思齐喝了药,见这样的情形也不能说什么,她前世就算是无神论者,经历了一场穿越也不敢太铁齿,说什么世上本来没有鬼的话,“太太,我年轻,也没经过什么,这会子也是六神无主,大嫂说得对,这内里的病得治,要是真的是有鬼,自有捉鬼的人,沈家是积善之家,二爷必有神佛保佑。”

肖氏指着身边的婆子,“你们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请张道长!”

红袖从外面进来,见这个情形,悄悄地走到吴怡身边,正想要说话,肖氏瞪了她一眼,“有什么话大声说!”

红袖愣住了,看了一眼吴怡。

“你没听见太太的话吗?大声说吧。”

“是,回太太、大奶奶、二奶奶的话,奴婢刚才奉了二奶奶的命去看了昨晚撞上那鬼的翠莲,她烧得比二爷还厉害,已经人事不知了,满嘴的胡话。”

“作孽啊!真的是作孽啊!”肖氏哭道。

“她说的什么胡话?”一直保持着千言千得不如一默本色的福嬷嬷说道。

“她说不要来找我,我什么也没看见,还喊什么吟风姐…”红袖话说到一半,肖氏脸色就开始不对了,吴怡赶紧的喝止了她。

“吟风姐姐生前对二爷最好,怎么会害二爷?”吴怡说道。

红袖立刻低下了头,“许是奴婢听错了。”

“吟风那贱婢!”肖氏怒道,“来人,捆了她的嫂子跟侄子…”

“且慢。”吴怡说道,“太太,媳妇年轻见识浅薄,但是听二爷说过吟风姐姐最是忠心不过,若是她的话…莫非是她阴灵不远,听闻二爷娶了妻,来看看二爷,谁知道人鬼殊途一不小心惊吓到了二爷,若是如此二爷这病倒是好治了,太太若是处置了她的亲人,没准儿反而惹怒了她,再回来兴风作浪。”

“太太,弟妹说得有理,不如等张道长来了,听听他老人家怎么说。”冯氏在一旁帮腔。

“嗯。”肖氏点了点头,从她的表情就能看出来,吟风的死不简单,可是吴怡依旧是故做不知的样子。

清虚观的张道长,传说是张天师的后人,跟沈家也是常来常往的,一听说是沈家有请,当即也就来了,院里院外转了转,又看了看沉思齐的面色舌苔,说了句让吴怡受惊不小的话,“二爷这是受了惊吓,非是鬼神之事。”

举凡是做他们这一行的,不管是真有事还是假有事,必定要往神乎其神的地方去牵扯,好让主家多出银两,这位张道长一张嘴就把鬼神的事否了,莫非是真有神通?

张道长又问:“这二爷头底下枕的枕头,里面似是包有冰块,是谁的主意?”

肖氏虽然刚四十出头,在古人眼里却已经是老妇了,张道长又是方外之人,因而只有冯氏和吴怡领着屋里的丫头们避进了屏风后,肖氏是一直坐在一旁陪着,见张道长说非是鬼神之事,心就放下了,“是我家儿媳的主意。”

“这倒是个好法子,这发烧就怕烧坏脑子,我亲眼见过机灵的孩子竟烧成了傻子,这个法子倒是不错,可惜只有富贵人家才能在这夏天用冰。”张道长说道,“二爷刚一落生,贫道就给沈二爷批过命,他命里的劫数在十八岁上,二十岁时有生死大劫,过了这两道关口,也就一生无忧了,如今看他的命格却似有转机,可否请二奶奶出来,让贫道见一见。”

“快请二奶奶出来。”肖氏说道,“张道长年高德勋,又是方外之人,让二奶奶不必介怀。”

吴怡本身也不是那种扭捏的人,当下大大方方的出来了,福了一福,“沈吴氏见过张道长。”吴怡这才看清楚张道长的眉目,老爷子六十多岁的样子,皮肤却像婴儿般的白里透红,一丝皱纹都不见,头发也只是白了一半,花白的胡子修剪得整整齐齐的,穿着一身道袍,确实是仙风道骨,颇有几分的仙气,看起来更是莫名的眼熟。

张道长上一眼下一眼的看了吴怡半天,“二奶奶不记得贫道了?”

吴怡摇了摇头。

“你小的时候我给你批过命。”张道长点了点头,手指略一掐算,“难怪你不记得,当时你才不过五岁。”

吴怡又福了福,“难怪我见道长就觉得莫名的眼熟。”她心里知道不是这么回事,五岁时张道长见到的应该是原本的吴怡。

“你这丫头长大了倒是沉稳了,小的时候十足的淘气。”张道长说道,“X年生XX月XX日XX时XX刻…”他又闭目算了算,忽地睁开了眼,“难怪会是如此,你七岁时有一生死劫数,过了这一劫这一生无论遇上什么,都是有惊无险的命,是个有福之人啊。”

有福之人自然不是守寡的命,肖氏听得明白,立刻就知道沉思齐这生死劫数怕是也破解了,马上就笑了,“那就多谢道长吉言了。”

张道长从袖中拿出一个青瓷的药瓶和一个蜜腊封得严严的药丸,“这是贫道的独门秘方,药瓶里红色的丸子一共五粒,又温水送服,待烧退了,再将这一丸药用黄酒化开了,让病人服用,也就无事了。”

“多谢道长。”吴怡亲手接了药丸,“这府里有一个丫头,也是受了惊吓,可否请道长…”

“嗯。”张道长又拿出了一个青瓷瓶和蜜腊丸,“好人必有好报,二奶奶果然是个善心人。”

吴怡亲手将青瓷瓶里的红药丸喂给了沉思齐,过了不到一柱香的时间,就听见沉思齐喊热,吴怡伸手摸摸他的额头,却是一手的湿热,发烧最怕不出汗,出汗就代表这烧要退了,“快把被盖严。”

肖氏一听说沉思齐出汗了,也是满脸的喜色,“真是多谢道长了。”

见张道长如此的灵验,原本在屏风后的冯氏立刻呆不住了,也走了出来,“沈门冯氏,见过张道长,我也有一事要问张道长…”

张道长见她出来了,立刻笑了,“有福之人不用忙,大奶奶且放宽心,该来的总会来的。”

冯氏脸上始终凝结不散的郁色听这几句话,竟然散了大半,“多谢道长指点。”

张道长对肖氏施了一礼,“贫道是方外之人,不该在红尘中久留,因为与贵府颇有些渊源,这才前来,如今却是要走了。”

“送张道长。”肖氏深深地福了一福。

沈家送张道长回去的管家回来说清虚观的太极殿有些破损,通往观里的路也有一些不平,沈家立刻出人出银子,重修了道观,重铺了道路,沈家的女眷又各自出了香火钱,这是后话暂且不表,却说这沈家,沉思齐病好之后,肖氏越想越觉得事情蹊跷,一个人眼花,不能两个人都眼花。

她又问了沉思齐和翠莲,沉思齐说没看清,只是白白的影子,翠莲可是看得真真的,是一个浑身着白的女子模样,她刚要细看,那人就消失在假山后了。

周成家的亲自钻进了假山后,仔细的查找,终于在石头缝里捡到一个白色的面纱。

“这世道,人倒比鬼可怕!你给我暗暗的查访,若是找到了那贱婢,立刻悄悄的回了我。”肖氏说道。

“那吟风的家人…”

“经过这事倒是提醒了我,给她嫂子几百两银子,发还了她的身契,叫她带着孩子远远的走吧,再在女儿庵里替吟风立个牌位,免得她无处容身。”

“是。”

●● 115、鸡犬

沉思齐的病来得也快去得也快,吴怡私底下怀疑他这病有可能是因为喝多了酒,又在被子里出了一身的汗,毛孔张开的情形下在外面乱跑开窗,被冷风吹到了,又受了惊吓,这才发起高热来,放在现代也就是两包安瑞克的事。

她这个怀疑也只能放到心里了,经过这件事她也对古代娇养的大少爷身子有了直观的认识。

沉思齐似乎对自己这次受了惊吓病倒颇不好意思,不过更多的还是大少爷脾气,刚刚退了热,他又说嘴里没味道,不想喝白粥,想吃饭,遭到肖氏和吴怡的断然反对之后,又说要吃谢嬷嬷亲手点的豆腐脑,肖氏立刻笑着应了。

谢嬷嬷亲自点了豆腐脑送来,肖氏终究年纪大了,不经折腾,见沉思齐退了烧跟没事人似的吃了一大碗豆腐脑,心里一放松就更觉得累了,冯氏服侍着肖氏回房休息,吴怡亲自把肖氏送到了院子外,一直到肖氏的背影消失不见了,这才回了自己的院子。

沉思齐出了一身的汗,闹着要洗澡,这可是在古代,虽然是在夏季可也没有个浴霸什么的,再着凉可怎么办,吴怡只得哄着他擦了身子,换了里衣,这才又服侍着他又睡了。

谢嬷嬷见吴怡忙里忙外的,小小年纪行事却颇有章法,照顾起沉思齐也是颇熟练的样子,不由得点点头,“二奶奶也是自幼娇养的,没想到竟然会这么伺侯人。”

吴怡抿嘴笑了笑,“身为人妇,这是该做的。”说完了她也不由得心虚,若不是实际年龄痴长了沉思齐那么多岁,以她上辈子是独生女,这辈子一步出八步迈,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经历,她真的未见得会有如此的耐心去哄沉思齐,更不用说累活全让丫头们干了,她也就是动动手,动动嘴。

“唉,这二爷啊,生生的被老太太给宠成现在这样的,说句不怕二奶奶笑话的话,二爷吃我的奶一直吃到了四岁,五岁时吃饭还不会自己嚼呢,后来侯爷看着实在不像话,硬是趁着老太太去走亲戚,把二爷偷偷抱回了自己屋里,这才像些样子。”

“我家大哥、大姐倒也都是在老太太身边长大。”吴怡在脑子里开始幻想现在看起来成熟稳重的大哥,一身贵妇风范的大姐,俊朗潇洒的沉思齐,若大年纪还在吃奶的巨婴样,不由得打了个哆嗦。

“这次二爷病了,倒幸亏是老太太不在了,不然不定闹成什么样呢。”谢嬷嬷说道,“不过老太太见着了二奶奶,是一定会喜欢的。”

沉思齐终究是年轻人,病那么重,在床上躺了一天就生龙活虎的了,肖氏不放心他又让他养了两天,这才放他出去,许是憋闷得久了,沉思齐天没亮就跑了出去,一直到了晚饭前才派人回来传话说跟几个朋友吃酒不回来吃晚饭了。

冯氏和吴怡服侍肖氏吃了晚饭,得了肖氏的准许这才往自己的院子走,冯氏像是想起些什么似的停住了往自己软轿上走的脚步,“听说弟妹屋子里有好茶,我倒想尝尝看。”

“大嫂难得有喝茶的雅兴,我自当扫席相迎。”吴怡笑道。

两个人都上了软轿,到了吴怡的院子里,夏荷年轻时就是泡茶的好手,没多大一会儿,端了一个托盘上来,冯氏一见就笑了,“弟妹这里真是很有些好物件。”

彼时玻璃虽然大齐朝已经能够烧制,但是精巧的玻璃器皿还是讲究舶来品最好,夏荷端上来的茶是菊花茶,用刻了菊花纹样的玻璃壶盛了,配了两个厚底长玻璃杯,一个玻璃盏里装着冰糖,一个细颈瓶里盛了蜂蜜,另有四个玻璃盘子装了四样点心。

这套东西若是放在现代,怕是再普通不过了,平常百姓家若是有人爱喝菊花茶,必定有这么一套东西,在古代却是难得至极了。

“我在家时爱喝花草茶,没事瞎琢磨出了样子,去找茂丰的掌柜要货,这才知道这东西西洋人也没有,西洋人讲究喝红茶、喝酒,用不上这东西,他是个精乖的,看出这套东西若是做出来了姑娘、奶奶们肯定喜欢,拿了样子到西洋和广东找了师傅,广东的师傅做出来的倒比西洋师傅做得好看,我就留了几套,分送了我娘家嫂子和姐妹们,目下还剩两套,我全带来了,大嫂若是不嫌弃,明个儿我就把我还没用的那套给大嫂送去。”

“这东西这么难得,怎么好夺人所爱呢。”冯氏笑道,她真的不是眼皮子浅的,冯家是后族,金银珠宝、西洋珍玩,她用过的东西,一般人怕是见都没见过,在钱财物俗上,冯氏是个极大方的。

“这东西也就是这一两年难见,如今大齐朝会做玻璃的也不少了,过几年怕是县令家的小姐也要有这么一套了。”吴怡笑道,古代又没有知识产权意识,这东西也就是个样子,她说得话倒不夸张,“就怕大嫂怕羞不肯拿出来了。”

“难得的是弟妹灵巧的心思。”冯氏笑道。

两个人都忙着在肖氏那里立规矩,虽然在去之前都已经吃过东西垫肚子,肖氏吃罢了饭也曾经叫她们去吃饭,可是两人都是急匆匆吃了两口就又去服侍肖氏了,此刻腹中都有些饥饿,说说笑笑的,把一壶茶四盘子点心都吃了。

冯氏这个人,熟悉了真的是个不难相处的人,她端着的架子是最坚硬的那层外壳,内里也是个柔软敏感的女人。

“难怪人说有妯娌好呢,亲生的姐妹如今都天各一方了,就算都在京里,见个面也是难的,倒是妯娌,整日在一起能互相照应。”冯氏叹道。

“正是,我在家里跟我四姐最好,如今也是难得一见了。”吴怡说道,以古代的交通状况,吴雅嫁得那么远,如果铁勇男不调回京师的话,她怕是几十年都不一定能见吴雅一面。

两个人正在谈笑间,冯氏的丫头叫连翘的,进屋福了一福,“大奶奶,大爷回来了,问奶奶在哪儿呢。”

“今个儿怎么想起来问我了?”冯氏冷笑一声,“就说我在弟妹这里喝茶,叫他有事明天在说。”

“大奶奶,大爷似是有事。”

“我说没事他不会想起我嘛。”冯氏说道,站起身理了理衣裳,原来她还在吴怡跟前撑一撑她跟沈见贤夫妻恩爱的面子,如今吴怡嫁过来也快三个月了,她和沈见贤夫妻关系一般,她也不想瞒吴怡了。

“大哥和大嫂是老夫老妻,大哥还是恋着大嫂的,我看大哥是个面冷心热的。”吴怡说道。

冯氏笑了笑,告辞离开了,吴怡一直送她到了门口。

待冯氏走了,红袖和红裳来给吴怡换衣裳,红袖小声跟吴怡说,“二奶奶,太太身边的巧心二奶奶一走就来了,在院子里跟好几个人套了半天的话。”

“不必管她,最近几天你们几个没事不要被人看见跟太太身边的人单独在一起,非要找你们说话,你们就找个光明正大的地方说。”吴怡说道。

“二奶奶是说…”红裳手一顿,想起了什么。

“哼,谁扮鬼吓人还会丢了面纱,这事是冲着…来的。”吴怡说道,“咱们静观其变就好。”

“二奶奶,太太为了咱们院子的事这么费心,为什么不管管大爷的院子?那个兰心…她自己看着倒还成,见谁都笑眯眯的,她家的人啊…可是一个个鼻孔朝天的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红袖说道。

“哦?”

“今个儿红袖把冷婆子给骂了一顿。”红裳说道,说完自己就抿嘴笑了,“咱们的红女侠,到了沈家一样的厉害。”

“怎么说?”吴怡挑了挑眉,兰心本姓就是姓冷,冷婆子是兰心的亲娘。

“翠莲不是病了吗?她是从外面买来的,人又瘦弱,奶奶晌午时赏了几个菜给奴婢们,奴婢见有一盅人参当归鸡,想着她身子弱,就特特地给她送去了,过了没半个时辰我过去拿碗,却见连碗带汤都没了,翠莲枕边只有一碗凉粥几块凉点心,奴婢一问才知道,她干娘冷婆子来了,见有鸡汤,就整个的端走了,说翠莲病刚好,吃不得油腻大补的东西,把翠莲委屈的直哭。”

吴怡吃不得太油腻的东西,那人参当归鸡是清歌炖的,撇干净浮油,又用鸡绒、火腿各煮开两次,将鸡绒火腿捞出来弃之不用,那汤清得跟水似的,冷婆子这话显然是亏心,吴怡摇了摇头,这个世道,上位者大部分时间都是宽容仁慈的,可怕的是下位者互相之间的欺凌。

“奴婢虽是气不过,可也先忍了,小厨房已经封了火,奴婢到内厨房给翠莲要了碗鸡蛋羹,正回来时却偏巧看见冷婆子拿了鸡腿喂孙子,奴婢这才骂了冷婆子一顿。”

奴婢之间的干娘制度是最欺压小丫头们的,翠莲这样外面买来的丫头,到了府里都要拜干娘以求照应,谁知道照应不见得多,每月的月钱倒要有一大半交给干娘收着,就算是得了主子的赏,也要孝敬一二,有些甚至被搜刮一空。

“这冷婆子虽过份,可也是长辈,明个儿你带几样点心去看看她,就说是我赏的,告诉守门的婆子,以后就算是自己家里的人,也不能随便进咱们院子。”吴怡说道。

“是。”这事看起来吴怡是命红袖去赔礼了,实则是给红袖撑了腰,红袖不由得笑了,却没想到这小小的一碗鸡汤,竟惹下一场风波出来。

第二日红袖照着吴怡的吩咐,包了四包上好的点心,带着一个小丫头,亲自提着坐着小车到了后街冷婆子家,却看见冷婆子家门口停了辆精致的马车,这车马带着沈家的标记,看起来虽不如太太、奶奶们常用的,比姨娘用的倒不差什么,满府里会在这个时候来冷家的,也只有大爷院子里的那位兰心姑娘了。

跟着红袖的小丫头叫四喜的,立刻拉了红袖的手,“红袖姐姐,咱们走吧。”

“既然已经来了,就算屋子里有虎姑婆,也是要进去的。”红袖说道,兰心漫说还只是个通房,就算是大爷院子里的姨娘,也管不得她这个二奶奶身边的大丫环,就算是她犯了错,也自有二奶奶处置,就是大奶奶本人,也不会做这种乱管弟妹院子里的人的事,更何况大奶奶也不可能给她一个通房撑腰。

红袖将点心交给四喜来提,亲自上去敲门,“冷家婶子可在家吗?”

没多大一会儿冷婆子的儿媳妇人称冷嫂子的就来开门了,“哟,原来是红袖姑娘啊,可真的是稀客。”

“我是做奴婢的,可当不起姑娘这两个字。”红袖立时不轻不重地把这话给顶了回去,冷家的人仗着兰心在大爷面前受宠,在沈家的下仆跟前横行,在主子跟前得脸的她们不敢得罪,背景浅一些的,被他们欺负得不敢吭声的不知道有多少,这人冷嫂子,平时活不干,话倒是不少,扯老婆舌那是一等一的,红袖也是极看不上她的。

“瞧你这姑娘,果然是有名的辣子。”冷嫂子说道,引了红袖进屋。

沈家的后街原本是沈家家仆杂居的地方,冷家所在的大杂院,也很是住了几户人家,兰心受宠之后,全家搬到了大杂院的正房,又占了一间厢房做了厨房,屋子收拾的干净利索,屋子里的摆设比起一般乡下的大地主,也不差什么了。

冷嫂子也是穿金带银的,在家里就穿了一件亮段的粉袄,手上戴着一个?亮的金镯子。

红袖进外屋时还听见里面有人在说话,撩了帘子进了里屋时冷婆子已经躺在炕上了,额头两边还各帖了一个狗皮膏药,看起来出奇的可笑。

兰心就坐在炕下的椅子上,她穿了件浅粉的里衣,绣了兰花边的浅紫杭绸比甲,浅粉的百褶裙垂到了地上,盖住了整个脚,头上素素淡淡的只戴了个珠钗,难怪兰心一直得沈大爷的宠,往那里一坐,温柔娴静的样子,倒似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姑娘,只是年龄——偏大了些,却还是做着姑娘的打扮。

“兰心姐姐原来也在啊。”红袖看见兰心,立刻做出惊讶状。

“原来是红袖妹妹。”兰心也像是才看见红袖一样,站了起来,“红袖妹妹怎么有空到我家里来啊?”红袖爱着红,又是吴怡的爱婢,衣裳首饰虽不多,却是极明艳动人的样子,最要紧的是红袖还小,不过十四岁的年纪,正是一含苞待放的年纪,脸上就算不施脂粉,也比施了脂粉的看起来更有光彩,兰心看着她,想想自己年华渐渐逝去却还是个没名份的通房,心里不禁有几分妒意。

“我是来给冷婶子赔礼来了。”红袖笑眯眯地说道,接了四喜拎着的四包点心,恭恭敬敬地放到了炕沿上。

冷婆子这个时候适时地哼了两声,似是刚醒的样子,“哎哟我的头啊…”

“妹妹不要见怪,我娘生我小妹的时候落下了病根,只要一着急上火就会头疼。”兰心说道。

“这可是我的不是了。”红袖赶紧的扶了冷婆子,“婶子原谅我年轻不懂事,我家二奶奶可是说了,婶子若是不原谅我,就不准我回去呢。”

“唉…哼…嗯…”冷婆子用眼角看了眼红袖,又哼了几声,像是病得不行了的样子,“是我身子骨不好,嘴又馋,得罪了二奶奶身边的人,还请二奶奶宽恕才对。”

“婶子这话说的我是更没地方呆了。”

“娘,红袖还小,又是初来乍到的,想必是受了旁人的挑唆,这才乱说话的,您就原谅了她吧。”冷嫂子说道,她这话说得像是劝解,细听起来却是火上烧油一样,“红袖,不是我说你,小姑娘家家的可不能这样毛毛燥燥的,将来可怎么帮着二奶奶伺侯二爷啊。”

冷嫂子这话,说得红袖脸腾就红了,陪嫁的丫头,谁都知道是给姑爷备下的,十个倒有八个最后是被姑爷给收用了的,可红袖还是个小姑娘,本来是个心直口快心里却单纯的,被冷嫂子这么一说,竟然觉得尴尬的不行。

“算了,嫂子你别说了,红袖还小呢。”兰心说道,“哪会像我这么命苦。”

“你命苦什么?谁不夸你好命?吃得穿得用的,比奶奶也不差什么了。”冷婆子一听兰心这么说,也不哼哼了,立刻连珠炮似地说道,“再说了,谁不知道陪嫁的丫头就是…”

红袖听她们这一说,顿时觉得这屋子里呆不得了,“冷婶子既是好了,我就回去了,二奶奶还在等着我呢。”红袖赶紧的告了辞走了。

“哼,装得还清白,现在是二爷和二奶奶新婚,还贪着新鲜,他日是准是会收用了她,二爷年少英俊,我不信她没动心。”冷嫂子送了红袖出去,转过身说道。

“若不是这样,她也不会这么嚣张。”兰心说道,当着外人面总是挂着的笑脸,转眼变成了冷脸,大庭广众之下欺负她亲娘,跟打她的脸也没有什么区别。

“兰心,你不用管她,我找马婆子算过了,她说你是天生的富贵命,那只不会下蛋的母鸡自己不能生,又不让别人生,早晚太太容不得她,到时候我的儿三年抱俩,生两个大胖小子,未来风风光光的做侯夫人…”冷婆子说道。

兰心却低着头,冷婆子说的话她早想过了,大爷的心被她抓得牢牢的,生儿子是早晚的事,现在她还在想着自己的面子,红袖这个丫头片子,休想把这事轻轻地揭过去,她不是想做姨娘吗?她就让她做不成!

-----

作者有话要说:

所谓阎王好见,小鬼难求,宁得罪君子,也不要得罪小人啊。

●● 116、绿珠之祸

吴怡此刻没有心思去管红袖道歉的事了,吴家派人来传话,说是大姐难产,孩子生了一天一夜还没生下来,刘氏已经到了公孙家了,吴怡急得团团转,却没办法向肖氏提要去公孙家守着大姐。

“二奶奶不必着急,我在宫里认识一个医婆不管是多难生的孩子,到了她手里准能生出来。”福嬷嬷说道。

“哦?”

“那医婆家里是开药铺,因为女子不能习医,就教了她一身的接生本事,皇后娘娘生产的时候圣上特意从寻访来在宫里供奉的,只是要请这医婆需得皇后娘娘准许,二奶奶得去求一个人。”

冯氏正在屋子里描花样,就听下人通禀说吴怡来了,立刻起身迎了出来。

“我正说要去弟妹那里坐坐呢,弟妹就来了。”冯氏笑道,见吴怡眼有泪痕,一下子止住了笑,“弟妹你这是怎么了?”

“我这是来求大嫂了,我家大姐难产,生了一天一夜还没生下来,我想求大嫂进宫一趟,求皇后娘娘将王医婆派去。”

“你别着急,我这就换衣服进宫。”冯氏当下不敢怠慢,召了丫环进屋换了正式的大礼服,禀过肖氏之后,进宫求见冯皇后。

冯皇后一见冯氏来了就笑了,冯氏施过礼之后,刚刚落坐,冯皇后就说道:“本宫猜你也该来了。”冯皇后保养得极好,说起来虽然是冯氏的姑姑,看起来却像是亲姐妹一样。

“姑姑此话怎讲?”冯氏自小跟冯皇后就非常亲近,说起话来也就少了许多的客套。